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文言文阅读 【高考目标导航】 1.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 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 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 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 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基础知识梳理】 、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是指依据具体语境理解 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所谓“常见实词”是指:(1)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 (2)语文课本和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40个常用实词。所谓“在文中”,即指 语境。实词考査常有语境的限制,语境限制下的实词意义往往是确定的意义,这 就需要考生具备依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考查重点为:一词多 义、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其中 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中之重。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 形容词、代词。 (一)、通假字 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 写那个。如“知”和“智” 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无其字,语言中已有某词,于是借音近或音同的他字以 代之。如语言中已经有第二人称代词r,却没有创造出表达的字体,于是借用 “男女”的“女”字,或借用“汝水”的“汝”字。所以“三岁贯女”中的 “女”通“汝”。另一种情况是本有其字,可是写的人一时写了别字,而后约定 俗成,别字和本字也就通用了。如“甚矣,汝之不惠”的“惠”,就同“慧”。 假借的基本规律是同音替代。分三种情况:①完全同音,如“畔”与“叛”。② 声母相同,如“无”和“亡”。③韵母相同,如“嘱”和“属”。由该规律而决 定了假借字与形声字的声旁关系密切:一是形声字和声旁字互相替代,如“贾” 和“价(價)”;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互相替代,如“厝”和“措(放置)”。注意 同音替代是就古音而言,由于历史的音变,有的假借字与本字的读音今天已经不 相同了,如“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的“趣”与“促(催促)
2012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文言文阅读 【高考目标导航】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 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 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 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 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基础知识梳理】 一、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 B 级,是指依据具体语境理解 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所谓“常见实词”是指:(1)大纲规定的 120 个实词; (2)语文课本和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 340 个常用实词。所谓“在文中”,即指 语境。实词考查常有语境的限制,语境限制下的实词意义往往是确定的意义,这 就需要考生具备依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考查重点为:一词多 义、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其中 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中之重。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 形容词、代词。 (一)、通假字 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 写那个。如“知”和“智”。 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无其字,语言中已有某词,于是借音近或音同的他字以 代之。如语言中已经有第二人称代词 rǔ,却没有创造出表达的字体,于是借用 “男女”的“女”字,或借用“汝水”的“汝”字。所以“三岁贯女”中的 “女”通“汝”。另一种情况是本有其字,可是写的人一时写了别字,而后约定 俗成,别字和本字也就通用了。如“甚矣,汝之不惠”的“惠”,就同“慧”。 假借的基本规律是同音替代。分三种情况:①完全同音,如“畔”与“叛”。② 声母相同,如“无”和“亡”。③韵母相同,如“嘱”和“属”。由该规律而决 定了假借字与形声字的声旁关系密切:一是形声字和声旁字互相替代,如“贾” 和“价(價)”;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互相替代,如“厝”和“措(放置)”。注意: 同音替代是就古音而言,由于历史的音变,有的假借字与本字的读音今天已经不 相同了,如“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的“趣”与“促(催促)
3.古今字。指古时某一个字表示了许多概念,后来为了把这个字的几个概念 用不同的字形加以区别,就造出另一个或几个字。古今字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 如“莫”与“暮 课本为了方便起见,以上三种情况,都用“通”表示。 词多义 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 义。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如,以笔画最少的“一”字为例,常用义项就有 六七个。 人,一桌(《口技》)(数目) 古今一也(《察今》)(相同,一样)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统一) 用心一也(《劝学》)(专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满,全) 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史记·滑稽列传》)(竟,乃) 要尽可能地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 义等知识 1.本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 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 的最初意义是“跑”等。另一种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即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 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士兵”,“走”的基 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意义是指后者。 2.引申义。词的引申义是从基本意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 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意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 大。从“深”的基本意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①深奧,深刻,如“道理很 深”;②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④浓,重 如“颜色太深”。“深”的引申义和基本意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 的 引申有两种引申方式:一是连锁式,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逐步延伸展开, 如“身”的本义是“身体”(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引 申为“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自己”(而身为宋国笑)、 “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国事 至此,予不得爱身)等。二是辐射式,即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而从不同 的方面展开,如“相”的本义是“察看、仔细看”(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 非马者),引申为“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相木而栖,贤臣 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 3.比喻义。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 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 本义通过打比方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 义是“得力的帮手或坏人的党羽”。又如“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 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一句中的“首领”,本义指“头和颈” 比喻义为“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4.假借义。词的假借义,是借用另外一个同音的词的意义。实际上可以同古文 中的通假字现象联系起来理解。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通
