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单元 1 邓稼先 2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7 4孙权劝学… 10 单元整合提升… 第一单元检测… 17 第二单元 5 黄河颂 23 26 7谁是最可爱的人… …29 8土地的誓言… ……………33 9木兰诗… ………36 单元整合提升… ………40 第二单元检测… 43 第三单元】 10阿长与《山海经》…… 48 11老王… 52 12台阶… 56 13卖油翁… ……60 单元整合提升… ……63 第三单元检测… ………66 期中检测… ……………71 1
目录 第四单元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77 15驿路梨花 80 16*最苦与最乐……83 17短文两篇… 86 单元整合提升……89 第四单元检测 93 第五单元 18紫藤萝瀑布 …99 19*一棵小桃树 103 20*外国诗二首 …………106 21古代诗歌五首 109 单元整合提升 112 第五单元检测 115 第六单元 22伟大的悲剧 120 23太空一日 124 24带上她的眼睛 128 25活板……132 单元整合提升 …135 第六单元检测 138 期末检测 ………………………143 2
第一单元 一1邓稼先 【学习目标】 1.勾画课文中能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和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 2.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的崇高品格。 3.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4.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核心·思维激活」 微活①课文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 叙述了邓稼先的哪一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 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 精神? 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 0思维激活 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 解答此类问题,就是看什么情况下谁做 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 什么,结合人物处境把握人物精神。 献精神的。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 答案:一次试验出现意外,别人劝他离 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 开,他坚决不离开。表现了他对工作认真负 的扩展。第五部分则重点写出了邓稼先博大 责,为事业把生死置之度外,为国防科技勇 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 于献身、无私奉献的精神。 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常高精 激雷②课文全文共六个部分,各部 神,是歌曲《中国男儿》中的“男儿”一类 分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答案: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 心☑素能·达标刘线 0基础积累 bei song zhou ye 1.根据拼音写词语。 (背诵) (昼夜) xuan pin yao yan kūnldn kěgekěqi (选聘)(谣言 (昆仑) (可歌可泣) 1
家庭作业·语文·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 作的平台。 必露。 C.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B.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 为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一 C.我要向他建意采用“五四”时代的一 条新路。 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 D.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 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 至友。 桥梁。 解析:A项“必”应为“毕”;C项“意” 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旨在 应为“议”;D项“至”应为“挚”。 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交流合作、共赢共 3.根据释义,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 享搭建一个平台”或“…旨在为世界 入括号中。 智能领域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共赢共享 (1)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 的平台”。 死于战场。 (马革裹尸) 6.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杨振宁是 (2)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 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 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可歌可泣) 物理学奖。 (3)每家每户都知道。 (家喻户晓) 。阅读理解 (4)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生活如椅子 (鞠躬尽瘁) 王清铭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 在梭罗宁静的《瓦尔登湖》里,我找到 一项是(B) 三张散乱地放着的椅子,很简陋,它给人留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 下深刻印象是因为梭罗的几句话:我的屋子 以后,一次井下 有一个信号测 里有三张椅子,独坐时用一张,交友用两 不到了,大家十分 ,人们劝他 张,社交用三张。 回去,他 说了一句话:“我不能 三张椅子,梭罗的需要就这么简单。 走。” 有趣的是我穿越历史的目光,又在居里 A.