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备课资料 崇明岛 崇明岛,形如一春蚕,东西长,南北狭。在它的旁边还有横沙、长兴两岛。崇明岛的形成与长江江口的演 变相连在一起。由于长江口有着向东南伸展,且口门沙岛有不断北靠的趋势,因此,从前的崇明岛与现在 的位置和形状相差甚远。据考,约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长江口门在今扬州、镇江一带,那时的口门沙 岛只是江中的两个小沙洲,称为东沙和西沙,面积亦甚小,约数十平方千米。岛上先民从附近江苏丹阳、 句容等地迁来,以打鱼为生。到了唐神龙元年(705年),始建立崇明镇于西沙,大概这是最早“崇明”两字 的出现。在这以后,崇明岛不断顺江下移,下涨上坍,于宋朝已在西沙西北面涨出了姚刘沙,东北面堆积 而成了三沙,而原来的东沙和西沙则渐渐被崩塌冲走。接下来,三沙的命运亦和东沙、西沙一样,逐渐地 被冲涨,旧去新来,在其下侧堆积形成了马家浜、平洋沙、长沙等沙洲,其中的长沙即是现在崇明岛的前 身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沙岛依次北靠或被冲坍消失了,然崇明岛发展到今日,正处于其顶峰时期。崇明岛 亦是不稳定的,就连其县城亦是一再迁移。至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此前崇明县城已经有了五次大搬 家。到了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长沙南岸迅速地淤涨起来。后经当地百姓建石塘石坝等,制止 了淤涨的势头,县城才得以保持并稳定下来 目前的崇明岛北靠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北支水道最宽处仅1.5千米左右,且水深甚浅,江底已日益淤死, 估计不久的将来,随着北支的淤死,崇明岛将成为启东的一部分,而不再成为岛屿了。只是到那时候,今 日的长兴、横沙两岛要取代崇明岛了。 崇明岛上,地势平坦,景观如同江南田地,初到崇明岛的人,甚至感觉不到已到了岛上。一片片绿油油 的庄稼、一道道灌溉用的水渠,村落密布,道路交错,并无一般海岛的荒凉感觉。 但是,作为海岛,崇明岛当然有其一些独特的资源与景观。大致有三样特别之景:一是蟹多。崇明岛上 尤其在近海边的泥滩上,到处是小蟹,几乎黑压压的布满滩面。崇明岛的第二大特色是海滩芦苇成林,可 称其为“环岛绿色长城”了。由于芦苇适宜于滩地生长,且长势甚猛,在崇明岛北岸及东南岸团结沙一带, 我们曾看到宽达数千米的芦苇带。人行其中,似觉无边无际,可能当年沙家浜的芦苇荡之规模亦不过此 芦苇之初用,不仅可护岸促淤,而且可做造纸之原料。第三大特色是岛身形状迁徙无常,始终处于迅速的 演变过程中。不像基岩岛屿,千百年来基本上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崇明岛却自始至终演变不断。现在 还在酝酿着堵塞北支等工程。看来我国这个第三大岛演变成为长江口北岸陆地那个日子的到来要比预见得 更早些 崇明岛还有一个美丽的古称“东海瀛洲”。相传在远古东海之中有一瀛洲侧境,是神仙居处,但这个仙岛没 有稳固下来,一直飘忽不定。秦始皇和汉武帝先后派人到东海之上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后来到了明朝 朱元璋皇帝把“东海瀛洲”四个字赐给了崇明岛。从此,崇明岛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 (一)成岛 崇明岛是新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原处是长江口外浅海。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 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一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一面 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这样一来,崇明岛便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河口沙岛。