3.古今字。指古时某一个字表示了许多概念,后来为了把这个字的几个概念 用不同的字形加以区别,就造出另一个或几个字。古今字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 如“莫”与“暮”。 课本为了方便起见,以上三种情况,都用“通”表示。 (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 义。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如,以笔画最少的“一”字为例,常用义项就有 六七个。 一人,一桌(《口技》)(数目) 古今一也(《察今》)(相同,一样)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统一) 用心一也(《劝学》)(专一)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满,全) 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史记·滑稽列传》)(竟,乃) 要尽可能地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 义等知识。 1.本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 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 的最初意义是“跑”等。另一种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即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 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士兵”,“走”的基 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意义是指后者。 2.引申义。词的引申义是从基本意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 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意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 大。从“深”的基本意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①深奥,深刻,如“道理很 深”;②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④浓,重, 如“颜色太深”。“深”的引申义和基本意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 的。 引申有两种引申方式:一是连锁式,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逐步延伸展开, 如“身”的本义是“身体”(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引 申为“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自己”(而身为宋国笑)、 “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国事 至此,予不得爱身)等。二是辐射式,即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而从不同 的方面展开,如“相”的本义是“察看、仔细看”(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 非马者),引申为“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相木而栖,贤臣 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 3.比喻义。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 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 本义通过打比方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 义是“得力的帮手或坏人的党羽”。又如“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 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一句中的“首领”,本义指“头和颈”, 比喻义为“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4.假借义。词的假借义,是借用另外一个同音的词的意义。实际上可以同古文 中的通假字现象联系起来理解。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通
“早”,其假借意义就是“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通“暮”,其 假借意义就是“夜晚”。 三、词的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 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 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 能力。 1.词义的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在现 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宽了。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 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 “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 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 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中 国”,原指中原地区,现在指全中国 2.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宽,而在现 代汉语中的意义变窄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 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 一种意义了。“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 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 “瓦”;“劝”,古义常用义项有:鼓励、劝说、规劝。《劝学》之“劝”,就 是“鼓励”的意思:《赤壁之战》中“肃劝权召瑜还”“劝”即“劝说”之意。 今义中只剩下“劝说、规劝”这一义项。如“劝人改过” 3.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 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又如:“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 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苏武》“置币遗单于”中的“币”,古义指礼 物,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窃计欲亡走燕。”中的 “走”,古义为“跑”“逃跑”。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再如,“闻 本指听见,是听觉,现在一般指“嗅觉”。 4.感情色彩变化。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 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是中性词,现 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 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 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衣冠禽兽”,原来是指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 案,现在指穿衣服戴帽子的禽兽,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的人。“乖 古义指偏执、不驯顺,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行为偏僻性乖张”。今义是“听 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真乖”。“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的过失。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 的意思 5.名称说法的演变。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 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 “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
