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八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201年11月) 考生须知: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共6页,有六大题,25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灰烬(jn) 给(gei)予 遒(qi)劲 自怨自 艾(ai) B.戕( qIang)害 濒(bing)临 舳(zhu)舻 汗流浃(jia) 背 C.召(zhao)唤 挣( zheng)脱 颤(zhdn)抖锲(qie) 而不舍 模(m)样 嗥(hao)叫 按捺(na) 冯 (ping)虚御风 2.下列词语当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闲暇蛰居水蒸气不计其数 B.雾蔼翱翔 祥不敷出 C.逍遥姿意怪僻 熠熠闪光 D.嬉戏照相机急 燥怨天由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班长为人豪爽,交游甚广,朋友可谓汗牛充栋 B.这篇论文观点陈旧,论据不当,文字拖沓,只能是不刊之论 C.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D.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 的天才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 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无时无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 和家乡 B.我不敢独享那一幕幕,所以将它诉诸于笔端,带给更多的人们。也许我会写 一本叫《西地平线》的书,来记录我这几年西部行旅的感受的 C.虽然我生在北平,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但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 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 D.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会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举匏尊以相属 B.意有所 极,梦亦同趣 C.山川相缪 D.假 舟楫者,非能水也 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顺流而东也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 C.望西山,始指异之 D.小学而大遗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 2011-201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2011 年 11 月) 考生须知: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共 6 页,有六大题,25 小题,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l.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灰烬(jìn) 给( gěi)予 遒(qiú)劲 自怨自 艾(ài) B.戕(qiāng)害 濒(bīng)临 舳(zhú)舻 汗流浃(jiá) 背 C.召(zhāo)唤 挣(zhèng)脱 颤(zhàn)抖 锲(qiè) 而不舍 D.模(mú)样 嗥(háo)叫 按捺(nà) 冯 (píng)虚御风 2.下列词语当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闲暇 蛰居 水蒸气 不计其数 B.雾蔼 翱翔 端 祥 入不敷出 C.逍遥 姿意 怪僻 熠熠闪光 D.嬉戏 照相机 急 燥 怨天由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班长为人豪爽,交游甚广,朋友可谓汗牛充栋。 B.这篇论文观点陈旧,论据不当,文字拖沓,只能是不刊之论 C.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D.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 的天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 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无时无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 和家乡。 B.我不敢独享那一幕幕,所以将它诉诸于笔端,带给更多的人们。也许我会写 一本叫《西地平线》的书,来记录我这几年西部行旅的感受的。 C.虽然我生在北平,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但 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 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 D.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会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举匏尊以相属 B.意有所 极,梦亦同趣 C.山川相缪 D.假 舟楫者,非能水也 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顺流而东也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 C.望西山,始指异之 D.小学而大遗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蚓无爪牙 之利 C.凌万顷之茫然 攀援而 登,箕踞而遨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蟹六跪而二鳌 侣鱼虾而友麋鹿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 之间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0.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 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赤壁赋》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文中“客人”之悲由三 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消逝想到自己的伟大,二是由江水 无穷想到人生须臾,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却“知不可乎骤得”。 C.张洁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 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D.《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 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1-13题。(共5分) ①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 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 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 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 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 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 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 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 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 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②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 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 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 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 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 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11.第①段文字描绘出一幅微雨寒村图,作者以怎样的心情写出了江南的迷人冬 景?(1分)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蚓无爪牙 之利 C.凌万顷之茫然 D.攀援而 登,箕踞而遨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蟹六跪而二鳌 侣鱼虾而友麋鹿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 之间 D.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0.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 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赤壁赋》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文中“客人”之悲由三 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消逝想到自己的伟大,二是由江水 无穷想到人生须臾,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却“知不可乎骤得”。 C.张洁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 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D.《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 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16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1-13 题。(共 5 分) ①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 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 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 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 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 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 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 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 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 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②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 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 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 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 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 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11.第①段文字描绘出一幅微雨寒村图,作者以怎样的心情写出了江南的迷人冬 景?(1 分)
