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答卷 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3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请勿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 祝你成功!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玷污(zhan)肃穆(m) 哺(f)育 巧妙绝伦(ln) B.无垠(yin) 畸形(q1) 啜(chuo)泣相形见绌(ch) C.缄(xian)默进(beng)发苗圃(pi) 津津(jing)有味 D.凋零(do) 酝酿(nang)溃(kui)退 参差不齐(cen)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A.称职气慨销声匿迹 B.仰慕温馨心旷神怡 C.辐射荒缪略胜一筹 D.真缔阔绰妙手回春 3.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_▲—;最 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 A.徘徊B.继续C.坦荡 4.古诗词名句填空。(8分)(①-⑥题选做4道,第⑦题为必做题) ①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⑥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⑦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让人感慨万千: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发出“共看明月 应垂泪,▲”的悲苦慨叹: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吟唱“ 第1页共10页
第 1 页 共 10 页 2013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答卷 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满分 150 分(含书写分 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3.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请勿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 祝你成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 分) A.玷.污( zhān ) 肃.穆( mù ) 哺.(fǔ)育 巧妙绝伦.(1ún ) B.无垠.( yín ) 畸.形( qí ) 啜.(chuò)泣 相形见绌.( chù ) C.缄.(xián)默 迸.(bèng)发 苗圃.(pǔ) 津.津(jīng)有味 D.凋.零( diāo ) 酝酿.( niàng ) 溃. ( kuì )退 参.差不齐( cēn )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3 分) A.称职 气慨 销声匿迹 B.仰慕 温馨 心旷神怡 C.辐射 荒缪 略胜一筹 D.真缔 阔绰 妙手回春 3.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 )( ▲ )( ▲ )(3 分) 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 ▲ ;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 ▲ ;最 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 ▲ 。 A .徘徊 B.继续 C.坦荡 4.古诗词名句填空。(8 分)(①--⑥题选做 4 道,第⑦题为必做题) ①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③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 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⑥衣沾不足惜, ▲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⑦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让人感慨万千: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发出“共看明月 应垂泪, ▲ ”的悲苦慨叹;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吟唱“____▲
人迹板桥霜”,抒写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李煜在《相见欢》中,抒发“无言独上西 楼,月如钩, 的凄苦心境: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赏月怡情:“怀民亦 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5.名著阅读(6分) (1)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很多名著。这些名著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从高尔基《▲》一书中我们看到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品质:从《三 国演义》中的_▲身上我们能看到“义”的化身;从《西游记》中沙僧身上我们能看 到他的 (人物的性格)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冰 心的这首小诗,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B.