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流通市场案例 证券流通市场是与证券发行市场相对应的市场,它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灵活方便的变现场 所,而日,其发展变化也是一个国家或地风经济动向的晴雨表。本章重点介绍与证券流酒市 场相关的空例。木意率例主要分成三部分:股要交易、债券交易和基金交易。在股票交易中 首先介绍与股票交易程序有关的案例,然后介绍股票交易的信用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 种交易方式,最后对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违规 交易(包括股价操纵、内幕交易和证券欺诈 进行介绍。在债券交易中,主要介绍了上市国债的现货交易和回购交易两种方式,而在基金 交易中则介绍了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不同的交易方式。 第一节股票交易案例 案例1股票被盗卖,换成“银广夏” 事件过程 2001年9月10日,即“银广夏”复盘的第一天,长城证券阜成门营业部投资者付某的5只 股票被莫名其妙卖出,同时买进了1300股银广夏,整个股票盗卖和盗买的过程仅为2分多 钟。在随后的几天里,类似的股票盗卖事件屡次发生,这自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对这几起股票盗卖事件,有关专家指出,从技术操作上看有四种可能: ()营业部内部人员窃取了用户的密码。那么,他必须先清空记录,再修政柜台交易软件 数据,这样一定会在数据库上留下修改的记录。 (2)营业部内部人员与软件开发商勾结起来做的手脚。这样的话,销毁保存在数据库的修 改记录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3)黑客捣鬼。 (④)被身边的亲朋好友盗取了密码 2001年11月13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就一起股票盗卖案举行了听证会。原告要求其所在 的证券营业部返还被盗卖的股票,并赔偿相关的资金损失等。而被告指出,原告没有证据证 明这四笔买卖行为不是自己或委托别人自愿进行的行为:而且,被告所用交易软件的软件开 发商也出具证明,证明营业部系统的交易记录没有被修改的痕迹等。被告最后得出结论,股 票盗买盗卖事件是由于交易密码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应该由交易者自己承担。 二、讨论题 请问发生股票盗卖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投资者和证券营业部应该各自承担哪些责 任?如果你不幸遇到类似事件,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了避免类似事 件的再次发生,在以后的股票买卖过程中,投资者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证券流通市场案例 证券流通市场是与证券发行市场相对应的市场,它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灵活方便的变现场 所,而且,其发展变化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动向的晴雨表。本章重点介绍与证券流通市 场相关的案例。本章案例主要分成三部分:股票交易、债券交易和基金交易。在股票交易中, 首先介绍与股票交易程序有关的案例,然后介绍股票交易的信用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 三种交易方式,最后对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违规交易(包括股价操纵、内幕交易和证券欺诈) 进行介绍。在债券交易中,主要介绍了上市国债的现货交易和回购交易两种方式,而在基金 交易中则介绍了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不同的交易方式。 第一节 股票交易案例 案例 1 股票被盗卖,换成“银广夏” 一、 事件过程 2001 年 9 月 10 日,即“银广夏”复盘的第一天,长城证券阜成门营业部投资者付某的 5 只 股票被莫名其妙卖出,同时买进了 1300 股银广夏,整个股票盗卖和盗买的过程仅为 2 分多 钟。在随后的几天里,类似的股票盗卖事件屡次发生,这自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对这几起股票盗卖事件,有关专家指出,从技术操作上看有四种可能: (1) 营业部内部人员窃取了用户的密码。那么,他必须先清空记录,再修改柜台交易软件 数据,这样一定会在数据库上留下修改的记录。 (2) 营业部内部人员与软件开发商勾结起来做的手脚。这样的话,销毁保存在数据库的修 改记录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3) 黑客捣鬼。 (4) 被身边的亲朋好友盗取了密码。 2001 年 11 月 13 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就一起股票盗卖案举行了听证会。原告要求其所在 的证券营业部返还被盗卖的股票,并赔偿相关的资金损失等。而被告指出,原告没有证据证 明这四笔买卖行为不是自己或委托别人自愿进行的行为;而且,被告所用交易软件的软件开 发商也出具证明,证明营业部系统的交易记录没有被修改的痕迹等。被告最后得出结论,股 票盗买盗卖事件是由于交易密码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应该由交易者自己承担。 