它从露出水面到 最后形成大岛,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 618~626年(唐武德年间),在东布洲(今吕四一带)南面水中涨出两个沙洲。两洲隔水70余里,时名东 沙、西沙(又名顾俊沙),这就是岛的前身。1025年(宋天圣三年),于东沙西北续涨姚刘沙(因姚、刘两 姓先居而得名),并与东沙接壤。10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姚刘沙西北隔水50里处涨出三沙(因三次 叠涨而成,故名:又说因句容朱、陈、张三姓先居而得名)。 1271~1368年(元朝),先后涨出营前沙、马驮沙、张蒲沙等10余沙。元末明初,东沙坍没,西沙坍存无 几,三沙北涨,姚刘沙南坍北涨,渐与三沙连壤。1399~1644年(明建文初年至明末)先后涨出马鞍沙、 陈恩沙、高明沙、小阴沙、长沙、袁家沙、响沙、高头沙等30余沙。1522~1722年(明嘉靖初年至淸康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备课资料 一、崇明岛 崇明岛,形如一春蚕,东西长,南北狭。在它的旁边还有横沙、长兴两岛。崇明岛的形成与长江江口的演 变相连在一起。由于长江口有着向东南伸展,且口门沙岛有不断北靠的趋势,因此,从前的崇明岛与现在 的位置和形状相差甚远。据考,约在 1000 多年前的唐朝,长江口门在今扬州、镇江一带,那时的口门沙 岛只是江中的两个小沙洲,称为东沙和西沙,面积亦甚小,约数十平方千米。岛上先民从附近江苏丹阳、 句容等地迁来,以打鱼为生。到了唐神龙元年(705 年),始建立崇明镇于西沙,大概这是最早“崇明”两字 的出现。在这以后,崇明岛不断顺江下移,下涨上坍,于宋朝已在西沙西北面涨出了姚刘沙,东北面堆积 而成了三沙,而原来的东沙和西沙则渐渐被崩塌冲走。接下来,三沙的命运亦和东沙、西沙一样,逐渐地 被冲涨,旧去新来,在其下侧堆积形成了马家浜、平洋沙、长沙等沙洲,其中的长沙即是现在崇明岛的前 身。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沙岛依次北靠或被冲坍消失了,然崇明岛发展到今日,正处于其顶峰时期。崇明岛 亦是不稳定的,就连其县城亦是一再迁移。至明万历十一年(1583 年),此前崇明县城已经有了五次大搬 家。到了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 年),长沙南岸迅速地淤涨起来。后经当地百姓建石塘石坝等,制止 了淤涨的势头,县城才得以保持并稳定下来。 目前的崇明岛北靠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北支水道最宽处仅 1.5 千米左右,且水深甚浅,江底已日益淤死, 估计不久的将来,随着北支的淤死,崇明岛将成为启东的一部分,而不再成为岛屿了。只是到那时候,今 日的长兴、横沙两岛要取代崇明岛了。 崇明岛上,地势平坦,景观如同江南田地,初到崇明岛的人,甚至感觉不到已到了岛上。一片片绿油油 的庄稼、一道道灌溉用的水渠,村落密布,道路交错,并无一般海岛的荒凉感觉。 但是,作为海岛,崇明岛当然有其一些独特的资源与景观。大致有三样特别之景:一是蟹多。崇明岛上, 尤其在近海边的泥滩上,到处是小蟹,几乎黑压压的布满滩面。崇明岛的第二大特色是海滩芦苇成林,可 称其为“环岛绿色长城”了。由于芦苇适宜于滩地生长,且长势甚猛,在崇明岛北岸及东南岸团结沙一带, 我们曾看到宽达数千米的芦苇带。人行其中,似觉无边无际,可能当年沙家浜的芦苇荡之规模亦不过此。 芦苇之初用,不仅可护岸促淤,而且可做造纸之原料。第三大特色是岛身形状迁徙无常,始终处于迅速的 演变过程中。不像基岩岛屿,千百年来基本上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崇明岛却自始至终演变不断。