《海底两万里》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杋”、“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等情节 惊险离奇,极富幻想,读来引人入胜,如临其境 C.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中的李逵,人称“黑旋风”,是一个豪爽仗义、嫉恶如仇的人 物形象。他的武器是两把大板斧,“专杀贪官污吏” D.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 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6.综合性学习(第1、2小题各2分,第3小题3分,共7分) 温州,乃东瓯名城。这里物产丰富,小吃众多,自古就有“食在温州”的美誉。现在学 校要开展“赏美食,品文化”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赏美食,拟标题】 (1)给下面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6字)(2分) 为期3天的"2012年温州炎亭海鲜美食文化节”于26日在炎亭景区金沙滩落下帷幕。 本届海鲜美食文化节以“多彩渔家、欢乐美食”为主题,旨在打造“海鲜美食在炎亭”这 品牌。通过举办海鲜美食文化节,发挥炎亭独特的资源优势,将特色海鲜美食、现代海上娱 乐、传统渔家乐有机结合。广大游客可融入自然,品海鲜,观海景,畅享渔家文化。 《温州都市报》2012年6月07日 【品美文,对对联】 故乡是一段永远不会忘却的记忆。那段融入生命里的故乡情结,不仅镌刻在游子们的心 中,也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温州有一批著名的作家,他们的文章常借美食来表达 对家乡的浓浓深情 ①琦君在《春酒》中,用脉脉含情的笔触为我们介绍了母亲酿制的补肾健脾明目的春酒。 她那浓浓的思乡情结,似一杯醇厚的春酒,历久弥香。这杯舂酒,承载了琦君最深切最诚挚 的故乡之情 ②林斤澜在北京,还对家乡的遁糖麻糍思念不已,他写道:"…用铁笊篱捞起麻糍,倒 第2页共10页
第 2 页 共 10 页 人迹板桥霜”, 抒写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李煜在《相见欢》中,抒发“无言独上西 楼,月如钩, ▲ ”的凄苦心境;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赏月怡情:“怀民亦 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 ,盖竹柏影也。” 5.名著阅读(6 分) (1)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很多名著。这些名著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从高尔基《 ▲ 》一书中我们看到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品质;从《三 国演义》中的 ▲ 身上我们能看到“义”的化身;从《西游记》中沙僧身上我们能看 到他的 ▲ (人物的性格)。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3 分) A.“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冰 心的这首小诗,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B.《海底两万里》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等情节 惊险离奇,极富幻想,读来引人入胜,如临其境。 C.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中的李逵,人称“黑旋风”,是一个豪爽仗义、嫉恶如仇的人 物形象。他的武器是两把大板斧,“专杀贪官污吏”。 D.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 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6.综合性学习(第 1、2 小题各 2 分,第 3 小题 3 分,共 7 分) 温州,乃东瓯名城。这里物产丰富,小吃众多,自古就有“食在温州”的美誉。现在学 校要开展“赏美食,品文化”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赏美食,拟标题】 (1)给下面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6..字.)(2 分) ▲ 为期 3 天的“2012 年温州炎亭海鲜美食文化节”于 26 日在炎亭景区金沙滩落下帷幕。 本届海鲜美食文化节以“多彩渔家、欢乐美食”为主题,旨在打造“海鲜美食在炎亭”这一 品牌。通过举办海鲜美食文化节,发挥炎亭独特的资源优势,将特色海鲜美食、现代海上娱 乐、传统渔家乐有机结合。广大游客可融入自然,品海鲜,观海景,畅享渔家文化。 《温州都市报》 2012 年 6 月 07 日 【品美文,对对联】 故乡是一段永远不会忘却的记忆。那段融入生命里的故乡情结,不仅镌刻在游子们的心 中,也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温州有一批著名的作家,他们的文章常借美食来表达 对家乡的浓浓深情。 ①琦君在《春酒》中,用脉脉含情的笔触为我们介绍了母亲酿制的补肾健脾明目的春酒。 她那浓浓的思乡情结,似一杯醇厚的春酒,历久弥香。这杯春酒,承载了琦君最深切最诚挚 的故乡之情。 ②林斤澜在北京,还对家乡的遁糖麻糍思念不已,他写道:“……用铁笊篱捞起麻糍,倒
