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案 目标锁定 能力升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运用必然性和偶然性原理分析鸦片战争不可避免 知识传导:战争根本原因(战前中国国情)(战前世界形势)战争直接原因(英国鸦片走私) (中国禁烟运动)战争简要过程 情感渗透:认识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必然挨打、认识禁烟为正义之举激发学生爱憎情感,歌 颂民众英勇抗敌弘扬民族精神 板书设计 大英帝国政治:资制巩固、经济:世界工厂、军事:海上霸王、外交:殖民扩张、思想:开 拓奋进,商品贸易、走私鸦片、禁烟运动、鸦片战争 课堂直播 本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始课,在讲述本章具体内容之前,可投影下框内容,对中国近代110 年的历史阶段、社会性质以及基本发展线索有一个总体的初步的印象(教师不必展开叙述或 进一步阐述)。 开场白 教师设置情境导入—一举毒品危害人、家庭、社会、世界的典型事件,过渡到“早在170年 前,西方人就偷运毒品到中国贩卖,与这一因素有关,还爆发了一场中外战争”,导入新课。 第一目战前中英国情 学生自读课本相关内容,归纳要点。(教师同步板书“中英国情框”,备填) 请两位同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上黑板分别填写中、英国情主要表现。(内容见板书) 教师对学生所填内容略作说明,如下 政治:民主与专制的反差,清朝政治腐朽是全面的。(归纳课文“官场中”、“军队里”、“财政 上”) 经济:英国也可填“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经济强国”;中国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束缚 阻碍了资本主义(代表先进生产力)萌芽的发展 军事:结合战前,英国己占有印度,入侵缅甸、阿富汗、伊朗等国,在东方建立了殖民体系, 己成为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此内容可作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优势条件。清政府军事从“装 备”、“操练”、“营务”、“纪律”四方面反映。 外交:英国仅从“扩张”角度侧视。实际内容广泛,如对欧洲大陆实行势力均衡政策(光荣 孤立政策):清政府闭关政策不是禁绝对外交往,而是严格限制中外交往(仞允许广州对外通 商)。 思想:总体上反映英国民族的向上精神,此处不可从殖民角度褒扬:清朝闭目塞听,夜朗自 大体现在保守封建势力和国民整体意识落后方面,当时也有一些封建士大夫主张学习西方, 面向世界面向现实的,如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要求学生阅读文小字,加深对清王朝愚 昧自大的了解) 择例细说:如1792年英国嘎尔尼使团来华,带来了西方科技的新信息。内外安定的中国如能 迎接世界进步潮流,或许还能很快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然然闭目塞听的大清帝国继续 闭关锁国、自娱于歌舞升平的天朝盛世之中。不知不觉间,中国丧失了一次了解西方、学习 西方、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进行产等交流,进而实现社会转型与发展的机遇。叩响中国之门 的马嗄尔尼无可奈何地离开了,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一场危机即将来临。(评:意识与观 念的落后比工具和制度的落后更可怕!) 评价闭关政策。(可将班及学生分为正方、后方两组,讨论辨析:原因和影响) 建议:教学中还可联系今天的对外开放进行今昔对比
《鸦片战争》教案 目标锁定: 能力升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运用必然性和偶然性原理分析鸦片战争不可避免。 知识传导:战争根本原因(战前中国国情)(战前世界形势)战争直接原因(英国鸦片走私) (中国禁烟运动) 战争简要过程 情感渗透:认识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必然挨打、认识禁烟为正义之举激发学生爱憎情感,歌 颂民众英勇抗敌弘扬民族精神 板书设计: 大英帝国政治:资制巩固、经济:世界工厂、军事:海上霸王、外交:殖民扩张、思想:开 拓奋进,商品贸易、走私鸦片、禁烟运动、鸦片战争 课堂直播 本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始课,在讲述本章具体内容之前,可投影下框内容,对中国近代 110 年的历史阶段、社会性质以及基本发展线索有一个总体的初步的印象(教师不必展开叙述或 进一步阐述)。 开场白 教师设置情境导入——举毒品危害人、家庭、社会、世界的典型事件,过渡到“早在 170 年 前,西方人就偷运毒品到中国贩卖,与这一因素有关,还爆发了一场中外战争”,导入新课。 第一目 战前中英国情 学生自读课本相关内容,归纳要点。(教师同步板书“中英国情框”,备填) 请两位同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上黑板分别填写中、英国情主要表现。(内容见板书) 教师对学生所填内容略作说明,如下: 政治:民主与专制的反差,清朝政治腐朽是全面的。(归纳课文“官场中”、“军队里”、“财政 上”) 经济:英国也可填“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经济强国”;中国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束缚、 阻碍了资本主义(代表先进生产力)萌芽的发展。 军事:结合战前,英国己占有印度,入侵缅甸、阿富汗、伊朗等国,在东方建立了殖民体系, 己成为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此内容可作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优势条件。清政府军事从“装 备”、“操练”、“营务”、“纪律”四方面反映。 外交:英国仅从“扩张”角度侧视。实际内容广泛,如对欧洲大陆实行势力均衡政策(光荣 孤立政策);清政府闭关政策不是禁绝对外交往,而是严格限制中外交往(仞允许广州对外通 商)。 思想:总体上反映英国民族的向上精神,此处不可从殖民角度褒扬;清朝闭目塞听,夜朗自 大体现在保守封建势力和国民整体意识落后方面,当时也有一些封建士大夫主张学习西方, 面向世界面向现实的,如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要求学生阅读文小字,加深对清王朝愚 昧自大的了解) 择例细说:如 1792 年英国嘎尔尼使团来华,带来了西方科技的新信息。内外安定的中国如能 迎接世界进步潮流,或许还能很快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然然闭目塞听的大清帝国继续 闭关锁国、自娱于歌舞升平的天朝盛世之中。不知不觉间,中国丧失了一次了解西方、学习 西方、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进行产等交流,进而实现社会转型与发展的机遇。叩响中国之门 的马嗄尔尼无可奈何地离开了,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一场危机即将来临。(评:意识与观 念的落后比工具和制度的落后更可怕!) 评价闭关政策。(可将班及学生分为正方、后方两组,讨论辨析:原因和影响) 建议:教学中还可联系今天的对外开放进行今昔对比
清代闭关政策的形成,并非历史的偶然。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封建统治者既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又对外国商品缺乏兴趣。另一方面,是清朝统治者害 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 闭关政策曾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它毕竟是一种落后的政策。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 使自己停滞倒退,与世界隔绝,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 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取长补短 6、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中西国情:西方资本主义蒸蒸日上,东方封建主义穷途末日 教师阶段小结:十九世纪前期,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清朝危机四伏;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欧亚大陆两端,文明兴衰气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板书:资封) 指导学生分析一国一地的阶段性国情,要抓住时代特点,从社会各领域多层面归纳。 第2目鸦片走私与禁烟运动 过渡:即使中英之间有如此大的落差,可也不是英国远涉重洋与中国开战的理由。事情还要 从几十年来(从18世纪中期起)中英商品贸易谈起。(板书) 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步步深入,揭示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双方出口的商品有什么特色?(英国:工业品:中国:农产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色?(英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且经济落后) 中、英两国的贸易地位如何?(英国:入超:中国:出超) 是不是因为中国经济发达?(不是!