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 动物生理学 教学大纲 Animal Physiology Teaching Compendium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石 河 子 大 学 动 物 生 理 学 教 学 大 纲 Animal Physiology Teaching Compendium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Animal Physiology) 课程编码:Z102609 总学时/总学分:64/4.0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04.0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24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开课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学必修的科基础课。 2、课程目的:动物生理学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系统 讲授,主要任务是介绍动物(包括畜贪)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使他们掌据动物生理学 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用整 体的、辩证的思维方法观察和分析生理现象及其机制,同时使学生获得动物生理学基本操作技能的 训练。 医学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的生理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人体正常机能活动的过程、现象及基 本规律,讲述人体生命活动与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阐明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并揭示其中的机制。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解决生物科学中与生命活动相关 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绪论1学时 1.主要内容 1.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生理意义。 3.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三种调节方式的概念及特点。 2.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及其意义:熟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了解生理学的任务 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2.课堂讲授应用多媒体教学,内环境与稳态概念应子以强调,为了向学生解释清楚,可多举些 实际的例子。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前预习。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学时
1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Animal Physiology) 课程编码:Z102609 总学时/总学分:64/4.0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 40/4.0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24 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开课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学必修的科基础课。 2、课程目的:动物生理学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系统 讲授,主要任务是介绍动物(包括畜禽)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使他们掌握动物生理学 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用整 体的、辩证的思维方法观察和分析生理现象及其机制,同时使学生获得动物生理学基本操作技能的 训练。 医学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的生理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人体正常机能活动的过程、现象及基 本规律,讲述人体生命活动与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阐明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并揭示其中的机制。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解决生物科学中与生命活动相关 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绪论 1 学时 1.主要内容 1.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生理意义。 3.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三种调节方式的概念及特点。 2.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及其意义;熟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了解生理学的任务 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2.课堂讲授应用多媒体教学,内环境与稳态概念应予以强调,为了向学生解释清楚,可多举些 实际的例子。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前预习。 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 学时
1.主要内容 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2.散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了解细胞膜的结构。 2.这一章的内容是为整本书的内容打基础,因此,是很关键的一章,可配合动画、影像等多媒 体手段来教学,以加强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章神经的兴奋与传导2学时 1.主要内容 第一节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第二节肌肉的兴奋与收鳍 2.敦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定义、特性及其产生机制:熟悉动作电位的传导:熟悉 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 2.这一章的重点、难点、疑点较多,这一章的内容是为整本书的内容打基础,因此,是很关健 的一章。而重点的重点是在生物电现象,内容比较抽象。可配合动画、影像等多媒体手段来教学, 以加强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血液4学时 1.主要内容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血细胞生理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 2.教学要求 1,掌握红细胞的数量、形态、生理特征、功能和生成的调节: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主要功能 生理性止血的概念和凝血的过程。 2.熟悉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理化特性:熟悉血小板的数量、功能和生理特性:熟悉凝血因子和 凝血过程的控制:熟悉输血的原则。 3.了解血型的概念与红细胞凝集、了解AB0血型的抗原、抗体、遗传与鉴定 4.血液凝固是该章的重点,为了讲解清楚血液凝固的过程(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可以