二、 讨论题 请问发生股票盗卖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投资者和证券营业部应该各自承担哪些责 任?如果你不幸遇到类似事件,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了避免类似事 件的再次发生,在以后的股票买卖过程中,投资者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案例2买PT股票,真难 ”、 事件过程 王女士多次想买进某PT公司B股都不成交,她认为是证券营业部没有将其委托指令及时报 入交易所。于是王女士想找一家能在9时30分之前将PT股委托报入交易所的营业部,争 取时间优先,增加成交的机会。经打听,Z营业部称可在周五9时15分将PT股的委托报入 交易所。 于是,王女士在。 月6日将5,5万美元资金转入Z营业部。6月8日星期五, PT股交易日,王女士在8时40分来到Z营业部,在计算了PT钢管B股和PT永久B股溺 停的价格后,王女士分别于8时52分和8时58分下单买进PT钢管B股3.6万股和PT 永久B股1000股。王女士很高兴,以为这次肯定能够成交,但是,第二天才发现,其委托 都被自动撤单,仍然没能成交,王女士疑惑不解. 影响与评析 此类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对PT股的交易规则不清楚,PT股有5%的涨幅限制却没有跌幅限 制,在每周五的9:30一11:30和13:00一15:00期间进行集合竞价交易,在15时集中撮 合形成唯一的成交价,交易所在9时30分才开始接受PT股的委托单。 但是,由于证券营业部采用系统的不同,其接受委托的方式通常有两种:第一种采用的系统 是在每周五9时 20 分前接5 受所有的PT股委托,然 的电脑主机里,待9 时30分交易所电脑主机开始接受PT股委托时,存储的数据统一发送至交易所:第二种系 统没有此种功能,即投资者随时的委托都被即时送入交易所,如果投资者在9时25分之前 报入pT股委托,交易所电脑主机在9时25分前收到,就会被自动撒单。 过论题 假定要购买某只PT股票,你会如何委托以保证及时成交?了解各类证券的不同交易 制度,对投资者的委托成功有什么意义? 2.2001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新办 法取消了“PT”制度,规定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即暂停上市,证券交易所不提供转 让服务。请问这项办法的出台会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 ①朱颖.PT股每周五全天集合竞价成交,交易所接受时间是9:30不是9:15.上海证券 报,2001年06月23日 ②薛莉,中国证监会发布退市新办法“PT”制度明年取消.上海证券报,2001年12月 05日
案例 2 买 PT 股票,真难? 一、 事件过程 王女士多次想买进某 PT 公司 B 股都不成交,她认为是证券营业部没有将其委托指令及时报 入交易所。于是王女士想找一家能在 9 时 30 分之前将 PT 股委托报入交易所的营业部,争 取时间优先,增加成交的机会。经打听,Z 营业部称可在周五 9 时 15 分将 PT 股的委托报入 交易所。于是,王女士在 6 月 6 日将5.5万美元资金转入 Z 营业部。6 月 8 日星期五,即 PT 股交易日,王女士在 8 时 40 分来到 Z 营业部,在计算了 PT 钢管 B 股和 PT 永久 B 股涨 停的价格后,王女士分别于 8 时 52 分和 8 时 58 分下单买进 PT 钢管 B 股 3.6 万股和 PT 永久 B 股 1000 股。王女士很高兴,以为这次肯定能够成交,但是,第二天才发现,其委托 都被自动撤单,仍然没能成交,王女士疑惑不解. 二、 影响与评析 此类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对 PT 股的交易规则不清楚,PT 股有 5%的涨幅限制却没有跌幅限 制,在每周五的 9:30—11:30 和 13:00—15:00 期间进行集合竞价交易,在 15 时集中撮 合形成唯一的成交价,交易所在 9 时 30 分才开始接受 PT 股的委托单。 但是,由于证券营业部采用系统的不同,其接受委托的方式通常有两种:第一种采用的系统 是在每周五 9 时 30 分前接受所有的 PT 股委托,然后存储在证券营业部的电脑主机里,待 9 时 30 分交易所电脑主机开始接受 PT 股委托时,存储的数据统一发送至交易所;第二种系 统没有此种功能,即投资者随时的委托都被即时送入交易所,如果投资者在 9 时 25 分之前 报入 PT 股委托,交易所电脑主机在 9 时 25 分前收到,就会被自动撤单。 三、 讨论题 1. 假定要购买某只 PT 股票,你会如何委托以保证及时成交?了解各类证券的不同交易 制度,对投资者的委托成功有什么意义? 2. 2001 年 12 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新办 法取消了“PT”制度,规定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即暂停上市,证券交易所不提供转 让服务。请问这项办法的出台会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 ① 朱颖.PT 股每周五全天集合竞价成交,交易所接受时间是 9:30 不是 9:15.上海证券 报,2001 年 06 月 23 日 ② 薛莉.中国证监会发布退市新办法“PT”制度明年取消.上海证券报,2001 年 12 月 05 日