入玻璃盒子里的白糖拌豆粉中,用铜片翻滚,口水早已满嘴了。”与其说他写的是麻糍,还 不如说他写的是故乡。他笔下那—个个甜甜的麻糍,温暖了千干万万离乡人的情怀。 (2)请根据下联,结合材料①,补出上联。(2分) 上联 下联:思如麻糍暖人怀。 【听童谣,悟感情】温州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谣,而这些童谣与“吃”联系起来,不仅 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内蕴丰富 吃馄饨 娒娒你显能①, 阿妈教你吃馄饨; 馄饨汤,喝眼光; 馄饨肉,配白粥 昆饨皮,配蕃薯; 馄饨碗,吃爻倒端转。 <链接资料〉 新年“吃馄饨”,首先取“馄饨”与“浑囤″的谐意,意思是“粮食满囤,五谷丰登” 其次取其“混沌初开”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 【注】①显能:温州方言,是乖巧、乖顺的意思。 (3)请你结合链接资料,说说这则童谣表达了温州人们怎样的愿望?(3分)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10分) 雾霾来袭 【现况直播】 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中央气 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 第3页共10页
第 3 页 共 10 页 入玻璃盒子里的白糖拌豆粉中,用铜片翻滚,口水早已满嘴了。”与其说他写的是麻糍,还 不如说他写的是故乡。他笔下那一个个甜甜的麻糍,温暖了千千万万离乡人的情怀。 (2)请根据下联,结合材料①,补出上联。(2 分) 上联: ▲ , 下联:思如麻糍暖人怀。 【听童谣,悟感情】温州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谣,而这些童谣与“吃”联系起来,不仅 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内蕴丰富。 吃馄饨 娒娒你显能, 阿妈教你吃馄饨; 馄饨汤,喝眼光; 馄饨肉,配白粥; 馄饨皮,配蕃薯; 馄饨碗,吃爻倒端转。 新年“吃馄饨”,首先取“馄饨”与“浑囤”的谐意,意思是“粮食满囤,五谷丰登”; 其次取其“混沌初开”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 【注】显能:温州方言,是乖巧、乖顺的意思。 (3)请你结合链接资料,说说这则童谣表达了温州人们怎样的愿望?(3 分) ▲ 二、现代文阅读(29 分) (一)(10 分) 雾霾来袭 【现况直播】 2013 年 1 月 9 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中央气 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 日 10 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
色预警。一月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接近于1000。从东北到西北地区,从华北到华中 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污染现象 【资料助读】 霾也叫雾霾(烟霞),是种特殊的天气现象。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 氢化合物等非水成物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 时,会造成视程障碍。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霾(Haze)或灰霾( 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 烟霞(Haze)。 舂天暖湿气流加强,冷空气减弱,在冷暖气团的影响下,常常可见浓雾弥漫,能见度极 差的现象。雾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危害很大。当浓雾弥漫时,人们切莫 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哮喘病的老年人更应暂 停到室外晨练。 【网络声音】 十面“霾”伏,我们都成“人肉吸尘器”了,真是:“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 戴口罩 网友“蓦然回首 二楼 中国人喜欢快,“超高速、跨越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快,现在,中国人要十分 明显地还债了,而且是用有损生命健康的代价还债。中国人必须慢下来了,否则, 身体健康、代际平衡、生态平衡都会被打破 网友“暗香盈袖 三楼 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 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 雾霾中也蕴涵着希望,让我们激发正能量,自我防护,减少出行,合力应急,同 时监督污染源减排。”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微博) 【资料链接】 第4页共10页
第 4 页 共 10 页 色预警。一月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接近于 1000。从东北到西北地区,从华北到华中 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污染现象。 【资料助读】 霾也叫雾霾(烟霞),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 氢化合物等非水成物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00 米时,会造成视程障碍。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 烟霞(Haze)。 春天暖湿气流加强,冷空气减弱,在冷暖气团的影响下,常常可见浓雾弥漫,能见度极 差的现象。雾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危害很大。当浓雾弥漫时,人们切莫 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哮喘病的老年人更应暂 停到室外晨练。 