是由于中国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对外来物品“刀枪不入”) 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逆差,采取了什么手段?(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输入对中国造成了怎样了危害?(危害了清朝的统治 教师引用课文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材料“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说F 对清政府国防和财政造成的危害 教师补充史实,具体反映鸦片的危害性:封建官僚吸食鸦片,不务政事,与鸦片贩子勾结」 敲诈百姓,社会矛盾激化:军队士兵吸食鸦片,每人身上两枝枪,一支用来打仗,锈迹斑斑, 支是烟枪,乌光发亮:;百姓吸食鸦片,倾家荡产,广州城白天死气沉沉,晚上则灯火通明, 乌烟瘴气 林则徐、黄爵滋和道光帝都主张严禁鸦片是出于何种考虑?(维护清政府统治一一由林、黄 阶级立场、政治地位决定,不可苛求) 道光帝采取了什么措施?(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 林则徐在广州得到两广总督邓延桢的支持,采取了哪些措施禁烟?(学生归纳:整顿海防 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块浮雕便是“虎门销烟”,说明了什么?(虎门销烟是近代中国人 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开始)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中英之间因商业纠纷而引起的战争”,也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林则 徐禁烟一事,鸦片战争或许不会爆发”,你的观点如何?(学生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发言,相 互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看法) 教师小结: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中国封建经济冲突的结果 (一方面,英国商品经济需要中国的市场和原料,另一方面,自给自足经济的中国对英国的 要求予以拒绝) 附:参考答案 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灾害。 林则徐禁是正义之举,它维护了国家的主权,民族的尊严,符合人民的利益。它显示了中国 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心,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清代闭关政策的形成,并非历史的偶然。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封建统治者既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又对外国商品缺乏兴趣。另一方面,是清朝统治者害 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 闭关政策曾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它毕竟是一种落后的政策。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 使自己停滞倒退,与世界隔绝,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 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取长补短。 6、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中西国情:西方资本主义蒸蒸日上,东方封建主义穷途末日。 教师阶段小结:十九世纪前期,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清朝危机四伏;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欧亚大陆两端,文明兴衰气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板书:资 封) 指导学生分析一国一地的阶段性国情,要抓住时代特点,从社会各领域多层面归纳。 第 2 目 鸦片走私与禁烟运动 过渡:即使中英之间有如此大的落差,可也不是英国远涉重洋与中国开战的理由。事情还要 从几十年来(从 18 世纪中期起)中英商品贸易谈起。(板书) 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步步深入,揭示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双方出口的商品有什么特色?(英国:工业品;中国:农产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色?(英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且经济落后) 中、英两国的贸易地位如何?(英国:入超;中国:出超) 是不是因为中国经济发达?(不是!是由于中国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对外来物品“刀枪不入”) 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逆差,采取了什么手段?(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输入对中国造成了怎样了危害?(危害了清朝的统治) 教师引用课文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材料“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说明 对清政府国防和财政造成的危害。 教师补充史实,具体反映鸦片的危害性:封建官僚吸食鸦片,不务政事,与鸦片贩子勾结, 敲诈百姓,社会矛盾激化;军队士兵吸食鸦片,每人身上两枝枪,一支用来打仗,锈迹斑斑, 一支是烟枪,乌光发亮;百姓吸食鸦片,倾家荡产,广州城白天死气沉沉,晚上则灯火通明, 乌烟瘴气。 林则徐、黄爵滋和道光帝都主张严禁鸦片是出于何种考虑?(维护清政府统治——由林、黄 阶级立场、政治地位决定,不可苛求) 道光帝采取了什么措施?(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 林则徐在广州得到两广总督邓延桢的支持,采取了哪些措施禁烟?(学生归纳:整顿海防; 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块浮雕便是“虎门销烟”,说明了什么?(虎门销烟是近代中国人 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开始)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中英之间因商业纠纷而引起的战争”,也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林则 徐禁烟一事,鸦片战争或许不会爆发”,你的观点如何?(学生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发言,相 互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看法) 教师小结: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中国封建经济冲突的结果。 (一方面,英国商品经济需要中国的市场和原料,另一方面,自给自足经济的中国对英国的 要求予以拒绝) 附:参考答案 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灾害。 林则徐禁是正义之举,它维护了国家的主权,民族的尊严,符合人民的利益。它显示了中国 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心,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英国发动这场战争决非仅是为了维护几个鸦片贩子的不正当利益。鸦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 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中国人民正 义的禁烟运动只不过给英国发动战争找到了借口,这一偶然事件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历史发 展进程的作用,但不能入变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有没有禁烟一事,英国迟早也是 要侵略中国的。 第3目战争经过 教师绘图,同时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课本内容,抓住时间、地点、主要事件。 让两位学生上讲台分别概述鸦片战争中英军的两次入侵情况,并在图上用不同颜色粉笔画出 入侵线路。要求讲述连贯,突出史事(如琦善谈判、英军占香港岛、三元里人民抗英、清政 府组织抵抗不力、英军到南京江面)。 教师择具体战况一、二,歌颂中国军民抗英斗争,弘扬正气,如关天培镇守虎门炮台,孤军 奋战,受伤数十处,仍亲燃大炮杀敌:镇江守军与敌人肉博,与敌人从城墙上摔下,口中含 着咬下的英军半只耳朵,与敌同归于尽 分析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提示学生从中英国情入手,学生讨论总结) 中国政治制度腐朽:②中国经济科技落后:③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次要原因)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各抒己见) 落后必被痛打:②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抗衡;③工业革命是提升一国综合 国力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方式(一)评论式结束语: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整个世界为它提供活动的舞台,英国工为革 命提高了生产力,机器劳协生产出更多的产品,需要更加广阔的销售市场,并且需要更多廉 价的原料来满足扩大了的生产需要。