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开辟辟谣透辟大辟B场合场院捧场场所 C.哄抢起哄哄逗哄传D妥帖请帖字帖服帖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A.口决厮守鞠躬尽瘁带红领巾B.铄金渔利名副其实一张一驰 C.函养惶恐冒然从事变本加利D佳宾既使春雪易溶记忆尤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上一次试图与邻国日本的海军抗衡是在19世纪末江河日下的清朝时期, 以失败告终。 B.审理河北大兴摔婴案”的法官一致认为,韩磊犯罪的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 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C.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即将开赛,巴西足球队秣马厉兵在瑞士为夺取本届冠军做 着最后的准备。 D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最受赞誉且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山辅佐刘 备,简直是为虎添翼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医相比,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副作用小,医疗成本低,诊治个性 化,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B.近日,“贫二代”一词在各大网站频频出现,“出身贫寒,社会关系缺乏,求职 过程中全靠个人奋斗”成为校园“贫二代”的简单特征(2012年2月12日《中国青 年报》)。 C.《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肖洛霍夫的墓地——他是1984年在故乡克鲁齐林诺村 去世的——在顿河边,标志是一块没有镌刻任何文字、未经雕琢的巨石,正对着 静静的顿河。 D.应通过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选派专业人员去高校深造;邀请专家学者 举办讲座;结合设计、研究工作出国考察、访问、学习等来对专业技术干部进行 继续教育。 、(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文,回答5-7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 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 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 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 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 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 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 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
一、(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开辟 辟谣 透辟 大辟 B.场合 场院 捧场 场所 C.哄抢 起哄 哄逗 哄传 D.妥帖 请帖 字帖 服帖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口决 厮守 鞠躬尽瘁 带红领巾 B.铄金 渔利 名副其实 一张一驰 C.函养 惶恐 冒然从事 变本加利 D.佳宾 既使 春雪易溶 记忆尤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上一次试图与邻国日本的海军抗衡是在 19 世纪末江河日下的清朝时期, 以失败告终。 B. 审理“河北大兴摔婴案”的法官一致认为,韩磊犯罪的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 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C.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即将开赛,巴西足球队秣马厉兵,在瑞士为夺取本届冠军做 着最后的准备。 D.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最受赞誉且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山辅佐刘 备,简直是为虎添翼。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与西医相比,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副作用小,医疗成本低,诊治个性 化,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B.近日,“贫二代”一词在各大网站频频出现,“出身贫寒,社会关系缺乏,求职 过程中全靠个人奋斗”成为校园“贫二代”的简单特征(2012 年 2 月 12 日《中国青 年报》)。 C.《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肖洛霍夫的墓地——他是 1984 年在故乡克鲁齐林诺村 去世的——在顿河边,标志是一块没有镌刻任何文字、未经雕琢的巨石,正对着 静静的顿河。 D.应通过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选派专业人员去高校深造;邀请专家学者 举办讲座;结合设计、研究工作出国考察、访问、学习等来对专业技术干部进行 继续教育。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1 分) 阅读下文,回答 5—7 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 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 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 上看,南端的圜丘高 5.18 米,皇穹宇高 19.2 米,祈年殿上升到 38 米,成为中轴 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 太和殿还高出 3 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 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 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
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ˆ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 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 体 “清ˆ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 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清幽等。‘清ˆ由“青ˆ而来,通常我们称天 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 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 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 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 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 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 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深红 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5.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势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形成鲜明的对比,虚实相生 6.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7.(1)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 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2分) (2)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 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3分)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苏氏文集序 [宋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 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 亦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
