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要了解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理解政治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与其 相联系的经济运行机制,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认识人类社会 经济制度的演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 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了解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学习建议】本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重点要掌握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性质 【主要知识点】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物质 资料的生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意义 【本章小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 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收集和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大量材料、深入分 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及其内在的运动规律和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不断发展的经济学科,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三个基本要素。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 系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 来研究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具体到抽象 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以及对现代科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具体方法 的借鉴。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基本内容】 1.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一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涵义:(1)指节约、精打细算:(2)指经济部门或其总体, 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或国民经济;(③3)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如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或制度;(4)指经济活动、经济行为,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 经济学最初是研究家庭管理问题的,后来发展到研究全社会的经济问题,便出现了政治经 济学。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的是社会的经济行为。 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被人误解的两个方面是:(1)认为政治经济学是既讲政治也讲经济 的学科,是政治加经济。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政治经济学一词中的“政治”,是指它的研究超 出了家庭管理的范围,拓展为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 科,也表示突破了原来经济学局限于作为某一学说的组成部分的格局。(2)认为“政治经济学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用语。这一误解有两种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反对把“政治经济学”称 作“经济学”,认为改变称谓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和非政治的倾向;另一种是主张将“政治经济 学”改为“经济学”,认为改用“经济学”概念可以摆脱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一词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17世纪就有了政治经济学概念。1767年,英国 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首次把“政治经济学”作为书名。到19世纪,无论是资产阶级古典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了解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理解政治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与其 相联系的经济运行机制,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认识人类社会 经济制度的演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 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了解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学习建议】 本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重点要掌握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性质。 【主要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 物质 资料的生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意义 【本章小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 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收集和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大量材料、深入分 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及其内在的运动规律和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不断发展的经济学科,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三个基本要素。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 系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 来研究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具体到抽象 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以及对现代科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具体方法 的借鉴。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基本内容】 1.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一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涵义:⑴指节约、精打细算:⑵指经济部门或其总体, 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或国民经济;⑶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如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或制度;⑷指经济活动、经济行为,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 经济学最初是研究家庭管理问题的,后来发展到研究全社会的经济问题,便出现了政治经 济学。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的是社会的经济行为。 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被人误解的两个方面是: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既讲政治也讲经济 的学科,是政治加经济。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政治经济学一词中的“政治”,是指它的研究超 出了家庭管理的范围,拓展为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 科,也表示突破了原来经济学局限于作为某一学说的组成部分的格局。⑵认为“政治经济学”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用语。这一误解有两种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反对把“政治经济学”称 作“经济学”,认为改变称谓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和非政治的倾向;另一种是主张将“政治经济 学”改为“经济学”,认为改用“经济学”概念可以摆脱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一词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17世纪就有了政治经济学概念。1767年,英国 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首次把“政治经济学”作为书名。到19世纪,无论是资产阶级古典
经济学家,还是庸俗经济学家,大都把自己的经济学著作称作政治经济学。无论是在马克思的 著作中,还是在西方经济学著作中,“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在现实中,不存在 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区别,只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属于理论经济学学科。 2.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6世纪。重商主义是第一个学派,它从全国范围考察社会经济 现象,用商人的观点研究经济生活中的问题。17世纪中叶,出现了代表产业资本家利益的资产 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由威廉·配第(1623-1687年)创始、亚当·斯 密(1723-1790年)集其大成,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最后完成。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 学虽有一定的科学成分,对经济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它把资本主义看作自然 和永恒的社会制度,不能正确揭示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规律,因而在理论上的缺陷和错误是不 可避免的 19世纪30年代产生了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庸俗经济学,并逐渐占据统治地位。但是,随 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日益激化,无产阶级也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蓬勃 发展的反对资本主义的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强烈地呼唤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思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逐渐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政治 舞台,并进行强大的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各 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创立,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 质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搜集和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 历史的大量材料,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揭示了它的运动规律。马克思创建了科 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氽价值学说,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揭露了无产阶 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源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现实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在研究和阐 述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时,使用了大量的英国官方文献和统计资料,也阅读了大量有关的经 济学著作。他不仅进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规范分析,也进行实证分析。马克思从当时资本主义 经济最发达的英国,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多层面经济关系的特点,以及资本主义经 济产生、发展的规律,这对于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适用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也不是某种教条,它提供给我 们的首先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科学方法。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提出的某些具体论断, 在另外的历史条件下就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经济 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不能用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是实践的科学,发展的科学 5.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 系及其运动的规律性,而人们的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物质利 益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由于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不同,阶级利益不同,他 们对经济现象的发展所作的分析也不相同。不同的阶级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 治经济学,有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资产 阶级政治经济学经历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两个阶段。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 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在发展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在