英国瞄准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大)的中国, 当其商品遇到自然经济顽强抵制后,它便选择了战争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开道。古老的封建的 中国与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近代第一次碰撞,英国用坚般利炮教训了这个“天 朝上国”,近代中国的屈辱和灾难开始了… 方式(二)讨论式结束语:从中国近代的“落后”事实招致“挨打”的结局中,新时代的 青年应怎样不祖国富强而努力。(谈谈中国怎样才能富强:说说你的志向和理想) 教学反馈 、选择题(第题5分,10小题,共50分)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国在经济军事上落后于英国 B、林则徐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C、英国顽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D、中国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 2、在中英正当贸易中英国输往中国的主要是 (C) A、农产品 B、鸦片 C、工业产品 D、过剩资本 3、道光帝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的主要原因是 A、林则徐上书言辞恳切 B、鸦片输入引起清朝银弱兵荒 C、林则徐为官清廉 D、鸦片输入影响了正常贸易 4、19世纪初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B) A、打开中国大门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破坏中国自然经济 D、毒害中人 5、虎门销烟,除英国鸦片,还有 (D) A、法国鸦片B、日本鸦片C、德国鸦片D、美国鸦片 6、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具备了许多锓略东方的优势,下列哪一点说法不正确(B) A、英国成为“海上霸王” B、有香港岛为侵略据点
英国发动这场战争决非仅是为了维护几个鸦片贩子的不正当利益。鸦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 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中国人民正 义的禁烟运动只不过给英国发动战争找到了借口,这一偶然事件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历史发 展进程的作用,但不能入变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有没有禁烟一事,英国迟早也是 要侵略中国的。 第 3 目 战争经过 教师绘图,同时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课本内容,抓住时间、地点、主要事件。 让两位学生上讲台分别概述鸦片战争中英军的两次入侵情况,并在图上用不同颜色粉笔画出 入侵线路。要求讲述连贯,突出史事(如琦善谈判、英军占香港岛、三元里人民抗英、清政 府组织抵抗不力、英军到南京江面)。 教师择具体战况一、二,歌颂中国军民抗英斗争,弘扬正气,如关天培镇守虎门炮台,孤军 奋战,受伤数十处,仍亲燃大炮杀敌;镇江守军与敌人肉博,与敌人从城墙上摔下,口中含 着咬下的英军半只耳朵,与敌同归于尽。 分析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提示学生从中英国情入手,学生讨论总结) 中国政治制度腐朽;②中国经济科技落后;③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次要原因)。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各抒己见) 落后必被痛打;②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抗衡;③工业革命是提升一国综合 国力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方式(一) 评论式结束语: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整个世界为它提供活动的舞台,英国工为革 命提高了生产力,机器劳协生产出更多的产品,需要更加广阔的销售市场,并且需要更多廉 价的原料来满足扩大了的生产需要。英国瞄准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大)的中国, 当其商品遇到自然经济顽强抵制后,它便选择了战争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开道。古老的封建的 中国与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近代第一次碰撞,英国用坚般利炮教训了这个“天 朝上国”,近代中国的屈辱和灾难开始了…… 方式(二) 讨论式结束语:从中国近代的“落后”事实招致“挨打”的结局中,新时代的 青年应怎样不祖国富强而努力。(谈谈中国怎样才能富强;说说你的志向和理想) 教学反馈 一、选择题(第题 5 分,10 小题,共 50 分)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C) A、中国在经济军事上落后于英国 B、林则徐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C、英国顽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D、中国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 2、在中英正当贸易中英国输往中国的主要是 (C) A、农产品 B、鸦片 C、工业产品 D、过剩资本 3、道光帝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的主要原因是 (B) A、林则徐上书言辞恳切 B、鸦片输入引起清朝银弱兵荒 C、林则徐为官清廉 D、鸦片输入影响了正常贸易 4、19 世纪初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B) A、打开中国大门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破坏中国自然经济 D、毒害中人 5、虎门销烟,除英国鸦片,还有 (D) A、法国鸦片 B、日本鸦片 C、德国鸦片 D、美国鸦片 6、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具备了许多锓略东方的优势,下列哪一点说法不正确(B) A、英国成为“海上霸王” B、有香港岛为侵略据点
C、东印度公司推进殖民事业 D、在东方建立了殖民体系 7、林则徐曾身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后又被清政府革职査办,这一变化反映的深层次问题 是 (A) 清朝政治的腐朽 B、封建官僚的相互倾轧 C、道光帝为政昏庸 D、中英矛盾的不可调和 8、鸦片战争中,英军1840年和1841-1842年两次沿海入侵,下列地点不属于两次入侵都到 过的是 (D) A、香港 B、厦门 C、定海 D、台湾 9、在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中有许多属于少数民族,下列人物中哪位不在其列 (B) A、陈连升 B、关天培 C、裕谦 D、海龄 10、鸦片战争中清朝战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C) A、武器装备十分陈旧 B、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 C、社会制度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D、没能发动民众抗敌 二、材料解析题(20分) 阅读上列材料 材料一:据观察,总督关于村烟之内语,不过官样文章而己,毫无积极禁止(鸦片)贸易之 意,因为政府允以纵容私运(鸦片)为发财之机会 摘自《1811年东印度公司航委员会报告》 材料二:苏州之南京,湖广之汉口……近来各种贸物销路皆疲。凡二、三十年前,某货物越 万金交易者,而今只得半之数。问其一半售于何物,则一言以蔽之,鸦片烟而已。 -摘自林则徐《湖广奏稿》卷五 材料三:自道光三年至十年(1823-1831)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道光)十一年至 十四年(1831-1834)岁漏二千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其三千万两之多……若再至数年, 银价愈贵。奏销(国家开支)如何能办,税课台何能清,设有不测之用,又如何能支? 摘自《1837年黄爵滋上道光皇帝书》 材料四:近者各省市肆银价愈贵,钱行愈贱,小民完粮纳课,均需以银两易钱,其亏者咸以 为苦。(注:清朝白银与铜钱的比价在19世纪初的一两白银兑铜钱1000文左右,至鸦片战争 前夕,则一两白银兑换铜钱1650文左右:清朝规定,民间必须以白银交纳税款。而农民出售 的农品产通常直接收入的只是铜钱。)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殖民者进行的鸦片贸易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15分) 答: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商业活动,造成商业萧条:白银大量外流,危害清政府财政;银价上 涨,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2)英国殖民者向中国输出鸦片的罪恶目的为什么能得逞(5分) 答:清朝官员贪污受贿,纵容鸦片走私 三、问答题(30分) 回答下列与鸦片战争有关的问题(第(2)、(3)问选做): (1)试从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军事实力的对外政策四个方面对比战前中英两国的主要特征 (16分) 答:(1)英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充分发展;建立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实行 积极对外殖民扩张政策。中国实行落后的封建制度,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军备废弛,闭关 锁国 (2)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说明了什么?(14分) 答:落后必然挨打(4分);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与新兴的资本主义相抗衡(5分);工业革命
