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 传世名著百部之百喻经 名著通览 《百喻经》是一部以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文学作品,是佛教典 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 《百喻经》的最末一句为:“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鬟》竟。”由此可知, 本书为古印度佛教僧人伽斯那所集撰,原名《痴华鬟》,《百喻经》当是它被译 成中文后才出现的新书名。 依照佛教信众的说法,佛经中记录的乃是佛祖释迦牟尼本人的教诫,是佛祖 历次讲法言论的实录。释迦牟尼在世时,曾于不同的时间、地点,针对不同的徒 众分别说法。佛涅槃后不久,大弟子迦叶便组织曾亲闻释迦牟尼教诲的佛弟子们 进行了第一次结集:由博闻强记的阿难等弟子复述他们亲耳听到的释迦牟尼对佛 教教义的解说言辞,再由其他弟子共同审定他们的复述是否准确无误,大家一致 认可的即作为佛的遗教正式确定下来。以后佛弟子们还曾进行多次类似的结集, 并逐渐用书面文字代替了最初口耳相传的传教方式,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 的佛经。因而过去曾有人提出:《百喻经》既然不是佛说,就不应当称为“经”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其一,佛经不必尽是释迦牟尼本人的言说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教主,是他创立了佛教,为之奠定了基础,但其后2500 年来佛教的大发展还有赖于无数高僧的大力弘传阐释。据佛教学者们研究,“现 存的佛经可以说几乎都不是释迦牟尼年当年的亲自说教,它们是后来的佛教徒们 创作的,只在名义上是释迦牟尼所说。只有那些产生较早的经典,据认为其中保 留的释迦牟尼本来的说教比较多一些”(王邦维《关于佛经和佛经故事》)。事 实上,《百喻经》虽没有像其他佛经那样托名为释迦牟尼所说(本书《引言》当 为后人所加,详后),但它所宣讲的义理却与佛教的基本教义相符,收集的故事 也不是撰者自己编造的,而是各有所本,散见于诸经,我们在《维摩诘所说经》、 《大般涅槃经》中即可以找到部分故事的原型。伽斯那是为便于教导初学者,才 从各经中摘选故事,将它们纂集在一起,并缀以佛法经教,然后编成本书的
《百喻经》 传世名著百部之百喻经 名著通览 《百喻经》是一部以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文学作品,是佛教典 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 《百喻经》的最末一句为:“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鬘》竟。”由此可知, 本书为古印度佛教僧人伽斯那所集撰,原名《痴华鬘》,《百喻经》当是它被译 成中文后才出现的新书名。 依照佛教信众的说法,佛经中记录的乃是佛祖释迦牟尼本人的教诫,是佛祖 历次讲法言论的实录。释迦牟尼在世时,曾于不同的时间、地点,针对不同的徒 众分别说法。佛涅槃后不久,大弟子迦叶便组织曾亲闻释迦牟尼教诲的佛弟子们 进行了第一次结集:由博闻强记的阿难等弟子复述他们亲耳听到的释迦牟尼对佛 教教义的解说言辞,再由其他弟子共同审定他们的复述是否准确无误,大家一致 认可的即作为佛的遗教正式确定下来。以后佛弟子们还曾进行多次类似的结集, 并逐渐用书面文字代替了最初口耳相传的传教方式,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 的佛经。因而过去曾有人提出:《百喻经》既然不是佛说,就不应当称为“经”。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其一,佛经不必尽是释迦牟尼本人的言说。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教主,是他创立了佛教,为之奠定了基础,但其后 2500 年来佛教的大发展还有赖于无数高僧的大力弘传阐释。据佛教学者们研究,“现 存的佛经可以说几乎都不是释迦牟尼年当年的亲自说教,它们是后来的佛教徒们 创作的,只在名义上是释迦牟尼所说。只有那些产生较早的经典,据认为其中保 留的释迦牟尼本来的说教比较多一些”(王邦维《关于佛经和佛经故事》)。事 实上,《百喻经》虽没有像其他佛经那样托名为释迦牟尼所说(本书《引言》当 为后人所加,详后),但它所宣讲的义理却与佛教的基本教义相符,收集的故事 也不是撰者自己编造的,而是各有所本,散见于诸经,我们在《维摩诘所说经》、 《大般涅槃经》中即可以找到部分故事的原型。伽斯那是为便于教导初学者,才 从各经中摘选故事,将它们纂集在一起,并缀以佛法经教,然后编成本书的
