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仹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 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准确填写班级、姓名、考号;答题中,如有错误可使用橡皮 擦除,切勿使用透明胶带或涂改液等。否则扣除试卷得分的百分之三十。 3.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上,否则答案无效。 2006-11-16 命题者:李必超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冠guan军冠guin冕堂皇复辟bi精辟pi角jue色角jue力 B、干劲jng苍劲jing有力弹tn泪弹dan弓供gong应供gong销 C、曲q牌曲q意逢迎亲qin人亲qimg家症 zheng状症 zheng结 D、载zi体载zi歌载舞给gi以给j予隽jn秀隽juon永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淡薄芸芸众生英雄倍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B休憩徇私舞弊刻骨铭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C.伎俩怙恶不悛各行其事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D遐迩与时俱进正襟危坐城门失火,泱及池鱼 3.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名望(好的名声、声望)一文不名(一个钱也不值)名利(个人的名位和利 益)莫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B.微词(隐晦的批评)谨小慎微(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微贱(社会地 位低下)微言大义(语言虽然隐晦,但道理很明确 C.功德(功劳和恩德)好大喜功(喜欢立大功)功利(功名利禄)功成不居 (成功以后就不隐居起来了) D.盈利(获得利润)恶贯满盈(作恶极多,已到末日)丰盈(富裕:丰富)沸 语文1试卷
语 文 1 试 卷 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2006-11-16 命题者:李必超 第 I 卷(选择题,共 42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冠.guàn 军 冠.guàn 冕堂皇 复辟.bì 精辟.pì 角.jué色 角.jué力 B、干劲.jìng 苍劲.jìng 有力 弹.tán 泪 弹.dàn 弓 供.gōng 应 供.gōng 销 C、曲.qǔ牌 曲.qū意逢迎 亲.qīn 人 亲.qìng 家 症.zhèng 状 症.zhēng 结 D、载.zǎi 体 载.zài 歌载舞 给.gěi 以 给.jǐ予 隽.jǜn 秀 隽.juàn 永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淡薄 芸芸众生 英雄倍出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B.休憩 徇私舞弊 刻骨铭心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C.伎俩 怙恶不悛 各行其事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D.遐迩 与时俱进 正襟危坐 城门失火,泱及池鱼 3.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名望(好的名声、声望) 一文不名(一个钱也不值) 名利(个人的名位和利 益)莫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B.微词(隐晦的批评) 谨小慎微(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 微贱(社会地 位低下)微言大义(语言虽然隐晦,但道理很明确) C.功德(功劳和恩德) 好大喜功(喜欢立大功) 功利(功名利禄) 功成不居 (成功以后就不隐居起来了) D.盈利(获得利润) 恶贯满盈(作恶极多,已到末日) 丰盈(富裕;丰富) 沸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准确填写班级、姓名、考号 ........;答题中,如有错误可使用橡皮 擦除,切勿使用透明胶带或涂改液等。否则扣除试卷得分的百分之三十。 3.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 ....上,否则答案无效
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一段时间,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美国和英法德三个盟国正在考虑对伊 朗实施三个层面的制裁,中东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B.明星有出书的权利,出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 卒读 C.字义丰富是汉字的一大特点,掌握了常用字的字义有利于理解词语,汉语中很多 词可以望文生义,望文知义。 D.法律是刚性的,它遵循“丁是丁,卯是卯”原则;法律上并没有“暂缓起诉” 说,检察院此举便有悖于法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九七一年七月七日晚间,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在金碧辉煌、富于伊斯兰风格的 总统府宴会厅设宴招待执行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秘密特使基辛格的秘密任务的中国朋 友 B.收购站营业员因认真执行规定,对收购进来的有病猪肉,未按该站主任的意图, 加盖“合格”肉图章,以致遭到迫害 C.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三十五周年招待 会十月二十五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国务委员唐家璇发表致词。唐家 璇指出,中国在发展,世界在变化,联合国也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历史时期 D.在朝鲜核爆之后,中国特使已于昨天抵达朝鲜首都平壤,向朝鲜高层官员传达中 国和国际社会对核试验的强烈遗憾,并说服朝鲜不要继续进行核试验。美国国务院发言 人凯西说,通过中国的努力,使国际社会看到朝鲜回到六方会谈的希望。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 。汤武因 为有残暴的桀纣为敌而获得了拥护者, 最后得到了天下。换个角度讲,真正 使罗马帝国灭亡的正是因为没有了强大的对手。在东方的古老秦帝国, ,可以说 也是同样的原因 ①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大自然中的这一悖论②大自然中的这一悖论在人类社会 也同样存在③刘邦因为谨小慎微而打败项羽④刘邦因为项羽而谨小慎微 ⑤建立不久就迅速覆灭⑥能够强盛统一天下 A.①④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③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两百多年前,富兰克林曾说:“将来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增加,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 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几乎后悔出生过早,以致不能知道将要发生的新事物。”想 想“新事物”有哪些:火车、轮船、飞机、高楼、自来水、电话、电灯、电影、电视、 手机、电脑、器官移植、核能发电、人造卫星等等,几乎无穷无尽。 为什么这两百年产生了这么多新事物?是因为工业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语文2试卷
