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10月份月考试题 语文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禅宗(chan)伫立(zhu) 福祉(zhi) 吞言咽理(ye) B.咀嚼(jue)精髓(sui) 讣告(pu) 数见不鲜(xian) C.谲诈(jue)箴言(zhen) 羸弱(ying) 妍媸毕露 D.缱绻(quan)哂笑(shen) 梵语(fan 轻鸢剪影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赘疣 座右铭 改弦更张 老骥伏枥 B.饿殍 颠沛 毛骨悚然 出类拔粹 C.怅惘 安谧 饥肠漉漉 礼尚往来 慰藉 高潮叠起 裨官野史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缺少大量专业体育节目主持人,因此最近央视与维汉传播 公司联手推出了《谁将解说北京奥运?一一北京2008奥运主持人选拔计划》。 B.丁绍光在荣誉面前头脑是清醒的,总忘不了黄宪虹先生说的:“何物羡人,二月杏花 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联句 C.他伸出右手说:“认识你很高兴。”我也很大方地伸出手:“我也同样。”接着他问 我叫什么名字?从什么地方来?什么时候到北京的?在什么学校读书等等问题 D.从今年1月1日起,建筑企业必须“两证”(安全许可证和企业资质证书)齐全 方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海交大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形成了自我积累的 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教 学、科研工作。 ②为了躲避警方的追捕,他 成阔女人,打扮得珠光宝气 ③国民党代表团大陆之行,除 南京中山陵和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等地外,还 希望就两岸经贸中的一些问题与大陆交换意见。 A.机制化装拜谒 B.体制化装参观 C.机制化妆参观 体制化妆拜谒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
- 1 -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 10 月份月考试题 语 文 YCY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禅.宗(chán) 伫.立(zhù) 福祉.(zhǐ) 吞言咽.理(yē) B.咀嚼.(jué) 精髓.(suǐ) 讣.告(pù) 数见不鲜.(xiān) C.谲.诈(jué) 箴.言(zhēn) 羸.弱(yíng) 妍媸.毕露(chī) D.缱绻.(quǎn) 哂.笑(shěn) 梵.语(fàn) 轻鸢.剪影(y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赘疣 座右铭 改弦更张 老骥伏枥 B.饿殍 颠沛 毛骨悚然 出类拔粹 C.怅惘 安谧 饥肠漉漉 礼尚往来 D.斜晖 慰藉 高潮叠起 裨官野史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据了解,2008 年奥运会缺少大量专业体育节目主持人,因此最近央视与维汉传播 公司联手推出了《谁将解说北京奥运?——北京 2008 奥运主持人选拔计划》。 B.丁绍光在荣誉面前头脑是清醒的,总忘不了黄宪虹先生说的:“何物羡人,二月杏花 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联句。 C.他伸出右手说:“认识你很高兴。”我也很大方地伸出手:“我也同样。”接着他问 我叫什么名字?从什么地方来?什么时候到北京的?在什么学校读书等等问题。 D.从今年 1 月 1 日起,建筑企业必须 “两证”(安全许可证和企业资质证书)齐全, 方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上海交大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形成了自我积累的__________,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教 学、科研工作。 ②为了躲避警方的追捕,他 成阔女人,打扮得珠光宝气。 ③国民党代表团大陆之行,除________ 南京中山陵和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等地外,还 希望就两岸经贸中的一些问题与大陆交换意见。 A.机制 化装 拜谒 B.体制 化装 参观 C.机制 化妆 参观 D.体制 化妆 拜谒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 ....,紧跟世界电子产
业发展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黄金周第一天,峨眉山景区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峨眉山装点 得格外美丽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在客人就餐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 慷慨解囊。 D.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药科学的进步,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人生七十古来 稀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家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阔步前进,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一年一度的东江市第十五届集邮活动日主会场活动今天在邮电大厦举行,副市长到 会表示祝贺。 C.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 投诉或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 D.