2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2.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了解细胞膜的结构。 2.这一章的内容是为整本书的内容打基础,因此,是很关键的一章,可配合动画、影像等多媒 体手段来教学,以加强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章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2 学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第二节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2.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定义、特性及其产生机制;熟悉动作电位的传导;熟悉 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 2.这一章的重点、难点、疑点较多,这一章的内容是为整本书的内容打基础,因此,是很关键 的一章。而重点的重点是在生物电现象,内容比较抽象。可配合动画、影像等多媒体手段来教学, 以加强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血液 4 学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2. 教学要求 1. 掌握红细胞的数量、形态、生理特征、功能和生成的调节;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主要功能; 生理性止血的概念和凝血的过程。 2. 熟悉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理化特性;熟悉血小板的数量、功能和生理特性;熟悉凝血因子和 凝血过程的控制;熟悉输血的原则。 3.了解血型的概念与红细胞凝集、了解 ABO 血型的抗原、抗体、遗传与鉴定。 4.血液凝固是该章的重点,为了讲解清楚血液凝固的过程(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可以
采取“倒叙”的方法。还可以设计一些事例,让学生来分析、鉴别。 第四章血液循环6学时 1.主要内容 第一节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第二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三节血管生理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2.教学要求 1.掌握心脏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动脉血压及影响血 压的因素:心脏的神经支配和缩血管神经纤维: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肾素血管紧 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熟悉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熟悉心肌的兴奋性、熟悉心肌收 缩的特点: 3.了解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体表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心脏的输出量的评 定指标:了解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微循环。 4.本章中的难点和疑点都主要集中在第二节,心肌的生物电现象比较难懂,要在讲细胞生理的 时候,把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讲清楚,把基础打好:心肌的生理特性要配合临床知识的讲解,以及抓 住心肌各种生理特性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更易使学生理解和记忆:动脉血压的形成、影响因素 及其调节是个重要内容,牵涉面很广,要从多个方面对学生提出问题,以加深理解,并鼓励学生多 看些参考书。 第五章消化与吸收4学时 1.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胃内消化 第三节小肠内性消化 第四节吸收 2.教学要求 1,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掌握胃液及其分泌的调节、反刍家畜瘤胃微生物的消化。 2.熟悉胃的运动及其控制、熟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熟悉消化器官功能活动的激素调节胃肠
3 采取“倒叙”的方法。还可以设计一些事例,让学生来分析、鉴别。 第四章 血液循环 6 学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三节 血管生理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2. 教学要求 1. 掌握心脏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动脉血压及影响血 压的因素;心脏的神经支配和缩血管神经纤维;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肾素-血管紧 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 熟悉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熟悉心肌的兴奋性、熟悉心肌收 缩的特点; 3.了解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体表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心脏的输出量的评 定指标;了解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微循环。 4.本章中的难点和疑点都主要集中在第二节,心肌的生物电现象比较难懂,要在讲细胞生理的 时候,把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讲清楚,把基础打好;心肌的生理特性要配合临床知识的讲解,以及抓 住心肌各种生理特性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更易使学生理解和记忆;动脉血压的形成、影响因素 及其调节是个重要内容,牵涉面很广,要从多个方面对学生提出问题,以加深理解,并鼓励学生多 看些参考书。 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 4 学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胃内消化 第三节 小肠内性消化 第四节 吸收 2. 教学要求 1. 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掌握胃液及其分泌的调节、反刍家畜瘤胃微生物的消化。 2. 熟悉胃的运动及其控制、熟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熟悉消化器官功能活动的激素调节-胃肠
激素:熟悉吸收的部位、熟悉小肠对糖、蛋白质和脂类的吸收, 3.了解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了解小肠对其他物质的吸收。 4.本章为重点章节,内容繁杂,在全面讲解的基础上,在讲到重复率较高的内容(如胃液的 分泌、某些物质的吸收)时,不一定要全部都讲,可选择其中的特点来讲,效果可能会更好。力求 对三大消化过程有一明确概念,特别是复胃消化特点,吸收的基本原理,消化活动的调节方式,消 化系统的整体性,消化与机体的统一等方面要有明了清晰的理解。 第六章呼吸4学时 1.主要内容 第一节肺通气 第二节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2.教学要求 1,掌握肺通气的动力:掌握氧的运输: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特征:掌握肺牵张反射、化学感 受性呼吸反射。 2.熟悉肺活量、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肺换气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 因素:熟悉二氧化碳的碳酸氢盐形式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的运输。 3.了解湖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气体交换的基本 原理;了解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解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1学时 1.主要内容 第一节能量代谢(自学)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 2.教学婴求 1.掌握机体的产热与散热:熟悉体温的正常值及其正常变动:体温调定点学说:了解温度感 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 2.这一章比较简单,但必须把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如体温、代谢稳定区、散热方式、调定点 等)讲清楚,体温调节可结合感冒发热的病因和治疗来讲