语 文 2 试 卷 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一段时间,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美国和英法德三个盟国正在考虑对伊 朗实施三个层面的制裁,中东和平面临空前绝后 ....的威胁,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B.明星有出书的权利,出书本无可厚非 ....,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 ....,简直让人不堪.. 卒读..。 C.字义丰富是汉字的一大特点,掌握了常用字的字义有利于理解词语,汉语中很多 词可以望文生义 ....,望文知义 ....。 D.法律是刚性的,它遵循“丁是丁,卯是卯 .......”原则;法律上并没有“暂缓起诉”一 说,检察院此举便有悖于法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九七一年七月七日晚间,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在金碧辉煌、富于伊斯兰风格的 总统府宴会厅设宴招待执行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秘密特使基辛格的秘密任务的中国朋 友。 B.收购站营业员因认真执行规定,对收购进来的有病猪肉,未按该站主任的意图, 加盖“合格”肉图章,以致遭到迫害。 C.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三十五周年招待 会十月二十五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国务委员唐家璇发表致词。唐家 璇指出,中国在发展,世界在变化,联合国也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历史时期。 D.在朝鲜核爆之后,中国特使已于昨天抵达朝鲜首都平壤,向朝鲜高层官员传达中 国和国际社会对核试验的强烈遗憾,并说服朝鲜不要继续进行核试验。美国国务院发言 人凯西说,通过中国的努力,使国际社会看到朝鲜回到六方会谈的希望。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_______。汤武因 为有残暴的桀纣为敌而获得了拥护者, _______,最后得到了天下。换个角度讲,真正 使罗马帝国灭亡的正是因为没有了强大的对手。在东方的古老秦帝国, ______,可以说 也是同样的原因。 ①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大自然中的这一悖论 ②大自然中的这一悖论在人类社会 也同样存在 ③刘邦因为谨小慎微而打败项羽 ④刘邦因为项羽而谨小慎微 ⑤建立不久就迅速覆灭 ⑥能够强盛统一天下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③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10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两百多年前,富兰克林曾说:“将来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增加,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 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几乎后悔出生过早,以致不能知道将要发生的新事物。”想一 想“新事物”有哪些:火车、轮船、飞机、高楼、自来水、电话、电灯、电影、电视、 手机、电脑、器官移植、核能发电、人造卫星等等,几乎无穷无尽。 为什么这两百年产生了这么多新事物?是因为工业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这个变化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百年前全球农业人口占总数的80%以上:现在,美国 农业人口仅占全国19%-2%,粮食不仅可供全国食用,还可大量出口。我再举一例,去 年《财富》杂志称,近30年来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近1万亿美元,而且还在与日 俱增 这两百年,尤其是近百年、近50年来,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着世界的前进:首 先是科学,科学带动工业;工业则带动经济;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科技发展,如20世纪出 现的统计学,在农、工、医等方面都有着决定性影响。科技、工业、经济三个互相连锁 的因素是近代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这会对将来产生什么影响很难讲。前些时候有个惊人的消息说,有生物学家估计, 到2050年,人均寿命可达150岁。我不知道是否会这样,但我希望这件事不要发生,否 则影响实在是不可想象 再看过去50年的发展会得出另一个结论,就是从基本原理转变为工业速度在这50 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大大增加了。例如半导体方面,1965年提出的摩尔定律指出,芯片 容量每18个月就加倍;现在已由1971年每个芯片上103个晶体管增加到107个,没有 人知道极限在哪里 现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更新的事物将层出不穷,一些今天不易梦想到的东西不久 将变成事实;人类的生产力将大大提高,自然科学将更蓬勃地发展:科学、工业、经济 的连锁发展将持续下去。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以有很大的自信心讲的话。在这种情形下 个人、学校、国家,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是多用“科”,还是多用“技”?国家注入 资源时,该对“科”多一点,还是该对“技”多一点?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挠头的问题, 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节选自杨振宁《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有删改) 7.作者说“这个变化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不能体现“非常惊人”的一项是 A.20世纪出现了“几乎无穷无尽”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的新事物。 B.农业人口数量的巨幅缩减体现了农业生产质量的大幅提升。 C.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将在2050年达到150岁。 D.芯片的容量提升速度十分迅速,超越了人们的想象。 8、通读前四段,下面不属于20世纪科学发展的特点的一项是( A.20世纪的科学发展,在近两百年历史中,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B.近百年来,人类生活中出现了诸如火车、轮船、电话、电灯、电视、手机、电脑 等大量的新产品。 C.近百年来,科技、工业、经济互相连锁的因素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D.20世纪的科技的大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正面影响,但作者认为也有负面 效应 、下面不属于作者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将来会有更多更新的产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 B未来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今天的人们拥有更大的自信心 C人类的生产力还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大大提高。 D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的趋势将在未来持续地表现出来 语文3试卷
