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2006届四月份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4B或5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寄宿寂寥觊觎济济一堂 B.嬉闹白皙犀利条分缕析 C.斯文厮打放肆丝丝入扣 D.俭省声誉剩余绳锯木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牛犊蹊径项链磨肩接踵 B.咨询预报颐养铮铮悦耳 C.植株折叠荫庇天悬地转 D.晓畅演化圆满脾气直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是才来的高一新生,就这样狐假虎威地寻衅挑事,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B.有的国家外交上远交近攻,而我国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注意睦邻友好,而 且注意搞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关系。 C包括上述考虑在内的俄罗斯应对NMD(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一系 列措施,给人的感觉是,美国欺人太甚,俄罗斯是逼上梁山。 D今年他家稻子大丰收,由于销路好,他不需要寻买主,就常有人到他家来 收购,门庭若市,真让他兴奋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部文集包括一个长篇小说,三个中篇小说,七个短篇小说,十一篇散文, 八首诗歌混合编成,汇集了他全部的优秀创作,值得收藏。 B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说,只有将威胁他国的恐怖势力也视为自己的 敌人,并共同携手有效打击,国际反恐斗争才会不留死角。 C.许多细长双腿的白鹤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他静静地 欣赏着。 D.曹操讨伐袁绍时,曾被陈琳一纸檄文狗血喷头的骂了一通,辱及祖宗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空间和 时间都不再是固定的,成为了“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利用高速传播 的音像信息,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并参与其中;凭借强大的信
安徽省池州市 2006 届四月份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6 页,全卷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 4B 或 5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寄宿 寂寥 觊觎 济济一堂 B. 嬉闹 白皙 犀利 条分缕析 C. 斯文 厮打 放肆 丝丝入扣 D. 俭省 声誉 剩余 绳锯木断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牛犊 蹊径 项链 磨肩接踵 B. 咨询 预报 颐养 铮铮悦耳 C. 植株 折叠 荫庇 天悬地转 D. 晓畅 演化 圆满 脾气直拗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是才来的高一新生,就这样狐假虎威地寻衅挑事,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B.有的国家外交上远交近攻,而我国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注意睦邻友好,而 且注意搞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关系。 C.包括上述考虑在内的俄罗斯应对 NMD(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一系 列措施,给人的感觉是,美国欺人太甚,俄罗斯是逼上梁山。 D.今年他家稻子大丰收,由于销路好,他不需要寻买主,就常有人到他家来 收购,门庭若市,真让他兴奋不已。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部文集包括一个长篇小说,三个中篇小说,七个短篇小说,十一篇散文, 八首诗歌混合编成,汇集了他全部的优秀创作,值得收藏。 B.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说,只有将威胁他国的恐怖势力也视为自己的 敌人,并共同携手有效打击,国际反恐斗争才会不留死角。 C.许多细长双腿的白鹤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他静静地 欣赏着。 D.曹操讨伐袁绍时,曾被陈琳一纸檄文狗血喷头的骂了一通,辱及祖宗。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空间和 时间都不再是固定的,成为了“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利用高速传播 的音像信息,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并参与其中;凭借强大的信
息存储能力,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为同一个瞬间。 这种变化导致了更为高速有效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得经济组织彻底国际 化;人们的交往活动进一步加速,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活动更为方便快捷;由于 减少了面对面的接触,人们也就变得更为独立自由,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解放感。 新的时空感受给很多人带来了解放和自由的感觉,却也潜移默化地使人丧失 了历史深度和特殊的地区认同,使人们在虚拟的数码文化中漂泊无依。这样一种 虚拟文化严重挑战传统的男女性别关系、家庭亲情关系。表面上看,信息技术使 得社会的组织和结合更为紧密有效,个人自由大幅度增加,个人能力也大幅度增 强,但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却日益淡薄,自我意识日益脱离群体意识,传统的权 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导致了广泛而严重的自恋、孤独和 原子化的个人主义,社会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简而言之,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它提升了生产力 文化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但同时也削弱了社会组织的权威和人际关系纽带。在 这样一种“流动的空间、压缩的时间”里,时间节奏突然加快、人际交往抽象化 带来了社会普遍失去控制的焦虑和无力感,人们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凝聚的力 量,来对抗信息时代所产生的高度风险、无限分散、日益抽象化的总体趋势。 