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电泳枝木和常用电说仪 首页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电泳 2.毛细管电泳的电场强度 3.蛋白质的等电点 4.电泳速度 5.迁移率 6.毛细管电泳技术 7.电泳消度 8.迁移时间 9.毛细管电泳电渗流 10.焦耳热 11.电渗 12.吸附作用 二、选择题 【A型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瑞典科学家A.Tis©lius首先利用U形管建立移界电泳法的时间是() A.1920年 B.1930年 C.1937年 D.1940年 E.1948年 2.大多数蛋白质电泳用巴比妥或硼酸缓冲液的值是() A.7.27.4 B.7.47.6
1 第六章 电泳技术和常用电泳仪 首 页 习 题 习题参考答案 习 题 名词解释 选择题 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电泳 2.毛细管电泳的电场强度 3.蛋白质的等电点 4.电泳速度 5.迁移率 6.毛细管电泳技术 7.电泳淌度 8.迁移时间 9.毛细管电泳电渗流 10.焦耳热 11.电渗 12. 吸附作用 二、选择题 【A 型题】 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瑞典科学家 A.Tiselius 首先利用 U 形管建立移界电泳法的时间是( ) A.1920 年 B.1930 年 C.1937 年 D.1940 年 E.1948 年 2.大多数蛋白质电泳用巴比妥或硼酸缓冲液的 pH 值是( ) A.7.2~7.4 B.7.4~7.6
C.7.68.0 D.8.28.8 E.8.8-9.2 3.下列有关电泳时溶液的离子强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溶液的离子强度对带电粒子的泳动有影响 B.离子强度越高、电泳速度越快 C.离子强度太低,缓冲液的电流下降 D.离子强度太低,扩散现象严重,使分辨力明显降低 E。离子强度太高,严重时可使琼脂板断裂而导致电泳中断 4.电泳时pH值、颗粒所带的电荷和电泳速度的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州值离等电点越远,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多,电泳速度也越慢 B.州值离等电点越近,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多,电泳速度也越快 C.pH值离等电点越远,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少,电泳速度也越快 D.H值离等电点越近,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少,电泳速度也越快 E.川值离等电点越远,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多,电泳速度也越快 5.一般来说,颗粒带净电荷量、直径和泳动速度的关系是() A.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大或其直径越小,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快 B。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小或其直径越小,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快 C.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大或其直径越大,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快 D.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大或其直径越小,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慢 E.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小或其直径越大,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快 6.电泳时对支持物的一般要求除不溶于溶液、结构均一而稳定外,还应具各() A。导电、不带电荷、没有电渗、热传导度小、 B.不导电、不带电荷、没有电渗、热传导度大 C.不导电、带电荷、有电渗、热传导度大 D.导电、不带电荷、有电渗、热传导度大 E。导电、带电荷、有电渗、热传导度小 7.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特点是() A。分离速度慢、电泳时间短、样品用量少 B.分离速度快、电泳时间长、样品用量少 C.分离速度快、电泳时间短、样品用量少 D.分离速度快、电泳时间短、样品用量多 E分离速度慢、电泳时间长、样品用量少 8.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凝胶,其优点是() 2