【网络声音】 一楼: 十面“霾”伏,我们都成“人肉吸尘器”了,真是:“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 戴口罩”。 ——网友“蓦然回首” 二楼: 中国人喜欢快,“超高速、跨越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快,现在,中国人要十分 明显地还债了,而且是用有损生命健康的代价还债。中国人必须慢下来了,否则, 身体健康、代际平衡、生态平衡都会被打破。 ——网友“暗香盈袖” 三楼: “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 辰 四楼: “雾霾中也蕴涵着希望,让我们激发正能量,自我防护,减少出行,合力应急,同 时监督污染源减排。”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微博) 【资料链接】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至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 污染事件。这次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 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 材料 网友(瑞安)@芦-柴棒连续28天(2月),每天9时许在瑞安市区鑫业大厦15 楼对着天空和远方拍下一组照片。从这组照片中可以清晰地发现:2日、3日 5日、6日、7日、10日、14日、18日、24日、25日、26日、27日,这 12天瑞城灰蒙蒙一片。其中18日当天简直是伸手不见五指。记者从市气象台 了解到,2月份除了16日外,其余27天均有雾,与往年同期相比有雾天气偏 多 7.什么是雾霾天气?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 8.阅读“现况直播”和“资料助读”部分,选出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3分) A.雾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危害不会很大。 B.2013年1月份,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雾霾和污染天气中 C.当浓雾弥漫时,人们千万不能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 D.一月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为1000。 9.请仔细阅读“网络声音”和“资料链接”部分,并联系实际生活,请你说说该如何改善瑞 安的雾霾天气状况?(4分) (二)(19分) 落红曾绍炉 ()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虽然红曾经对我是那样的吝啬,少年时代与我情同手足 的两位女友:红枝、红梅都因生存的艰难离我而去了,我的每一份真诚,变成幻想成空的泡 影。然而在我生命的后来岁月里,红却仍然是我情感寄托的力量,诗意常新的泉源。 (2)我喜欢的不是令人恐怖的血的红而是另一种温和明艳的红想起它就让人想起光明, 想起它就让人想起生活的美丽;看到它就让人温暖无比,心生惊喜,看到它就让人体会到生 命的活 第5页共10页
第 5 页 共 10 页 材料一: 1952 年伦敦烟雾事件是 1952 年 12 月 5 日至 9 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 污染事件。这次事件造成多达 12000 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 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 材料二: 网友(瑞安)@芦-柴棒连续 28 天(2 月),每天 9 时许在瑞安市区鑫业大厦 15 楼对着天空和远方拍下一组照片。从这组照片中可以清晰地发现:2 日、3 日、 5 日、6 日、7 日、10 日、14 日、18 日、24 日、25 日、26 日、27 日,这 12 天瑞城灰蒙蒙一片。其中 18 日当天简直是伸手不见五指。记者从市气象台 了解到,2 月份除了 16 日外,其余 27 天均有雾,与往年同期相比有雾天气偏 多。 7.什么是雾霾天气?请用一句话概括。(3 分) ▲ 8.阅读“现况直播”和“资料助读”部分,选出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 ▲ )(3 分) A.雾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危害不会很大。 B.2013 年 1 月份,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雾霾和污染天气中。 C.当浓雾弥漫时,人们千万不能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 D.一月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为 1000。 9.请仔细阅读“网络声音”和“资料链接”部分,并联系实际生活,请你说说该如何改善瑞 安的雾霾天气状况?(4 分) ▲ (二)(19分) 落 红 曾绍炉 ⑴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虽然红曾经对我是那样的吝啬,少年时代与我情同手足 的两位女友:红枝、红梅都因生存的艰难离我而去了,我的每一份真诚,变成幻想成空的泡 影。然而在我生命的后来岁月里,红却仍然是我情感寄托的力量,诗意常新的泉源。 ⑵我喜欢的不是令人恐怖的血的红,而是另一种温和明艳的红,想起它就让人想起光明, 想起它就让人想起生活的美丽;看到它就让人温暖无比,心生惊喜,看到它就让人体会到生 命的活力……
