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1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3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7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7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0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4 第一单元整合提升… 18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1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21 第二节植物细胞… 26 第三节动物细胞… 29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33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37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37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40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43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46 第二单元整合提升…49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51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51 第二节种子植物…54 1
目录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57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57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61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65 第三单元第一、二章整合提升 …68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71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75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79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79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83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88 第三单元第三、四、五、六章整合提升 ……4……………4…… 91 检 测 第一单元检测…95 第三单元第三、四、五、六章 第二单元检测…98 检测 …107 期中检测 …101 期末检测…110 第三单元第一、二章检测 ………104 2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基础·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观察 知识点二生物的特征 1.观察的方式 1.生物的生活需要常养。生物的一生需要 (1)直接用肉眼 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2)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 (3)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 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时还需测量。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 2.观察的要求 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 (1)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 目的。 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猎豹 (2)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 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记录下来。 5.生物能生长和餐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 (3)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 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耐心。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4)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7.除病麦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 法,进行讨论。 核心·重难探究 探究问题生物的特征 答案C 【典型例题赏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 归纳点拨 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特征 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是它能够繁殖后 分别是()。 代,属于生物。 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生物是活的,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具有生物的特征。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生物, A.①②B.①③C.③②D.③④ 应看其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如花草树木具有 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 生物的特征,所以是生物。而钟乳石虽然能长 要营养;“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都有遗 大,但没有生命,不具备生物的特征,所以不是 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
家庭作业·生物学·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因为动物一般能 B.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自由运动,而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 4.细菌、真菌等也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也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属于生物。 【突破训练】下列诗句中描述了生命现象的是(B)。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一观察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1.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错误的是(B)。 C.②③④ D.②④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5.(2021·贵州黔南州长顺期末考试)下列现象不属 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 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C)。 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A.生物能繁殖后代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B.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2.下面列举的各种行为,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A)。 C.生物都能进行运动 A.在树林中偶然发现一只野兔 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记录分析 6.变黄的杨树叶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一过程说明 C.用录音机录下昆虫的叫声并加以分析 (D)。 D.用照相机把水稻发芽、生长、拔节和抽穗的几个 A.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过程拍摄记录下来 B.杨树能够繁殖和生长 3.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A)。 C.杨树能够进行呼吸 A.观察一般比较直接,所以都不需要很长时间 D.杨树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7.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D)。 C.观察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 A.细菌 B.蘑菇 D.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 C.植物 D.病毒 器进行观察 8.下列哪种生命现象揭示的生物特征不同于其他三 种?(D) 知识点二生物的特征 A.一粒油菜籽长成油菜植株 4.(2021·贵州黔西南州期末考试)生物圈的生物形 B.蝌蚪长成青蛙 形色色,下列不是生物的是(D)。 C蘑菇长大 ①生石花②钟乳石③新型冠状病毒 ④煮熟 D.种瓜得瓜 的鱼⑤休眠的种子 素能·演练提升 【知能提升】 A.可以繁殖 B.需要营养 1.下图表示生物的哪项特征?(C) C能够生长 D.能进行呼吸 2.下列哪个语句能够表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C,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8.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 D.葵花朵朵向太阳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3.(2021·贵州毕节赫章期末考试)下列不属于生命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现象的是(C)。 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A.蝴蝶翩翩起舞 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小树发出新芽 9.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 C.雨水滋润大地 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天净沙·秋思》:枯 D.鸟儿高声鸣叫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物具有的特征是(B)。 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曲 A.