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阙就是宫殿外门两旁高出的建筑物。《周礼》中的“象魏”,《春秋》中的“两观”,《左传》中 的“观台”,都是阙。古代王宫有五门,最外面为皋门,雉门为第二道门,阙在雉门之外。郑 玄注《周礼》说:“大宰以正月朔日,布王治之事于天下,至正岁,又书而县于象魏,振木 铎以徇之,使万民观焉。”汉代北阙的政治意义,应溯源于此。 汉刚建立时,各地割据势力还没有剪除,萧何负责营建未央宫时,依据厌胜这种辟邪祈吉的 方术压制凶顽,只建立了东阙和北阙。西汉时北阙的政治意义越来越被看重,在这里发生了 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如汉昭帝时这里曾发生过冒充卫太子的事件,曾引起很大轰动:汉哀 帝死后,董贤曾在此免冠徒跣诣阙谢罪,太后诏书也在阙下宣读给董贤等。 萧何这样建阙,还和政治史观有关。《史记》记载,秦的上帝祠中独缺黑帝,而传说中有五 帝。刘邦认为自己就是黑帝,建立了黑帝祠,并沿用秦的水德之制。水德之制,是战国时的 邹衍创立的“五德终始说”的重要内容。“五德终始说”被历代新王朝建立者信奉,来阐释其政 权的合法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据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刘邦则沿用秦的水德之制,水 在五行中代表北方,东方为木,水生木。而南方是火,西方为金,火和金与水和木是相克的 关系,这也是萧何只建北阙和东阙的原因所在。 汉武帝在太初改制时,改汉水德尚黑为土德尚黄。到了西汉中后期,士人利用汉高祖为赤帝 子,当为火德之说,极力鼓吹五行相生说。东汉时以洛阳为都城,营建宫阙时,除继承西汉 初期的建筑理念,建立了北阙和东阙外,也在南宫也修建了南阙,这和其政治史观密切相关。 或许受此影响,南阙在政治活动中越来越重要。西汉时管理北阙的公车司马令,到东汉时成 为专门管理南阙的官员,公车司马令的职责在西汉时都是北阙的政治功能。在政治地位上, 东汉时南阙渐渐超过了北阙。 阙作为一个政治符号,闪现着耀眼的光芒。汉代很多名臣都有诣阙上书的经历。汉武帝时 主父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东汉时,冀州刺史朱穆因得罪宦官势力被治罪,“太 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汉桓帝最终不得不赦免朱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正义,为了 国家民族利益而在阙前表现出的“锵锵”风骨,并不输“巍巍”帝阙 摘编自宋艳萍《汉阙与汉代政治史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本来是皋门、雉门之间的建筑物,史料记载有正月之时悬挂政令、法律条文等于阙的 做法,这样阙被赋予了政治含义。 B.营建未央宫时,国家还没有统一,萧何只建了东阙北阙,没有在西南两面建门阙,有用 厌胜之术压服敌人的目的 C.西汉时期北阙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政治意义,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在这里发生,这里甚 至成了一些政治势力角逐的舞台 D.东汉以洛阳为都城,营建宫阙时,由于政治史观的变化,受汉武帝土德制度的影响,既 建了北阙和东阙,也建了南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河南省濮阳市 2017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阙就是宫殿外门两旁高出的建筑物。《周礼》中的“象魏”,《春秋》中的“两观”,《左传》中 的“观台”,都是阙。古代王宫有五门,最外面为皋门,雉门为第二道门,阙在雉门之外。郑 玄注《周礼》说:“大宰以正月朔日,布王治之事于天下,至正岁,又书而县于象魏,振木 铎以徇之,使万民观焉。”汉代北阙的政治意义,应溯源于此。 汉刚建立时,各地割据势力还没有剪除,萧何负责营建未央宫时,依据厌胜这种辟邪祈吉的 方术压制凶顽,只建立了东阙和北阙。西汉时北阙的政治意义越来越被看重,在这里发生了 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如汉昭帝时这里曾发生过冒充卫太子的事件,曾引起很大轰动;汉哀 帝死后,董贤曾在此免冠徒跣诣阙谢罪,太后诏书也在阙下宣读给董贤等。 萧何这样建阙,还和政治史观有关。《史记》记载,秦的上帝祠中独缺黑帝,而传说中有五 帝。刘邦认为自己就是黑帝,建立了黑帝祠,并沿用秦的水德之制。水德之制,是战国时的 邹衍创立的“五德终始说”的重要内容。“五德终始说”被历代新王朝建立者信奉,来阐释其政 权的合法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据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刘邦则沿用秦的水德之制,水 在五行中代表北方,东方为木,水生木。而南方是火,西方为金,火和金与水和木是相克的 关系,这也是萧何只建北阙和东阙的原因所在。 汉武帝在太初改制时,改汉水德尚黑为土德尚黄。到了西汉中后期,士人利用汉高祖为赤帝 子,当为火德之说,极力鼓吹五行相生说。东汉时以洛阳为都城,营建宫阙时,除继承西汉 初期的建筑理念,建立了北阙和东阙外,也在南宫也修建了南阙,这和其政治史观密切相关。 或许受此影响,南阙在政治活动中越来越重要。西汉时管理北阙的公车司马令,到东汉时成 为专门管理南阙的官员,公车司马令的职责在西汉时都是北阙的政治功能。在政治地位上, 东汉时南阙渐渐超过了北阙。 阙作为一个政治符号,闪现着耀眼的光芒。汉代很多名臣都有诣阙上书的经历。汉武帝时, 主父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东汉时,冀州刺史朱穆因得罪宦官势力被治罪,“太 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汉桓帝最终不得不赦免朱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正义,为了 国家民族利益而在阙前表现出的“锵锵”风骨,并不输“巍巍”帝阙。 (摘编自宋艳萍《汉阙与汉代政治史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本来是皋门、雉门之间的建筑物,史料记载有正月之时悬挂政令、法律条文等于阙的 做法,这样阙被赋予了政治含义。 B.营建未央宫时,国家还没有统一,萧何只建了东阙北阙,没有在西南两面建门阙,有用 厌胜之术压服敌人的目的。 C.西汉时期北阙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政治意义,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在这里发生,这里甚 至成了一些政治势力角逐的舞台。 D.东汉以洛阳为都城,营建宫阙时,由于政治史观的变化,受汉武帝土德制度的影响,既 建了北阙和东阙,也建了南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建筑物,阙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如《周礼》《春秋》《左传》都有关于阙的记 载,但这时的阙未必就是礼制建筑 B.刘邦认为自己是秦的上帝祠中独缺的黑帝,建立了黑帝祠,并沿用秦朝的水德之制,他 的这种政治史观也表现在阙的建筑中。 C.邹衍创立的“五德终始说”这种政治史观,受到了历代帝王的选择和追捧,秦始皇和刘邦 都以此标榜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D.东汉时建立了南阙,在西汉时管理北阙的公车司马令在这时则专门管理南阙,和北阙相 比,南阙的政治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的政治意义,超过了它作为一个建筑物所承受的功能和作用,受 强烈的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五行中水代表北方,东方为木,南、西分别是火、金,根据火、金与水、木相克的关 系可理解未央宫阙门建立取舍的原因。 C.阙作为政治符号,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史观及政治形势,如东汉宫阙建有北阙、东阙、南 阙,就表现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冲突。 D.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统治者的政治史观给阙赋予了政治意义,但那些仁人志士在这里 表现出的“锵锵”风骨,同样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自然天成汪曾祺 李辉 认识汪曾祺先生很早,应该是30年前我刚到北京工作后不久。我保存有他的一份手稿,《是一篇好文章》,大约写于1986年,算算也有26年了 当时,我在《北京晚报》编辑副刊,发表了一位老中医耿鉴庭先生的文章《朱光潜先生二三 事》,汪曾祺读后,极为欣赏,很快给我寄来他的读后感。