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第三单元第12课 《道士塔》教学设计 王晓林六盘水市第三中学553001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准确筛选语言信息,通过语言信息分析人物形象,然后把握作者所倾注的思想感情 教学点 通过作者“恨”的感情基调来分析形象及对中国文化的审视 了解语言所具有的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教学方法 通读鉴赏法。 讨论法 课时索排 教学步暴,… 在上个世纪初的某一天,在中国西部的沙漠里蹒跚地行走着一小队人马,正朝向一个神 秘的地方。他们穿着有别于土布长袍的燕尾服,满面尘灰,顺着服尾上随便缀着几条黑色布 条,迎风飘摇着,胸前缝隙间还露出几缕黄毛。髙高的鼻梁上镶钳着两只大大的蓝眼睛,还 架着两片厚厚的玻璃,尽管衣衫褴褛,但还是禁不住几丝兴奋。当兴奋消散之后,络缌胡边 又浮现出稍许的恐惧。或许那个神秘的地方,周围被官兵把持着,那么我们将命悬一线:或 许,还要文书通牒还不一定能靠近那个神秘之处:或许· 或许,他们还不不知道,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上天是公平的”,一切付出最终 得到回报。因为他们不远万里飘洋过海而来,卖掉了所有的家当,冒着送命的危险。“佛 没有理由不实现他的诺言。还因为,这里只有一个穿着土布道袍的道士,傻愣愣地站在虚掩 的破门边,把持着这个神秘的佛教圣地一一莫高窟,畏缩中充满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叽哩呱啦 的似人非人的东西…… 这是一个故事,虚构的,但又那么真实。为何这么说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课 文,(板书)《道士塔》,共同揭开这个谜。 背景揭示及作者介绍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 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2.莫高窟,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 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包括洞窟550多个,壁画5 万多平方米,有10个八中校园大,文献资料四五万册。目前,北京图书馆藏有一万余册, 英国图书馆藏有1297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有6000册,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 究所藏有11050册,日本私人藏有592册,此外还有2700余册分散于各地 3.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 第1页共4页
第 1 页 共 4 页 高二(上)第三单元第 12 课 《道士塔》教学设计 王晓林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 553001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准确筛选语言信息,通过语言信息分析人物形象,然后把握作者所倾注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作者“恨”的感情基调来分析形象及对中国文化的审视。 了解语言所具有的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教学方法 通读鉴赏法。 讨论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在上个世纪初的某一天,在中国西部的沙漠里蹒跚地行走着一小队人马,正朝向一个神 秘的地方。他们穿着有别于土布长袍的燕尾服,满面尘灰,顺着服尾上随便缀着几条黑色布 条,迎风飘摇着,胸前缝隙间还露出几缕黄毛。高高的鼻梁上镶钳着两只大大的蓝眼睛,还 架着两片厚厚的玻璃,尽管衣衫褴褛,但还是禁不住几丝兴奋。当兴奋消散之后,络缌胡边 又浮现出稍许的恐惧。或许那个神秘的地方,周围被官兵把持着,那么我们将命悬一线;或 许,还要文书通牒还不一定能靠近那个神秘之处;或许…… 或许,他们还不不知道,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上天是公平的”,一切付出最终 得到回报。因为他们不远万里飘洋过海而来,卖掉了所有的家当,冒着送命的危险。“佛” 没有理由不实现他的诺言。还因为,这里只有一个穿着土布道袍的道士,傻愣愣地站在虚掩 的破门边,把持着这个神秘的佛教圣地--莫高窟,畏缩中充满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叽哩呱啦 的似人非人的东西…… 这是一个故事,虚构的,但又那么真实。为何这么说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课 文,(板书)《道士塔》,共同揭开这个谜。 二、背景揭示及作者介绍 1.余秋雨,1946 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 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2.莫高窟,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 25 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 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包括洞窟 550 多个,壁画 5 万多平方米,有 10 个八中校园大,文献资料四五万册。目前,北京图书馆藏有一万余册, 英国图书馆藏有 11297 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有 6000 册,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 究所藏有 11050 册,日本私人藏有 592 册,此外还有 2700 余册分散于各地。 3. 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
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 危山下发现莫高窟。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900年5月26日,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他向敦煌县令汇报,并奉上经文两卷。然而 不学无术的严知县却视为废纸,毫不理会 王道士守着经文整整三年,又一位知县上任了,王道士再次上报。这位汪知县总算高度 重视,并亲自到莫高窟查看一番,指示王道士要好好看管这些经卷,然后打道回府,再无下 文。后来外国人知道了,千里迢迢赶来,用很少的钱从王道士手里买走了其中的大部分藏书 作者对这些宝物的损失感到十分痛心并从中深省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 根源。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行文的。 三、研析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目的:扫清文字障碍,把握文章及作者所表露出的感情 需要注意的文字读音:箓(u)蘸(han)鲜血( XIan xue)坍弛( tan chi)蹊跷(qi qiao)歆(xin)羡风餐露宿辩(辨)驳 2在明白作者所描述事情的梗概之后,作者怎样评说这件事? 