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15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抽测试题 (全卷四个大题,含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作答,必须在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语文知识积累(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栖息(q1) 宿怨(s) 灼热(zhuo) 芊芊细草(qian) B.脸颊(ja) 谷穗(sui) 濒危(bin) 翘首遥望(qiao) C.蹊跷(qiao)瞥见(pie) 霓虹(ning) 熠熠生辉(x) D.肇事(zhao)悭吝(jian)恣睢(su) 倾家荡产(qi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忐忑 峰峦 浮光掠影 星罗奇布 B.诧异 遨翔 肆无忌惮 受益匪浅 C.娴熟 消遣 死心塌地 争奇斗艳 D.眩目 颁发 络绎不绝 屈指可数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的吹来;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 (2)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 (3)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 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4)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 ,终不愿意。 A.扑面亲热罩住各行其是B.迎面亲近盖住各得其所 C.扑面亲热盖住各行其是D.扑面亲近罩住各得其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决定招收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计算机软件等专业。 B.通过开展“今天我步行上学”的活动,使玉溪上班高峰期交通拥堵的现象得到缓解 C.玉溪正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 2015 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抽测试题 (全卷四个大题,含 24 个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作答,必须在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7 小题 8 分,共 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栖.息(qī) 宿.怨(sù) 灼.热(zhuó) 芊.芊细草(qiān) B.脸颊.(jiá) 谷穗.(suì) 濒.危(bīn) 翘.首遥望(qiào) C.蹊跷.(qiāo) 瞥.见(piē) 霓.虹(níng) 熠.熠生辉(xǔ) D.肇.事(zhào) 悭.吝(jiān) 恣睢.(suī) 倾.家荡产(qǐ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忐忑 峰峦 浮光掠影 星罗奇布 B.诧异 遨翔 肆无忌惮 受益匪浅 C.娴熟 消遣 死心塌地 争奇斗艳 D.眩目 颁发 络绎不绝 屈指可数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⑴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 的吹来;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 ⑵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 呢? ⑶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 ,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 ,终不愿意。 A.扑面 亲热 罩住 各行其是 B.迎面 亲近 盖住 各得其所 C.扑面 亲热 盖住 各行其是 D.扑面 亲近 罩住 各得其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学校决定招收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计算机软件等专业。 B. 通过开展“今天我步行上学”的活动,使玉溪上班高峰期交通拥堵的现象得到缓解。 C. 玉溪正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D.针对各种交通乱象,玉溪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②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 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③它跨越萎顿和衰老, 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④一阵清风袭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 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⑤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 A.①③④②⑤B.④②①③⑤C.①⑤④②③D.④①③②⑤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 动和精神面貌,孔乙己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B.奥楚蔑洛夫、韩麦尔、夏洛克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都德 的《最后一课》、英国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C.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欧阳修、王安石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韩愈、柳宗元、 D.《汤姆·索亚历险记》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主人公汤姆·索亚到小人国、大人国、飞 岛国和慧骃国历险的经历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不媚世俗,应像“莲”那样“ (6)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表达深刻哲理的诗句,请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9题,共4分) 全国25个省区市共500册省级版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已研发完毕,年内问世。该 系列教材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科研项目之一,即 将面世的25套省级版实验教材基本覆盖华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区。小学低年级段以
