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喜欢某些人是完全正常的,不喜欢并不等于不能合作。但 要强求彼此 亲密无间,这就是分裂,是对真实 的阉割。生活 就是 ,就是鲜花和荆棘并存。尊重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许是应对分裂的 法宝之 A.相敬如宾一刀两断泥沙俱下 B.情投意合 刀两断江河日下 C.相敬如宾 厢情愿江河日下 D.情投意合 厢情愿泥沙俱下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 它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①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 ②如果它变成漂亮的小湖,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艰辛,但是它不愿意 ③它集于井底般的深谷中不见阳光,有人为它起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地下森林 ④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 ⑤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 ⑥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A.③②④①⑥⑤B.③⑤⑥②①④C.⑤③②⑥①④ .⑤⑥④ ①②③ 3.下列反映劳动生活的诗句,依次与诗题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②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③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镏成卤。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④钓收鹭下虚舟立,桥断僧寻别径归。海近冈峦多迤逦,天寒雾雨正霏微, A.《缫丝行》《渔家》 《采茶歌》《煮海歌》 B.《缫丝行》《采茶歌》《煮海歌》《渔家》 C.《煮海歌》《渔家》 《采茶歌》《缫丝行》 D.《煮海歌》《采茶歌》《渔家》 《缫丝行》 4.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没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凹) m A.委婉讽刺部分人对宠物的过分偏爱 B.表明宠物应该受到特殊对待的立场 C.提醒读者应该爱惜所有动物的生命
江苏省盐城市 2020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喜欢某些人是完全正常的,不喜欢并不等于不能合作。但 要强求彼此________,亲密无间,这就是分裂,是对真实________的阉割。生活 就是________,就是鲜花和荆棘并存。尊重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许是应对分裂的 法宝之一。 A.相敬如宾 一刀两断 泥沙俱下 B.情投意合 一刀两断 江河日下 C.相敬如宾 一厢情愿 江河日下 D.情投意合 一厢情愿 泥沙俱下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 ________它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①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 ②如果它变成漂亮的小湖,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艰辛,但是它不愿意。 ③它集于井底般的深谷中不见阳光,有人为它起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地下森林。 ④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 ⑤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 ⑥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A.③②④①⑥⑤ B.③⑤⑥②①④ C.⑤③②⑥①④ D.⑤⑥④ ①②③ 3.下列反映劳动生活的诗句,依次与诗题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②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③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④钓收鹭下虚舟立,桥断僧寻别径归。海近冈峦多迤逦,天寒雾雨正霏微, A.《缫丝行》《渔家》 《采茶歌》 《煮海歌》 B.《缫丝行》《采茶歌》《煮海歌》 《渔家》 C.《煮海歌》《渔家》 《采茶歌》 《缫丝行》 D.《煮海歌》《采茶歌》 《渔家》 《缫丝行》 4.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没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 分) A.委婉讽刺部分人对宠物的过分偏爱 B.表明宠物应该受到特殊对待的立场 C.提醒读者应该爱惜所有动物的生命
D.提倡不食用禽畜肉的素食主义风尚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彰武军节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状 王安石 公讳玮,字宝臣,真定府灵寿县人。少以荫为天平、武宁二军牙内都虞侯。至道 中,李继迁盗据河西银、夏等州,后又击诸部并其众。当是时,公为东头供奉官 年十九。太宗问大臣谁可使当继迁者,武惠王以公应诏。真宗即位,移知镇戎军 当是时,继迁虐使其众,人多怨者,公即移书言朝廷恩信、抚纳之厚以动之。羌 人得书,往往感泣。咸平六年,继迁死,其子德明求保塞。公上书言:“继迁擅 中国要害地,终身旅拒,使谋臣狼顾而忧。方其国危子弱,不即捕灭,后更盛强, 无以息民。”当是时,朝廷欲以恩致德明,寝其书不用。 大中祥符三年,已而又以为泾原路都钤辖兼知渭州。公乃图泾原、环庆两路山川 城郭、战守之要以献,真宗留其一枢密院,而以其一付本路,使诸将出兵皆按图 议事。八年,迁英州团练使,知秦州。秦西南羌嗵厮啰、宗哥立遵始大,遵献方 物,求赐赞普。公上书言:“夷狄无厌,足其求必轻中国。”大臣方疑其事,会 得公书,遂不许,而犹以为保顺军节度使。公曰:“我狃遵矣,又将为寇。吾治 兵以俟尔。”至明年,啰、遵果悉众号十万,寇三都。公帅三将破之,追北至沙 州,所俘斩以万计。 