案例3PT水仙退市 由于PT水仙已经连续四年连续亏损,且未能就近期扭亏为盈做出具体安排并提出有效 措施,所以其申请宽限期未获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和《关于发 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演九法》的师知》,中国证监会己经决定,“T水 仙”股要自2001年4月23日起终止上市。由此,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第一家退市的上市公 司。这标志若中国证券市场向规范化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事件过程 该股票于1993年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水仙电器。同年8月,它与 日本能率株式会社签订合资成立上海水仙能率有限公司合同,新公司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 ,水仙B股上市。1995年2月25日,与美国 成立 海惠而浦水仙有 限公司合营合同 该合资公司计划总投资7500万 元,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水仙电器持有45%股权。上海惠而浦水仙公司合资经营连续两 年亏损。1997年12月29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决定以1225万美元向美国惠而浦公司出让 上海惠而浦水仙公司25%股权。1999年5月4日开始实行“特别处理”,股票简称改为ST 水仙:。因连续三年亏损,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从2000年5月12日起斩停上市,实行“特 别转让”,股票简称改为PT水仙。2000年5月24日董事会公告:1997年就美国惠而浦海 外控股公司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中双方就20%留存股权达成了保值转让协议条款(转让价 低于0.99美元/股),上海惠而浦水仙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再对PT水仙产生影响:上海水仙 讲出口公司1999年净利润亏损1973万元。2000年6月23日蒂事会公告:同意以657万美 元向日木能率株式会社出让上海水仙能率公司45%股权,以73万美元向上海轻工控股(集 团)公司出让上海水仙能率公司5%股权。此后,PT水仙不再持有该合资公司股权。2001年 4月18日公布200( 年年度报告,公司连续4年亏损,当日起暂停“特别转让”。自2001年 4月23日起PT水仙终止上市。 根据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2001年3月21日就上市公司终止上市间题答记者间时的表 示,PT公司退市后,股票持有人仍然可以通过证券公司卖出手里的股票。中小投资者的权 益将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根据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股票进入暂停上市,其股票不 得再挂牌交易。 由证券交易所为其股份提供股票特别转让 服务:PT公司终止上市后,证监 会将准许合格的证券公司,为终止上市的公司提供代办股份转让服务,由特定的证券公司对 该公司的股份进行托管,之后由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这就是说,经过一定的手续之后, 退市公司股票持有者最终可以通过该证券公司卖出手里的股票。但是终止上市的公司股份, 将依照终止上市的先后顺序,办理转托管及股份转让。 然而,PT水仙退市之后, 问题还没有结束。日前,PT水仙的9位股东正式向上海市第一中 级人民法院提交诉状,状告上交所和中国证监会。这一行动,使本来已经多争议的退市问 题变得史加复杂。据了解,状告上交所和中国证监会的这9位股东共拥有PT水仙股票数万 股。9名PT水仙股东的起诉理由是:上交所与证监会的有关PT股票的政策法规前后矛盾, 造成他们在投资PT水仙股票时蒙受了重大损失。他们认为,中小投资者无法在承担市场风 险的同时,又承担突如其来的政策风险,因而决定寻求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01 年4月27日, 中国证监 席顾问梁定邦在接受中央电视 经济半 时 先我要声明的是每个人都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T水仙的退市本身是有一定的法律依 据在里面的,不然证监会不会(这样)做的。PT水仙的9位股东如果真是要去做(打官司),那 就请他到法院去,法院必定会给他一个公平的审判。”结果到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案例 3PT 水仙退市 由于 PT 水仙已经连续四年连续亏损,且未能就近期扭亏为盈做出具体安排并提出有效 措施,所以其申请宽限期未获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和《关于发 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的通知》,中国证监会已经决定,“PT 水 仙”股票自 2001 年 4 月 23 日起终止上市。由此,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第一家退市的上市公 司。这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向规范化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一、 事件过程 该股票于 1993 年 1 月 6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水仙电器。