“早”,其假借意义就是“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通“暮”,其 假借意义就是“夜晚”。 三、词的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 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 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 能力。 1.词义的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在现 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宽了。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 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 “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 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 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中 国”,原指中原地区,现在指全中国。 2.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宽,而在现 代汉语中的意义变窄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 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 一种意义了。“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 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 “瓦”;“劝”,古义常用义项有:鼓励、劝说、规劝。《劝学》之“劝”,就 是“鼓励”的意思;《赤壁之战》中“肃劝权召瑜还”“劝”即“劝说”之意。 今义中只剩下“劝说、规劝”这一义项。如“劝人改过”。 3.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 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又如:“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 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苏武》“置币遗单于”中的“币”,古义指礼 物,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窃计欲亡走燕。”中的 “走”,古义为“跑”“逃跑”。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再如,“闻”, 本指听见,是听觉,现在一般指“嗅觉”。 4.感情色彩变化。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 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是中性词,现 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 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 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衣冠禽兽”,原来是指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 案,现在指穿衣服戴帽子的禽兽,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的人。“乖” 古义指偏执、不驯顺,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行为偏僻性乖张”。今义是“听 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真乖”。“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的过失。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 的意思。 5.名称说法的演变。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 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 “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
由于语言在发展中,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因此我们阅读文言文时, 必须注意古今异义的词。 四、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 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 句子中的“姥”“兄”表示意义,而“公”“父”不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例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 李”中“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子中只有“园”这 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 词与同义词的重叠使用时要区别开来。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 由”“会不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 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中学课本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昼夜 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虚词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文言虚词包括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和代词。虚词使用频率髙,语法功能强,用法灵 活多样。 1.考査范围:常见文言虚词。新课标《考试说明》明确虚词考査范围为18个文 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 者、之。不考查其他虚词。 2.考査内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虚词 的意义和用法(词性和语法作用)。 近年来文言虚词的考査形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设四个选项, 要求比较虚词在两个句子中用法的异同(一般一个句子出自阅读材料,另一句出 自必修教材课文);另一种是主观题,要求解释填空或结合翻译句子考査 理解虚词的基本方法如下 1.语境判定法 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 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三、文言句式、用法[来源:学.科.网]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常考的“不同的句式 和用法”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与词类活用。近年来,这 考点的考查类型有两类:一类是理解文言词语(涉及词类活用);一类是翻译文 言句子(涉及特殊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高考命 题中,句式往往是单独命制选择题或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分 点”,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设题的方式有:①判 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选项:③选出句式特点相 同的选项;④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和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 理解等
由于语言在发展中,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因此我们阅读文言文时, 必须注意古今异义的词。 四、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 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 句子中的“姥”“兄”表示意义,而“公”“父”不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例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 李”中“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子中只有“园”这 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 词与同义词的重叠使用时要区别开来。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 由”“会不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 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中学课本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昼夜 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二.虚词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 B 级。文言虚词包括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和代词。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用法灵 活多样。 1.考查范围:常见文言虚词。新课标《考试说明》明确虚词考查范围为 18 个文 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 者、之。不考查其他虚词。 2.考查内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虚词 的意义和用法(词性和语法作用)。 近年来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设四个选项, 要求比较虚词在两个句子中用法的异同(一般一个句子出自阅读材料,另一句出 自必修教材课文);另一种是主观题,要求解释填空或结合翻译句子考查。 理解虚词的基本方法如下: 1.语境判定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 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三、文言句式、用法[来源:学.科.网]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 B 级。常考的“不同的句式 和用法”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与词类活用。近年来,这 一考点的考查类型有两类:一类是理解文言词语(涉及词类活用);一类是翻译文 言句子(涉及特殊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高考命 题中,句式往往是单独命制选择题或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分 点”,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设题的方式有:①判 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选项;③选出句式特点相 同的选项;④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和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 理解等