明确:全文描写的是在19世纪初,发生在敦煌最著名的佛教石窟莫高窟一一当时存留 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一的一场文化浩劫。面对这场劫难,作者沉重地说“这是 个巨大的民族悲剧”,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作品在滴血”。 3面对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找出最能直接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一句话。 明确:我好恨! 4纵观全篇,结合文中信息找出作者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恨他们? 分析:围绕着这场浩劫,出现了与之有着直接关系的三者,即当时在莫高窟当住持的“原 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的王圆 箓。大量文物都是从他手里流走的。 王圆箓这个人物形象,可以从字里行间窥见其全貌。照片上的他“穿着土布棉衣,目光 呆滞,畏畏缩缩”的一个平民。在发现文物以前,不仅把洞窟里“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 用石灰粉刷得“一片净白”,而且还把塑雕那“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学浅笑变成了” “天师、灵官”的泥巴。故使作者亲临时看到的是“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象”,从而“脑 中也是一片惨白”。当他发现文物之后,只是到县城时,“捡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顺便说说 这桩奇事”。当那些从西方来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用“一些现编的童话”和 “一点随身带着的”“商品”,“少量的银元”等就可以换取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而当那些 人走的时候,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与他们“依依惜别,感谢司大 人、贝大人的‘布施’”。“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以盼望的姿势伫立在夕阳底下 其次就是从王道士手中“夺走”文物的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他们“不 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起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着偷运一两件文物回 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他 们用“几句现编的童话”和少得可怜的银元,就从道士手里“换”走了他们所想要的大量文 物。“回到国内,受到了热烈的”。在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时时激起如雷的掌声时,“他 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当西方来的探险者(实质上讲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文化列强或强盗)冒着生命危险“在沙 漠里燃起股股炊烟”时,“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当王道士随着不时的进城拿 着文物给县长看看时,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 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当道士和西方来的探险者 正进行着他们所谓的交易,当西方的探险者,卖掉全部家产,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把文物弄到 第2页共4页
第 2 页 共 4 页 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 1892 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 危山下发现莫高窟。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1900 年 5 月 26 日,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他向敦煌县令汇报,并奉上经文两卷。然而 不学无术的严知县却视为废纸,毫不理会。 王道士守着经文整整三年,又一位知县上任了,王道士再次上报。这位汪知县总算高度 重视,并亲自到莫高窟查看一番,指示王道士要好好看管这些经卷,然后打道回府,再无下 文。后来外国人知道了,千里迢迢赶来,用很少的钱从王道士手里买走了其中的大部分藏书。 作者对这些宝物的损失感到十分痛心并从中深省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 根源。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行文的。 三、研析课文内容 1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目的:扫清文字障碍,把握文章及作者所表露出的感情。 需要注意的文字读音:箓(lù)蘸(zhàn)鲜血(xiān xuè)坍弛(tān chí) 蹊跷(qī qīao)歆(xīn)羡 风餐露宿 辩(辨)驳 2 在明白作者所描述事情的梗概之后,作者怎样评说这件事? 明确:全文描写的是在 19 世纪初,发生在敦煌最著名的佛教石窟莫高窟——当时存留 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的一场文化浩劫。面对这场劫难,作者沉重地说“这是一 个巨大的民族悲剧”,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作品在滴血”。 3 面对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找出最能直接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一句话。 明确:我好恨! 4 纵观全篇,结合文中信息找出作者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恨他们? 分析:围绕着这场浩劫,出现了与之有着直接关系的三者,即当时在莫高窟当住持的“原 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的王圆 箓。大量文物都是从他手里流走的。 王圆箓这个人物形象,可以从字里行间窥见其全貌。照片上的他“穿着土布棉衣,目光 呆滞,畏畏缩缩”的一个平民。在发现文物以前,不仅把洞窟里“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 用石灰粉刷得“一片净白”,而且还把塑雕那“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学浅笑变成了” “天师、灵官”的泥巴。故使作者亲临时看到的是“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象”,从而“脑 中也是一片惨白”。