应对网络社会的挑战,新的社会运动、国家和文明共同体理应发挥驾御和控 制作用。各种新兴社会运动,如环境生态保护运动、女性运动等等,其实都是 种对抗网络社会的方式。这些运动和社会组织使人们重新认识并加强了自身的责 任感、义务感以及性别认同和家庭纽带。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国家的 作用。在充满风险的、高度抽象化、分散化的网络时代,国家权威是抵制风险 保障社会生活、维护个人权利和尊严的有效力量:在传统家庭解体、各种社会团 体日益消解、文化与信仰遭受冲击的情况下,建立起恰当的国家认同感,就有可 能驱除人们普遍存在的无力感,使得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5.下面对“网络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社会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即信息实现大量储存和高速传播。 B.网络社会的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固定的,人们感受到的是“流动的空间” 和“压缩的时间”。 C.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间感受,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可以在同 个瞬间展开 D.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感受,人们在同一个时间里,既可以在 这个空间,又可以在另一个空间。 6.对“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一句,理解不正确的 项是 A.网络社会的经济活动和人际交往速度更快,更方便;人们更加独立自由, 个人能力得到更大发挥。 B.网络社会提升了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并使信息的传播更快捷、更广泛 C.网络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方便快捷,加强了人际关系纽带。 D.网络社会使人丧失了历史的深度和地区认同,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日益 淡薄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面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社会空间是流动的,时间是压缩的,可见网络社会的人们已经不再 受到时空的限制 B.经济活动高速有效,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这必然会消除世界不同地区
息存储能力,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为同一个瞬间。 这种变化导致了更为高速有效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得经济组织彻底国际 化;人们的交往活动进一步加速,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活动更为方便快捷;由于 减少了面对面的接触,人们也就变得更为独立自由,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解放感。 新的时空感受给很多人带来了解放和自由的感觉,却也潜移默化地使人丧失 了历史深度和特殊的地区认同,使人们在虚拟的数码文化中漂泊无依。这样一种 虚拟文化严重挑战传统的男女性别关系、家庭亲情关系。表面上看,信息技术使 得社会的组织和结合更为紧密有效,个人自由大幅度增加,个人能力也大幅度增 强,但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却日益淡薄,自我意识日益脱离群体意识,传统的权 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导致了广泛而严重的自恋、孤独和 原子化的个人主义,社会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简而言之,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它提升了生产力、 文化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但同时也削弱了社会组织的权威和人际关系纽带。在 这样一种“流动的空间、压缩的时间”里,时间节奏突然加快、人际交往抽象化 带来了社会普遍失去控制的焦虑和无力感,人们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凝聚的力 量,来对抗信息时代所产生的高度风险、无限分散、日益抽象化的总体趋势。 应对网络社会的挑战,新的社会运动、国家和文明共同体理应发挥驾御和控 制作用。各种新兴社会运动,如环境生态保护运动、女性运动等等,其实都是一 种对抗网络社会的方式。这些运动和社会组织使人们重新认识并加强了自身的责 任感、义务感以及性别认同和家庭纽带。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国家的 作用。在充满风险的、高度抽象化、分散化的网络时代,国家权威是抵制风险、 保障社会生活、维护个人权利和尊严的有效力量;在传统家庭解体、各种社会团 体日益消解、文化与信仰遭受冲击的情况下,建立起恰当的国家认同感,就有可 能驱除人们普遍存在的无力感,使得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5.下面对“网络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社会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即信息实现大量储存和高速传播。 B.网络社会的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固定的,人们感受到的是“流动的空间” 和“压缩的时间”。 C.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间感受,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可以在同一 个瞬间展开。 D.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感受,人们在同一个时间里,既可以在 这个空间,又可以在另一个空间。 6.对“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一句,理解不正确的 一项是 A.网络社会的经济活动和人际交往速度更快,更方便;人们更加独立自由, 个人能力得到更大发挥。 B.网络社会提升了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并使信息的传播更快捷、更广泛。 C.网络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方便快捷,加强了人际关系纽带。 D.网络社会使人丧失了历史的深度和地区认同,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日益 淡薄。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面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社会空间是流动的,时间是压缩的,可见网络社会的人们已经不再 受到时空的限制。 B.经济活动高速有效,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这必然会消除世界不同地区