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 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13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10题 中国有没有哲学?西学东渐以来,就断断续续有这方面的争论。回答首先得看我们把哲 学理解为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考抑或理解为讲道理的科学。中国人当然一直有对宇宙和 人生的思考,但我愿意把这称作思想或思辨;若坚持把这叫作“哲学”,就没什么要争论的, 因为所有民族当然都有哲学。如果这里真有个争论点的话,我认为是在争论中国是否发展出 了讲道理的科学 很多人认为中国没有科学。然而,中国人很早就记录了行星位置的变化,很早就对日食 月食或无数其他现象提出了“科学的解释”,那么,怎能说中国人没有科学呢?说中国没有 科学,显然是说没有发展出牛顿、伽利略那样的近代科学体系,而不是说中国人从来只有迷 信,没有客观可靠的知识。沿着这样的思路来想,我的大致看法是这样的:从孔子以后到魏 晋,中国曾有一段哲学的繁荣。孔子讲了好多重要而深刻的道理,但我不认为孔子建立了一
- 2 - 业发展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B.黄金周第一天,峨眉山景区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 ....的雪花把峨眉山装点 得格外美丽。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在客人就餐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 慷慨解囊 ....。 D.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药科学的进步,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人生七十古来 ...... 稀.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家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阔步前进,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一年一度的东江市第十五届集邮活动日主会场活动今天在邮电大厦举行,副市长到 会表示祝贺。 C.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 投诉或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 D.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 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二、(13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7—10 题。 中国有没有哲学?西学东渐以来,就断断续续有这方面的争论。回答首先得看我们把哲 学理解为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考抑或理解为讲道理的科学。中国人当然一直有对宇宙和 人生的思考,但我愿意把这称作思想或思辨;若坚持把这叫作“哲学”,就没什么要争论的, 因为所有民族当然都有哲学。如果这里真有个争论点的话,我认为是在争论中国是否发展出 了讲道理的科学。 很多人认为中国没有科学。然而,中国人很早就记录了行星位置的变化,很早就对日食 月食或无数其他现象提出了“科学的解释”,那么,怎能说中国人没有科学呢?说中国没有 科学,显然是说没有发展出牛顿、伽利略那样的近代科学体系,而不是说中国人从来只有迷 信,没有客观可靠的知识。沿着这样的思路来想,我的大致看法是这样的:从孔子以后到魏 晋,中国曾有一段哲学的繁荣。孔子讲了好多重要而深刻的道理,但我不认为孔子建立了一
门讲道理的科学。孔子讲了一套道理,墨子讲了一套道理,都是事关华夏文明何去何从的要 紧道理,于是大家来琢磨哪套道理是真道理,怎样就成道理怎样就不成道理。在这种环境里 发展出了哲学,典型的像庄子、老子、孟子、后期墨家、荀子,一直到魏晋玄学的辩名析理。 魏晋之后,哲学渐渐衰微。后来有道学理学,听起来像是讲道理的科学,实际上不大关心科 我知道中国在魏晋以后没什么哲学这个结论大有商量的余地,但这里不再详述,倒是想 提出几点容易引起误解之处。第一点,认识需系统到何种程度才宜称为“科学″,原无先天 的标准,对讲道理的艺术进行了一些反省,是不是在进行哲学思考?进行了哲学思考,是不 是就有了哲学?心里记着这一类问题有助于避免流入字面之争。第二,说中国没有哲学,不 等于说中国人不讲道理,也不意味着中国人讲道理讲得不好,讲得不够艺术。没有哲学,单 单是说没有形成讲道理的科学。第三,没有哲学,不见得是个缺陷。 -选自陈嘉映《哲学是什么》,有删节 2001年9月,德里达教授应邀来沪,在餐桌上,德里达随口说了一句他对中国哲学的 感想:“中国有思想,但没有哲学。 中国究竟有没有哲学?德里达似乎不是个中国通,他对中国哲学史的印象还没有逾越孔 子的那本畅销书小册子 《论语》。在中国历史上,断章式的语录体的确很受欢迎,禅 宗和尚、朱熹、熊十力、毛主席,简短的格言、思辩笔记与豪情万丈的革命话语并存于语录 这种文体之中,与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文本遥相呼应,构成了一个东方的解构主义谱系。 在我看来,德里达是在刻意地以偏概全,以孔孑来抹杀《老子》和《墨子》的存在价值
- 3 - 门讲道理的科学。孔子讲了一套道理,墨子讲了一套道理,都是事关华夏文明何去何从的要 紧道理,于是大家来琢磨哪套道理是真道理,怎样就成道理怎样就不成道理。在这种环境里 发展出了哲学,典型的像庄子、老子、孟子、后期墨家、荀子,一直到魏晋玄学的辩名析理。 魏晋之后,哲学渐渐衰微。后来有道学理学,听起来像是讲道理的科学,实际上不大关心科 学。 我知道中国在魏晋以后没什么哲学这个结论大有商量的余地,但这里不再详述,倒是想 提出几点容易引起误解之处。第一点,认识需系统到何种程度才宜称为“科学”,原无先天 的标准,对讲道理的艺术进行了一些反省,是不是在进行哲学思考?进行了哲学思考,是不 是就有了哲学?心里记着这一类问题有助于避免流入字面之争。第二,说中国没有哲学,不 等于说中国人不讲道理,也不意味着中国人讲道理讲得不好,讲得不够艺术。没有哲学,单 单是说没有形成讲道理的科学。第三,没有哲学,不见得是个缺陷。 ——选自陈嘉映《哲学是什么》,有删节 2001 年 9 月,德里达教授应邀来沪,在餐桌上,德里达随口说了一句他对中国哲学的 感想:“中国有思想,但没有哲学。” 中国究竟有没有哲学?德里达似乎不是个中国通,他对中国哲学史的印象还没有逾越孔 子的那本畅销书小册子———《论语》。在中国历史上,断章式的语录体的确很受欢迎,禅 宗和尚、朱熹、熊十力、毛主席,简短的格言、思辩笔记与豪情万丈的革命话语并存于语录 这种文体之中,与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文本遥相呼应,构成了一个东方的解构主义谱系。 在我看来,德里达是在刻意地以偏概全,以孔子来抹杀《老子》和《墨子》的存在价值