D. 针对各种交通乱象,玉溪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②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 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③它跨越萎顿和衰老, 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④一阵清风袭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 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⑤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 味。 A. ①③④②⑤ B. ④②①③⑤ C. ①⑤④②③ D. ④①③②⑤ 6.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 动和精神面貌,孔乙己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B. 奥楚蔑洛夫、韩麦尔、夏洛克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都德 的《最后一课》、英国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C.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欧阳修、王安石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韩愈、柳宗元、曾 巩。 D. 《汤姆·索亚历险记》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主人公汤姆·索亚到小人国、大人国、飞 岛国和慧骃国历险的经历。 7. 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 分,共 8 分) ⑴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⑵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⑶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⑷ ,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⑸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不媚世俗,应像“莲”那样“ , 。” ⑹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表达深刻哲理的诗句,请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 ,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8—9 题,共 4 分) 全国 25 个省区市共 500 册省级版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已研发完毕,年内问世。该 系列教材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科研项目之一,即 将面世的 25 套省级版实验教材基本覆盖华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区。小学低年级段以
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等为主:中年级段学习《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等:高年级段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中庸》等;初中阶段则学习《孙子 兵法》《古文观止》等经典。课题组专家委员还为每个省单独研发了地区历史、文化、民 俗与艺术并重的地域文化内容,并系统地镶嵌于原有国学课程之中。 8.请你给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2分) 9.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2 分) 、阅读(10-23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0.(1)试品析首联中的“望”字的妙处。(2分) (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任选一个角度,说说它好在哪里。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等为主;中年级段学习《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等;高年级段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中庸》等;初中阶段则学习《孙子 兵法》《古文观止》等经典。课题组专家委员还为每个省单独研发了地区历 史、文化、民 俗与艺术并重的地域文化内容,并系统地镶嵌于原有国学课程之中。 8.请你给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2 分) 9. 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2 分) 三、阅读(10—23 题,共 36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0.⑴试品析首联中的“望”字的妙处。(2 分) 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任选一个角度,说说它好在哪里。 (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10 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0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0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必先苦其心志 (2)曾益其所不能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答密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列举一种即可)(2分) 14.依据本文阐述的观点,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忧患意识”的理解。(2分)0 (1)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 (2)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0 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悠闲自在,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 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 00000000000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9分) 启动PM25监测之旅 ①2011年入秋以来,多地频发的雾霾天气将PM2.5推向了舆论的风头浪尖。