2 经济学家,还是庸俗经济学家,大都把自己的经济学著作称作政治经济学。无论是在马克思的 著作中,还是在西方经济学著作中,“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在现实中,不存在 “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区别,只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属于理论经济学学科。 2.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6世纪。重商主义是第一个学派,它从全国范围考察社会经济 现象,用商人的观点研究经济生活中的问题。17世纪中叶,出现了代表产业资本家利益的资产 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由威廉·配第(1623—1687年)创始、亚当·斯 密(1723一1790年)集其大成,大卫·李嘉图(1772一1823年)最后完成。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 学虽有一定的科学成分,对经济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它把资本主义看作自然 和永恒的社会制度,不能正确揭示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规律,因而在理论上的缺陷和错误是不 可避免的。 19世纪30年代产生了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庸俗经济学,并逐渐占据统治地位。但是,随 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日益激化,无产阶级也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蓬勃 发展的反对资本主义的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强烈地呼唤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思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逐渐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政治 舞台,并进行强大的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各 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创立,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 质的关系,第—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搜集和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 历史的大量材料,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揭示了它的运动规律。马克思创建了科 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揭露了无产阶 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源。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现实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在研究和阐 述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时,使用了大量的英国官方文献和统计资料,也阅读了大量有关的经 济学著作。他不仅进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规范分析,也进行实证分析。马克思从当时资本主义 经济最发达的英国,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多层面经济关系的特点,以及资本主义经 济产生、发展的规律,这对于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适用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也不是某种教条,它提供给我 们的首先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科学方法。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提出的某些具体论断, 在另外的历史条件下就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经济 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不能用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是实践的科学,发展的科学。 5.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 系及其运动的规律性,而人们的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物质利 益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由于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不同,阶级利益不同,他 们对经济现象的发展所作的分析也不相同。不同的阶级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 治经济学,有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资产 阶级政治经济学经历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两个阶段。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 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在发展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在
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实行与发 展股份制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思想与理论,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 济和进行改革有着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 利益和具有无产阶级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而无产阶级的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无产阶级作 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其经济地位和阶级利益的要求同社会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 因此,无产阶级在认识和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方面,既不同于以往的剥削阶级要受到狭隘的 阶级私利的局限,又没有阶级的偏见妨碍他们如实地揭示客观真理。正因为如此,无产阶级能 够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认识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无产阶级越是如实地 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揭示出来,并深刻地认识和正确地予以利用,就越是有利于实现无产阶级 的历史使命,越是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阶级性和科学性能够而且也应当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它所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是客观实际的真实 反映,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科学,它不仅不断经受着实践 的检验,而且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需要有大的 发展,它需要科学地回答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需要有新的经济 思想与理论,特别是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需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重点难点分析】 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中,首先要理解的是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济学没有形成一门独 立的学科,只有当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确立之后,才使政治 经济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其次,要理解的是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即它与经济学的关系。最 初经济学研究的是家庭管理问题,后来拓展为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管理问题时,被称作政治 经济学,这并不是说它们有本质的不同,要避免理解上存在的两种误解。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是同义语。 2.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 首先要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上说明它的阶级性,说明在阶级社会中,人们所处的 阶级地位不同,阶级利益不同,对经济现象的分析也必然不同,从而就有了不同性质的政治经 济学。其次,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上说明它的科学性,即它所揭示的社会发展 规律是客观实际的反映,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最后,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 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无产阶级阶级性的科学方 面,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 【概念辨析】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①从历史发展角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就己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产 度看 生,但未形成独立的学科 生,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从研究的范围主要研究家庭管理问题 进一步拓展为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 的管理问题 ③从学科名称的 二者是同义语,可以通用 使用上看
3 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实行与发 展股份制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思想与理论,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 济和进行改革有着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 利益和具有无产阶级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而无产阶级的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无产阶级作 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其经济地位和阶级利益的要求同社会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 因此,无产阶级在认识和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方面,既不同于以往的剥削阶级要受到狭隘的 阶级私利的局限,又没有阶级的偏见妨碍他们如实地揭示客观真理。正因为如此,无产阶级能 够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认识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无产阶级越是如实地 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揭示出来,并深刻地认识和正确地予以利用,就越是有利于实现无产阶级 的历史使命,越是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阶级性和科学性能够而且也应当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它所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是客观实际的真实 反映,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科学,它不仅不断经受着实践 的检验,而且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需要有大的 发展,它需要科学地回答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需要有新的经济 思想与理论,特别是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需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重点难点分析】 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中,首先要理解的是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济学没有形成一门独 立的学科,只有当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确立之后,才使政治 经济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其次,要理解的是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即它与经济学的关系。