C、东印度公司推进殖民事业 D、在东方建立了殖民体系 7、林则徐曾身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后又被清政府革职查办,这一变化反映的深层次问题 是 (A) 清朝政治的腐朽 B、封建官僚的相互倾轧 C、道光帝为政昏庸 D、中英矛盾的不可调和 8、鸦片战争中,英军 1840 年和 1841-1842 年两次沿海入侵,下列地点不属于两次入侵都到 过的是 (D) A、香港 B、厦门 C、定海 D、台湾 9、在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中有许多属于少数民族,下列人物中哪位不在其列 (B) A、陈连升 B、关天培 C、裕谦 D、海龄 10、鸦片战争中清朝战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C) A、武器装备十分陈旧 B、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 C、社会制度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D、没能发动民众抗敌 二、材料解析题(20 分) 阅读上列材料 材料一:据观察,总督关于村烟之内语,不过官样文章而己,毫无积极禁止(鸦片)贸易之 意,因为政府允以纵容私运(鸦片)为发财之机会。 ——摘自《1811 年东印度公司航委员会报告》 材料二:苏州之南京,湖广之汉口……近来各种贸物销路皆疲。凡二、三十年前,某货物越 万金交易者,而今只得半之数。问其一半售于何物,则一言以蔽之,鸦片烟而已。 ——摘自林则徐《湖广奏稿》卷五 材料三:自道光三年至十年(1823-1831)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道光)十一年至 十四年(1831-1834)岁漏二千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其三千万两之多……若再至数年, 银价愈贵。奏销(国家开支)如何能办,税课台何能清,设有不测之用,又如何能支? ——摘自《1837 年黄爵滋上道光皇帝书》 材料四:近者各省市肆银价愈贵,钱行愈贱,小民完粮纳课,均需以银两易钱,其亏者咸以 为苦。(注:清朝白银与铜钱的比价在 19 世纪初的一两白银兑铜钱 1000 文左右,至鸦片战争 前夕,则一两白银兑换铜钱 1650 文左右;清朝规定,民间必须以白银交纳税款。而农民出售 的农品产通常直接收入的只是铜钱。)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殖民者进行的鸦片贸易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15 分) 答: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商业活动,造成商业萧条;白银大量外流,危害清政府财政;银价上 涨,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2)英国殖民者向中国输出鸦片的罪恶目的为什么能得逞(5 分) 答:清朝官员贪污受贿,纵容鸦片走私。 三、问答题(30 分) 回答下列与鸦片战争有关的问题(第(2)、(3)问选做): (1)试从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军事实力的对外政策四个方面对比战前中英两国的主要特征 (16 分) 答:(1)英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充分发展;建立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实行 积极对外殖民扩张政策。中国实行落后的封建制度,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军备废弛,闭关 锁国。 (2)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说明了什么?(14 分) 答:落后必然挨打(4 分);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与新兴的资本主义相抗衡(5 分);工业革命
是提高一国国力的重要途径(5分) 3)林则徐禁烟时,英国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一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常年温暖湿润 英军从英国南部港口出发沿非洲海岸东进侵华,历时半年航行,沿途先后经过英吉利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马六甲海峡三大海峡。到达北印度洋时,遇到的风向是西南,到达广东珠江 口遇到的风向是东南。(14分) 教辅释疑 总督·巡抚·提督·总兵·都统·副将 总督总督为正一品大员,统管一省或两三省的军事、行政大权。清代共设有直隶、两江、 闽浙、湖广、陕甘、两广、云贵、四川八大总督。其中直隶总督真接负责京师安全,地位比 其他总督更重要:两江总督掌管江西、江苏、安徽三省军政大权;湖广总督直管湖北、湖南 两省军政大权:闽浙总督掌管福建、浙江两省军政大权:两广总督掌管广东、广西两省军政 大权;云贵总督掌管云南、贵州两省军政大权:;陕甘总督掌管陕西、甘肃两省军政大权:四 川总督掌管四川一省军政大权。 巡抚巡抚为从一品大员,主管一省的军政大权,一般受总督节制。如课本上提到的广东巡 抚柏贵,即主管广东一省的军政大权,但又受当时两广总督叶名琛的节制。 提督清朝设置的武职,为各省绿营兵的高级军事长官,受总督、巡抚节制。清中叶以后, 各兵种亦设专门提督,如课本上提到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即掌管广东一省的水师。至于 课本上提到的江南提督,因清初以北京为都,改南京为江南省,后又分江南省为安徽、江苏 两省,所以江南提督陈化成直接掌管安徽、江苏两省的军务。 总兵清朝镇守地方的高级武官,地位仅次于提督。清代的绿营兵由提督统帅,提督以下辖 镇、协、营、讯四级。镇的指挥即为总兵,如课本上提到的定海三总兵;协的指挥官即为副 将,如课本上提到的陈连升,需特别指出,陈连知不是汉族人,而是士家族人。 都统都统是清统治者嫡系部队—一八旗兵各旗的总管,顺治十七年(1600年),改八旗总管 大臣为都统,佐管大臣为副都统,统领,统领一旗的军政,均直接听命于皇帝 (罗先南) 对鸦片战争的“综合”思考 地理视角:战前英国己建立起以印度为中心的东方殖民体系,其发动侵华战争有了后方的支 援:1840年8月,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10月初便南撤,除与琦善谈判得到满意结果外,还 有顾忌北方冬季风来临,沿海有短期结冰,不利英舰活动的因素:战后英国攫取的五个通商 口岸都在沿江沿海,交通方便,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消费市场较大的东南沿海地区 政治视角:从哲学方面看,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资产阶级政府殖民政策的必然 结果,林则徐林禁烟是正义之举,英国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它只是偶然因素:战争表 面上看是为了解决“鸦片纠纷”,实质上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从经济学方面看,这场战争 使中国几千年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政治学方 面看,中国在战后失去了民族独立的地位,清政府再也不能自主处理内政外交。 鸦片战争的影响(1课时) 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英)、1843年附件(英)、1844年望厦(美)、1844黄 埔(法),性质变化、矛盾变化、革命变化、观念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堂直播 开场白