能进行呼吸 中的非生物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B.能生长和繁殖 西风、夕阳。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0.下面是猫和老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这 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些现象分别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5.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 (1)“猫生小猫”体现了生物能素殖。 象体现了生物的哪一个特征?(B) (2)“小猫长成大猫”体现了生物能生长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3)“老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体现了生物能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进行呼吸 (4)“猫吃老鼠”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堂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6.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 【探究创新】 绿色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 1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 生物的依据?(C) 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A.能进行呼吸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的时候,蛙不 C.体小,呈绿色 D.能生长和繁殖 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时,必须让动物处于(D)。 (2)“蛙鸣求偶”反映了生物具有警殖的特征。 A.实验条件下 B.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 (3)蛙产的卵受精后经过蝌蚪、幼蛙发育成成蛙, C.养殖条件下 D.自然状态下 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生长的特征。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基础·自生梳理 知识点一调查 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 1.调查的一般方法 学方法进行统计。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 2.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 (1)选择调查范围。 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2)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 (2)分组:6~8人为一个调查小组。 (3)设计调查路线: 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3)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 (4)调查:要特别注意树皮、草丛和 3
家庭作业·生物学·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枯枝落叶等处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 (3)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 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 坏生物的生洁环境。 (5)归类。 (4)注意安全 (6)整理: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 知识点二 生物归类 理,写在记录本上。 归类依据 归类 3.注意事项 (1)要设计好调查表,认真记录你所观察到的每 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一种生物。 生活环境 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2)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 用途 作物、家贪、家畜、宠物等 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 取含。 核心·重难探究 探究问题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一调查 答案A 【典型例题赏析】下列关于“调查校园的生物种 归纳点拔 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一般来说,调查范围很大时,可选择抽样调 A.调查时可不必注意草丛里和落叶下的小生 查的方式。但人口普查不能采用抽样调查的方 物,只需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式,而应对全国人口逐户逐人地进行调查 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注意安全 【突破训练】某校生物兴趣活动小组要对校园内 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 的生物进行一个全面的调查,在调查校园的生物种 简单的分类 类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 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的相 A.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把它摘下来做成标本 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 B.边观察,边记录 解析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时,要特别注意树 C.为了调查鸟的种类,爬到树上掏鸟窝 皮、草丛和枯枝落叶等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对 D.只需要仔细观察,不必做记录 所看到的生物,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一调查 C.②①④③⑤⑥ D.③①②⑤④⑥ L.(2021·贵州黔南州长顺期末考试)下列不属于调 3.在校园内调查生物种类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 查的是(C)。 查时应该做的?(C) A.统计我国人口的平均收入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统计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 B.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C.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C.校园内不喜欢的生物不做调查 D.调查一块农田中的生物种类 D.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 2.下列是调查的基本步骤,正确的顺序是(B)。 知识点二生物归类 ①分组②选择调查的范围③设计调查的路线 4.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观赏植物, ④调查并记录⑤归类⑥将归好类的生物资料 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是根据生物的什么特 进行整理 征来进行分类的?(A)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A.用途 4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B.形态结构特点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C生理功能 B.按照生物的用途 D.生活环境 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5.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鲤鱼、青蛙、 D.按照生物的数量 蛇、螃蟹、蝗虫、蝴蝶等归为一类,水稻、月季、狗尾 草、水草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方法是 (A). 素能·演练提升 【知能提升】 C.小伟的调查记录中有蜈蚣,其他同学都没有,小 1.如果你是一个环保爱好者,在制订保护东北虎的 伟决定把它删掉 行动方案之前,你需要先进行广泛的调查。那么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感到太恶心了,于是不做记录 你进行这个调查的目的不包括(C)。 5.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初中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 A.确定东北虎的生存数量 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B)。 B.确定东北虎的生存地区 A.调查前应拟好调查提纲 C.了解东北虎的药用价值 B.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 D.了解东北虎的生活习性 C.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数据 2.为掌握水产养殖的现状,某研究小组到某地考察 D.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了解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这种生物学研 6.(2021·贵州毕节赫章期末考试)当我国进行人口 究方法是(C)。 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是错误的?(C) A.实验法 B.观察法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C.调查法 D,测量法 B.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3.小明所在的调查小组调查到如下生物: C.采用抽样调查 D.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7.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归类是正确的? (C) ② ③ A.蟹、西瓜、蟋蟀为陆生生物 B.鸡、牛、鸭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④ ⑤ 6 D.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生物 他们对这些生物进行分类,把①⑤归为一类,把 8.将以下生物分类:银杏树、鲫鱼、海带、奶牛、蚂蚁、 ②④⑥归为一类,把③归为一类。归类的依据是 白菜。 (B)。 (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 A.生物的用途 ①植物:银杏树、海带、白菜。②动物:螂 B.生物的生活环境 鱼、奶牛、蚂蚁。 C.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按生活环境分类。 D.其他方法 ①水生生物:蜘鱼、海常。②陆生生物: 4.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下列几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 银杏树、奶牛、蚂蚁、白菜。 是(B)。 9.下图是某同学在校内进行“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 A.小军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 时调查到的生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 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5
