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2007—2008高一下期语文半期测试 命题:郑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存 基础知识(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监生jin)蛮横(heng)形骸(hai)少不更事(geng) B、黝黑(you)船舷(xin)吮吸(sn)残羹冷炙(zhi) C、辖制(xa)自诩(x) 孱头cn)礼尚往来( shang) 模样(m)亲眷uon)谄媚(xan)牛山濯濯(zhu6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浅尝辄止游目娉怀 瓮牖绳枢 煊赫一时 B、根深蒂固 藕断丝连 蓬荜生辉 破斧沉舟 C、秘而不宣礼尚往来 民生凋敝 沸反盈天 D、为虎作伥迫不急待 困兽犹斗 落落寡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 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B、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C、我虽然已经离开家乡多年,可是我和家乡的亲人们藕断丝连,经常在梦中和 他们叙旧。 D、张成同志不幸被俘,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 机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穿着一身笔挺西装的老教授到机场迎接阔别四十余载的父亲 B、这只小黑熊的繁殖成功,是北京动物园从五十年代至今的唯一的一只。 C、从诗中我们似乎看到,八月的南方,秋风阵阵,阴雨绵绵,黑云笼罩着江南 的农村、山区和城镇 D、散文,作为精神食粮,它是谷类;作为战斗武器,它是步枪。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B、贾谊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他写《过秦论》的目的是希望汉帝从秦亡的历 史中吸取教训,施行仁政。 C、《祝福》借祥林嫂这一受侮辱受损害的妇女形象,再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现 实,后收入小说集《彷徨》。 D、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 的莫泊桑齐名。 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8分) 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绝非教育方法的单一更新。 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从我国古代孔子起,“乐学”便是教育家
实验中学 2007——2008 高一下期语文半期测试 命题:郑勇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 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存。 一、基础知识(1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监.生(jiàn) 蛮横.(hèng) 形骸.(hái) 少不更.事(gèng) B、黝.黑(yǒu) 船舷.(xián) 吮.吸(sǔn) 残羹冷炙.(zhì) C、辖.制(xiá) 自诩.(xǔ) 孱.头(càn) 礼尚.往来(shàng) D、模.样(mú) 亲眷.(juàn) 谄.媚(xiàn) 牛山濯.濯(zhu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浅尝辄止 游目娉怀 瓮牖绳枢 煊赫一时 B、根深蒂固 藕断丝连 蓬荜生辉 破斧沉舟 C、秘而不宣 礼尚往来 民生凋敝 沸反盈天 D、为虎作伥 迫不急待 困兽犹斗 落落寡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 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 ....,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B、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 C、我虽然已经离开家乡多年,可是我和家乡的亲人们藕断丝连 ....,经常在梦中和 他们叙旧。 D、张成同志不幸被俘,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但仍然坚守党的 机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穿着一身笔挺西装的老教授到机场迎接阔别四十余载的父亲。 B、这只小黑熊的繁殖成功,是北京动物园从五十年代至今的唯一的一只。 C、从诗中我们似乎看到,八月的南方,秋风阵阵,阴雨绵绵,黑云笼罩着江南 的农村、山区和城镇。 D、散文,作为精神食粮,它是谷类;作为战斗武器,它是步枪。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B、贾谊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他写《过秦论》的目的是希望汉帝从秦亡的历 史中吸取教训,施行仁政。 C、《祝福》借祥林嫂这一受侮辱受损害的妇女形象,再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现 实,后收入小说集《彷徨》。 D、契诃夫是 19 世纪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 的莫泊桑齐名。 二、读下面文章,完成 6—9 题(8 分) 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绝非教育方法的单一更新。 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从我国古代孔子起,“乐学”便是教育家
所倡导的治学精神。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 饭要有食欲,才会有所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很好接受。到了现代,世界各 国的教育家们又都在寻求一条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 径和方法。愉快教育在宏观上,要求有丰富的教育时空资源,要求有催人向上的 管理体制,要求有和谐的交往关系;在微观上,则要求教师具有乐教的情操和会 教的本领,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健康的心理等等。愉快教育是心理学 研究成果在教育学中的积极应用。它的实施,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由最初 的破碎阶段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愉快教育具有复合功能。成功的愉快教育可以做到趣中养德,乐中启智,可 以培养健康的身心和进行审美教育,同时,它又是劳动技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和 收到预期效果的可靠保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实施愉快教育的 出发点,也是其最后的归宿。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纠正“智育中心”等不正常 现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愉快教育的实施,反映出“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相融合的新趋势。 关于“教师中心说”和“儿童中心说”的争论由来已久,在经历了差不多一个世 纪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学生认识活动的进行离不开自身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 学生的认识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师生间的交往,两个中心说在愉快教育中 得到辩证的统一。 愉快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必将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作为新生事物, 愉快教育有待于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进一步扶持,使之日趋完善。 6、“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对愉快教育的时代特征理 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B、愉快教育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由破碎阶段发展到一个崭新时期。 C、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相融合的新趋,° D、愉快教育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对愉快教育的理论基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关于“乐学”的治学精神。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C、夸美纽斯关于学习要有兴趣的观点。 D、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辩证统一的观点。 8、下列叙述不属于愉快教育的作用的一项是( A、可以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B、有利于纠正“智育中心论”“教师中心说”等不正常的教育现象 C、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D、有利于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愉快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B、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实行愉快教育。 C、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这是符合 愉快教育观点的 D、愉快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已呈方兴未艾之势。 、阅读文言文,完成10-14题(10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所倡导的治学精神。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 饭要有食欲,才会有所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很好接受。到了现代,世界各 国的教育家们又都在寻求一条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 径和方法。愉快教育在宏观上,要求有丰富的教育时空资源,要求有催人向上的 管理体制,要求有和谐的交往关系;在微观上,则要求教师具有乐教的情操和会 教的本领,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健康的心理等等。愉快教育是心理学 研究成果在教育学中的积极应用。它的实施,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由最初 的破碎阶段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愉快教育具有复合功能。成功的愉快教育可以做到趣中养德,乐中启智,可 以培养健康的身心和进行审美教育,同时,它又是劳动技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和 收到预期效果的可靠保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实施愉快教育的 出发点,也是其最后的归宿。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纠正“智育中心”等不正常 现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愉快教育的实施,反映出“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相融合的新趋势。 关于“教师中心说”和“儿童中心说”的争论由来已久,在经历了差不多一个世 纪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学生认识活动的进行离不开自身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 学生的认识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师生间的交往,两个中心说在愉快教育中 得到辩证的统一。 