4 激素;熟悉吸收的部位、熟悉小肠对糖、蛋白质和脂类的吸收。 3. 了解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了解小肠对其他物质的吸收。 4. 本章为重点章节,内容繁杂,在全面讲解的基础上,在讲到重复率较高的内容(如胃液的 分泌、某些物质的吸收)时,不一定要全部都讲,可选择其中的特点来讲,效果可能会更好。力求 对三大消化过程有一明确概念,特别是复胃消化特点,吸收的基本原理,消化活动的调节方式,消 化系统的整体性,消化与机体的统一等方面要有明了清晰的理解。 第六章 呼吸 4 学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肺通气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2. 教学要求 1. 掌握肺通气的动力;掌握氧的运输: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特征;掌握肺牵张反射、化学感 受性呼吸反射。 2. 熟悉肺活量、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肺换气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 因素;熟悉二氧化碳的碳酸氢盐形式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的运输。 3.了解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气体交换的基本 原理;了解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解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1 学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能量代谢(自学)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2. 教学要求 1. 掌握机体的产热与散热;熟悉体温的正常值及其正常变动;体温调定点学说;了解温度感 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 2. 这一章比较简单,但必须把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如体温、代谢稳定区、散热方式、调定点 等)讲清楚,体温调节可结合感冒发热的病因和治疗来讲
第八章泌尿4学时 L.主要内容 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第二节尿生成的过程 第三节尿的浓缩和稀释 第四节尿生成的调节 2.散学要求 1.掌握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T和水的重吸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 吸收、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对肾小管功能的调节: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尿生 成的影响。 2.熟悉肾的功能解剖、肾血流量及其调节:熟悉与肾小球滤过的有关概念、影响肾小球滤过 的因素:熟悉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3.了解肾小管和集合管对HCO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了解肾小管和集合管对K*和NH的 分泌:了解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了解直小血管在维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4.本章可从机体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途径讲起,指出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但它 的功能不仅仅是泌尿,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肾脏还是一个重要 的内分泌器官。讲解可按照尿生成的三个过程的顺序(即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以及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来讲,也可将后两个过程合在一起来讲(即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转运功能),要加强对每个过程重点内容的讲解,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影响尿生成的因素有很多, 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影响尿的生成。在讲到这一部分内容时应结合相应的疾病来分析,则效果更好。 第九章神经系统的功能6学时 1.主要内容 第一节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 第二节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四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第六节脑的高级功能 2.散学要求 1.掌握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及传递机理:掌握感觉投射系统、脊髓
5 第八章 泌尿 4 学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第二节 尿生成的过程 第三节 尿的浓缩和稀释 第四节 尿生成的调节 2. 教学要求 1.掌握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Na+、Cl-和水的重吸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 吸收、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对肾小管功能的调节;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尿生 成的影响。 2.熟悉肾的功能解剖、肾血流量及其调节;熟悉与肾小球滤过的有关概念、影响肾小球滤过 的因素;熟悉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3.了解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HCO3 -的重吸收与 H+的分泌、了解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K+和 NH3 的 分泌;了解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了解直小血管在维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4.本章可从机体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途径讲起,指出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但它 的功能不仅仅是泌尿,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肾脏还是一个重要 的内分泌器官。讲解可按照尿生成的三个过程的顺序(即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以及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来讲,也可将后两个过程合在一起来讲(即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转运功能),要加强对每个过程重点内容的讲解,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影响尿生成的因素有很多, 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影响尿的生成。在讲到这一部分内容时应结合相应的疾病来分析,则效果更好。 第九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6 学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2. 教学要求 1.掌握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及传递机理;掌握感觉投射系统、脊髓