逻辑的缺失确实使中国人的文本和思维方式显得跳跃性很强,但这并不表示中国人的逻辑思 维能力就逊色于西方同仁。《公孙龙子》中的形式逻辑使那些将芝诺悖论孤立起来的企图化 为泡影,而《老子》是一部环环相扣、逻辑相当严密的哲学著作,它几乎就为整个中国哲学 史奠定了基调:有与无、名与实,以及作为最高存在的不可言说之道在魏晋南北朝的清谈 之风中被发扬光大了。 王元化先生将佛教因明学归入一种外来文化,不可不辩。就像将佛学排斥出中国传统的 殿堂之外,将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完美融合的因明学仅仅视为舶来品似乎也失之偏颇。 假设没有一种源远流长的地下暗流(比如佛教体系内的言传身教),因明学在近现代的最后 一次回响造就了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巨著之—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几 乎就是不可想像的。 与西方的哲学体系比较起来,中国哲学史也许看上去会显得单薄,但它的分量绝不会轻 于任何一个西方文明古国,这也是不得不辩的。 摘自《东方早报》(文河西 7.下列属于陈嘉映对中国哲学有关问题的理解的一项是(3分) A.哲学就是对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考。 B.中国人很早就拥有许多客观可靠的知识,中国各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哲学。 C.孔子始终未能建立自己学说的科学体系,所以他的学说并不能称之为哲学 D.从科学的角度而言,作者倾向于认为中国在魏晋以后没有哲 8.下列不属于河西对中国文化有关问题的理解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不仅有哲学,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B.佛教因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完美交融的产品。 C.断章式的语录体虽受欢迎,但它阻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D.《论语》虽然具有极大的思想价值,但的确存在逻辑缺失的问题 9.根据两篇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陈嘉映和河西都认为老子、墨子、魏晋玄学涉及的思想属于哲学范畴。 B.孔子是思想家,但不是哲学家,陈嘉映和河西对此见解相同
- 4 - 逻辑的缺失确实使中国人的文本和思维方式显得跳跃性很强,但这并不表示中国人的逻辑思 维能力就逊色于西方同仁。《公孙龙子》中的形式逻辑使那些将芝诺悖论孤立起来的企图化 为泡影,而《老子》是一部环环相扣、逻辑相当严密的哲学著作,它几乎就为整个中国哲学 史奠定了基调:有与无、名与实,以及作为最高存在的不可言说之“道”在魏晋南北朝的清谈 之风中被发扬光大了。 王元化先生将佛教因明学归入一种外来文化,不可不辩。就像将佛学排斥出中国传统的 殿堂之外,将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完美融合的因明学仅仅视为舶来品似乎也失之偏颇。 假设没有一种源远流长的地下暗流(比如佛教体系内的言传身教),因明学在近现代的最后 一次回响造就了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巨著之一———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几 乎就是不可想像的。 与西方的哲学体系比较起来,中国哲学史也许看上去会显得单薄,但它的分量绝不会轻 于任何一个西方文明古国,这也是不得不辩的。 ——摘自《东方早报》(文 河西) 7.下列属于陈嘉映对中国哲学有关问题的理解的一项是(3 分) A.哲学就是对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考。 B.中国人很早就拥有许多客观可靠的知识,中国各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哲学。 C.孔子始终未能建立自己学说的科学体系,所以他的学说并不能称之为哲学。 D.从科学的角度而言,作者倾向于认为中国在魏晋以后没有哲学。 8.下列不属于河西对中国文化有关问题的理解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不仅有哲学,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B.佛教因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完美交融的产品。 C.断章式的语录体虽受欢迎,但它阻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D.《论语》虽然具有极大的思想价值,但的确存在逻辑缺失的问题。 9.根据两篇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陈嘉映和河西都认为老子、墨子、魏晋玄学涉及的思想属于哲学范畴。 B.孔子是思想家,但不是哲学家,陈嘉映和河西对此见解相同