的贫富悬殊。 C.文章有较多篇幅分析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可见作者对它持消极态度。 D、社会挑战有多种方式和力量,只要找到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方式和力量, 人们是能够逐步消除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的。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 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 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 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 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 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 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 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 月耳。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 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 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旨 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 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 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擢礼部主 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 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查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 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注】①两造:诉讼的双方。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檄累下接连B.而己出营赀以偿营救 C.生女多不举抚养D.永人骇其事对…感到惊奇 9.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呼为“张一包”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B.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C.盗正濯足于河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今闻吾去乃归耳良乃入,具告沛公 10.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淳在永康任知县时,判案神速,积压的官司日渐减少。凡是前往官府 申诉的,他能当即定下审判日期,诉讼双方只要按预约日期到官府就能结束诉讼。 B.张淳精心诱捕卢十八,让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数以十计的缉捕公文,自 己却故意说大盗逃跑时间太长,抓捕不了,这样做是为了麻痹卢十八。结果卢十 八钻进圈套,被张淳捕获。 C.张淳对永地的百姓喜欢将互相之间的一点小小的怨恨,夸大成人命案 般的大案来申诉很反感,查验不属实,就定诉讼者有罪之后,诬告人的诉讼案就 少了 D.张淳为了制止大旱之年公然抢劫的事,故意用死囚替代抢米的人,将死 囚用杖打死,并张贴出告示说“这是抢夺米的人”,众人都因恐惧而顺服 第Ⅱ卷(共120分)
的贫富悬殊。 C.文章有较多篇幅分析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可见作者对它持消极态度。 D、社会挑战有多种方式和力量,只要找到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方式和力量, 人们是能够逐步消除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的。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 8-11 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 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 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 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 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 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 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 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 月耳。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 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 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旨 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 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 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擢礼部主 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 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查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 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注】①两造:诉讼的双方。