同年 8 月,它与 日本能率株式会社签订合资成立上海水仙能率有限公司合同,新公司注册资本 1200 万美元, 水仙电器拥有 50%股权。1994 年 11 月 10 日,水仙 B 股上市。1995 年 2 月 25 日,与美国 惠而浦公司签订成立上海惠而浦水仙有限公司合营合同。该合资公司计划总投资 7500 万美 元,注册资本 5000 万美元,水仙电器持有 45%股权。上海惠而浦水仙公司合资经营连续两 年亏损。1997 年 12 月 29 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决定以 1225 万美元向美国惠而浦公司出让 上海惠而浦水仙公司 25%股权。1999 年 5 月 4 日开始实行“特别处理”,股票简称改为 ST 水仙。因连续三年亏损,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从 2000 年 5 月 12 日起暂停上市,实行“特 别转让”,股票简称改为 PT 水仙。2000 年 5 月 24 日董事会公告:1997 年就美国惠而浦海 外控股公司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中双方就 20%留存股权达成了保值转让协议条款(转让价不 低于 0.99 美元/股),上海惠而浦水仙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再对 PT 水仙产生影响;上海水仙 进出口公司 1999 年净利润亏损 197.3 万元。2000 年 6 月 23 日董事会公告:同意以 657 万美 元向日本能率株式会社出让上海水仙能率公司 45%股权,以 73 万美元向上海轻工控股(集 团)公司出让上海水仙能率公司 5%股权。此后,PT 水仙不再持有该合资公司股权。2001 年 4 月 18 日公布 2000 年年度报告,公司连续 4 年亏损,当日起暂停“特别转让”。自 2001 年 4 月 23 日起 PT 水仙终止上市。 根据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 2001 年 3 月 21 日就上市公司终止上市问题答记者问时的表 示,PT 公司退市后,股票持有人仍然可以通过证券公司卖出手里的股票。中小投资者的权 益将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根据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股票进入暂停上市,其股票不 得再挂牌交易,由证券交易所为其股份提供股票特别转让服务:PT 公司终止上市后,证监 会将准许合格的证券公司,为终止上市的公司提供代办股份转让服务,由特定的证券公司对 该公司的股份进行托管,之后由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这就是说,经过一定的手续之后, 退市公司股票持有者最终可以通过该证券公司卖出手里的股票。但是终止上市的公司股份, 将依照终止上市的先后顺序,办理转托管及股份转让。 然而,PT 水仙退市之后,问题还没有结束。日前,PT 水仙的 9 位股东正式向上海市第一中 级人民法院提交诉状,状告上交所和中国证监会。这一行动,使本来已经颇多争议的退市问 题变得更加复杂。据了解,状告上交所和中国证监会的这 9 位股东共拥有 PT 水仙股票数万 股。9 名 PT 水仙股东的起诉理由是:上交所与证监会的有关 PT 股票的政策法规前后矛盾, 造成他们在投资 PT 水仙股票时蒙受了重大损失。他们认为,中小投资者无法在承担市场风 险的同时,又承担突如其来的政策风险,因而决定寻求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01 年 4 月 27 日,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采访时称:“首 先我要声明的是每个人都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T 水仙的退市本身是有一定的法律依 据在里面的,不然证监会不会(这样)做的。PT 水仙的 9 位股东如果真是要去做(打官司),那 就请他到法院去,法院必定会给他一个公平的审判。”结果到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影响与评析 PT水仙被责令退市了,这是自中国股市建立以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实施的 一项最严厉的处 罚措施,在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监管部门确实动真格的了,政府对围有企业最后的“父 爱”终于刺舍了,代之而来的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市场面前人人平等。该 件事不仅对投资者有警示意义,而且也能启发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股票市场发展的意义及其 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联系 首先,以PT水 退市为标志的退市机制启动,表明商品市场的输家最终不可能成为资本市 场的赢家,虚拟资本运行,本质上是以实体经济运行为轴心的,并且能够通过资本的优化面 置对实体经济的优胜劣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看来,一些舆论之所以对我国股市发展 多有批评乃至基本否定,一个重要的依据是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其实际业绩严重背离,导 致市场投机气氛过重。