一见手稿,爱不释手。他写得讲 究,清新、淡雅,如山溪自然天成,潺潺流淌,携两岸野草山花芬芳气息,少有烟火味。文 字略有修改,却处理得干净利落,丝毫不减文稿整体美感。 因标题字数太多,记得发表前,与之商量,他同意改为“一篇好文章”。为何对一篇界外人士 的文章如此关注,极力推荐?应是在他看来,其文体现了他所推崇的文学观。汪曾祺作文, 历来追求自然天成的境界,不张扬恣意,不故作姿态。他在《一篇好文章》中这样说:“这 篇文章的好处是没有作家气。耿先生写得很自然,很亲切,不矜持作态。耿先生没有想在文 章中表现自己(青年作家往往竭力想在作品里表现自己的个性,使人读了不大舒服),但是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耿先生的人品,谦虚、富人情,而有修养。 富人情,有修养,这其实是汪曾祺从恩师沈从文那里承继的一种美学意义上的为人之道、作 文之道。在沈从文与汪曾祺的作品中,我们读得出文人气息的恬淡、悠远境界。这一境界, 其实并非故作高深,而是基于信奉一种艺术需要节制的文学观。汪曾祺说:“有感情而不外 露,乃真有感情。这篇文章的另一个好处是完全没有感伤主义——感伤主义即没有那么多感 情却装得很有感情。”在这一点上,汪曾祺可说是当年“京派文人”最好的传人。尤其是在“文 革”之后,因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等剧的创作,他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波折,对从事文 学创作之初的体验有了更深的理解。他重新回归自己所推崇的艺术本真,在适应寂寞、享受 恬淡之中,走进了最后的创作高峰。 后来,我与汪曾祺的来往就多了。去他的蒲黄榆家中,和他聊天,看他挥亳写字绘画。我曾 专门请他讲沈从文,讲萧乾,讲西南联大的往事,并专门整理一篇《听汪曾祺谈沈从文》。 1990年,我为一家出版社策划出版一套世界名人画传,约请一批名家撰稿,我特地请他写
A.作为建筑物,阙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如《周礼》《春秋》《左传》都有关于阙的记 载,但这时的阙未必就是礼制建筑。 B.刘邦认为自己是秦的上帝祠中独缺的黑帝,建立了黑帝祠,并沿用秦朝的水德之制,他 的这种政治史观也表现在阙的建筑中。 C.邹衍创立的“五德终始说”这种政治史观,受到了历代帝王的选择和追捧,秦始皇和刘邦 都以此标榜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D.东汉时建立了南阙,在西汉时管理北阙的公车司马令在这时则专门管理南阙,和北阙相 比,南阙的政治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的政治意义,超过了它作为一个建筑物所承受的功能和作用,受 强烈的政治因素的影响。 B.在五行中水代表北方,东方为木,南、西分别是火、金,根据火、金与水、木相克的关 系可理解未央宫阙门建立取舍的原因。 C.阙作为政治符号,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史观及政治形势,如东汉宫阙建有北阙、东阙、南 阙,就表现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冲突。 D.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统治者的政治史观给阙赋予了政治意义,但那些仁人志士在这里 表现出的“锵锵”风骨,同样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自然天成汪曾祺 李辉 认识汪曾祺先生很早,应该是 30 年前我刚到北京工作后不久。我保存有他的一份手稿,《是一篇好文章》,大约写于 1986 年,算算也有 26 年了。 当时,我在《北京晚报》编辑副刊,发表了一位老中医耿鉴庭先生的文章《朱光潜先生二三 事》,汪曾祺读后,极为欣赏,很快给我寄来他的读后感。一见手稿,爱不释手。他写得讲 究,清新、淡雅,如山溪自然天成,潺潺流淌,携两岸野草山花芬芳气息,少有烟火味。文 字略有修改,却处理得干净利落,丝毫不减文稿整体美感。 因标题字数太多,记得发表前,与之商量,他同意改为“一篇好文章”。为何对一篇界外人士 的文章如此关注,极力推荐?应是在他看来,其文体现了他所推崇的文学观。汪曾祺作文, 历来追求自然天成的境界,不张扬恣意,不故作姿态。他在《一篇好文章》中这样说:“这 篇文章的好处是没有作家气。耿先生写得很自然,很亲切,不矜持作态。耿先生没有想在文 章中表现自己(青年作家往往竭力想在作品里表现自己的个性,使人读了不大舒服),但是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耿先生的人品,谦虚、富人情,而有修养。” 富人情,有修养,这其实是汪曾祺从恩师沈从文那里承继的一种美学意义上的为人之道、作 文之道。在沈从文与汪曾祺的作品中,我们读得出文人气息的恬淡、悠远境界。这一境界, 其实并非故作高深,而是基于信奉一种艺术需要节制的文学观。汪曾祺说:“有感情而不外 露,乃真有感情。这篇文章的另一个好处是完全没有感伤主义——感伤主义即没有那么多感 情却装得很有感情。”在这一点上,汪曾祺可说是当年“京派文人”最好的传人。尤其是在“文 革”之后,因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等剧的创作,他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波折,对从事文 学创作之初的体验有了更深的理解。他重新回归自己所推崇的艺术本真,在适应寂寞、享受 恬淡之中,走进了最后的创作高峰。 后来,我与汪曾祺的来往就多了。去他的蒲黄榆家中,和他聊天,看他挥毫写字绘画。我曾 专门请他讲沈从文,讲萧乾,讲西南联大的往事,并专门整理一篇《听汪曾祺谈沈从文》。 1990 年,我为一家出版社策划出版一套世界名人画传,约请一批名家撰稿,我特地请他写
《释迦牟尼传》,他虽勉为其难,最终还是应允,写出几万字的佛祖故事。后来,我颇觉得 此举过于唐突,干扰了他的创作习惯,一直为之内疚。 993年,我主编“金蔷薇随笔文丛”二十种,请他加盟,他编选一本,题曰“榆树村杂记”,取 居住的蒲黄榆之义。我为此书写一点评:“酒至微醺状态,他会变得尤为可爱,散淡与幽默 天然合成。他的文章从不雕琢,如清风一样轻盈飘逸,读起来更让人陶醉。他不仅仅表现出 个小说家的才能,用炉火纯青的白描,描绘人与景;他也是一个学问家,散淡的文字背后 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文化气息。 最后一次见到汪曾祺,是在1996年冬天。他的老友黄永玉先生旅居香港十年后首次返京 几位热心人在东三环长虹桥附近的德式餐厅“豪夫门啤酒”举办两次大型聚会,其中一次由黄 永玉开列名单,请来许多老朋友,其中包括汪曾祺。 那天,我与汪曾祺同桌。他的脸色看上去比不久前更黑,想是酒多伤肝的缘故。每次聚会, 他最喜饮酒,白酒或黄酒,酒过三巡,兴致愈高,满脸可爱。那天只有啤酒,他喝得不多, 兴致似也不太高。参加聚会的多是美术界人士,汪曾祺偶尔站起来与人寒暄几句,大多时间 则是安静地坐在那里 不久,便传来他去世的噩耗。他走得太早,还不到80岁,本可以写出更多作品。一肚子的 故事,挥洒不尽的见识,他人如何学也学不来的文字功夫,他把这些都带走了。多可惜,他 连一本完整的回忆录都没留下。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我喜欢看这部杂记里的文章,质朴的语言,平和的心态,以及时时造出的天真和风趣,让 我在轻松愉悦中受益。认识到作文可以质朴如斯:少雕琢,无卖弄,不做作,平白如话。(田 娟华《作文可以质朴如斯——读汪曾祺》) ②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 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世界 是喧嚣的,我们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汪曾祺《无事此静坐》)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是1986年认识汪曾祺的,当时汪曾祺向《北京晚报》投的《 是一篇好文章》的稿子,至今被作者保存着。 汪曾祺喜静不喜喧闹浮躁,他认为静是一种气质,是一种修养,所以他在为黄永玉举办 的聚会上喝酒甚少,多是一个人安静地坐着。 C.作者与田娟华认为,汪曾祺选编的《榆树村杂记》一书风趣幽默,语言质朴,富有浓郁 的文化气息,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D.本文叙事详略得当,通过回忆与汪曾褀的交往,表现了对汪曾祺自然天成的认可,并因 汪曾祺去世后没有留下一本完整的回忆录而遗憾 5.汪曾祺为什么欣赏、推荐《朱光潜先生二三事》这篇文章?请简要分析。(4分) 6.汪曾祺的“自然天成”主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认识。(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绣球花 陈毓 晨曦微露时,绣球花是淡绿色,太阳一出,就变奶白色了,有月光的夜里,绣球花又是鹅黄 色 这是柰子的观察。住在金农山庄这三年,每年的4到6月,绣球花都会一粒粒绽开,细密的 花朵慢慢张开、饱满,终于结成一个个绣球模样,团团抱紧柔韧的枝条,又如一盏盏饱满的