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檄累下 接连 B.而己出营赀以偿 营救 C.生女多不举 抚养 D.永人骇其事 对…感到惊奇 9.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呼为“张一包”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B.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C.盗正濯足于河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今闻吾去乃归耳 良乃入,具告沛公 10.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淳在永康任知县时,判案神速,积压的官司日渐减少。凡是前往官府 申诉的,他能当即定下审判日期,诉讼双方只要按预约日期到官府就能结束诉讼。 B.张淳精心诱捕卢十八,让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数以十计的缉捕公文,自 己却故意说大盗逃跑时间太长,抓捕不了,这样做是为了麻痹卢十八。结果卢十 八钻进圈套,被张淳捕获。 C.张淳对永地的百姓喜欢将互相之间的一点小小的怨恨,夸大成人命案一 般的大案来申诉很反感,查验不属实,就定诉讼者有罪之后,诬告人的诉讼案就 少了。 D.张淳为了制止大旱之年公然抢劫的事,故意用死囚替代抢米的人,将死 囚用杖打死,并张贴出告示说“这是抢夺米的人”,众人都因恐惧而顺服。 第 II 卷 (共 120 分)
四、(23分) 1l.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3分) 译文 (2)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3分) 译文 (3)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4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填空题。(8分) 中牟道中 陈与义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1)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2)有人曾用“奇趣”评论这首诗,你是否同意?为什么?(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 千岁,。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2)三顾频烦天下计,。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但寒烟,衰草凝碧。至今商女,,。(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江南雨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 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 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 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 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 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 尽纤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 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 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 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 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 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 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 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捶,露出一口 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
四、(23 分)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3 分) 译文: (2)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3 分) 译文: (3)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4 分) 译文: 1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填空题。(8 分) 中牟道中 陈与义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1) 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 分) (2) 有人曾用“奇趣”评论这首诗,你是否同意?为什么?(6 分)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 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李白《蜀道难》) (2)三顾频烦天下计,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但寒烟,衰草凝碧。至今商女,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 江 南 雨 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 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 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 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 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 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 尽纤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 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 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 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 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 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 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 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捶,露出一口 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