(3)它是质朴而骄矜的颜色,是大自然吐露出来的一种无尚的秀美,是生命对于自身赞颂 的一种语言。它最初的方式就是不断地蕴藏来自生命之父太阳的光华并且柔化了它的灼热, 把它的那份热情,悄悄地藏于自己的根茎叶芽中 (4)它又具有美的本质,借着开花的世界,借着果实成熟的契机,借着秋夜载誉而归的儿 子,把那份热情喷发岀来——以花、以果实、以瑰丽深沉的红叶,装成-个浪漫的世界、 诗意芬芳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童话,就是让一切美的而尽美;让一切孤零的、失意的、苦陋 而凋残的,都在红艳的祈祷中,也变得美,变得动人心扉。 s我便是被这美陶醉了的一个。我常像孩子一样奔跑于花色斑斓的花丛中,并常常对着 那些红色的花朵,低下头来,以含情的目光和它接触,与它交谈,而在美丽的惊叹中,领略 大自然的一种超凡的灵气。 (6)然而,落红更令我称颂和敬佩。 (刀)A飒飒的东风裹挟那满树满坡的游丝花片,春日里卷来一场铺天盖地的“红雪″;果 实蒂落的世界,你会为“飞焰欲橫天″“红云几万重”景观的魔幻般“烟消云散”而惊诧得 目瞪口呆;秋风像大地母亲的手臂召唤那些奉献了一生的使者回到自己的怀抱,你会欣赏到 红叶那惊世一绝的翩翩舞姿…红的飘落,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8虽然落红不像初放成长时那样的无忧,爱却不因花的凋零、叶的飘逝、果的蒂落而丧 失,那份爱是牢固而长久的。就像虹,在空中短暂的划过,却留下了永不消逝的痕迹,永远 芬芳灿烂的痕迹;就像一个故事的高潮,以充满悲壮的英雄般的举动,嬴得了永世的颂扬和 惊叹 (9)—个秋天,我捡拾了许许多多的红叶,夹满了书架上的每一本书,像珍藏一个无人知 晓的红叶梦。过了许久,当我重温那些故旧的梦时,才发现那些固执的精魂们,早已在我情 感疏忽的瞬间,翩然化蝶而飞了,空留下一些毫无色泽的枯败的树叶。这是我无意间犯下的 第6页共10页
第 6 页 共 10 页 ⑶它是质朴而骄矜的颜色,是大自然吐露出来的一种无尚的秀美,是生命对于自身赞颂 的一种语言。它最初的方式就是不断地蕴藏来自生命之父太阳的光华,并且柔化了它的灼热, 把它的那份热情,悄悄地藏于自己的根茎叶芽中。 ⑷它又具有美的本质,借着开花的世界,借着果实成熟的契机,借着秋夜载誉而归的儿 子,把那份热情喷发出来——以花、以果实、以瑰丽深沉的红叶,装成一个浪漫的世界、 诗意芬芳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童话,就是让一切美的而尽美;让一切孤零的、失意的、苦陋 而凋残的,都在红艳的祈祷中,也变得美,变得动人心扉。 ⑸我便是被这美陶醉了的一个。我常像孩子一样奔跑于花色斑斓的花丛中,并常常对着 那些红色的花朵,低下头来,以含情的目光和它接触,与它交谈,而在美丽的惊叹中,领略 大自然的一种超凡的灵气。 ⑹然而,落红更令我称颂和敬佩。 ⑺A 飒飒的东风裹挟那满树满坡的游丝花片,春日里卷来一场铺天盖地的“红雪”;果 实蒂落的世界,你会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景观的魔幻般“烟消云散”而惊诧得 目瞪口呆;秋风像大地母亲的手臂召唤那些奉献了一生的使者回到自己的怀抱,你会欣赏到 红叶那惊世一绝的翩翩舞姿……红的飘落,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⑻虽然落红不像初放成长时那样的无忧,爱却不因花的凋零、叶的飘逝、果的蒂落而丧 失,那份爱是牢固而长久的。就像虹,在空中短暂的划过,却留下了永不消逝的痕迹,永远 芬芳灿烂的痕迹;就像一个故事的高潮,以充满悲壮的英雄般的举动,赢得了永世的颂扬和 惊叹。 ⑼一个秋天,我捡拾了许许多多的红叶,夹满了书架上的每一本书,像珍藏一个无人知 晓的红叶梦。过了许久,当我重温那些故旧的梦时,才发现那些固执的精魂们,早已在我情 感疏忽的瞬间,翩然化蝶而飞了,空留下一些毫无色泽的枯败的树叶。这是我无意间犯下的
桩错误,即使我伤透了一颗爱红的心,更使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启发—落红并不是生 命颓败的结果,而是生命的复归与起点,在这诚挚的复归自然的途中,谁也阳挡不了它的脚 步。而只有在这不断的开落中,红,才有着它的延续,才有着它的重生,才有着它的永恒, 才能看到那一份不灭的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 ⑩于是,我学会了在红将飘落的时刻去看花,B去森林里散步,见玫瑰花毫无怨悔地告 别枝头,便忍不住把它捧在手里,轻轻地印上我的唇吻,再潇潇地散落泥土中;或者拾起地 上的—枚红叶,对着夕阳去窥探那脉筋间的秘密,从那纵横交错的艳红中,读生命对太阳的 赞歌;而当我面对一树通红的鲜果时,又沉浸在生命奋斗与慷慨奉献的自豪中! η)在这过程中,我想到了与落红同处一个世界的人类:人当艳红吐翠时自也慷慨大度 -旦凋残飘零却又悲凉不堪;人当兼收并蓄之时面对风雨也不屈不挠,而一旦实满果红回报 滋育时常不免患得患失。在落红面前,我不禁热泪盈眶 2由此我的梦变得离奇而瑰丽∶我化作了一页花瓣、一片红叶、一颗绚丽馨香的果实。 10.为什么作者说“落红更令我称颂和敬佩”?请阅读文章第(6)-(12)段,简要概括。(3分) 11.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值得品味。请细读文中A、B两处划线句,任选一句赏析。(3分) 我选()句,赏析 文章题目是“落红”,却在(11)段写到了“与落红同处一个世界的人类”,是否多余? 为什么?请说明理由。(3分 13.作者用绚丽的语言赞颂了“落红精神”,其实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具 有“落红精神”的优秀人物。清代的龚自珍、现代的鲁迅、当代“最美司机”吴斌、“最美 教师”张丽莉……,他们都是这一方面的代表。请你根据文本,选择一个人物(也可另选人 物),结合他们的作品或事迹来简要谈谈他们的“落红精神”。(4分) 4.在文章(11)段作者写道:“在落红面前,我不禁热泪盈眶……”,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根据你的阅读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则150字左右的随感。(6分) 【帮帮你】随感是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文章中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情感意义,形成自己独特 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它可以由一字引发,或者由一句切入;可以只重点关注某些片段,也可 以关照全文进行思考。 第7页共10页