其二,伽斯那本人并未将此书称为“经”,他所撰偈颂的首句“此论我所造 即是明证,而本书的原名《痴华鳌》也说明了这点 华”即“花鋆”,也就是花环。不过这里说的并不是真的花环,而是指 的古代印度的一种讲故事的体裁:如同将一些美丽的花朵串编成一只漂亮的花环 样,将一些娓娓动听的小故事汇合在一起,结成优美的文集,这个故事集也就 借称作“华鑿”。这种“华鬟”故事集在古代印度曾经风行一时,本书就是其中 的一种。不过这本故事集的书名的前面还特别冠有一个“痴”字,那是因为本书 中所收的譬喻故事所针砭讽刺的大多是“痴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笨人” “蠢人”)及他们的愚蠢行事。因而若要将本书的原名译得切合、好懂一些,那 就是《痴人的故事集》之类,只是《痴华鑿》一名确实是十分的雅致、形象,而 又有趣 《百喻经》的汉译工作完成于公元5世纪末。仅次于《众经别录》,现存 最早的经录之一—一梁僧祐撰《出三藏记集》卷9即记载有它的翻译缘起:“永 明十年(492年)九月十日,中天竺法师求那毗地出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出譬 喻,聚为一部,凡一百事。天竺僧伽斯[那]法师集行大乘,为新学者撰说此经。” 可知本书的汉译者为南朝萧齐时印度来华僧人求那毗地。 求那毗地是比丘名 Gunaviddhi的音译,意译则为德进、安进,他是中印度 人,伽斯那的弟子,于南齐建元初年(479-480年)来华,住建邺(今南京) 毗耶离寺,聚徒讲学,译经传道,最后居住于建邺正观寺,齐末中兴二年(502年) 冬圆寂。《梁高僧传》卷3、《出三藏记集》卷9、《历代三宝记》卷11、《开 元释教录》卷6等都收有他的传记资料或有关他译经情况的记载。 除《百喻经》外,求那毗地还曾翻译了《须达长者经》及《十二因缘经》各 卷,他的译文质朴流畅,简约明快,接近口语,易懂易记,在我国佛经翻译史 和翻译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一席,其中《百喻经》的影响更为广大,是他译著中 的代表作。 《百喻经》一名大约就是求那毗地更定的,本书又名《百句譬喻经》、《百 句譬喻集经》、《百譬经》,内中尤以《百喻经》之称最为直率简明而易懂,故 流传最广,甚至超乎它的原名《痴华鑿》之上
其二,伽斯那本人并未将此书称为“经”,他所撰偈颂的首句“此论我所造” 即是明证,而本书的原名《痴华鬘》也说明了这点。 “华鬘”即“花鬘”,也就是花环。不过这里说的并不是真的花环,而是指 的古代印度的一种讲故事的体裁:如同将一些美丽的花朵串编成一只漂亮的花环 一样,将一些娓娓动听的小故事汇合在一起,结成优美的文集,这个故事集也就 借称作“华鬘”。这种“华鬘”故事集在古代印度曾经风行一时,本书就是其中 的一种。不过这本故事集的书名的前面还特别冠有一个“痴”字,那是因为本书 中所收的譬喻故事所针砭讽刺的大多是“痴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笨人” “蠢人”)及他们的愚蠢行事。因而若要将本书的原名译得切合、好懂一些,那 就是《痴人的故事集》之类,只是《痴华鬘》一名确实是十分的雅致、形象,而 又有趣。 《百喻经》的汉译工作完成于公元 5 世纪末。仅次于《众经别录》,现存 最早的经录之一——梁僧祐撰《出三藏记集》卷 9 即记载有它的翻译缘起:“永 明十年(492 年)九月十日,中天竺法师求那毗地出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出譬 喻,聚为一部,凡一百事。天竺僧伽斯[那]法师集行大乘,为新学者撰说此经。” 可知本书的汉译者为南朝萧齐时印度来华僧人求那毗地。 求那毗地是比丘名 Gunaviddhi 的音译,意译则为德进、安进,他是中印度 人,伽斯那的弟子,于南齐建元初年(479—480 年)来华,住建邺(今南京) 毗耶离寺,聚徒讲学,译经传道,最后居住于建邺正观寺,齐末中兴二年(502 年) 冬圆寂。《梁高僧传》卷 3、《出三藏记集》卷 9、《历代三宝记》卷 11、《开 元释教录》卷 6 等都收有他的传记资料或有关他译经情况的记载。 除《百喻经》外,求那毗地还曾翻译了《须达长者经》及《十二因缘经》各 一卷,他的译文质朴流畅,简约明快,接近口语,易懂易记,在我国佛经翻译史 和翻译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一席,其中《百喻经》的影响更为广大,是他译著中 的代表作。 《百喻经》一名大约就是求那毗地更定的,本书又名《百句譬喻经》、《百 句譬喻集经》、《百譬经》,内中尤以《百喻经》之称最为直率简明而易懂,故 流传最广,甚至超乎它的原名《痴华鬘》之上