C.陈嘉映说的道理讲得好不好的问题其实就是河西所说的逻辑思维能力强不强的问题 D.对中国有没有哲学的问题,陈嘉映和河西的见解是一致的 10.陈嘉映和河西是怎样理解晢学这一概念的?请简要概括。(各不超过10个字)(4分) 陈嘉映的理解: 河西的理解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1-5题。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 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 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 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 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 而作《舂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偾》;《诗》三百篇,大底圣贗发偾之所为 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 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子,这里指代囚禁 B.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辞:辩解。 C.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被称道 D.思垂空文以自见 垂:流传,留下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A.两个“于”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
- 5 - C.陈嘉映说的道理讲得好不好的问题其实就是河西所说的逻辑思维能力强不强的问题。 D.对中国有没有哲学的问题,陈嘉映和河西的见解是一致的。 10.陈嘉映和河西是怎样理解哲学这一概念的?请简要概括。(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陈嘉映的理解: 河西的理解: 三、(15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 1—5 题。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 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 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 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 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 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 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子,这里指代囚禁。 B.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辞:辩解。 C.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被称道。 D.思垂.空文以自见 垂:流传,留下。 1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A.两个“于”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
B.两个“于”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C.两个“于”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 D.两个“于”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孑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 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日:“始吾闻夫人 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 谢夫人去,日:“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 不求土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尝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 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 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土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 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 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 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 告车趣驾归救魏 —《史记魏公子列传》 13.下面句子中“谢”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 A.公子乃谢夫人去 B.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C.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公子从车骑,虚左 A.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 B.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C.公子倾平原君客