《释迦牟尼传》,他虽勉为其难,最终还是应允,写出几万字的佛祖故事。后来,我颇觉得 此举过于唐突,干扰了他的创作习惯,一直为之内疚。 1993 年,我主编“金蔷薇随笔文丛”二十种,请他加盟,他编选一本,题曰“榆树村杂记”,取 居住的蒲黄榆之义。我为此书写一点评:“酒至微醺状态,他会变得尤为可爱,散淡与幽默 天然合成。他的文章从不雕琢,如清风一样轻盈飘逸,读起来更让人陶醉。他不仅仅表现出 一个小说家的才能,用炉火纯青的白描,描绘人与景;他也是一个学问家,散淡的文字背后, 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文化气息。” 最后一次见到汪曾祺,是在 1996 年冬天。他的老友黄永玉先生旅居香港十年后首次返京, 几位热心人在东三环长虹桥附近的德式餐厅“豪夫门啤酒”举办两次大型聚会,其中一次由黄 永玉开列名单,请来许多老朋友,其中包括汪曾祺。 那天,我与汪曾祺同桌。他的脸色看上去比不久前更黑,想是酒多伤肝的缘故。每次聚会, 他最喜饮酒,白酒或黄酒,酒过三巡,兴致愈高,满脸可爱。那天只有啤酒,他喝得不多, 兴致似也不太高。参加聚会的多是美术界人士,汪曾祺偶尔站起来与人寒暄几句,大多时间 则是安静地坐在那里。 不久,便传来他去世的噩耗。他走得太早,还不到 80 岁,本可以写出更多作品。一肚子的 故事,挥洒不尽的见识,他人如何学也学不来的文字功夫,他把这些都带走了。多可惜,他 连一本完整的回忆录都没留下。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我喜欢看这部杂记里的文章,质朴的语言,平和的心态,以及时时造出的天真和风趣,让 我在轻松愉悦中受益。认识到作文可以质朴如斯:少雕琢,无卖弄,不做作,平白如话。(田 娟华《作文可以质朴如斯——读汪曾祺》) ②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 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世界 是喧嚣的,我们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汪曾祺《无事此静坐》)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是 1986 年认识汪曾祺的,当时汪曾祺向《北京晚报》投的《 是一篇好文章》的稿子,至今被作者保存着。 B.汪曾祺喜静不喜喧闹浮躁,他认为静是一种气质,是一种修养,所以他在为黄永玉举办 的聚会上喝酒甚少,多是一个人安静地坐着。 C.作者与田娟华认为,汪曾祺选编的《榆树村杂记》一书风趣幽默,语言质朴,富有浓郁 的文化气息,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D.本文叙事详略得当,通过回忆与汪曾祺的交往,表现了对汪曾祺自然天成的认可,并因 汪曾祺去世后没有留下一本完整的回忆录而遗憾。 5.汪曾祺为什么欣赏、推荐《朱光潜先生二三事》这篇文章?请简要分析。(4 分) 6.汪曾祺的“自然天成”主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认识。(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绣球花 陈毓 晨曦微露时,绣球花是淡绿色,太阳一出,就变奶白色了,有月光的夜里,绣球花又是鹅黄 色。 这是柰子的观察。住在金农山庄这三年,每年的 4 到 6 月,绣球花都会一粒粒绽开,细密的 花朵慢慢张开、饱满,终于结成一个个绣球模样,团团抱紧柔韧的枝条,又如一盏盏饱满的
灯盏,越过竹篱笆,沉沉地垂向江心,眼看要触及到江水,却停住了,像是故意逗耍看花人。 柰子有足够时间观察花儿。洗菜池在绣球花树下,柰子看花择菜洗菜,都不耽搁 五年前,小柯带柰子回了趟汉江边上的老家漩涡镇。柰子一见钟情,喜欢上了这里,在她看 来,漩涡镇像一幅能在四季里变换,在晨昏里变换,在风雨霜晴的日子里变换的画儿。变换 就是生长,这让柰子喜欢。她嫁给了小柯,成了漩涡镇的居民 不久,小柯在近公路又临江的一片坪上经营起这个金农农家乐。 清鲜、朴素、本真,是夫妻两个定下的经营原则,食材多本地产,顺应季节,天赐什么人吃 什么。这样在原材料的第一道关口就保证了新鲜。香料也是这样。藿香茴香葱蒜花椒丁香肉 桂当归百合山药,一律本地产。小柯在烹饪的时候喜欢随灵感混搭,那些随灵感降临创造的 美食使来小店的食客赞不绝口。特别是那张写满一页纸的正反两面的菜单,上有一道“小柯 炒”,回回味道不同,顾客吃过了,下次来时,还会再点。 夏天来漩涡镇旅游的人多,停留在金农农家院的人也多起来。别的季节也许只做一桌两桌, 在夏天一定超过了三桌四桌。好在不会再多了,再多可能做不出来了,但从来也没多到他们 应付不过来的局面 来农庄吃饭的人在国庆小长假后又慢慢回落到一年中最少的状态,但于小柯他们也是合适 的。一两天做一桌,一周做一桌。人少,正好可以缓缓神,缓缓目光。用春天晒的干笋炖火 腿,干锅灰菇里加洋葱丝,好吃。冬天也有新鲜的汉江酸味鱼,酸萝卜红艳艳清洌洌的,牛 肝菌爆牛肉、萝卜干炒腊肉、焗老南瓜 农庄的后门外有一条公路,通往凤堰梯田。梯田开发于明清时代,梯田近年申遗,于是漩涡 镇嵌进陕南这条长长的旅游链条里。 那第一个拍下凤堰梯田美景的人带动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拍摄,梯田、菜花、碧绿稻田,看 见图片的人感概,何必要去元阳,原来离家不远就有啊。 这就是小柯夫妇金农农庄生意不愁,过上好日子的缘故 日子顺,时间就快。转眼他们的女儿出生了。这一天,我们在看完漩涡镇的梯田后,顺路来 到了小柯夫妇的金农农庄吃饭。我们赞叹小柯长得那么帅,有手艺。柰子人美,好脾气。感 慨了又感慨,直到客人主人都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但我们还是慷慨奉献着也许他们不需要的赞美。 我们告辞的时候,女主人用几瓶自家做的腐乳相送,刚才桌上吃锅巴饭的时候她就送上一碟, 说当地人最喜欢这样配锅巴饭吃,我们第一次这样吃,很是喜欢。自然又是赞美不断。 我们告别,看见主人的女儿用粉笔在粉墙上写字,写人。许多的人。 (本文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形象地再现了绣球花的多姿多彩的美,以诗意盎然的氛围烘托 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幸福感,也引出下文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B.小说写柰子看花择菜洗菜,再写她五年前对漩涡镇一见钟情,最后写顾客对她的赞美, 可以看到她的美丽、勤劳和她对生活的热爱。 C.小说对食材津津乐道,似泉水汩汩而出,表现了“我”为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所陶醉及农 家乐经营方式的赞美,读来畅快淋漓,很有感染力。 D.“从来也没多到他们应付不过来的局面一两天做一桌,一周做一桌”等,隐约透露了故 事发生的社会背景,表明生态问题还没引起人们重视。 E.小说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结尾部分写女主人把几瓶自家做的腐乳送给我们,表现了 女主人经营方式灵活多样,采用赠送的方法吸引回头客。 8.小说中的小柯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分) 9.这篇小说没有以情节取胜,而是花费很多笔墨交代食材的来源、烹制,描写漩涡镇景象
灯盏,越过竹篱笆,沉沉地垂向江心,眼看要触及到江水,却停住了,像是故意逗耍看花人。 柰子有足够时间观察花儿。洗菜池在绣球花树下,柰子看花择菜洗菜,都不耽搁。 五年前,小柯带柰子回了趟汉江边上的老家漩涡镇。柰子一见钟情,喜欢上了这里,在她看 来,漩涡镇像一幅能在四季里变换,在晨昏里变换,在风雨霜晴的日子里变换的画儿。变换 就是生长,这让柰子喜欢。她嫁给了小柯,成了漩涡镇的居民。 不久,小柯在近公路又临江的一片坪上经营起这个金农农家乐。 清鲜、朴素、本真,是夫妻两个定下的经营原则,食材多本地产,顺应季节,天赐什么人吃 什么。这样在原材料的第一道关口就保证了新鲜。香料也是这样。藿香茴香葱蒜花椒丁香肉 桂当归百合山药,一律本地产。小柯在烹饪的时候喜欢随灵感混搭,那些随灵感降临创造的 美食使来小店的食客赞不绝口。特别是那张写满一页纸的正反两面的菜单,上有一道“小柯 炒”,回回味道不同,顾客吃过了,下次来时,还会再点。 夏天来漩涡镇旅游的人多,停留在金农农家院的人也多起来。别的季节也许只做一桌两桌, 在夏天一定超过了三桌四桌。好在不会再多了,再多可能做不出来了,但从来也没多到他们 应付不过来的局面。 来农庄吃饭的人在国庆小长假后又慢慢回落到一年中最少的状态,但于小柯他们也是合适 的。一两天做一桌,一周做一桌。人少,正好可以缓缓神,缓缓目光。用春天晒的干笋炖火 腿,干锅灰菇里加洋葱丝,好吃。冬天也有新鲜的汉江酸味鱼,酸萝卜红艳艳清洌洌的,牛 肝菌爆牛肉、萝卜干炒腊肉、焗老南瓜…… 农庄的后门外有一条公路,通往凤堰梯田。梯田开发于明清时代,梯田近年申遗,于是漩涡 镇嵌进陕南这条长长的旅游链条里。 那第一个拍下凤堰梯田美景的人带动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拍摄,梯田、菜花、碧绿稻田,看 见图片的人感概,何必要去元阳,原来离家不远就有啊。 这就是小柯夫妇金农农庄生意不愁,过上好日子的缘故。 