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一中 2007-2008学度年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4小题,满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将第三大题的第12、13两个选择题的选项填在选择题答题框相应的序号 下 2.使用高考专用笔答卷 3.规范答卷。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峥嵘狰狞 慎重 缜密周 全丧劲绌 B.诅咒趔趄 狙击 神情沮 C.讥诮眉梢 俏丽 峭拔刚 D.辍笔啜泣 拙劣 相形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 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B.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 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 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 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D.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 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山东省招远一中 2007—2008 学度年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 24 小题,满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将第三大题的第 12、13 两个选择题的选项填在选择题答题框相应的序号 下; 2.使用高考专用笔答卷; 3.规范答卷。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峥.嵘 狰.狞 慎.重 缜.密周 全 B.诅.咒 趔趄. 狙.击 神情沮. 丧 C.讥诮. 眉梢. 俏.丽 峭.拔刚 劲 D.辍.笔 啜.泣 拙.劣 相形见 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 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 B.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 NBA,就妄自菲薄 ....地说,我国的篮球 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 C.沈从文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 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 D.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 然南辕北辙 ....,但总能殊途同归。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A.考查宁可品性 B.考察宁愿品性 C.考查宁愿品行 D.考察宁可品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考古学家对两干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 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B.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 在中国也是如此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 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 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 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 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 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 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⑩卷,类冗杂可删。 讶日:“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 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 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 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考古学家对两干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 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B.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 在中国也是如此。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 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 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 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 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 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 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 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 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 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
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 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 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 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毎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 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 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ρ而不变 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 有改动) 注:①涴:弄脏。②狃:因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询问 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友好 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 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记载 A 心恚愤而无如何 何前是而今非也 以是益疑狐妄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 郭具言所苦 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 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 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 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 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 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 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 有改动) 注:①涴:弄脏。②狃:因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询问 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友好 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味 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记载 A. 心恚愤而.无如何 何前是而.今非也 以.是益疑狐妄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 C. 郭具言所.苦 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D 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于是渐不信狐 又复视涴,类冗杂可删 C 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D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销箱簏中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3分) B
D. 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B. A.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于是渐不信狐 又复视涴,类冗杂可删 C. 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D.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销箱簏中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3 分) ( ) 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 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犯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 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 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 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9.断句和解释。(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6分)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 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犯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 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 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 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9.断句和解释。(9 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 分)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1,3,5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 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 (6 分)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 《次北固山下》) (2)间关莺语花底滑,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 易《琵琶行》)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杜牧 《阿房宫赋》) (4)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 三、本大题4上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 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 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 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 今人把“你最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 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 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 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 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 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 么东西,还是不能说凊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ˆ交换规范场论ˆ 的论文就经历了—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 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 《次北固山下》) (2)间关莺语花底滑, 。 ,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 易《琵琶行》)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杜牧 《阿房宫赋》) (4) , ,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 三、本大题 4 上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 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 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 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 今人把“你最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 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 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 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 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 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 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 20 世纪 50 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 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们只觉得 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 60 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 1964 年以后才清楚
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 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 介绍一种叫电磁铁ˆ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 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 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 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 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 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ˆ结构,都是在无意识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 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 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 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 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讨辛茅蒺询。《木 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ˆ。1964 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 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 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 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 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杲: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 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 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ˆ由于社
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 (《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 就是画家,1832 年 10 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 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 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 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 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 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 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 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 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 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 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讨辛茅蒺询。《木 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 年 8 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 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 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 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 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 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 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
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 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 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 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 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 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 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 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 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文 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 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 的是(3分) 美 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 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 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 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 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 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 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 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 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6 分) ( ) A.艺 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 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 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 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 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 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 的是(3 分) ( ) A.美 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 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 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 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 由。(4分) 15.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 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泥泞 迟子建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 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 触角,纤柔地飘落 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 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 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 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 仿佛一个即 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 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 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 由。(4 分) 15.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才更有 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 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泥 泞 迟子建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 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 触角,纤柔地飘落 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 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 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 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 仿佛一个即 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 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 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 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 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増大流量,哗哗地响 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 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 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 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 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 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 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 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 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 者以和平和勇气?—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 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 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 融雪的时节, 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 草屑、烂菜叶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 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 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 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 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 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 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 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 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 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 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 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 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 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 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 融雪的时节, 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 草屑、烂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