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 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 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 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清幽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 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 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 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 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 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 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 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深红 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5.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势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形成鲜明的对比,虚实相生。 6.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7.(1)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 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 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 苏氏文集序 [宋]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 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 亦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
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 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 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 也?公其可无恨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 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②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 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 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 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 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 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 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 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 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 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土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 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髙,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 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③ 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 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 也?悲夫! 庐陵欧阳修序。 【注】①苏子美:即苏舜钦,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政治上支持范仲淹、杜衍 等新政推行者。②韩、李:指韩愈,李翱。③二三大臣:指杜衍、范仲淹等,皇 裕初年被起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几:接近 B.幸时治矣治:太平 C.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稍:稍微 D.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即:接近 9.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表明苏子美文学才华和文学追求的一项是() A.①弃掷埋没粪土亦不能销蚀②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 B.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②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 C.①号为“时文”,以相夸尚②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 D.①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②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美的文章举世认可,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以及曾排挤他欲把他置于死地 的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的文章。 B.本文回顾了唐宋古文运动的历史: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 后来过了一百多年,韩愈、李翱等人出现,此后,文章才恢复了古文传统;宋朝 兴起后,又过了将近一百年,古文才开始兴盛。 C.天圣年间,欧阳修参加进士考试,发现当时学习写文章的人,追求文辞声调 对偶和摘取古人文句,称这种文章为“时文”;后来皇帝忧虑“时文”的弊端,下诏