第 7 页 共 10 页 一桩错误,即使我伤透了一颗爱红的心,更使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启发——落红并不是生 命颓败的结果,而是生命的复归与起点,在这诚挚的复归自然的途中,谁也阻挡不了它的脚 步。而只有在这不断的开落中,红,才有着它的延续,才有着它的重生,才有着它的永恒, 才能看到那一份不灭的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 ⑽于是,我学会了在红将飘落的时刻去看花,B 去森林里散步,见玫瑰花毫无怨悔地告 别枝头,便忍不住把它捧在手里,轻轻地印上我的唇吻,再潇潇地散落泥土中;或者拾起地 上的一枚红叶,对着夕阳去窥探那脉筋间的秘密,从那纵横交错的艳红中,读生命对太阳的 赞歌;而当我面对一树通红的鲜果时,又沉浸在生命奋斗与慷慨奉献的自豪中! ⑾在这过程中,我想到了与落红同处一个世界的 ..........人.类.:人当艳红吐翠时自也慷慨大度, 一旦凋残飘零却又悲凉不堪;人当兼收并蓄之时面对风雨也不屈不挠,而一旦实满果红回报 滋育时常不免患得患失。在落红面前,我不禁热泪盈眶…… ⑿由此我的梦变得离奇而瑰丽:我化作了一页花瓣、一片红叶、一颗绚丽馨香的果实。 10.为什么作者说“落红更令我称颂和敬佩”?请阅读文章第(6)-(12)段,简要概括。(3分) ▲ 11.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值得品味。请细读文中 A、B 两处划线句,任选一句赏析。(3分) 我选( )句,赏析: ▲ 12.文章题目是“落红”,却在(11)段写到了“与落红同处一个世界的人类”,是否多余? 为什么?请说明理由。(3分) ▲ 13.作者用绚丽的语言赞颂了“落红精神”,其实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具 有“落红精神”的优秀人物。清代的龚自珍、现代的鲁迅、当代“最美司机”吴斌、“最美 教师”张丽莉……,他们都是这一方面的代表。请你根据文本,选择一个人物(也可另选人 物),结合他们的作品或事迹来简要谈谈他们的“落红精神”。(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在文章(11)段作者写道:“在落红面前,我不禁热泪盈眶……”,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根据你的阅读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则 150 字左右的随感。(6 分) ▲ 【帮帮你】随感是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文章中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情感意义,形成自己独特 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它可以由一字引发,或者由一句切入;可以只重点关注某些片段,也可 以关照全文进行思考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4分) 端居①(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③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③寥落:泠落,空寂 5.诗歌一二句中,“ ”一词写出了诗人在远方来信和回到家乡这两份希望落空时 怅然若失的意态。(2分) 16.“雨中寥落月中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13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17.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③佁然不动▲ ④斗折蛇行」 18.下列加点字的“以”字和例句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A.可以为师矣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因以为号焉D.策之不以其道 第8页共10页
第 8 页 共 10 页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4分) 端 居①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③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③寥落:冷落,空寂。 15.诗歌一二句中,“ ▲ ”一词写出了诗人在远方来信和回到家乡这两份希望落空时 怅然若失的意态。(2分) 16.“雨中寥落月中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 (二)(13分) 小石潭记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⑶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⑷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⑸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7.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 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③佁然..不动 ▲ ④斗折蛇.行 ▲ 18.下列加点字的“以”字和例句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A.可以.为师矣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因以.