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20143) 班级 姓名 成绩 、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救济(ji))嫉妒(j1)环谒(ye)憎恶(zeng) B炽痛(chi)默契(qi)祈祷(qi)脑髓(sui) C哽咽(ye)蝉蜕(tui)可汗(han)九曲连环(q) D确凿(zo)气氛(fen)泥泞(ning)讪笑(shin)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菜畦狂斓臃肿人迹罕至 B.叮嘱逼狹丑陋来势汹汹 C.阻仰崎岖屏嶂荒草萋萋 D.澎湃怪诞谰语泄万里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 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爷:父亲。) C.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人声鼎沸:形容人声 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鑄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水开。鼎沸, 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D.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方正:做事情呆板,不知变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欲 A.①拟人②比喻③夸张④复沓
34 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2014.3)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14 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救济.(jì)) 嫉.妒(jí) 环谒.(yè) 憎.恶(zēng) B.炽.痛(chì) 默契.(qì) 祈.祷(qĭ) 脑髓.(suǐ) C.哽咽.(yè) 蝉蜕.(tuì) 可汗.(hán) 九曲.连环(qŭ) D.确凿.(záo) 气氛.(fèn) 泥泞.(nìng)讪.笑(shàn)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A.菜畦 狂斓 臃肿 人迹罕至 B.叮嘱 逼狹 丑陋 来势汹汹 C.阻仰 崎岖 屏嶂 荒草萋萋 D.澎湃 怪诞 谰语 一泄万里 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 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爷:父亲。) C.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 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鋳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水开。鼎沸, 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D.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方正:做事情呆板,不知变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欲。 A .①拟人 ②比喻 ③夸张 ④复沓
B①互文、排比②对偶③比喻④对偶 ①比喻②对偶③夸张④对偶 D①互文、对偶②顶真③拟人④复沓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A.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B.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 C.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 D.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7.请学习课文中的例句,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写 段话介绍34中学。(3分) 8.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5分)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峨眉山月歌》)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的《春 夜洛城闻笛》) (5)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 (6)我们的生活难免烦恼,如何面对烦恼,许多名家对我们提出了谆谆告 诫。普希金告诉我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 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 (普希金《假 如生活欺骗了你》) (7)《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B.①互文、排比 ②对偶 ③比喻 ④对偶 C .①比喻 ②对偶 ③夸张 ④对偶 D.①互文、对偶 ②顶真 ③拟人 ④复沓 6.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 A.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B.军书十二..卷 同行十二..年 C.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D.东市.买骏马 愿为市.鞍马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0 分 7.请学习课文中的例句,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写 一段话介绍 34 中学。(3 分) 8.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5分) ( 1 ) , 。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 2 ) ,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 《峨眉山月歌》)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李白的《春 夜洛城闻笛》) (5) ,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6)我们的生活难免烦恼,如何面对烦恼,许多名家对我们提出了谆谆告 诫。普希金告诉我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 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 吧, 。 (普希金《假 如生活欺骗了你》) (7)《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那一句? (9 弹琴复长啸 (10) 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 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1)啊!黄河!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 源 (12)东市买骏马, 北市买长鞭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4题。(11分)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即书诗四句( ③稍稍宾客其父( ④泯然众人矣。(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12.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2分)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每空1分) 邑人()环遏()不能称()日扳()泯()然 卒之为众人()或以钱币q之()使永( 得为众人而已耶()今夫不受之天( 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40分,每空2分) 世隶耕()尝识书具 )即书诗四句( 邑人奇之( )环谒于邑人 )称前时之闻 收族为意( )卒之为众人(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受之天也( )泯然众人矣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父异焉( 稍稍宾客其父()(
(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那一句? , 。 (9) ,弹琴复长啸 (10)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 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1)啊!黄河!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 源。 (12)东市买骏马, , , 北市买长鞭。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4题。(11分)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 分) ①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②即书.诗四句( ) ③稍稍宾客..其父( ) ④泯然..众人矣。( )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 分) 12.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2 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 分,每空 1 分) 邑人( ) 环谒( ) 不能称( ) 日扳( ) 泯( )然 卒之为众人( )或以钱币 qǐ之( )仲永( ) 得为众人而已耶( )今夫不受之天( ) 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40 分,每空 2 分) 世隶耕( ) 未尝识书具( ) 即书诗四句( ) 邑人奇之( )环谒于邑人( )称前时之闻( ) 收族为意( ) 卒之为众人(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受之天也( ) 泯然众人矣 (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父异焉( ) 稍稍宾客其父( )( )
父利其然也()邑人奇之( )贤于才人远矣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 )伤仲永( 三、.翻译下列句子。(21分,每题3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 意 6、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 名 7、仲永之通悟,受之天 四、用原文填空。(8分,每空1分)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 少年仲永才 能大不如前,表现为“ 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 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 (1)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2)“父利其然”中“其”指 (3)文中最能体现方仲永非凡天资的句子是
父利其然也( )邑人奇之( )贤于才人远矣( )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 )伤仲永( ) 三、.翻译下列句子。(21 分,每题 3 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 意 。 6、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 名 。 7、仲永之通悟,受之天 也。 。 四、用原文填空。(8 分,每空 1 分)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 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 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父利其然”中“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文中最能体现方仲永非凡天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 其具体 做法是 (5)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4)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 其具体 做法是 。 (5)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3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A2.B3D4C5D6.B7B 8.答案略。围绕一个中心写话,描写对象分类列举,“不必 说……也不必说……”每个关联词语涉及三个以上的事物,考虑 给3分。 9.(1)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6)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1.①文采和道理②写③以宾客之礼相待④消失 12.(1)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不让他学习 (2)(方仲永)最后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学习没有达到要求 13.三个阶段:指物作诗立就;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 人亦。 14.切近课文内容,有个性化的表达即可给分。例如:先天聪明 的人,后天不学习,也会一事无成。我们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好好学习,增长才干
34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A 2.B 3.D 4.C 5.D 6.B 7.B 二、8. 答案略。围绕一个中心写话,描写对象分类列举,“不必 说……也不必说……”每个关联词语涉及三个以上的事物,考虑 给3分。 9.(1)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6)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三、 (一) 11.①文采和道理 ②写 ③ 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消失 12.(1)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不让他学习。 (2)(方仲永)最后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学习没有达到要求。 13.三个阶段:指物作诗立就;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 人亦。 14. 切近课文内容,有个性化的表达即可给分。例如:先天聪明 的人,后天不学习,也会一事无成。我们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好好学习,增长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