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 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 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 也?公其可无恨。”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 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②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 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 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 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 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 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 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 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 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 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 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 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③ 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 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 也?悲夫! 庐陵欧阳修序。 【注】①苏子美:即苏舜钦,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政治上支持范仲淹、杜衍 等新政推行者。②韩、李:指韩愈,李翱。③二三大臣:指杜衍、范仲淹等,皇 裕初年被起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 几:接近 B.幸时治矣 治:太平 C.而学者稍趋于古焉 稍:稍微 D.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 即:接近 9.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表明苏子美文学才华和文学追求的一项是( ) A.①弃掷埋没粪土亦不能销蚀 ②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 B.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 ②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 C.①号为“时文”,以相夸尚 ②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 D.①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 ②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美的文章举世认可,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以及曾排挤他欲把他置于死地 的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的文章。 B.本文回顾了唐宋古文运动的历史: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 后来过了一百多年,韩愈、李翱等人出现,此后,文章才恢复了古文传统;宋朝 兴起后,又过了将近一百年,古文才开始兴盛。 C.天圣年间,欧阳修参加进士考试,发现当时学习写文章的人,追求文辞声调 对偶和摘取古人文句,称这种文章为“时文”;后来皇帝忧虑“时文”的弊端,下诏
书讽刺学习写“时文”的人,并明令禁止写作“时文”,那股风气才渐渐消失了 D.苏子美的政敌利用苏子美“酒食之过攻击他排挤他,主要目的不是陷害苏子 美,而是借此打击与其有关联的新政推行者。不过,这些受排斥的人后来都被保 全下来,得到重用,只有苏子美不幸死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弃掷埋没粪土亦不能消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3分) 译 文 ②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4 分) 译 文 (2)用斜线(/)给下列划线部分的语段断句。(3分) 彼而党与人者,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上举一与民,民倍主位而向私交。民倍主 位而向私交,则君弱而臣强。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 彼言说之势愚智同学之士学于言说之人则民释实事而诵 虚词。 12.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问题。(7分) 越调]小桃红 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 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越调]平湖乐 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 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1)两首元曲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曲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5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其可怪也欤!(《师说》)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5)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6)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苏武传》)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想念地坛 史铁生
书讽刺学习写“时文”的人,并明令禁止写作“时文”,那股风气才渐渐消失了。 D.苏子美的政敌利用苏子美“酒食之过”攻击他排挤他,主要目的不是陷害苏子 美,而是借此打击与其有关联的新政推行者。不过,这些受排斥的人后来都被保 全下来,得到重用,只有苏子美不幸死了。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3 分) 11.(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弃掷埋没粪土亦不能消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3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4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斜线(/)给下列划线部分的语段断句。(3 分) 彼而党与人者,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上举一与民,民倍主位而向私交。民倍主 位而向私交,则君弱而臣强。君人者不 察 也 非 侵 于 诸 侯必 劫 于 百 姓 彼 言说 之 势 愚 智 同 学 之 士 学 于 言 说 之 人 则 民 释实 事而 诵 虚 词。 12.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问题。(7 分) [越调] 小桃红 杨 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 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越调] 平湖乐 王 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 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1)两首元曲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 答: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曲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5 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 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劝学》)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其可怪也欤!(《师说》)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4)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5)满地黄花堆积, ,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6)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苏武传》) 五、(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3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4—18 题。 想念地坛 史铁生