家庭作业·生物学·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绿化质量 空气质量 150 112 100 50H 满意 48.0% 很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 程度 图① 图② (1)该研究小组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法(填“抽 蜻蜓 菖满 样调查法”或“普查法”)。调查表明学生对绿 (1)该同学是在学校内小池塘(填“陆地”“操 化质量的满意率达到了96%,高(填 场”或“小池塘”)环境中进行调查的。 “高”“低”或“等”)于对空气质量的满意率。 (2)若对上述生物进行分类,写出你的分类依据, (2)图①中纵坐标y代表参与调查的学生人数。 并列出你的分类结果:秧照形态结构特点分 (3)请在图②中按图示要求补充完善学生对空气 类,荷花和葛蒲属于植物,金鱼、青蛙、蜻蜓 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 属于动物(甚他合理答案也可)。 答案如下图所示 【探究创新】 很满意 空气质量 10.某研究小组对某学校的学生进行校园环境满意 38.7% 度的调查,其中对校园绿化质量和空气质量调查 问卷结果用多种方式统计如下。 满意 不满意 48.0% 13.3% 满意程度 绿化质量 空气质量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很满意 112 74.7 58 38.7 满意 32 21.3 72 48.0 不满意 4.0 20 13.3 6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基础·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鼠妇,静置2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 1.概念 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出全班各组第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洁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10次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 生态因素。 (5)得出结论。 2.生态因素的分类 3.对照实验 (1)非生物因素一光、温度、水等。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 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 生物 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知识点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知识点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分析实例 根据实例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 (1)在高山上,海拔越高温度越低,阔叶林往往 实例 生物间的关系 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 狼吃羊 捕食 高的地方,这说明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2)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 许多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合作 地方出现绿洲,这说明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水稻和杂草 竞争 2.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人与小肠内的蝈虫 寄生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知识点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 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盘 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 内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4)实验步骤:在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各放5只 2.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 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一,适应环境。 核心·重难探究 探究问题一对照实验的设计 大棚 甲 乙 丙 【典型例题赏析1】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 二氧化碳体积 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 0.03 0.1 0.1 分数/% 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下列 温度/℃ 30 30 20 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7
家庭作业·生物学·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体 解析“春江水暖鸭先知”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积分数 “葵花朵朵向太阳”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春风又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绿江南岸”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大树底下好乘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 凉”是大树对环境的影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化碳体积分数 答案C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 归纳点拨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对照实验中,除了变量以外,其他条件都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现存的每 应该是相同且适宜的。甲、乙可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 变量是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乙、丙可构成一组对照实 构或生活习性。 验,变量是温度;甲、丙有温度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1)形态结构:如沙漠地区的植物根系发达, 两个变量,不能构成对照实验。题千中共有两组对 叶呈针状,这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水中生活的 照实验:甲和乙、乙和丙。 鱼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这是对水生生活的 答案C 适应:拟态、警戒色和保护色等可以防御敌害。 归纳点拨 (2)生活习性:如猫头鹰在白天休息,晚上活 1.设置对照:对照实验中一般有实验组和对 动:蚯蚓生活在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 照组两组(或多组)实验,实验组是指接受实验变 穴居在土壤中,夜间爬出地面活动等。 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指不接受实验变量处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理的对象组,二者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 组别 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更不是永久性的适 依据 对照组 实验组 应。每一种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不是适 应所有的环境。如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冬季来 变量状态 理想或自然状态 人为控制变量 临时,全身披着白色的羽毛,与白雪相似,不易被 结果是否确定 已确定 未知 天敌发现,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但如果没有 2.控制变量:一组对照实验有且只有一个变 降雪或降雪延迟,这样的体色则更容易被天敌发 量,其他因素都相同且适宜 现,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突破训练1】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湿度对 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影响 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中需要修改的条件 环境。如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分泌的有机酸 是(C)。 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绿色植物的光 A(鼠妇数量/只) B(光照) C(温度/℃) D(湿度) 合作用使大气中的氧含量提高,其蒸腾作用增加 50 阴暗 25 干燥 了大气的湿度。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 50 阴暗 30 适宜 制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突破训练2】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 探究问题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分泌的地衣酸,对岩 【典型例题赏析2】下列语句不属于环境影响生 石有腐蚀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A)。 物的是( A.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生物能影响环境,或者环境能影响生物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生物能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生物能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造成影响 D.春风又绿江南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