日子顺,时间就快。转眼他们的女儿出生了。这一天,我们在看完漩涡镇的梯田后,顺路来 到了小柯夫妇的金农农庄吃饭。我们赞叹小柯长得那么帅,有手艺。柰子人美,好脾气。感 慨了又感慨,直到客人主人都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但我们还是慷慨奉献着也许他们不需要的赞美。 我们告辞的时候,女主人用几瓶自家做的腐乳相送,刚才桌上吃锅巴饭的时候她就送上一碟, 说当地人最喜欢这样配锅巴饭吃,我们第一次这样吃,很是喜欢。自然又是赞美不断。 我们告别,看见主人的女儿用粉笔在粉墙上写字,写人。许多的人。 (本文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小说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形象地再现了绣球花的多姿多彩的美,以诗意盎然的氛围烘托 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幸福感,也引出下文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B.小说写柰子看花择菜洗菜,再写她五年前对漩涡镇一见钟情,最后写顾客对她的赞美, 可以看到她的美丽、勤劳和她对生活的热爱。 C.小说对食材津津乐道,似泉水汩汩而出,表现了“我”为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所陶醉及农 家乐经营方式的赞美,读来畅快淋漓,很有感染力。 D.“从来也没多到他们应付不过来的局面”“一两天做一桌,一周做一桌”等,隐约透露了故 事发生的社会背景,表明生态问题还没引起人们重视。 E.小说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结尾部分写女主人把几瓶自家做的腐乳送给我们,表现了 女主人经营方式灵活多样,采用赠送的方法吸引回头客。 8.小说中的小柯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 分) 9.这篇小说没有以情节取胜,而是花费很多笔墨交代食材的来源、烹制,描写漩涡镇景象
介绍凤堰梯田等,这样些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杲,字子昕,邵武人。福建提点刑狱陈彭寿檄摄闽尉。江、淮制置使李珏罗致幕下。滁州 受兵,檄杲往援,甫至,民蔽野求入避,滁守固拒,杲启钥纳之。金人围城数重,杲登陴中 矢,益自奋厉,卒全其城。淮西制置曾式中辟庐州节度推官。浮光兵变,杲单骑往诛其渠魁, 守将争饷金币,悉封贮一室。将行,属通判反之。安丰守告戍将扇摇军情,且为变,帅欲讨 之,杲曰:“是激使叛也。”请与两卒往,呼将谕之曰:“而果无他,可持吾书诣制府。”将即 日行,一军帖然。知定远县,会李全犯边,季衍时为淮帅,辟通判濠州,朝廷以杲久习边事, 擢知濠州。制置大使赵善湘谋复盱眙,密访杲,杲曰:“贼恃外援,当断盱眙桥梁以困之。” 卒用其策成功。召奏事,差主管官告院,知安丰军。善湘与赵范、范弟葵出师,迁淮西转运 判官。诏问守御策杲上封曰沿淮旱蝗不任征役中原赤立无粮可因若虚内事外移南实北腹心之 地必有可虑时在外谏出师者惟杲一人。及兵败洛阳,人始服其先见。大元兵围城,与杲大战。 明年,大兵复大至,又大战。擢将作监,御书慰谕之。丞相李宗勉、参知政事徐荣叟曰:“帅 淮西无逾杜杲者。”诏以安抚兼庐州。累疏请老,不许。俄擢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行宫 留守。杲罢杨林堡,以其费备历阳,淮民寓沙上者护以师。进敷文阁学士,迁刑部尚书。请 老,升宝文阁致仕。帝思前功,进龙图阁而杲卒,遗表上,赠开府。 (节选自《宋史杜杲传》,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问守御策/杲上封曰/沿淮旱蝗/不任征役/中原赤立/无粮可因/若虚内事外/移 南实北/腹心之地/必有可虑/ B.诏问守御策/杲上封曰/沿淮旱蝗/不任征役中原/赤立/无粮可因/若虚内事外/移 南/实北腹心之地/必有可虑/ C.诏问守御策/杲上封曰/沿淮旱蝗/不任征役中原/赤立/无粮可因/若虚内事外/移 南实北/腹心之地/必有可虑/ D.诏问守御策/杲上封曰/沿淮旱蝗/不任征役/中原赤立/无粮可因/若虚内事外/移 南/实北腹心之地/必有可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制置使,军事统帅,南宋时掌管本路诸州军事,一般由秩高望重者来担任。 B.诏,皇帝的命令,常以文书形式发布,谕作为诏令的一种,也必须是正规的文书。 C.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可以提前。 D.赠,即追赠,追封,是指皇帝为对国家有贡献的死者加封官爵或赠予荣誉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杲爱护百姓,为民救难解危。敌人攻打滁州,杜杲受命率领部队前往支援,刚到滁州 老百姓请求进城躲避,滁州知州坚决不答应,杜杲开城接纳他们。 B.杜杲有胆有识,沉着化解危机。有报告说守将将发动叛乱,统帅想讨伐他们,杜杲反对 便前去核实,派了一名将领携书信安抚军心,军队得以稳定 C.杜杲熟知军事,得到朝廷赏识。当李全侵犯边境时,由于杜杲久习边事,被提升为濠州 知州:他和入侵的元兵接连大战,被提升为将作监,皇帝亲笔写信慰勉。 D.杜杲精于谋划,善抓关键问题。赵善湘为收复盱眙问计杜杲,杜杲针对敌军依仗援军的 特点,提议破坏桥梁以断其外援,赵善湘采用这个计策终获成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浮光兵变,杲单骑往诛其渠魁,守将争饷金币,悉封贮一室
介绍凤堰梯田等,这样些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杜杲,字子昕,邵武人。福建提点刑狱陈彭寿檄摄闽尉。江、淮制置使李珏罗致幕下。滁州 受兵,檄杲往援,甫至,民蔽野求入避,滁守固拒,杲启钥纳之。金人围城数重,杲登陴中 矢,益自奋厉,卒全其城。淮西制置曾式中辟庐州节度推官。浮光兵变,杲单骑往诛其渠魁, 守将争饷金币,悉封贮一室。将行,属通判反之。安丰守告戍将扇摇军情,且为变,帅欲讨 之,杲曰:“是激使叛也。”请与两卒往,呼将谕之曰:“而果无他,可持吾书诣制府。”将即 日行,一军帖然。知定远县,会李全犯边,季衍时为淮帅,辟通判濠州,朝廷以杲久习边事, 擢知濠州。制置大使赵善湘谋复盱眙,密访杲,杲曰:“贼恃外援,当断盱眙桥梁以困之。” 卒用其策成功。召奏事,差主管官告院,知安丰军。善湘与赵范、范弟葵出师,迁淮西转运 判官。诏问守御策杲上封曰沿淮旱蝗不任征役中原赤立无粮可因若虚内事外移南实北腹心之 地必有可虑时在外谏出师者惟杲一人。及兵败洛阳,人始服其先见。大元兵围城,与杲大战。 明年,大兵复大至,又大战。擢将作监,御书慰谕之。丞相李宗勉、参知政事徐荣叟曰:“帅 淮西无逾杜杲者。”诏以安抚兼庐州。累疏请老,不许。俄擢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行宫 留守。杲罢杨林堡,以其费备历阳,淮民寓沙上者护以师。进敷文阁学士,迁刑部尚书。请 老,升宝文阁致仕。帝思前功,进龙图阁而杲卒,遗表上,赠开府。 (节选自《宋史·杜杲传》,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诏问守御策/杲上封曰/沿淮旱蝗/不任征役/中原赤立/无粮可因/若虚内事外/移 南实北/腹心之地/必有可虑/ B.诏问守御策/杲上封曰/沿淮旱蝗/不任征役中原/赤立/无粮可因/若虚内事外/移 南/实北腹心之地/必有可虑/ C.诏问守御策/杲上封曰/沿淮旱蝗/不任征役中原/赤立/无粮可因/若虚内事外/移 南实北/腹心之地/必有可虑/ D.诏问守御策/杲上封曰/沿淮旱蝗/不任征役/中原赤立/无粮可因/若虚内事外/移 南/实北腹心之地/必有可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制置使,军事统帅,南宋时掌管本路诸州军事,一般由秩高望重者来担任。 B.诏,皇帝的命令,常以文书形式发布,谕作为诏令的一种,也必须是正规的文书。 C.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可以提前。 D.赠,即追赠,追封,是指皇帝为对国家有贡献的死者加封官爵或赠予荣誉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杜杲爱护百姓,为民救难解危。敌人攻打滁州,杜杲受命率领部队前往支援,刚到滁州, 老百姓请求进城躲避,滁州知州坚决不答应,杜杲开城接纳他们。 B.杜杲有胆有识,沉着化解危机。有报告说守将将发动叛乱,统帅想讨伐他们,杜杲反对, 便前去核实,派了一名将领携书信安抚军心,军队得以稳定。 C.杜杲熟知军事,得到朝廷赏识。当李全侵犯边境时,由于杜杲久习边事,被提升为濠州 知州;他和入侵的元兵接连大战,被提升为将作监,皇帝亲笔写信慰勉。 D.杜杲精于谋划,善抓关键问题。赵善湘为收复盱眙问计杜杲,杜杲针对敌军依仗援军的 特点,提议破坏桥梁以断其外援,赵善湘采用这个计策终获成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浮光兵变,杲单骑往诛其渠魁,守将争饷金币,悉封贮一室