现在 还在酝酿着堵塞北支等工程。看来我国这个第三大岛演变成为长江口北岸陆地那个日子的到来要比预见得 更早些。 崇明岛还有一个美丽的古称“东海瀛洲”。相传在远古东海之中有一瀛洲侧境,是神仙居处,但这个仙岛没 有稳固下来,一直飘忽不定。秦始皇和汉武帝先后派人到东海之上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后来到了明朝, 朱元璋皇帝把“东海瀛洲”四个字赐给了崇明岛。从此,崇明岛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 (一)成岛 崇明岛是新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原处是长江口外浅海。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 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一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一面 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这样一来,崇明岛便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河口沙岛。它从露出水面到 最后形成大岛,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 618~626 年(唐武德年间),在东布洲(今吕四一带)南面水中涨出两个沙洲。两洲隔水 70 余里,时名东 沙、西沙(又名顾俊沙),这就是岛的前身。1025 年(宋天圣三年),于东沙西北续涨姚刘沙(因姚、刘两 姓先居而得名),并与东沙接壤。1101 年(宋建中靖国元年),姚刘沙西北隔水 50 里处涨出三沙(因三次 叠涨而成,故名;又说因句容朱、陈、张三姓先居而得名)。 1271~1368 年(元朝),先后涨出营前沙、马驮沙、张蒲沙等 10 余沙。元末明初,东沙坍没,西沙坍存无 几,三沙北涨,姚刘沙南坍北涨,渐与三沙连壤。1399~1644 年(明建文初年至明末)先后涨出马鞍沙、 陈恩沙、高明沙、小阴沙、长沙、袁家沙、响沙、高头沙等 30 余沙。1522~1722 年(明嘉靖初年至清康
煕末年),诸沙涨坍频繁。姚刘沙与三沙坍没,西沙、陈恩沙、樊濂沙等先后陷于水中,平洋沙先大涨而 后大坍,而长沙却与坍存之平洋沙和周围的袁家沙、吴家沙、响沙、南沙诸沙涨连成片。1644年左右(明 末清初),崇明岛在涨中连成东起高头沙、西至平洋沙,长200里、宽40里的一个大岛。 1644~1722年(清顺治、康熙年间),又涨出日隆沙、永安沙、平安沙、东三沙等30余沙 清末,全岛上已有长沙、响沙、吴家沙、新灶沙、日兴沙、日旺沙、永丰沙、永隆沙、永福沙、沈阜沙、 终兴沙、仙景沙、永宁沙、龙珠沙、洪勋沙、永盛沙、利民沙、箔沙、高头沙、七小阴沙、向阳沙、永 寿沙、东旺沙、小团沙、烂沙、孙家沙、东大阜沙、长安沙、协安沙、袁家沙、太平日隆沙、永安沙、胁 里沙、永庆沙、新镇沙、定成沙、保定沙、平安沙、日升沙、南沙、满洋沙、长兴沙、协兴沙、北沙、永 旺沙、杨家沙、惠安沙、永兴沙、日盈沙、连珠沙、西庆升沙、南连升沙、北连升沙、永泰沙、永昌沙、 协旺沙、固安沙、合隆沙、定安沙、永定沙等60处。 元朝至清同治涨沙表 元朝:营前沙(至元中涨在狼山营前故名 樊濂沙(永乐中涨) 马驮沙(至元中涨 下山沙(洪熙元年涨在狼山下,故名) 顾俊沙(至元中涨) 中阴沙(宣德初涨) 张蒲沙(至元中涨) 伏龙沙(宣德初涨) 龙珠沙(元贞初涨) 三爿沙(景泰初涨) 北蒲沙(元贞中涨 老阴沙(景泰初涨) 安民沙(大德初涨) 管家沙(景泰初涨) 胡椒沙(大德初涨) 高家沙(景泰末涨) 陆台沙(至大初涨) 无名沙(成化中涨) 黄鱼朵沙(延祐初涨) 高明沙(成化中涨) 王真沙(泰定初涨 四爿沙(成化中涨) 复德沙(至和初涨) 永安沙(成化中涨) 毛京沙(至顺初涨) 和尚沙(弘治中涨) 明朝:大安沙(洪武初涨) 阜安沙(弘治中涨) 