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复旦大学:《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资源_课程介绍(历史沿革、设计思想、教学方法与手段、特色和创新点)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X,文档页数:9,文件大小:64.9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X)

课程历史沿革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是化学类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实验课程,整 个课程由“无机化学本课程是化学类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实验课程,整个 课程由“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合成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与 物理化学实验”等三个部分组成,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根据复旦大学全面学 分制改革的课程框架,广泛吸收了国内外化学实验教学的先进理念及经 验,以实验技术为主线,由原来的“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 验”、“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整合而 成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是在原“普通化学实验A”和 “分析化学实验A(上)”两门课的基础上整合设立的。原“普通化学实 验A”是1994年为化学系一年级学生设立的基础实验课,含无机制备和定 性分析:原“分析化学实验A(上)”是1994年为化学系二年级学生开设 的,内容包括了滴定分析法及重量分析法。1999年,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以 技术要素为主线进行全面改革,将“普通化学实验A”和“分析化学实验 A(上)”合并为“普通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在一年级至二年级上半 学年进行教学。2002年,学校提出了具有复旦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一年 级设立平台课程“普通化学实验”,本课程也同时更名为“无机化学与化 学分析实验”,主要内容包含无机制备、离子性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以及无机制备加分析的复合实验。目前已编写并出版了《无机化学与化学 分析实验》教材(复旦大学赵滨等编著,2008年出版)。 “合成化学实验”是在原“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加以 部分“无机化学实验”内容整合而成的,课程以化学实验中的合成技术为 特点,涵盖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络合物的制备等内容,强调学生的基本合成 技能训练。原“有机化学实验”先后采用由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 室和兰州大学化学系于1978年合编出版的《有机化学实验》和由化学系

课程历史沿革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是化学类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实验课程,整 个课程由“无机化学本课程是化学类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实验课程,整个 课程由“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合成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与 物理化学实验”等三个部分组成,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根据复旦大学全面学 分制改革的课程框架,广泛吸收了国内外化学实验教学的先进理念及经 验,以实验技术为主线,由原来的“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 验”、“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整合而 成。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是在原“普通化学实验 A”和 “分析化学实验 A(上)”两门课的基础上整合设立的。原“普通化学实 验 A”是 1994 年为化学系一年级学生设立的基础实验课,含无机制备和定 性分析;原“分析化学实验 A(上)”是 1994 年为化学系二年级学生开设 的,内容包括了滴定分析法及重量分析法。1999 年,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以 技术要素为主线进行全面改革,将“普通化学实验 A”和“分析化学实验 A(上)”合并为“普通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在一年级至二年级上半 学年进行教学。2002 年,学校提出了具有复旦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一年 级设立平台课程“普通化学实验”,本课程也同时更名为“无机化学与化 学分析实验”,主要内容包含无机制备、离子性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以及无机制备加分析的复合实验。目前已编写并出版了《无机化学与化学 分析实验》教材(复旦大学赵滨等编著,2008 年出版)。 “合成化学实验”是在原“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加以 部分“无机化学实验”内容整合而成的,课程以化学实验中的合成技术为 特点,涵盖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络合物的制备等内容,强调学生的基本合成 技能训练。原“有机化学实验”先后采用由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 室和兰州大学化学系于 1978 年合编出版的《有机化学实验》和由化学系

谷珉珉、贾韵仪、姚子鹏等编写的《有机化学实验》为教材,目前的本课 程采用《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复旦大学李妙葵等编著,2006年出版)为 教材。 “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验”是于2000年由原“分析化学实验A(下)” 和“物理化学实验”两个使用物理仪器为主体的测试表征类实验整合而 成,使用《仪器分析化学实验》(复旦大学朱万森等编写,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8年)和《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复旦大学庄继华等修订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作为本课程的教材。原“分析化学实验A (下)”内容为仪器分析实验,由“仪器分析实验”(1979年)更名而 来。原“物理化学实验”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作为物理化学课的一部 分安排教学,1980年独立设课,使用由复旦大学等十四所高等院校编写出 版的第一本国内自编《物理化学实验》(1979年)为教材