天圣七年,换彰武军节度使。八年正月,薨于位,年五十八。皇帝为罢朝两日, 赠侍中,谥曰武穆 公为将几四十年,用兵未尝败衄,尤有功于西方。归羌杀中国人得以羊马赎死如 羌法,公以谓如此非所尊中国而爱吾人,奏请不许其赎;又请补内附羌百族以为 上军主,假以勋阶爵秩如王官,至今皆为成法。陕西岁取边人为弓箭手而无所给, 公以塞上废地募人为之,若干亩出一卒,若干亩出一马,至今边赖以实。所募皆 为精兵。在渭州取陇外笼干川筑城,置兵以守,曰:“后当有用此者。”及李元 吴叛兵数出,卒以笼干川为德顺将军,而自陇以西,公所措置,人悉以为便也。 自三都之战,威震四海。契丹使过魏地,辄阴勒其从人,无得高语疾驱至,多惮 公不敢仰视。契丹既请盟,真宗于兵事尤重慎,即有边事,手诏诘难至十馀反 而公每守一议,终无以夺。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有删节)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以荫为天平、武宁二军牙内都虞候荫:庇护 B.继迁擅中国要害地 擅:占有 C.寢其书不用 寝:搁置 D.啰、遵果悉众号十万,寇三都 寇:侵犯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至道年间,李继迁割据一方,为非作歹,曹公时年19岁,任东头供奉官, 被武惠王推荐给朝廷,担当抵御李继迁的重任。 B.曹玮在担任渭州知府时,将所辖地区的山川城郭、军事要隘等地理情况绘制 成图册,进献给朝廷,朝廷极其重视他所献的图册。 C.宗哥立遵壮大起来后,请求朝廷封他为赞普,曹公上书反对,大臣们对曹公 所行之事有所疑虑,所以没有采纳曹公的建议
D.提倡不食用禽畜肉的素食主义风尚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彰武军节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状 王安石 公讳玮,字宝臣,真定府灵寿县人。少以荫为天平、武宁二军牙内都虞侯。至道 中,李继迁盗据河西银、夏等州,后又击诸部并其众。当是时,公为东头供奉官, 年十九。太宗问大臣谁可使当继迁者,武惠王以公应诏。真宗即位,移知镇戎军。 当是时,继迁虐使其众,人多怨者,公即移书言朝廷恩信、抚纳之厚以动之。羌 人得书,往往感泣。咸平六年,继迁死,其子德明求保塞。公上书言:“继迁擅 中国要害地,终身旅拒,使谋臣狼顾而忧。方其国危子弱,不即捕灭,后更盛强, 无以息民。”当是时,朝廷欲以恩致德明,寝其书不用。 大中祥符三年,已而又以为泾原路都钤辖兼知渭州。公乃图泾原、环庆两路山川 城郭、战守之要以献,真宗留其一枢密院,而以其一付本路,使诸将出兵皆按图 议事。八年,迁英州团练使,知秦州。秦西南羌唃厮啰、宗哥立遵始大,遵献方 物,求赐赞普。公上书言:“夷狄无厌,足其求必轻中国。”大臣方疑其事,会 得公书,遂不许,而犹以为保顺军节度使。公曰:“我狃遵矣,又将为寇。吾治 兵以俟尔。”至明年,啰、遵果悉众号十万,寇三都。公帅三将破之,追北至沙 州,所俘斩以万计。 天圣七年,换彰武军节度使。八年正月,薨于位,年五十八。皇帝为罢朝两日, 赠侍中,谥曰武穆。 公为将几四十年,用兵未尝败衂,尤有功于西方。归羌杀中国人得以羊马赎死如 羌法,公以谓如此非所尊中国而爱吾人,奏请不许其赎;又请补内附羌百族以为 上军主,假以勋阶爵秩如王官,至今皆为成法。陕西岁取边人为弓箭手而无所给, 公以塞上废地募人为之,若干亩出一卒,若干亩出一马,至今边赖以实。所募皆 为精兵。在渭州取陇外笼干川筑城,置兵以守,曰:“后当有用此者。”及李元 昊叛兵数出,卒以笼干川为德顺将军,而自陇以西,公所措置,人悉以为便也。 自三都之战,威震四海。契丹使过魏地,辄阴勒其从人,无得高语疾驱至,多惮 公不敢仰视。契丹既请盟,真宗于兵事尤重慎,即有边事,手诏诘难至十馀反。 而公每守一议,终无以夺。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有删节)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少以荫为天平、武宁二军牙内都虞候 荫:庇护 B.继迁擅中国要害地 擅:占有 C.寢其书不用 寝:搁置 D.啰、遵果悉众号十万,寇三都 寇:侵犯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宗至道年间,李继迁割据一方,为非作歹,曹公时年 19 岁,任东头供奉官, 被武惠王推荐给朝廷,担当抵御李继迁的重任。 B.曹玮在担任渭州知府时,将所辖地区的山川城郭、军事要隘等地理情况绘制 成图册,进献给朝廷,朝廷极其重视他所献的图册。 C.宗哥立遵壮大起来后,请求朝廷封他为赞普,曹公上书反对,大臣们对曹公 所行之事有所疑虑,所以没有采纳曹公的建议
D.在契丹请求与朝廷结盟之后,真宗对于兵事尤为慎重,一件事往往经过反复 斟酌才能确定,然而曹公提出的建议,都不会被改变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当是时,继迁虐使其众,人多怨者,公即移书言朝廷恩信、抚纳之厚以动 之。(5分) (2)契丹使过魏地,辄阴勒其从人,无得高语疾驱至,多惮公不敢仰视。(5 分) 8.请根据文本末段,概括曹公治边的措施。(4分) 、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斗百花 柳永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飞絮。春困厌厌,拋掷 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 空锁满庭花雨。 【注】淑景(yn,日影,此处指美好的光阴,年少傅粉:年轻貌美的男子,此处 指女子的丈夫。 9.词中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分) 10.这首词情景交融,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词作简要赏析。 (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2) 不宣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3)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5)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6)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7)不愤不启 (《论语·述而》) (8)仰不愧于天, (《孟子·尽心上》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2~14题。 另一座村庄 宗崇茂 油菜花在春天总是开得如此漫漶 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说,你早一点回来吧。我知道母亲的意思。我已有好几个清 明节不回老家了。我总是在家乡的春天到来之前就必须离开她,向西,一路向西。 现在,我总算回来了。我终于能够在家乡的春天好好停留并不紧不慢地呼吸。听 从母亲的话,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傍晚,我就坐车回到老家 夜里,竟响起了雨。我有些担心,明天,是准备给父亲立一块碑的。母亲已请好 帮忙的人,一下雨,地里就会泥泞得难以行走。雨点打在窗户和瓦楞上,像是水 浪轻轻拍打船底的声音。睡在床上,我竟有些恍惚,仿佛不是睡在自家的屋里, 而是睡在一条漂泊不止的船中,我一时找不到归家之感。多少年了,我的灵魂是