然而造成这种现象既不是投资者的错,也不是股票市场的错,而是我 们的法律不健全和监管措不到位造成的。 现在有了退市机制并能得到切实的实施,情况就 大不同了。及时将劣质企业淘汰出局,将大大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而 夯实市场基础,降低市场风险,增加市场投资价值和对投资者的公信力、吸引力:劣质企业 的退市风险、投资该类企业血本无归的现实威胁,将切实转变市场投资理念,抑制盲目追捧 亏损股、恶性炒作重组股的过度投机行为,促使投资者从单纯地注意概念、颗材转向对企业 基本面和内在价值的重视:以退市替代无效重组,将迫使企业转变那种损人不利己的重组观 ,以单纯炒 目的: 的投机性重 以单纯 为目的的报表式重组将逐渐失 市场 实质性重组将备受重视,企业重组行为将走向成熟和规范化.西方股票市场发展了100多年 已经孕育出了许多大型企业和超级跨国公司,其中不少己成为股票市场上的“百年老店”, 中国的股票市场只要能规范发展,相信同样能做到这一点。 其次,然PT水仙已被描牌其伯PT家牌终止上市也试进入了倒计时,T以及ST公司 如不能尽快地改变现状,只能是死路 条。于环有 一线生机的企业来说,此刻加快实质性 重组,还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近几年来,重组一直是市场炒作的题材 不少亏损上 公司的重组常常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行,并没有实质性内容。当然并购和重组能否成功取决于 多种因素,也并不是所有的亏损上市公司都能够重组的,但退市的警示作用可能会从整体上 准讲企业资产重组的步伐,讲而促讲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 当然,T水仙退市也必然会使 一些持有其股票的投资者利益受损失,但从整体上看,退市 机制是保护 投资者利益的 中国股 市场发展史上,它将被作为 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 的大事我入史册,并且将成为中国股票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启发与思考 T水仙成为退市机制实施后首家“下课”的上市公司。投资者虽然普璃赫同退市机制动直 格的, 但为PT水仙喊冤的声音也渐渐响起来 PT水仙并非 家违法违规的公司,亏损主 要是因为经营不善、合资失败造成的。如今那些被投资者深恶痛绝的弄虚作假、经济犯罪的 亏损公司,仍然受到重组保护伞的关照,而T水仙却成为第一家“下课”的公司,这样做 未免有点不公平。 在PT水仙的碱冤声中,值得思考的有以下两个问题」 现行退市机制尚不完善 《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被依法暂停股票上市分四种情况:(1)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 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②)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 假记载:(3)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4)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公司法》同时规定,上市公 司有上述(2)、(3)项情形之一经查实后果亚重的,或者有(1)、(4)项所列情形之一,在限期
二、 影响与评析 PT 水仙被责令退市了,这是自中国股市建立以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实施的一项最严厉的处 罚措施,在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监管部门确实动真格的了,政府对国有企业最后的“父 爱”终于割舍了,代之而来的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市场面前人人平等。该 件事不仅对投资者有警示意义,而且也能启发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股票市场发展的意义及其 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联系。 首先,以 PT 水仙退市为标志的退市机制启动,表明商品市场的输家最终不可能成为资本市 场的赢家,虚拟资本运行,本质上是以实体经济运行为轴心的,并且能够通过资本的优化配 置对实体经济的优胜劣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看来,一些舆论之所以对我国股市发展 多有批评乃至基本否定,一个重要的依据是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其实际业绩严重背离,导 致市场投机气氛过重。然而造成这种现象既不是投资者的错,也不是股票市场的错,而是我 们的法律不健全和监管措施不到位造成的。现在有了退市机制并能得到切实的实施,情况就 大不同了。及时将劣质企业淘汰出局,将大大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而 夯实市场基础,降低市场风险,增加市场投资价值和对投资者的公信力、吸引力;劣质企业 的退市风险、投资该类企业血本无归的现实威胁,将切实转变市场投资理念,抑制盲目追捧 亏损股、恶性炒作重组股的过度投机行为,促使投资者从单纯地注意概念、题材转向对企业 基本面和内在价值的重视;以退市替代无效重组,将迫使企业转变那种损人不利己的重组观 念,以单纯炒作为目的的投机性重组、以单纯“保牌”为目的的报表式重组将逐渐失去市场, 实质性重组将备受重视,企业重组行为将走向成熟和规范化。