其实PM5、 由来已久,早在1997年美国便提出了PM2.5的标准。到2010年底,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0 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 ②PM2.5究竞为何物呢?PME.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 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 要的影响。那PM2.5又是从何而来?PM2.5不是凭空产生的,丛工厂、燃煤到汽车尾气的 工业燃烧,从树叶、藤蔓到秸秆的作物燃烧,从烹饪做饭、抽烟、甚至使用发胶的燃烧活动,O 都会产生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 分) ⑴必先苦.其心志 苦: ⑵曾.益其所不能 曾: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⑵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列举一种即可)(2 分) 14. 依据本文阐述的观点,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忧患意识”的理解。(2 分) (1)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 (2)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 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悠闲自在,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 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8 题。(9 分) 启动 PM2.5 监测之旅 ①2011 年入秋以来,多地频发的雾霾天气将 PM2.5 推向了舆论的风头浪尖。其实 PM2.5 由来已久,早在 1997 年美国便提出了 PM2.5 的标准。到 2010 年底,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 PM2.5 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 ②PM2.5 究竟为何物呢?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 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 1/20。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 要的影响。那 PM2.5 又是从何而来? PM2.5 不是凭空产生的,从工厂、燃煤到汽车尾气的 工业燃烧,从树叶、藤蔓到秸秆的作物燃烧,从烹饪做饭、抽烟、甚至使用发胶的燃烧活动, 都会产生 PM2.5
③秋冬季一直是我国雾霾多发季节,雾霾天气多发导致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空气污染 0加重,甚至出现短时间的重度污染。据气象部门统计,入秋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 0确实偏多,先后共发生12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并具有雾霾日数多、影响范围广等 特点。特别近一年来,河北中东部、天津、安徹中东部、江苏大部、湖南西南部、广西大部 Q和广东西部等地雾霾日数偏多5-20天,局部偏多20天以上。 ④越小的颗粒对人体的危害越大,而且对降低能见度加重雾霾天气的作用也越大。PM2.5 容易被吸入人体,而且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 密答 9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 0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降低能见度上,PM2.5的作用也不可忽 8视。在灰霾天,PM25的浓度明显比平时高,PM2.5的浓度越高,能见度就越低 ⑤PM2.5超标对农业也有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灰霾天气太多,农作物减产可达25%。 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员王亚强认为,“对农作物的影响应该是间接的,比如在污染严重 10的时候,会影响太阳辐射,不利农作物吸收太阳光等等。” ⑥据了解,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环保部门的网站上,对于PM2.5的监测与标准的制定过程 0有非常详细的备忘录。美国从1997年发布标准到2000年全国监测常规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 澳大利亚2003年发布非强制标准,随后即开展全国监测。 ⑦目前,上海、广州、南京、青岛等城市已经展开对PM2.5的监测工作。早在2000年, 0上海便开始了PM.5研究和监测试点,目前技术部门主要在做技术的比对工作。广州市共设 10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点10个,各区、县级市自动监测站点28个。此外,青岛市从2012 年开始在七区五市范围内启动雾霾PM2.5监测点的逐步布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基本 线线监控项目中增设了PME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 ⑧我国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且在极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各种污染交织。以煤炭为主 导的能源结构、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这些一时难以改变的现实令“打击”PM2.5格外 0困难。而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减排最大的难度,就是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⑨从1998年的北京“蓝天”计划,到205年的首钢搬迁,北京等各大城市探索城市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之路一直在进行,然而要真正实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用绿 !0色发展之路换蓝天,仍然任重而道远。 15.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用意是说明什么?(2分) 016.本文条理清晰,第③至⑦段说明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两条。(2分)