D.在契丹请求与朝廷结盟之后,真宗对于兵事尤为慎重,一件事往往经过反复 斟酌才能确定,然而曹公提出的建议,都不会被改变。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当是时,继迁虐使其众,人多怨者,公即移书言朝廷恩信、抚纳之厚以动 之。(5 分) (2)契丹使过魏地,辄阴勒其从人,无得高语疾驱至,多惮公不敢仰视。(5 分) 8.请根据文本末段,概括曹公治边的措施。(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9~10 题 斗百花 柳永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飞絮。春困厌厌,拋掷 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 空锁满庭花雨。 【注】淑景(yn,日影,此处指美好的光阴,年少傅粉:年轻貌美的男子,此处 指女子的丈夫。 9.词中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 分) 10.这首词情景交融,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词作简要赏析。 (5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不宣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3)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6)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8)仰不愧于天,________________。(《孟子·尽心上》 五、现代文阅读(一)(15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2~14 题。 另一座村庄 宗崇茂 油菜花在春天总是开得如此漫漶。 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说,你早一点回来吧。我知道母亲的意思。我已有好几个清 明节不回老家了。我总是在家乡的春天到来之前就必须离开她,向西,一路向西。 现在,我总算回来了。我终于能够在家乡的春天好好停留并不紧不慢地呼吸。听 从母亲的话,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傍晚,我就坐车回到老家。 夜里,竟响起了雨。我有些担心,明天,是准备给父亲立一块碑的。母亲已请好 帮忙的人,一下雨,地里就会泥泞得难以行走。雨点打在窗户和瓦楞上,像是水 浪轻轻拍打船底的声音。睡在床上,我竟有些恍惚,仿佛不是睡在自家的屋里, 而是睡在一条漂泊不止的船中,我一时找不到归家之感。多少年了,我的灵魂是
一粒轻轻的尘埃。它从故乡这块泥土上扬起,现在,却一下子难以在这块土地上 重新安顿下来。 这还是我的故乡吗?或者说,我的灵魂还把它当作故乡吗?也许,我怀念的只是 另一个村庄,已永远不可能再回来的那个村庄。那时,父母都还很年轻,比现在 的我还要年轻;但是,如今父亲早已不在,只有母亲还孑留于这个春天。 早晨起来,天空睛好。昨夜的那场雨好像只是一种幻觉。阳光携着微风,或是微 风携着阳光,暖暖地照着,吹着。树、空气,更加绿而清新了。 油菜花,在菜园里、河堤边、甚至草房子的屋顶上,一簇一簇地盛开着,更不用 说田野里那铺天盖地的金黄了。这样的季节,我简陋的小村庄也因此而变得美丽 无比起来;无边的花海中,村庄喘息似的在起伏中荡漾。 母亲早已在石匠那里定制好父亲的碑,上面刻着父亲的名字。母亲的名字怎么也 并列其上?只是未像父亲的名字那样用漆涂红,还是凿出的那种淡淡的石白。问 母亲。母亲说,先在你父亲那里报个“户口”,等我去了,你们只要用红漆把名 宇涂红就行了 坟地在村子的南头,离村子仅隔了五六块田地,四面环水,有一道窄窄的堤坝与 村子相连,我不明白,当初是村子里的哪一位,把这一片田地确定为村人的安葬 之所?又为何安排得离村子如此之近?有一次,就这个问题,我向村中的那位老 人讨教。他是村中的“老秀才”,远近闻名的风水先生,双目几乎失明。他说, 这是大家的意见,离得近,天天看得见,心里踏实,好。 他的答案让我惊异!这些识不了几个字的农人,难道都是不凡的哲学家?死,早 已被他们视作生的一部分,完整而密不可分。 那时,父亲刚走不久,而我远在天边。母亲在田间劳作时,歇息的间隙,总是习 惯于抬头把目光投向坟地的那一片。髙的、矮的、新的、旧的,错落的坟茔中 母亲找到父亲的那一座。黑鸟盘旋,纸灰一样飞起飞落。就这样,母亲与父亲隔 河相守,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白昼与黑夜。 石碑被抬到坟地。这里同样生长着一片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无人种,也无人收, 却年年开不败的野油菜花。众多的坟,使这里稍显拥挤。从碑上的名字一一看过 去,大多是我热悉的名字,我熟悉的长辈。我忽然觉得有些宽慰,我的父亲,仍 和他们住在一起!他们仍像从前一样,是一个村庄里的人。这片墓地,分明是村 庄以外的另一座村庄!那些血脉,仍在看不见的地方,汩汩地淌着,连着 家家户户的坟茔都培了新土,坟茔变得亮堂高大,太阳照着尘世,也照着故人, 春阳之下,一切都在蓬勃地生长,即使死亡,也被罩上一层暖意。逝去的人啊, 你们为何总是深藏不露?只让你们曾经生活过的村庄默默记取、怀念;近在咫尺 却又远在天外,仿佛一群不肯归来的远行人。 石碑竖立起来。像是父亲的新居。母亲非常高兴。她拿来一块红绸缎,在碑的顶 端系上。碑在风中一下子显得非常醒目。我立刻明白了母亲的心事一一眼神越来 越差了,她是想在众多的坟茔中,一下子就能找到父亲的那一座。 小河清澈安静。油菜花在水中的倒影尤显美丽。几只白蝴蝶从水面掠过,倒影轻 轻晃动起来,使水中的美变得有些虚幻一一就像一座村庄与另一座村庄,就像生 与死,它们永远为邻,互为倒影,彼此护佑。我相信,日日夜夜,它们都能听到 彼此亲切的呼吸。 (选自《流浪途中的玫瑰》,有删节) 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粒轻轻的尘埃。它从故乡这块泥土上扬起,现在,却一下子难以在这块土地上 重新安顿下来。 这还是我的故乡吗?或者说,我的灵魂还把它当作故乡吗?也许,我怀念的只是 另一个村庄,已永远不可能再回来的那个村庄。那时,父母都还很年轻,比现在 的我还要年轻;但是,如今父亲早已不在,只有母亲还孑留于这个春天。 早晨起来,天空睛好。昨夜的那场雨好像只是一种幻觉。