(1)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2)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 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梄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 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 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 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 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 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 世隔离。 (4)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 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的特点,或还有什 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 记得忽然我有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己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 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5)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了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那日何 日?但我一直记得那份忽临的轻松和快慰,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 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出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 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6)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这五个字吸引了 我,契合了我的心意。在我想,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 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 (7)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 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 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 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 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被排者争风 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8)这又让我想起我曾经写过的那个可怕的孩子。那个矮小瘦弱的孩子,他凭 什么让人害怕?他有一种天赋的诡诈—只要把周围的孩子经常地排一排座次, 他凭空地就有了权力。‘我第一跟谁好,第二跟谁好…….第十跟谁好”和“我不跟 谁好”,于是,欢欣者欢欣地追随他,苦闷者苦闷着还是去追随他。我记得,那 是我很长一段童年时光中恐惧的来源,是我的一次写作的零度。生命的恐惧或疑 难,在原本干干净净的眺望中忽而向我要求着计谋;我记得我的第一个计谋,是 阿谀。但恐惧并未因此消散,疑难却因此更加疑难。我还记得我抱着那只用于阿 谀的破足球,抱着我破碎的计谋,在夕阳和晚风中回家的情景...那又是一次写 作的零度。零度,并不只有一次。每当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难,立于灵魂一向的 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一次次回到那儿正如一次次走进地坛,一次次投靠安静, 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看看,你到底是要去哪儿? (9)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权,当然还有阿谀。现在可真是 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人呢?名人,强人,人 物。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 安静得草木葳蕤,生气盎然。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 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疯话
(1)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2)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 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 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 四 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3)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 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 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 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 世隔离。 (4)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 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的特点,或还有什 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 记得忽然我有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 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5)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了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那日何 日?但我一直记得那份忽临的轻松和快慰,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 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出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 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6)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这五个字吸引了 我,契合了我的心意。