最 初经济学研究的是家庭管理问题,后来拓展为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管理问题时,被称作政治 经济学,这并不是说它们有本质的不同,要避免理解上存在的两种误解。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是同义语。 2.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 首先要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上说明它的阶级性,说明在阶级社会中,人们所处的 阶级地位不同,阶级利益不同,对经济现象的分析也必然不同,从而就有了不同性质的政治经 济学。其次,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上说明它的科学性,即它所揭示的社会发展 规律是客观实际的反映,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最后,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 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无产阶级阶级性的科学方 面,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概念辨析】 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①从历史发展角 度看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就已 产 生,但未形成独立的学科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产 生,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从研究的范围 看 主要研究家庭管理问题 进一步拓展为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 的管理问题 ③从学科名称的 使用上看 二者是同义语,可以通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科学不仅体现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而还体现在它是一门 开放性的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学科上。所谓开放性,就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地继 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正是这一理论的发展基础 说明了它是一个开放的客观真理的系统。所谓创新性,就是说它既不囿于前人已进行的理论分 析和得出的理论结论,也不教条式地预见未来,而是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变化的要求,解决了 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并创立了新的经济范畴,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 了划时代的变革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基本内容】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和 发展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会有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艺术等等活动的存在和发展 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是 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 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劳动对象有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如矿藏、原始森林等;有劳动的生产物, 如棉花、砖瓦等。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还包括除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之外的一切其他生产资料,如建筑物 道路等。在三个简单要素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 作为生产资料,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是物质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些简单要素的基础上会逐渐加入某些新的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以上诸要素在一定形式下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 发展需要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2.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包括 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以及管理等其他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 学知识的劳动者,它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在生产资料中,起 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 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会渗透到生产 资料和劳动能力之中,引起它们的优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代发达国家生产力的高度 发展,主要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推动的。 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 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 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 的关系,如企业中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不仅考察直接 生产过程,而且考察社会再生产过程,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 相联系的环节,从而也就使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形成了上述诸方面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 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 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所谓生产起决定作用,包括两方面 涵义:(1)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2)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交 换关系和消费关系。但是,分配、交换、消费也会反作用于生产。所谓反作用,是指促进还是
4 【辅助阅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科学不仅体现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而还体现在它是一门 开放性的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学科上。所谓开放性,就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地继 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正是这一理论的发展基础 说明了它是一个开放的客观真理的系统。所谓创新性,就是说它既不囿于前人已进行的理论分 析和得出的理论结论,也不教条式地预见未来,而是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变化的要求,解决了 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并创立了新的经济范畴,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 了划时代的变革。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基本内容】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和 发展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会有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艺术等等活动的存在和发展。 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是 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 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劳动对象有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如矿藏、原始森林等;有劳动的生产物, 如棉花、砖瓦等。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还包括除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之外的一切其他生产资料,如建筑物、 道路等。在三个简单要素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 作为生产资料,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是物质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些简单要素的基础上会逐渐加入某些新的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以上诸要素在一定形式下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 发展需要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2.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包括 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以及管理等其他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 学知识的劳动者,它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在生产资料中,起 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 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会渗透到生产 资料和劳动能力之中,引起它们的优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代发达国家生产力的高度 发展,主要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推动的。 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 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 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 的关系,如企业中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不仅考察直接 生产过程,而且考察社会再生产过程,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 相联系的环节,从而也就使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形成了上述诸方面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 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 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所谓生产起决定作用,包括两方面 涵义:⑴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⑵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交 换关系和消费关系。但是,分配、交换、消费也会反作用于生产。所谓反作用,是指促进还是
阻碍生产的发展。如果分配、交换和消费适应于生产,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 生产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交换与消费对生产的发展、经济增长也会起不同程度的决定作用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是由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国内消费需求三个因 素拉动的。如果生产出的东西卖不出去,大量积压,必然会影响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而 产品销售率的高低,就与上述三个因素的拉动作用有关 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着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生产资料所有制总是要通 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方面关系才得以实现的,而且后者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有反作用。 这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的性质与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发展作用:反之, 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瓦解作用。 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对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表述,还重视对经济 体系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 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 然趋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在于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因为:第一,任 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 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所谓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 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 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只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可以创造某 一种新的经济条件,可以改变甚至消灭一种原有的经济条件。