- 6 - B.两个“于”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C.两个“于”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 D.两个“于”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 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 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 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 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尝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 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 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 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 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 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 告车趣驾归救魏。 ——《史记·魏公子列传》 13.下面句子中“谢”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 A.公子乃谢.夫人去 B.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C.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公子从.车骑,虚左 A.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 B.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C.公子倾.平原君客
D.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所见的毛公、薛公被平原君认为属三教九流之辈,不足以交,这使信陵君改 变了对平原君的看法,并整装离他而去。 B.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行为感动了平原君的门客,他们纷纷离开自己的主人而投奔到信 陵君的门下。 C.信陵君因害怕魏王记恨他窃符救赵之事,所以并不打算离赵救魏。 D.魏国危急,众多门客因惧怕信陵君动怒,都不敢劝他归魏,只有毛公、薛公以大义 相劝 四、(16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3分) (2)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2分) 17.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春夜间笛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夜闻笛声,笛声所引发的情感相同吗?请作简要分析。(2分) (2)第二首诗题为“闻笛”,但诗歌的前两句却写了登城所见之景,你如何理解这种艺 术处理?(3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_,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马迁《屈原列传》)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辛弃疾《青玉案》) 尔曹身与名俱灭 (杜甫《戏为六绝句》)
- 7 - D.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所见的毛公、薛公被平原君认为属三教九流之辈,不足以交,这使信陵君改 变了对平原君的看法,并整装离他而去。 B.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行为感动了平原君的门客,他们纷纷离开自己的主人而投奔到信 陵君的门下。 C.信陵君因害怕魏王记恨他窃符救赵之事,所以并不打算离赵救魏。 D.魏国危急,众多门客因惧怕信陵君动怒,都不敢劝他归魏,只有毛公、薛公以大义 相劝。 四、(16 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3 分) (2)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2 分) 17.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 分)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夜闻笛声,笛声所引发的情感相同吗?请作简要分析。(2 分) (2)第二首诗题为“闻笛”,但诗歌的前两句却写了登城所见之景,你如何理解这种艺 术处理?(3 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 分) (1)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_______ ,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_______ 。(司 马迁《屈原列传》)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__________。(辛弃疾《青玉案》) 尔曹身与名俱灭,_________。(杜甫《戏为六绝句》)
19.填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分) 《史记》包罗广泛,体大思精。在《报任安书》一文中,司马迁自述写《史记》的目的 成一家之言” 五、(1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 火中取栗的人 梵高的—生充满了孤独和被遗弃感,常常分文莫名的他曾呻吟或叹息着:上帝啊,孤 独地生活值得吗?″梵高又说:“一个人必须保持隐士的某种本质,不然,他就失去了根本。 为了绘画,孤独是必要的,孤独又是使人不堪磨难的,于是,梵高这个脆弱的生命在不可解 决的悖论中被撕得粉碎。 在梵高看来,"绘画就是要设法穿过一堵看不见的铁墙。″同时,这也是画布对梵高的召 唤。“不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怕敢冒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梵高把艺术活 动当作极富挑战性的生命活动,让满腔热血在画布上挥洒流淌。对梵高来说,理性可以忽略 不计,表达远远大于揭示真理。梵高在画布上完成了生命,成为一名艺术的殉道者。 在梵高的画作前,我首先要提问的是,在这些令人无以言说的震憾的画作背后,隐藏着 怎样的灵魂?在艺术史里,梵高是突兀的进入者,是不可定义的。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 训练,是个曾做过教师、营业员、传教土的穷困潦倒的外来者。他的画被那个时代认为是可 笑的涂抹。但他没有局促而褊狭的形式感,以种特殊的手段,不顾—切地表达,直截而强 悍,如同天启,显示出了罕有的品质。 除了大量的并未湮灭和佚散的书信,梵高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其他文字。读他的倾诉 让人觉得他拥有纯金般的生命。他是个底层的观察者、感受者和传达者。一个实践理想和使