(2)杲罢杨林堡,以其费备历阳,淮民寓沙上者护以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 皇甫冉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展现了送别图景,其中“江城”指送别之地,“新秋”指送别时间,“烟波”给送行抹上 了凄迷色彩。 B.“阻”字用得好,既指烟波浩渺,无法看到远去的船只,也指行舟为烟波所阻,含义丰富, 给人想象空间。 C.“闻道”更言”表明了当时形势紧急,战斗激烈,朝廷已派大军去征讨北虏,又在南河会 集了诸路将领。 D.颈联实写了塞外的景象,用“乡人绝”和“战马多”对比,点出了孔巢父到边防后无同乡伙 伴的境况。 E.尾联借众人之口写孔巢父才华,相信他会顺利建立功名,一反上文低沉基调,表现了诗 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1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 写芳香与光泽混杂,唯独纯洁品质不会腐朽, 表现了对美好德行的坚守 (2)在《赤壁赋》中,苏轼从不变的角度看问题,认为不必“”,也不必羡慕水、月 与天地,要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通过描写景物、节令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的句子是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建立广泛的临时性同盟,从舆论上看,铄石流金,有利于主导国际舆论场;从经济上看, 则有利于减少经济投入,摊薄战争成本 ②有人认为特朗普是靠多年打拼积累的经验进行了一次媒体战役,即通过大放厥词博得媒体 的关注,从而获得免费的报道 ③这次《立法法》修改,连篇累牍46个修正案,整部法律条文增加十余条,被新华社盛赞 为“迈向良法善治的里程碑 ④元宝豆腐由富含高蛋白质的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制成,在大连路人皆知,先后获得“大连 知名放心品牌大连名牌产品”等称号 ⑤这些说法明显带有情绪性,不能算作持平之论,既抹杀了罗振玉对王国维的帮助提携之功, 也错把王国维看成了傀儡式人物
(2)杲罢杨林堡,以其费备历阳,淮民寓沙上者护以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 皇甫冉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首联展现了送别图景,其中“江城”指送别之地,“新秋”指送别时间,“烟波”给送行抹上 了凄迷色彩。 B.“阻”字用得好,既指烟波浩渺,无法看到远去的船只,也指行舟为烟波所阻,含义丰富, 给人想象空间。 C.“闻道”“更言”表明了当时形势紧急,战斗激烈,朝廷已派大军去征讨北虏,又在南河会 集了诸路将领。 D.颈联实写了塞外的景象,用“乡人绝”和“战马多”对比,点出了孔巢父到边防后无同乡伙 伴的境况。 E.尾联借众人之口写孔巢父才华,相信他会顺利建立功名,一反上文低沉基调,表现了诗 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1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 , ”写芳香与光泽混杂,唯独纯洁品质不会腐朽, 表现了对美好德行的坚守。 (2)在《赤壁赋》中,苏轼从不变的角度看问题,认为不必“ ”,也不必羡慕水、月 与天地,要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通过描写景物、节令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的句子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建立广泛的临时性同盟,从舆论上看,铄石流金,有利于主导国际舆论场;从经济上看, 则有利于减少经济投入,摊薄战争成本。 ②有人认为特朗普是靠多年打拼积累的经验进行了一次媒体战役,即通过大放厥词博得媒体 的关注,从而获得免费的报道。 ③这次《立法法》修改,连篇累牍 46 个修正案,整部法律条文增加十余条,被新华社盛赞 为“迈向良法善治的里程碑”。 ④元宝豆腐由富含高蛋白质的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制成,在大连路人皆知,先后获得“大连 知名放心品牌”“大连名牌产品”等称号。 ⑤这些说法明显带有情绪性,不能算作持平之论,既抹杀了罗振玉对王国维的帮助提携之功, 也错把王国维看成了傀儡式人物
⑥很多案例表明,公租房管理乱象背后往往存在着腐败问题,一些政策执行者上下其手、内 外勾结,把公租房变成了“私家产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唐县检察院积极探索深化检务工作的新途径,通过推行案件公开听证、文书说理、通报 工作等,丰富了检务公开新内涵,展示了良好社会形象 B.当下,很多艺术家把摄影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融入到艺术创作的构架中,与带有声音 和视频功能的流媒体结合,进行了有益的视觉创作和尝试。 C.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成为全球储备货币,这不仅投射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 的话语权的不断提升,也表明中国开始融入世界金融体系 D.数据显示,移动广告市场增速保持在100%以上,预计到2018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 模将超过2500亿元,牢牢占据着移动广告市场的第一阵营。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不同的景点①对游客的要求不完全一样,比如游湖时一般要穿好救生衣,赏花时一般不 允许采摘等。②更多的是相同的一些要求,比如,不能乱丢垃圾,不允许对文物进行拍 照,人多的地方须听从疏导安排.这些规定③是文明旅游的要求,也是游客人身安全 的保障。作为游客,要遵守类似规定,④严格自律,真正做个文明的游客:否则,⑤违 规违法⑥会受到法律制裁,这是何苦呢? ①② A可能但/更要一旦就 B/当然既并且如果便 C或许反而大都/只要必然 D常常却不仅进而/一定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在身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膳食纤维与矿物质元素七大营养素 中,矿物质占身体重量的比重不超过5%,①。矿物质参与人体各项的酶活动、体液平 衡及能量补给等生化反应。②,会影响到免疫功能或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也 可能造成情绪失衡、抗压性减弱、记忆力衰退或对环境不适应等现象。但这些元素人体无法 自行制造,③。因此,人类的食物里要含有均衡且足够的矿物质 21.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纪念邮票的主体图形,请 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6分) 【注】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是全球性非政府组织,其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 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 四、写作(60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柯洁曾创下围甲联赛18连胜、1年3个世界冠军、连续24个月稳坐 世界排名第一等一系列辉煌战绩。紧接着他却在LG杯、应氏杯等国际大赛中接连折戟。这 不仅让柯洁在世界等级分排名中让出了头把交椅,更让他遭受了来自各方的质疑和指责,网 络传言更是沸沸扬扬。对这些,他说:“我不会在意网络上对我的评价与是是非非,在意了, 你就输定了。”对于自己输掉的这几盘棋,他说:“在普洱下的这两盘,对手内容上确实下得 比我好很多,输得没脾气。”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⑥很多案例表明,公租房管理乱象背后往往存在着腐败问题,一些政策执行者上下其手、内 外勾结,把公租房变成了“私家产”。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唐县检察院积极探索深化检务工作的新途径,通过推行案件公开听证、文书说理、通报 工作等,丰富了检务公开新内涵,展示了良好社会形象。 B.当下,很多艺术家把摄影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融入到艺术创作的构架中,与带有声音 和视频功能的流媒体结合,进行了有益的视觉创作和尝试。 C.人民币正式加入 SDR 货币篮子,成为全球储备货币,这不仅投射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 的话语权的不断提升,也表明中国开始融入世界金融体系。 