阳光携着微风,或是微 风携着阳光,暖暖地照着,吹着。树、空气,更加绿而清新了。 油菜花,在菜园里、河堤边、甚至草房子的屋顶上,一簇一簇地盛开着,更不用 说田野里那铺天盖地的金黄了。这样的季节,我简陋的小村庄也因此而变得美丽 无比起来;无边的花海中,村庄喘息似的在起伏中荡漾。 母亲早已在石匠那里定制好父亲的碑,上面刻着父亲的名字。母亲的名字怎么也 并列其上?只是未像父亲的名字那样用漆涂红,还是凿出的那种淡淡的石白。问 母亲。母亲说,先在你父亲那里报个“户口”,等我去了,你们只要用红漆把名 宇涂红就行了。 坟地在村子的南头,离村子仅隔了五六块田地,四面环水,有一道窄窄的堤坝与 村子相连,我不明白,当初是村子里的哪一位,把这一片田地确定为村人的安葬 之所?又为何安排得离村子如此之近?有一次,就这个问题,我向村中的那位老 人讨教。他是村中的“老秀才”,远近闻名的风水先生,双目几乎失明。他说, 这是大家的意见,离得近,天天看得见,心里踏实,好。 他的答案让我惊异!这些识不了几个字的农人,难道都是不凡的哲学家?死,早 已被他们视作生的一部分,完整而密不可分。 那时,父亲刚走不久,而我远在天边。母亲在田间劳作时,歇息的间隙,总是习 惯于抬头把目光投向坟地的那一片。高的、矮的、新的、旧的,错落的坟茔中, 母亲找到父亲的那一座。黑鸟盘旋,纸灰一样飞起飞落。就这样,母亲与父亲隔 河相守,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白昼与黑夜。 石碑被抬到坟地。这里同样生长着一片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无人种,也无人收, 却年年开不败的野油菜花。众多的坟,使这里稍显拥挤。从碑上的名字一一看过 去,大多是我热悉的名字,我熟悉的长辈。我忽然觉得有些宽慰,我的父亲,仍 和他们住在一起!他们仍像从前一样,是一个村庄里的人。这片墓地,分明是村 庄以外的另一座村庄!那些血脉,仍在看不见的地方,汩汩地淌着,连着。 家家户户的坟茔都培了新土,坟茔变得亮堂高大,太阳照着尘世,也照着故人, 春阳之下,一切都在蓬勃地生长,即使死亡,也被罩上一层暖意。逝去的人啊, 你们为何总是深藏不露?只让你们曾经生活过的村庄默默记取、怀念;近在咫尺, 却又远在天外,仿佛一群不肯归来的远行人。 石碑竖立起来。像是父亲的新居。母亲非常高兴。她拿来一块红绸缎,在碑的顶 端系上。碑在风中一下子显得非常醒目。我立刻明白了母亲的心事一一眼神越来 越差了,她是想在众多的坟茔中,一下子就能找到父亲的那一座。 小河清澈安静。油菜花在水中的倒影尤显美丽。几只白蝴蝶从水面掠过,倒影轻 轻晃动起来,使水中的美变得有些虚幻——就像一座村庄与另一座村庄,就像生 与死,它们永远为邻,互为倒影,彼此护佑。我相信,日日夜夜,它们都能听到 彼此亲切的呼吸。 (选自《流浪途中的玫瑰》,有删节) 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在外漂泊多年,乍回故乡反而不适应,找不到归家之感,因而一时之间, 竟有些恍惚,这种感受真切自然 B.劳作的艰辛、生活的孤独使母亲能坦然对待死亡,所以她让人在墓碑上刻下 自己的名字,先在父亲那里“报个“户口””。 C.老秀才“天天看得见,心理踏实”的话,体现了逝去的亲人仍然是乡亲们生 活的一部分,折射出充满温情的淳朴乡风。 D.作者想象母亲在劳作间歇将目光投向坟地,又看到她在墓碑上系上红绸缎, 这一虚一实,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1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油菜花”的作用。(6分) 14.请探究题目“另一座村庄”的丰富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猜谜不是理解《红楼梦》的正道 詹丹 最近,读到国内几位名师有关《红楼梦》的整本书导读,都不约而同地把人物命 名方式以及相关判词,当作理解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关键 关于人物的姓名,他们或以为“给小说中的人物取姓命名是一门十分讲究的学 问,它往往起到点化人物、暗寓褒贬、活跃气氛,甚至是提纲领的作用,《红楼 梦》中的谐音正是“这样”,或认为“这700多个人名,个个有讲究,个个凝结 着作者的心血”。诸如此类的夸张说法,虽不必过于较真,但用以指导普通读者 和青年学生理解《红楼梦》,可能会出现某些偏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不错,《红楼梦》中部分人物的姓名,确实含有某种特殊功能,对理解作品或者 人物有一定的指向性。比如小说采用谐音方式,或者提示作者整体的创作原则 如甄士隐(真事隐)和贾雨村(假语存),或者点出了人物的特殊遭遇,如娇杏 谐音侥幸,冯渊谐音逢冤,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等。虽然这似乎是 小说中已然存在的事实,也是大家熟知的,但由此出发来理解人物,总有贴标签 的嫌疑,容易陷自己于教条主义的泥潭。 这里的关键在于,文学作品主要是以形象感人的,形象又是借助人物的生动具体 的言行,通过展示特定情境中的复杂人物关系表现出来的。对形象的鉴赏,哪怕 用概念介入,也不能脱离形象,不能采用贴标签的方式来对形象加以一一对应或 寓意上的一一落实.即使《红楼梦》人物的姓名在谐音上给人以某种暗示或寓意 但这种暗示和寓意仅仅代表着形象的某个侧面,况且也只是对部分人物形象的理 解起指向性作用,而对另一些形象的理解作用甚微,甚至根本不起作用。 总体来看,《红楼梦》对一些相对次要或者边缘化的人物,用名字谐音方式突出 其某方面 的特征,以方便读者阅读,而最主要、最关键的人物,则较少给人以谐音双关方 面的联想,力图以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展示出形象的立体性,这是作者在处理数以 百计的人物时,采取的一种基本策略。诸如王煕凤、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主要人物,我们很难从谐音中找到某方面的符号性特征,道理正在此。即便在某 些场合,脂砚斋评语对有些人物的名字给出了意义的指向,比如把元、迎、探 惜谐音为“原应叹息”,但这种带有倾向的抽象闲释之意义,并不能涵盖自然生 命的渐次推进,即从作为起点意义的元春,到阶段性的迎春和探春,再到“三春 去后诸芳尽”的惜春这一过程。当然,更不能涵盖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每 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在理解人物命名时,即便撇开具体人物的言行,仅仅是在
