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市17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汇编 议论文阅读 01东城 (三)阅读《知足知不足》,完成21-23题。(共9分) 知足知不足 季羡林 ①中国有一句老话“知足常乐”为大家所遵奉。什么叫“知足”呢?还是先 查一下字典吧。《现代汉语词典》说:“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 望等)。”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则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 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会有一些人不安分守己,心存妄想, 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的。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 ②但是,知足或者不知足也要分场合。在旧社会,穷人吃草根树皮,阔人吃 燕窝鱼翅。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劝穷人知足,能劝得动吗?正相反,应当鼓励他 们不能知足,要起来斗争。这样的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能伸张 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③除了场合以外,知足还有一个分fen)的问题。什么叫分?笼统言之,就 是适当的限度。人们常说的“安分”“非分”的“分”,指的就是限度。这个限 度也是极难掌握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勉强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约 定俗成”。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言简
2013 北京市 17 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汇编 议论文阅读 01 东城 (三)阅读《知足知不足》,完成 21—23 题。(共 9 分) 知足知不足 季羡林 ①中国有一句老话“知足常乐”为大家所遵奉。什么叫“知足”呢?还是先 查一下字典吧。《现代汉语词典》说:“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 望等)。”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则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 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会有一些人不安分守己,心存妄想, 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的。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 ②但是,知足或者不知足也要分场合。在旧社会,穷人吃草根树皮,阔人吃 燕窝鱼翅。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劝穷人知足,能劝得动吗?正相反,应当鼓励他 们不能知足,要起来斗争。这样的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能伸张 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③除了场合以外,知足还有一个分(fèn)的问题。什么叫分?笼统言之,就 是适当的限度。人们常说的“安分”“非分”的“分”,指的就是限度。这个限 度也是极难掌握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勉强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约 定俗成”。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言简
意赅,回味无穷。我想,冰心老人之所以写这一句话,其意不过是劝人少存非分 之想而已 ④至于知不足,在汉文中虽然字面上相同,其涵义则有差别。这里所谓“不 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的地方”。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 系 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启示我们, 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就拿现 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 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这能算得上聪明 吗?——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管毛锥①横扫六合②之概, 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因为,又有一句中国 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一句中国老话:“学海无涯。”说的 都是真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 没有必要的。他们除了自我欣赏之外,还能有什么出息呢? ⑥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 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的真理 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作出 贡献。 【注】①[毛锥]毛笔。②[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21.结合全文,说说“知足”和“知不足”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 分)
意赅,回味无穷。我想,冰心老人之所以写这一句话,其意不过是劝人少存非分 之想而已。 ④至于知不足,在汉文中虽然字面上相同,其涵义则有差别。这里所谓“不 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的地方”。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 系。 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启示我们, 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就拿现 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 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这能算得上聪明 吗?——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管毛锥①横扫六合②之概, 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因为,又有一句中国 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一句中国老话:“学海无涯。”说的 都是真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 没有必要的。他们除了自我欣赏之外,还能有什么出息呢? ⑥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 ” 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的真理。 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作出 贡献。 【注】①[毛锥]毛笔。②[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21.结合全文,说说“知足”和“知不足”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 分)