是提高一国国力的重要途径(5 分)。 (3)林则徐禁烟时,英国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一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常年温暖湿润。 英军从英国南部港口出发沿非洲海岸东进侵华,历时半年航行,沿途先后经过英吉利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马六甲海峡三大海峡。到达北印度洋时,遇到的风向是西南,到达广东珠江 口遇到的风向是东南。(14 分) 教辅释疑 总督·巡抚·提督·总兵·都统·副将 总督 总督为正一品大员,统管一省或两三省的军事、行政大权。清代共设有直隶、两江、 闽浙、湖广、陕甘、两广、云贵、四川八大总督。其中直隶总督真接负责京师安全,地位比 其他总督更重要;两江总督掌管江西、江苏、安徽三省军政大权;湖广总督直管湖北、湖南 两省军政大权;闽浙总督掌管福建、浙江两省军政大权;两广总督掌管广东、广西两省军政 大权;云贵总督掌管云南、贵州两省军政大权;陕甘总督掌管陕西、甘肃两省军政大权;四 川总督掌管四川一省军政大权。 巡抚 巡抚为从一品大员,主管一省的军政大权,一般受总督节制。如课本上提到的广东巡 抚柏贵,即主管广东一省的军政大权,但又受当时两广总督叶名琛的节制。 提督 清朝设置的武职,为各省绿营兵的高级军事长官,受总督、巡抚节制。清中叶以后, 各兵种亦设专门提督,如课本上提到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即掌管广东一省的水师。至于 课本上提到的江南提督,因清初以北京为都,改南京为江南省,后又分江南省为安徽、江苏 两省,所以江南提督陈化成直接掌管安徽、江苏两省的军务。 总兵 清朝镇守地方的高级武官,地位仅次于提督。清代的绿营兵由提督统帅,提督以下辖 镇、协、营、讯四级。镇的指挥即为总兵,如课本上提到的定海三总兵;协的指挥官即为副 将,如课本上提到的陈连升,需特别指出,陈连知不是汉族人,而是士家族人。 都统 都统是清统治者嫡系部队——八旗兵各旗的总管,顺治十七年(1660 年),改八旗总管 大臣为都统,佐管大臣为副都统,统领,统领一旗的军政,均直接听命于皇帝。 (罗先南) 对鸦片战争的“综合”思考 地理视角:战前英国己建立起以印度为中心的东方殖民体系,其发动侵华战争有了后方的支 援;1840 年 8 月,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10 月初便南撤,除与琦善谈判得到满意结果外,还 有顾忌北方冬季风来临,沿海有短期结冰,不利英舰活动的因素;战后英国攫取的五个通商 口岸都在沿江沿海,交通方便,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消费市场较大的东南沿海地区。 政治视角:从哲学方面看,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资产阶级政府殖民政策的必然 结果,林则徐林禁烟是正义之举,英国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它只是偶然因素;战争表 面上看是为了解决“鸦片纠纷”,实质上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从经济学方面看,这场战争 使中国几千年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政治学方 面看,中国在战后失去了民族独立的地位,清政府再也不能自主处理内政外交。 鸦片战争的影响(1 课时) 1840-1842 年鸦片战争:1842 年南京(英)、1843 年附件(英)、1844 年望厦(美)、1844 黄 埔(法),性质变化、矛盾变化、革命变化、观念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堂直播 开场白
回顾前一节所学的内容: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目的是什么?(扭转对华贸易逆差)②英 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打开并占领中国市场) 第1目·中英、中美、中法条约 1、让学生有关条约内容,归纳条款,了解小字部分。教师同时板书画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图”,图上标出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城市(用○表示),在海域标出兵船(用口 表示),在广州一地标出教堂(用↑表示),在清国都京师处标出赔元 2、让学生动手填出香港岛大致位置、五口通商城市名称、哪国兵船、哪国教堂(说明是最先 的)、赔款数目。 3、教师解释条款 ①香港岛≠香港 ②赔款计量单位为“元”而不是“两”。 ③开放五口都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东南沿南地区 ④中国不能单独确定关税税率。 (指导学生简化记忆《南京条约》条款:割地、赔款、口岸、关税) ⑤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自主权 ⑥片面最惠国待遇关键在于“片面”,反映不平等。英国可以“追认”其后美、法所获而之前 英国不具有的在华特权,同样,美、法可以“沾光”英国所取得的在华特权(除割地、赔款)。 英法美利用这一条款共享侵华利益。 ⑦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权≠拥有建立租界权,英国率先在上海建立第一个 租界是故意曲解《虎门条约》条款造成的。 ⑧外国兵船进入中国领海构成国防安全威胁 ⑨建立教堂,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反映列强除军事、经济侵略中国外,还在文化、精神上奴 役中国人民,侵华是全方位的 第2目·鸦片战争的影响 1、过渡:《南京条约》等既是鸦片战争的结果,又是战后中国一系列社会变化的源头。 分述三个“变化” ①社会性质变化 a、副板书:政治:独立自主一五大主权遭破坏。经济:自然经济:势力强大一逐步解体,中 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让学生回述条约,明确五大主权破坏所对应的条款: 领土主权一一割香港岛 领海主权一一外国兵船进入通商口岸 司法主权一一领事裁判权 关税主权一一协定关税 贸易主权一一片面最惠国待遇 c、教师通俗准确解释两具概念: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经济发展和潜在市场成为列强发展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 (初级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和商品销售市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表现为中国不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经济上日益殖民地 化,且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或:在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下 政治、经济上失去独立性,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发展)。 d、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两段小字,以“松太”为例说明中国近代经济的初步变化。(表现 为一个“解体”,一个“卷入”) e、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认识中国市场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可分为正方、反方阐述观
回顾前一节所学的内容: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目的是什么?(扭转对华贸易逆差)②英 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打开并占领中国市场) 第 1 目·中英、中美、中法条约 1、让学生有关条约内容,归纳条款,了解小字部分。教师同时板书画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图”,图上标出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城市(用○表示),在海域标出兵船(用□ 表示),在广州一地标出教堂(用↑表示),在清国都京师处标出 赔 元。 2、让学生动手填出香港岛大致位置、五口通商城市名称、哪国兵船、哪国教堂(说明是最先 的)、赔款数目。 3、教师解释条款: ①香港岛≠香港 ②赔款计量单位为“元”而不是“两”。 ③开放五口都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东南沿南地区。 ④中国不能单独确定关税税率。 (指导学生简化记忆《南京条约》条款:割地、赔款、口岸、关税) ⑤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自主权。 ⑥片面最惠国待遇关键在于“片面”,反映不平等。英国可以“追认”其后美、法所获而之前 英国不具有的在华特权,同样,美、法可以“沾光”英国所取得的在华特权(除割地、赔款)。 英法美利用这一条款共享侵华利益。 ⑦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权≠拥有建立租界权,英国率先在上海建立第一个 租界是故意曲解《虎门条约》条款造成的。 ⑧外国兵船进入中国领海构成国防安全威胁。 ⑨建立教堂,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反映列强除军事、经济侵略中国外,还在文化、精神上奴 役中国人民,侵华是全方位的。 第 2 目·鸦片战争的影响 1、过渡:《南京条约》等既是鸦片战争的结果,又是战后中国一系列社会变化的源头。 分述三个“变化” ①社会性质变化 a、副板书:政治:独立自主-五大主权遭破坏。经济:自然经济:势力强大-逐步解体,中 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让学生回述条约,明确五大主权破坏所对应的条款: 领土主权——割香港岛 领海主权——外国兵船进入通商口岸 司法主权——领事裁判权 关税主权——协定关税 贸易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c、教师通俗准确解释两具概念: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经济发展和潜在市场成为列强发展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 (初级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和商品销售市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表现为中国不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经济上日益殖民地 化,且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或:在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下, 政治、经济上失去独立性,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发展)。 d、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两段小字,以“松太”为例说明中国近代经济的初步变化。(表现 为一个“解体”,一个“卷入”) e、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认识中国市场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可分为正方、反方阐述观