语 文 3 试 卷 这个变化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百年前全球农业人口占总数的 80%以上;现在,美国 农业人口仅占全国 1%-2%,粮食不仅可供全国食用,还可大量出口。我再举一例,去 年《财富》杂志称,近 30 年来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近 1 万亿美元,而且还在与日 俱增。 这两百年,尤其是近百年、近 50 年来,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着世界的前进:首 先是科学,科学带动工业;工业则带动经济;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科技发展,如 20 世纪出 现的统计学,在农、工、医等方面都有着决定性影响。科技、工业、经济三个互相连锁 的因素是近代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这会对将来产生什么影响很难讲。前些时候有个惊人的消息说,有生物学家估计, 到 2050 年,人均寿命可达 150 岁。我不知道是否会这样,但我希望这件事不要发生,否 则影响实在是不可想象。 再看过去 50 年的发展会得出另一个结论,就是从基本原理转变为工业速度在这 50 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大大增加了。例如半导体方面,1965 年提出的摩尔定律指出,芯片 容量每 18 个月就加倍;现在已由 1971 年每个芯片上 103 个晶体管增加到 107 个,没有 人知道极限在哪里。 现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更新的事物将层出不穷,一些今天不易梦想到的东西不久 将变成事实;人类的生产力将大大提高,自然科学将更蓬勃地发展;科学、工业、经济 的连锁发展将持续下去。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以有很大的自信心讲的话。在这种情形下, 个人、学校、国家,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是多用“科”,还是多用“技”?国家注入 资源时,该对“科”多一点,还是该对“技”多一点?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挠头的问题, 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节选自杨振宁《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有删改) 7.作者说“这个变化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不能体现“非常惊人”的一项是( ) A. 20 世纪出现了“几乎无穷无尽”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的新事物。 B. 农业人口数量的巨幅缩减体现了农业生产质量的大幅提升。 C. 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将在 2050 年达到 150 岁。 D. 芯片的容量提升速度十分迅速,超越了人们的想象。 8、通读前四段,下面不属于 20 世纪科学发展的特点的一项是( ) A. 20 世纪的科学发展,在近两百年历史中,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B. 近百年来,人类生活中出现了诸如火车、轮船、电话、电灯、电视、手机、电脑 等大量的新产品。 C. 近百年来,科技、工业、经济互相连锁的因素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D. 20 世纪的科技的大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正面影响,但作者认为也有负面 效应。 9、下面不属于作者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的一项是( ) A.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将来会有更多更新的产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 B.未来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今天的人们拥有更大的自信心。 C.人类的生产力还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大大提高。 D.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的趋势将在未来持续地表现出来
10、下面的说法与原文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富兰克林的话既是他那个时代科学发展趋势的概括,又预测了未来的科学发展状 况 B.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有极大的提高,而且还会不断提高。 C科学促进工业的飞速发展,而工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科学的进步。 D科学与技术关系十分密切,但科学比技术重要,因为有了科学,才有技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记旧本韩王后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 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 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 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 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 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 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 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 《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 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 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 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皙而终耀于无穷 者,其遒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虚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 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于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巳矣。故予之仕,于进 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剥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 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 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 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游:交往 B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悉:全,都 C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素:朴素、平淡 D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缪:通“谬”,谬误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语文4试卷