愉快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必将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作为新生事物, 愉快教育有待于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进一步扶持,使之日趋完善。 6、“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对愉快教育的时代特征理 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B、愉快教育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由破碎阶段发展到一个崭新时期。 C、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相融合的新趋势。 D、愉快教育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对愉快教育的理论基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关于“乐学”的治学精神。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C、夸美纽斯关于学习要有兴趣的观点。 D、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辩证统一的观点。 8、下列叙述不属于愉快教育的作用的一项是( ) A、可以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B、有利于纠正“智育中心论”“教师中心说”等不正常的教育现象。 C、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D、有利于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9、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愉快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B、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实行愉快教育。 C、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这是符合 愉快教育观点的。 D、愉快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已呈方兴未艾之势。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 10—14 题(10 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 美人曰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 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 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 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 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 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 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 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 见之!”乃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 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 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 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1)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2)舣船:使船靠岸。 10、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壁:营垒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跟随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罪:过错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 1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项是() A、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项伯夜弛之沛公军 B、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C、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不忍杀之,以赐公 云无心以出岫 12、与“然今卒困于此”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亚父者,范增也。 B、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大王来何操?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③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⑥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 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 美人曰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 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 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 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 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 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 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 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 见之!”乃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 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 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 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1)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2)舣船:使船靠岸。 10、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营垒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罪:过错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1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项是( ) A、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 B、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C、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不忍杀之,以.赐公 云无心以.出岫 12、 与“然今卒困于此”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亚父者,范增也。 B、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C、 不然,籍何以至此? D、大王来何操?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 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 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至东城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 C、为了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 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 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四、文言文翻译和默写(11分) 1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1)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 (2)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16、默写。(5分)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2)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3)是故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5)秦人不暇自哀 亦使后人而复哀 后人也。 五、现代文阅读。(13分) 老家 孙犁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晩途念桑梓。”最近 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 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 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 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 弄到急醒了不可。 (2)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 口气,翻一个身 (3)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 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至东城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 C、为了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 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 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四、文言文翻译和默写(11 分) 1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 分) (1)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 (2)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16、默写。(5 分) (1)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 (2)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3)是故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5)秦人不暇自哀, , ,亦使后人而复哀 后人也。 五、现代文阅读。(13 分) 老 家 孙 犁 ⑴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 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 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 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 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 弄到急醒了不可。 ⑵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 口气,翻一个身。 ⑶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