忽然 焦急 只 夫人的会客厅看到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简 B.突然 焦虑 只 朴的椅子。居里的父亲曾经要送他们一套豪 C.突然 焦急 却 华的家具,他们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有了 D.忽然 焦虑 却 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B) 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为了不让闲谈的客人 A.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实施精 坐下来,他们没有添置第三把椅子。 细化管理,为承办军运会营造良好 居里夫人后来说:“我在生活中,永远 环境。 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两 B.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 张椅子,让他们有了事业上携手共进的伴 2
第一单元 侣,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7.贯串这篇文章的线索是椅子。 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 8.文中“多余的椅子”指的是什么? 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 答案:“多余的椅子”指的是安逸的生活 梭罗纯粹,居里夫妇高尚,在生命的质 和世俗的名利。 量上都是常人无可企及的。他们都没有多余 9.文中所说的“梭罗纯粹”“居里夫妇高 的椅子。 尚”表现在哪里?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句话做起 答案:“梭罗纯粹”表现在他喜欢简单的 来时你会发现它太抽象了。我们要从细小的 生活,厌恶追名逐利。“居里夫妇高尚” 事情做起,比如减掉多余的椅子,不让“身 表现在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 外之物”有落座的机会。椅子以舒适为标 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 准,过于豪华,就变成一种装潢了,结果不 10.请仿照“有时候我们的生活简单得只需 是人坐椅子,而是椅子成为盘踞你生活的一 一把椅子,供心灵坐坐”,再写两个 种累赘了。 句子。 生活如椅子,删繁就简,撤掉多余的部 (1) 分,你的生活就简朴、简洁、简练而且丰 富、深邃了。坐上庸俗和卑劣,就坐不下伟 (2) 大和崇高;坐上虚伪和暴戾,纯真和善良就 无处落座;坐上自私和冷酷,爱心和热情就 答案:(略)(符合要求,句式工整即可) 无法容纳…有了多余的椅子,你就会想到 11. 试结合选文内容阐释“简单生活”的 与之协调的华丽房子,想到许多人苦心钻营 含义。 的位子,想到那轻飘飘而又沉甸甸的票 答案:所谓“简单生活”,就是生活简 子…于是你忙忙碌碌,心情也沉甸句的, 朴,较少追求物质享受,保持心情的轻 没有了坐下来的轻松和欢乐。 松、宁静和快乐。 泰戈尔说,翅膀下挂着沉甸甸的金钱是 。表达应用 飞不高远的。同样,有了多余的椅子,你不 12.搜集我国科学家的资料,任选其中一位 但不能飞翔,连静坐沉思的乐趣也消失了。 来写一段话,介绍其生平、性格和贡献等。 有时候我们的生活简单得只需一把椅 (200字左右,请另附纸书写) 子,供心灵坐坐。 答案:(略) (选自《中华散文》,有删改) 3
家庭作业·语文·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2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学习目标】 1.品味本课典雅的写人语言,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反复诵读课文,领悟文意,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精神。 3.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通过品味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体会作者的情感。 核心·思难激活 ®话①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好,诗化的风格就不好。应该说各有特点, 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 各有妙处。适当用文言词,能使文章精练, “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 增加语言的味道。吸取文言中有生命力的成 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 分,这是大家都赞同的。至于文章气势盛, 盾?为什么? 好像“大呼小叫”,这用来写闻一多先生正 0思维激活 合适。闻一多先生是一个刚性人物,富有阳 本题考查对语句及其间关系的理解。后 刚之美。 一句的“说”,实际上就是“做”,表现他宣 ®③文章是怎样写“作为争取民 传革命,积极斗争的精神,“说”与“做” 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 是统一的。 “做”的? 答案:不矛盾。前者指他做学问时不 答案: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闻一多先 说、不自夸、勤奋踏实的精神;后者指他作 生既“说”又“做”,先“说”,跟着“说” 为革命家时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 的就是“做”。文章先写他的“说”,写他 要说。 “说”的事实,由“小声说”到“向全国人 搬籍②有的人认为,这篇文章的语 民呼喊”,写他“说”的内容与目的一反 言“大呼小叫”,用大词,用文言词,不朴 对独裁,争取民主!再叙他的“做”一一起 实。你是怎样看的? 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走在 答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诗人,应该看 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 到,他是用诗化的语言写的。精练、生动、 飘。用他的“说”和“做”揭示其争取民 形象,有跳跃性,有气势,是文章的语言风 主、反对独裁的大无畏精神。 格。我们不能强求一律,认为朴实的风格就
