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后云慧何妻舞 百丈山记4
朱熹
作者及作品简介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 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 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 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 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 申敕令,無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 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 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 朱熹(1130.915~120039) 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 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 病叟、逆翁. 汉族,南宋江南东路 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 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 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 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 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 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1130.9.15~1200.3.9)
《百丈山记》选自《朱文公文集》 它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作 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 等方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 景
《百丈山记》选自《朱文公文集》。 它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作 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 等方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 景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 既皆赋诗以气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最其 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 也。因各别为小诗以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 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年月日记。 纪:通“记”,记录 识:记述 叙次:依次叙述 我和刘允父、平父、吕淑敬、表弟徐周宾一起游览了百丈山, 大家都赋诗记述百丈山的胜景,我详细叙述了一行人游览的 经过。百丈山最值得观赏的地方,要数石、小胸、山门 石台、西阁、爆布几处景点了。因此每一处别外写了首小诗 来记述这里的景致,献给同游的朋友,并且借此告诉想前往 (游览)却没能成行的人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 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最其 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 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 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年月日记。 我和刘允父、平父、吕淑敬、表弟徐周宾一起游览了百丈山, 大家都赋诗记述百丈山的胜景,我详细叙述了一行人游览的 经过。百丈山最值得观赏的地方,要数石磴、小涧、山门、 石台、西阁、瀑布几处景点了。因此每一处别外写了首小诗 来记述这里的景致,献给同游的朋友,并且借此告诉想前往 (游览)却没能成行的人。 纪:通“记”,记录 识:记述 叙次:依次叙述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绝壑,左差垂崖;叠石为 ,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俯:低头面对盖:大 控:临 1.“石 了个“蹬 磴:石台阶 度:越过 登上百丈山约三里多路,右面低头面对着的就是又深又险的山谷, 左边临着崔志的悬崖;重叠的石块形成台阶,走了十多级台阶方才 越过。百丈山的优美景色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了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 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登上百丈山约三里多路,右面低头面对着的就是又深又险的山谷, 左边临着崔志的悬崖;重叠的石块形成台阶,走了十多级台阶方才 越过。百丈山的优美景色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了。 控 :临 磴:石台阶 度:越过 俯:低头面对 盖:大概 1. “石” 了个“蹬
握磴历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 木,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 其声溅溅然。 循:顺着不2小虽:即使 而:顺承连词 亭午:中午 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往东走 石梁跨于其上:状语后置 沿着石阶向东走,就能看到一个小涧,有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 两边都是苍翠的藤蔓和参天的古木,这里即使在盛夏中午最炎热的 时候,也感觉不到逼人的暑气;涧中水流清澈,从高处流下,发出 淙淙的声音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 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 其声溅溅然。 沿着石阶向东走,就能看到一个小涧,有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 两边都是苍翠的藤蔓和参天的古木,这里即使在盛夏中午最炎热的 时候,也感觉不到逼人的暑气;涧中水流清澈,从高处流下,发出 淙淙的声音。 循:顺着 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往东走 而:顺承连词 石梁跨于其上:状语后置 虽:即使 亭午:中午 不差2:小涧
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 不能容十许人。然颜瞰敢涧水,临石池,风来两 峡间,终日不绝。 然:然而 3第三个景点,必须 临:面对 的,“山门” 前、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向后 越过石桥,沿着两边山崖曲折小路而上,可以发现一座寺庙,寺庙 大致有三间小屋,都不能容纳十来个人。但这里前面可以俯瞰清澈 的涧水,后面临近一泓小池,习习清风从两边山峡间吹来,整日不 停
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 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 峡间,终日不绝。 越过石桥,沿着两边山崖曲折小路而上,可以发现一座寺庙,寺庙 大致有三间小屋,都不能容纳十来个人。但这里前面可以俯瞰清澈 的涧水,后面临近一泓小池,习习清风从两边山峡间吹来,整日不 停。 然:然而 临:面对 前、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向后 3.第三个景点,必须 的,“山门
门内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 庵才老屋数间,卑庫迫,无足观。 跨、度:跨过(4有种东西叫)蹑:踏 而:顺承连词 庵:小庙 北:方位名词作动词,向北走 卑庳迫隘:低矮局促 门内横跨小池的又是一座石桥,越过石桥向北走,踏着数级石梯能 够进入一座小苗中。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而又狭窄,没有什么 值得观赏的
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 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 门内横跨小池的又是一座石桥,越过石桥向北走,踏着数级石梯能 够进入一座小苗中。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而又狭窄,没有什么 值得观赏的。 跨、度:跨过 蹑:踏 而:顺承连词 北:方位名词作动词,向北走 庵:小庙 卑庳迫隘:低矮局促 4.有种东西叫 “石梁
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奔射出阁下, 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 涧者。 5.“西阁”是个 独:只 好东西 就 胜:美景 为:形成 石罅:石缝 只有庵中的西阁楼风景优美。溪流从西边山谷中顺着石头缝隙奔射 而出于西阁之下,南边和东边溪水一同注入小池中,从小池中泻出, 就形成了前面所说的小涧
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 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 涧者。 只有庵中的西阁楼风景优美。溪流从西边山谷中顺着石头缝隙奔射 而出于西阁之下,南边和东边溪水一同注入小池中,从小池中泻出, 就形成了前面所说的小涧。 胜:美景 石罅:石缝 乃:就 为:形成 独:只有 5.“西阁”是个 好东西
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 乃壁其后,无所睹。 据:位于 可玩:值得玩味 当:面对 乃:然而、但是 为:引起被动 壁:名词作动词,筑墙,后面省略“于” 西阁位居小涧的上游,正对着湍急的水流和峻峭的山石相撞搏击之 处,最值得观赏。然而在西阁后面筑起了一堵墙,没有什么风景可 看的
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 乃壁其后,无所睹。 西阁位居小涧的上游,正对着湍急的水流和峻峭的山石相撞搏击之 处,最值得观赏。然而在西阁后面筑起了一堵墙,没有什么风景可 看的。 据:位于 当:面对 为:引起被动 可玩:值得玩味 乃:然而、但是 壁:名词作动词,筑墙,后面省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