对躯体运动(牵张反射)的调节、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掌握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功能特征。 2。熟悉神经纤维的功能、熟悉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周围神经系统中主要的递质(乙酰胆碱 和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躯体感觉的丘脑前传入系统:熟悉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3.了解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了解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的主要的递质、 受体系统:了解大脑皮层、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了解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4.神经系统这一章内容多、不好记、有些地方难以理解。学好这一章首先要克服畏难心理, 然后对神经系统总的功能作个大体的了解,再对其各种功能(如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植物性功能 及高级功能等)作“各个击破”,这样就容易多了。老师上课时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有助于 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对有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利于学生记忆。另外,通过增加实验和观看 录像来配合教学,很有必要,可以提高神经生理的教学效果。 第十章内分泌6学时 1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下丘脑和垂体的内分泌 第三节甲状腺的内分泌 第四节甲状旁腺的内分泌与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 第五节胰岛的内分泌 第六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2.教学要求 1.掌握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掌握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掌握甲状腺激素 分泌的调节。掌握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2.熟悉激素的概念及作用方式、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熟悉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熟 悉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了解肾上腺髓质激素。 3.了解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下丘脑调节肽。催乳素、催产素的生理作用:了解甲状旁腺激 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 4.本章主要介绍内分泌系统在动物机体功能调节中的作用,重点讲解机体内几种激素(如生长 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等)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结合 临床的一些有关病种来讨论,教学效果更好。 第十一章生殖1学时
6 对躯体运动(牵张反射)的调节、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掌握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功能特征。 2.熟悉神经纤维的功能、熟悉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周围神经系统中主要的递质(乙酰胆碱 和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躯体感觉的丘脑前传入系统;熟悉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3.了解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了解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的主要的递质、 受体系统;了解大脑皮层、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了解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4.神经系统这一章内容多、不好记、有些地方难以理解。学好这一章首先要克服畏难心理, 然后对神经系统总的功能作个大体的了解,再对其各种功能(如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植物性功能 及高级功能等)作“各个击破”,这样就容易多了。老师上课时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有助于 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对有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利于学生记忆。另外,通过增加实验和观看 录像来配合教学,很有必要,可以提高神经生理的教学效果。 第十章 内分泌 6 学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下丘脑和垂体的内分泌 第三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 第四节 甲状旁腺的内分泌与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 第五节 胰岛的内分泌 第六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2. 教学要求 1.掌握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掌握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掌握甲状腺激素 分泌的调节。掌握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2.熟悉激素的概念及作用方式、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熟悉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熟 悉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了解肾上腺髓质激素。 3.了解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下丘脑调节肽。催乳素、催产素的生理作用;了解甲状旁腺激 素、降钙素和 1,25-二羟维生素 D3。 4.本章主要介绍内分泌系统在动物机体功能调节中的作用,重点讲解机体内几种激素(如生长 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等)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结合 临床的一些有关病种来讨论,教学效果更好。 第十一章 生殖 1 学时
1.主要内容 第一节睾丸的功能与调节 第二节卵巢的功能与调节 第三节受精及妊娠 2.教学要求 1.掌握卵巢的内分泌功能:熟悉睾丸的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熟悉卵巢功能的调节: 熟悉受精的过程:了解紫丸的生精作用、了解柴丸功能的调节:了解卵巢的生卵作用。 2.这一章的的内容以介绍基本知识为住,通过录象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及对生命的尊 重。 三、参考教材 教材 动物生理学欧阳五庆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参考敦材 家畜生理学(第四版)南京农业大学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家畜生理学仲国人民解放军普大学生理教研室编吉林:吉林科学出版社, 动物生理学(第二版)陈守良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学习要求 动物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动物(包括备腐)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掌握动物正 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如消化吸收、血液循环、呼吸、排泄、肌肉的运动、神经兴奋的传导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基本上不重复器官、组织形态学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相关的解剂和 组织学内容。 学习生理学的目的主要是为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学习中培养 学生用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法观察和分析生理现象及其机制。可让学生提前进入专业知识领域, 利用期刊网、图书馆、资料室等各种渠道查阅专业资料,了解如何利用生理学规律提高畜禽生产性 能和保健治疗方面的发展概况。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 解决生物科学中与生命活动相关的问题。 五、成绩考核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