今存的《百喻经》各本共有两种不同的分卷方式:一种分为4卷,如《大 正藏》卷4本缘部下所收即是,此种版本的卷首没有引言;另一种分为上下两 卷,如《碛砂藏》所收,单行本多作如是划分,其卷前有“闻如是”引言一段。 关于《百喻经》中的引言,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后人所加,并非伽斯那的原著 这段引言,宣说释迦牟尼佛曾在王舍城鹊封竹园中举行法会,当时与会的有诸大 比丘、菩萨,及诸八部弟子3.6万人,内中的500名异学梵志向佛陀提了一连 串问题,佛祖一一解答,令他们心意开解,求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不妄语、不饮酒),并证悟了须陀洹果(即预流果,指通过思悟四谛之理而断灭 三界见惑后所达到的最初修行果位,据称修行者从此便可进入无漏的圣道之流)。 尔后佛祖又要为他们广说众喻。 这种叙述与其他佛经于经首描绘佛说法时的时间、地点、参加法会的徒众 及讲说该经的因缘的体例相一致,故宋元明藏均收入了这300多字,但这篇引 言却又与书末伽斯那所撰偈颂中的文义不符,所以我们也认为引言为后人所加之 说可信。 引言之后即是本书的主体:98篇譬喻。本书以“百喻”为名,《出三藏记 集》也称“一部凡一百事”,则全书理应收集有100篇譬喻,但今本实际上只 有98篇。这固然可以解释为“百喻”所举可能是就约数而言,但究竟是否果真 如此,还是译者漏译,抑或于流传中佚失,今已无从考定。不过也有学者,如鲁 迅先生,提出若将98篇譬喻与卷首引言及卷末偈颂统一计算,则恰为百数。这 种解释也可聊备一说,但这两段文字终究不是寓言故事,以之凑足百数未免过于 牵强 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98篇譬喻均由故事和说教两部分组成:故事是先导, 是说法的手段;说教是终结,是撰者编书的目的所在。 98篇中动物寓言仅5篇,为第48“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第54“蛇头 尾共争在前喻”、第83“狝猴喻”(狝,有些版本作“猕”,今从底本)、第 88“狝猴把豆喻”、第95“二鸽喻”。这5篇寓言将动物拟人化,赋与它们人 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读来新鲜有趣。但这里动物们所比拟的人却并非睿智机 敏的智人,而是愚痴乖戾、蠢笨无能的痴人
今存的《百喻经》各本共有两种不同的分卷方式:一种分为 4 卷,如《大 正藏》卷 4 本缘部下所收即是,此种版本的卷首没有引言;另一种分为上下两 卷,如《碛砂藏》所收,单行本多作如是划分,其卷前有“闻如是”引言一段。 关于《百喻经》中的引言,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后人所加,并非伽斯那的原著。 这段引言,宣说释迦牟尼佛曾在王舍城鹊封竹园中举行法会,当时与会的有诸大 比丘、菩萨,及诸八部弟子 3.6 万人,内中的 500 名异学梵志向佛陀提了一连 串问题,佛祖一一解答,令他们心意开解,求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不妄语、不饮酒),并证悟了须陀洹果(即预流果,指通过思悟四谛之理而断灭 三界见惑后所达到的最初修行果位,据称修行者从此便可进入无漏的圣道之流)。 尔后佛祖又要为他们广说众喻。 这种叙述与其他佛经于经首描绘佛说法时的时间、地点、参加法会的徒众, 及讲说该经的因缘的体例相一致,故宋元明藏均收入了这 300 多字,但这篇引 言却又与书末伽斯那所撰偈颂中的文义不符,所以我们也认为引言为后人所加之 说可信。 引言之后即是本书的主体:98 篇譬喻。本书以“百喻”为名,《出三藏记 集》也称“一部凡一百事”,则全书理应收集有 100 篇譬喻,但今本实际上只 有 98 篇。这固然可以解释为“百喻”所举可能是就约数而言,但究竟是否果真 如此,还是译者漏译,抑或于流传中佚失,今已无从考定。