点,进行辩论,教师小结) 一方面:冲击并瓦解封建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这在当时是先进的生产力 因素),体现了历史的进步。 另一方面:列强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落后。 列强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客观进步只能说明他们充当了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丝毫不 能抹杀其罪恶的目的和卑劣的本质。 教学中教师还可联系今天中国人世看差别:主权独立、平等互利。 ②社会矛盾变化 略讲,从社会性质推导出社会矛盾。注意最主要矛盾。 ③革命任务变化 略讲,从社会性质推导出革命任务。简释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到1919年 五四运动前,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建立平等平均理想小农社会和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为目标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结束语 方式(一)固步自封,在封建温床上己经老态龙钟的大清王朝就像古埃及法老陵墓中的木乃 伊一样,经历了一场鸦片战争,犹如接触了外界的新鲜空气,顿时腐烂开来:领土丧失,主 权破坏,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雏形出现,它 引起了中国社会矛盾、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和思想观念的一系列变化 方式(二)制作“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变化”表,投影,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内容 社会性质一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①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主)②人民大众与封 建主义的矛盾 革命性质 农民反封建斗争 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洁论 中国近代史开始 教学反馈 选择题(第题5分,10题,共50分) 1、《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品岸,位于今浙江省境内的是 (c) A、厦门 B、福州 C、宁波 D、杭州 2、《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使中国丧失的主权有 (B) ①领土②关税③司法④贸易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3、鸦片战争后,最早是美国取得的侵华权益是 (D) 自由传教权B、建立租界权C、领事裁判权D、兵船巡查贸易权 4、《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丝、茶出口大增,根源是 A、丝茶质量高 B、丝茶出品受到政府重视 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崩溃 5、鸦片战争后,松江地区“布市消减大半”“棉花完全崩溃大者折本”,这一现像表明 A、棉纺织业破产B、自然经济消灭C、资本主义发展D、纺织品价格下跌 6、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C)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7、“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休均沾”。英国获得此项特权是通过(B)
点,进行辩论,教师小结) 一方面:冲击并瓦解封建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这在当时是先进的生产力 因素),体现了历史的进步。 另一方面:列强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落后。 列强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客观进步只能说明他们充当了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丝毫不 能抹杀其罪恶的目的和卑劣的本质。 教学中教师还可联系今天中国人世看差别:主权独立、平等互利。 ②社会矛盾变化 略讲,从社会性质推导出社会矛盾。注意最主要矛盾。 ③革命任务变化 略讲,从社会性质推导出革命任务。简释旧民主主义革命:从 1840 年鸦片战争起到 1919 年 五四运动前,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建立平等平均理想小农社会和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为目标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结束语 方式(一)固步自封,在封建温床上己经老态龙钟的大清王朝就像古埃及法老陵墓中的木乃 伊-样,经历了一场鸦片战争,犹如接触了外界的新鲜空气,顿时腐烂开来:领土丧失,主 权破坏,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雏形出现,它 引起了中国社会矛盾、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和思想观念的一系列变化。 方式(二)制作“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变化”表,投影,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内容。 战前 战后 社会性质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 盾 ①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主)②人民大众与封 建主义的矛盾 革命性质 农民反封建斗争 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结论 中国近代史开始 教学反馈 一、选择题(第题 5 分,10 题,共 50 分) 1、《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品岸,位于今浙江省境内的是 (c) A、厦门 B、福州 C、宁波 D、杭州 2、《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使中国丧失的主权有 (B) ①领土 ②关税 ③司法 ④贸易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3、鸦片战争后,最早是美国取得的侵华权益是 (D) A、自由传教权 B、建立租界权 C、领事裁判权 D、兵船巡查贸易权 4、《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丝、茶出口大增,根源是 (C) A、丝茶质量高 B、丝茶出品受到政府重视 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崩溃 5、鸦片战争后,松江地区“布市消减大半”、“棉花完全崩溃大者折本”,这一现像表明 (A) A、棉纺织业破产 B、自然经济消灭 C、资本主义发展 D、纺织品价格下跌 6、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C)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7、“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休均沾”。英国获得此项特权是通过(B)