2 C.7.6~8.0 D.8.2~8.8 E.8.8~9.2 3.下列有关电泳时溶液的离子强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溶液的离子强度对带电粒子的泳动有影响 B.离子强度越高、电泳速度越快 C.离子强度太低,缓冲液的电流下降 D.离子强度太低,扩散现象严重,使分辨力明显降低 E.离子强度太高,严重时可使琼脂板断裂而导致电泳中断 4.电泳时 pH 值、颗粒所带的电荷和电泳速度的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pH 值离等电点越远,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多,电泳速度也越慢 B.pH 值离等电点越近,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多,电泳速度也越快 C.pH 值离等电点越远,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少,电泳速度也越快 D.pH 值离等电点越近,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少,电泳速度也越快 E.pH 值离等电点越远,颗粒所带的电荷越多,电泳速度也越快 5.一般来说,颗粒带净电荷量、直径和泳动速度的关系是( ) A.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大或其直径越小,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快 B.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小或其直径越小,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快 C.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大或其直径越大,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快 D.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大或其直径越小,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慢 E.颗粒带净电荷量越小或其直径越大,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就越快 6.电泳时对支持物的一般要求除不溶于溶液、结构均一而稳定外,还应具备( ) A.导电、不带电荷、没有电渗、热传导度小、 B.不导电、不带电荷、没有电渗、热传导度大 C.不导电、带电荷、有电渗、热传导度大 D.导电、不带电荷、有电渗、热传导度大 E.导电、带电荷、有电渗、热传导度小 7.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特点是( ) A.分离速度慢、电泳时间短、样品用量少 B.分离速度快、电泳时间长、样品用量少 C.分离速度快、电泳时间短、样品用量少 D.分离速度快、电泳时间短、样品用量多 E.分离速度慢、电泳时间长、样品用量少 8.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凝胶,其优点是( )
A.机械强度好、弹性小、无电渗作用、分辨率高 B.机械强度好、弹性大、有电渗作用、分辨率高 C.机械强度好、弹性大、有电渗作用、分辨率低 D.机械强度好、弹性大、无电渗作用、分辨率低 E.机械强度好、弹性大、无电渗作用、分辨率高 9.20世纪60年代中期问世的等电聚焦电泳,是一种() A.分离组份与电解质一起向前移动的同时进行分离的电泳技术 B.能够连续地在一块胶上分离数千种蛋白质的电泳技术 C.利用凝胶物质作支持物进行的电泳技术 D.利用有H值梯度的介质,分离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的电泳技术 E。用滤纸作为支持载体的电泳技术 10.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具有极高的分辨率,通常可以分离的两种蛋白质其等电点差异小于() A.0.01plH单位 B.0.05pH单位 C.0.10pl单位 D.0.15pH单位 E.0.20pl单位 山.双向凝胶电泳(二维电泳),最多可以分辨出的斑点数量是() A.500-1000 B.1000~2000 C.2000-4000 D.4000-5000 E.5000~10000 12.下述免疫电泳优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加快了沉淀反应的速度 B.是将某些蛋白组分根据其带电荷的不同而将其分开,再与抗体起反应 C.本法微量化程度高 D.多样化程度高 E.应用范用小 13.毛细管电泳技术最初发展的时期是()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初期 D.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3 A.机械强度好、弹性小、无电渗作用、分辨率高 B.机械强度好、弹性大、有电渗作用、分辨率高 C.机械强度好、弹性大、有电渗作用、分辨率低 D.机械强度好、弹性大、无电渗作用、分辨率低 E.机械强度好、弹性大、无电渗作用、分辨率高 9.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问世的等电聚焦电泳,是一种( ) A.分离组份与电解质一起向前移动的同时进行分离的电泳技术 B.能够连续地在一块胶上分离数千种蛋白质的电泳技术 C.