当他发现文物之后,只是到县城时,“捡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顺便说说 这桩奇事”。当那些从西方来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用“一些现编的童话”和 “一点随身带着的”“商品”,“少量的银元”等就可以换取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而当那些 人走的时候,王道士 “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与他们“依依惜别,感谢司大 人、贝大人的‘布施’”。“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以盼望的姿势伫立在夕阳底下。 其次就是从王道士手中“夺走”文物的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他们“不 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起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着偷运一两件文物回 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他 们用“几句现编的童话”和少得可怜的银元,就从道士手里“换”走了他们所想要的大量文 物。“回到国内,受到了热烈的”。在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时时激起如雷的掌声时,“他 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当西方来的探险者(实质上讲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文化列强或强盗)冒着生命危险“在沙 漠里燃起股股炊烟”时,“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当王道士随着不时的进城拿 着文物给县长看看时,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 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当道士和西方来的探险者 正进行着他们所谓的交易,当西方的探险者,卖掉全部家产,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把文物弄到
手时,这里“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 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不仅如此,中国的官员却嫌“运费不低”, 故当有一批文物送京时,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 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而这些官员只是 当时封建末期满清政府的缩影 另外,站在这场浩劫之外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我”,作者自己。当他看到道士对洞 窟进行“修葺”时,他在心底里痛苦地呼喊着“住手”;当他看到西方文化列强一箱箱地运 走代表中国最灿烂文化的敦煌文物时,他想乘着战马,手持宝剑要与之“决胜负于城下” 当看到中国官员随手糟践这些文物的时候,他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把这些文物存放在伦敦 博物馆里,但却很无奈,故只有大哭一场,从心里发出一句感情强烈的怨愤之语“我好恨”! 通过以上分析,明确:恨的主要内容是王道士、西方文化列强、以中国官员为代表的满 清政府及他自己。因为王道士麻木愚昧,列强贪婪无耻,政府腐败无能,自己无可奈何。 面对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的王圆箓、晚清政府、文化列强、自己。 5作者持怎样的恨? 明确:通过对王道士、西方文化列强、满清政府及自己人物形象的分析,得出:对麻木 愚昧的王道士所持为愤恨,对贪婪无耻的文化列强所持为憎恨,对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所持 为痛恨,对无可奈何的自己所持为憾恨 6导致作者“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这场文化浩劫,尽管这些文物的流失绝大部分与王道士有直接关系,但从本质上 探讨,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场“巨大的民族悲剧”,是因为当时代表政府的官员没有认识到敦 煌文化的价值,他在生活上的各种腐败行为与政治上的无能(没有专门的文化保护官邸,没 有看守和门卫等)。故导致恨的根本原因是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 7这篇文章,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强烈的感情,难道作者就只有恨吗?为什 明确:面对这么一场“巨大的民族悲剧”,任何一个有识之士,任何一个对本国文化持 有热肠的人,都不兔会对之扼腕叹息的。扼腕叹息的是中国最灿烂的文化,不仅是其物质形 态在自己国家,而且作为一门研究学科,也应在自己的国家。西方文化列强盗取的不单是文 物,更是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尊严。故任何一个爱国人士对待这种一现象都会有一种情感, 那叫做爱,对本国文化与文明的深深热爱,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作者的所有无奈举动都像所有的敦煌研究学者一样,都是为了“中国的荣耀与耻辱”, 在荣耀与耻辱面前展现的是无比激越的情感,故“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而历史终于印 证“敦煌在中国”的时候,作者也像中国的专家一样,“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 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从而引起读者及后来之士不得不对中国文化命运进行重新 关注与审视。 沉默中交织浓烈的爱与恨的情感 8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距今百年左右,那么当下的我们怎样认识昨天的悲剧? 开放题,这需要对中国文化作全面的考察与认识,从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 化遗产的调度责任感上来认识,并且还要具有全局观念,运用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取 其数理化,去其糟粕”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审视。 四、课堂总结 文章通过道士塔以虚构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段史实,通过描述与这段史实有直接与间 接关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体会到由于“历史错步上前的小丑”的愚昧,其实本质上是由封 建统治者的腐朽无能,及其外国侵略者欺騙和掳掠,从而导致敦煌艺术经历文化浩劫。而这 场浩劫也成为中华民族的“耻辱”,最后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在屈辱中加紧钻研,所以使得 第3页共4页