A.作者在外漂泊多年,乍回故乡反而不适应,找不到归家之感,因而一时之间, 竟有些恍惚,这种感受真切自然。 B.劳作的艰辛、生活的孤独使母亲能坦然对待死亡,所以她让人在墓碑上刻下 自己的名字,先在父亲那里“报个“户口””。 C.老秀才“天天看得见,心理踏实”的话,体现了逝去的亲人仍然是乡亲们生 活的一部分,折射出充满温情的淳朴乡风。 D.作者想象母亲在劳作间歇将目光投向坟地,又看到她在墓碑上系上红绸缎, 这一虚一实,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1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油菜花”的作用。(6 分) 14.请探究题目“另一座村庄”的丰富意蕴。(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17 题 猜谜不是理解《红楼梦》的正道 詹丹 最近,读到国内几位名师有关《红楼梦》的整本书导读,都不约而同地把人物命 名方式以及相关判词,当作理解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关键。 关于人物的姓名,他们或以为“给小说中的人物取姓命名是一门十分讲究的学 问,它往往起到点化人物、暗寓褒贬、活跃气氛,甚至是提纲领的作用,《红楼 梦》中的谐音正是“这样”,或认为“这 700 多个人名,个个有讲究,个个凝结 着作者的心血”。诸如此类的夸张说法,虽不必过于较真,但用以指导普通读者 和青年学生理解《红楼梦》,可能会出现某些偏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不错,《红楼梦》中部分人物的姓名,确实含有某种特殊功能,对理解作品或者 人物有一定的指向性。比如小说采用谐音方式,或者提示作者整体的创作原则, 如甄士隐(真事隐)和贾雨村(假语存),或者点出了人物的特殊遭遇,如娇杏 谐音侥幸,冯渊谐音逢冤,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等。虽然这似乎是 小说中已然存在的事实,也是大家熟知的,但由此出发来理解人物,总有贴标签 的嫌疑,容易陷自己于教条主义的泥潭。 这里的关键在于,文学作品主要是以形象感人的,形象又是借助人物的生动具体 的言行,通过展示特定情境中的复杂人物关系表现出来的。对形象的鉴赏,哪怕 用概念介入,也不能脱离形象,不能采用贴标签的方式来对形象加以一一对应或 寓意上的一一落实.即使《红楼梦》人物的姓名在谐音上给人以某种暗示或寓意, 但这种暗示和寓意仅仅代表着形象的某个侧面,况且也只是对部分人物形象的理 解起指向性作用,而对另一些形象的理解作用甚微,甚至根本不起作用。 总体来看,《红楼梦》对一些相对次要或者边缘化的人物,用名字谐音方式突出 其某方面 的特征,以方便读者阅读,而最主要、最关键的人物,则较少给人以谐音双关方 面的联想,力图以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展示出形象的立体性,这是作者在处理数以 百计的人物时,采取的一种基本策略。诸如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主要人物,我们很难从谐音中找到某方面的符号性特征,道理正在此。即便在某 些场合,脂砚斋评语对有些人物的名字给出了意义的指向,比如把元、迎、探、 惜谐音为“原应叹息”,但这种带有倾向的抽象闲释之意义,并不能涵盖自然生 命的渐次推进,即从作为起点意义的元春,到阶段性的迎春和探春,再到“三春 去后诸芳尽”的惜春这一过程。当然,更不能涵盖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每 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在理解人物命名时,即便撇开具体人物的言行,仅仅是在
抽象层面因谐音而引发一种符号式把握,对有些人物也是不能作简单化处理的。 “情可清”,从清代开始直到今天,有持续的争。 比如“秦可卿”,究竟是“情可亲”还是“情可轻” 者是“情可倾”乃至 所以,理解人物从形象本身的具体言行出发,即便某些人物的娃名谐音给人以意 义的指向,但仅仅把这种谐音作为理解的一个侧面,并通过自己阅读的具体感受, 努力发现这一侧面所涵盖的以及不能涵盖的其他方面,这才是阅读伟大作品的正 道。因为,相比揭示名字的符号性功能来说,对人物具体形象的真切感受,才是 更为重要的。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过度地强调《红楼梦》人物姓名的符号性功能会误导普通的读者 B.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人的姓名谐音暗示了他们未来命运的发展趋势 C.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不能靠谐音的符号性特征去分析理解。 D.秦可卿的姓名谐音究竟应如何理解,清代以来的研究者莫衷一是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些名师的导读书籍把人物命名方式和判词当作理解《红楼梦》的关键,会 使读者误入阅读歧途。 B.少数人夸大《红楼梦》中人名寓意的作用,其影响并不大,但若用这些观点 指导青年学生就要慎重了。 C.曹雪芹处理《红楼梦》主要人物时,力图立体地塑造形象,很少使读者产生 谐音双关方面的联想 D.“原应叹息”的阐释,只能概括作为终点意义的惜春的命运,不能涵盖四个 女性渐次推进的过程。 17.根据文意,简要概括阅读《红楼梦》的正确方法。(6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中国古亭 罗哲文 亭子,是古建筑类型中形式最为多样、造型最富变化、分布最为广泛、风格最为 灵活的一种。可以说大小随宜、随处都可修建。它们或据山冈,或藏幽谷,或临 绝壁,有的还伸入到江、河、湖、海的碧波惊涛之间。 明代著名的造园学家计成在他的一本造园专著《园冶》中,在谈到亭子的修造时 说:“唯地图,可略式也。”意思是只要有了平面图就大略可以造出来了。亭子 的平面形式有很多,除了常见的三角形、五角形、梅花形,还有荷叶形、长方形、 新月形等,不一而足。此外还有用各种不同的平面组合而成的形式,最常见的是 由两个圆亭、方亭、菱形亭等相并组成的双亭,这称作连理亭;也有由三个亭子 并列组成,或前后相错建成的三元亭、三星亭;更有由五个亭子按游龙形、五方 形、五星形组成的形式,如北京北海公园北岸的五龙亭,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 桥。北京景山五亭虽然相隔有一定距离,但彼此有主有从相互呼应成为一组。甚 至还有由更多的亭子组成的形式。 灵活多样的平面布局,使亭的主体结构亭身更加优美而富于变化。为了使亭子具 有休歇观赏的功能,亭身的造型自当讲究。 空凌,这是亭身结构的一个特点。不论亭子是建在山巅、水边、花丛、竹林,或 波涛汹涌的江心、海岸,人们总是要从亭子里向外观山、赏景、看花、观涛,必