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 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 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 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 物是人非之外,辩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 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 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 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 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 这个节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 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 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 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4.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1分) 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2分) 滑入历史的最深处(1分) 15.第⑤段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上的江南小巷曾有过的情景的怀想。 请说说作者写井边“姑娘的影象”“似乎”出现又消失的用意。(6分 16.江南雨巷的特点有哪些?它给人什么感觉?(6分) 17.第⑨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六、(15分) 1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必须用上“圣人”、“魔鬼”这两个词,不 能超过二十个字)(4分) 有个画家很想画耶稣,但苦于找不到一位纯真的人来做模特。后来,修道院 里的一位清纯质朴有着美好声誉的年轻修士使画家如愿以偿。圣像完成后,画家 一举成名,财源滚滚来,那位模特儿修士也获得一笔丰厚的赏金。后来,画家觉 得画了圣人耶稣,就该再画一幅魔鬼撒旦才对。世上怎么会只有圣人而没有魔鬼 呢?于是,画家就决定画魔鬼撒旦。很快,他在监狱里找到了魔鬼撒旦的模特 谁知那位即将被画成魔鬼的犯人面对画家失声痛哭道:“您以前画的圣人就是我 想不到您现在画魔鬼找的还是我!”。画家大惊失色地说:“这怎么可能呢?”那 人痛哭流涕地说:“我得了你那笔赏金后再也无心修道了,便一味地去寻欢作乐 钱用光了,欲望却已遏制不住,只好去骗、去偷、去抢……最后案发被捕入狱。” 画家掷笔长叹而去 19.(5分) 国民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改善了,消费观念变化了,而奢侈浪费的行为也 悄然成了一部分人的“时髦”。请你针对这一现象,拟一条公益广告词。 要求:①立意明确,能起到警醒或劝诫的作用。②用语文明,措辞得体。④ 不超过25字
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 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 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 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 物是人非之外,辩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 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 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 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 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 这个节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 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 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 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4. 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 分) 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1 分) 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 (2 分) 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1 分) 15.第⑤段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上的江南小巷曾有过的情景的怀想。 请说说作者写井边“姑娘的影象”“似乎”出现又消失的用意。(6 分) 16.江南雨巷的特点有哪些?它给人什么感觉?(6 分) 17.第⑨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 分) 六、(15 分) 18.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必须用上“圣人”、“魔鬼”这两个词,不 能超过二十个字)(4 分) 有个画家很想画耶稣,但苦于找不到一位纯真的人来做模特。后来,修道院 里的一位清纯质朴有着美好声誉的年轻修士使画家如愿以偿。圣像完成后,画家 一举成名,财源滚滚来,那位模特儿修士也获得一笔丰厚的赏金。后来,画家觉 得画了圣人耶稣,就该再画一幅魔鬼撒旦才对。世上怎么会只有圣人而没有魔鬼 呢?于是,画家就决定画魔鬼撒旦。很快,他在监狱里找到了魔鬼撒旦的模特。 谁知那位即将被画成魔鬼的犯人面对画家失声痛哭道:“您以前画的圣人就是我, 想不到您现在画魔鬼找的还是我!”。画家大惊失色地说:“这怎么可能呢?”那 人痛哭流涕地说:“我得了你那笔赏金后再也无心修道了,便一味地去寻欢作乐。 钱用光了,欲望却已遏制不住,只好去骗、去偷、去抢……最后案发被捕入狱。” 画家掷笔长叹而去。 19. (5 分) 国民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改善了,消费观念变化了,而奢侈浪费的行为也 悄然成了一部分人的“时髦”。请你针对这一现象,拟一条公益广告词。 要求:①立意明确,能起到警醒或劝诫的作用。②用语文明,措辞得体。④ 不超过 25 字
