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系统设计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33,文件大小:141.5KB,团购合买
第七章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第三个重要阶段。在这 阶段中我们将要根据前一阶段系统分析的结果,在已经获 准的系统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新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解 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第七章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第三个重要阶段。在这 阶段中我们将要根据前一阶段系统分析的结果,在已经获。 准的系统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新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解 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系统设计的任务 2掌握代码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掌握信息处理流程图和IPO图的绘制方法。 4.熟悉输出设计、输入设计的内容 5.掌握系统设计报告的内容

1 第七章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第三个重要阶段。在这 一阶段中我们将要根据前一阶段系统分析的结果,在已经获 准的系统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新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解 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系统设计的任务。 2.掌握代码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掌握信息处理流程图和IPO图的绘制方法。 4.熟悉输出设计、输入设计的内容。 5.掌握系统设计报告的内容

第一节系统设计的任务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 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 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系统设计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考虑 2.灵活性:提高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可靠性: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 4.经济性: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减小系统开销

2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 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 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系统设计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考虑; 2.灵活性:提高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可靠性: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 4.经济性: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减小系统开销。 第一节 系统设计的任务

第二节代码设计 代码及其作用 代码是人为确定的代表客观事物(实体)名称、属性或状 态的符号或者是这些符号的组合。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设计代码 作用是: 1、唯一化 最简单、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职工编号。在人事档案管理中 我们不难发现,人的姓名不管在一个多么小的单位里都很难避 免重名。为了避免二义性,唯一地标识每一个人,因此编制了 职工代码

3 第二节 代码设计 一、代码及其作用 代码是人为确定的代表客观事物(实体)名称、属性或状 态的符号或者是这些符号的组合。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设计代码 作用是: 1、唯一化 最简单、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职工编号。在人事档案管理中 我们不难发现,人的姓名不管在一个多么小的单位里都很难避 免重名。为了避免二义性,唯一地标识每一个人,因此编制了 职工代码

2、规范化 国家公布了GB2260-8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1988-80信息处理交换的七位编码字符集等。 例如,财政部关于会计科目编码的规定,以“1”开头的表 示资产类科目;以“2”表示负债类科目;“3”表示权益类科目; “4"表示成本类科目等 3、系统化 系统所用代码应尽量标准化。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企业所 用大部分编码都有国家或行业标准

4 2、规范化 国家公布了GB226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1988-80信息处理交换的七位编码字符集等。 例如,财政部关于会计科目编码的规定,以“1”开头的表 示资产类科目;以“2”表示负债类科目;“3”表示权益类科目; “4”表示成本类科目等。 3、系统化 系统所用代码应尽量标准化。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企业所 用大部分编码都有国家或行业标准

代码设计的原则 合理的编码结构是信息处理系统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一个重 要因素 、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容量 要足以包括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如果容量不够,不 便于今后变化和扩充,随着环境的变化这种分类很快就失去了 生命力。 2、按属性系统化 分类不能是无原则的,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根据实际 情况并结合具体管理要求来划分是我们分类的基本方法。分类 应按照处理对象的各种具体属性系统地进行

5 二、代码设计的原则 合理的编码结构是信息处理系统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一个重 要因素。 1、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容量 要足以包括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如果容量不够,不 便于今后变化和扩充,随着环境的变化这种分类很快就失去了 生命力。 2、按属性系统化 分类不能是无原则的,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根据实际 情况并结合具体管理要求来划分是我们分类的基本方法。分类 应按照处理对象的各种具体属性系统地进行

3、分类要有一定的柔性 所谓柔性是指在一定情况下分类结构对于增设或变更处 理对象的可容纳程度。柔性好的系统在一般的情况下增加分类 不会破坏其结构。但是柔性往往还会带来别的一些问题,如冗 余度大等,这都是设计分类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4、注意本分类系统与外系统、已有系统的协调 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从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分类时 定要注意新老分类的协调性,以便于系统的联系、移植、协 作以及新老系统的平稳过渡 代码设计时还应遵守以下一些问题:唯一性,适当宽度, 标准化,不用易混淆的字符

6 3、分类要有一定的柔性 所谓柔性是指在一定情况下分类结构对于增设或变更处 理对象的可容纳程度。柔性好的系统在一般的情况下增加分类 不会破坏其结构。但是柔性往往还会带来别的一些问题,如冗 余度大等,这都是设计分类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4、注意本分类系统与外系统、已有系统的协调。 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从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分类时 一定要注意新老分类的协调性,以便于系统的联系、移植、协 作以及新老系统的平稳过渡。 代码设计时还应遵守以下一些问题:唯一性,适当宽度, 标准化,不用易混淆的字符

代码的设计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线分类 方法,一种是面分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各有其 不同的用途 1、线分类方法 线分类方法是目前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在手工 处理的情况下它几乎成了唯一的方法。线分类方法的主要出发 点是:首先给定母项,母项下分若干子项,由对象的母项分大 集合,由大集合确定小集………,最后落实到具体对象。 线分类划分时要掌握两个原则: 唯一性和不交叉性。否则分类后如果出现有二义性,将会 给后继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7 三、代码的设计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线分类 方法,一种是面分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各有其 不同的用途。 1、线分类方法 线分类方法是目前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在手工 处理的情况下它几乎成了唯一的方法。线分类方法的主要出发 点是:首先给定母项,母项下分若干子项,由对象的母项分大 集合,由大集合确定小集 ……,最后落实到具体对象。 线分类划分时要掌握两个原则: 唯一性和不交叉性。否则分类后如果出现有二义性,将会 给后继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分类的结果造成了一层套一层的线性关系,如下图所示 产品(实体 系列系列 系列 (01)(02) (05) 型号型号 型号 (02030V)(02031V) (02035) 产品 产品 (对象) (0230V108)(0230V208) (0230V508)

8 分类的结果造成了一层套一层的线性关系,如下图所示。 系 列 (02) 系 列 (05) 系 列 (01) 产品(实体) …… 型 号 (02030V) 型 号 (02031V) 型 号 (02035V) …… 产 品 (0230V208) 产 品 (0230V508) …… 产 品 (对象) (0230V108)

线分类法的特点 1)结构清晰,容易识别和记忆,容易进行有规律的査找 (2)与传统方法相似,对手工系统有较好的适应性 3)主要缺点是结构不灵活,柔性较差

9 线分类法的特点: (1)结构清晰,容易识别和记忆,容易进行有规律的查找。 (2)与传统方法相似,对手工系统有较好的适应性。 (3)主要缺点是结构不灵活,柔性较差

2、面分类方法 面分类法主要从面角度来考虑分类。面分类方法的特点是 (1)柔性好,面的增加、删除、修改都很容易。 (2)可实现按任意组配面的信息检索,对机器处理有良好一 的适应性。 (3)缺点是不易直观识别,不便于记忆 材料 螺钉直径 螺钉头形状 表面处理 1-不锈钢 1-90.5 1-圆头 1-未处理 2-黄铜 2-中1.0 2-平头 2-镀铬 3-钢 3-中15 3-六角形状 3-镀锌 4-方形头 4-上漆 例如:代码3212表示材料为钢的Φl.omm圆头的镀铬螺钉

10 例如:代码3212表示材料为钢的Φ1.0mm圆头的镀铬螺钉。 2、面分类方法 面分类法主要从面角度来考虑分类。面分类方法的特点是: (1)柔性好,面的增加、删除、修改都很容易。 (2)可实现按任意组配面的信息检索,对机器处理有良好 的适应性。 (3)缺点是不易直观识别,不便于记忆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3页,可试读12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