原有的经济条件消灭了,以此为 基础的原有的经济规律便随之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经济条件产生了,在新的经济条件基础上就 出现了新的经济规律。但是,人们创造、改变或消灭经济条件的行动本身,是不能随心所欲的, 必须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要求来进行。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 的摆布。相反,人们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人们 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所谓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 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安排自己的 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全面、越 深刻,行动就越自由,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同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又有自己的特点:(1)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 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 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2)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 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不同阶级对 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态度是不相同的。经济规律深藏在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部,它的作 用总要通过一定的经济机制才能贯彻和实现。因此,要深入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还必 须重视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考察和研究。 4.研究生产关系必须重视生产力的状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是紧密结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的。在社会生 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 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 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1)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各 种类型的、性质各不相同的生产关系的更替和发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生 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首先,生产力决 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在一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 关系会在某些方面或某些环节上,或者是在实现形式上,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情况
5 阻碍生产的发展。如果分配、交换和消费适应于生产,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 生产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交换与消费对生产的发展、经济增长也会起不同程度的决定作用。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是由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国内消费需求三个因 素拉动的。如果生产出的东西卖不出去,大量积压,必然会影响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而 产品销售率的高低,就与上述三个因素的拉动作用有关。 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着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生产资料所有制总是要通 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方面关系才得以实现的,而且后者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有反作用。 这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的性质与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发展作用;反之, 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瓦解作用。 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对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表述,还重视对经济 体系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 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 然趋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在于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因为:第一,任 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 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所谓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 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 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只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可以创造某 一种新的经济条件,可以改变甚至消灭一种原有的经济条件。原有的经济条件消灭了,以此为 基础的原有的经济规律便随之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经济条件产生了,在新的经济条件基础上就 出现了新的经济规律。但是,人们创造、改变或消灭经济条件的行动本身,是不能随心所欲的, 必须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要求来进行。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 的摆布。相反,人们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人们 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所谓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 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安排自己的 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全面、越 深刻,行动就越自由,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同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又有自己的特点:⑴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 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 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⑵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 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⑶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不同阶级对 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态度是不相同的。经济规律深藏在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部,它的作 用总要通过一定的经济机制才能贯彻和实现。因此,要深入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还必 须重视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考察和研究。 4.研究生产关系必须重视生产力的状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是紧密结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的。在社会生 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 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 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各 种类型的、性质各不相同的生产关系的更替和发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生 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⑵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首先,生产力决 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在一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 关系会在某些方面或某些环节上,或者是在实现形式上,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情况
这就要求进行生产关系的必要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其次,生产 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生产关系必须而且只能适应生产力的现有状态而发展变化 如果超越了现有的生产力状况,人为地、过早地变革生产关系,反而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 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的变革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能推动生 产力的发展;反之,如果生产关系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 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生产关系相应的发展变化。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过时 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而新的生产关系也只有在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才能确立和巩固。超越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人为地建立起来的生产 关系,由于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因此,生产关系一定 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 来研究生产关系 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 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两者之间存在 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 的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会或迟或早地相应发生变化;另 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能够保护和 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旧的上层建筑,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或延缓旧的经济基础的 瓦解,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政治经济学只有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 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运动变化,才能正确揭示它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重点难点分析】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在理解该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分开来。对该问题的理解,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 动过程,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直撅撅的关系。(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要生存,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社会要发展,也必须依赖于 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3)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生产关系必须以对物质资料生产的研究为出发点。 生产关系体现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不了解物质资料生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不了解物质 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无法研究生产关系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但是,在对生产关系的理解中,要防止片面性。(1)政 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过程中 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面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把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 社会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关系综合起来研究,才能把握生产关系的本质 (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 规律性。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 质的、必然的联系。(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 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经济基础, 它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 的反作用表现为积极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