语 文 4 试 卷 10、下面的说法与原文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富兰克林的话既是他那个时代科学发展趋势的概括,又预测了未来的科学发展状 况。 B.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有极大的提高,而且还会不断提高。 C.科学促进工业的飞速发展,而工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科学的进步。 D.科学与技术关系十分密切,但科学比技术重要,因为有了科学,才有技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一 14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记旧本韩王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 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 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 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 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 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 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 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 《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 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 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 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皙而终耀于无穷 者,其遒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虚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 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于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巳矣。故予之仕,于进 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剥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 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 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 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 游:交往 B 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悉:全,都 C 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素:朴素、平淡 D 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 缪:通“谬”,谬误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 A.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 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于势利之用哉? C.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 D.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B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C.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 D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没弃 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的发展过程 B.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文 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文"均指同一部 书 C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表明, 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没弃虚”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 D欧阳修曾利用其它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 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因乞李氏以归。(2分) (2)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2分) (3)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1分)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并从内容、形式、语言方面进行比较,谈谈这两首诗有何异同 分 九日杜甫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恨落晖:一作叹落晖。独沾衣:一作泪沾衣 17.根据课文填写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8分)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语文5试卷
语 文 5 试 卷 例句: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 A.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 B.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于势利之用哉? C.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 D.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B 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C.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 D 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没弃 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的发展过程。 B.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文 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文"均指同一部 书。 C 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表明, 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没弃虚"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 D 欧阳修曾利用其它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 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 博。 第Ⅱ卷(共 108 分) 四、(18 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 ...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因乞李氏以归。(2 分) (2)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2 分) (3)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1 分)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并从内容、形式、语言方面进行比较,谈谈这两首诗有何异同。 (5 分) 九日 杜甫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 恨落晖:一作叹落晖。独沾衣:一作泪沾衣。 17.根据课文填写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姜夔《扬州慢》