D.数据显示,移动广告市场增速保持在 100%以上,预计到 2018 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 模将超过 2500 亿元,牢牢占据着移动广告市场的第一阵营。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不同的景点 ① 对游客的要求不完全一样,比如游湖时一般要穿好救生衣,赏花时一般不 允许采摘等。 ② 更多的是相同的一些要求,比如,不能乱丢垃圾,不允许对文物进行拍 照,人多的地方须听从疏导安排……这些规定 ③ 是文明旅游的要求,也是游客人身安全 的保障。作为游客,要遵守类似规定, ④ 严格自律,真正做个文明的游客;否则, ⑤ 违 规违法 ⑥ 会受到法律制裁,这是何苦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可能 但 / 更要 一旦 就 B / 当然 既 并且 如果 便 C 或许 反而 大都 / 只要 必然 D 常常 却 不仅 进而 / 一定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在身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膳食纤维与矿物质元素七大营养素 中,矿物质占身体重量的比重不超过 5%, ① 。矿物质参与人体各项的酶活动、体液平 衡及能量补给等生化反应。 ② ,会影响到免疫功能或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也 可能造成情绪失衡、抗压性减弱、记忆力衰退或对环境不适应等现象。但这些元素人体无法 自行制造, ③ 。因此,人类的食物里要含有均衡且足够的矿物质。 21.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第 39 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纪念邮票的主体图形,请 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5 个字。(6 分) 【注】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 ISO,是全球性非政府组织,其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 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柯洁曾创下围甲联赛 18 连胜、1 年 3 个世界冠军、连续 24 个月稳坐 世界排名第一等一系列辉煌战绩。紧接着他却在 LG 杯、应氏杯等国际大赛中接连折戟。这 不仅让柯洁在世界等级分排名中让出了头把交椅,更让他遭受了来自各方的质疑和指责,网 络传言更是沸沸扬扬。对这些,他说:“我不会在意网络上对我的评价与是是非非,在意了, 你就输定了。”对于自己输掉的这几盘棋,他说:“在普洱下的这两盘,对手内容上确实下得 比我好很多,输得没脾气。”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语文答案解析版 1.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受汉武帝土德制度的影响”错,东汉建造南阙和“汉高祖为赤帝子,当为火德之 说”有关 2.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査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受到历代帝王的选择与追捧”错,扩大了 范围 3.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就表现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冲突”错,曲解原文。文中意为“建立了北阙和东阙”是“继承西汉 初期的建筑理念”,“在南宫修建了南阙”应该“和其政治史观密切相关”。 4.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 A.认识的时间不准确,原文是“30年前我刚到北京工作后不久”,不是1986年。B.因果失 当,汪曾祺在聚会上喝酒少、一个人静坐的原因在文巾并没有明确说明。C.内容杂糅,“富 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是作者认为,“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是田娟华的看法 5.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答案①体现了艺术需要节制的文学观。②不矜持作态,亲切自然。③没有想在文章巾刻意表 现自己,文如其人,可以看出作者的人品:谦虚,富有人情,有修养。④完全没有感伤主义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答案为文方面:①文章写得清新淡雅,少烟火味,略有修改,也处理得干净利落。②作文不 张扬恣意,不故作姿态,能读出恬淡悠远的境界。③文章从不雕琢,平白如话,轻盈飘逸。 为人方面:①从恩师沈从文那里承继了富人情、有修养的为人之道,并推崇这样的人。②闹 中取静,适应寂寞、享受恬淡生活,表现岀恬淡、悠远的境界。③纵酒诗书,为人散淡幽默 学识渊博,别人学不来。 (每点1分,答出其中五点即可,意思相近即可) 7.答案DE(答对一项给2分)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生态问题还没引起人们重视”错,这一句不是在说生态问题。E.“表现了女主人经营方 式灵活多样,采用赠送的方法吸引回头客”错,这个细节描写主要是表现女主人的热情好客 8.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答案①有生意头脑。在是旅游点的家乡创办了金农农庄。②经营有方。和妻子一起定下清 鲜、朴素、本真的经营原则,“农家乐”办出了特色,打出了影响,吸引了顾客。③烹饪技术 高超。他烹制的美食使来小店的食客赞不绝口,特别是他创制的小柯炒”,回回味道不同, 顾客吃过了,满意了,下次来时,还会再点。(每点1分,答对三点4分) 9.命题透析本题考査把握作品的结构及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答案交代食材的来源、烹制过程,体现了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表现了丰富的饮食风俗, 使小说内容充实,也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②描写漩涡镇景象,再现了当地生态环境,突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语文答案·解析版 1.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 “受汉武帝土德制度的影响”错,东汉建造南阙和“汉高祖为赤帝子,当为火德之 说”有关。 2.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受到历代帝王的选择与追捧”错,扩大了 范围。 3.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就表现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冲突”错,曲解原文。文中意为“建立了北阙和东阙”是“继承西汉 初期的建筑理念”,“在南宫修建了南阙”应该“和其政治史观密切相关”。 4.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 A.认识的时间不准确,原文是“30 年前我刚到北京工作后不久”,不是 1986 年。B.因果失 当,汪曾祺在聚会上喝酒少、一个人静坐的原因在文巾并没有明确说明。C.内容杂糅,“富 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是作者认为,“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是田娟华的看法。 5.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答案①体现了艺术需要节制的文学观。②不矜持作态,亲切自然。③没有想在文章巾刻意表 现自己,文如其人,可以看出作者的人品:谦虚,富有人情,有修养。④完全没有感伤主义。 (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答案为文方面:①文章写得清新淡雅,少烟火味,略有修改,也处理得干净利落。②作文不 张扬恣意,不故作姿态,能读出恬淡悠远的境界。③文章从不雕琢,平白如话,轻盈飘逸。 为人方面:①从恩师沈从文那里承继了富人情、有修养的为人之道,并推崇这样的人。②闹 中取静,适应寂寞、享受恬淡生活,表现出恬淡、悠远的境界。③纵酒诗书,为人散淡幽默, 学识渊博,别人学不来。 (每点 1 分,答出其中五点即可,意思相近即可) 7.答案 DE(答对一项给 2 分)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生态问题还没引起人们重视”错,这一句不是在说生态问题。E.“表现了女主人经营方 式灵活多样,采用赠送的方法吸引回头客”错,这个细节描写主要是表现女主人的热情好客。 8.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答案 ①有生意头脑。在是旅游点的家乡创办了金农农庄。②经营有方。和妻子一起定下清 鲜、朴素、本真的经营原则,“农家乐”办出了特色,打出了影响,吸引了顾客。③烹饪技术 高超。他烹制的美食使来小店的食客赞不绝口,特别是他创制的“小柯炒”,回回味道不同, 顾客吃过了,满意了,下次来时,还会再点。(每点 1 分,答对三点 4 分) 9.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把握作品的结构及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答案交代食材的来源、烹制过程,体现了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表现了丰富的饮食风俗, 使小说内容充实,也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②描写漩涡镇景象,再现了当地生态环境,突