- 8 - 19.填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 分) 《史记》包罗广泛,体大思精。在《报任安书》一文中,司马迁自述写《史记》的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五、(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0—23 题 火中取栗的人 周晗 梵高的一生充满了孤独和被遗弃感,常常分文莫名的他曾呻吟或叹息着:“上帝啊,孤 独地生活值得吗?”梵高又说:“一个人必须保持隐士的某种本质,不然,他就失去了根本。” 为了绘画,孤独是必要的,孤独又是使人不堪磨难的,于是,梵高这个脆弱的生命在不可解 决的悖论中被撕得粉碎。 在梵高看来,“绘画就是要设法穿过一堵看不见的铁墙。”同时,这也是画布对梵高的召 唤。“不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怕敢冒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梵高把艺术活 动当作极富挑战性的生命活动,让满腔热血在画布上挥洒流淌。对梵高来说,理性可以忽略 不计,表达远远大于揭示真理。梵高在画布上完成了生命,成为一名艺术的殉道者。 在梵高的画作前,我首先要提问的是,在这些令人无以言说的震憾..的画作背后,隐藏着 怎样的灵魂?在艺术史里,梵高是突兀..的进入者,是不可定义 ....的。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 训练,是个曾做过教师、营业员、传教士的穷困潦倒的外来者。他的画被那个时代认为是可 笑的涂抹。但他没有局促而褊狭的形式感,以一种特殊的手段,不顾一切地表达,直截而强 悍,如同天启,显示出了罕有的品质。 除了大量的并未湮灭和佚散的书信,梵高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其他文字。读他的倾诉, 让人觉得他拥有纯金般的生命。他是个底层的观察者、感受者和传达者。一个实践理想和使
用决心的人。他对绘画有一种独有的生命的虔诚。他是如此单纯,单纯是他面对世界和画布 的态度,而他情感的纤细和尖锐的痛苦同样令人震惊。 他就是这么一个具有纯真本性、无比温柔善良、充满令人心碎的柔情的圣徒,而他的画 作也是最直接地表达了他的热情。他画作的明亮,源于他自身的明亮。 这样—个至真至善的灵魂,强化了一往无前的悲惨的境遇,并收获绝望。但他并不屈服。 他尽可能地敞开内心,相信拯救的力量来自生命内部,努力把自己引向幸福。经历了爱情的 折磨,生活的潦倒,被放逐的梵高在心灵的废墟中寻找着取暖的炉火,哪怕这炉火将他毁灭。 他对艺术的狂热,既是道德的救赎,也是爱欲的出口。绘画成了他挽救精神覆亡的唯一可能 是他逃避绝望的需要。他的创作不是自慰,而是自救。人越孤独,创作也越自由。他在表达 着人最饱满的神气,努力在深重的绝望中生长岀深重的幸福,以此来抵御阴暗的世俗的蹂躏 和压迫。梵高身上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 但梵髙所做的—切,让命运的悲剧感越来越浓重。他说:谁为自己选择了贫困并喜爱 贫困,谁就拥有无穷的财富。”但他又因为事业失败和贫困而绝望。在严酷的现实生活的压 迫下,大地在他脚下坍陷,他活在了风暴里。他的灵魂不断地破碎下去。但他绝不撤退。他 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他画布上的色彩在轰响里燃烧 着,裹挟着他,让他在持续不断的昂扬中崩溃。 (本文有删书) 20.第1段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说出它们在文中的含义。(4分) (1)隐士的某种本质: (2)不可解决的悖论: 21.梵高的画作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从梵高的灵魂深处看,产生这种力量的原因是什 么?(4分) 22.(1)“火中取栗”是个成语,请解释这个成语的词义。(1分)
- 9 - 用决心的人。他对绘画有一种独有的生命的虔诚。他是如此单纯,单纯是他面对世界和画布 的态度,而他情感的纤细和尖锐的痛苦同样令人震惊。 他就是这么一个具有纯真本性、无比温柔善良、充满令人心碎的柔情的圣徒,而他的画 作也是最直接地表达了他的热情。他画作的明亮,源于他自身的明亮。 这样一个至真至善的灵魂,强化了一往无前的悲惨的境遇,并收获绝望。但他并不屈服。 他尽可能地敞开内心,相信拯救的力量来自生命内部,努力把自己引向幸福。经历了爱情的 折磨,生活的潦倒,被放逐的梵高在心灵的废墟中寻找着取暖的炉火,哪怕这炉火将他毁灭。 他对艺术的狂热,既是道德的救赎,也是爱欲的出口。绘画成了他挽救精神覆亡的唯一可能, 是他逃避绝望的需要。他的创作不是自慰,而是自救。人越孤独,创作也越自由。他在表达 着人最饱满的神气,努力在深重的绝望中生长出深重的幸福,以此来抵御阴暗的世俗的蹂躏 和压迫。梵高身上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 但梵高所做的一切,让命运的悲剧感越来越浓重。他说:“谁为自己选择了贫困并喜爱 贫困,谁就拥有无穷的财富。”但他又因为事业失败和贫困而绝望。在严酷的现实生活的压 迫下,大地在他脚下坍陷,他活在了风暴里。他的灵魂不断地破碎下去。但他绝不撤退。他 说:“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他画布上的色彩在轰响里燃烧 着,裹挟着他,让他在持续不断的昂扬中崩溃。 (本文有删节) 20.第 1 段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说出它们在文中的含义。(4 分) (1)隐士的某种本质: (2)不可解决的悖论: 21.梵高的画作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从梵高的灵魂深处看,产生这种力量的原因是什 么?(4 分) 22.(1)“火中取栗”是个成语,请解释这个成语的词义。(1 分)