12.段①中,“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 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 么?”说说运用的修辞方法并简析其作用。(2分) 13.这两段写江南的雨雪,并没有作过多的实景描绘,说说作者写法上的特点。 (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17题。(共11分) 消失的故乡 谢冕 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 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 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份欢喜,我不是,我只 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们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 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 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 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青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 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边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 里冻得通红。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 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 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 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 前行,是一座遍植髙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阴下,透 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12.段①中,“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 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 么?”说说运用的修辞方法并简析其作用。(2 分) 13.这两段写江南的雨雪,并没有作过多的实景描绘,说说作者写法上的特点。 (2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4——17 题。(共 11 分) 消失的故乡 谢 冕 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 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 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份欢喜,我不是,我只 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们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 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 消失。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 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 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青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 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边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 里冻得通红。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 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 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 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 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阴下,透 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 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青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 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 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山坡道。我记得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 影,以及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 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 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 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谢冰心。在遍植古榕 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 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 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怀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 的家。 ⑨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 态加入并融汇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 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造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 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 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的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 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 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⑩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 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14.作者在第②自然段中说“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根据文 章内容,作者写到哪些东西消失了?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任意写三点即可, 3分) 5.第⑨自然段中作者所写的“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和“另一种文化改造” 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6.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迷了路”,其含义是否相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 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青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 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 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山坡道。我记得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 影,以及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 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 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 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谢冰心。在遍植古榕 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 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 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怀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 的家。 ⑨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 态加入并融汇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 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造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 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 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的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 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 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⑩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 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14.作者在第②自然段中说“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根据文 章内容,作者写到哪些东西消失了?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任意写三点即可, 3 分) 15.第⑨自然段中作者所写的“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和“另一种文化改造” 分别指的是什么?(2 分) 16.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迷了路”,其含义是否相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分)