第一单元山 马素能·送标如练, 0基础积累 D.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她 1.根据拼音写词语。 都应付自如 shu tou bàoqian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梳头)(抱歉) (A) zhixù banlǚ A.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 (秩序)(伴侣) 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xiǎokai diéqi B.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小楷)(迭起)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2.根据解释,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 C.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入括号中。 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 (1)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锲而不舍) 0阅读理解 (2)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重温闻一多 (兀兀穷年) 记起、想起闻一多的人也许不多了,人 (3)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一罩上革命斗士的光环,似乎总远离了这平 (气冲斗牛) 几的人生。而最近,想起并重读闻一多的 (4)全身心,精力集中地做某事。 《红烛》,于我肯定有某些怀旧的因素在作 (潜心贯注) 崇。曾经给我少年激荡情怀的,在文学领 3.下列词语中,都是副词的一组是(B) 域,最早是闻一多的诗歌。记得那时是呐喊 A.很更立刻我们 着读他的作品,那激动的情感无以言表。诗 B.只才曾经已经 写入人的心灵并荡漾开来,我想那肯定是火 C.为最忽然大概 候十足了。只是少年时,只一味地激动下 D.没不简单难道 去,对于其他却是不求甚解的;正如听贝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 芬《命运交响曲》,在冬夜里听得大汗淋漓, 一项是(C) 而对于什么是音乐本身却是不关心的。要的 A.在群众大会上,闻先生慷慨淋漓,并 就是激情,减少些生存的苦闷,也发泄自己 指骂民族败类。 旺盛的青春。 B.闻一多潜心贯注于典籍研究十几年。 最近,大脑里的弦也许有些错位。总争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 取更多的闲暇,孤灯下面,认真地审视曾经 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的那许多的感动。应该是生活太平淡所致。 5
家庭作业·语文·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对于我,灵魂里永远是骚动着的,经不起累 活欲。它摆脱了一切诗艺的传统手法,不排 年的平淡,总得寻点事,刺激麻木的神经, 解,也不粉饰,不抚慰,也不麻醉,它不是捧 指望激起些浪花,哪怕就仅仅在内心深处。 着你在幻想中上升的迷魂音乐。它只是一片沉 那一夜,莫名地就很想闻一多。第二天 着的鼓声,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 到处寻找他的书,天如我愿,在一旧书摊得 着,用最高限度的热与力活着,在这大地上。” 全新影印本《红烛》,如获至宝。十二块八 这对于爱诗或不爱诗的人们何尝不是警言。 一本的新书五块钱购得,那乐的劲,不比中 闻一多让我又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懒 标几百万的工程差多少。 散已经使我们丧失许多,而夸夸其谈也于事 既是重读,多少带着审视。那曾经的激 无补。我们要的是扎根于生活的激情,并看 情也是经过滤了的。感受着的是人的真实、 到自我的燃烧。 存在的坦然、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的呼 6.“我”少年时读闻一多的诗怀着怎样的感 唤。这些声音比起郁达夫的压抑,朱自清的平 情?现在“我”的感受是怎样的? 和恬淡,鲁迅的尖刻该是开朗而明亮得多的。 答案:少年时:要的就是激情,减少些 闻一多的诗文,平实而简单,并不构筑 生存的苦闷,也发泄自己旺盛的青春。 繁华的意象,也不追求语言的华美。看着, 现在:感受着的是人的真实、存在的坦 感觉就像嘴里吹出的气流,其实就是声音, 然、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的呼唤。 一点不磁性,可就蕴含着浓郁的感情,泪花 7.文中画线句子说明闻一多的诗文语言具 是看得见的。套用李可染的话“所要者胆, 有什么特点? 可贵者魂”,其意义也在这吧。 答案: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诗文平实的 关于新诗,闻一多写道:“我们才觉悟 特点。 了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 8.闻一多是如何看待“诗”与“生活”的 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 关系的? 匀称和句的均齐)。”这是闻一多对诗的追求 答案:闻一多认为生活是诗的先决条件。 与理解,也是其作品具体的表现。在语言表 9.你对文中“如果诗脱离了生活本身,能 达方面,闻一多很注重“字尺”的构成。现 走多远?”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在体味,这该是他的诗铿锵有力的内核。 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脱离了生活的 我看重的还是对生活的执着。我总认为 诗是贫乏的,是苍白的,是没有生命的, 生活比诗更重要。前几天,与一同学言及她 这样的诗终究会枯竭。 的朋友(据说是诗人云云),她说:“她很执 。表达应用 着,除了诗歌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我颇 10.学了本篇课文,你对闻一多先生的精神 不以为然,一个人,要是真除了诗外,连生 有什么新的体会?请以《闻一多先生告 活都没有,那真是很悲哀的事。而如果诗脱 诉我 》为题,写一篇片段作 离了生活本身,能走多远? 文。(200字左右,请另附纸书写) 闻一多在评田间的诗时所说的:“诗的先 答案:(略) 决条件 —一那便是生活欲,积极的、绝对的生 6