A、《南京条约》B、《南京条约》附件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 8、西方列强在近代中国攫取的第一块殖民地和第一个租界是在 (B) A、澳门和上海B、香港和上海C、澳门和广州D、香港和广州 9、以下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B)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B、有利地中国手工纺织业的发展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D、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10、判断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清王朝开始变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政治、经济各项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D、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侵略 材料解析题(20分) 材料一:中国土特产品出口表 年份 茶(万磅) 鸦片战争前年平均 5000 5000 1845年 8019 13200 1851年 1853年 10122 62896 材料二:上海附近的嘉定县,“往者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自洋布盛行 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目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统计数据包含的现象,并分析主要原因。(16分) 答:现象:①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持续增长;②中国农业商品化的程度加深。原因:①外商大 量收购中国丝茶:②开埠通商促进了中国丝茶的生产和出口。 (2)分析材料二,说明中国经济的变化。(4分) 答:东南沿海地区家庭棉纺织业破产,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三、问题题(30分,第(3)、(4)问选做)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有人称之为第一次“入世”,2001年11月10日18 时36分,在卡塔尔的首都多哈,随着卡塔尔财政、经济、贸易大臣卡迈勒手中的木槌“嘭” 的一声,中国“入世”得到最终批准。 据此请回答 (1)第一次“入世”的含义是指什么?第二次入世的标志是什么?(6分) 答:第一次是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 场:第二次“入世”的标志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0)。 (2)两次“入世”的基本方式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12分) 答:第一次是被迫卷入,第二次是主动加入。(6分)前者是列强武力殖民扩张的结果,后者 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体现,是改革开放的结果。(6分) (3)两次“入世”分别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12分) 答:第一次便利列强侵略,但也瓦解了封建经济,中国开始半殖民半封建化:第二次有利中 国融入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 (4)第一次“入世”后,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业萧条,但丝茶都大量出口,导致武夷北苑农 民争相种荼。“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为黄流。……·外洋卬度等外产茶日 多,行销日滞…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工本徒抛,衣食无出,势将坐困。…… 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请你分析“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的主要原因。(12分)
A、《南京条约》 B、《南京条约》附件 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 8、西方列强在近代中国攫取的第一块殖民地和第一个租界是在 (B) A、澳门和上海 B、香港和上海 C、澳门和广州 D、香港和广州 9、以下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B)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B、有利地中国手工纺织业的发展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D、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10、判断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A、清王朝开始变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政治、经济各项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D、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侵略 二、材料解析题(20 分) 材料一:中国土特产品出口表: 年份 茶(万磅) 丝(包) 鸦片战争前年平均 5000 5000 1845 年 8019 13200 1851 年 9919 23040 1853 年 10122 62896 材料二:上海附近的嘉定县,“往者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自洋布盛行, 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目”。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统计数据包含的现象,并分析主要原因。(16 分) 答:现象:①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持续增长;②中国农业商品化的程度加深。原因:①外商大 量收购中国丝茶;②开埠通商促进了中国丝茶的生产和出口。 (2)分析材料二,说明中国经济的变化。(4 分) 答:东南沿海地区家庭棉纺织业破产,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三、问题题(30 分,第(3)、(4)问选做)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有人称之为第一次“入世”,2001 年 11 月 10 日 18 时 36 分,在卡塔尔的首都多哈,随着卡塔尔财政、经济、贸易大臣卡迈勒手中的木槌“嘭” 的一声,中国“入世”得到最终批准。 据此请回答: (1)第一次“入世”的含义是指什么?第二次入世的标志是什么?(6 分) 答:第一次是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 场;第二次“入世”的标志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 (2)两次“入世”的基本方式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12 分) 答:第一次是被迫卷入,第二次是主动加入。(6 分)前者是列强武力殖民扩张的结果,后者 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体现,是改革开放的结果。(6 分) (3)两次“入世”分别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12 分) 答:第一次便利列强侵略,但也瓦解了封建经济,中国开始半殖民半封建化;第二次有利中 国融入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 (4)第一次“入世”后,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业萧条,但丝茶都大量出口,导致武夷北苑农 民争相种茶。“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为黄流。……外洋印度等外产茶日 多,行销日滞……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工本徒抛,衣食无出,势将坐困。…… 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请你分析“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的主要原因。(12 分)
答:①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使茶产量急増,供大于求:②茶叶生产和销售缺乏管理和流通信 息:③外商操纵市场,压低收购价格:④掠夺性开发,破坏生态平衡 教辅释疑 白银与银元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2100万元,其货币单位“元”是指“西班牙银元,重量每 枚约当7钱2分至3分之间”。这里的“约当”实指白银与银元的比价,即一般是白银7钱2 分到3分为银元一元。而《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的赔款货币单位却是银两 白银是银的通称,银两是秤量白银的贷币单位。白银作为贷币,到明代中叶才盛行。实际流 通中的白银,按照重量和形状,分4种:(1)元宝,亦称宝银。重约50两,形似马蹄,又称 马蹄银。(2)中锭,重约10两,视其形状称锞子或小元宝。(3)小锭,重一二两到三五两不 等。(4)一两以下者为碎银,有福珠、滴珠或粒银等名称 清代货币制度为银两与铜钱平行本位制。铜钱因明清两代规定只能由官府制造,所以又叫制 钱。实际上银两较钱更受重视,商业中大宗交易和远程贸易用银,政府征税用银,国家财政 收支也用银作计算单位,零星交易才使用制钱。因纳税用白银计算,因此银价上涨就直接增 加了人们的负担。19世纪以后,外国银元大量流入中国,使用逐渐普遍,但银两仍与银元并 行,直到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后,银两才不再使用 银元谷称“洋钱”、“花边钱”、“大洋”,它是近代中国流通的大型银币。明万历年间(1573 1620年)外国银元开始注入中国,最早为西班牙的“本洋”,主要铸于西属墨西哥,每枚重约 库平7钱2分,19世纪中叶以前盛行。所行《南京条约》中的银元指西班牙银元。1821年墨 西哥独立,以后停铸本洋,改铸“鹰洋”(也称墨洋)。鸦片战争后鹰洋大量流入,逐渐取代 本洋。此外,也有香港、美国和日本等地银元流入。迄至1910年,在中国通用的外国银元有 15种以上,流通数量约有11亿元,其中约1/3为鹰洋。 道光朝(1821-1850)年以前中国己开始仿铸银元,因这类铸币掺杂铜铅,成色比外国银元 低,民间拒绝使用,流通不广。