马鞍沙(建文中涨 小阴沙(正德中涨) 含珠沙(建文中涨) 南蒲沙(正德中涨) 黄连沙(建文中涨) 长沙(正德中涨,今建县治)县后沙 陈恩沙(永乐初涨) 太平沙(顺治中涨) 蛋沙(嘉靖初涨) 永安沙(顺治中涨) 联福沙(即稗沙) 永盛沙(顺治中涨) 定兴沙 阜平沙 野鹅沙 日兴沙(顺治中涨) 山前沙(万历初涨) 施吉沙 永兴沙(万历中涨) 平安沙(在东阜沙西) 新兴沙(万历中涨 保平沙 袁家沙(万历中涨) 永阜沙 吴家沙(万历中涨) 登舟沙 响沙(万历中涨又名享沙,知县张世臣改响沙)东三沙 新灶沙(万历中涨) 扁担沙(康熙时涨) 洪勋沙(万历中涨) 大年沙(康熙时涨) 南沙(万历中涨) 小年沙(康熙时涨) 沈阜沙(万历中涨) 万盛沙(康熙时涨) 仙景沙(万历中涨) 龙珠沙(康熙时涨)
熙末年),诸沙涨坍频繁。姚刘沙与三沙坍没,西沙、陈恩沙、樊濂沙等先后陷于水中,平洋沙先大涨而 后大坍,而长沙却与坍存之平洋沙和周围的袁家沙、吴家沙、响沙、南沙诸沙涨连成片。1644 年左右(明 末清初),崇明岛在涨中连成东起高头沙、西至平洋沙,长 200 里、宽 40 里的一个大岛。 1644~1722 年(清顺治、康熙年间),又涨出日隆沙、永安沙、平安沙、东三沙等 30 余沙。 清末,全岛上已有长沙、响沙、吴家沙、新灶沙、日兴沙、日旺沙、永丰沙、永隆沙、永福沙、沈阜沙、 终兴沙、仙景沙、永宁沙、龙珠沙、洪勋沙、永盛沙、利民沙、箔沙、高头沙、七滧小阴沙、向阳沙、永 寿沙、东旺沙、小团沙、烂沙、孙家沙、东大阜沙、长安沙、协安沙、袁家沙、太平日隆沙、永安沙、胁 里沙、永庆沙、新镇沙、定成沙、保定沙、平安沙、日升沙、南沙、满洋沙、长兴沙、协兴沙、北沙、永 旺沙、杨家沙、惠安沙、永兴沙、日盈沙、连珠沙、西庆升沙、南连升沙、北连升沙、永泰沙、永昌沙、 协旺沙、固安沙、合隆沙、定安沙、永定沙等 60 处。 元朝至清同治涨沙表 元朝:营前沙(至元中涨在狼山营前故名) 樊濂沙(永乐中涨) 马驮沙(至元中涨) 下山沙(洪熙元年涨在狼山下,故名) 顾俊沙(至元中涨) 中阴沙(宣德初涨) 张蒲沙(至元中涨) 伏龙沙(宣德初涨) 龙珠沙(元贞初涨) 三爿沙(景泰初涨) 北蒲沙(元贞中涨) 老阴沙(景泰初涨) 安民沙(大德初涨) 管家沙(景泰初涨) 胡椒沙(大德初涨) 高家沙(景泰末涨) 陆台沙(至大初涨) 无名沙(成化中涨) 黄鱼朵沙(延祐初涨) 高明沙(成化中涨) 王真沙(泰定初涨) 四爿沙(成化中涨) 复德沙(至和初涨) 永安沙(成化中涨) 毛京沙(至顺初涨) 和尚沙(弘治中涨) 明朝:大安沙(洪武初涨) 阜安沙(弘治中涨) 马鞍沙(建文中涨) 小阴沙(正德中涨) 含珠沙(建文中涨) 南蒲沙(正德中涨) 黄连沙(建文中涨) 长沙(正德中涨,今建县治)县后沙 陈恩沙(永乐初涨) 太平沙(顺治中涨) 蛋沙(嘉靖初涨) 永安沙(顺治中涨) 联福沙(即稗沙) 永盛沙(顺治中涨) 定兴沙 阜平沙 野鹅沙 日兴沙(顺治中涨) 山前沙(万历初涨) 施吉沙 永兴沙(万历中涨) 平安沙(在东阜沙西) 新兴沙(万历中涨) 保平沙 袁家沙(万历中涨) 永阜沙 吴家沙(万历中涨) 登舟沙 响沙(万历中涨又名享沙,知县张世臣改响沙) 东三沙 新灶沙(万历中涨) 扁担沙(康熙时涨) 洪勋沙(万历中涨) 大年沙(康熙时涨) 南沙(万历中涨) 小年沙(康熙时涨) 沈阜沙(万历中涨) 万盛沙(康熙时涨) 仙景沙(万历中涨) 龙珠沙(康熙时涨)
终兴沙(万历中涨) 角沙(康熙时涨) 升成沙(万历中涨) 丁角沙(康熙时涨) 永宁沙(万历初涨,即虾沙) 藤盘沙 箔沙(万历中涨) 杨桩沙(康熙时涨) 高头沙(万历中涨) 汤家沙(康熙四十五年涨) 小团沙(万历中涨) 半洋沙(康熙时涨) 孙家沙(万历中涨) 富民沙(康熙时涨) 新镇沙(万历中涨) 太平沙(康熙时涨) 东阜沙(万历中涨) 乌桂沙(康熙时涨) 县前沙 复兴沙(康熙时涨) 西阜沙(崇祯中涨) 大洪沙(康熙时涨) 月升沙(崇祯中涨) 大安沙(康熙时涨) 定成沙(崇祯中涨) 戏台沙(康熙时涨) 保定沙(崇祯中涨) 唐沙(康熙中复涨) 清朝:日隆沙(顺治中涨) 崇宝沙(同治时涨) (二)主要沙洲涨坍 崇明岛的发展演变,千余年来,经历了无数沙洲涨坍。今择要记述。 东沙于618~626年(唐武德年间)露出水面。