“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动 词的活用。高考命题主要通过选择题(实词理解题)和翻译题的方式考査词类活 用 四、文言翻译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该考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翻译。“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一个重要考点。所谓“理解”,就是准 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按照直 译的方式翻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此考点各命题省市均设题,赋分8~10分。高 考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杜绝“意译”一一翻译“大意” 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出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 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准确解释字乂;同时要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式特点, 体味句子语气。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往往是翻译题的采分点,翻译时必须准 确体现出来。 2.断句。古称“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理解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包括 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没有标点的文言文断句,以帮助阅读和理解;二是句内 停顿,也可以帮助理解句意、文意。 五、分析综合 《考试说明》规定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有三个要求:(1)筛选文中的信息;(2)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 为C级。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文言传记阅读 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有筛选主人公品行、性情爱好或功绩的语句:非传记类作品 的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为表达某种情感、某个观点、某种景物特点的语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对文言文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道理 或情感等要点进行归纳,并由此提炼概括出主题。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 强调的是对文言文文本的整体把握。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分析概括出作者在叙事、说理、写景中 表达的观点态度。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中对所写的人、事、物等所持有的看 法和倾向。 【要点名师透析】 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对文言文翻译题作了重大调整:一改以往客观题(选择 题)的命题形式,采用了主观题(简答题)的命题方式。该题型一经亮相后,好 评如潮,在此后历年的髙考卷中卷卷呈现。试题分值也一增再增:由3分增至5 分,由5分增至8分,甚至11分(海南、宁夏髙考和辽宁高考)。现在该题成 了语文高考改革星空中一颗闪亮的星星!其旺盛的生命力(卷卷呈现)和优厚的 待遇(分值11分之巨),令我们大跌眼镜之余,更应投以强烈的关注 文言文翻译并不是能读懂文本就可轻易做到的,因为心中明白不等于可顺畅地诉 之于口,嘴上能说不等于能清楚地付之于笔端,它还涉及语言的书面表达能力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的复习中,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答题技巧,减少失分呢?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掌握常用的六种翻译方法 1.保留法。在文言句子中,凡是涉及纪时(年、月、日)、封号(帝号、年号、 官爵名)、物名(国名、地名、人名、器具名、典章名)等,都可原封不动地保
“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动 词的活用。高考命题主要通过选择题(实词理解题)和翻译题的方式考查词类活 用。 四、文言翻译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 B 级。该考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翻译。“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一个重要考点。所谓“理解”,就是准 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按照直 译的方式翻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此考点各命题省市均设题,赋分 8~10 分。高 考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杜绝“意译”——翻译“大意”。 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出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 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准确解释字义;同时要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式特点, 体味句子语气。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往往是翻译题的采分点,翻译时必须准 确体现出来。 2.断句。古称“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理解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包括 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没有标点的文言文断句,以帮助阅读和理解;二是句内 停顿,也可以帮助理解句意、文意。 五、分析综合 《考试说明》规定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有三个要求:(1)筛选文中的信息;(2)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 为 C 级。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文言传记阅读 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有筛选主人公品行、性情爱好或功绩的语句;非传记类作品 的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为表达某种情感、某个观点、某种景物特点的语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对文言文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道理 或情感等要点进行归纳,并由此提炼概括出主题。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 强调的是对文言文文本的整体把握。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分析概括出作者在叙事、说理、写景中 表达的观点态度。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中对所写的人、事、物等所持有的看 法和倾向。 【要点名师透析】 2002 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对文言文翻译题作了重大调整:一改以往客观题(选择 题)的命题形式,采用了主观题(简答题)的命题方式。该题型一经亮相后,好 评如潮,在此后历年的高考卷中卷卷呈现。试题分值也一增再增:由 3 分增至 5 分,由 5 分增至 8 分,甚至 11 分(海南、宁夏高考和辽宁高考)。现在该题成 了语文高考改革星空中一颗闪亮的星星!其旺盛的生命力(卷卷呈现)和优厚的 待遇(分值 11 分之巨),令我们大跌眼镜之余,更应投以强烈的关注。 文言文翻译并不是能读懂文本就可轻易做到的,因为心中明白不等于可顺畅地诉 之于口,嘴上能说不等于能清楚地付之于笔端,它还涉及语言的书面表达能力。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的复习中,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答题技巧,减少失分呢?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掌握常用的六种翻译方法 1.保留法。在文言句子中,凡是涉及纪时(年、月、日)、封号(帝号、年号、 官爵名)、物名(国名、地名、人名、器具名、典章名)等,都可原封不动地保