答 20阅读下列材料,然后答题。(6分) “有一天,朋友在我办公室看报纸,忽然发出一声大喝:‘哪个杭州王八干 的?’我凑上前一看,原来当日《杭城晚报》上有这样一篇文章:《湖北鳖占领 杭州城》。他是湖北人,难怪如此光火。其实,这篇文章写的是湖北产的甲鱼畅 销杭州的事,只是标题这样取,没法叫人不骂!” 请你就《湖北鳖占领杭州城》这一标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七、(60分) 21.作文 非洲加纳的库马西有一所寄宿学校。一天清早,一位老师走进教室,举起手 里的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什么了?”学生们齐 声回答:“一个黑点。”老师说:“不对!你们再看看,难道你们谁也没看到这是 张白纸吗?”接着,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 看人看事物啊!”老师关于这张“白纸”的教导,一直铭刻在一个当时年仅17 岁的学生的脑海深处。当年的这位学生就是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 阅读上面这则材料,请以“视角”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定立意;2.自选文体;3.自拟标题;4.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 范围之内;5.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B(A、 ji ji ji ji B、xiC、 SISISISi d、 shen sheng sheng sheng) 2、B(A、摩C、旋D、执) 3、C(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 好的事。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件事。反其道而行之:采取 跟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象市场一样,形容来往 交往的人很多。) 4、B(A、“包括……混合编成”杂糅C、“细长双腿”语序不当D、“狗血 喷头”修饰不当) (9分,每小题3分) 5.D(第一段说“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说的是 感受”,而不是“身处”。) 6.C(“加强人际关系纽带”错。第二段虽然讲人们的“交际活动”进 步加速,但第三段中讲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第四段又说 “削弱了”“人际关系纽带”。) 7.D(A项:第一段没有“人们已经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这样的绝对说法 B项:全文没有“必然会消除世界不同地区的贫富悬殊”这样的绝对说法。C项 与D项矛盾,且与全文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不相符合。) 三、(9分,每小题3分) 8.B.(营,借,谋求) 9D(A于是凭借、利用:B用/凭;C在/从;D于是,这才) 10.C(“诬告人的诉讼案就少了”理解错,原文是“自是无诬讼者”)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答: 20.阅读下列材料,然后答题。(6 分) “有一天,朋友在我办公室看报纸,忽然发出一声大喝:‘哪个杭州王八干 的?’我凑上前一看,原来当日《杭城晚报》上有这样一篇文章:《湖北鳖占领 杭州城》。他是湖北人,难怪如此光火。其实,这篇文章写的是湖北产的甲鱼畅 销杭州的事,只是标题这样取,没法叫人不骂!” 请你就《湖北鳖占领杭州城》这一标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七、(60 分) 21. 作文 非洲加纳的库马西有一所寄宿学校。一天清早,一位老师走进教室,举起手 里的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什么了?”学生们齐 声回答:“一个黑点。”老师说:“不对!你们再看看,难道你们谁也没看到这是 一张白纸吗?”接着,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 看人看事物啊!”老师关于这张“白纸”的教导,一直铭刻在一个当时年仅 17 岁的学生的脑海深处。当年的这位学生就是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 阅读上面这则材料,请以“视角”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 自定立意;2. 自选文体;3. 自拟标题;4.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 范围之内;5. 不少于 800 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I 卷 (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 B(A、jì jì jì jǐ B、xī C、sī sī sì sī D、shěn shēng shèng shéng) 2、B(A、摩 C、 旋 D、 执) 3、C(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 好的事。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件事。反其道而行之:采取 跟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象市场一样,形容来往 交往的人很多。) 4、B(A、“包括……混合编成”杂糅 C、“细长双腿”语序不当 D、“狗血 喷头”修饰不当)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5.D (第一段说“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说的是 “感受”,而不是“身处”。) 6.C (“加强人际关系纽带”错。第二段虽然讲人们的“交际活动”进一 步加速,但第三段中讲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第四段又说 “削弱了”“人际关系纽带”。) 7.D (A 项:第一段没有“人们已经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这样的绝对说法。 B 项:全文没有“必然会消除世界不同地区的贫富悬殊”这样的绝对说法。C 项 与 D 项矛盾,且与全文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不相符合。)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8. B.(营,借,谋求) 9. D(A 于是/凭借、利用;B 用/凭;C 在/从;D 于是,这才) 10. C(“诬告人的诉讼案就少了”理解错,原文是“自是无诬讼者”) 第 II 卷(共 120 分) 四、(23 分)