抽象层面因谐音而引发一种符号式把握,对有些人物也是不能作简单化处理的。 比如“秦可卿”,究竟是“情可亲”还是“情可轻”,或者是“情可倾”乃至 “情可清”,从清代开始直到今天,有持续的争议。 所以,理解人物从形象本身的具体言行出发,即便某些人物的娃名谐音给人以意 义的指向,但仅仅把这种谐音作为理解的一个侧面,并通过自己阅读的具体感受, 努力发现这一侧面所涵盖的以及不能涵盖的其他方面,这才是阅读伟大作品的正 道。因为,相比揭示名字的符号性功能来说,对人物具体形象的真切感受,才是 更为重要的。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过度地强调《红楼梦》人物姓名的符号性功能会误导普通的读者。 B.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人的姓名谐音暗示了他们未来命运的发展趋势。 C.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不能靠谐音的符号性特征去分析理解。 D.秦可卿的姓名谐音究竟应如何理解,清代以来的研究者莫衷一是。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些名师的导读书籍把人物命名方式和判词当作理解《红楼梦》的关键,会 使读者误入阅读歧途。 B.少数人夸大《红楼梦》中人名寓意的作用,其影响并不大,但若用这些观点 指导青年学生就要慎重了。 C.曹雪芹处理《红楼梦》主要人物时,力图立体地塑造形象,很少使读者产生 谐音双关方面的联想。 D.“原应叹息”的阐释,只能概括作为终点意义的惜春的命运,不能涵盖四个 女性渐次推进的过程。 17.根据文意,简要概括阅读《红楼梦》的正确方法。(6 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0 题 中国古亭 罗哲文 亭子,是古建筑类型中形式最为多样、造型最富变化、分布最为广泛、风格最为 灵活的一种。可以说大小随宜、随处都可修建。它们或据山冈,或藏幽谷,或临 绝壁,有的还伸入到江、河、湖、海的碧波惊涛之间。 明代著名的造园学家计成在他的一本造园专著《园冶》中,在谈到亭子的修造时 说:“唯地图,可略式也。”意思是只要有了平面图就大略可以造出来了。亭子 的平面形式有很多,除了常见的三角形、五角形、梅花形,还有荷叶形、长方形、 新月形等,不一而足。此外还有用各种不同的平面组合而成的形式,最常见的是 由两个圆亭、方亭、菱形亭等相并组成的双亭,这称作连理亭;也有由三个亭子 并列组成,或前后相错建成的三元亭、三星亭;更有由五个亭子按游龙形、五方 形、五星形组成的形式,如北京北海公园北岸的五龙亭,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 桥。北京景山五亭虽然相隔有一定距离,但彼此有主有从相互呼应成为一组。甚 至还有由更多的亭子组成的形式。 灵活多样的平面布局,使亭的主体结构亭身更加优美而富于变化。为了使亭子具 有休歇观赏的功能,亭身的造型自当讲究。 空凌,这是亭身结构的一个特点。不论亭子是建在山巅、水边、花丛、竹林,或 波涛汹涌的江心、海岸,人们总是要从亭子里向外观山、赏景、看花、观涛,必
须要空凌才能便于观看,因此大多数的亭子都是全部空凌,无窗无户,有些亭子 虽然安设了门窗,也都是空凌透亮,以满足人们在亭内向外观赏的需要。为了便 于人们休息停坐,亭的四周均设有栏杆、坐槛或“美人靠”,在亭内也有设桌几、 椅凳等。 轻巧秀丽造型优美,也是亭子作为“景点”的重要特点,《因冶》中所谓“亭安 有式”就是说亭子要按照地形环境、周围景色相宜设计,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 是按照平面的形式从梁柱和门窗形式上下工夫。扬州瘦西湖有个钓鱼台亭,四面 用了空透的大圆窗,使比较呆板的四方亭子轻巧起来,使人们从分开的圆框中可 以分别观看五亭桥和白塔,构思巧妙。还有一些亭子,由于位置的限制,没有建 个整亭的地方,只好取其一半,称之为半亭;甚至在廊子、庭院墙角等地方只 有四分之一的面积,也修建了四分亭;有些在墙壁之上挑出三面、四面的半亭, 形式多样,巧夺天工。 亭子的顶,最能显示匠师们建筑艺术的才华,所以都把它做得非常的玲珑活跃。 亭顶的形式很多,以攒尖的形式最为普遍。即是把房脊和瓦垄逐渐收小到中心成 尖顶,上面冠上圆宝或方锥、多角形的顶子,看去凌空挺秀。尖顶有三角攒尖、 圆顶、多角攒尖等形式。为了使亭子更加华丽、厚重,除单层之外,还有两层重 檐和三层檐、多层檐等。如北京景山顶上的正中主亭万春亭就是三层密檐相叠, 显得非常的华丽稳重。南方的亭子翼角高高翘起,真有《诗经》上所描写的“如 翚斯飞”之感。 除了攒尖式亭顶之外,根据不同功能的要求,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式,有庑殿式、 歇山式等,几乎所有的屋顶形式在亭子的顶上都可找到。组合亭的形式除了按平 面所组成的形式之外,在顶子立面上也有许多变化,如有上圆下方被称之为“天 圆地方”的形式,有上为圆顶下为十字或卷棚等形式。井亭则常在顶子之上开方 形、圖形之口,外因围以盈顶或圆顶。 (选自《古迹》,有删改) 18.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满足亭的观赏和休歇需求,亭外常设栏杆、坐槛,亭内常设桌椅。 B.计成认为亭子建造没有固定格式,要和地形环境、周围景色相适应。 C.钓鱼台亭通过大圆窗的设计使得原本较为呆板的四方亭子显得轻巧。 D.作者引用“如翚斯飞”一句,写出了亭子翼角高高翘起的灵动之美。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亭子可建在山冈上、幽谷中或江海间,是古建筑分布最广的一种。 B.由两个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连理亭是最为常见的亭子的平面形式。 C.若受位置限制,无法建一个整亭,也可选择修建半亭或四分亭等 D.亭的两层重檐、多层檐形式相较于单层而言,显得更加华丽厚重。 20.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亭?请简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来,脚踏风火轮的“哪吒”、勇闯火海的“烈火英雄”等影视形象感染了众多 的年轻人,兴起了“燃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燃点”,可以是无私奉献社 会,可以是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还可以是在困境中不被击倒……“燃文化”反 映了当代青年自我定义、自我塑造的愿望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