西方股票市场发展了 100 多年, 已经孕育出了许多大型企业和超级跨国公司,其中不少已成为股票市场上的“百年老店”, 中国的股票市场只要能规范发展,相信同样能做到这一点。 其次,既然 PT 水仙已被摘牌,其他 PT 家族终止上市也就进入了倒计时,PT 以及 ST 公司 如不能尽快地改变现状,只能是死路一条。对于还有一线生机的企业来说,此刻加快实质性 重组,还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近几年来,重组一直是市场炒作的题材,不少亏损上市 公司的重组常常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行,并没有实质性内容。当然并购和重组能否成功取决于 多种因素,也并不是所有的亏损上市公司都能够重组的,但退市的警示作用可能会从整体上 推进企业资产重组的步伐,进而促进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 当然,PT 水仙退市也必然会使一些持有其股票的投资者利益受损失,但从整体上看,退市 机制是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史上,它将被作为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 的大事载入史册,并且将成为中国股票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 启发与思考 PT 水仙成为退市机制实施后首家“下课”的上市公司。投资者虽然普遍赞同退市机制动真 格的,但为 PT 水仙喊冤的声音也渐渐响起来。PT 水仙并非一家违法违规的公司,亏损主 要是因为经营不善、合资失败造成的。如今那些被投资者深恶痛绝的弄虚作假、经济犯罪的 亏损公司,仍然受到重组保护伞的关照,而 PT 水仙却成为第一家“下课”的公司,这样做 未免有点不公平。 在 PT 水仙的喊冤声中,值得思考的有以下两个问题。 1. 现行退市机制尚不完善。 《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被依法暂停股票上市分四种情况:(1)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 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2)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 假记载;(3)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4)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公司法》同时规定,上市公 司有上述(2)、 (3)项情形之一经查实后果严重的,或者有(1)、 (4)项所列情形之一,在限期
内未能消除,不具备上市条件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而现行退市 机制实际只针对亏损公司的退市,有重大违法行为的公司并没有受到制约。PT郑百文和PT 红光均属欺诈上市,显然符合《公司法》所规定的退市标准第(2)条。ST南洋、ST粤金曼及 ST猴王都在2000年度资不抵债,且公司主业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若按国外成熟市场 的退市标准,也己具备了“下课”资格。退市机制未与国外成熟市场做法完全接轨,符合我 国目前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可避免对市场的稳定发展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但由此也可能 造成政策因素下新的不公平,有人为PT水仙的退市喊冤正是这个原因。 2.退市倒计时阶段信息不对称。 4家沪市本地PT公司申请宽限期的结果,中小投资者此前单凭公开信息很难预料。令人“佩 服”的是,二级市场上的PT庄家早有先见之明。2月下旬以来,除PT水仙下跌24.65%外, 其余3只上海本地PT股票均上涨,PT网点和PT农商社分别大涨34%和32.89%。在决 定PT股票命运的最后关头,又一次让庄家显示其“神机妙算”,说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依 然存在。在公开信息披露方面,证券交易所有严格规定,甚至要求可能“下课”的PT公司 提前预告未经审计的年报数据。但公开信息披露仍有漏洞,其中突出的问题是信息披露没有 围绕证券交易所审批宽限期的关键问题展开,特别是对债权人的反映几乎未作信息披露。而 从PT农商社与PT水仙不同的宽限期申请结果来看,债权人对债务重组的态度实际是重中 之重。如果中小投资者能公平获得一手信息,也就不必为PT水仙的退市喊冤,因为当时并 不缺“用脚投票”的机会。 PT水仙的正式退市引起了部分PT水仙小股东的强烈反应。他们认为,上交所与证监会的 有关PT股票的“游戏规则”前后矛盾,造成他们在投资PT水仙股票时蒙受重大损失。为 此,9位PT水仙股东已于25日联名将一纸诉状送达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状告上交所 和证监会。这9位PT水仙小股东共拥有PT水仙股票数万股,都是在中国证监会2001年2 月22日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前买的。9位股东购买PT水仙 的初衷源于2000年5月1日起实行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2000年修订本)》,该规 则的10.1.11条规定,“PT股票在暂停上市后三年内的任何一年有盈余的,可向本所提出恢 复上市的申请,本所收到申请后三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报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恢复该公司股 票上市。”