1888-1889年,广东地方当局设立银元局,用机器大量铸造 是中国正式自铸银元的开端。银元的正而携有“光绪元宝”4个宝,背面中央有蟠龙纹,故称 龙洋”。 1910年清颁布《币制则例》,规定银元为本位币,次年5月开始铸造,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未 能正式发行。1912年民国成立曾铸造孙中山半身侧面像的开国纪念币。1914年北洋政府重申 银元为本位币,开铸有袁世凯头像的新银币(谷称“袁在头”)。这时银元虽为法定贷币,但 银两仍与银元并行,而且中外大宗交易还多以银两为计算标准。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废 两改元”,铸发帆船图案的银本位币(谷称“船洋”)。1935年法币改革,禁止银元流通。抗日 战争后,国民党统治区通贷恶性膨胀,银元又在市场出现。解放以后,由中国人发银行按 定比人介收兑,此后银元不再流通。 (陈梅) 观念落后也要挨打 鸦片战争以来,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较量,以及“天朝”崩溃的结果说明文化、意识形 态的落后,也是挨打的原因。 天朝”观念,首先是由儒家文化所优越感。把中国当成世界中心,外国被视之为“蛮”、“夷”, 不能同中国平等对话,造成夜朗自大,固不自封,落伍世界。 天朝”观念,根本不承认市场经济的商业往来。认为中国物产丰富,根本不必同外国进行 商品交换,而外国人如果没有中国的茶叶、大黄之类活命宝物,才会性命难保。于是,允许 通商同进贡其实是一回事,都是皇恩浩荡的证明,是让“蛮夷”获利数倍的赏赐。取消通商 则是惩罚不驯分子的一种手段 外甥片战争前,朝延大部分官吏认为英另人敢打,不肯打:即使打,船坚炮利大不了在海洋
答:①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使茶产量急增,供大于求;②茶叶生产和销售缺乏管理和流通信 息;③外商操纵市场,压低收购价格;④掠夺性开发,破坏生态平衡。 教辅释疑 白银与银元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 2100 万元,其货币单位“元”是指“西班牙银元,重量每 枚约当 7 钱 2 分至 3 分之间”。这里的“约当”实指白银与银元的比价,即一般是白银 7 钱 2 分到 3 分为银元一元。而《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的赔款货币单位却是银两。 白银是银的通称,银两是秤量白银的贷币单位。白银作为贷币,到明代中叶才盛行。实际流 通中的白银,按照重量和形状,分 4 种:(1)元宝,亦称宝银。重约 50 两,形似马蹄,又称 马蹄银。(2)中锭,重约 10 两,视其形状称锞子或小元宝。(3)小锭,重一二两到三五两不 等。(4)一两以下者为碎银,有福珠、滴珠或粒银等名称。 清代货币制度为银两与铜钱平行本位制。铜钱因明清两代规定只能由官府制造,所以又叫制 钱。实际上银两较钱更受重视,商业中大宗交易和远程贸易用银,政府征税用银,国家财政 收支也用银作计算单位,零星交易才使用制钱。因纳税用白银计算,因此银价上涨就直接增 加了人们的负担。19 世纪以后,外国银元大量流入中国,使用逐渐普遍,但银两仍与银元并 行,直到 1933 年实行“废两改元”后,银两才不再使用。 银元谷称“洋钱”、“花边钱”、“大洋”,它是近代中国流通的大型银币。明万历年间(1573- 1620 年)外国银元开始注入中国,最早为西班牙的“本洋”,主要铸于西属墨西哥,每枚重约 库平 7 钱 2 分,19 世纪中叶以前盛行。所行《南京条约》中的银元指西班牙银元。1821 年墨 西哥独立,以后停铸本洋,改铸“鹰洋”(也称墨洋)。鸦片战争后鹰洋大量流入,逐渐取代 本洋。此外,也有香港、美国和日本等地银元流入。迄至 1910 年,在中国通用的外国银元有 15 种以上,流通数量约有 11 亿元,其中约 1/3 为鹰洋。 道光朝(1821-1850)年以前中国己开始仿铸银元,因这类铸币掺杂铜铅,成色比外国银元 低,民间拒绝使用,流通不广。1888-1889 年,广东地方当局设立银元局,用机器大量铸造, 是中国正式自铸银元的开端。银元的正而携有“光绪元宝”4 个宝,背面中央有蟠龙纹,故称 “龙洋”。 1910 年清颁布《币制则例》,规定银元为本位币,次年 5 月开始铸造,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未 能正式发行。1912 年民国成立曾铸造孙中山半身侧面像的开国纪念币。1914 年北洋政府重申 银元为本位币,开铸有袁世凯头像的新银币(谷称“袁在头”)。这时银元虽为法定贷币,但 银两仍与银元并行,而且中外大宗交易还多以银两为计算标准。1933 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废 两改元”,铸发帆船图案的银本位币(谷称“船洋”)。1935 年法币改革,禁止银元流通。抗日 战争后,国民党统治区通贷恶性膨胀,银元又在市场出现。解放以后,由中国人发银行按一 定比人介收兑,此后银元不再流通。 (陈梅) 观念落后也要挨打 鸦片战争以来,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较量,以及“天朝”崩溃的结果说明文化、意识形 态的落后,也是挨打的原因。 “天朝”观念,首先是由儒家文化所优越感。把中国当成世界中心,外国被视之为“蛮”、“夷”, 不能同中国平等对话,造成夜朗自大,固不自封,落伍世界。 “天朝”观念,根本不承认市场经济的商业往来。认为中国物产丰富,根本不必同外国进行 商品交换,而外国人如果没有中国的茶叶、大黄之类活命宝物,才会性命难保。于是,允许 通商同进贡其实是一回事,都是皇恩浩荡的证明,是让“蛮夷”获利数倍的赏赐。取消通商 则是惩罚不驯分子的一种手段。 外甥片战争前,朝延大部分官吏认为英另人敢打,不肯打;即使打,船坚炮利大不了在海洋
占点上风,到了陆地就耍不开了。事实证明,英军所向披靡,清军则溃不成军。一仗一仗地 败下去,毫无长进,反而增加了买马桶御炮,去关帝庙占签选定“四寅佳期”、由寅年(虎年) 出生的总兵带队来他个“五虎制敌”这类闹神闹鬼的笑话。诸如此类的懵懂昏聩,还表现在 战败之后签订条约时,只力图在文字上捞回点面子,似乎仍然是天翰大国在“恩准”对方这 个请求那个请求,由于根本不懂外交常识而主动把主权给英方,接着还以“广圣主宽大之仁” 把各种本来不应失去的主权送给美、法等国
占点上风,到了陆地就耍不开了。事实证明,英军所向披靡,清军则溃不成军。一仗一仗地 败下去,毫无长进,反而增加了买马桶御炮,去关帝庙占签选定“四寅佳期”、由寅年(虎年) 出生的总兵带队来他个“五虎制敌”这类闹神闹鬼的笑话。诸如此类的懵懂昏聩,还表现在 战败之后签订条约时,只力图在文字上捞回点面子,似乎仍然是天翰大国在“恩准”对方这 个请求那个请求,由于根本不懂外交常识而主动把主权给英方,接着还以“广圣主宽大之仁” 把各种本来不应失去的主权送给美、法等国。 1、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3、永远都不要放弃自己,勇往直前,直至成功! 4、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 5、蝴蝶如要在百花园里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 6、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7、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磨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坚强的信念。 8、对坚强的人来说,不幸就像铁犁一样开垦着他内心的大地,虽然痛,却可以播种。 9、想而奋进的过程,其意义远大于未知的结果。 10、上有天,下有地,中间站着你自己,做一天人,尽一天人事儿。 11、努力向上的开拓,才使弯曲的竹鞭化作了笔直的毛竹。 12、只要你确信自己正确就去做。做了有人说不好,不做还是有人说不好,不要逃避批判。 13、对没志气的人,路程显得远;对没有银钱的人,城镇显得远。 14、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拼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15、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16、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17、泉水,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18、人的一生,可以有所作为的时机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 19、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 20、生命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脚踏实地走下去。 21、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22、一个人,只要知道付出爱与关心,她内心自然会被爱与关心充满。 23、你要求的次数愈多,你就越容易得到你要的东西,而且连带地也会得到更多乐趣。 24、有大快乐的人,必有大哀痛;有大成功的人,必有大孤独。 25、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 26、生命之长短殊不重要,只要你活得快乐,在有生之年做些有意义的事,便已足够。 27、路在自己脚下,没有人可以决定我的方向。 28、命运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失败者拿来逃避现实的借口。 29、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30、改变自我,挑战自我,从现在开始。 31、沉湎于希望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 32、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33、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 34、不会生气的人是愚者,不生气的人乃真正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