在我想,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 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 (7)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 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 Q 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 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 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 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被排者争风 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8)这又让我想起我曾经写过的那个可怕的孩子。那个矮小瘦弱的孩子,他凭 什么让人害怕?他有一种天赋的诡诈——只要把周围的孩子经常地排一排座次, 他凭空地就有了权力。“我第一跟谁好,第二跟谁好……第十跟谁好”和“我不跟 谁好”,于是,欢欣者欢欣地追随他,苦闷者苦闷着还是去追随他。我记得,那 是我很长一段童年时光中恐惧的来源,是我的一次写作的零度。生命的恐惧或疑 难,在原本干干净净的眺望中忽而向我要求着计谋;我记得我的第一个计谋,是 阿谀。但恐惧并未因此消散,疑难却因此更加疑难。我还记得我抱着那只用于阿 谀的破足球,抱着我破碎的计谋,在夕阳和晚风中回家的情景……那又是一次写 作的零度。零度,并不只有一次。每当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难,立于灵魂一向的 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一次次回到那儿正如一次次走进地坛,一次次投靠安静, 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看看,你到底是要去哪儿? (9)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权,当然还有阿谀。现在可真是 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人呢?名人,强人,人 物。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 安静得草木葳蕤,生气盎然。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 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疯话
(10)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 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 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 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 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 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有删节) 14.“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从全文看,“安静”有哪几层含义?(6 分) 答 15.文章第7段,作者写到“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你认为作者寻的是 什么?(2分) 答: 16.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答 (2)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答 17.文中写到了“那个矮小瘦弱的孩子,其作用有哪些?(5分) 18.文章写到:“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 以挟持的?疯话。”请结合全文,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6分) 答 六、(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9.下面一段话在语言表达上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4分) ①自从《语文学习报》创刊以来,秉承为学生服务,为中国语文建设服务的宗旨 致力于母语教学与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 ②为使报纸质量更上一层楼,本着对读者负责、对语文负责,我们郑重推出“指 瑕活动。③敬请读者为报纸中出现的错误给予批评和指正,在具体内容及版式 设计等方面提出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④我们竭诚期待您的慧眼能给予《语文学 习报》特别的关注以使我们的报纸更臻完美 (1)序号,改为 (2)序号,改为 (3)序号,改为 (4)序号,改为 20.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4 分) 注:“同比”指的是与2012年3月份相比
(10)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 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 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 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 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 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有删节) 14.“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从全文看,“安静”有哪几层含义?(6 分) 答: 15. 文章第 7 段,作者写到“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你认为作者寻的是 什么?(2 分) 答: 16.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 (1) 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答: (2)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答: 17.文中写到了 “那个矮小瘦弱的孩子”,其作用有哪些?(5 分) 答: 18.文章写到:“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 以挟持的?疯话。”请结合全文,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6 分) 答: 六、(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9. 下面一段话在语言表达上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4 分) ①自从《语文学习报》创刊以来,秉承为学生服务,为中国语文建设服务的宗旨, 致力于母语教学与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 ②为使报纸质量更上一层楼,本着对读者负责、对语文负责,我们郑重推出“指 瑕”活动。③敬请读者为报纸中出现的错误给予批评和指正,在具体内容及版式 设计等方面提出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④我们竭诚期待您的慧眼能给予《语文学 习报》特别的关注以使我们的报纸更臻完美。 (1)序号 ,改为 (2)序号 ,改为 (3)序号 ,改为 (4)序号 ,改为 20.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4 分) 注:“同比”指的是与 2012 年 3 月份相比