位置在东布洲(今吕四一带)南面江中,东临大海,西涉 江至太仓洲,南涉江至吴淞港,东南到佘山,西南涉江到嘉定县,西北涉江为狼山。1025年(宋天圣三年), 东沙与新涨成的姚刘沙接壤,元末明初坍没。对照今图,东沙的一部分约在今向化乡六激大队和汲浜乡潋 西、七激、激南村一带 西沙呈带状,与东沙同时露出水面,它在东沙的西面,与东沙隔水70余里。南与常熟、太仓、嘉定隔水 20余里。沙洲上旧有平等、道安、释乐3村。五代初置崇明镇于此。元末明初始坍,1506~1521年(明 正德年间)仅存道安一村。该沙在明正德时涨出之长沙(今县城所在地)东南一水之隔处。对照今图,其 位置约在今城桥镇南门外三四里处的江中。 姚刘沙于1025年(宋天圣三年)左右露出水面,与东沙北部接壤。初为盐场,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 在该沙建崇明州城。以后该沙不断南坍北涨,1506~1521年(明正德年间)与西北三沙连成一片。1550 年(明嘉靖二十九年)左右坍没。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前进农场、富民农场至启东县西南一带。 沙于10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左右露出水面,位于姚刘沙西北隔水50里。1506~1521年(明正德年 间),与姚刘沙涨连。1529年(明嘉靖八年),县城曾迁移三沙马家浜。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三沙 始坍。至1662年(清康熙元年)左右已无存。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三沙洪一带。 平洋沙涨于明建文中。1507年(明正德二年)定名为平洋沙,在三沙西南,隔水30余里,南与白茆港隔 水相望。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县城四迁于此。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平洋沙始坍,而后,坍存 部分渐与长沙接壤。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三星乡以西直至海门县三和镇一带 长沙于1506~1521年(明正德年间)露出水面,在姚刘沙西南,隔水60余里,平洋沙东南。该沙成陆后, 位置基本未产生过迁移,大致在今城桥镇周围一带。1583~1588年(明万历十一年至十六年),县城五迁 于此。而后,渐与万历中涨出的吴家沙、袁家沙、响沙等连成一片,开始形成大岛。 崇明岛的变迁 崇明岛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变化。唐朝初年(618年),长江口位于现在的扬州、镇江一带,江面上出 现了东、西两个沙洲,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随着移居岛上人口的陆续增多,到了10世纪的五代时期 开始在西沙上设崇明镇,这就是崇明的由来 由于长江主流南北移动和潮汐波浪的影响,岛陆屡有坍塌。随着长江口的东移,崇明岛不断沿江下迁。1 世纪时,西沙西北又出现了一个新沙,叫姚刘沙,东北也出现了三沙,西沙和东沙则坍没被江水冲走
终兴沙(万历中涨) 三角沙(康熙时涨) 升成沙(万历中涨) 丁角沙(康熙时涨) 永宁沙(万历初涨,即虾沙) 藤盘沙 箔沙(万历中涨) 杨桩沙(康熙时涨) 高头沙(万历中涨) 汤家沙(康熙四十五年涨) 小团沙(万历中涨) 半洋沙(康熙时涨) 孙家沙(万历中涨) 富民沙(康熙时涨) 新镇沙(万历中涨) 太平沙(康熙时涨) 东阜沙(万历中涨) 乌桂沙(康熙时涨) 县前沙 复兴沙(康熙时涨) 西阜沙(崇祯中涨) 大洪沙(康熙时涨) 月升沙(崇祯中涨) 大安沙(康熙时涨) 定成沙(崇祯中涨) 戏台沙(康熙时涨) 保定沙(崇祯中涨) 唐沙(康熙中复涨) 清朝:日隆沙(顺治中涨) 崇宝沙(同治时涨) (二)主要沙洲涨坍 崇明岛的发展演变,千余年来,经历了无数沙洲涨坍。