6 这就要求进行生产关系的必要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其次,生产 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生产关系必须而且只能适应生产力的现有状态而发展变化。 如果超越了现有的生产力状况,人为地、过早地变革生产关系,反而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 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的变革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能推动生 产力的发展;反之,如果生产关系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 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生产关系相应的发展变化。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过时 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而新的生产关系也只有在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才能确立和巩固。超越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人为地建立起来的生产 关系,由于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因此,生产关系一定 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 来研究生产关系。 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 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两者之间存在 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 的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会或迟或早地相应发生变化;另一 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能够保护和 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旧的上层建筑,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或延缓旧的经济基础的 瓦解,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政治经济学只有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 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运动变化,才能正确揭示它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重点难点分析】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在理解该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分开来。对该问题的理解,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 动过程,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直撅撅的关系。⑵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要生存,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社会要发展,也必须依赖于 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⑶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生产关系必须以对物质资料生产的研究为出发点。 生产关系体现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不了解物质资料生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不了解物质 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无法研究生产关系。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但是,在对生产关系的理解中,要防止片面性。⑴政 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过程中 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面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把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 社会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关系综合起来研究,才能把握生产关系的本质。 ⑵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 规律性。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 质的、必然的联系。⑶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 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经济基础, 它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 的反作用表现为积极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
【概念辨析】 1.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 区别: ①劳动是有劳动⑩①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①劳动资料是人们用来影 ①内容不同 能力和劳动经验|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 ②在生产中的作的人在生产过程西,包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 用不同 中有目的的活动物和劳动的生产物 是生产工具 ②劳动是生产中「②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总和叫生产资料,它们是生产中 能动的主体因素的客观要素,是物质生产的必备条件 联系 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物质生产的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 的有机结合,创造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产品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区别: ①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①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 ①概念含义不同 能力 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②反映的关系不同②生产力反映社会生产过程中人②生产关系反映社会生产过程中人 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与人之间的关系 ③包括的内容不同③生产力包括劳动、劳动对象和③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及 劳动资料三个基本要素 其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 节的体现 联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 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辅助阅读】 经济规律的类型 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经 济规律有三种类型:(1)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存在的条件是社会生产 表现了一切社会生产的共同的本质联系。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就是在一切 社会形态中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规律。(2)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了几个社会形 态下社会生产的共同的本质联系。如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在奴隶社会、封 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几个社会形态中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规律。(3)某个社会形 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了特定社会形态下社会生产的特有的本质联系。如剩余价值规律 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特有的经济规律。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有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和从 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辩证方法。在政治经济学的硏究中运用辩证唯物主 义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 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从而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本质。历史唯 物主义方法,就是要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看作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 科学的抽象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的统一,它是在唯物 辩证法的指导下进行的。运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要求在研究经济现象
7 【概念辨析】 1.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劳动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 区别: ①内容不同 ②在生产中的作 用不同 ①劳动是有劳动 能力和劳动经验 的人在生产过程 中有目的的活动 ②劳动是生产中 能动的主体因素 ①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 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 西,包括天然存在的自然 物和劳动的生产物 ①劳动资料是人们用来影 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 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 是生产工具 ②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总和叫生产资料,它们是生产中 的客观要素,是物质生产的必备条件 联系: 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物质生产的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 的有机结合,创造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产品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区别: ①概念含义不同 ②反映的关系不同 ③包括的内容不同 ①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 能力 ②生产力反映社会生产过程中人 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③生产力包括劳动、劳动对象和 劳动资料三个基本要素 ①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 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②生产关系反映社会生产过程中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 ③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及 其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 节的体现 联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 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辅助阅读】 经济规律的类型 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经 济规律有三种类型:⑴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存在的条件是社会生产, 表现了一切社会生产的共同的本质联系。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就是在一切 社会形态中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规律。⑵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了几个社会形 态下社会生产的共同的本质联系。如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在奴隶社会、封 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几个社会形态中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规律。⑶某个社会形 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了特定社会形态下社会生产的特有的本质联系。如剩余价值规律 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特有的经济规律。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有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和从 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辩证方法。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运用辩证唯物主 义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 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从而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本质。历史唯 物主义方法,就是要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看作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 科学的抽象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的统一,它是在唯物 辩证法的指导下进行的。运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要求在研究经济现象