(2)梵高为什么称自己的作品是“从火中取出来的”“栗子”?(2分) 23.作者认为,“梵高身上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试就“不屈和挣扎”,联系 本文之外的典型事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4分)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 A.本文通过评述梵高孤独慘痛的一生和他在艺术上的狂热追求,探讨了他在艺术和世 俗间徘徊的心路历程 B.本文深入探讨了梵高充满矛盾的内心,展示了这位艺术家不屈的精神,字里行间充 满着理解和同情 C.第2段中“看不见的铁墙”,揭露了当时社会浓重的黑暗,竟把梵高的杰作诬蔑为可 笑的涂抹 D.第3段中“突兀”和“不可定义”指的是梵高进入艺术史极为偶然,是独一无二的, 公认的成规无法解释 E.本文显示出这样一种矛盾:纯真善良的绘画大师梵高一生孤独贫穷,这是现实的悲 剧,但却是艺术的幸运 【】【 六、(9分) 25.从普通的生活用品身上,人类似乎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请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思方式 另选一种生活用品,写一段讽喻人类自身弱点的文字。(不超过30个字)(3分) 示例:电视机一一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人的摆布 空调一一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却只能改变一个狭小的空间。 6.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①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 ②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花蕊历历的,闪闪的 ③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 ④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妖娆 ⑤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深浅之别。 27.下面是最近三年20个省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所占比重的统计表,请将表中的内 容转换成文字叙述。(不超过40个字)(3分) 年度 平均比重最低比重最高比重 2002年 28% 20% 41% 2003年 41% 2004年 32% 20% 42% 从表中可以看出 七、(60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10 - (2)梵高为什么称自己的作品是“从火中取出来的”“栗子”?(2 分) 23.作者认为,“梵高身上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试就“不屈和挣扎”,联系 本文之外的典型事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4 分)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4 分) A.本文通过评述梵高孤独惨痛的一生和他在艺术上的狂热追求,探讨了他在艺术和世 俗间徘徊的心路历程。 B.本文深入探讨了梵高充满矛盾的内心,展示了这位艺术家不屈的精神,字里行间充 满着理解和同情。 C.第 2 段中“看不见的铁墙”,揭露了当时社会浓重的黑暗,竟把梵高的杰作诬蔑为可 笑的涂抹。 D.第 3 段中“突兀”和“不可定义”指的是梵高进入艺术史极为偶然,是独一无二的, 公认的成规无法解释。 E.本文显示出这样一种矛盾:纯真善良的绘画大师梵高一生孤独贫穷,这是现实的悲 剧,但却是艺术的幸运。 【 】【 】 六、(9 分) 25.从普通的生活用品身上,人类似乎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请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思方式, 另选一种生活用品,写一段讽喻人类自身弱点的文字。(不超过 30 个字)(3 分) 示例: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人的摆布。 空调——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却只能改变一个狭小的空间。 26.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 分) ①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 ②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花蕊历历的,闪闪的。 ③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 ④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妖娆。 ⑤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深浅之别。 27.下面是最近三年 20 个省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所占比重的统计表,请将表中的内 容转换成文字叙述。(不超过 40 个字)(3 分) 年度 平均比重 最低比重 最高比重 2002 年 28% 20% 41% 2003 年 29% 15% 41% 2004 年 32% 20% 42% 从表中可以看出: 。 七、(60 分) 2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