③秋冬季一直是我国雾霾多发季节,雾霾天气多发导致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空气污染 加重,甚至出现短时间的重度污染。据气象部门统计,入秋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 确实偏多,先后共发生 12 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并具有雾霾日数多、影响范围广等 特点。特别近一年来,河北中东部、天津、安徽中东部、江苏大部、湖南西南部、广西大部 和广东西部等地雾霾日数偏多 5-20 天,局部偏多 20 天以上。 ④越小的颗粒对人体的危害越大,而且对降低能见度加重雾霾天气的作用也越大。PM2.5 容易被吸入人体,而且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 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 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降低能见度上,PM2.5 的作用也不可忽 视。在灰霾天,PM2.5 的浓度明显比平时高,PM2.5 的浓度越高,能见度就越低。 ⑤PM2.5 超标对农业也有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灰霾天气太多,农作物减产可达 2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员王亚强认为,“对农作物的影响应该是间接的,比如在污染严重 的时候,会影响太阳辐射,不利农作物吸收太阳光等等。” ⑥据了解,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环保部门的网站上,对于 PM2.5 的监测与标准的制定过程 有非常详细的备忘录。美国从1997年发布标准到2000年全国监测常规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 澳大利亚 2003 年发布非强制标准,随后即开展全国监测。 ⑦目前,上海、广州、南京、青岛等城市已经展开对 PM2.5 的监测工作。早在 2000 年, 上海便开始了 PM2.5 研究和监测试点,目前技术部门主要在做技术的比对工作。广州市共设 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点 10 个,各区、县级市自动监测站点 28 个。此外,青岛市从 2012 年开始在七区五市范围内启动雾霾 PM2.5 监测点的逐步布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基本 监控项目中增设了 PM2.5 年均、日均浓度限值,新标准拟于 2016 年全面实施。 ⑧我国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且在极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各种污染交织。以煤炭为主 导的能源结构、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这些一时难以改变的现实令“打击”PM2.5 格外 困难。而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减排最大的难度,就是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⑨从 1998年的北京“蓝天”计划,到 2005 年的首钢搬迁,北京等各大城市探索城市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之路一直在进行,然而要真正实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用绿 色发展之路换蓝天,仍然任重而道远。 15.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用意是说明什么?(2 分) 16. 本文条理清晰,第③至⑦段说明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两条。(2 分)
7.第③段画线句“特别近一年来,河北中东部、天津、安徽中东部、江苏大部、湖南西南 部、广西大部和广东西部等地雾霾日数偏多5-20天,局部偏多20天以上。”运用了什么说 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8.第⑧段写到:“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这些一时难以改 变的现实令“打击”PM2.5格外困难。”生活在PM2.5值很低的玉溪,我们是幸福的。请你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将如何为远离雾霾做贡献。(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3题。(13分) 剪不断的乡愁 崔明秋 ①我依然记得多年前我出走的那个四月,硕大的朝阳一直紧紧跟随在我的身后,温暖 着我的身心。春日的田野,泥士深处的梦正在复苏,一棵小草悄悄探出头来,为我送行。我 没有离愁,眼里充满对于远方的渴望。当绿皮火车拉响汽笛,载着我慢慢驶离这古老的小镇 我没有与故乡温厚的背影告别。 ②出走,从来都没有一条笔直的路可走。在异乡的夜空,我只看到一颗颗哭泣的星星 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当风从我的双肩掠过,我听到来自故乡的低语。我依稀觉得我的双肩还 保留着四月的温度,那是故乡的手掌的温度,多少年来从来没有冷却过。是它抚慰着我,让 我在远走他乡的日子里,走得端正而夯实。 ③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故乡的凝视,无论到了什么年纪,故乡的山水都一如 既往地守望着游子的回归。故乡,如果说我爱你,为什么又一次次地离开你?在渴望逃避的 瞬间,故乡那爿小站,絮叨着叮嘱与不舍。时间的手指无论怎样坚硬,都扯不断满腹绿意的 祖先的遗嘱。在人生不停顿的迁徙和别离中,依然保留着这块土地的方言,那是历史的血 脉,总不干涸 ④远离故乡的日子,我夜夜怀抱旧日的回忆入梦。当我置身故乡的怀抱,寻找着旧日足 迹的时候,扑面而来的风,却牵引着我去领略故乡全新的风貌。贯穿小镇南北的通江路,已 由尘土飞扬的土路变为柏油路。成长的记忆点点滴滴浮现在脑海,路边高大的杨树亲切地看
17. 第③段画线句“特别近一年来,河北中东部、天津、安徽中东部、江苏大部、湖南西南 部、广西大部和广东西部等地雾霾日数偏多 5-20 天,局部偏多 20 天以上。”运用了什么说 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 分) 18. 第⑧段写到:“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这些一时难以改 变的现实令“打击”PM2.5 格外困难。”生活在 PM2.5 值很低的玉溪,我们是幸福的。请你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将如何为远离雾霾做贡献。(2 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9—23 题。(13 分) 剪不断的乡愁 崔明秋 ①我依然记得多年前我出走的那个四月,硕大的朝阳一直紧紧跟随在我的身后,温暖 着我的身心。春日的田野,泥土深处的梦正在复苏,一棵小草悄悄探出头来,为我送行。我 没有离愁,眼里充满对于远方的渴望。当绿皮火车拉响汽笛,载着我慢慢驶离这古老的小镇, 我没有与故乡温厚的背影告别。 ②出走,从来都没有一条笔直的路可走。在异乡的夜空,我只看到一颗颗哭泣的星星, 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当风从我的双肩掠过,我听到来自故乡的低语。我依稀觉得我的双肩还 保留着四月的温度,那是故乡的手掌的温度,多少年来从来没有冷却过。是它抚慰着我,让 我在远走他乡的日子里,走得端正而夯实。 ③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故乡的凝视,无论到了什么年纪,故乡的山水都一如 既往地守望着游子的回归。故乡,如果说我爱你,为什么又一次次地离开你?在渴望逃避的 瞬间,故乡那爿小站,絮叨着叮嘱与不舍。时间的手指无论怎样坚硬,都扯不断满腹绿意的 祖先的遗嘱。在人生不停顿的迁徙和别离中,依然保留着这块土地的方言,那是历史的血 脉,总不干涸。 ④远离故乡的日子,我夜夜怀抱旧日的回忆入梦。当我置身故乡的怀抱,寻找着旧日足 迹的时候,扑面而来的风,却牵引着我去领略故乡全新的风貌。贯穿小镇南北的通江路,已 由尘土飞扬的土路变为柏油路。成长的记忆点点滴滴浮现在脑海,路边高大的杨树亲切地看
