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谷案 1.D(A应届ying,B折腾zhe折本she,C差劲ch鬼使神差chi参差不齐ci) 2.C(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明白透彻。A.东山再起,泛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此处 应为贬义词“死灰复燃”。B.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 此处应为“不可思议”。D.戛然而止:突然停止,多指声音。) 3.A(B项句式杂糅,C项“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不能并列,D项“使用…… 朴素的建筑外观”搭配不当) 4.参考意象:友情—一春风、雨露、月光、溪流、炉火 悲伤——孤雁、落花、岩泉、雨季、冬雪 参考例句:友情是窗台盛开的月季,灿灿的,弥漫春天的气息 悲伤是山间呜咽的岩泉,幽幽的,充满冬天的寒意 (不是限定的对象0分;所谓“喻体”与本体,生拉硬扯,无关联,0分:喻体有联系 有描述给1—2分:有合适的比喻和描述,3分;比喻贴切,描述生动形象4分:句式基本 致即可。) 5、四字句:厚德载物(1分) 理由:劝勉广大师生提高道德修养,铸造健康人格。(1分) 十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分) 理由:鼓励全校师生树立远大目标,实现更快更好发展。(2分) 6.D(轻:以……为轻,轻视。) 7.C(①③是仁政带来的结果) 8.D(应是曾巩和王安石疏远。) 9.(1)曾巩就招待他吃饭,送给他帽子和衣服,借给他车马和骑从,在齐州四境夸示炫 耀。(饮食冠裳,动词;假,借;夸徇,夸示炫耀) (2)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能有超过他的。(上下驰骋, 涉猎广泛;工作,擅长写;鲜,很少) (3)我所说的吝啬,是指(说的是)他勇于作为,而吝啬于改正过错啊!(判断句式;吝, 吝啬:过,过错) 抓住要点,文意不通扣1分 附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 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 惊异 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 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 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 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 第1页共4页
第 1 页 共 4 页 盐城市一中 2009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A 应届 yīng ,B 折腾 zhē 折本 shé,C 差劲 chà 鬼使神差 chāi 参差不齐 cī) 2.C(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明白透彻。 A.东山再起,泛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此处 应为贬义词“死灰复燃”。B.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 此处应为“不可思议”。D.戛然而止:突然停止,多指声音。) 3.A(B 项句式杂糅,C 项“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不能并列,D 项“使用…… 朴素的建筑外观”搭配不当) 4.参考意象:友情——春风、雨露、月光、溪流、炉火 悲伤——孤雁、落花、岩泉、雨季、冬雪 参考例句:友情是窗台盛开的月季,灿灿的,弥漫春天的气息 悲伤是山间呜咽的岩泉,幽幽的,充满冬天的寒意 (不是限定的对象 0 分;所谓“喻体”与本体,生拉硬扯,无关联,0 分;喻体有联系, 有描述给 1—2 分;有合适的比喻和描述,3 分;比喻贴切,描述生动形象 4 分;句式基本 一致即可。) 5、 四字句:厚德载物(1 分) 理由:劝勉广大师生提高道德修养,铸造健康人格。(1 分) 十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 分) 理由:鼓励全校师生树立远大目标,实现更快更好发展。(2 分) 6.D(轻:以……为轻,轻视。 ) 7.C(①③是仁政带来的结果) 8.D(应是曾巩和王安石疏远。) 9.(1) 曾巩就招待他吃饭,送给他帽子和衣服,借给他车马和骑从,在齐州四境夸示炫 耀。(饮食冠裳,动词;假,借;夸徇,夸示炫耀) (2)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能有超过他的。 (上下驰骋, 涉猎广泛;工作,擅长写;鲜,很少) (3)我所说的吝啬,是指(说的是)他勇于作为,而吝啬于改正过错啊!(判断句式;吝, 吝啬;过,过错) 抓住要点,文意不通扣 1 分 附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 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 惊异。 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 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 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 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
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 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 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 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 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 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给 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 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盜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 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 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 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 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 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 调任明州、毫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世上不少人认为 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晚生后辈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 欠经过朝廷时,神宗召见他,对他慰劳问候,十分宠信,任命他为中书舍人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 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 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 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王安石得志后,曾 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 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 ‘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 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10、【古诗鉴赏】(8分) (1)参考答案:描写了纷纷落下的灯蕊余烬及散乱的棋局(1分),勾画出了一幅凄清孤 寂的图景(1分),从而从侧面表现了作者梦前以棋解闷,梦后独对孤灯时的孤独与百无聊 赖的情怀(2分) (2)参考答案:此曲抒写秋夜雨中乡愁,以归梦为中线,先写梦之前所听到的萧瑟的秋 声,后写梦过时所见的灯花残棋,最后写梦后难眠的种种心事,层次分明。 