(4)长安回望绣成堆 。(杜牧《过华清宫》) (5)三杯两盏淡酒 ?(李清照《声声慢》)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 铃》)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8分) 故乡的野菜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 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 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 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淅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 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 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 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齐菜花。谚云:三春戴养花,桃李羞繁 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 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 俗号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 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一一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一一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 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 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 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 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 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 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滴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 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 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日本 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 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罢。”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 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 语文6试卷
语 文 6 试 卷 (4)长安回望绣成堆, 。(杜牧《过华清宫》) (5)三杯两盏淡酒, ?(李清照《声声慢》) (6)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 铃》) (8)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8 分)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 ..............., 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 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 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 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 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 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齐菜花。谚云:三春戴养花,桃李羞繁 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 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 俗号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 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 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 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 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 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 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 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 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滴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 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 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日本 《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 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罢。”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 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
“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 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十三年二月(1924年2月作,选自《雨天的书》) 18.(1)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想起浙东的事来”?(2分) (2)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洗去铅华的江南春光图,请你从文中摘出两句构成 幅有着极美意境的画面。(4分) 19.作者说,“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真是这样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并陈述你的理由。(4分) 20.“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这首童谣在文 中有何作用?并请逐句赏析这首童谣。(8分) 六、语言表达(12分) 21.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 可),答在序号后面。(4分) 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偏偏有 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句: 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22.用一句话概括以下一则消息的内容,不超过25个字。(4分) 据香港媒体报道,陈水扁ⅱ1月20日赴澎湖,主持纪念荷兰侵占澎湖四百周年活动。 令人诧异的是,陈水扁竟赞颂荷兰人当年入侵台湾对台湾作出贡献,称这是台湾与世界 接轨的开始,“令台湾历史写出崭新一页”。陈水扁还赞扬荷兰人,在停留台湾期间,以 澎湖为转运港,使澎湖成为台湾和世界接轨的开端,让台湾从此登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 陈水扁说,他的办公室一直挂着1726年荷兰人绘制的台湾古地图,他很喜欢这幅地图, 每每让他想到荷兰人早期对台湾的贡献,也见证台湾早在四百年前就已和世界接轨 23.