着我,仿佛在问我:这些年,你都去了哪里?我已寻不到那些错落在低矮平房中弯曲的小巷, 那棵长在房檐的小草只有在我的记忆里碧绿着。在小巷里玩耍的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他们 继承了父辈的朴实与勤劳,在这块土地上支撑起一个新的时代。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让 我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街市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人们的脸上依旧挂着我熟悉的朴实 的微笑。而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那条在小镇东边修建的大路与大桥。那一带原来是稀稀落落 的破旧平房与废弃的厂区,一直都冷清萧条。如今人们搬进了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在废弃的 厂区上建起了休闲娱乐广场。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与气派的新桥连接,成为小镇里的一条 运输动脉。每天清晨,一颗颗还带着露珠的蔬菜与瓜果从这里运送出去,丰富着城市的餐桌。 人们带着心中的理想蓝图从这条路离开小镇,又从这条路回到小镇,带回了山外先进的理念 与思想。日子就在这条路上一天天忙碌并富裕起来 ⑤远处的田野,庄稼的面孔在阳光下晶莹闪亮。我寻根的目光在燃烧,乡音在我的耳畔 感情纯正。清澈明亮的江水,滋润着两岸,水草肥美,绿树成荫,那一片片叶子上有父亲的 体温,母亲的体温。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心是那样的安宁,踏实,跋涉的思想不再疼痛。 不知是谁在喊我的乳名,我回过头去,竟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她刚刚从广州回来,探 望父母。 ⑥一阵鞭炮声打断了我们的交谈,一排迎亲的车队停在了我们身后,人们纷纷围拢过来 询问着是谁家的喜事。岁数大的人慨叹现在的年轻人赶上了好时代,小孩子不停地拍着巴掌, 蹦蹦跳跳……我们也随着人流,感染着喜气,默默地为这对新人祝福 ⑦转眼间,又要离开故乡了,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凝望故乡,我收藏起故乡的宽厚 与沉实,这里是我永远眷恋的港湾。 ⑧在告别的时候,我看到故乡潮湿的背影。而我从今后的漂泊,无论多远、多久,我的 乡愁都是岁月的剪刀无法剪断的一根棉线… 1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20.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中的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1.请将文章的行文思路补充完整。(2分) 离故乡 再次离故乡 22.赏析第⑦段的划线句子。(3分)
着我,仿佛在问我:这些年,你都去了哪里?我已寻不到那些错落在低矮平房中弯曲的小巷, 那棵长在房檐的小草只有在我的记忆里碧绿着。在小巷里玩耍的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他们 继承了父辈的朴实与勤劳,在这块土地上支撑起一个新的时代。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让 我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街市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人们的脸上依旧挂着我熟悉的朴实 的微笑。而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那条在小镇东边修建的大路与大桥。那一带原来是稀稀落落 的破旧平房与废弃的厂区,一直都冷清萧条。如今人们搬进了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在废弃的 厂区上建起了休闲娱乐广场。一条宽阔笔直的 大路与气派的新桥连接,成为小镇里的一条 运输动脉。每天清晨,一颗颗还带着露珠的蔬菜与瓜果从这里运送出去,丰富着城市的餐桌。 人们带着心中的理想蓝图从这条路离开小镇,又从这条路回到小镇,带回了山外先进的理念 与思想。日子就在这条路上一天天忙碌并富裕起来。 ⑤远处的田野,庄稼的面孔在阳光下晶莹闪亮。我寻根的目光在燃烧,乡音在我的耳畔 感情纯正。清澈明亮的江水,滋润着两岸,水草肥美,绿树成荫,那一片片叶子上有父亲的 体温,母亲的体温。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心是那样的安宁,踏实,跋涉的思想不再疼痛。 不知是谁在喊我的乳名,我回过头去,竟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她刚刚从广州回来,探 望父母。 ⑥一阵鞭炮声打断了我们的交谈,一排迎亲的车队停在了我们身后,人们纷纷围拢过来, 询问着是谁家的喜事。岁数大的人慨叹现在的年轻人赶上了好时代,小孩子不停地拍着巴掌, 蹦蹦跳跳……我们也随着人流,感染着喜气,默默地为这对新人祝福。 ⑦转眼间,又要离开故乡了,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凝望故乡,我收藏起故乡的宽厚 与沉实,这里是我永远眷恋的港湾。 ⑧在告别的时候,我看到故乡潮湿的背影。而我从今后的漂泊,无论多远、多久,我的 乡愁都是岁月的剪刀无法剪断的一根棉线…… 19.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 分) 20.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中的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 21.请将文章的行文思路补充完整。(2 分) 离故乡 ( ) ( ) 再次离故乡 22.赏析第⑦段的划线句子。(3 分)
凝望故乡,我收藏起故乡的宽厚与沉实,这里是我永远眷恋的港湾。 0 23.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3分) 四、写作(40分) 答密 24.请以“阳光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文中不得 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000000000题00000000000000 0000000 0000000
凝望故乡,我收藏起故乡的宽厚与沉实,这里是我永远眷恋的港湾。 23. 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3 分) 四、写作(40 分) 24.请以“阳光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文中不得 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 600 字