出了小说绿色自然生态主题。③介绍凤堰梯田,表现了当地的人文风俗,介绍小镇景色表现 了自然风光,这些都增强了小说乡土风俗面色彩。④从侧面介绍了金农农庄生意不愁的原因, 推动情节发展,完善了故事结构。(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0.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11.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考査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也必须是正规的文书”错,“谕”有“口谕”“手谕”。 12.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派了一名将领携书信安抚军心”错。 13.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答案(1)浮光军队发生叛乱,杜杲单人匹马前去诛杀了他们的首领,守将争着馈赠给他金币 他全都封存在一间屋子里。(关键词渠魁”饷”封贮”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杜杲撤除杨林堡,用这些费用充实历阳,用军队保护寄居在沙滩上的淮河百姓。(关键词 罢备”及“淮民寓沙上者”定语后置句式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杜杲,字子昕,邵武人。福建提点刑狱陈彭寿传檄文征召他代理闽县尉。江、淮制置使李珏 将他招致到幕府。滁州遭军队进攻,传书杜杲前往支援,刚到,百姓拥满郊野,请求进城躲 避,滁州知州坚决不收容,杜杲开锁接纳他们。金人围城好几层,杜杲登上城墙中了箭,越 发斗志昂扬,终于保全城池。淮西制置使曾式中征召他为庐州节度推官。浮光军队发生叛乱, 杜杲单人匹马前去诛杀了他们的首领,守将争着馈赠给他金币,他全都封存在一间屋子里。 要走时,嘱咐通判还给他们。安丰长官报告守将煽动军心,将要作乱,统帅想讨伐他们,杜 杲说:“这是激其叛乱。”请求同两名士兵前往,喊来将领告诉他说:“你果真没有他念的话 可以拿着我的信到制置司去。”守将当天前往,一军安然。为定远县知县,适逢李全侵犯边 境,季衍当时任淮统帅,征召他为濠州通判,朝廷因杜杲长期在边境做事,提拔他为濠州知 州。制置大使赵善湘计划收复盱眙,暗中拜访杜杲,杜杲说:“敌人依仗外援,应破坏盱眙 桥梁来围困他们。”最终采用他的计策成功。召回奏事,差遣为主管官告院,为安丰军知军 赵善湘同赵范、赵范弟弟赵葵出兵,迁为淮西转运判官。诏命询问守备计策,杜杲上密封奏 章说:“淮河沿岸旱灾蝗灾,不能胜任兵役:中原荒芜,没有粮食可以依靠。如果使得内地 空虚来对付外敌,调动南方的力量充实北方,要害之地,定有可忧之事。”当时在外地谏止 出兵的仅杜杲一人。等到兵败洛阳,人们才开始信服他的先见之明。大元兵围城,杜杲和他 们展开了一场大战。第二年,大兵再次大举压境,又展开了一场大战。提升将作监,皇帝亲 笔写信慰勉他。丞相李宗勉、参知政事徐荣叟说:“统帅淮西没有人能超过杜杲。”下诏任命 他为安抚使兼庐州知州。屡次上疏请求退休,不允许。不久提升沿江制置使、建康府知府、 行宫留守。杜果撤除杨林堡,用这些费用充实历阳,用军队保护寄居在沙滩上的淮河百姓。 升任敷文阁学士,迁为刑部尚书。请求告老,升宝文阁退休。皇帝追念以往功劳,进升龙图 阁,这时杜杲去世,遗表奏上,追赠开府。 14.答案AB(答B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C、D不给分) 命题透析本题考査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的能力 C.“战斗激烈”错。D.“实写”错。E.“低沉”不当,颔联写“征北虏..会南河”,表现了军威 之壮,不能说是“低沉 15.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答案①依依惜别之情。首联写诗人注视朋友远去及借新秋时分的孤雁,表现临别的不舍与悲 伤。②对朋友此行路途遥远、征战艰苦的关切之情。“边心杳杳”塞草青青”,写边塞荒凉寂
出了小说绿色自然生态主题。③介绍凤堰梯田,表现了当地的人文风俗,介绍小镇景色表现 了自然风光,这些都增强了小说乡土风俗面色彩。④从侧面介绍了金农农庄生意不愁的原因, 推动情节发展,完善了故事结构。(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 10.答案 A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11.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也必须是正规的文书”错,“谕”有“口谕”“手谕”。 12.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派了一名将领携书信安抚军心”错。 13.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答案(1)浮光军队发生叛乱,杜杲单人匹马前去诛杀了他们的首领,守将争着馈赠给他金币, 他全都封存在一间屋子里。(关键词“渠魁”“饷”“封贮”的翻译各 1 分,大意 2 分] (2)杜杲撤除杨林堡,用这些费用充实历阳,用军队保护寄居在沙滩上的淮河百姓。(关键词 “罢…备”及“淮民寓沙上者”定语后置句式的翻译各 1 分,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杜杲,字子昕,邵武人。福建提点刑狱陈彭寿传檄文征召他代理闽县尉。江、淮制置使李珏 将他招致到幕府。滁州遭军队进攻,传书杜杲前往支援,刚到,百姓拥满郊野,请求进城躲 避,滁州知州坚决不收容,杜杲开锁接纳他们。金人围城好几层,杜杲登上城墙中了箭,越 发斗志昂扬,终于保全城池。淮西制置使曾式中征召他为庐州节度推官。浮光军队发生叛乱, 杜杲单人匹马前去诛杀了他们的首领,守将争着馈赠给他金币,他全都封存在一间屋子里。 要走时,嘱咐通判还给他们。安丰长官报告守将煽动军心,将要作乱,统帅想讨伐他们,杜 杲说:“这是激其叛乱。”请求同两名士兵前往,喊来将领告诉他说:“你果真没有他念的话, 可以拿着我的信到制置司去。”守将当天前往,一军安然。为定远县知县,适逢李全侵犯边 境,季衍当时任淮统帅,征召他为濠州通判,朝廷因杜杲长期在边境做事,提拔他为濠州知 州。制置大使赵善湘计划收复盱眙,暗中拜访杜杲,杜杲说:“敌人依仗外援,应破坏盱眙 桥梁来围困他们。”最终采用他的计策成功。召回奏事,差遣为主管官告院,为安丰军知军。 赵善湘同赵范、赵范弟弟赵葵出兵,迁为淮西转运判官。诏命询问守备计策,杜杲上密封奏 章说:“淮河沿岸旱灾蝗灾,不能胜任兵役;中原荒芜,没有粮食可以依靠。如果使得内地 空虚来对付外敌,调动南方的力量充实北方,要害之地,定有可忧之事。”当时在外地谏止 出兵的仅杜杲一人。等到兵败洛阳,人们才开始信服他的先见之明。大元兵围城,杜杲和他 们展开了一场大战。第二年,大兵再次大举压境,又展开了一场大战。提升将作监,皇帝亲 笔写信慰勉他。丞相李宗勉、参知政事徐荣叟说:“统帅淮西没有人能超过杜杲。”下诏任命 他为安抚使兼庐州知州。屡次上疏请求退休,不允许。不久提升沿江制置使、建康府知府、 行宫留守。杜果撤除杨林堡,用这些费用充实历阳,用军队保护寄居在沙滩上的淮河百姓。 升任敷文阁学士,迁为刑部尚书。请求告老,升宝文阁退休。皇帝追念以往功劳,进升龙图 阁,这时杜杲去世,遗表奏上,追赠开府。 14.答案 AB(答 B 给 3 分,答 A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C、D 不给分)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的能力。 C.“战斗激烈”错。D.“实写”错。E.“低沉”不当,颔联写“征北虏…会南河”,表现了军威 之壮,不能说是“低沉”。 15.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答案①依依惜别之情。首联写诗人注视朋友远去及借新秋时分的孤雁,表现临别的不舍与悲 伤。②对朋友此行路途遥远、征战艰苦的关切之情。“边心杳杳”“塞草青青”,写边塞荒凉寂