利用凝胶物质作支持物进行的电泳技术 D.利用有 pH 值梯度的介质,分离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的电泳技术 E.用滤纸作为支持载体的电泳技术 10.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具有极高的分辨率,通常可以分离的两种蛋白质其等电点差异小于( ) A.0.01pH 单位 B.0.05pH 单位 C.0.10pH 单位 D.0.15pH 单位 E.0.20pH 单位 11.双向凝胶电泳(二维电泳),最多可以分辨出的斑点数量是( ) A.500~1000 B.1000~2000 C.2000~4000 D.4000~5000 E.5000~10000 12.下述免疫电泳优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加快了沉淀反应的速度 B.是将某些蛋白组分根据其带电荷的不同而将其分开,再与抗体起反应 C.本法微量化程度高 D.多样化程度高 E.应用范围小 13.毛细管电泳技术最初发展的时期是( ) A.20 世纪 60 年代 B.20 世纪 70 年代 C.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 D.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
E.20世纪90年代初期 14.毛细管电泳时进样体积在L级,样品浓度可低于的数量是() A.可低于10mo1/1 B.可低于10-o1/1 C.可低于10-1/八 D.可低于10-m31/L E.可低于10-o1/L 15.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A.容易自动化,操作繁杂,环境污染小 B.容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大 C容易自动化,操作繁杂,环境污染大 D.不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 E。容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 16.毛细管等速电泳常用于分离() A.小离子、小分子、肽类及蛋白质 B.大离子、小分子、肽类及蛋白质 C小离子、大分子、肽类及蛋白质 D.小离子、中分子、肽类及蛋白质 E。大离子、中分子、肽类及蛋白质 17.理想的毛细管柱除应具有一定的柔性、易于弯曲,还应是() A。化学和电惰性的、紫外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 B.化学和电惰性的、红外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 C.化学和电惰性的、可见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 D.化学和电惰性的、紫外和可见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 E。化学和电惰性的、紫外和红外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 18.目前所使用的毛细管柱内径是() A.5μm~25μm B.15um~35um C.25μm~754m D.30μm~80μm E.50μm~100μm 19.最初出现的电泳毛细管直径为() A.1mm~2mm B.1ma~3am
4 E.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14.毛细管电泳时进样体积在 nL 级,样品浓度可低于的数量是( ) A.可低于 10 一 2 mo1/L B.可低于 10 一 3 mo1/L C.可低于 10 一 4 mo1/L D.可低于 10 一 5 mo1/L E.可低于 10 一 6 mo1/L 15.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 A.容易自动化,操作繁杂,环境污染小 B.容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大 C.容易自动化,操作繁杂,环境污染大 D.不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 E.容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 16.毛细管等速电泳常用于分离( ) A.小离子、小分子、肽类及蛋白质 B.大离子、小分子、肽类及蛋白质 C.小离子、大分子、肽类及蛋白质 D.小离子、中分子、肽类及蛋白质 E.大离子、中分子、肽类及蛋白质 17.理想的毛细管柱除应具有一定的柔性、易于弯曲,还应是( ) A.化学和电惰性的、紫外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 B.化学和电惰性的、红外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 C.化学和电惰性的、可见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 D.化学和电惰性的、紫外和可见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 E.化学和电惰性的、紫外和红外光可以透过、耐用又便宜 18.目前所使用的毛细管柱内径是( ) A.5μm~25μm B.15μm~35μm C.25μm~75μm D.30μm~80μm E.50μm~100μm 19.最初出现的电泳毛细管直径为( ) A.1mm~2mm B.1mm~3mm