须要空凌才能便于观看,因此大多数的亭子都是全部空凌,无窗无户,有些亭子 虽然安设了门窗,也都是空凌透亮,以满足人们在亭内向外观赏的需要。为了便 于人们休息停坐,亭的四周均设有栏杆、坐槛或“美人靠”,在亭内也有设桌几、 椅凳等。 轻巧秀丽造型优美,也是亭子作为“景点”的重要特点,《因冶》中所谓“亭安 有式”就是说亭子要按照地形环境、周围景色相宜设计,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 是按照平面的形式从梁柱和门窗形式上下工夫。扬州瘦西湖有个钓鱼台亭,四面 用了空透的大圆窗,使比较呆板的四方亭子轻巧起来,使人们从分开的圆框中可 以分别观看五亭桥和白塔,构思巧妙。还有一些亭子,由于位置的限制,没有建 一个整亭的地方,只好取其一半,称之为半亭;甚至在廊子、庭院墙角等地方只 有四分之一的面积,也修建了四分亭;有些在墙壁之上挑出三面、四面的半亭, 形式多样,巧夺天工。 亭子的顶,最能显示匠师们建筑艺术的才华,所以都把它做得非常的玲珑活跃。 亭顶的形式很多,以攒尖的形式最为普遍。即是把房脊和瓦垄逐渐收小到中心成 一尖顶,上面冠上圆宝或方锥、多角形的顶子,看去凌空挺秀。尖顶有三角攒尖、 圆顶、多角攒尖等形式。为了使亭子更加华丽、厚重,除单层之外,还有两层重 檐和三层檐、多层檐等。如北京景山顶上的正中主亭万春亭就是三层密檐相叠, 显得非常的华丽稳重。南方的亭子翼角高高翘起,真有《诗经》上所描写的“如 翚斯飞”之感。 除了攒尖式亭顶之外,根据不同功能的要求,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式,有庑殿式、 歇山式等,几乎所有的屋顶形式在亭子的顶上都可找到。组合亭的形式除了按平 面所组成的形式之外,在顶子立面上也有许多变化,如有上圆下方被称之为“天 圆地方”的形式,有上为圆顶下为十字或卷棚等形式。井亭则常在顶子之上开方 形、圖形之口,外因围以盈顶或圆顶。 (选自《古迹》,有删改) 18.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满足亭的观赏和休歇需求,亭外常设栏杆、坐槛,亭内常设桌椅。 B.计成认为亭子建造没有固定格式,要和地形环境、周围景色相适应。 C.钓鱼台亭通过大圆窗的设计使得原本较为呆板的四方亭子显得轻巧。 D.作者引用“如翚斯飞”一句,写出了亭子翼角高高翘起的灵动之美。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亭子可建在山冈上、幽谷中或江海间,是古建筑分布最广的一种。 B.由两个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连理亭是最为常见的亭子的平面形式。 C.若受位置限制,无法建一个整亭,也可选择修建半亭或四分亭等。 D.亭的两层重檐、多层檐形式相较于单层而言,显得更加华丽厚重。 20.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亭?请简要概括。(6 分) 七、作文(7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近来,脚踏风火轮的“哪吒”、勇闯火海的“烈火英雄”等影视形象感染了众多 的年轻人,兴起了“燃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燃点”,可以是无私奉献社 会,可以是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还可以是在困境中不被击倒……“燃文化”反 映了当代青年自我定义、自我塑造的愿望。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
盐城市2020届期中语文调研 参考答案 1.D2.C3.B4.A5.A6.C 7.(1)当时,李继迁残暴地驱使民众(1分),民众多有怨恨(1分),曹玮 就给这些部族发文书宣扬朝廷恩德信义(1分)、安抚接纳的待遇优厚(1分) 来打动他们(1分)。(共5分) 7.(②)契丹使者访问魏地,就暗中约束他的随从,不得高声说话和快速驱马抵 达,多数人忌惮曹公不敢仰视他。(共5分。每对1句得1分,全对得5分) 8.加强法治、优抚首领、屯田募兵、修筑城寨。(共4分。每点1分) 9.词中刻画了一位被丈夫抛弃,寂寞惆怅的主人公形象。(2分)女子面对明 媚春光,连斗草、散步都了无情绪,每日朱门紧闭;(2分)丈夫在外寻欢作乐, 女子面对满庭落花无法排遣心中的怨恨。(2分)(共6分) 10.上片用美好春光反衬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冷落:;(2分。仅答“以乐景衬哀情” 或“反衬”得1分)下片以“满庭花雨”映衬主人公的不幸遭遇,(2分)烘托 女子孤独惆怅的心情。(1分)(共5分) 11.春与秋其代序;陟罚臧否:欲辨已忘言:猿猱欲度愁攀援:奈何取之尽锱铢: 举匏尊以相属;不悱不发;俯不怍于人 12.B 13.油菜花烘托出明亮热烈的氛围,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寄托作者对故乡的浓 浓情思;将生死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表现得有暖意。(共6分。每点2分) 14.另一座村庄指逝者们的坟地,也指再也回不去的父母年轻时候的村庄,表达 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体现了把死当作生的一部分的理念。(共6分。每点2 分,答出3点得6分) 15.B 16.D 17.以人物形象为核心,通过人物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注重个人具体的阅 读感受,努力发现作品多方面的内涵;借助部分人物姓名的谐音理解作品的某些 侧面,不夸大其作用。(共6分。每点2分) 18.A 20.平面布局,亭身构造,亭顶形式。(共6分。每点2分) 【参考译文】 曹公名玮,字宝臣,是真定府灵寿县人。年少时就凭借祖上的余萌做了天平、武 宁二军的牙内都虞侯。至道年间,李继迁(反叛)强占了河西的银州、夏州等地, 后来又攻击其他部落俘虏那里的百姓。在那时候,曹公身为东头供奉官,刚十九 岁,太宗问大臣:“可以派谁抵挡李继迁呢?”武惠王举荐曹公应诏出征。真宗 登基,移官做了镇戎军节度。当时,李继迁残暴地驱使那里的民众,民众多有怨 恨,曹公就给(这些部落)写信表明朝廷的恩德信义、抚慰接纳的(待遇)优厚 来打动他们。羌人得到书信之后,往往感动得流泪。咸平六年,李继迁死了,他 的儿子李德明要求保护要塞。曹公上书说:“李继迁占据着中原的关键之地
盐城市 2020 届期中语文调研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A 6.C 7.(1)当时,李继迁残暴地驱使民众(1 分),民众多有怨恨(1 分),曹玮 就给这些部族发文书宣扬朝廷恩德信义(1 分)、安抚接纳的待遇优厚(1 分) 来打动他们(1 分)。(共 5 分) 7.(2)契丹使者访问魏地,就暗中约束他的随从,不得高声说话和快速驱马抵 达,多数人忌惮曹公不敢仰视他。(共 5 分。每对 1 句得 1 分,全对得 5 分) 8.加强法治、优抚首领、屯田募兵、修筑城寨。(共 4 分。每点 1 分) 9.词中刻画了一位被丈夫抛弃,寂寞惆怅的主人公形象。(2 分)女子面对明 媚春光,连斗草、散步都了无情绪,每日朱门紧闭;(2 分)丈夫在外寻欢作乐, 女子面对满庭落花无法排遣心中的怨恨。(2 分)(共 6 分) 10.上片用美好春光反衬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冷落;(2 分。仅答“以乐景衬哀情” 或“反衬”得 1 分)下片以“满庭花雨”映衬主人公的不幸遭遇,(2 分)烘托 女子孤独惆怅的心情。(1 分)(共 5 分) 11.春与秋其代序;陟罚臧否;欲辨已忘言;猿猱欲度愁攀援;奈何取之尽锱铢; 举匏尊以相属;不悱不发;俯不怍于人 12.B 13.