仿照画线句子的思路,由花及人,续写句子(可不拘于画线句子的形式)(4分)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 他的结论是: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 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开不了 他的结论是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每一株玫瑰都有剌,爱护一朵玫瑰,并不要非得努力把它的刺 根除,只能学习如何不被它的剌刺伤。” 他的结论是: 七、(60分)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据说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向著名书画家李苦禅请教:“什么字最难写?”李老应答:“‘ 字最难写。”乍一听不解其意,然而再一沉思,却觉得含义深邃。世间最简单的事情往往 就是最难做到的 请以“世间最简单的事情往往就是最难做到的”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 (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题目自拟。(3)不少于800字 语文7试卷
语 文 7 试 卷 “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 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十三年二月 (1924 年 2 月作,选自《雨天的书》) 18.(1)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想起浙东的事来”?(2 分) (2)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洗去铅华的江南春光图,请你从文中摘出两句构成一 幅有着极美意境的画面。(4 分) 19.作者说,“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真是这样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并陈述你的理由。(4 分) 20. “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这首童谣在文 中有何作用?并请逐句赏析这首童谣。(8 分) 六、语言表达(12 分) 21.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 可),答在序号后面。(4 分) 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偏偏有个 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句: “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22.用一句话概括以下一则消息的内容,不超过 25 个字。(4 分) 据香港媒体报道,陈水扁 11 月 20 日赴澎湖,主持纪念荷兰侵占澎湖四百周年活动。 令人诧异的是,陈水扁竟赞颂荷兰人当年入侵台湾对台湾作出贡献,称这是台湾与世界 接轨的开始,“令台湾历史写出崭新一页”。陈水扁还赞扬荷兰人,在停留台湾期间,以 澎湖为转运港,使澎湖成为台湾和世界接轨的开端,让台湾从此登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 陈水扁说,他的办公室一直挂着 1726 年荷兰人绘制的台湾古地图,他很喜欢这幅地图, 每每让他想到荷兰人早期对台湾的贡献,也见证台湾早在四百年前就已和世界接轨。 23.仿照画线句子的思路,由花及人,续写句子(可不拘于画线句子的形式)(4 分)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 他的结论是: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 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开不了。” 他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每一株玫瑰都有剌,爱护一朵玫瑰,并不要非得努力把它的刺 根除,只能学习如何不被它的刺刺伤。” 他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 分) 24.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据说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向著名书画家李苦禅请教:“什么字最难写?”李老应答:“‘一’ 字最难写。”乍一听不解其意,然而再一沉思,却觉得含义深邃。世间最简单的事情往往 就是最难做到的。 请以“世间最简单的事情往往就是最难做到的”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 (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题目自拟。(3)不少于 800 字
(4)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C(A、冠guan冕堂皇B、干劲jinD、载zdi体) 2.B(A倍一辈;C事一是;D泱一殃) D(A.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莫可名状:指事物极其复杂或微妙无法形容。 B.谨小慎微: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 奥的道理。C.好大喜功: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现也形容铺张浮夸的作风。功成不居: 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4.D(A.“中东和平面临的威胁”是空前的,但今后可能更严重,不会“绝后”。B.无 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明星有出书的权利,不是 缺点。应改为“无可非议”。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不能形容错别字多 C.望文生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贬义。用在这里不合语境。D.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做事真认真,毫不马虎。) 5.A(B“意图”后的逗号造成歧义,参见《世纪金榜》104页左上角。C成分赘余,致 词同“致辞”,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哀悼等的话。“发表”与“致” 重复D“通过……使”) 6.B(只有此项句子符合该题一致,注意衔接的逻辑顺序。) 7.C,本项属于对未来情况的预计 8.B,本项不属于规律 9.B,原文第五段提到的“自信”,只针对下结论而言 10.D,原文并未指出孰轻孰重 11.C解析:素:以前 12.D解析:例句与D项的“为”是动词,释为“是”;A项是介词,释为“被”;B. 项动词,释为“做,求取”C项介词,释为“因为”。 13.C解析,“磨灭”古今皆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消失。A.这种文章。今义为“文 化”“文人”“温文尔雅”;B.“决定”。今义为“左右”表示概数。D.权势、利益。今 义指那些以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的做法和态度。 14.D解析:作者认为韩文大行于世是因为“亦其理有当然者”。“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 错,从“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 于世”可知。 15.(1)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本句为陈述句、省略句,需译出其实词意、 虚词意、句式和语气来,以达到信达雅的目标。重点是省略的介词“于”和宾语“之” 的补出和翻译。) (2)学写文章的人应当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本句为议论句。重点是古今异义词“学 语文8试卷