谷珉珉、贾韵仪、姚子鹏等编写的《有机化学实验》为教材,目前的本课 程采用《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复旦大学李妙葵等编著,2006 年出版)为 教材。 “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验”是于 2000 年由原“分析化学实验 A(下)” 和“物理化学实验”两个使用物理仪器为主体的测试表征类实验整合而 成,使用《仪器分析化学实验》(复旦大学朱万森等编写,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8 年)和《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复旦大学庄继华等修订,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作为本课程的教材。原“分析化学实验 A (下)”内容为仪器分析实验,由“仪器分析实验”(1979 年)更名而 来。原“物理化学实验”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作为物理化学课的一部 分安排教学,1980 年独立设课,使用由复旦大学等十四所高等院校编写出 版的第一本国内自编《物理化学实验》(1979 年)为教材

课程设计思想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面向复旦大学化学类各专业(含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和高 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设。多年来,我们始终将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 为实验教学的核心,建立了“基础一综合一科研训练一一三阶段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 系,形成了阶梯式递进的全方位培养本科生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基础实验课程阶段是 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基础。这一阶段重 点在于训练学生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严格、规 范的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相关实验技术,具有扎实的动手动脑能 力,为后阶段打好基础:在这一阶段中,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拓展实验、综合性实验和 研究型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出于以上教学思想,我们将基础 化学实验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将整个基础化学实验训练阶段按实验技术为主线开设了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合成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验”等三 类实验,学生在两个学年内完成,共378学时,其中包括“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 (108学时)、“合成化学实验”(108学时)、以及“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验” (162学时)。各实验介绍如下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 大 合成化学实验 化学 实验 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