答:(1) 21.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 句子。(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4分)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在《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 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家琦君在异乡面对自己酿就的春酒 也发出感慨: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寻真正的家醅呢?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让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再也没有”。“再也没有”也许是 份不再拥有的遗憾,也许更是一种成长中的美好。“再也没有”里,有对往事的 追念,有对现实的感怀,有对未来的期盼 请以“再也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套作。 重庆八中高2014级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答案 1、A(B场 chang院C哄hong传哄hong抢哄hong逗起哄hong(4声)D妥帖 tie请帖ti字帖tie服帖tie) 2、B(A口诀戴红领巾B一张一弛C涵养贸然从事变本加厉D嘉宾即使春 雪易融记忆犹新) 3、D(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罪不 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 容准备战斗。为虎添翼: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含贬义) 4C(A、“个性化后边的逗号改为句号。B、括号为句外括号,故在句号后面D、 个分号换成逗号) 5C(A项错误,以气势取胜的是“故宫”,不是“天坛”;B项错误,故宫太和殿 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D项错误,不是所有的天坛的琉璃都采用蓝色;C 项观点在文章第五段能找到依据,故选C。) 6.D(A项“对上天的挑战”一语错误,象征天,尊崇天,怎能挑战;B项“节省 占地面积”无中生有;C项错误,没有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D项“敬慕上苍 的思想贯穿全文,也是天坛建筑追寻的原则,在第3段最后一句更是一语道破
答:(1) (2) 21. 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 句子。(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4 分)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七、写作。(本大题 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在《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 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家琦君在异乡面对自己酿就的春酒, 也发出感慨: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寻真正的家醅呢?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让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再也没有”。“再也没有”也许是 一份不再拥有的遗憾,也许更是一种成长中的美好。“再也没有”里,有对往事的 追念,有对现实的感怀,有对未来的期盼…… 请以“再也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 800 字; (4)不得抄袭、套作。 重庆八中高 2014 级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答案 1、A(B 场 cháng 院 C 哄 hōng 传 哄 hōng 抢 哄 hǒng 逗起哄 hòng(4 声) D 妥帖 tiē 请帖 tiě 字帖 tiè 服帖 tiē) 2、B(A 口诀 戴红领巾 B 一张一弛 C 涵养 贸然从事 变本加厉 D 嘉宾 即使 春 雪易融 记忆犹新) 3、D(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罪不 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 容准备战斗。为虎添翼: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含贬义) 4. C(A、“个性化”后边的逗号改为句号。 B、括号为句外括号,故在句号后面 D、 三个分号换成逗号) 5.C (A 项错误,以气势取胜的是“故宫”,不是“天坛”;B 项错误,故宫太和殿 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D 项错误,不是所有的天坛的琉璃都采用蓝色;C 项观点在文章第五段能找到依据,故选 C。) 6.D (A 项“对上天的挑战”一语错误,象征天,尊崇天,怎能挑战;B 项“节省 占地面积”无中生有;C 项错误,没有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D 项“敬慕上苍” 的思想贯穿全文,也是天坛建筑追寻的原则,在第 3 段最后一句更是一语道破
故D项为正确答案。) 7.(1)与“清”关系最大。大面积的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 了空灵之美。如答“高”、“圆”言之成理也可。(2)雄伟、威严、厚重。庞大建筑 群:雄伟(雄壮、雄浑….)一道道门,造型是方的:威严(庄严、森严…….)深 红的颜色:厚重(凝重 8.C逐渐 10.C←讽刺错。是下诏书劝勉求学的人要学习古文传统,且并未明令禁止写作 “时文”。 I1.(1)①抛弃埋没在粪土中也不能消融腐蚀,它在一段时期被遗弃,(但)在 后世一定有人收藏它并把它当作珍宝。 ②唯独苏子美在全社会都不写古文的时候写古文,他从始至终坚守自己的主 张,不被世俗的取舍牵制,可以称得上是见解独特与众不同的人啊 (2)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彼言说之势,愚智同学之。士学 于言说之人,则民释实事而诵虚词。 断句翻译: 那些结成党羽的人们不等待国君,而就能搞成自私的勾当,国君从臣民中间,提 拔这样一个人,臣民就背叛国君而倾向私交。臣民背叛国君而倾向私交,国家就 弱了,大臣就强了。国君认识不到这一点,不是受外国的侵犯,就要被百姓所推 翻。那些人谈说的技术,愚昧和智慧的人一齐学习,学士向谈说的人学习,因而 人们都放弃实际工作,去诵读空虚的言论。 12、(1)前一首抒发了对王朝兴废的悲哀和孤独之情。诗歌连用“南朝旧曲”“司 马泪痕”两个典故,抒发了深切的王朝兴亡之悲;(1分):后一首抒发了强烈的思 归之情。诗人以“江山信美,终非吾土”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寂,用“何日是归年 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1分) (2)都是以乐景衬悲情(反衬)(1分)。前一首用采莲人的欢歌反衬抒情主人公 或自己)的孤独悲哀之情(2分):;后一首用风光旖旎妩媚的水乡之景反衬苦闷思归 的心情。(2分 13、(1)而致千里(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烽火扬州路(4)莫道不销魂(5) 憔悴损(6)节旄尽落 14.(1)远离世俗喧嚣,充满自然生机。(2)看清自己,让心安稳(获得心灵的宁静)。 (3)放弃阿谀与强权,回归生命的本真。(每点2分,共6分) 15.生命最本真的意义(2分,答“灵魂的眺望给1分)。 16.(1)我获得了超越痛苦和生死的坦然。(2分)(2)我的身体已经不再进入也不 必进入地坛,地坛所代表的那种安静已扎根在我心中。(2分) 17.(1)内容:说明人面对强权应该摆脱阿谀的态度,回归生命的本真。(2分) (2)结构:与上文文坛排行榜现象呼应,引发后文关于写作的零度获得生命的宁 静的议论。(2分)。 (3)效果:用自己亲历的事例与当前文坛排行榜现象类比,更有说服力,更容 易激起共鸣。(2分) 18.(1)分析观点:我们应该放弃阿谀而回归心灵的宁静,超越荣华获得心灵的 自在。追名逐利可以获得一时的虚荣,却丧失了自己的尊严、生命的本真和心灵 的宁静(每点2分共4分,笼统答“应该安静的生活”之类给2分) (2)评价观点:我赞同作者的观点,这是一个智者对生命有了深刻感悟之后的