评分标准:三个层次,答出一个层次1分:两个层次2分;三个层次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孰能无惑?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剑阁峥嵘而崔嵬(3)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几处早莺争暖树 (5)濯清涟而不妖。(6)任重而道远。 12.(分)①见证了村庄沧桑变化的断崖②是在空旷与落寞之中坚韧地用自己的身影证明 (或“昭示”)自己存在的断崖。③是坚强、忍耐而默默地支撑着生生不息的新生命的断崖。 第2页共4页
第 2 页 共 4 页 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 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 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 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 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 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给 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 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 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 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 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 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 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 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世上不少人认为 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晚生后辈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 一次经过朝廷时,神宗召见他,对他慰劳问候,十分宠信,任命他为中书舍人。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 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 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 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王安石得志后,曾 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 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 “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 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10、【古诗鉴赏】(8 分) (1)参考答案:描写了纷纷落下的灯蕊余烬及散乱的棋局(1 分),勾画出了一幅凄清孤 寂的图景(1 分),从而从侧面表现了作者梦前以棋解闷,梦后独对孤灯时的孤独与百无聊 赖的情怀(2 分)。 (2)参考答案:此曲抒写秋夜雨中乡愁,以归梦为中线,先写梦之前所听到的萧瑟的秋 声,后写梦过时所见的灯花残棋,最后写梦后难眠的种种心事,层次分明。 评分标准:三个层次,答出一个层次 1 分;两个层次 2 分;三个层次 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孰能无惑?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剑阁峥嵘而崔嵬(3)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几处早莺争暖树 (5)濯清涟而不妖。 (6)任重而道远。 12.(4 分) ①见证了村庄沧桑变化的断崖②是在空旷与落寞之中坚韧地用自己的身影证明 (或“昭示”)自己存在的断崖。③是坚强、忍耐而默默地支撑着生生不息的新生命的断崖
④是沉着、从容、朴实而又坚韧的断崖。(4分:答到一点得1分) 13.(4分)(1)沉默的断崖年复一年①默默注视着村里人祖祖辈辈永不停止地做着美好 的梦。(2分)②目睹了村里人梦想的实现和破灭。(2分) 14.(6分)①通过断崖的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残缺作比较(对比、衬托)(2分),突出断崖 沉默、坚强而不屈的形象。(2分)②为下文由断崖引发的人生感悟作铺垫(或:引发人们对 生命的感悟)。(2分) 甲、论述类文本 15.(6分)①面对不幸要能从容坚强,把不幸当成身后的历史。②逆境可铸炼常人难以具 备的沉着.从容、朴实的品质。③坚韧的人经历了磨砺,总会找到新的道路。④人在困境 中要能继续自己的热情与梦想。(2分)(答对一点得2分 16.A(A与开篇第一句话的意思不相符。本文是针对“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 文本身鄙薄不堪”的现象而阐述己见的) 17.D(A,不是对比,而是类比、比喻;B,说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C,是“‘伟大 的作家”用事例去说明可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而不是作者意图。) 18.一些作家(或“有些当下看上去很‘伟大的作家”)(2分)。他们在做学生 时,语文成绩大抵都很好,未成名时常以此为炫资;成名后却常鄙薄起语文教育。(2 分)他们不自觉地按照规则行事,却说“语文根本没有规则”,“都是语文惹的祸 (2分)(只谈他们“拆桥”一—鄙薄语文的言论,分别扣1分) 19.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2分)“语文 是盐”说明语文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2 分)同时,又是通用地为所有人服务的,因此人们都需要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2 分) 乙、实用类文本 16.D(该选项是在谈纪念巴金对现今写作状况的真相的现实意义,不是本句话的含意。) 17.D(是人们对《随想录》的认识,而非它的作用) 18.(1)反对任何形式的强权,(2)是强调个性的自由,(3)品性正直,(4)真诚与激情 (5)对信仰的追求与支持,(6)毫无保留地深刻剖析自己的灵魂。(6分。一点1分) 19.委婉批评“现在的文学眼光”(2分),反衬流淌在巴金文字中的真诚与激情(2分), 强调巴金的信仰所赋予他的对人生与世界的一种坚定勇气与态度,作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 先声给予他的道德与社会承担(2分) 20.作文。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第3页共4页