第 3 页 共 4 页 手时,这里“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 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不仅如此,中国的官员却嫌“运费不低”, 故当有一批文物送京时,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 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而这些官员只是 当时封建末期满清政府的缩影。 另外,站在这场浩劫之外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我”,作者自己。当他看到道士对洞 窟进行“修葺”时,他在心底里痛苦地呼喊着“住手”;当他看到西方文化列强一箱箱地运 走代表中国最灿烂文化的敦煌文物时,他想乘着战马,手持宝剑要与之“决胜负于城下”; 当看到中国官员随手糟践这些文物的时候,他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把这些文物存放在伦敦 博物馆里,但却很无奈,故只有大哭一场,从心里发出一句感情强烈的怨愤之语“我好恨”! 通过以上分析,明确:恨的主要内容是王道士、西方文化列强、以中国官员为代表的满 清政府及他自己。因为王道士麻木愚昧,列强贪婪无耻,政府腐败无能,自己无可奈何。 面对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的王圆箓、晚清政府、文化列强、自己。 5 作者持怎样的恨? 明确:通过对王道士、西方文化列强、满清政府及自己人物形象的分析,得出:对麻木 愚昧的王道士所持为愤恨,对贪婪无耻的文化列强所持为憎恨,对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所持 为痛恨,对无可奈何的自己所持为憾恨。 6 导致作者“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这场文化浩劫,尽管这些文物的流失绝大部分与王道士有直接关系,但从本质上 探讨,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场“巨大的民族悲剧”,是因为当时代表政府的官员没有认识到敦 煌文化的价值,他在生活上的各种腐败行为与政治上的无能(没有专门的文化保护官邸,没 有看守和门卫等)。故导致恨的根本原因是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 7 这篇文章,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强烈的感情,难道作者就只有恨吗?为什 么? 明确:面对这么一场“巨大的民族悲剧”,任何一个有识之士,任何一个对本国文化持 有热肠的人,都不免会对之扼腕叹息的。扼腕叹息的是中国最灿烂的文化,不仅是其物质形 态在自己国家,而且作为一门研究学科,也应在自己的国家。西方文化列强盗取的不单是文 物,更是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尊严。故任何一个爱国人士对待这种一现象都会有一种情感, 那叫做爱,对本国文化与文明的深深热爱,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作者的所有无奈举动都像所有的敦煌研究学者一样,都是为了“中国的荣耀与耻辱”, 在荣耀与耻辱面前展现的是无比激越的情感,故“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而历史终于印 证“敦煌在中国”的时候,作者也像中国的专家一样,“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 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从而引起读者及后来之士不得不对中国文化命运进行重新 关注与审视。 沉默中交织浓烈的爱与恨的情感。 8 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距今百年左右,那么当下的我们怎样认识昨天的悲剧? 开放题,这需要对中国文化作全面的考察与认识,从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 化遗产的调度责任感上来认识,并且还要具有全局观念,运用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取 其数理化,去其糟粕”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审视。 四、课堂总结 文章通过道士塔以虚构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段史实,通过描述与这段史实有直接与间 接关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体会到由于“历史错步上前的小丑”的愚昧,其实本质上是由封 建统治者的腐朽无能,及其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从而导致敦煌艺术经历文化浩劫。而这 场浩劫也成为中华民族的“耻辱”,最后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在屈辱中加紧钻研,所以使得
日本学者不得不承认不仅“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结论。进而使得“荣耀”的回 归。在作者的虚构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无比“真实”的史实,从中也流露出作者无比强烈 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与作者一起感受这种情感。更重要的是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会不自觉 地对中国文化的命运及价值重新审视。这就是本文的艺术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憾恨)自己的无可奈何 (愤恨)道士的麻木愚昧 恨 (憎恨)列强的贪婪无耻 (痛恨)政府的腐败无能 恨(本质) 爱中国文化的无比真诚的爱 对中国文化命运的深切关注 引起人们重新审视中国文化 第4页共4页
第 4 页 共 4 页 日本学者不得不承认不仅“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结论。进而使得“荣耀”的回 归。在作者的虚构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无比“真实”的史实,从中也流露出作者无比强烈 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与作者一起感受这种情感。更重要的是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会不自觉 地对中国文化的命运及价值重新审视。这就是本文的艺术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恨 (憾恨)自己的无可奈何 (痛恨)政府的腐败无能 (愤恨)道士的麻木愚昧 (憎恨)列强的贪婪无耻 恨(本质) 对中国文化的无比真诚的爱 对中国文化命运的深切关注 引起人们重新审视中国文化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