17.对“消失的故乡”,作者怀着怎样的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认识。(3分)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0分) 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 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 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平?爱其子,择师 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 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 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②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 B.圣人无常师 常:经常的 C.士大夫之族 族:类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攻:学习,研究 19.在“从师”问题上,属于作者批评对象的一项是( )(2分)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士大夫之族③圣人④君子⑤郯子之徒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⑤ 20.下列对文段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运用了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 的不良风气 B.语段先以“古之圣人”从师而问比照“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得出了“圣益 圣,愚益愚”的结论。 C.语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荒唐结 论 D.语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和“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学 习态度进行对比,说明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道理。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2分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分)
17.对“消失的故乡”,作者怀着怎样的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认识。(3 分)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0 分) 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 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 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 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 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 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②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 B.圣人无常师 常:经常的。 C.士大夫之族 族:类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攻: 学习,研究 19.在“从师”问题上,属于作者批评对象的一项是( )(2 分)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士大夫之族 ③圣人 ④君子 ⑤郯子之徒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⑤ 20.下列对文段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运用了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 的不良风气。 B.语段先以“古之圣人”从师而问比照“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得出了“圣益 圣,愚益愚”的结论。 C.语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荒唐结 论。 D.语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和“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学 习态度进行对比,说明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道理。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 分) (2)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 分)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5分) 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长信秋词五首 (其一) 王昌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 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 清漏长。 【注释】长信,汉代有长信宫,成帝时班婕妤在长信宫中苦闷寂寞,作了许多诗 歌以自伤。 (1)诗题为“秋词”,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作用是什么?(2分) (2)这首诗在抒情手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五、语言综合运用(本大题共9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共6分) (1)鹰击长 空 (2)蟹六跪而二 螯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 如是而己。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 独立, (5)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 得 24.仿照下面的例子,在①②处各写一句话,要求与前句内容一致,句式相仿, 在③处写一句结论性的话。(3分) 我渴望智慧,上帝却给我问题,让我解决;我渴望财富,上帝却给我体力和头 脑,让我工作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5 分) 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 分) 长信秋词五首 (其一) 王昌 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 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 清漏长。 【注释】长信,汉代有长信宫,成帝时班婕妤在长信宫中苦闷寂寞,作了许多诗 歌以自伤。 (1)诗题为“秋词”,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作用是什么?(2 分) (2)这首诗在抒情手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 分) 五、语言综合运用(本大题共 9 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共 6 分) (1)鹰击长 空, , 。 (2)蟹六跪而二 螯, , 。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 后, ,如是而已。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 独立, 。 (5)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 得, 。 24. 仿照下面的例子,在①②处各写一句话,要求与前句内容一致,句式相仿, 在③处写一句结论性的话。(3 分) 我渴望智慧,上帝却 给我问题,让我解决;我渴望财富,上帝却给我体力和头 脑,让我工作; ① ; ② :
③ 六、写作(40分) 25.请以“在充满 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700字。 20l1学年第一学期嘉兴市八校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2011年11月)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A项“给”j“艾”yB项“濒”bin“浃jiaC项“召”zho“颤”ch) 2.A(B项“雾霭”“端详”C项“恣意”“怪癖”D项“急躁”“怨 天尤人”) 3.D(A项“汗牛充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汘,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 书非常多。B项“不刊之论”: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 不可修改的言论。C项“半斤八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 相上下。D项“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4.C(A项“无时无刻”改为“时时刻刻都”或“无时无刻不”。选自《前 方》B项“诉诸于笔端”改为“诉诸笔端”。选自《西地平线上》D项“决不会 不比”改为“决不比”。选自《我的四季》) 5.D(A项“尊”同“樽”,酒杯。B项“趣”同“趋”,往,赴。 项“缪”同“缭”,连结,盘绕。) 6.B(例句“东”为名词作动词,东下。A项“上、下”名词作状语。B项“渔 樵”名词作动词。C项“异”形容词意动用法。D项“小、大”形容词作名词。) 7.D(A项“不必”的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B项“爪 牙”的古义“爪子和牙齿。比喻帝王得力的助手;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C项“茫然”的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8.A(A项“而”:表并列关系,连词;B项“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音 节助词:C项“焉”:兼词,于此/语气助词,无义:D项“于”:表被动/介词, 从;) 9.C(例句为宾语前置,C项宾语前置句A项介宾短语后置B项定语后置D 介宾短语后置) 10.B应为“一是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消逝想到自己的渺小”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1-13题。(共5分) 11.悠闲(1分) 12.运用了反问和引用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江南冬景的迷人之处,强化了作者 对江南冬景的喜爱。(写出一种修辞即可得1分,作用1分,本题共2分) 13.(1)避实就虚,巧借诗句,依次写出江南傍晚、夜里、早晨的雪景。并通过 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2)借诗的意境来写江南雪景,增