22.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第⑥段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 ①要相信你自己!②要了解你自己!③要欣赏你自己! 23.简析第⑤段的论证过程。(3分) 参考答案 21示例:“知足”指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懂得分场合,能掌握“分”;“知 不足”指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为人类做出贡献。(共4 分。“知足”2分,“知不足”2分) 22②(共2分) 23示例:首先引用中国老话说明人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其次列举了学界有些 知识分子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并指出这种人往往没什么出息;最后再次引用中国 老话论述无自知之明者没有出息的原因。(共3分) 西城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共8分) ①多读、熟读、识破,可以看成读书的三重境界。但在通常情形下,大凡谈 到读书,人们往往首先主张多读,继而强调读懂——识破,至于熟读的主张说 的并不多,甚至往往被忽视。其实,倘若真能做到熟读,那么,对书内容的理解 必定深入以至接近识破
22.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第⑥段横线处。(只填序号)(2 分) ①要相信你自己! ②要了解你自己! ③要欣赏你自己! 23.简析第⑤段的论证过程。(3 分) 参考答案: 21.示例:“知足”指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懂得分场合,能掌握“分”;“知 不足”指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为人类做出贡献。(共 4 分。“知足”2 分,“知不足”2 分) 22.②(共 2 分) 23.示例:首先引用中国老话说明人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其次列举了学界有些 知识分子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并指出这种人往往没什么出息;最后再次引用中国 老话论述无自知之明者没有出息的原因。(共 3 分) 02 西城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20-22 题。(共 8 分) ①多读、熟读、识破,可以看成读书的三重境界。但在通常情形下,大凡谈 到读书,人们往往首先主张多读,继而强调读懂——识破,至于熟读的主张说 的并不多,甚至往往被忽视。其实,倘若真能做到熟读,那么,对书内容的理解 必定深入以至接近识破
②【甲】古人称“《文选》烂,秀才半”,即指熟读《昭明文选》,可以成 就半个秀才。苏轼的读书体会则是“故书不厌百回读”。古人作诗的秘诀“熟读 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更是大实话。其实,眼下倘有熟读唐诗三百 首的人士,吟哦不绝,不用作诗都要羡煞人。这就是熟读的好处。 ③【乙】我们提倡熟读有价值的书,既可以是通常所说的经典和名著一类的 书,也可以是一本或几本优秀的专业类书,甚至可以是一些高质量的知识普及类 的图书。但必须是同类书中的精品。只主张熟读,而不问书籍之优劣高下,以至 于去熟读诸如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的《厚黑学》一类的垃圾书, 熟读许多既无趣又假话连篇的书,熟读内容质量很不可靠的书,实在是对自己宝 贵生命的糟践。 ④【丙】排除社会功利的目的,作为人生修养的重要手段,读自己喜欢的书 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书,其书再好我们也难以读好、读熟。在 读书上,哪里有兴趣,哪里才会有阅读,哪里才会有记忆。当然,兴趣可以养成, 但需要主客观的修养一致。总之,在选取需要熟读的书时,兴趣实在是不可或缺 的。否则,硬着头皮去读,强行去读,再读也熟不起来的。 ⑤作为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不妨多读、泛读,随意去读,但最好能选一本乃 至几本自己喜爱的好书去熟读,受益必定多多。一个读书人,一生熟读几本好书, 只要下一点决心,总还是能做得到的。 20.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21.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②【甲】古人称“《文选》烂,秀才半”,即指熟读《昭明文选》,可以成 就半个秀才。苏轼的读书体会则是“故书不厌百回读”。古人作诗的秘诀“熟读 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更是大实话。其实,眼下倘有熟读唐诗三百 首的人士,吟哦不绝,不用作诗都要羡煞人。这就是熟读的好处。 ③【乙】我们提倡熟读有价值的书,既可以是通常所说的经典和名著一类的 书,也可以是一本或几本优秀的专业类书,甚至可以是一些高质量的知识普及类 的图书。但必须是同类书中的精品。只主张熟读,而不问书籍之优劣高下,以至 于去熟读诸如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的《厚黑学》一类的垃圾书, 熟读许多既无趣又假话连篇的书,熟读内容质量很不可靠的书,实在是对自己宝 贵生命的糟践。 ④【丙】排除社会功利的目的,作为人生修养的重要手段,读自己喜欢的书 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书,其书再好我们也难以读好、读熟。在 读书上,哪里有兴趣,哪里才会有阅读,哪里才会有记忆。当然,兴趣可以养成, 但需要主客观的修养一致。总之,在选取需要熟读的书时,兴趣实在是不可或缺 的。否则,硬着头皮去读,强行去读,再读也熟不起来的。 ⑤作为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不妨多读、泛读,随意去读,但最好能选一本乃 至几本自己喜爱的好书去熟读,受益必定多多。一个读书人,一生熟读几本好书, 只要下一点决心,总还是能做得到的。 20.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 分) 21.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3 分)