C.2mm4mm D.3mm~-5mm E.3mm~6mm 20.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器质量检测极限为() A.100~10 B.101016 C.10-10 D.10-5-10 E.1016109 21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器浓度检测极限为() A.10-103 B.102~10 C.103~10 D.10~102 E.10-0-10 22。稳压稳流电泳仪属于中压电泳仪。其输出电压、电流的调节范围为() A.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为0V~100、输出电流为0mA~50m4 B.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为0V一20OY、输出电流为0mA一60mA C.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为0V一30OY、输出电流为0mA~80m4 D.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为0V~60ON、输出电流为0mM~100mM E.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为0V~800V、输出电流为0mA~200aA 23.双向电泳样品经过电荷与质量两次分离后() A.可得到分子的分子量,分离的结果是带 B.可得到分子的等电点,分离的结果是点 C.可得到分子的等电点,分离的结果是带 D.可得到分子的等电点、分子量,分离的结果是带 E.可得到分子的等电点、分子量,分离的结果是点 24.传统的单向电泳方法最多只能分析的蛋白质种数是() A.50 B.100 C.150 D.200 E.250 25,利用毛细管电泳芯片技术,整个分离过程完成的时间是()
5 C.2mm~4mm D.3mm~5mm E.3mm~6mm 20.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器质量检测极限为( ) A.10-10~10-12 B.10-13~10-16 C.10-14~10-17 D.10-15~10-18 E.10-16~10-19 21.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器浓度检测极限为( ) A.10-1~10-3 B.10-2~10-6 C.10-5~10-8 D.10-7~10-9 E.10-10~10-12 22.稳压稳流电泳仪属于中压电泳仪。其输出电压、电流的调节范围为( ) A.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为 0V~100V、输出电流为 0mA~50mA B.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为 0V~200V、输出电流为 0mA~60mA C.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为 0V~300V、输出电流为 0mA~80mA D.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为 0V~600V、输出电流为 0mA~100mA E.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为 0V~800V、输出电流为 0mA~200mA 23.双向电泳样品经过电荷与质量两次分离后( ) A.可得到分子的分子量,分离的结果是带 B.可得到分子的等电点,分离的结果是点 C.可得到分子的等电点,分离的结果是带 D.可得到分子的等电点、分子量,分离的结果是带 E.可得到分子的等电点、分子量,分离的结果是点 24.传统的单向电泳方法最多只能分析的蛋白质种数是( ) A.50 B.100 C.150 D.200 E.250 25.利用毛细管电泳芯片技术,整个分离过程完成的时间是( )
A.10s以内 B.20s以内 C.30s以内 D.45s以内 E.60s以内 26.利用毛细管电泳芯片技术分离DA,整个分离过程在45秒内,而芯片的长度仅为() A.1.8cm B.2.6cm C.3.0cm D.3.5cm E.3.8cm 27.缺铁性贫血时可由于转铁蛋白的升高而呈现增高的区带是() A.白蛋白 B.a球蛋白 C.a球蛋白 D.B球蛋白 E.Y球蛋白 28.血清蛋白电泳图谱能辅助进行某些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下述区带中急性炎症时加深的是() A.白蛋白 B.a、 C.B D.B、Y E.c 29.应用电泳技术进行患者血液中b的类型及贫血类型的临床诊断,其增高能表现“B-轻型地中海贫 血”的重要特征的血红蛋白是() A.HbC B.HbD C.HbA D.HbE E.HbS 30.电泳分析的血标本,冰箱冷藏保存标本可稳定的时间是() A.1周 B.2周 C.3周