③ 。 六、写作(40 分) 25.请以“在充满 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 700 字。 2011 学年第一学期嘉兴市八校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2011 年 11 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D ( A项“给”jǐ“艾”y B项“濒”bīn“浃jiā C项“召”zho“颤”chn ) 2.A ( B 项“雾霭”“端详” C 项“恣意”“怪癖” D 项“急躁”“怨 天尤人”) 3.D ( A 项“汗牛充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 书非常多。B 项“不刊之论”: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 不可修改的言论。C 项“半斤八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 相上下。D 项“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4.C ( A 项“无时无刻”改为“时时刻刻都”或“无时无刻不”。选自《前 方》B 项“诉诸于笔端”改为“诉诸笔端”。选自《西地平线上》D 项“决不会 不比”改为“决不比”。选自《我的四季》) 5.D (A 项“尊”同“樽”,酒杯。 B 项“趣”同“趋”,往,赴。 C 项“缪”同“缭”,连结,盘绕。) 6.B (例句“东”为名词作动词,东下。A 项“上、下”名词作状语。B 项“渔 樵”名词作动词。C 项“异”形容词意动用法。D 项“小、大”形容词作名词。) 7.D (A 项“不必”的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B 项“爪 牙”的古义“爪子和牙齿。比喻帝王得力的助手;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C 项“茫然”的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8. A (A 项“而”:表并列关系,连词;B 项“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音 节助词;C 项“焉”:兼词,于此/语气助词,无义;D 项“于”:表被动/介词, 从;) 9. C (例句为宾语前置,C 项宾语前置句 A 项介宾短语后置 B 项定语后置 D 介宾短语后置) 10.B 应为“一是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消逝想到自己的渺小”。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16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1-13 题。(共 5 分) 11.悠闲 (1 分) 12.运用了反问 和引用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江南冬景的迷人之处,强化了作者 对江南冬景的喜爱。(写出一种修辞即可得 1 分,作用 1 分,本题共 2 分) 13.(1)避实就虚,巧借诗句,依次写出江南傍晚、夜里、早晨的雪景。并通过 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2)借诗的意境来写江南雪景,增
加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写出写法特点1分,写出作用1分,本题 共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17题。(共11分) 14.(1)一片梅林和迎着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2)妈妈洗菜和洗衣时的水 井、井台边上茂密的龙眼树树下的水牛消失了。(3)有着长满水草的河渠以及 碧绿的稻田的乡村景色消失了。(4)充满欧陆风情的建筑消失了。(5)“我” 北上求学时走过的小路、石阶以及听到的汽笛声消失了。(每点1分,写出其中任 意三点得3分) 15.(1)前者是指基督教文化与原有的佛、儒文化融汇后形成的文化形态。(2) 后者指依据所谓“现代文化”改装西式建筑,用水泥封糊地面,建筑刻板房屋 (两点各1分,本题共2分 16.(1)开头写“迷了路”是指家乡的变化让我认不出,为下文做铺垫。(2) 结尾写“迷了路”是指在家乡的变化面前,“我”找不到了童年的梦幻、至爱的 故乡和特有的文化情结。(3)这样写既前后呼应,又深化主题。(写出开头与结 尾“迷了路”含义各1分,作用1分,本题共3分) 17.(1)哀伤和惆怅。(2)对童年的怀念,对充满欧陆风情以及异域情调的故 乡的怀念,对特有的有异于内地文化形态的怀念。(写出“哀伤与惆怅”1分, 写出其中两点思想认识即可得2分,本题共3分)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0分) 应为“固定的”意思。 19.C 20.D“说明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道理”错。这个对比,揭 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批判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发人 深思 21.(1)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比圣人差得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众 人”“耻”各1分,本题共2分) (2)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缘故吧。 (“所以”“其”各1分,本题共2分)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5分) 22.(1)诗中的环境和所抒写的景象都暗合“秋词”的要求,井边梧桐、深秋 黄叶、秋夜冷霜、熏笼玉枕。作用: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写出两 个及以上意象1分,写出作用1分,本题共2分 (2)抒情手法是借景抒情,借凄冷的深秋夜景,凄清的漏声,表达出宫女被剥夺 了青春、自由和幸福,孤单寂寞、凄清黯淡的情怀。(写出抒情手法1分,写出景 物特点1分,写出思想感情1分,本题共3分) 五、语言综合运用(本大题共9分) 23.(只选3小题,每空1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共6分。) (1)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3)师不必贤于弟子 术业有专攻 (4)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5)挟飞仙以遨游 托遗响于悲风 24.示例:我渴望勇气,上帝却给我困难,让我克服;我渴望健康,上帝却给我 病痛和时间,让我锻炼:上帝不会直接给你你所需要的东西。(每句1分,共3分)
加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写出写法特点 1 分,写出作用 1 分,本题 共 2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4——17 题。(共 11 分) 14.(1)一片梅林和迎着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2)妈妈洗菜和洗衣时的水 井、井台边上茂密的龙眼树树下的水牛消失了。(3)有着长满水草的河渠以及 碧绿的稻田的乡村景色消失了。(4)充满欧陆风情的建筑消失了。(5)“我” 北上求学时走过的小路、石阶以及听到的汽笛声消失了。(每点 1 分,写出其中任 意三点得 3 分) 15.(1)前者是指基督教文化与原有的佛、儒文化融汇后形成的文化形态。(2) 后者指依据所谓“现代文化”改装西式建筑,用水泥封糊地面,建筑刻板房屋。 (两点各 1 分,本题共 2 分) 16.(1)开头写“迷了路”是指家乡的变化让我认不出,为下文做铺垫。(2) 结尾写“迷了路”是指在家乡的变化面前,“我”找不到了童年的梦幻、至爱的 故乡和特有的文化情结。(3)这样写既前后呼应,又深化主题。(写出开头与结 尾“迷了路”含义各 1 分,作用 1 分,本题共 3 分) 17.(1)哀伤和惆怅。(2)对童年的怀念,对充满欧陆风情以及异域情调的故 乡的怀念,对特有的有异于内地文化形态的怀念。(写出“哀伤与惆怅”1 分, 写出其中两点思想认识即可得 2 分,本题共 3 分)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0 分) 18.B 应为“固定的”意思。 19.C 20.D “说明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道理”错。这个对比,揭 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批判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发人 深思。 21.(1)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比圣人差得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众 人”“耻”各 1 分,本题共 2 分) (2)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缘故吧。 (“所以”“其”各 1 分,本题共 2 分)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5 分) 22.(1)诗中的环境和所抒写的景象都暗合“秋词”的要求,井边梧桐、深秋 黄叶、秋夜冷霜、熏笼玉枕。作用: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写出两 个及以上意象 1 分,写出作用 1 分,本题共 2 分) (2)抒情手法是借景抒情,借凄冷的深秋夜景,凄清的漏声,表达出宫女被剥夺 了青春、自由和幸福,孤单寂寞、凄清黯淡的情怀。(写出抒情手法 1 分,写出景 物特点 1 分,写出思想感情 1 分,本题共 3 分) 五、语言综合运用(本大题共 9 分) 23.(只选 3 小题,每空 1 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共 6 分。) (1)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3)师不必贤于弟子 术业有专攻 (4)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5)挟飞仙以遨游 托遗响于悲风 24.示例:我渴望勇气,上帝却给我困难,让我克服;我渴望健康,上帝却给我 病痛和时间,让我锻炼:上帝不会直接给你你所需要的东西。(每句 1 分,共 3 分)
六、写作(40分) 25.作文:期望值为0.75
六、写作(40 分) 25.作文:期望值为 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