油菜花烘托出明亮热烈的氛围,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寄托作者对故乡的浓 浓情思;将生死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表现得有暖意。(共 6 分。每点 2 分) 14.另一座村庄指逝者们的坟地,也指再也回不去的父母年轻时候的村庄,表达 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体现了把死当作生的一部分的理念。(共 6 分。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得 6 分) 15.B 16.D 17.以人物形象为核心,通过人物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注重个人具体的阅 读感受,努力发现作品多方面的内涵;借助部分人物姓名的谐音理解作品的某些 侧面,不夸大其作用。(共 6 分。每点 2 分) 18.A 19.B 20.平面布局,亭身构造,亭顶形式。(共 6 分。每点 2 分) 【参考译文】 曹公名玮,字宝臣,是真定府灵寿县人。年少时就凭借祖上的余萌做了天平、武 宁二军的牙内都虞侯。至道年间,李继迁(反叛)强占了河西的银州、夏州等地, 后来又攻击其他部落俘虏那里的百姓。在那时候,曹公身为东头供奉官,刚十九 岁,太宗问大臣:“可以派谁抵挡李继迁呢?”武惠王举荐曹公应诏出征。真宗 登基,移官做了镇戎军节度。当时,李继迁残暴地驱使那里的民众,民众多有怨 恨,曹公就给(这些部落)写信表明朝廷的恩德信义、抚慰接纳的(待遇)优厚 来打动他们。羌人得到书信之后,往往感动得流泪。咸平六年,李继迁死了,他 的儿子李德明要求保护要塞。曹公上书说:“李继迁占据着中原的关键之地,一
辈子用军队(和朝廷)相抗,使得谋臣像狼一样不停地回头张望多疑而忧虑。现在 他的国家危险儿子弱小,(如果)不立即抓捕灭掉他,等以后变得强盛起来,就 无法使人民安全地生活了。”那时,朝廷想以恩惠来招纳李德明,因而把他的奏 章搁置在一边而不采纳(曹公的建议)。 大中祥符三年,不久又任命他为泾原路都钤辖兼任渭州知州。曹玮曾绘制泾原、 环庆两路的山川城郭、战守险要之处进献朝廷,真宗留一份在枢密院,把另一份 交付这两路保存,让诸将出兵都按此图来商议事情。大中祥符八年,升迁做了英 州团练使,秦州知州。秦州西南的羌族部落啼厮啰、宗哥立遵开始强大起米,宗 哥立遵供奏上地方特产,要求被赐封赞普。曹公上书说:“夷狄之族(欲望)没 有满足的时候,要是满这次足了他的要求,一定会蔑视中原大宋王朝。”大臣们 正在迟疑疑这件事,恰好得到曹公的奏章,于是就没有答应(宗哥立遵的请求) 但是仍然任命他担任保顺军节度使。曹公说:“我已经对宗哥立遵(贪婪的本性) 习以为常了,他又将会成为(我们的)的敌人。我训练军队来等待他。”到了第 二年,啰、遵二部落果然带领全部人马号称十万,入侵三都。曹公带领三个将领 击败了他们,并且向北追逐他们直到沙州,所杀和俘虏的有上万人。 天圣七年,改任彰武军节度使。天圣八年正月,死于任上,时年五十八岁。皇帝 为他罢朝两天,赠官侍中,谥号为武穆。 曹公做统帅将近四十年,用兵从来没有败过,尤其在西部边境上立功很多。归顺 的羌人杀了汉人能够按照羌的法规用羊马来赎死罪,曹公说像这样做不是尊重宋 朝、关爱我们的子民,上奏请皇上不允许让他们赎罪;又请求补任内附于羌族的 其他百族为上军主,借用如我们官员那样给他们勋阶爵秩,到现在都已成为固定 的法律。陕西每年征调边人担任弓箭手但是没有供给,曹公就用边塞上的废弃的 荒地招募人来开垦,若干亩供养一个士兵,若干亩供养一匹马,到现在边境还依 赖它得以充实。所募的人都成为精兵。(曹公)在渭州选取陇山外面的笼干川修 筑城池,部署军队来防守,并且说:“日后应当有用得到这地方的。”等到李元 吴的叛兵多次被驱逐,(曹公)最终把笼干川作为德顺(将)军的治所,而自陇 山以西,曹公所采取的措施,人们都认为很便利自从三都之战后,曹公的威名闻 于天下。契丹使者访问魏地,就暗中约束他的随从,不得高声说话和快速驱马抵 达,多数人忌惮曹公不敢仰视他。(三山注:契丹使者经过魏州之地,就暗中约 束随从不要髙声说话,不要快速骑马。到了之后,大多畏惧曹公,不敢仰视他。) 契丹请求会盟后,真宗对于用兵的事情十分重视和谨慎。一有了边防上的问题 就亲手拟写诏书询问曹公,每每十余次,但曹公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始终也没 有被皇上改变
辈子用军队(和朝廷)相抗,使得谋臣像狼一样不停地回头张望多疑而忧虑。现在 他的国家危险儿子弱小,(如果)不立即抓捕灭掉他,等以后变得强盛起来,就 无法使人民安全地生活了。”那时,朝廷想以恩惠来招纳李德明,因而把他的奏 章搁置在一边而不采纳(曹公的建议)。 大中祥符三年,不久又任命他为泾原路都钤辖兼任渭州知州。曹玮曾绘制泾原、 环庆两路的山川城郭、战守险要之处进献朝廷,真宗留一份在枢密院,把另一份 交付这两路保存,让诸将出兵都按此图来商议事情。大中祥符八年,升迁做了英 州团练使,秦州知州。秦州西南的羌族部落唃厮啰、宗哥立遵开始强大起米,宗 哥立遵供奏上地方特产,要求被赐封赞普。曹公上书说:“夷狄之族(欲望)没 有满足的时候,要是满这次足了他的要求,一定会蔑视中原大宋王朝。”大臣们 正在迟疑疑这件事,恰好得到曹公的奏章,于是就没有答应(宗哥立遵的请求), 但是仍然任命他担任保顺军节度使。曹公说:“我已经对宗哥立遵(贪婪的本性) 习以为常了,他又将会成为(我们的)的敌人。我训练军队来等待他。”到了第 二年,啰、遵二部落果然带领全部人马号称十万,入侵三都。曹公带领三个将领 击败了他们,并且向北追逐他们直到沙州,所杀和俘虏的有上万人。 天圣七年,改任彰武军节度使。天圣八年正月,死于任上,时年五十八岁。皇帝 为他罢朝两天,赠官侍中,谥号为武穆。 曹公做统帅将近四十年,用兵从来没有败过,尤其在西部边境上立功很多。归顺 的羌人杀了汉人能够按照羌的法规用羊马来赎死罪,曹公说像这样做不是尊重宋 朝、关爱我们的子民,上奏请皇上不允许让他们赎罪;又请求补任内附于羌族的 其他百族为上军主,借用如我们官员那样给他们勋阶爵秩,到现在都已成为固定 的法律。陕西每年征调边人担任弓箭手但是没有供给,曹公就用边塞上的废弃的 荒地招募人来开垦,若干亩供养一个士兵,若干亩供养一匹马,到现在边境还依 赖它得以充实。所募的人都成为精兵。(曹公)在渭州选取陇山外面的笼干川修 筑城池,部署军队来防守,并且说:“日后应当有用得到这地方的。”等到李元 昊的叛兵多次被驱逐,(曹公)最终把笼干川作为德顺(将)军的治所,而自陇 山以西,曹公所采取的措施,人们都认为很便利自从三都之战后,曹公的威名闻 于天下。契丹使者访问魏地,就暗中约束他的随从,不得高声说话和快速驱马抵 达,多数人忌惮曹公不敢仰视他。(三山注:契丹使者经过魏州之地,就暗中约 束随从不要高声说话,不要快速骑马。到了之后,大多畏惧曹公,不敢仰视他。) 契丹请求会盟后,真宗对于用兵的事情十分重视和谨慎。一有了边防上的问题, 就亲手拟写诏书询问曹公,每每十余次,但曹公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始终也没 有被皇上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