6 A.10s 以内 B.20s 以内 C.30s 以内 D.45s 以内 E.60s 以内 26.利用毛细管电泳芯片技术分离 DNA,整个分离过程在 45 秒内,而芯片的长度仅为( ) A.1.8cm B.2.6cm C.3.0cm D.3.5cm E.3.8cm 27.缺铁性贫血时可由于转铁蛋白的升高而呈现增高的区带是( ) A.白蛋白 B.1 球蛋白 C.2 球蛋白 D. 球蛋白 E. 球蛋白 28.血清蛋白电泳图谱能辅助进行某些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下述区带中急性炎症时加深的是( ) A.白蛋白 B.1、2 C.2、 D.、 E.1 29.应用电泳技术进行患者血液中 Hb 的类型及贫血类型的临床诊断,其增高能表现“-轻型地中海贫 血”的重要特征的血红蛋白是( ) A.HbC B.HbD C.HbA2 D.HbE E.HbS 30.电泳分析的血标本,冰箱冷藏保存标本可稳定的时间是( ) A.1 周 B.2 周 C.3 周
D.4周 E.5周 31.电泳试剂的保存要遵循试剂的保存条件进行,一般凝胶片保存的条件是() A.2-8℃ B.干燥的室温 C.0℃ D.-200'℃ E.-800℃ 32。用正常人血清制备质控物。观察数据变异的情况,需连续监测的时间是() A.5天 B.10天 C.15天 D.20天 E.30天 33。电泳法分离蛋白质时,缓冲液的离子强度的一般要求是() A.0.01~0.05 B.0.02~0.1 C.0.02-0.2 D.0.1-0.2 E.0.2~0.5 3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除一般电泳电荷效应外,欲使分辩力提高还应有的作用是() A,浓缩作用 B。扩散作用 C.重力作用 D.分子筛作用 E.电渗作用 35.下述有关毛细管区带电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也称为毛细管自由溶液区带电泳 B.是毛细管电泳中使用最少的一种技术 C.根据组分的迁移时间进行定性 D.根据电泳峰的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分析 E.它适用于小离子、小分子、肽类、蛋白质的分离, 36。下述对毛细管凝胶电泳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将板上的凝胶移到毛细管中作支持物进行的电泳 2
7 D.4 周 E.5 周 31.电泳试剂的保存要遵循试剂的保存条件进行,一般凝胶片保存的条件是( ) A.2~8℃ B.干燥的室温 C. O O C D.-20 OO C E.-80 OO C 32.用正常人血清制备质控物。观察数据变异的情况,需连续监测的时间是( ) A.5 天 B.10 天 C.15 天 D.20 天 E.30 天 33.电泳法分离蛋白质时,缓冲液的离子强度的一般要求是( ) A.0.01~0.05 B.0.02~0.1 C.0.02~0.2 D.0.1~0.2 E.0.2~0.5 3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除一般电泳电荷效应外,欲使分辩力提高还应有的作用是( ) A.浓缩作用 B.扩散作用 C.重力作用 D.分子筛作用 E.电渗作用 35.下述有关毛细管区带电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也称为毛细管自由溶液区带电泳 B.是毛细管电泳中使用最少的一种技术 C.根据组分的迁移时间进行定性 D.根据电泳峰的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分析 E.它适用于小离子、小分子、肽类、蛋白质的分离, 36.下述对毛细管凝胶电泳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是将板上的凝胶移到毛细管中作支持物进行的电泳
B.凝胶具有多孔性 C.能根据待测组分的离子强度不同而进行分离 D.起类似分子筛的作用 E.适用于分离、测定肽类、蛋白质、NA类物质的分离 37.要显示出毛细管径柱的优越性,须使毛细管内径限制的范围是() A.504m以下 B.100um以下 C.150μm以下 D.200μm以下 E.250Hm以下 38.进行尿液电泳分析时,对尿标本进行浓缩处理所要求的尿液中蛋白质的浓度是() A.3g/L~5g/1 B.5g/L~10g/1 C.10g/L~15g/L D.15g/L-20g/L E.20g/L~30g/L 【X型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影响电泳的外界因素() A.电场强度 B.溶液的H值 C.溶液的离子强度 D.带电性质 E.吸附作用 2.电泳技术根据其功能可分类为() A.制备型 B.分析型 C.转移型 D.浓缩型 E.自动型 3.电泳技术根据其工作原理可分为() A.移界电泳 B.区带电泳 C.等速电泳
8 B.凝胶具有多孔性 C.能根据待测组分的离子强度不同而进行分离 D.起类似分子筛的作用 E.适用于分离、测定肽类、蛋白质、DNA 类物质的分离 37.要显示出毛细管径柱的优越性,须使毛细管内径限制的范围是( ) A.50μm 以下 B.100μm 以下 C.150μm 以下 D.200μm 以下 E.250μm 以下 38.进行尿液电泳分析时,对尿标本进行浓缩处理所要求的尿液中蛋白质的浓度是( ) A.3g/L~5g/L B.5g/L~10g/L C.10g/L~15g/L D.15g/L~20g/L E.20g/L~30g/L 【X 型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影响电泳的外界因素( ) A.电场强度 B.溶液的 pH 值 C.溶液的离子强度 D.带电性质 E.吸附作用 2.电泳技术根据其功能可分类为( ) A.制备型 B.分析型 C.转移型 D.浓缩型 E.自动型 3.电泳技术根据其工作原理可分为( ) A.移界电泳 B.区带电泳 C.等速电泳