不过也有学者,如鲁 迅先生,提出若将 98 篇譬喻与卷首引言及卷末偈颂统一计算,则恰为百数。这 种解释也可聊备一说,但这两段文字终究不是寓言故事,以之凑足百数未免过于 牵强。 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 98 篇譬喻均由故事和说教两部分组成:故事是先导, 是说法的手段;说教是终结,是撰者编书的目的所在。 98 篇中动物寓言仅 5 篇,为第 48“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第 54“蛇头 尾共争在前喻”、第 83“狝猴喻”(狝,有些版本作“猕”,今从底本)、第 88“狝猴把豆喻”、第 95“二鸽喻”。这 5 篇寓言将动物拟人化,赋与它们人 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读来新鲜有趣。但这里动物们所比拟的人却并非睿智机 敏的智人,而是愚痴乖戾、蠢笨无能的痴人
直接嘲讽痴人的故事有93则,占绝大多数,它们所摹画的全是些幽默可笑、 滑稽荒诞的事情。故事的戏剧性在于痴人自有一套愚人的思想方法和处世规则: 所思所虑明明是谬误,却还自以为高明:所作所为虽极其粗憨迂阔,但他们干这 些蠢事时却始终有一股认真劲。作为局外人冷眼静观时,对他们的执著自不免或 欷款嗟叹,或嗤之以鼻,但同时也必定会心有所悟。 譬喻后半段的说教部分正是要帮助读者参悟的。伽斯那之所以编撰《百喻 经》,不是因为他对那些故事有什么特殊的爱好,而是想借助故事说明佛教的道 理,所以他在每个故事的后面都发了一段议论,以指点读者。 说教部分的内容可以大略分为几类: 其一是批判外道的邪见异说。如第1“愚人食盐喻”中批驳外道妄滥绝食, 白白损害身体而无益于道 其二是剖析痴人愚行产生的原因。内中的具体原因很多,可以总的概括为痴 人具有贪、嗔(书中原文作“瞋”)、痴三毒,正是这三毒使痴人的言行除可笑 外,还时常可鄙。 其三是训谕僧徒严守戒律、精勤修持。佛陀认为除灭三毒的根本办法是皈依 佛教、解悟佛理,并精进实修,修习过程中又要勇于发露忏悔,不能因为犯一戒 而更犯众戒,毁坏道业。 其四是规劝世俗人及时行布施,在小有财物时就要勤于施舍,不要指望家资 巨富时再行善举,因为时运难料,未来之事幽不可测,也许不会再有积功累德的 机会。 其五是解说某些深奧的佛教义理。如第34“送美水喻”即讲说了“三乘方 便、一乘真实”的道理。 《百喻经》的最后一部分是一篇偈颂。在偈颂中,伽斯那引用两则有关药物 的比喻,对九十八篇譬喻中故事与说教部分的关系,以及他纂集本书的旨趣作了 形象化的说明,其中阿伽陀药一喻尤其恰切 阿伽陀药是印度传说中的一种“功兼诸药”的奇药,平时以树叶包裹保存, 施用时将树叶中的药剂涂于患处,空树叶自然便被扔掉。伽斯那认为譬喻中的故 事就象那裏药的树叶,说教部分宣讲的佛法才是那真正有价值的神奇的药物,读 《百喻经》的人应当着重领会譬喻中所讲的佛教道理,并像用毕药剂便丢弃树叶
直接嘲讽痴人的故事有 93 则,占绝大多数,它们所摹画的全是些幽默可笑、 滑稽荒诞的事情。故事的戏剧性在于痴人自有一套愚人的思想方法和处世规则: 所思所虑明明是谬误,却还自以为高明;所作所为虽极其粗憨迂阔,但他们干这 些蠢事时却始终有一股认真劲。作为局外人冷眼静观时,对他们的执著自不免或 欷歔嗟叹,或嗤之以鼻,但同时也必定会心有所悟。 譬喻后半段的说教部分正是要帮助读者参悟的。伽斯那之所以编撰《百喻 经》,不是因为他对那些故事有什么特殊的爱好,而是想借助故事说明佛教的道 理,所以他在每个故事的后面都发了一段议论,以指点读者。 说教部分的内容可以大略分为几类: 其一是批判外道的邪见异说。如第 1“愚人食盐喻”中批驳外道妄滥绝食, 白白损害身体而无益于道。 其二是剖析痴人愚行产生的原因。内中的具体原因很多,可以总的概括为痴 人具有贪、嗔(书中原文作“瞋”)、痴三毒,正是这三毒使痴人的言行除可笑 外,还时常可鄙。 其三是训谕僧徒严守戒律、精勤修持。佛陀认为除灭三毒的根本办法是皈依 佛教、解悟佛理,并精进实修,修习过程中又要勇于发露忏悔,不能因为犯一戒 而更犯众戒,毁坏道业。 其四是规劝世俗人及时行布施,在小有财物时就要勤于施舍,不要指望家资 巨富时再行善举,因为时运难料,未来之事幽不可测,也许不会再有积功累德的 机会。 其五是解说某些深奥的佛教义理。如第 34“送美水喻”即讲说了“三乘方 便、一乘真实”的道理。 《百喻经》的最后一部分是一篇偈颂。在偈颂中,伽斯那引用两则有关药物 的比喻,对九十八篇譬喻中故事与说教部分的关系,以及他纂集本书的旨趣作了 形象化的说明,其中阿伽陀药一喻尤其恰切。 阿伽陀药是印度传说中的一种“功兼诸药”的奇药,平时以树叶包裹保存, 施用时将树叶中的药剂涂于患处,空树叶自然便被扔掉。伽斯那认为譬喻中的故 事就象那裹药的树叶,说教部分宣讲的佛法才是那真正有价值的神奇的药物,读 《百喻经》的人应当着重领会譬喻中所讲的佛教道理,并像用毕药剂便丢弃树叶