2015年红塔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抽测 语文参考答案 语文知识积累(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A2.C3.D4.C5.B6.B 7.(1)千树万树梨花开;②2海日生残夜:(3)赢得生前身后名;(4)烟笼寒水月笼沙:(5)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⑥)略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9题,共4分) 国内首套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问世。(抓住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问世这两个关键 点即可得2分。) 9.示例一: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高自身品德 修养。示例二:反对,开设国学教育课,会加重我们的学习负担。(观点1分;理由1 言之有理即可。) 三、阅读(10-23题,共36分) 10.(1)一个“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2 分)(2)角度一:饱含温情富于哲理;角度二:语言凝练,意境旷达:角度三:自古以来,写 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全无悲伤之情,写的昂扬乐观,能 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是值得称道的。(抓住这句诗的特点,从任 何一个角度赏析均可得2分。) (二) 11.(1)使…痛苦;(1分)(2)通“增”,增加。(1分) 12.(1)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这个 国家就常常会灭亡。(2分) (2)这样以后,才知道忧愁祸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2分)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任意一种即可得1分。) 14.国家、个人、乃至动物,如果缺少了忧患意识和在忧患中的坚持与奋起,都将走向衰败 或自取灭亡。(意对即可,2分。) (三) 15.排比(1分);人类的燃烧活动是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1分) 16.(1)雾霾多发导致多个城市较大范围空气污染加重。(2PM2.5危害人体健康、降低能见度 影响农业;(3)各地开展PM2.5监测工作,将实施拟定的新标准。 17.列数字(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日数多、影响范围广(2分) 18.示例: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劝说爸爸不要抽烟:节日不燃放烟花炮竹:做饭使用新能 源。(任意答出2条,意对即可得满分。) (四) 19.剪不断的乡愁(2分) 20.景物描写,(1分)交代了“我”离开故乡的季节,衬托了“我”对远方的渴望之情。 (2分) 21.思故乡;在故乡(回故乡)(2分) 2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故乡比作港湾,生动形象地(1分)表现了“我”对故乡 的眷恋之情。(1分) 23.呼应题目,(1分)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情感。(2分)
2015 年红塔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抽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1—6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7 小题 8 分,共 20 分) 1.A 2.C 3.D 4.C 5.B 6.B 7. ⑴千树万树梨花开;⑵海日生残夜;⑶赢得生前身后名;⑷烟笼寒水月笼沙;⑸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⑹略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8—9 题,共 4 分) 8. 国内首套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问世。(抓住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问世这两个关键 点即可得 2 分。) 9. 示例一: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高自身品德 修养。示例二:反对,开设国学教育课,会加重我们的学习负担。(观点 1 分;理由 1 分。 言之有理即可。) 三、阅读(10—23 题,共 36 分) (一) 10.⑴一个“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2 分)⑵角度一:饱含温情富于哲理;角度二:语言凝练,意境旷达;角度三:自古以来,写 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全无悲伤之情,写的昂扬乐观,能 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是值得称道的。(抓住这句诗的特点,从任 何一个角度赏析均可得 2 分。) (二) 11.⑴使……痛苦;(1 分)⑵通“增”,增加。(1 分) 12.⑴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这个 国家就常常会灭亡。(2 分) ⑵这样以后,才知道忧愁祸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2 分) 1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任意一种即可得 1 分。) 14. 国家、个人、乃至动物,如果缺少了忧患意识和在忧患中的坚持与奋起,都将走向衰败 或自取灭亡。(意对即可,2 分。) (三) 15. 排比(1 分); 人类的燃烧活动是 PM2.5 产生的主要来源。(1 分) 16. ⑴雾霾多发导致多个城市较大范围空气污染加重。⑵PM2.5 危害人体健康、降低能见度、 影响农业;⑶各地开展 PM2.5 监测工作,将实施拟定的新标准。 17. 列数字(1 分)具体准确地说明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日数多、影响范围广(2 分) 18.示例: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劝说爸爸不要抽烟;节日不燃放烟花炮竹;做饭使用新能 源。(任意答出 2 条,意对即可得满分。) (四) 19.剪不断的乡愁(2 分) 20.景物描写,(1 分)交代了“我”离开故乡的季节,衬托了“我”对远方的渴望之情。 (2 分) 21.思故乡;在故乡(回故乡)(2 分) 2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把故乡比作港湾,生动形象地(1 分)表现了“我”对故乡 的眷恋之情。(1 分) 23.呼应题目,(1 分)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情感。(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