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 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 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4)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和这位女人不睦之 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 也拾过。第二次,我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情很坏, 不久就回来了。 (s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 不清楚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 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 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6)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 断的梦境。 (8)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 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 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9)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 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 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⑩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
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 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 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⑷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和这位女人不睦之 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 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情很坏, 不久就回来了。 ⑸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 不清楚。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 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 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⑹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⑺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 断的梦境。 ⑻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 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 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⑼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 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 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⑽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
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 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 感情的。” ⑩1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留 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⑩2)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 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3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17、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18、第八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 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4分) 19、通观全文,提炼要点,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的心情。(3分) 20、一代画家张大千先生说:看山还是故乡青。请问你对此有何看法?文中结尾 说:“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这与张大千所说矛盾吗?试阐明 理由。(4分) 五、语言运用(8分) 21、以“逃逸救生塔”为陈述对象重新组合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 改后要语句要通顺。(4分) 为满足载人航天的需要,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传统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基础 上,在其顶部又加装了高八米的逃逸救生塔,它形状类似一个细长的避雷针,在 其上端又装上一组侧向推力发动机。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之构成一段话。(4分)
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 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 感情的。” ⑾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留 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⑿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 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⒀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17、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 分) 18、第八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 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4 分) 19、通观全文,提炼要点,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的心情。(3 分) 20、一代画家张大千先生说:看山还是故乡青。请问你对此有何看法?文中结尾 说:“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这与张大千所说矛盾吗?试阐明 理由。(4 分) 五、语言运用(8 分) 21、以“逃逸救生塔”为陈述对象重新组合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 改后要语句要通顺。(4 分) 为满足载人航天的需要,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传统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基础 上,在其顶部又加装了高八米的逃逸救生塔,它形状类似一个细长的避雷针,在 其上端又装上一组侧向推力发动机。 2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之构成一段话。(4 分)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千枝秀。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鸥说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六、作文(4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有储蓄的习惯吗?当一枚小小的硬币投入储蓄罐时,你也许不以 为意,但积少成多,日久,也许会派上用场。其实,能够储蓄的何止硬币!如果 你把诚实、谦虚、无私等美好品德投入心灵的储蓄罐中,你不就具有了崇高精神 和美好人格吗? 请以“储蓄」 ”为题,写一篇文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700字 答题卡 选择题(每小题2分) l23451678|91011|121314 15、翻译(每题3分)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千枝秀。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 。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鸥说, 。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六、作文(4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有储蓄的习惯吗?当一枚小小的硬币投入储蓄罐时,你也许不以 为意,但积少成多,日久,也许会派上用场。其实,能够储蓄的何止硬币!如果 你把诚实、谦虚、无私等美好品德投入心灵的储蓄罐中,你不就具有了崇高精神 和美好人格吗? 请以“储蓄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 700 字 答题卡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翻译(每题 3 分)
(1) (2) 16默写。(每题1分)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2)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3)是故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 (5)秦人不暇自哀, 亦使后人而复哀 后人也 17、(2分) 18、(4分) 答 19、(3分) 答: 20、(4分) 答 21、(4分) 22、(4分)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千枝秀。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鸥说,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23、作文(40分) 储蓄 田中目
(1) (2) 16 默写。(每题 1 分) (1)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 (2)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3)是故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5)秦人不暇自哀, , ,亦使后人而复哀 后人也。 17、(2 分) 答: 18、(4 分) 答: 19、(3 分) 答: 20、(4 分) 答: 21、(4 分) 22、(4 分)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千枝秀。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 。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鸥说, 。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23、作文(40 分) 储蓄
参考答案 1、C2、C3、A4、D5、 6.D(D项是愉快教育的要求和作用) 7.B(参看第二段:“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出发
参考答案 1、C 2、C 3、A 4、D 5、A 6.D(D 项是愉快教育的要求和作用) 7.B(参看第二段:“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