一样,领悟佛理后也不要迷恋故事本身。可见从伽斯那编撰本书的目的来看,其 真正看重的还是后面的说教部分,弘教布道的目的十分明显。 《百喻经》中的故事诙谐风趣,含义广博深刻,很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因而 流传极为广泛,各朝大藏经也均予收录,于此不再赘述,这里我们仅就本世纪出 现的几种单行本略作介绍 近世《百喻经》的流行与鲁迅先生的大力提倡密切相关。鲁迅先生赞叹此书 文学与佛学价值之高,曾于1914年将本书校正断句,分为上下两卷,并施资于 南京金陵刻经处重新刻印,以供散发。书后特别注明“会稽周树人施洋银六十圆 敬刻此经”。以后此种版本曾被多次影印或重新排印。 随后,1926年6月,与鲁迅交往甚密的语丝社社员王品青又因深爱此书设 喻之妙,删除书中教诫部分,独留譬喻故事,并以其原题书名《痴华鬟》取代《百 喻经》一名,交由北新书局印行。这是单独刊行《百喻经》故事部分之始,鲁迅 先生特意为此撰写了《题记》一文(参见《鲁迅全集·集外集》),附 于书前。 除上述刊印原书的善举外,也有一些学者将本书中的故事重译为现代汉语出 版,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本书的影响面。如40年代末期,诗人冯雪峰即删除原书 说教部分,基本保留原故事情节,用“述”的办法将本书改写成了一本《百喻经 故事》,不过他有时对原文改动较大。至1957年倪海曙先生也曾做过类似工作, 近年来本书再次受到了文化界的重视,编译佛经故事的学者都从其中选译了 不少故事,以构成他们各自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张友鸾《佛经寓言选》、王 邦维《佛经故事选》、罗秉芬与黄布凡《佛经故事》、谢生保《佛 经寓言故事选》等书即是。不过这些学者均系据不同需要各有取舍,都只摘 译了《百喻经》中的部分故事,对各篇譬喻后半段的说教文字及引言、偈颂更弃 而未取 重译全本《百喻经》的为著名学者周绍良先生的近作《今译》,1993 年9月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注释精到,译文顺畅,是一部难得的今译本。 《百喻经》文义浅白,易于理解,所以此次我们仅校印了原文。所用底 本为1955年8月文学古籍刊行社根据由鲁迅先生断句、金陵刻经处刊刻的 本子而出版的排印本,并适当参校了其余诸本。为展示今本《百喻经》全貌,我
一样,领悟佛理后也不要迷恋故事本身。可见从伽斯那编撰本书的目的来看,其 真正看重的还是后面的说教部分,弘教布道的目的十分明显。 《百喻经》中的故事诙谐风趣,含义广博深刻,很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因而 流传极为广泛,各朝大藏经也均予收录,于此不再赘述,这里我们仅就本世纪出 现的几种单行本略作介绍。 近世《百喻经》的流行与鲁迅先生的大力提倡密切相关。鲁迅先生赞叹此书 文学与佛学价值之高,曾于 1914 年将本书校正断句,分为上下两卷,并施资于 南京金陵刻经处重新刻印,以供散发。书后特别注明“会稽周树人施洋银六十圆 敬刻此经”。以后此种版本曾被多次影印或重新排印。 随后,1926 年 6 月,与鲁迅交往甚密的语丝社社员王品青又因深爱此书设 喻之妙,删除书中教诫部分,独留譬喻故事,并以其原题书名《痴华鬘》取代《百 喻经》一名,交由北新书局印行。这是单独刊行《百喻经》故事部分之始,鲁迅 先生特意为此撰写了《题记》一文(参见《鲁迅全集·集外集》),附 于书前。 除上述刊印原书的善举外,也有一些学者将本书中的故事重译为现代汉语出 版,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本书的影响面。如 40 年代末期,诗人冯雪峰即删除原书 说教部分,基本保留原故事情节,用“述”的办法将本书改写成了一本《百喻经 故事》,不过他有时对原文改动较大。至 1957 年倪海曙先生也曾做过类似工作。 近年来本书再次受到了文化界的重视,编译佛经故事的学者都从其中选译了 不少故事,以构成他们各自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张友鸾《佛经寓言选》、王 邦维《佛经故事选》、罗秉芬与黄布凡《佛经故事》、谢生保《佛 经寓言故事选》等书即是。