今择要记述。 东沙于 618~626 年(唐武德年间)露出水面。位置在东布洲(今吕四一带)南面江中,东临大海,西涉 江至太仓洲,南涉江至吴淞港,东南到佘山,西南涉江到嘉定县,西北涉江为狼山。1025 年(宋天圣三年), 东沙与新涨成的姚刘沙接壤,元末明初坍没。对照今图,东沙的一部分约在今向化乡六滧大队和汲浜乡滧 西、七滧、滧南村一带。 西沙呈带状,与东沙同时露出水面,它在东沙的西面,与东沙隔水 70 余里。南与常熟、太仓、嘉定隔水 20 余里。沙洲上旧有平等、道安、释乐 3 村。五代初置崇明镇于此。元末明初始坍,1506~1521 年(明 正德年间)仅存道安一村。该沙在明正德时涨出之长沙(今县城所在地)东南一水之隔处。对照今图,其 位置约在今城桥镇南门外三四里处的江中。 姚刘沙于 1025 年(宋天圣三年)左右露出水面,与东沙北部接壤。初为盐场,1277 年(元至元十四年) 在该沙建崇明州城。以后该沙不断南坍北涨,1506~1521 年(明正德年间)与西北三沙连成一片。1550 年(明嘉靖二十九年)左右坍没。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前进农场、富民农场至启东县西南一带。 三沙于 1101 年(宋建中靖国元年)左右露出水面,位于姚刘沙西北隔水 50 里。1506~1521 年(明正德年 间),与姚刘沙涨连。1529 年(明嘉靖八年),县城曾迁移三沙马家浜。1550 年(明嘉靖二十九年)三沙 始坍。至 1662 年(清康熙元年)左右已无存。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三沙洪一带。 平洋沙涨于明建文中。1507 年(明正德二年)定名为平洋沙,在三沙西南,隔水 30 余里,南与白茆港隔 水相望。1553 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县城四迁于此。1583 年(明万历十一年)平洋沙始坍,而后,坍存 部分渐与长沙接壤。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三星乡以西直至海门县三和镇一带。 长沙于 1506~1521 年(明正德年间)露出水面,在姚刘沙西南,隔水 60 余里,平洋沙东南。该沙成陆后, 位置基本未产生过迁移,大致在今城桥镇周围一带。1583~1588 年(明万历十一年至十六年),县城五迁 于此。而后,渐与万历中涨出的吴家沙、袁家沙、响沙等连成一片,开始形成大岛。 崇明岛的变迁 崇明岛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变化。唐朝初年(618 年),长江口位于现在的扬州、镇江一带,江面上出 现了东、西两个沙洲,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随着移居岛上人口的陆续增多,到了 10 世纪的五代时期, 开始在西沙上设崇明镇,这就是崇明的由来。 由于长江主流南北移动和潮汐波浪的影响,岛陆屡有坍塌。随着长江口的东移,崇明岛不断沿江下迁。11 世纪时,西沙西北又出现了一个新沙,叫姚刘沙,东北也出现了三沙,西沙和东沙则坍没被江水冲走
由于长江主水道不断摆荡,三沙在经历发展扩大后又南坍北涨,向北迁移日渐缩小;同时在它的东面,先 后出现了平洋沙和长沙。1583年,县城又迁至长沙,也就是现在崇明城的前身 近400年来,崇明岛经历了多次沧桑之变和迁移。仅1583年以前,崇明县城就搬迁了5次。直到现代, 崇明岛也是不稳定的,长江口北支水道逐渐变窄变浅,也许将来崇明岛会与苏北平原连在一起
由于长江主水道不断摆荡,三沙在经历发展扩大后又南坍北涨,向北迁移日渐缩小;同时在它的东面,先 后出现了平洋沙和长沙。1583 年,县城又迁至长沙,也就是现在崇明城的前身。 近 400 年来,崇明岛经历了多次沧桑之变和迁移。仅 1583 年以前,崇明县城就搬迁了 5 次。直到现代, 崇明岛也是不稳定的,长江口北支水道逐渐变窄变浅,也许将来崇明岛会与苏北平原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