故 D 项为正确答案。) 7.(1)与“清”关系最大。大面积的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 了空灵之美。如答“高”、“圆”言之成理也可。(2)雄伟、威严、厚重。庞大建筑 群:雄伟(雄壮、雄浑……) 一道道门,造型是方的:威严(庄严、森严…… ) 深 红的颜色:厚重(凝重 ……) 8.C 逐渐 9.A 10.C “讽刺”错。是下诏书劝勉求学的人要学习古文传统,且并未明令禁止写作 “时文”。 11.(1)①抛弃埋没在粪土中也不能消融腐蚀,它在一段时期被遗弃,(但)在 后世一定有人收藏它并把它当作珍宝。 ②唯独苏子美在全社会都不写古文的时候写古文,他从始至终坚守自己的主 张,不被世俗的取舍牵制,可以称得上是见解独特与众不同的人啊。 (2)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彼言说之势,愚智同学之。士学 于言说之人,则民释实事而诵虚词。 断句翻译: 那些结成党羽的人们不等待国君,而就能搞成自私的勾当,国君从臣民中间,提 拔这样一个人,臣民就背叛国君而倾向私交。臣民背叛国君而倾向私交,国家就 弱了,大臣就强了。国君认识不到这一点,不是受外国的侵犯,就要被百姓所推 翻。那些人谈说的技术,愚昧和智慧的人一齐学习,学士向谈说的人学习,因而 人们都放弃实际工作,去诵读空虚的言论。 12、(1)前一首抒发了对王朝兴废的悲哀和孤独之情。诗歌连用“南朝旧曲”“司 马泪痕”两个典故,抒发了深切的王朝兴亡之悲;(1 分);后一首抒发了强烈的思 归之情。诗人以“江山信美,终非吾土”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寂,用“何日是归年” 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1 分) (2)都是以乐景衬悲情(反衬)(1 分)。前一首用采莲人的欢歌反衬抒情主人公 (或自己)的孤独悲哀之情(2 分);后一首用风光旖旎妩媚的水乡之景反衬苦闷思归 的心情。(2 分) 13、(1)而致千里(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烽火扬州路(4)莫道不销魂(5) 憔悴损(6)节旄尽落 14.⑴远离世俗喧嚣,充满自然生机。⑵看清自己,让心安稳(获得心灵的宁静)。 ⑶放弃阿谀与强权,回归生命的本真。(每点 2 分,共 6 分) 15.生命最本真的意义(2 分,答“灵魂的眺望”给 1 分)。 16.⑴我获得了超越痛苦和生死的坦然。(2 分)⑵我的身体已经不再进入也不 必进入地坛,地坛所代表的那种安静已扎根在我心中。(2 分) 17.⑴内容:说明人面对强权应该摆脱阿谀的态度,回归生命的本真。(2 分) (2) 结构:与上文文坛排行榜现象呼应,引发后文关于写作的零度获得生命的宁 静的议论。(2 分)。 (3)效果:用自己亲历的事例与当前文坛排行榜现象类比,更有说服力,更容 易激起共鸣。(2 分) 18.(1)分析观点:我们应该放弃阿谀而回归心灵的宁静,超越荣华获得心灵的 自在。追名逐利可以获得一时的虚荣,却丧失了自己的尊严、生命的本真和心灵 的宁静(每点 2 分共 4 分,笼统答“应该安静的生活”之类给 2 分) (2)评价观点:我赞同作者的观点,这是一个智者对生命有了深刻感悟之后的
认识。(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 对读者是否有有益的启示,在今天又什么现实意义等等均可。)(2分) 19.①将“自从”调至《语文学习报》之后;②将“本着对读者负责、对语文负责 改为“本着对读者负责、对语文负责的准则”;③改“为”为“对”;④改“竭诚”为“真 诚 20.(1)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涨;(2)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消费价格涨幅较大 (3)居住类(住房)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交通和通信价格出现负增长(第一点 2分,后面两点答到一点就给2分) 21.(4分)示例:嘴巴很豁达,吞得下所有辛酸;它又很狭隘,说不得一点是 非。(合理答案的要求:拟人手法2分,反映同一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并体现在句 式结构上2分) 附文言翻译: 我的友人苏子美死后四年,我才在太子太傅杜公的家中得到了他一生文章的遗 稿,我收集整理这些文章把它编为十卷 子美是杜公的女婿,我便把那苏氏文集归还给杜家,并告诉杜公说:,“这些文章 就是金玉啊,即使抛弃埋没在粪土之中,也不会消融腐蚀。虽然它在某一时期被 遗弃,但在后世一定有人收藏它并把它当作珍宝。虽然它受埋没没有问世,然而 它的精神和光辉,已经能常常自动地发射显现出来,外物也不能掩盖它。所以, 正当作者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离困窘的时候,他的文章已经传于天下;即使 他的怨家仇人,以及曾经出力排挤他要把他置之死地的人,对于他的文章,也不 能稍加损毁掩盖。大凡人们的感情,忽视近代的而重视古代的,苏子美困窘地生 活在今天,文章还如此受人重视,在将来他的文章该会怎样受到人们的喜爱啊! 杜公可以没有遗憾了。” 我曾经考察前代文章、政治的兴盛衰败情况,很奇怪唐太宗将国家治理得兴盛太 平,接近三代圣王盛世时代,可是在文章方面,不能革除齐梁等朝浮靡文风的残 余习气。后来过了一百多年,韩愈、李翱一辈人出现,此后,元和时代的文章才 恢复了古文传统。唐朝衰亡,战乱不息,又过了一百多年大宋兴起,天下统一安 定,安然无事。过了将近一百年,古文才在今天兴盛起来、自古以来,太平的时 代少,混乱的时代多。幸而时代太平了,但文章或不能纯正精粹,或过了很久还 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为什么如此困难呢?难道不是因为难以得到那能够振兴文风 的人才吗?如果一旦有了那样的人,又幸运地出现在太平时代,世人难道可以不 为此重视他、爱惜他吗?可叹我的好友子美,因为一顿酒饭的过错,,以致被削职 为民,流落外地死去。、这真是值得叹息流泪,使人替当代那些担任要职应该为 国家欢喜地培育优秀人才的仁人君子们感到可惜啊 苏子美的年龄比我小,可是我学习古文反在他之后。天圣年间,我在礼部参加进 士考试;看见当时学习写文章的人,追求文辞声调对偶和摘取古人文句,称之为 “时文”,还以此相互夸耀。而唯独子美跟他哥哥苏才翁、参军穆伯长,写作古体 诗歌和杂文。当时人们都对他们大加讥笑,可子美不顾这些。后来;皇上担忧“时 文”的不良影响,下诏书劝勉学写文章的人要学习古文传统。从此那股风气才慢 慢消失了,而学写文章的人也逐渐趋向古文了。唯独苏子美,在全社会都不写古 文的时候写古文,他从始至终守定自己的主张,不被世俗的取舍牵制,可以称得 上是见解独特与众不同的人啊。 苏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便被免职:后来任湖州长史,不久便死了,享年 四十一岁。他体格相貌奇特雄伟,远望他感到髙不可攀,接近他却感到很温和
认识。(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 对读者是否有有益的启示,在今天又什么现实意义等等均可。)(2 分) 19. ①将“自从”调至《语文学习报》之后;② 将“本着对读者负责、对语文负责” 改为“本着对读者负责、对语文负责的准则”;③ 改“为”为“对”;④改“竭诚”为“真 诚” 20.(1)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涨;(2)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消费价格涨幅较大; (3)居住类(住房)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交通和通信价格出现负增长(第一点 2 分,后面两点答到一点就给 2 分) 21.(4 分)示例:嘴巴很豁达,吞得下所有辛酸;它又很狭隘,说不得一点是 非。(合理答案的要求:拟人手法 2 分,反映同一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并体现在句 式结构上 2 分) 附文言翻译: 我的友人苏子美死后四年,我才在太子太傅杜公的家中得到了他一生文章的遗 稿,我收集整理这些文章把它编为十卷。 子美是杜公的女婿,我便把那苏氏文集归还给杜家,并告诉杜公说:,“这些文章 就是金玉啊,即使抛弃埋没在粪土之中,也不会消融腐蚀。虽然它在某一时期被 遗弃,但在后世一定有人收藏它并把它当作珍宝。虽然它受埋没没有问世,然而 它的精神和光辉,已经能常常自动地发射显现出来,外物也不能掩盖它。所以, 正当作者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离困窘的时候,他的文章已经传于天下;即使 他的怨家仇人,以及曾经出力排挤他要把他置之死地的人,对于他的文章,也不 能稍加损毁掩盖。大凡人们的感情,忽视近代的而重视古代的,苏子美困窘地生 活在今天,文章还如此受人重视,在将来他的文章该会怎样受到人们的喜爱啊! 杜公可以没有遗憾了。” 我曾经考察前代文章、政治的兴盛衰败情况,很奇怪唐太宗将国家治理得兴盛太 平,接近三代圣王盛世时代,可是在文章方面,不能革除齐梁等朝浮靡文风的残 余习气。