留下来,搬抄即可,不必翻译。因为此类词语无需也无法用现代汉语进行对译, 如果硬作翻译,反会弄巧成拙、让人啼笑皆非, 2.剔除法。文言文中常存在一些这样的虚词,它们在句中无实际的翻译意义,仅 仅起到语法作用,如句首发语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倒装句式的标 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语气助词、衬音助词、表敬副词、偏义复词的衬托成分等。 尽管它们在原句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译句时,却无法用对应的现代汉语进行翻 译,可剔除不译。剔除后,不影响译句的正确和通顺。 3.添补法。文言句子常存在省略的现象,或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等,在 翻译时,需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添补出来。唯有如此,译后的句子才显得完整 通畅、达意。 4.替换法。有些文言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大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 了(如“江”,古特指长江,今泛指一般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了(如“臭” 古泛指一般的气味,今特指臭气),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牺牲”,古指祭 祀用的牲口,今已无此义)……甚至有些词语已经不再使用。因此,翻译时,这 些词语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无论如何不能拿古义视为今义。 5.调序法。由于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有些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等。对于这些特殊句 式,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将语序重新调整,得以符合现代人的 阅读习惯。 6.释义法。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为阅卷方便,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而这 几个关键得分点多体现在句中的关键词上。在答题时,如能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准 确地翻译,就能轻易地得分;若翻译错误,或不准确,就会遗憾地丢分。如何翻 译这些关键词呢? (1)联想课文推断。在翻译时,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熟悉的陌生词”,左“推” 右“敲”之余,仍不得要义。殊不知,这些翻译上的“拦路”词,却是课文中的 熟词”。此时,你若能联想到课文中有关词句的用法,互为比较,辨析异同, 就能准确地推断出它的含义。如:“亡何花开,薄如蝉翼。”此句在翻译时如不 作联想,颇为棘手:句中“亡何”究为何意?若能联想起课文《促织》中“无何, 宰以卓异闻”,便会疑窦顿消,豁然开朗:“无何”为“不久”之意,而“亡” 通“无”,“亡何”即“无何”,则可译为“不久”,此句就能顺理地翻译为: 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 (2)语境分析推断。有些文言词语仅凭所在文句,有时是不易理解的;有些文 言词语本身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单依所在文句,词义亦是难以定夺的。此时, 需借助句子上下文意(即语境)来推知词义。 (3)语法分析推断。有些词语在翻译时,可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凭借现 代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 状语多由副词充当)来推知词性,进而推知意义。如:“每至客舍,自放驴,取 樵炊爨。”(202年全国卷)此句中的“樵”,易误译成动词“打柴”之意。其 实,此句中“取”是动词,“樵”处于宾语的位置,其词性应为名词,故宜译为 木柴”之意。 (4)巧借修辞释义。文言文中,常存在使用修辞手法的现象(比喻、借代、婉 曲、用典等),假如不作处理就直译这些句子,则会使译文显得不当。 (5)固定结构释义。在文言句子中,有些词语在使用时形成了固定结构模式, 如表疑问的常用“奈何”“若何”等,表测度的常用“无乃……乎”“得无
留下来,搬抄即可,不必翻译。因为此类词语无需也无法用现代汉语进行对译, 如果硬作翻译,反会弄巧成拙、让人啼笑皆非。 2.剔除法。文言文中常存在一些这样的虚词,它们在句中无实际的翻译意义,仅 仅起到语法作用,如句首发语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倒装句式的标 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语气助词、衬音助词、表敬副词、偏义复词的衬托成分等。 尽管它们在原句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译句时,却无法用对应的现代汉语进行翻 译,可剔除不译。剔除后,不影响译句的正确和通顺。 3.添补法。文言句子常存在省略的现象,或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等,在 翻译时,需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添补出来。唯有如此,译后的句子才显得完整、 通畅、达意。 4.替换法。有些文言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大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 了(如“江”,古特指长江,今泛指一般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了(如“臭”, 古泛指一般的气味,今特指臭气),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牺牲”,古指祭 祀用的牲口,今已无此义)……甚至有些词语已经不再使用。因此,翻译时,这 些词语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无论如何不能拿古义视为今义。 5.调序法。由于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有些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等。对于这些特殊句 式,翻译时,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将语序重新调整,得以符合现代人的 阅读习惯。 6.释义法。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为阅卷方便,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而这 几个关键得分点多体现在句中的关键词上。在答题时,如能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准 确地翻译,就能轻易地得分;若翻译错误,或不准确,就会遗憾地丢分。如何翻 译这些关键词呢? (1)联想课文推断。在翻译时,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熟悉的陌生词”,左“推” 右“敲”之余,仍不得要义。殊不知,这些翻译上的“拦路”词,却是课文中的 “熟词”。此时,你若能联想到课文中有关词句的用法,互为比较,辨析异同, 就能准确地推断出它的含义。如:“亡何花开,薄如蝉翼。”此句在翻译时如不 作联想,颇为棘手:句中“亡何”究为何意?若能联想起课文《促织》中“无何, 宰以卓异闻”,便会疑窦顿消,豁然开朗:“无何”为“不久”之意,而“亡” 通“无”,“亡何”即“无何”,则可译为“不久”,此句就能顺理地翻译为: “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 (2)语境分析推断。有些文言词语仅凭所在文句,有时是不易理解的;有些文 言词语本身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单依所在文句,词义亦是难以定夺的。此时, 需借助句子上下文意(即语境)来推知词义。 (3)语法分析推断。有些词语在翻译时,可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凭借现 代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 状语多由副词充当)来推知词性,进而推知意义。如:“每至客舍,自放驴,取 樵炊爨。”(2002 年全国卷)此句中的“樵”,易误译成动词“打柴”之意。其 实,此句中“取”是动词,“樵”处于宾语的位置,其词性应为名词,故宜译为 “木柴”之意。 (4)巧借修辞释义。文言文中,常存在使用修辞手法的现象(比喻、借代、婉 曲、用典等),假如不作处理就直译这些句子,则会使译文显得不当。 (5)固定结构释义。在文言句子中,有些词语在使用时形成了固定结构模式, 如表疑问的常用“奈何”“若何”等,表测度的常用“无乃……乎”“得无……