不过这些学者均系据不同需要各有取舍,都只摘 译了《百喻经》中的部分故事,对各篇譬喻后半段的说教文字及引言、偈颂更弃 而未取。 重译全本《百喻经》的为著名学者周绍良先生的近作《今译》,1993 年 9 月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注释精到,译文顺畅,是一部难得的今译本。 《百喻经》文义浅白,易于理解,所以此次我们仅校印了原文。所用底 本为 1955 年 8 月文学古籍刊行社根据由鲁迅先生断句、金陵刻经处刊刻的 本子而出版的排印本,并适当参校了其余诸本。为展示今本《百喻经》全貌,我
们收印了引言部分;为方便阅读,我们将原文转录为横排简体,并参照周绍良先 生的今译本进行了标点分段;为便于査找,我们也给各篇譬喻标上了编号。希望 读者阅后能同我们一样认为这种出版形式既准确灵活而又方便实用 全文 百喻经卷上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引言 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 部三万六千人俱。 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 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 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 答曰:“亦有亦无 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 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 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 问曰:“五谷从何而生?” 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 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 答 四大火风从空而生。 问曰:“空从何而生?” 答曰:“从无所有生。 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 答曰:“从自然生。” 问曰:“自然从何而生?” 答曰:“从泥洹而生 问曰:“泥洹从何而生?
们收印了引言部分;为方便阅读,我们将原文转录为横排简体,并参照周绍良先 生的今译本进行了标点分段;为便于查找,我们也给各篇譬喻标上了编号。希望 读者阅后能同我们一样认为这种出版形式既准确灵活而又方便实用。 全文 百喻经卷上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引言 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 部三万六千人俱。 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 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 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 答曰:“亦有亦无。” 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 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 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 问曰:“五谷从何而生?” 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 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 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 问曰:“空从何而生?” 答曰:“从无所有生。” 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 答曰:“从自然生。” 问曰:“自然从何而生?” 答曰:“从泥洹而生。” 问曰:“泥洹从何而生?