后来过了一百多年,韩愈、李翱一辈人出现,此后,元和时代的文章才 恢复了古文传统。唐朝衰亡,战乱不息,又过了一百多年大宋兴起,天下统一安 定,安然无事。过了将近一百年,古文才在今天兴盛起来、自古以来,太平的时 代少,混乱的时代多。幸而时代太平了,但文章或不能纯正精粹,或过了很久还 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为什么如此困难呢?难道不是因为难以得到那能够振兴文风 的人才吗?如果一旦有了那样的人,又幸运地出现在太平时代,世人难道可以不 为此重视他、爱惜他吗?可叹我的好友子美,因为一顿酒饭的过错,.以致被削职 为民,流落外地死去。、这真是值得叹息流泪,使人替当代那些担任要职应该为 国家欢喜地培育优秀人才的仁人君子们感到可惜啊。 苏子美的年龄比我小,可是我学习古文反在他之后。天圣年间,我在礼部参加进 士考试;看见当时学习写文章的人,追求文辞声调对偶和摘取古人文句,称之为 “时文”,还以此相互夸耀。而唯独子美跟他哥哥苏才翁、参军穆伯长,写作古体 诗歌和杂文。当时人们都对他们大加讥笑,可子美不顾这些。后来;皇上担忧“时 文”的不良影响,下诏书劝勉学写文章的人要学习古文传统。从此那股风气才慢 慢消失了,而学写文章的人也逐渐趋向古文了。唯独苏子美,在全社会都不写古 文的时候写古文,他从始至终守定自己的主张,不被世俗的取舍牵制,可以称得 上是见解独特与众不同的人啊。 苏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便被免职;后来任湖州长史,不久便死了,享年 四十一岁。他体格相貌奇特雄伟,远望他感到高不可攀,接近他却感到很温和
时间越久越觉得他值得爱慕。他才能虽然很髙,但人们也不太嫉妒他。那些人攻 击他驱逐他,意图不全在子美一人身上。全靠皇上聪明仁圣,凡是当时被指名受 排斥、从两三个大臣往下、有人欲借苏子美事件对他们进行株连陷害的人,都被 保全下来了,现在都得到了荣耀恩宠。就是那些与子美同时饮酒而获罪的人,大 都是一时杰出人才,现在也被招纳任用,在朝廷担任显要职务。可是,唯独子美 不幸死了,难道不是他的命不好吗?悲痛啊! 庐陵欧阳修写下这篇序 C.函养惶恐冒然从事变本加利D佳宾既使春雪易溶记忆尤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上一次试图与邻国日本的海军抗衡是在19世纪末江河日下的清朝时期 以失败告终。 B.审理“河北大兴摔婴案”的法官一致认为,韩磊犯罪的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 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C.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即将开赛,巴西足球队秣马厉兵,在瑞士为夺取本届冠军做 着最后的准备。 D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最受赞誉且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山辅佐刘 备,简直是为虎添翼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医相比,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副作用小,医疗成本低,诊治个性 化,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B.近日,“贫二代”一词在各大网站频频出现,“出身贫寒,社会关系缺乏,求职 过程中全靠个人奋斗”成为校园“贫二代”的简单特征(2012年2月12日《中国青 年报》) C.《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肖洛霍夫的墓地——他是1984年在故乡克鲁齐林诺村 去世的——在顿河边,标志是一块没有镌刻任何文字、未经雕琢的巨石,正对着 静静的顿河。 D.应通过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选派专业人员去高校深造:邀请专家学者 举办讲座;结合设计、研究工作出国考察、访问、学习等来对专业技术干部进行 继续教育。 (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文,回答57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 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 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ˆ”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 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 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 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 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 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时间越久越觉得他值得爱慕。他才能虽然很高,但人们也不太嫉妒他。那些人攻 击他驱逐他,意图不全在子美一人身上。全靠皇上聪明仁圣,凡是当时被指名受 排斥、从两三个大臣往下、有人欲借苏子美事件对他们进行株连陷害的人,都被 保全下来了,现在都得到了荣耀恩宠。就是那些与子美同时饮酒而获罪的人,大 都是一时杰出人才,现在也被招纳任用,在朝廷担任显要职务。可是,唯独子美 不幸死了,难道不是他的命不好吗?悲痛啊! 庐陵欧阳修写下这篇序。 C.函养 惶恐 冒然从事 变本加利 D.佳宾 既使 春雪易溶 记忆尤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上一次试图与邻国日本的海军抗衡是在 19 世纪末江河日下的清朝时期, 以失败告终。 B. 审理“河北大兴摔婴案”的法官一致认为,韩磊犯罪的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 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C.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即将开赛,巴西足球队秣马厉兵,在瑞士为夺取本届冠军做 着最后的准备。 D.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最受赞誉且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山辅佐刘 备,简直是为虎添翼。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与西医相比,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副作用小,医疗成本低,诊治个性 化,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B.近日,“贫二代”一词在各大网站频频出现,“出身贫寒,社会关系缺乏,求职 过程中全靠个人奋斗”成为校园“贫二代”的简单特征(2012 年 2 月 12 日《中国青 年报》)。 C.《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肖洛霍夫的墓地——他是 1984 年在故乡克鲁齐林诺村 去世的——在顿河边,标志是一块没有镌刻任何文字、未经雕琢的巨石,正对着 静静的顿河。 D.应通过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选派专业人员去高校深造;邀请专家学者 举办讲座;结合设计、研究工作出国考察、访问、学习等来对专业技术干部进行 继续教育。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1 分) 阅读下文,回答 5—7 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 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 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 上看,南端的圜丘高 5.18 米,皇穹宇高 19.2 米,祈年殿上升到 38 米,成为中轴 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 太和殿还高出 3 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 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 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