1l.(1)(永康)官吏和百姓平时大多奸猾,接连告官有七个县令被罢免 (3分)(“素”、“罢”各1分,其余1分) (2)张淳于是让差役假装告这位官吏欠人银子,把官吏关入狱中。(3分) (“负”“系”各1分,其余1分) (3)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以道理推断 有什么神明呢。(4分)(“遁”“卜”各1分,“何神之有”句式1分,其余 分) 12(1)愉悦、兴奋(2分)(回答类似词语即可得分,如:轻松、高兴、和 悦、陶醉、兴致勃勃、快乐等) (2)同意(1分)(如不同意不得分)。首句写微风中,扬柳摇曳多姿,像 是不等待媒介就来向行人讨好:次句写蜻蜓低飞,当它飞近过往人马时,又象有 所猜疑,远远飞开。凉风也卷来尘沙,凉风虽适意,尘沙却恼人,于是诗人突开 异想,怎能与凉风约定,不要挟带尘沙同来!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并展开合理想 象,无论“杨柳”“招人”表现岀的亲昵情意,“蜻蜓”近马“相猜”活泼而又顽 皮,还是与“凉风”相约都引人遐想。幽默风趣,奇思妙想中充满生活情趣,饱 含诗情画意。(5分) 13、(1)难于上青天不与秦塞通人烟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 连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两朝开济老臣心长使英雄泪满襟六朝旧事随流水时时犹唱后庭遗 曲(5分) 五、(22分)(表述不同,但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14、江南的小巷让人从现实世界回溯到历史之境中(1分)雨后的江南小 巷让人心绪宁静,心境平和,让人暂离现实的纷繁,暂脱尘世烦扰。(2分)真 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感受了存在过的历史。(1分) 15、(分点回答,一点2分共6分) (1)展现江南的小巷的独有的风情、特殊的韵致; (2)体现历史的沧桑感 (3)小巷给人虚幻感。 16、(1)幽雅、恬静、优美、古老、纯朴、生动。(4分)(只要答出4点,即 得4分) (2)引人遐想、恍如隔世、多情。(2分)(只要答出2点,即得2分) 17、(1)对比;(2分) (2)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作者别样的 思绪:感现实之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熨帖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 现实,让人得到慰藉。(4分) 六、(15分) 18、抵不住金钱的诱惑,圣人也会变魔鬼(如答“金钱让圣人变魔鬼”给3 分)(4分) 19、示例:①实用是原则,节俭是美德,做文明消费者!②物质消费的奢 侈时髦是精神消费的贫困和落伍! ③经济要发展,生活要改善,消费要理性!(注意符合相关要求。)(5分) 20、文章用这样的标题很不得体。(2分)作者本无他意,但客观上却会让 人误解或看后不舒服,因为“湖北鳖”本意上虽是讲湖北产的鳖,却会让人很容 易联想到这是暗指湖北人,或说在骂湖北人是鳖。(4分)(如认为标题好不能给
11.(1) (永康)官吏和百姓平时大多奸猾,接连告官有七个县令被罢免。 (3 分) (“素”、“罢”各 1 分, 其余 1 分) (2)张淳于是让差役假装告这位官吏欠人银子,把官吏关入狱中。(3 分) (“负”“系”各 1 分,其余 1 分) (3)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以道理推断, 有什么神明呢。(4 分)(“遁”“卜” 各 1 分,“何神之有” 句式 1 分,其余 1 分) 12(1)愉悦、兴奋(2 分)(回答类似词语即可得分,如:轻松、高兴、和 悦、陶醉、兴致勃勃、快乐等) (2)同意(1 分)(如不同意不得分)。首句写微风中,扬柳摇曳多姿,像 是不等待媒介就来向行人讨好;次句写蜻蜓低飞,当它飞近过往人马时,又象有 所猜疑,远远飞开。凉风也卷来尘沙,凉风虽适意,尘沙却恼人,于是诗人突开 异想,怎能与凉风约定,不要挟带尘沙同来!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并展开合理想 象,无论“杨柳”“招人”表现出的亲昵情意,“蜻蜓”近马“相猜”活泼而又顽 皮,还是与“凉风”相约都引人遐想。幽默风趣,奇思妙想中充满生活情趣,饱 含诗情画意。(5 分) 13、(1)难于上青天 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 连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 六朝旧事随流水 时时犹唱 后庭遗 曲(5 分) 五、(22 分)(表述不同,但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14、江南的小巷让人从现实世界回溯到历史之境中 (1 分) 雨后的江南小 巷让人心绪宁静,心境平和,让人暂离现实的纷繁,暂脱尘世烦扰。(2 分) 真 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感受了存在过的历史。(1 分) 15、(分点回答,一点 2 分,共 6 分) (1)展现江南的小巷的独有的风情、特殊的韵致; (2)体现历史的沧桑感; (3)小巷给人虚幻感。 16、(1)幽雅、恬静、优美、古老、纯朴、生动。(4 分)(只要答出 4 点,即 得 4 分) (2)引人遐想、恍如隔世、多情。(2 分)(只要答出 2 点,即得 2 分) 17、(1)对比;(2 分) (2)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作者别样的 思绪:感现实之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熨帖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 现实,让人得到慰藉。(4 分) 六、(15 分) 18、抵不住金钱的诱惑,圣人也会变魔鬼(如答“金钱让圣人变魔鬼”给 3 分)(4 分) 19、示例:①实用是原则,节俭是美德,做文明消费者! ②物质消费的奢 侈时髦是精神消费的贫困和落伍! ③经济要发展,生活要改善,消费要理性!(注意符合相关要求。)(5 分) 20、文章用这样的标题很不得体。(2 分)作者本无他意,但客观上却会让 人误解或看后不舒服,因为“湖北鳖”本意上虽是讲湖北产的鳖,却会让人很容 易联想到这是暗指湖北人,或说在骂湖北人是鳖。(4 分)(如认为标题好不能给