2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 分) A.熟读须好书,但一定得是自己喜欢的好书。 B.书宜熟读,但熟读的一定得是好书。 C.好书宜熟读,这几乎是我国古代读书人比较相同的体会 【甲】处应填【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参考答案 20我们要熟读自己喜爱的好书。(或:熟读自己喜爱的好书,受益必定多多。) (2分) 21.首先指出人们对读书三重境界认识的一个误区,然后强调熟读之重要,从而 引出下文对熟读的具体论述。(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2.【甲】处应填:C[乙】处应填:B【丙】处应填:A(3分。每 空1分) 03海淀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共8分) ①2012年十大流行语中,“正能量”力压群雄高居榜首。何为“正能量”? 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的情感、积极向上的动力。它给人信心和希望,鼓舞 人不断追求幸福生活,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能量”需要 全社会的努力创造与积极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2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 分) A.熟读须好书,但一定得是自己喜欢的好书。 B.书宜熟读,但熟读的一定得是好书。 C.好书宜熟读,这几乎是我国古代读书人比较相同的体会。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参考答案: 20.我们要熟读自己喜爱的好书。(或:熟读自己喜爱的好书,受益必定多多。) (2 分) 21.首先指出人们对读书三重境界认识的一个误区,然后强调熟读之重要,从而 引出下文对熟读的具体论述。(共 3 分。每个要点 1 分) 22.【甲】处应填:C 【乙】处应填:B 【丙】处应填:A(3 分。每 空 1 分) 03 海淀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20-22 题。(共 8 分) ①2012 年十大流行语中,“正能量”力压群雄高居榜首。何为“正能量”? “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的情感、积极向上的动力。它给人信心和希望,鼓舞 人不断追求幸福生活,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能量”需要 全社会的努力创造与积极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②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和一些带有正能量的人打 交道,能让你感觉“活着真好″。2012年,我们生活中岀现了最美教师张丽莉、 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护士万永平……他们个人的能量虽然微弱,但为社会创造了 微观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使我们的言行多了一份真诚的爱 意。作为特殊群体的社会名人,知名度高,有着更强的创造正能量的能力。“高 调”慈善企业家陈光标,影视巨星成龙,乐坛偶像李宇春、韩庚等,他们都积极 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也使“粉丝”群体更多地关注、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社会 创造了正能量。可见,社会的美好离不开个人创造“微观正能量”。 ③社会的进步更需要政府积极创造“宏观正能量”。【甲】政府是社会发展 方向的引导者,是公众生活的组织者与服务者,政府积极创造正能量,有着重要 的引导作用。新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具 体措施,要求先从中央政治局做起,给地方领导干部、党员群众做出表率。国家 主席习近平出访轻车简从,开会不讲套话,带头公布个人财产。正是中央政府、 高级领导干部积极创造正能量,才使得“新作风″快速吹进各个角落:简化了会 议、接待、用餐,没有了彩旗、鲜花、标语….地方政府朴素务实的新面貌,让 民众感受到来自各级政府的正能量,嬴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④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而正能量 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 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不公等“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网络时代“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
②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和一些带有正能量的人打 交道,能让你感觉“活着真好”。2012 年,我们生活中出现了最美教师张丽莉、 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护士万永平……他们个人的能量虽然微弱,但为社会创造了 “微观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使我们的言行多了一份真诚的爱 意。作为特殊群体的社会名人,知名度高,有着更强的创造正能量的能力。“高 调”慈善企业家陈光标,影视巨星成龙,乐坛偶像李宇春、韩庚等,他们都积极 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也使“粉丝”群体更多地关注、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社会 创造了正能量。可见,社会的美好离不开个人创造“微观正能量”。 ③社会的进步更需要政府积极创造“宏观正能量”。【甲】政府是社会发展 方向的引导者,是公众生活的组织者与服务者,政府积极创造正能量,有着重要 的引导作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具 体措施,要求先从中央政治局做起,给地方领导干部、党员群众做出表率。国家 主席习近平出访轻车简从,开会不讲套话,带头公布个人财产。正是中央政府、 高级领导干部积极创造正能量,才使得“新作风”快速吹进各个角落:简化了会 议、接待、用餐,没有了彩旗、鲜花、标语……地方政府朴素务实的新面貌,让 民众感受到来自各级政府的正能量,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④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而正能量 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 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不公等“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网络时代“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