为号焉 D.策之不以.其道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0.景中有情。(3分) 古人云:“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文章第(4)段描述了潭边景物,突出了小石潭 怎样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三)(9分)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 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 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孑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 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 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选自《厚德录》) 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分) ①富人病且死 ②尽以家财付孝基▲③孝基怪之_▲ 22.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是(▲)(3分) 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最终将他父亲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B.于是他父亲把委托的财产给他就回去了。 C.最终他父亲委托财产给他就回去了。D.于是把他父亲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 23.你觉得张孝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3分) 四、作文(60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绘出了别样的风景;走一步再走一步,莫 顿亨特拥有了别样的感悟;难忘恩师藤野先生的教诲,鲁迅生发了别样的怀念。生活中,你 沐浴着如山的父爱、如水的母爱你感到了别样的幸福;你经历着朝夕相处的同窗分离之苦 你有了别样的思念……。别样的童年,别样的季节,别样的心情,别样的风采,甚至别样的 他(她)…….,成长路上,有了别样的发现,便有了别样的人生。 请以“别样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补全题目,横线上可填“童年”、“岁月”、“风景”、“心情”、“思念”、“幸 福”、“课堂”、“他”(她)等 ②内容贴近生活,言之有情 ③题材不限,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第9页共10页
第 9 页 共 10 页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20.景中有情。(3分) 古人云:“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文章第(4)段描述了潭边景物,突出了小石潭 怎样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三)(9分)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 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 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 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 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选自《厚德录》) 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分) ①富人病且.死 ▲ ②尽以.家财付孝基 ▲ ③孝基怪.之 ▲ 22.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3分) 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最终将他父亲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 B.于是他父亲把委托的财产给他就回去了。 C.最终他父亲委托财产给他就回去了。 D.于是把他父亲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 23.你觉得张孝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3分) ▲ 四、作文(60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绘出了别样的风景;走一步再走一步,莫 顿亨特拥有了别样的感悟;难忘恩师藤野先生的教诲,鲁迅生发了别样的怀念。生活中,你 沐浴着如山的父爱、如水的母爱,你感到了别样的幸福;你经历着朝夕相处的同窗分离之苦, 你有了别样的思念……。别样的童年,别样的季节,别样的心情,别样的风采,甚至别样的 他(她)…… ,成长路上,有了别样的发现,便有了别样的人生。 请以“别样的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补全题目,横线上可填“童年”、“岁月”、“风景”、“心情”、“思念”、“幸 福”、“课堂”、“他”(她)等; ② 内容贴近生活,言之有情; ③ 题材不限,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10页共10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 ④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