分)(6分) 七、21.作文(60分) 【题解】在这个硝烟不断,危机纷起,恐怖分子无孔不入,时刻都有意想不 到的灾难发生的世界里,身为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先生时时体味当年老师关于 白纸和黑点”的谆谆教诲,仍然乐观地看到这张虽有许多“黑点”的“白纸” 的美丽与可爱。其实,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被染上了“黑点”的“白纸”。比如 犯过错误的人,比如有许多毛病的同学……于是,我们应该认真品味这位非洲老 师的“黑点与白纸”的故事,从中领悟这样的道理:看人、看事、看社会应当首 先“看一张白纸”即看主流,看大节,看到光明,对“黑点”应当懂得宽容、 包涵,求同存异,不要只注意的“黑点”而刻意挑剔甚至吹毛求疵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中进士,任命为永康知县。(永康)官吏 和百姓平时大多奸猾,接连告官有七个县令被罢免。张淳到任,日夜翻阅公事文 书。(当时)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 为吃惊,叹服不已,官司日渐减少。凡是前往官府申诉的,张淳当即定下审判日 期,(到时)诉讼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日期到官府,很快审决案件没有拖延积压 的。农民带一包饭就能结束诉讼,于是称他为“张一包”,是说他像包拯一样快 速断案。有个大盜叫卢十八的抢劫库藏的金帛,过了十多年还没俘获,御史把这 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限定三个月一定抓到大盗,并请求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 数以十计的缉捕公文。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故意讥笑说:“大盗逃跑好久了, 到哪里去抓捕呢。”搁置着不去办理。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卢十八暗中勾结,那官 吏很留心案情,听到张淳的话告诉了卢十八,卢十八心里安稳许多。张淳于是让 差役假装告这位官吏欠人银子,把官吏关入狱中。张淳暗地叫来这官吏用勾结大 盗犯死罪来责罚他,再叫他请求让妻子代替自己坐牢,自己出去借钱来偿还。卢 十八听到以后,急忙来探望这位妇人,(张淳等人)趁他喝醉酒将他捉拿。等到 上报御史,(俘获大盗)只有两个月。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怨恨,常常夸大成 人命案一般的大案来诉讼。张淳査验发现不属实就定诉讼者有罪,从此没有诬告 者。永地人贫穷,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张淳规劝非常耐心,贫穷而无力抚养的 就捐献俸禄供应物资,保全姓名活下来的无以数计。大旱之年,抢劫公然发生, 张淳下令抢劫者处死。有人抢了五斗米;张淳故意把死囚用杖打死,张贴告示上 定罪名为“这是抢夺米的人”,众人都因恐惧而顺服。过了许久,凭执政成绩第 一的身份前往应召,离开永地,刚上车,回头对下属说:“盗贼某人已知回来, 离开此地只数里地,你们可替我捉拿他。”根据他的话追寻,发现盗贼正在河里 洗脚,拘捕到官府,盗贼服罪。永地人对这件事感到惊奇,认为有神明告知。张 淳说:“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以道理推断,有 什么神明呢。”升任礼部主事,历任郎中,因病辞职离开。后担任建宁知府,升 任浙江副使。当时浙江有招募来的士兵,巡抚和巡按商量将他们解散,士兵们(知 道后)都骚乱不宁。张淳说:“这些骄横强悍的士兵,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 不可预测。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留下那些强壮有勇力的,那样的话,留下 的不会想骚乱,淘汰的也不会捣乱。”听从他的意见,事情就平定了。(张淳)官 最终做到山西布政
分)(6 分) 七、21.作文(60 分) 【题解】在这个硝烟不断,危机纷起,恐怖分子无孔不入,时刻都有意想不 到的灾难发生的世界里,身为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先生时时体味当年老师关于 “白纸和黑点”的谆谆教诲,仍然乐观地看到这张虽有许多“黑点”的“白纸” 的美丽与可爱。其实,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被染上了“黑点”的“白纸”。比如 犯过错误的人,比如有许多毛病的同学……于是,我们应该认真品味这位非洲老 师的“黑点与白纸”的故事,从中领悟这样的道理:看人、看事、看社会应当首 先“看一张白纸”即看主流,看大节,看到光明,对 “黑点”应当懂得宽容、 包涵,求同存异,不要只注意的“黑点”而刻意挑剔甚至吹毛求疵。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中进士,任命为永康知县。(永康)官吏 和百姓平时大多奸猾,接连告官有七个县令被罢免。张淳到任,日夜翻阅公事文 书。(当时)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 为吃惊,叹服不已,官司日渐减少。凡是前往官府申诉的,张淳当即定下审判日 期,(到时)诉讼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日期到官府,很快审决案件没有拖延积压 的。农民带一包饭就能结束诉讼,于是称他为“张一包”,是说他像包拯一样快 速断案。有个大盗叫卢十八的抢劫库藏的金帛,过了十多年还没俘获,御史把这 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限定三个月一定抓到大盗,并请求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 数以十计的缉捕公文。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故意讥笑说:“大盗逃跑好久了, 到哪里去抓捕呢。”搁置着不去办理。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卢十八暗中勾结,那官 吏很留心案情,听到张淳的话告诉了卢十八,卢十八心里安稳许多。张淳于是让 差役假装告这位官吏欠人银子,把官吏关入狱中。张淳暗地叫来这官吏用勾结大 盗犯死罪来责罚他,再叫他请求让妻子代替自己坐牢,自己出去借钱来偿还。卢 十八听到以后,急忙来探望这位妇人,(张淳等人)趁他喝醉酒将他捉拿。等到 上报御史,(俘获大盗)只有两个月。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怨恨,常常夸大成 人命案一般的大案来诉讼。张淳查验发现不属实就定诉讼者有罪,从此没有诬告 者。永地人贫穷,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张淳规劝非常耐心,贫穷而无力抚养的 就捐献俸禄供应物资,保全姓名活下来的无以数计。大旱之年,抢劫公然发生, 张淳下令抢劫者处死。有人抢了五斗米;张淳故意把死囚用杖打死,张贴告示上 定罪名为“这是抢夺米的人”,众人都因恐惧而顺服。过了许久,凭执政成绩第 一的身份前往应召,离开永地,刚上车,回头对下属说:“盗贼某人已知回来, 离开此地只数里地,你们可替我捉拿他。”根据他的话追寻,发现盗贼正在河里 洗脚,拘捕到官府,盗贼服罪。永地人对这件事感到惊奇,认为有神明告知。张 淳说:“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以道理推断,有 什么神明呢。”升任礼部主事,历任郎中,因病辞职离开。后担任建宁知府,升 任浙江副使。当时浙江有招募来的士兵,巡抚和巡按商量将他们解散,士兵们(知 道后)都骚乱不宁。张淳说:“这些骄横强悍的士兵,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 不可预测。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留下那些强壮有勇力的,那样的话,留下 的不会想骚乱,淘汰的也不会捣乱。”听从他的意见,事情就平定了。(张淳)官 最终做到山西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