第-单元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伟人鲁迅先生日常生活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善于从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关爱青年,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核心·思维激活 盈活①文章的开头为何先从鲁迅先 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 生明朗的笑声写起? 娱乐,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材料 ·思维激活 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有些 考查文章开头的作用,多从内容和结构两 片段即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这 方面的作用进行思考。重点从内容方面进行思 就表明,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 考,结合鲁迅的为人和性格,便可顺利解题。 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 答案:文章的开头之所以先从鲁迅先生 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 明朗的笑声写起,是因为这不但突出了先生 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辉洒,形诸笔墨而 待人坦诚、平易近人的性格,而且一下子就 成为艺术结晶。凡属作者感到有诗意潜质和 拉近了读者与伟人之间的距离。在这里,鲁 倾诉冲动的内容,她就断断续续地写出,用 迅不再是神情严峻的学者,而是从心里发出 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的珍珠逐渐串成一幅清晰 明朗笑声的慈爱长者,是一个普普通通、可 的画面。 亲可敬可爱的人。虽寥寥数语,但一个爽朗 盈精了文中所写的鲁迅先生是一个 乐观、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这 什么样的形象?这与我们通常了解的作为 样的开头实在是匠心独运。 “民族魂”的鲁迅是否背离? 像桥②本文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 答案:是一个很生活化、很人性化的鲁 鲁迅的性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迅。(或:善解人意、心细如丝、对小辈体 O思维激活 恤关怀、乐观幽默、富有生活情趣、好客健 分析人物性格,一般通过选取生活中的 谈、关心爱护青年…) 琐事,或者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 不背离。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 理、外貌以及自然景物、场面气氛等细小环 以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 节或情节的描写来表现。解答这类题应从以 中的一些琐事,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 上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思考。 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使他更可信、 答案: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 更可亲、更可爱。 7
家庭作业·语文·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素能·达标训绿 0基础积累 代代 ,且历久弥新。 1.根据拼音写词语。 A.呈现 启迪 熏陶 传承 (1)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 B.出现 启发 陶冶 传播 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 C.出现 启迪 陶冶 传承 kéSou(咳嗽)起来。 D.呈现 启发 熏陶 传播 (2)保姆总是fnf心(吩咐)他说:“轻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一点走,轻一点走。” (1)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 (3)鲁迅先生出书的jiàoyàng(校样),都 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 答案:安稳。 (4)鸡汤端到旁边用ti6 o geng(调羹)舀 (2)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 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答案:厌恶、痛恨到极点。 A.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 (3)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 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功 是不太好的。 夫,他不管。 答案:心里怀有的念头。 B.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 5.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是深恶痛绝之的。 (1)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 C.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 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 上边睡着了。 点或扁一点。 (动作描写) D.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 (2)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 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 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 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 的。” (语言描写) 解析:A项“功夫”应为“工夫”。 (3)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 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一项是(A) (环境描写) 鲁迅的作品经过多重改编,以绘本、 6.萧红原名张通莹,作家。她的主要作品有 舞台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在人 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散文集《商 们眼前,其永恒价值,在于给人 市街》等。 和警醒的人物形象,在于给人无限希望 0阅读理解 的思想,在于或辛辣讽刺或震撼心灵的 我认识的鲁迅先生(节选) 语言,在于对后人道德情操的 巴金 更在于它历经大浪淘沙还能千古流芳, ①像先生这样懂得所谓“人情世故”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