乎”等。在译句时,若能把握住这些固定结构,句子便可流畅译出。如:“其信 然邪?其梦邪?”(《祭十二郎文》)此句采用了“其……,其……”表选择的 固定结构,可译为“是……,还是……”之意。弄清此点后,该句便无翻译障碍 了。此固定结构,可从初中学过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马说》) 得以印证。 (6)词类活用释义。在文言句子中,有些词语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如使动、 意动、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等等,在翻译时需根据其活用进行意 译 二、处理好一些特殊用词、修辞手法和句式 1.注意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处理。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 虎”,“金戈铁马”,借代精锐的部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借代曹操战船,这里借代曹操水军;“金城千里”,“金城”在文中比喻坚固的 城墙,而不能译成“金属筑成的城墙” 2.注意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是决 战的委婉说法;再如“权起更衣”,“更衣”即上厕所 3.注意准确翻译“互文”现象。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实际应是“不以 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已悲,也不以己喜”;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 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4注意常见的句式。(1)判断句(2)倒装句(要调整语序):a.宾语前置b. 定语后置c.状语后置d.主谓倒装(3)省略句(要补出省略成分)(4)被动句 三、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 这是确切理解并翻译古文不可缺少的条件。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非常广泛,而教 材中又缺乏较为系统的阐述,许多内容分散在各篇课文的注释之中,往往不被重 视。再加上,近几年的高考明确了古代文化常识不作考试内容,这就更加让人觉 得识记古代文化常识是偏离了高考复习的方向,这实在是一大误区。因为,考生 如果对古代文化常识一无所知,势必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当然也不能 作出准确的翻译。就拿古代称谓来讲,古人的名、字、号、谥号、籍贯、官职、 居官地、住处、书斋名都可以用来称代人,并且都有一定的含义或相互间有某种 联系,在翻译时都应注意。 四、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个标准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 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 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 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于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 读或难懂。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 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 美 五、避免临场翻译的七大误区 2002年起,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从第一卷调到了第二卷,由选择题改为了文字表 述题。按照评分标准的要求:翻译题主要考査学生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词及 些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在答题时应以直 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句意 不改变”。但是由于考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总有好多学生在答题时
乎”等。在译句时,若能把握住这些固定结构,句子便可流畅译出。如:“其信 然邪?其梦邪?”(《祭十二郎文》)此句采用了“其……,其……”表选择的 固定结构,可译为“是……,还是……”之意。弄清此点后,该句便无翻译障碍 了。此固定结构,可从初中学过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马说》) 得以印证。 (6)词类活用释义。在文言句子中,有些词语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如使动、 意动、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等等,在翻译时需根据其活用进行意 译。 二、处理好一些特殊用词、修辞手法和句式 1.注意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处理。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 虎”,“金戈铁马”,借代精锐的部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借代曹操战船,这里借代曹操水军;“金城千里”,“金城”在文中比喻坚固的 城墙,而不能译成“金属筑成的城墙”。 2.注意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是决 战的委婉说法;再如“权起更衣”,“更衣”即上厕所。 3.注意准确翻译“互文”现象。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实际应是“不以 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已悲,也不以己喜”;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 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4.注意常见的句式。(1)判断句(2)倒装句(要调整语序):a.宾语前置 b. 定语后置 c.状语后置 d.主谓倒装(3)省略句(要补出省略成分)(4)被动句 三、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 这是确切理解并翻译古文不可缺少的条件。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非常广泛,而教 材中又缺乏较为系统的阐述,许多内容分散在各篇课文的注释之中,往往不被重 视。再加上,近几年的高考明确了古代文化常识不作考试内容,这就更加让人觉 得识记古代文化常识是偏离了高考复习的方向,这实在是一大误区。因为,考生 如果对古代文化常识一无所知,势必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当然也不能 作出准确的翻译。就拿古代称谓来讲,古人的名、字、号、谥号、籍贯、官职、 居官地、住处、书斋名都可以用来称代人,并且都有一定的含义或相互间有某种 联系,在翻译时都应注意。 四、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个标准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 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 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 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于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 读或难懂。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 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 美。 五、避免临场翻译的七大误区 2002 年起,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从第一卷调到了第二卷,由选择题改为了文字表 述题。按照评分标准的要求:翻译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词及一 些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在答题时应以直 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句意 不改变”。但是由于考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总有好多学生在答题时
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造成一些不该出现的“硬伤”,现就考生答题时常出 现的一些失误整理如下: 1.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 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们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名词不好用现代词 语准确表达,也不用翻译,但偏有的同学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2.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同学,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 不伦不类。 3.今义古义,不当替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 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 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 4.脱离语境,误译词语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在翻译时 定要结合语境,而不应脱离语境,以免误译词语。 5.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 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还有一些 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啰唆赘 余 6.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结构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 7.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调整过来; 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 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 【典例】 (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尝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 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 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 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 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 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授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 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站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 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 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 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逐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