和经济过程时,必须充分占有材料,详细分析具体对象,暂时舍去与本质规定无关的方面,从 表象中揭示出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从抽象到具体,用本质来说明现 象的叙述方法,是运用通过硏究得出的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规律,通过经济范畴进行理论叙述的 但这种叙述不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作简单的描述,而是对它进行深刻的和科学的说明。 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 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 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方法,则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的 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要坚持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即运用历史方法硏究社会经济现 象和经济过程时,必须排除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偶然现象和因素,以及各种曲折过程,从复杂的 曲折的历史材料中,揭示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逻辑的进程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又是不一致的,在二者不一致时,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要服从于逻辑进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必须借鉴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政治经济学在研究某些社 会经济现象的量的规定和变化时,要借助于数学方法。还可以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揭示出系统 内部构成要素的状况,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此外,在考察市场经济及其运行, 究国家如何进行宏观调控时,可以运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等新的 方法论。也可以借鉴和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方法,例如实证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等 方法,以及总量与个量分析方法,静态、动态分析方法等等。但是,对现代科学和西方经济学 中某些方法的运用和借鉴,只是作为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的补充。 2.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也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 世界所必需的理论科学。(1)它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武器。(2)它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 革的理论基础。(3)它是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它有利于完整和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提高识别是非真伪的能力和自党性,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抵制庸俗经济学和错误思潮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 【重点难点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总称,包括了多种方法。其中,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根本方法。这一方法在运用中,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 经济过程中所包含的矛盾,揭示矛盾双方所处的状态,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运用量变 质变规律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局部的量变积累到何种程度,才能达到以及如何达到质 的变化,并对经济过程的发展产生什么样根本的影响: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揭示社会经济的 发展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要遵循生产力标准对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变革作 出评价 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方法的具体运用,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的。而对现代科学 和西方经济学的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以及实证方法、均衡方法、边际分析方法的运用, 则是根本方法运用的一种补充 疑库表 研究对象生产关系 章节 知识点 研究对象 问题描述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题附图
8 和经济过程时,必须充分占有材料,详细分析具体对象,暂时舍去与本质规定无关的方面,从 表象中揭示出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从抽象到具体,用本质来说明现 象的叙述方法,是运用通过研究得出的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规律,通过经济范畴进行理论叙述的, 但这种叙述不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作简单的描述,而是对它进行深刻的和科学的说明。 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 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 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方法,则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的 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要坚持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即运用历史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 象和经济过程时,必须排除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偶然现象和因素,以及各种曲折过程,从复杂的、 曲折的历史材料中,揭示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逻辑的进程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又是不一致的,在二者不一致时,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要服从于逻辑进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必须借鉴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政治经济学在研究某些社 会经济现象的量的规定和变化时,要借助于数学方法。还可以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揭示出系统 内部构成要素的状况,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此外,在考察市场经济及其运行,研 究国家如何进行宏观调控时,可以运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等新的 方法论。也可以借鉴和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方法,例如实证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等 方法,以及总量与个量分析方法,静态、动态分析方法等等。但是,对现代科学和西方经济学 中某些方法的运用和借鉴,只是作为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的补充。 2.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也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 世界所必需的理论科学。⑴它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武器。⑵它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 革的理论基础。⑶它是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它有利于完整和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提高识别是非真伪的能力和自党性,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抵制庸俗经济学和错误思潮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 【重点难点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总称,包括了多种方法。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根本方法。这一方法在运用中,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 经济过程中所包含的矛盾,揭示矛盾双方所处的状态,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运用量变 质变规律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局部的量变积累到何种程度,才能达到以及如何达到质 的变化,并对经济过程的发展产生什么样根本的影响;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揭示社会经济的 发展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要遵循生产力标准对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变革作 出评价。 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方法的具体运用,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的。而对现代科学 和西方经济学的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以及实证方法、均衡方法、边际分析方法的运用, 则是根本方法运用的一种补充。 答疑库表 关键词 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 章节 1.2 知识点 研究对象 问题描述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问题附图 问题附图类型
问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1)物质资料的生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因为人们要生存和发展,首先要 有用于吃、穿、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资料,而这些生活资料是需要通过物 质资料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政治、 文化、科技、教育、艺术等活动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2)人们在一定的社会中结合起来生产,所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因为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不仅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 的人和人的关系,而且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 系体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是生产 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 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还 涉及到对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生产关系是以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为前提的。因为生产关系总是一定 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决定了政治 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同样,经 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辨证关系也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 答案附图 答案附图类型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志是() A.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B生产资料 C.科学技术 D生产工具 2生产力的主体和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科学技术 B劳动者 C.劳动资料 D生产工具 3.