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 问曰:“佛泥洹未?” 答曰:“我未泥洹。” “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 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 答曰:“众生甚苦。” 佛言:“云何名苦?” 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 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 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 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1.愚人食盐喻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 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 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2.愚人集牛乳喻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 今若预于日日中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 待临会时,当顿取 作是念已,便捉狞牛母子,各系异处。 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 时为众宾,或瞋或笑。 愚人亦尔。欲修布施,方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未及聚顷,或为县官、 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 3.以梨打破头喻昔有愚人,头上无毛。时有一人,以梨打头,乃至二三,悉 皆伤破。时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 傍人见已,而语之言:“何不避去?乃住受打,致使头破?
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 问曰:“佛泥洹未?” 答曰:“我未泥洹。” “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 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 答曰:“众生甚苦。” 佛言:“云何名苦?” 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 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 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 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1.愚人食盐喻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 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 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2.愚人集牛乳喻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 今若预于日日中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 待临会时,当顿取。” 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各系异处。 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 时为众宾,或瞋或笑。 愚人亦尔。欲修布施,方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未及聚顷,或为县官、 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 3.以梨打破头喻昔有愚人,头上无毛。时有一人,以梨打头,乃至二三,悉 皆伤破。时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 傍人见已,而语之言:“何不避去?乃住受打,致使头破?
愚人答言:“如彼人者,慢恃力,痴无智慧。见我头上无有发毛,谓为是 石,以梨打我,头破乃尔!” 傍人语言:“汝自愚痴,云何名彼以为痴也?汝若不痴,为他所打,乃至头 破,不知逃避。 比丘亦尔,不能具修信戒闻慧,但整威仪,以招利养,如彼愚人,被他打头, 不知避去,乃至伤破,反谓他痴。此比丘者亦复如是。 4.妇诈称死喻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妇无贞信,后于中间,共他 交往,邪淫心盛,欲逐旁夫,舍离己婿。于是密语一老母言:“我去之后,汝可 赍一死妇女尸,安著屋中。语我夫言,云我已死。” 老母于后伺其夫主不在之时,以一死尸置其家中。及其夫还,老母语言:“汝 妇已死 夫即往视,信是己妇。哀哭懊恼。大积薪油,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 妇于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 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如彼外道,闻他邪说,心生惑著,谓为真实,永不可改。虽闻正教,不信受 持。 5.渴见水喻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 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 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 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 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譬如外道,僻取其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将来无得道分 流转生死。若彼愚人见水不饮,为时所笑,亦复如是。 6.子死欲停置家中喻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 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 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 留,自欲弃去?
愚人答言:“如彼人者, 慢恃力,痴无智慧。见我头上无有发毛,谓为是 石,以梨打我,头破乃尔!” 傍人语言:“汝自愚痴,云何名彼以为痴也?汝若不痴,为他所打,乃至头 破,不知逃避。” 比丘亦尔,不能具修信戒闻慧,但整威仪,以招利养,如彼愚人,被他打头, 不知避去,乃至伤破,反谓他痴。此比丘者亦复如是。 4.妇诈称死喻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妇无贞信,后于中间,共他 交往,邪淫心盛,欲逐旁夫,舍离己婿。于是密语一老母言:“我去之后,汝可 赍一死妇女尸,安著屋中。语我夫言,云我已死。” 老母于后伺其夫主不在之时,以一死尸置其家中。及其夫还,老母语言:“汝 妇已死。” 夫即往视,信是己妇。哀哭懊恼。大积薪油,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 挟。 妇于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 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如彼外道,闻他邪说,心生惑著,谓为真实,永不可改。虽闻正教,不信受 持。 5.渴见水喻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 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 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 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 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譬如外道,僻取其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将来无得道分, 流转生死。若彼愚人见水不饮,为时所笑,亦复如是。 6.子死欲停置家中喻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 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 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 留,自欲弃去?