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造成一些不该出现的“硬伤”,现就考生答题时常出 现的一些失误整理如下: 1.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 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们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名词不好用现代词 语准确表达,也不用翻译,但偏有的同学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2.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同学,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 不伦不类。 3.今义古义,不当替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 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 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 4.脱离语境,误译词语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在翻译时一 定要结合语境,而不应脱离语境,以免误译词语。 5.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 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还有一些 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啰唆赘 余。 6.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结构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 7.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调整过来; 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 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 【典例】 (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申甫传 汪 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尝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 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 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 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 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 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授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 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站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 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 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 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逐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
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 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 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 于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 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而会武经略桂败殁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 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 未至卢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 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 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诸路援兵不至,亦死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①媐(xi):嬉戏。②瘗(y):埋葬③窭(j):贫穷。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 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之。(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解析】对文言文翻译题目应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 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句意不改变”。(1)句中,必须补出句首的主语即 “申甫”还须注意“复”“故”两个常用实词的翻译方法,活用的词“乞”在 这里用作动词,“师”名词作状语。(2)句中,注意“数”“以”的翻译方法 “见”表被动。这都是课内很常见的词的用法。(3)句中,注意“于是”古今 异义,实词“咎”“讥”的翻译,在句中的“而”表并列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翻译为 (1)申甫进入(隐居)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 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2)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 (3)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优 劣)。 www.Jb1000.com 【感悟高考真题】 1.(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元]虞集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 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 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髙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 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 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芜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 艴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