麦克风”,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 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⑤社会是辆疾驰的列车,只有多创造正能量,列车才能不断前行。让我们 共同创造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20.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1.阅读文章第②-④段,说说全社会如何做才能让“正能量”对社会文明进步产 生积极作用。(4分) 22.根据文意,选出填入【甲】处最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并说明理由。(3 分) ①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②俗语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③俗语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甲】处应填: 理由 参考答案 20.“正能量”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创造与积极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共2分) 21答案示例: 个人努力刨造“微观正能量”;政府积极刨造“宏观正能量”;传播者以负责任 的态度传播“正能量” (共3分,共3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麦克风”,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 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⑤社会是一辆疾驰的列车,只有多创造正能量,列车才能不断前行。让我们 共同创造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20.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21.阅读文章第②-④段,说说全社会如何做才能让“正能量”对社会文明进步产 生积极作用。(4 分) 22.根据文意,选出填入【甲】处最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并说明理由。(3 分) ①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②俗语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③俗语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甲】处应填: 理由: 参考答案: 20.“正能量”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创造与积极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共 2 分) 21.答案示例: 个人努力创造“微观正能量”;政府积极创造“宏观正能量”;传播者以负责任 的态度传播“正能量”。 (共 3 分,共 3 个要点,每个要点 1 分) 22.②
答案示例一:这句俗语将政府的重要作用比作火车头,形象地写出政府在社会生 活中的重要引导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句俗语可以证明社会的进步更需要 政府积极创造“宏观正能量”的分论点 答案示例二:整个社会如一列火车,而政府是社会发展方向的引导者,就像火车 头一样,如果政府能够做岀表率,积极创造正能量,就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给民众希望与信心,带动广大民众也积极参与。这句俗语可以证明社会的进步更 需要政府积极创造“宏观正能量”的分论点 (共3分,正确选择俗语,1分;说明理由,2分) 04朝阳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2-24题。(共8分) ①-段时间以来,许多“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 八路军战土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 然一笑。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岀现,取敌人首级 如探囊取物。 ②五花八门的“电视神剧”背后则是惊人的一致:我方战士神勇无敌,日本 军人暴虐无能。乍一看,颇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上天入地、翻江倒海 的大胆想象力! ③不过,我们实在不能把这种做法称为“幽默”。尽管没有谁规定抗日题材 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毕竟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相去不远。中 国尽管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的前辈也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这 种代价既是因为侵略者人性中的恶,也是因为中国近代以来在文明上的落伍。能
答案示例一:这句俗语将政府的重要作用比作火车头,形象地写出政府在社会生 活中的重要引导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句俗语可以证明社会的进步更需要 政府积极创造“宏观正能量”的分论点。 答案示例二:整个社会如一列火车,而政府是社会发展方向的引导者,就像火车 头一样,如果政府能够做出表率,积极创造正能量,就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给民众希望与信心,带动广大民众也积极参与。这句俗语可以证明社会的进步更 需要政府积极创造“宏观正能量”的分论点。 (共 3 分,正确选择俗语,1 分;说明理由,2 分) 04 朝阳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22-24 题。(共 8 分) ①一段时间以来,许多“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 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 然一笑。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 如探囊取物。 ②五花八门的“电视神剧”背后则是惊人的一致:我方战士神勇无敌,日本 军人暴虐无能。乍一看,颇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上天入地、翻江倒海 的大胆想象力! ③不过,我们实在不能把这种做法称为“幽默”。尽管没有谁规定抗日题材 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毕竟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相去不远。中 国尽管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的前辈也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这 种代价既是因为侵略者人性中的恶,也是因为中国近代以来在文明上的落伍。能