语 文 8 试 卷 (4)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A、冠 guān 冕堂皇 B、干劲 jìn D、载 zài 体) 2.B(A 倍一辈;C 事一是;D 泱一殃) 3.D (A. 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 莫可名状:指事物极其复杂或微妙无法形容。 B.谨小慎微: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 奥的道理。C.好大喜功: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现也形容铺张浮夸的作风。功成不居: 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4.D(A.“中东和平面临的威胁”是空前的,但今后可能更严重,不会“绝后”。B.无 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明星有出书的权利,不是 缺点。应改为“无可非议”。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不能形容错别字多。 C.望文生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贬义。用在这里不合语境。D.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做事真认真,毫不马虎。) 5.A (B “意图”后的逗号造成歧义,参见《世纪金榜》104 页左上角。C 成分赘余,致 词同“致辞”,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哀悼等的话。“发表”与“致” 重复 D“通过……使”) 6.B(只有此项句子符合该题一致,注意衔接的逻辑顺序。) 二、 7. C,本项属于对未来情况的预计 8. B,本项不属于规律 9. B,原文第五段提到的“自信”,只针对下结论而言 10.D,原文并未指出孰轻孰重 三、 11.C 解析:素:以前。 12.D 解析:例句与D项的“为” 是动词,释为“是”; A.项是介词,释为“被”; B. 项动词,释为“做,求取” C 项.介词,释为“因为”。 13.C 解析,“磨灭”古今皆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消失。A. 这种文章。今义为“文 化”“文人”“温文尔雅”;B. “决定”。今义为“左右”表示概数。 D.权势、利益。今 义指那些以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的做法和态度。 14.D 解析:作者认为韩文大行于世是因为“亦其理有当然者”。“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 错,从“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 ……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 于世”可知。 四、 15. (1)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本句为陈述句、省略句,需译出其实词意、 虚词意、句式和语气来,以达到信达雅的目标。重点是省略的介词“于”和宾语“之” 的补出和翻译。) (2)学写文章的人应当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本句为议论句。重点是古今异义词“学
者”“至于”的理解翻译。) (3)只(仅)因为它是旧有的东西而特别珍惜它。(本句也为议论句。重点词有“特”。) 16.老杜、小杜回赋重阻却写出各具风姿的诗篇。二者题材相同,涉及的节日习俗完全 相同,都是登高、赏菊、饮酒:;(1分)诗体相同,都是七言律诗。(1分)而情感内容却 完全不同:老杜悲慨,具有儒家心怀天下之思;小杜高爽,颇多道家个体关怀之念。(各 1分)从艺术上看,杜诗意象密集,针线细密,字字蕴涵,语言容量极大,须字字体味, 步步停留,方能解悟诗意;而杜牧诗篇行文疏朗,取象俊逸,语言平易,近于口语 分)(划线部分为答题要点,应从题材、体式、感情、风格、语言、手法等角度考虑, 但不要求此方面都应回答,只是划线部分容易看出,学生应该能够答出。) 17.(1)注意“繁”(2)注意“久长”(3)注意“知”(4)略(5)略(6)注意“烦” (7)注意“宵”(8)注意“喧” 五 18.(1)作者听妻子“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因为“荠菜是浙 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2分) (2)“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这是动态的劳作;“花紫红色,数 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这是静态的生机。挖菜的村 姑,歌唱的小儿,绿色的荠菜,紫红的花多,分明是一幅洗去铅华的江南春光图。(找 出这两句即可) 19.不是,(1分)这是正话反说,为不使文脉过于呆滞。(1分)要写故乡,却先说对 故乡没有什么情分。(2分) 20.童谣是用儿童视角和语言来表达的。穿插这样的散发童稚气息的童谣,使文章别有 情趣。(2分)这首童谣是小孩赞美黄花麦果糕的。“韧结结”,用小孩特有的叠语来表述 麦果糕的瓷实和耐嚼;(2分)吃的时候要“关得大门”,小儿作风让人忍俊不禁;(2分) “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更是鲜明表现了儿童那种可爱的吝啬、浑然天成的淘气。(2 分) 六 21.(4分)例①:打破沙锅纹(问)到底例②:刨根问底(追根究底、追本穷源) 22.陈水扁赞颂荷兰人当年入侵台湾对台作出贡献 23.人也一样,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志气,中年或晚年就更难有志气了。(2分) 正如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爱一个人,并不要非得努力把他的 特点改变,只能学习如何不让自己的刺,刺伤心爱的人。(2分) 语文9试卷
语 文 9 试 卷 者”“至于”的理解翻译。) (3)只(仅)因为它是旧有的东西而特别珍惜它。(本句也为议论句。重点词有“特”。) 16.老杜、小杜同赋重阳却写出各具风姿的诗篇。二者题材相同,涉及的节日习俗完全 相同,都是登高、赏菊、饮酒;(1 分)诗体相同,都是七言律诗。(1 分)而情感内容却 完全不同:老杜悲慨,具有儒家心怀天下之思;小杜高爽,颇多道家个体关怀之念。(各 1 分)从艺术上看,杜诗意象密集,针线细密,字字蕴涵,语言容量极大,须字字体味, 步步停留,方能解悟诗意; 而杜牧诗篇行文疏朗,取象俊逸,语言平易,近于口语。(1 分)(划线部分为答题要点, 应从题材、体式、感情、风格、语言、手法等角度考虑, 但不要求此方面都应回答,只是划线部分容易看出,学生应该能够答出。) 17.(1)注意“繁”(2)注意“久长”(3)注意“知”(4)略(5)略 (6)注意“烦” (7)注意“宵”(8)注意“喧” 五、 18.(1)作者听妻子“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因为“荠菜是浙 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2 分) (2)“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这是动态的劳作;“花紫红色,数 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这是静态的生机。挖菜的村 姑, 歌唱的小儿,绿色的荠菜,紫红的花多,分明是一幅洗去铅华的江南春光图。(找 出这两句即可) 19.不是,(1 分)这是正话反说,为不使文脉过于呆滞。(1 分) 要写故乡,却先说对 故乡没有什么情分。(2 分) 20.童谣是用儿童视角和语言来表达的。穿插这样的散发童稚气息的童谣,使文章别有 情趣。(2 分)这首童谣是小孩赞美黄花麦果糕的。“韧结结”,用小孩特有的叠语来表述 麦果糕的瓷实和耐嚼;(2 分)吃的时候要“关得大门”,小儿作风让人忍俊不禁;(2 分) “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更是鲜明表现了儿童那种可爱的吝啬、浑然天成的淘气。(2 分) 六、 21.(4 分)例①:打破沙锅纹(问)到底 例②:刨根问底 (追根究底、追本穷源) 22.陈水扁赞颂荷兰人当年入侵台湾对台作出贡献。 23.人也一样,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志气,中年或晚年就更难有志气了。(2 分) 正如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爱一个人,并不要非得努力把他的 特点改变,只能学习如何不让自己的刺,刺伤心爱的人。(2 分)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