寥,无同乡伴侣,表现了和友人的情谊,对朋友的关心。③对朋友的劝勉和希冀。最后两句 说人们都称许孔巢父为工于奏记的陈琳,相信他定能仕途顺利,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功业的期 许与美好的祝愿。(每点2分) 1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答案(1)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2)哀吾生之须臾(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每空 分) 17.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铄石流金:能使金石熔化,比喻天气极热。此处不合语境。②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辞藻或 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有贬义。符合此句语境。③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 冗长。贬义。此处褒贬不当。④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此处不合语境。⑤持平之 论: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符合此句语境。⑥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 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符合此句语境。 18.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成分残缺,应在“通报工作等”后加“机制”。C.语序不当,“不仅..也”后面的内容调换 下。D.不合逻辑,“占据着”与“预计”“将”矛盾 19.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考査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 20.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答案①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②一旦人体缺少足量的矿物质③必须从饮食巾摄取(答出一处 给1分,答出两处给3分,答出三处给5分) 21.命题透析本题考査图文转换的能力 答案图形由代表标准化的拼图、衣食住行等标识组成的地球,ISO字母,长城图案构成。(3 分)寓意是标准化涉及人类生活各方面,促进世界互联互通,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 在中国举行。(3分) 22.写作提示 有关柯洁的事迹给人很多思考的地方,可从多个角度解读 ①对他的大起大落,我们可以用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态度对待,并以此立意。即使是传奇式 人物,在巅峰时期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种失败,所以当事者不应因此白暴自弃,所谓胜不骄、 败不馁即为此意。柯洁遭遇的失败不妨理解为砥砺沉淀,是成功途上必要的洗礼 ②材料中还谈到了柯洁对自己输棋的认识,他不为输棋找借口,具有自我反省意识,这也可 以是立意点。 ③夺冠后遭遇败绩,并不意味着“盛极而衰”,也不意味着棋艺水平走下坡路。面对更强劲的 对手,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输赢上,而应集中精力提高棋艺水平。这也是不错的立意 ④从柯洁对网络评价的不在意,可以看出他的自信、理智,这些都可以作为立意点,如“不 为杂音所干扰,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等 ⑤另外,对于围绕柯洁发出的质疑声等,当然有的是善意的,也有的反映了网络时代出现的 浮躁之气,这些都是可思考的内容,可围绕“多些宽容,多些理解”批评不妨友善些等立意: 网络自律、监管也可以成为立意点,可围绕网络行为怎样规范、怎样助力人才成长、怎样避 免“败事有余”等内容思考
寥,无同乡伴侣,表现了和友人的情谊,对朋友的关心。③对朋友的劝勉和希冀。最后两句, 说人们都称许孔巢父为工于奏记的陈琳,相信他定能仕途顺利,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功业的期 许与美好的祝愿。(每点 2 分) 1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答案 (1)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2)哀吾生之须臾(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每空 1 分) 17.答案 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铄石流金:能使金石熔化,比喻天气极热。此处不合语境。②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辞藻或 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有贬义。符合此句语境。③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 冗长。贬义。此处褒贬不当。④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此处不合语境。⑤持平之 论: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符合此句语境。⑥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 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符合此句语境。 18.答案 B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成分残缺,应在“通报工作等”后加“机制”。C.语序不当,“不仅…也”后面的内容调换一 下。D.不合逻辑,“占据着”与“预计”“将”矛盾。 19.答案 A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 20.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答案①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②一旦人体缺少足量的矿物质③必须从饮食巾摄取 (答出一处 给 1 分,答出两处给 3 分,答出三处给 5 分) 21.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答案图形由代表标准化的拼图、衣食住行等标识组成的地球,ISO 字母,长城图案构成。(3 分)寓意是标准化涉及人类生活各方面,促进世界互联互通,第 39 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 在中国举行。(3 分) 22.写作提示 有关柯洁的事迹给人很多思考的地方,可从多个角度解读。 ①对他的大起大落,我们可以用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态度对待,并以此立意。即使是传奇式 人物,在巅峰时期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种失败,所以当事者不应因此白暴自弃,所谓胜不骄、 败不馁即为此意。柯洁遭遇的失败不妨理解为砥砺沉淀,是成功途上必要的洗礼。 ②材料中还谈到了柯洁对自己输棋的认识,他不为输棋找借口,具有自我反省意识,这也可 以是立意点。 ③夺冠后遭遇败绩,并不意味着“盛极而衰”,也不意味着棋艺水平走下坡路。面对更强劲的 对手,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输赢上,而应集中精力提高棋艺水平。这也是不错的立意。 ④从柯洁对网络评价的不在意,可以看出他的自信、理智,这些都可以作为立意点,如“不 为杂音所干扰,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等。 ⑤另外,对于围绕柯洁发出的质疑声等,当然有的是善意的,也有的反映了网络时代出现的 浮躁之气,这些都是可思考的内容,可围绕“多些宽容,多些理解”“批评不妨友善些”等立意; 网络自律、监管也可以成为立意点,可围绕网络行为怎样规范、怎样助力人才成长、怎样避 免“败事有余”等内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