D.等电聚焦电泳 E.免疫电泳 4.国内外的电泳仪都趋向于控制的参数有() A.电压 B.电流 C.功率 D.体积 E.时间 5.电泳的辅助设备有() A.恒温循环冷却装置 B.伏时积分器 C.凝胶烘干器 D.分析检测装置 E.电泳槽 6.琼脂糖凝胶适合于() A.免疫复合物、核酸与核蛋白的分离 B。免疫复合物、核酸与核蛋白的鉴定 C.免疫复合物、核酸与核蛋白的纯化 D.细菌或细胞中复杂的蛋白质组分分离 E.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常用于LDH、CX等同工酶的检测 7.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的优点有() A,机械强度好、弹性大 B.透明、化学稳定性高 C.有电渗作用、设备简单 D.样品量多 E.分辨率高 8.等电聚焦电泳法在电极之间形成的州梯度是() A.稳定的 B.间断的 C.连续的 D.解间的 E.线性的 9。等速电泳的特点有() A。所有谱带以同一速度移动
9 D.等电聚焦电泳 E.免疫电泳 4.国内外的电泳仪都趋向于控制的参数有( ) A.电压 B.电流 C.功率 D.体积 E.时间 5.电泳的辅助设备有( ) A.恒温循环冷却装置 B. 伏时积分器 C. 凝胶烘干器 D. 分析检测装置 E. 电泳槽 6.琼脂糖凝胶适合于( ) A.免疫复合物、核酸与核蛋白的分离 B.免疫复合物、核酸与核蛋白的鉴定 C.免疫复合物、核酸与核蛋白的纯化 D.细菌或细胞中复杂的蛋白质组分分离 E.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常用于 LDH、CK 等同工酶的检测 7.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的优点有( ) A.机械强度好、弹性大 B.透明、化学稳定性高 C.有电渗作用、设备简单 D.样品量多 E.分辨率高 8.等电聚焦电泳法在电极之间形成的 pH 梯度是( ) A.稳定的 B.间断的 C.连续的 D.瞬间的 E.线性的 9.等速电泳的特点有( ) A.所有谱带以同一速度移动
B.区带锐化 C.区带浓缩 D.区带稀释 E.区带圆化 10.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与下述因素中有关的是() A.所带的净电荷 B.重量 C.颗粒直径 D.质/荷比 E.形状的不同 1山.免疫电泳可以用来研究() A.抗原和抗体的相对应性 B.测定样品的各成分以及它们的电泳迁移率 C.确定复合物中含有某种蛋白质 D.鉴定抗原或抗体的纯度 E.抗原和抗体分子量的大小 12.毛细管电泳技术实现分离的原理依据是() A.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 B。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 C.样品中各组分之间迁移速度 D.样品中各组分之间分配行为上的差异 E.样品所带电荷 13.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A.高灵敏度、高分辨率 B.高速度 C.样品少 D.易自动化、操作复杂 E.应用范围广 14.下列对毛细管凝胶电泳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将板上的凝胶移到毛细管中作支持物进行的电泳 B.凝胶具有多孔性、起类似分子筛的作用 C.能根据待测组分的质荷比和分子体积的不同而进行分离 D.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起重要作用 E。是电泳中惟一的分离组分与电解质一起向前移动的同时进行分离的电泳方法
10 B.区带锐化 C.区带浓缩 D.区带稀释 E.区带圆化 10.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与下述因素中有关的是( ) A.所带的净电荷 B.重量 C.颗粒直径 D.质/荷比 E.形状的不同 11.免疫电泳可以用来研究( ) A.抗原和抗体的相对应性 B.测定样品的各成分以及它们的电泳迁移率 C.确定复合物中含有某种蛋白质 D.鉴定抗原或抗体的纯度 E.抗原和抗体分子量的大小 12.毛细管电泳技术实现分离的原理依据是( ) A.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 B.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 C.样品中各组分之间迁移速度 D.样品中各组分之间分配行为上的差异 E.样品所带电荷 13.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 A.高灵敏度、高分辨率 B.高速度 C.样品少 D.易自动化、操作复杂 E.应用范围广 14.下列对毛细管凝胶电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是将板上的凝胶移到毛细管中作支持物进行的电泳 B.凝胶具有多孔性、起类似分子筛的作用 C.能根据待测组分的质荷比和分子体积的不同而进行分离 D.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起重要作用 E.是电泳中惟一的分离组分与电解质一起向前移动的同时进行分离的电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