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 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 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覆藏,自说清净。或有智者即语之言: 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 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尔乃顿 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7.认人为兄喻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 称叹。 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尔者,彼有钱财,须者则用之,是故 为兄。见其还债,言非我兄。 傍人语言:“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 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 人闻此语,无不笑之 犹彼外道,闻佛善语,盗窃而用,以为己有。乃至傍人教使修行,不肯修行, 而作是言:“为利养故,取彼佛语化导众生,而无实事,云何修行?” 犹向愚人,为得财故,言是我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此亦如是。 8.山羌偷官库衣喻过去之世,有一山羌,偷王库物,而远逃走。尔时国王, 遣人四出,推寻捕得,将至王边,王即责其所得衣处。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 父之物。” 王遣著衣,实非山羌本所有故,不知著之,应在手者著于脚上,应在腰者返 著头上。 王见贼已,集诸臣等,共详此事,而语之言:“若是汝之祖父已来所有衣者, 应当解著,云何颠倒,用上为下?以不解故,定知汝衣必是偷得,非汝旧物。” 借以为譬:王者如佛,宝藏如法,愚痴羌者犹如外道。窃听佛法,著己法中, 以为自有。然不解故,布置佛法,迷乱上下,不知法相。如彼山羌,得王宝衣, 不识次第,颠倒而著,亦复如是
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 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 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覆藏,自说清净。或有智者即语之言: “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 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尔乃顿 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7.认人为兄喻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 称叹。 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尔者,彼有钱财,须者则用之,是故 为兄。见其还债,言非我兄。 傍人语言:“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 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 兄。” 人闻此语,无不笑之。 犹彼外道,闻佛善语,盗窃而用,以为己有。乃至傍人教使修行,不肯修行, 而作是言:“为利养故,取彼佛语化导众生,而无实事,云何修行?” 犹向愚人,为得财故,言是我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此亦如是。 8.山羌偷官库衣喻过去之世,有一山羌,偷王库物,而远逃走。尔时国王, 遣人四出,推寻捕得,将至王边,王即责其所得衣处。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 父之物。” 王遣著衣,实非山羌本所有故,不知著之,应在手者著于脚上,应在腰者返 著头上。 王见贼已,集诸臣等,共详此事,而语之言:“若是汝之祖父已来所有衣者, 应当解著,云何颠倒,用上为下?以不解故,定知汝衣必是偷得,非汝旧物。” 借以为譬:王者如佛,宝藏如法,愚痴羌者犹如外道。窃听佛法,著己法中, 以为自有。然不解故,布置佛法,迷乱上下,不知法相。如彼山羌,得王宝衣, 不识次第,颠倒而著,亦复如是
9.叹父德行喻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 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 时有愚人,闻其此语,便作是念,言:“我父德行,复过汝父。” 诸人问言:“有何德行,请道其事。” 愚人答曰:“我父小来,断绝淫欲,初无染污。 众人语言:“若断淫欲,云何生汝?”深为时人之所怪笑。 犹如世间无智之流,欲赞人德,不识其实,反致毁些。如彼愚者,意好叹父, 言成过失,此亦如是 10.三重楼喻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 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 造作如是之楼?” 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 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 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 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 有异。 11.婆罗门杀子喻昔有婆罗门,自谓多知,于诸星术、种种技艺,无不明达。 恃己如此,欲显其德,遂至他国,抱儿而哭。 有人问婆罗门言:“汝何故哭?” 婆罗门言:“今此小儿,七日当死,愍其夭殇,以是哭耳
9.叹父德行喻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 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 时有愚人,闻其此语,便作是念,言:“我父德行,复过汝父。” 诸人问言:“有何德行,请道其事。” 愚人答曰:“我父小来,断绝淫欲,初无染污。” 众人语言:“若断淫欲,云何生汝?”深为时人之所怪笑。 犹如世间无智之流,欲赞人德,不识其实,反致毁呰。如彼愚者,意好叹父, 言成过失,此亦如是。 10.三重楼喻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 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 造作如是之楼?” 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 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 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 “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 有异。 11.婆罗门杀子喻昔有婆罗门,自谓多知,于诸星术、种种技艺,无不明达。 恃己如此,欲显其德,遂至他国,抱儿而哭。 有人问婆罗门言:“汝何故哭?” 婆罗门言:“今此小儿,七日当死,愍其夭殇,以是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