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 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 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 于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 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而会武经略桂败殁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 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 未至卢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 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 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诸路援兵不至,亦死 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 ① 媐(xī):嬉戏。② 瘗(yì):埋葬 ③ 窭(jǜ):贫穷。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 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之。(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解析】对文言文翻译题目应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 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句意不改变”。(1)句中,必须补出句首的主语即 “申甫”还须注意 “复”“故”两个常用实词的翻译方法,活用的词“乞”在 这里用作动词,“师”名词作状语。(2)句中,注意“数”“以”的翻译方法, “见”表被动。这都是课内很常见的词的用法。(3)句中,注意“于是”古今 异义,实词“咎”“讥”的翻译,在句中的“而”表并列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翻译为: (1)申甫进入(隐居)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 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2)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 (3)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优 劣)。 www.jb1000.com 【感悟高考真题】 1. (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元]虞集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 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 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 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 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芜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 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
去。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 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 所偏倚,而震凌冲激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 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嵘在 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侯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文雅有髙材,以直道刚气 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侯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 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未旬日,一知其 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②甃结:砖块建筑。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④徙倚: 来回走动。⑤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舟次彭泽 次:排列 B.芜秽充斥 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 D.起佐郡 起:起任 【解析】选A。本题考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 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延祐五年”“七月二十八日”“明日”这都 是表示时间顺承的词语,作者在临川见完吴幼清后,又来到了彭泽,并在此停留 下来,还在第二日登上了小孤山,因此,“次”应为“驻止”之意,而不是“排 列”的意思。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②登者忘其险焉 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 ⑤因以告之 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解析】选D。本题考査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选择标准, 即题干中“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① 只是说明作者履行了自己的使命,⑥句只是对李维肃的一个判断,两句和“新修 柱峰亭”没有任何关系。而②说明了以前旧亭刚修成时的坚固,虽论述对象也 是亭子,但没有直接关系。做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凡是带①②⑥的都不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孤山山腰有个旧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 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 C.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露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 D.文章借修一柱峰亭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 【解析】选B。本题考査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 “不正确的一项”,从原文“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以涉,颠覆是惧”,可 以看岀,牧羊亭破败不堪主要是守护者造成的,后文又提到“非彭泽所治境”。 可见,彭泽县令不是牧羊亭破败不堪的责任人
去。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 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 所偏倚,而震凌冲激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 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嵘在 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侯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 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侯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 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未旬日,一知其 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 ②甃结:砖块建筑。 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 ④徙倚: 来回走动。⑤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舟次彭泽 次:排列 B.芜秽充斥 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 D.起佐郡 起:起任 【解析】选 A。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 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延祐五年”“七月二十八日”“明日”这都 是表示时间顺承的词语,作者在临川见完吴幼清后,又来到了彭泽,并在此停留 下来,还在第二日登上了小孤山,因此,“次”应为“驻止”之意,而不是“排 列”的意思。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②登者忘其险焉 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 ⑤因以告之 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选择标准, 即题干中“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 ① 只是说明作者履行了自己的使命,⑥句只是对李维肃的一个判断,两句和“新修 一柱峰亭”没有任何关系。而②说明了以前旧亭刚修成时的坚固,虽论述对象也 是亭子,但没有直接关系。做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凡是带①②⑥的都不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孤山山腰有个旧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 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 C. 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露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 D.文章借修一柱峰亭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 【解析】选 B。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 “不正确的一项”,从原文“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以涉,颠覆是惧”,可 以看出,牧羊亭破败不堪主要是守护者造成的,后文又提到“非彭泽所治境”。 可见,彭泽县令不是牧羊亭破败不堪的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