第 3 页 共 4 页 ④是沉着、从容、朴实而又坚韧的断崖。(4 分;答到一点得 1 分) 13.(4 分)(1)沉默的断崖年复一年①默默注视着村里人祖祖辈辈永不停止地做着美好 的梦。(2 分)②目睹了村里人梦想的实现和破灭。(2 分) 14.(6 分)①通过断崖的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残缺作比较(对比、衬托) (2 分),突出断崖 沉默、坚强而不屈的形象。(2 分)②为下文由断崖引发的人生感悟作铺垫(或:引发人们对 生命的感悟)。(2 分) 甲、论述类文本 15.(6 分)①面对不幸要能从容坚强,把不幸当成身后的历史。②逆境可铸炼常人难以具 备的沉着.从容、朴实的品质。③坚韧的人经历了磨砺,总会找到新的道路。④人在困境 中要能继续自己的热情与梦想。(2 分)(答对一点得 2 分) 16.A(A 与开篇第一句话的意思不相符。本文是针对“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 文本身鄙薄不堪”的现象而阐述己见的) 17.D(A,不是对比,而是类比、比喻; B,说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C,是“‘伟大’ 的作家”用事例去说明可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而不是作者意图。) 18.一些作家(或“有些当下看上去很‘伟大’的作家”)(2 分)。他们在做学生 时,语文成绩大抵都很好,未成名时常以此为炫资;成名后却常鄙薄起语文教育。(2 分)他们不自觉地按照规则行事,却说“语文根本没有规则”,“都是语文惹的祸。” (2 分)(只谈他们“拆桥”——鄙薄语文的言论,分别扣 1 分) 19.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2 分) “语文 是盐”说明语文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2 分) 同时,又是通用地为所有人服务的,因此人们都需要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2 分) 乙、实用类文本 16.D (该选项是在谈纪念巴金对现今写作状况的真相的现实意义,不是本句话的含意。) 17.D(是人们对《随想录》的认识,而非它的作用) 18.(1)反对任何形式的强权,(2)是强调个性的自由,(3)品性正直,(4)真诚与激情 (5)对信仰的追求与支持,(6)毫无保留地深刻剖析自己的灵魂。(6 分。一点 1 分) 19.委婉批评“现在的文学眼光”(2 分),反衬流淌在巴金文字中的真诚与激情(2 分), 强调巴金的信仰所赋予他的对人生与世界的一种坚定勇气与态度,作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 先声给予他的道德与社会承担(2 分)。 20.作文。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加题参考答案: 21.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 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22.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2分)。孟子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所以恭俭对待 人民(1分),要“取于民有制”(1分) 23.D、F(D项中是繁漪抖出各人错综复杂的关系。E项中应该是敢于反抗的尤三姐 和晴雯,温顺世故的袭人,忍辱吞声的尤二姐) 24.桑地亚哥是位坚毅刚强的老人。(2分)他能忍受厄运的重压,虽然已经衰老,但 想到的多是力的象征一—狮子、抵手比赛,勇敢面对硕大的马林鱼和成群的鲨龟。他是 个无论在怎么艰苦的环境都凭毅力和智慧进行抗争的勇士,是一个捍卫“人的灵魂的尊严 的人。(3分) 25.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率兵七十万攻打东吴。蜀军从巫峡建平起,直至彝陵界 口,七百余里结连四十余寨,进攻东吴。孙杈任陆逊为大都督拒刘备。陆逊坚守不战,等 待时机。刘备求战不得,移寨于山谷树林中避暑。陆逊趁蜀军疲惫之时,夜里借东南风放 火,尽烧连营七百里。刘备败走,被赵云救入白帝城,并一病不起。 26.文化审视指对传统文化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加以分析与评判(3分)(或“与大众 对话,教化民众,接受民众的甄别与评判”)。文化媚俗指学者明星屈从于商业模式,迎合 并制造虚假的大众文化需求现象(2分)。 27.一方面肯定他们与大众对话,提高整个社会大众学术文化素养(2分),推动学术 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2分) 另一方面也对知识阶层市侩化、传统文化在所谓的“普及”中早已面目全非、助长了 大众对“文化”的需求功利和浮躁的现象指出批评。(三点,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 三点5分) 第4页共4页
第 4 页 共 4 页 附加题参考答案: 21.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 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22.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2 分)。孟子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所以恭俭对待 人民 (1 分),要“取于民有制”(1 分)。 23.D、E(D 项中是繁漪抖出各人错综复杂的关系。E 项中应该是敢于反抗的尤三姐 和晴雯,温顺世故的袭人,忍辱吞声的尤二姐) 24.桑地亚哥是位坚毅刚强的老人。(2 分)他能忍受厄运的重压,虽然已经衰老,但 想到的多是力的象征——狮子、抵手比赛,勇敢面对硕大的马林鱼和成群的鲨龟。他是一 个无论在怎么艰苦的环境都凭毅力和智慧进行抗争的勇士,是一个捍卫“人的灵魂的尊严” 的人。 (3 分) 25.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率兵七十万攻打东吴。蜀军从巫峡建平起,直至彝陵界 口,七百余里结连四十余寨,进攻东吴。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拒刘备。陆逊坚守不战,等 待时机。刘备求战不得,移寨于山谷树林中避暑。陆逊趁蜀军疲惫之时,夜里借东南风放 火,尽烧连营七百里。刘备败走,被赵云救入白帝城,并一病不起。 26.文化审视指对传统文化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加以分析与评判(3 分)(或“与大众 对话,教化民众,接受民众的甄别与评判”)。文化媚俗指学者明星屈从于商业模式,迎合 并制造虚假的大众文化需求现象(2 分)。 27.一方面肯定他们与大众对话,提高整个社会大众学术文化素养(2 分),推动学术 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2 分); 另一方面也对知识阶层市侩化、传统文化在所谓的“普及”中早已面目全非、助长了 大众对“文化”的需求功利和浮躁的现象指出批评。(三点,答对一点 1 分,两点 3 分, 三点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