7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睾丸的功能与调节 第二节 卵巢的功能与调节 第三节 受精及妊娠 2. 教学要求 1. 掌握卵巢的内分泌功能;熟悉睾丸的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熟悉卵巢功能的调节; 熟悉受精的过程;了解睾丸的生精作用、了解睾丸功能的调节;了解卵巢的生卵作用。 2. 这一章的的内容以介绍基本知识为住,通过录象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及对生命的尊 重。 三、参考教材 教材 动物生理学/欧阳五庆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参考教材 家畜生理学(第四版)/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家畜生理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大学生理教研室编.吉林:吉林科学出版社, 动物生理学(第二版)/陈守良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学习要求 动物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动物(包括畜禽)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掌握动物正 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如消化吸收、血液循环、呼吸、排泄、肌肉的运动、神经兴奋的传导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基本上不重复器官、组织形态学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相关的解剖和 组织学内容. 学习生理学的目的主要是为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学习中培养 学生用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法观察和分析生理现象及其机制。可让学生提前进入专业知识领域, 利用期刊网、图书馆、资料室等各种渠道查阅专业资料,了解如何利用生理学规律提高畜禽生产性 能和保健治疗方面的发展概况。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 解决生物科学中与生命活动相关的问题。 五、成绩考核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
成锁构成:平时成绩(考勤、课堂提问、课堂测试)10%、实验20%、笔试70%。 附:实验(指理论含实验课中的实验部分内容)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 主要仪器/设备 每组 分配 类生 人数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 观察肾上腺素、乙酰胆 3 基本操BL420E生物4-6 术 碱、阿托品、温度对离 作川练机能实验系统」 离体肠段平滑肌的灌油 体小肠平沿肌的活动号 相祖平沿肌抽 张力传感 呼吸运动的调节胸内负 观察增加吸入气中的 3 验证性 BL-420E E物4-6 压的测定 氧化碳、缺氧、无效腔 实验 机能实验系统、 血液酸度、迷走神经对 马力氏气鼓、张 家免呼吸运动的影响。 力传成婴 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 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家兔 3 验证性 420E生物 4.6 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的影响 实验 机能实验系统、 压力传感器 实:验四各种因素对家 综合性B1-420E生物46 兔血压、尿生成的调节 实验 机能实验系统 五 蛙心灌流实 观察K+、Na+、Ca2+ 验证性 -40 4-6 Ach和Adr对离体蛙心 实验 机能实验系统 活动的影响。 张力传感器 六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璥 观察电刺激对蛙心运动3 验证性BL-420E生物4-6 的影响。 实验 机能实验系统、 张力传感器 七 娃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制备蛙坐股神经腓肠肌3 验证性BL-420E生物4-6 的制备 标本:记录引起肌肉报 实验 机能实验系统 不同制激强度刺激神经 缩的阀强度和最大刺激 张力传感器 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品度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 验证性BL420E 生物 4-6 神经干传导速度的测定 实验 机能实验系统 神经屏蔽盒 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其它类 型实验。 大纲制定者:刘云芳副教授 大纲审定者:贾斌教授 制订时间:2010年6月
8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考勤、课堂提问、课堂测试)10% 、实验 20%、笔试 70% 。 附:实验(指理论含实验课中的实验部分内容)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分配 实验 类型 主要仪器/设备 每组 人数 一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 术 离体肠段平滑肌的灌流 观察肾上腺素、乙酰胆 碱、阿托品、温度对离 体小肠平滑肌的活动影 响。 3 基本操 作训练 BL-420E 生 物 机能实验系统、 恒温平滑肌槽、 张力传感器 4-6 二 呼吸运动的调节胸内负 压的测定 观察增加吸入气中的二 氧化碳、缺氧、无效腔、 血液酸度、迷走神经对 家兔呼吸运动的影响。 3 验证性 实验 BL-420E 生 物 机能实验系统、 马力氏气鼓、张 力传感器 4-6 三 动脉血压的直接测定及 影响因素 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家兔 动脉血压的影响 3 验证性 实验 BL-420E 生 物 机能实验系统、 压力传感器 4-6 四 实验四 各种因素对家 兔血压、尿生成的调节 3 综合性 实验 BL-420E 生 物 机能实验系统 4-6 五 蛙心灌流实验 观察 K+、Na+、Ca2+、 Ach 和 Adr 对离体蛙心 活动的影响。 3 验证性 实验 BL-420E 生 物 机能实验系统、 张力传感器 4-6 六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观察电刺激对蛙心运动 的影响。 3 验证性 实验 BL-420E 生 物 机能实验系统、 张力传感器 4-6 七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的制备 不同刺激强度刺激神经 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制备蛙坐股神经腓肠肌 标本;记录引起肌肉收 缩的阈强度和最大刺激 强度。 3 验证性 实验 BL-420E 生 物 机能实验系统、 张力传感器 4-6 八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 神经干传导速度的测定 3 验证性 实验 BL-420E 生 物 机能实验系统 神经屏蔽盒 4-6 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其它类 型实验。 大纲制定者: 刘云芳 副教授 大纲审定者: 贾斌 教授 制订时间: 2010 年 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