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C.人们的相互关系 D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二)多项选择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明( A.它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 B它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发生作用 C.人们可以消灭和改造经济规律 D.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9 问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⑴物质资料的生产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因为人们要生存和发展,首先要 有用于吃、穿、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资料,而这些生活资料是需要通过物 质资料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政治、 文化、科技、教育、艺术等活动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⑵人们在一定的社会中结合起来生产,所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因为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不仅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 的人和人的关系,而且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 系体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是生产 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 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还 涉及到对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生产关系是以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为前提的。因为生产关系总是一定 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决定了政治 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同样,经 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辨证关系也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 答案附图 答案附图类型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志是( )。 A.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B.生产资料 C.科学技术 D.生产工具 2.生产力的主体和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劳动者 C.劳动资料 D.生产工具 3.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C.人们的相互关系 D.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二)多项选择 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 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明( )。 A.它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 B.它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发生作用 C.人们可以消灭和改造经济规律 D.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E.人们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A.为各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 B阶级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 C.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 E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生产力的构成。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4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四)论述题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2试述经济规律的特点。 3怎样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答案 (一)单项选择1D2B3.A (二)多项选择1.ABD2ABDE3BCDE 三)简答题 1.答:社会生产力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理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必须从人 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方面进行。 (1)人的因素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尽管随着社会生产 的发展,生产力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但是,在生产力要素中,劳动者始终是生产的主体,是起 主导作用的因素。(2)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即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 和。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 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2答:科学技术之所以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1)生产力的构成要素都与一定的科学技 术有密切的联系。生产力主要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与生产资料构成的。科学 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以后,会对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素质发生巨大的影响,从而促进生产力的 发展,具体表现在:第一,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生产技术水平会得到提高:第二,会促进 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第三,会引起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第四,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方面发生变革。(2)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 用,会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也就是说,掌握了先进的科学 技术知识的劳动者,使用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就能够大大增强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3答:(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 济关系。(2)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处于重要地位。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社会 生产的前提,决定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 系,以及产品的分配、交换、消费的形式和方式,从而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 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4答:(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 费四个环节。生产是以一定关系结合起来的人们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分配包括生 产资料的分配和生活资料的分配;交换包括人们在生产中产生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以及 般产品和商品的交换;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是紧密联 系、互相作用的。其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反过来,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反作 用。生产决定消费是指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并决定着消费的方式和结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
10 E.人们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 A.为各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 B.阶级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C.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 E.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 (三)简答题 ⒈简述社会生产力的构成。 ⒉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⒊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四)论述题 ⒈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⒉试述经济规律的特点。 ⒊怎样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⒋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 2.B 3.A (二)多项选择 1.A B D 2.A B D E 3.B C D E (三)简答题 ⒈答:社会生产力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理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必须从人 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方面进行。 ⑴人的因素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尽管随着社会生产 的发展,生产力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但是,在生产力要素中,劳动者始终是生产的主体,是起 主导作用的因素。⑵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即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 和。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 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⒉答:科学技术之所以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⑴生产力的构成要素都与一定的科学技 术有密切的联系。生产力主要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与生产资料构成的。科学 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以后,会对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素质发生巨大的影响,从而促进生产力的 发展,具体表现在:第一,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生产技术水平会得到提高;第二,会促进 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第三,会引起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第四,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方面发生变革。⑵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 用,会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也就是说,掌握了先进的科学 技术知识的劳动者,使用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就能够大大增强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⒊答: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 济关系。⑵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处于重要地位。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社会 生产的前提,决定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 系,以及产品的分配、交换、消费的形式和方式,从而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 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⒋答: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 费四个环节。生产是以一定关系结合起来的人们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分配包括生 产资料的分配和生活资料的分配;交换包括人们在生产中产生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以及一 般产品和商品的交换;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⑵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是紧密联 系、互相作用的。其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反过来,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反作 用。生产决定消费是指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并决定着消费的方式和结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