这9位股东寄希望于PT水仙能在该“规则”规定的“暂停上市后三年内”(而非 “退市”)扭亏为盈,因而买入股票后一直未抛。然而,2月22日中国证监会突然发布的“办 法”,使PT类股票面临立即退市的危险,而非三年,因而PT类股票应声大跌,造成这9位 股东在投资PT水仙时损失惨重。近日,PT水仙又成为在上交所挂牌的PT类股票中惟一的 退市公司,更将造成这9位PT水仙小股东不可预测的损失。上交所的“规则”并未改变, 证监会的“办法”又要执行,那么,由“规则”与“办法”引起的矛盾给中小投资者造成的 损失又该由谁承担? 四、讨论题 1. 和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你认为我国市场退市机制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些问 题? 2.从PT水仙退市来看,你认为退市程序对证券交易有何影响?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哪一 方遭受的损失最大?
内未能消除,不具备上市条件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而现行退市 机制实际只针对亏损公司的退市,有重大违法行为的公司并没有受到制约。PT 郑百文和 PT 红光均属欺诈上市,显然符合《公司法》所规定的退市标准第(2)条。ST 南洋、ST 粤金曼及 ST 猴王都在 2000 年度资不抵债,且公司主业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若按国外成熟市场 的退市标准,也已具备了“下课”资格。退市机制未与国外成熟市场做法完全接轨,符合我 国目前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可避免对市场的稳定发展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但由此也可能 造成政策因素下新的不公平,有人为 PT 水仙的退市喊冤正是这个原因。 2. 退市倒计时阶段信息不对称。 4 家沪市本地 PT 公司申请宽限期的结果,中小投资者此前单凭公开信息很难预料。令人“佩 服”的是,二级市场上的 PT 庄家早有先见之明。2 月下旬以来,除 PT 水仙下跌 24.65%外, 其余 3 只上海本地 PT 股票均上涨,PT 网点和 PT 农商社分别大涨 34%和 32.89%。在决 定 PT 股票命运的最后关头,又一次让庄家显示其“神机妙算”,说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依 然存在。在公开信息披露方面,证券交易所有严格规定,甚至要求可能“下课”的 PT 公司 提前预告未经审计的年报数据。但公开信息披露仍有漏洞,其中突出的问题是信息披露没有 围绕证券交易所审批宽限期的关键问题展开,特别是对债权人的反映几乎未作信息披露。而 从 PT 农商社与 PT 水仙不同的宽限期申请结果来看,债权人对债务重组的态度实际是重中 之重。如果中小投资者能公平获得一手信息,也就不必为 PT 水仙的退市喊冤,因为当时并 不缺“用脚投票”的机会。 PT 水仙的正式退市引起了部分 PT 水仙小股东的强烈反应。他们认为,上交所与证监会的 有关 PT 股票的“游戏规则”前后矛盾,造成他们在投资 PT 水仙股票时蒙受重大损失。为 此,9 位 PT 水仙股东已于 25 日联名将一纸诉状送达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状告上交所 和证监会。这 9 位 PT 水仙小股东共拥有 PT 水仙股票数万股,都是在中国证监会 2001 年 2 月 22 日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前买的。9 位股东购买 PT 水仙 的初衷源于 2000 年 5 月 1 日起实行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2000 年修订本)》,该规 则的 10.1.11 条规定,“PT 股票在暂停上市后三年内的任何一年有盈余的,可向本所提出恢 复上市的申请,本所收到申请后三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报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恢复该公司股 票上市。”这 9 位股东寄希望于 PT 水仙能在该“规则”规定的“暂停上市后三年内”(而非 “退市”)扭亏为盈,因而买入股票后一直未抛。然而,2 月 22 日中国证监会突然发布的“办 法”,使 PT 类股票面临立即退市的危险,而非三年,因而 PT 类股票应声大跌,造成这 9 位 股东在投资 PT 水仙时损失惨重。近日,PT 水仙又成为在上交所挂牌的 PT 类股票中惟一的 退市公司,更将造成这 9 位 PT 水仙小股东不可预测的损失。上交所的“规则”并未改变, 证监会的“办法”又要执行,那么,由“规则”与“办法”引起的矛盾给中小投资者造成的 损失又该由谁承担? 四、 讨论题 1. 和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你认为我国市场退市机制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些问 题? 2. 从 PT 水仙退市来看,你认为退市程序对证券交易有何影响?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哪一 方遭受的损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