够认识到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 ④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不顾基本的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 ⑤毋庸置疑,在大众文化中,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攻击、破坏等欲 望的“替代性满足″,电视剧要使观众心安理得地获得这种满足,需要在讲述这 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 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置。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和谐地编织在一起,使人 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 ⑥但是武打、警匪与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 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文艺作品就接近于暴力刺激。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连 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已被 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于是暴力的对象无论是当年无 恶不作的日本鬼子,还是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或是日本牌子的中国 制造汽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 ⑦当年义和团运动“神功护体,刀枪不入”以惨剧收场,带着如许悲壮的意 味,又何尝不是因为落后甚至愚昧。今天,“抗日神剧”借助无与伦比的奇妙想 象和神乎其技的电视特效,义和团当年的神话终于上演。难道真的是因为我们强 大了,再不必反思历史,而一下子从自卑走向自信了吗? (摘自《人 民日报》) 2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够认识到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 性。 ④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不顾基本的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 ⑤毋庸置疑,在大众文化中,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攻击、破坏等欲 望的“替代性满足”,电视剧要使观众心安理得地获得这种满足,需要在讲述这 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 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置。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和谐地编织在一起,使人 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 ⑥但是武打、警匪与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 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文艺作品就接近于暴力刺激。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连 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已被 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于是暴力的对象无论是当年无 恶不作的日本鬼子,还是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或是日本牌子的中国 制造汽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 ⑦当年义和团运动“神功护体,刀枪不入”以惨剧收场,带着如许悲壮的意 味,又何尝不是因为落后甚至愚昧。今天,“抗日神剧”借助无与伦比的奇妙想 象和神乎其技的电视特效,义和团当年的神话终于上演。难道真的是因为我们强 大了,再不必反思历史,而一下子从自卑走向自信了吗? (摘自《人 民日报》) 2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 分)
23.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4.分析文章第⑤-⑦的论证过程。(3分) 参考答案: 22答案要点:①引出论述的话题:抗日神剧。②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共 2分。每个要点1分) 23答案:“抗日神剧”要有基本的公共理性。(3分) 24.答案示例:首先,论述武打、警匪电视剧要把欲望与道德和谐融合的原因; 其次,论证了“抗日神剧”不顾基本的公共理性,实质是暴力刺激;最后,指出 “抗日神剧”产生的原因。 (共3分。“首先”“其次”“最后”各1分) 05丰台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1-22题。(共7分) ①底线原本是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如今,“"底线 词开始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如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人格底线、职业底线等等。 可见,这里所谓“底线”是一个伦理学术语,是指人无论何种原因处于怎样的境 遇中,都需要遵守的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②人生在世,必须有自己坚守的底线
23.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 分) 24.分析文章第⑤-⑦的论证过程。(3 分) 参考答案: 22.答案要点:①引出论述的话题:抗日神剧。 ②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共 2 分。每个要点 1 分) 23.答案:“抗日神剧”要有基本的公共理性。(3 分) 24.答案示例:首先,论述武打、警匪电视剧要把欲望与道德和谐融合的原因; 其次,论证了“抗日神剧”不顾基本的公共理性,实质是暴力刺激;最后,指出 “抗日神剧”产生的原因。 (共 3 分。“首先”“其次”“最后”各 1 分) 05 丰台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21-22 题。(共 7 分) ①底线原本是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如今,“底线” 一词开始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如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人格底线、职业底线等等。 可见,这里所谓“底线”是一个伦理学术语,是指人无论何种原因处于怎样的境 遇中,都需要遵守的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②人生在世,必须有自己坚守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