课程设计思想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面向复旦大学化学类各专业(含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和高 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设。多年来,我们始终将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 为实验教学的核心,建立了“基础-综合-科研训练——三阶段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 系,形成了阶梯式递进的全方位培养本科生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基础实验课程阶段是 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基础。这一阶段重 点在于训练学生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严格、规 范的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相关实验技术,具有扎实的动手动脑能 力,为后阶段打好基础;在这一阶段中,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拓展实验、综合性实验和 研究型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出于以上教学思想,我们将基础 化学实验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将整个基础化学实验训练阶段按实验技术为主线开设了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合成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验”等三 类实验,学生在两个学年内完成,共 378 学时,其中包括“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 (108 学时)、“合成化学实验”(108 学时)、以及“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验” (162 学时)。各实验介绍如下: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面向化学类二年级学生开设,分两个阶段,前半阶 段的学习内容包含化学原理实验、无机制备实验和经典的定量分析实验,训练学生扎实 的实验技术,并强调整个实验的综合考虑和统筹安排,强调“量”的概念,使学生在严 格的训练中理解体会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在丰富的实验现象和多变的实验过程 中动脑思考。后半阶段则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开设了多个复合型的制备加 化学分析实验,如硫代硫酸钠的制备与分析、氯化钡的制备与分析、从硫酸亚铁到三草 酸合铁酸钾的系列制备与分析等。这些实验将无机制备实验与定量及定性分析结合了起 来,既糅合进无机制备技术,又巩固了化学分析实验技术,使学生对于从合成制备到产 品分析有了全过程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中各个环节的关注,大大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还为学生开设了 些教学计划外的开放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些拓展性、综合性的实验,如各种未知样 (包括生活中的食品、药品)的检测,供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周末或其它课余时间选 做,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素养 合成化学实验 “合成化学实验”是面向大学二年级学生的一门集有机合成和络合物合成为一体 的实验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课程强调化学实验中的合成技能,跳出了原来有机化学 实验的局限。我们将本课程分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阶段(50%)、提高型实验阶段 (30%)和研究训练实验阶段(20%)等三个阶段实施教学。在基本实验技能训练阶 段,我们将以往的基本操作单元穿插到一些经典合成实验中,使学生在化合物的合成中 掌握基本的合成实验技能,一举两得;在提高型实验阶段中,我们则安排了一些综合性 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合成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些现代合成实验技 术,如无水无氧操作、TLC跟踪反应技术等,了解从化合物合成到表征的完整过程,培养 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训练实验阶段,我们将科研中的一些研究 成果设计成研究型实验,如“二芳基醚的合成一一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旋光性 a-羟基酸的制备”等,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独自或以小组合作形式 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并以论文形式完成实验报告。使学生通过这类实验的训练,学习如 何开展科学研究,初步了解了科学研究过程,巩固了所学知识,受到学生的肯定和欢 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面向化学类二年级学生开设,分两个阶段,前半阶 段的学习内容包含化学原理实验、无机制备实验和经典的定量分析实验,训练学生扎实 的实验技术,并强调整个实验的综合考虑和统筹安排,强调“量”的概念,使学生在严 格的训练中理解体会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在丰富的实验现象和多变的实验过程 中动脑思考。后半阶段则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开设了多个复合型的制备加 化学分析实验,如硫代硫酸钠的制备与分析、氯化钡的制备与分析、从硫酸亚铁到三草 酸合铁酸钾的系列制备与分析等。这些实验将无机制备实验与定量及定性分析结合了起 来,既糅合进无机制备技术,又巩固了化学分析实验技术,使学生对于从合成制备到产 品分析有了全过程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中各个环节的关注,大大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 还为学生开设了一 些教学计划外的开放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些拓展性、综合性的实验,如各种未知样 (包括生活中的食品、药品)的检测,供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周末或其它课余时间选 做,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素养。 合成化学实验: “合成化学实验”是面向大学二年级学生的一门集有机合成和络合物合成为一体 的实验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课程强调化学实验中的合成技能,跳出了原来有机化学 实验的局限。我们将本课程分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阶段(50%)、提高型实验阶段 (30%)和研究训练实验阶段(20%)等三个阶段实施教学。在基本实验技能训练阶 段,我们将以往的基本操作单元穿插到一些经典合成实验中,使学生在化合物的合成中 掌握基本的合成实验技能,一举两得;在提高型实验阶段中,我们则安排了一些综合性 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合成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些现代合成实验技 术,如无水无氧操作、TLC 跟踪反应技术等,了解从化合物合成到表征的完整过程,培养 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训练实验阶段,我们将科研中的一些研究 成果设计成研究型实验,如“二芳基醚的合成——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旋光性 a-羟基酸的制备”等,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独自或以小组合作形式 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并以论文形式完成实验报告。使学生通过这类实验的训练,学习如 何开展科学研究,初步了解了科学研究过程,巩固了所学知识,受到学生的肯定和欢 迎。 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验:

“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验”面向大二、三年级学生开设,分三个学期完成。其 中有关仪器分析部分的内容相对于以前有了很大的调整,80%以上内容为新设计实验 大幅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和纯样品分析实验,加大了实际样品的复杂性,增加样品前处理 的难度,使仪器分析实验内容更接近实际。教学中,为满足不同个性需求,实施因材施 教,对能力强、潜力大的学生增加拓展实验和研究型实验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 教育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物理化学实验部分着重于实验基本原理(包括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的传授和实验技术 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优良的素质。教学中以经典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技术 为主,辅以现代测量技术和方法,剖析实验设计思路和变量转换技巧,加强学生的基础 训练,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现象进而分析判断、逻辑推理、作出结论的能力,以及正确设 计实验(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既 要求学生制备一些常用的小仪器设备、使用了自制仪器,还在教学中配置了较为先进的 仪器,使学生能了解现代物理化学测量仪器的发展。同时在教学中坚持双语教学,要求 学生在教学期间至少完成二次“科技论文”格式的实验报告,以训练学生科技论文的撰 写能力

“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验”面向大二、三年级学生开设,分三个学期完成。其 中有关仪器分析部分的内容相对于以前有了很大的调整,80%以上内容为新设计实验, 大幅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和纯样品分析实验,加大了实际样品的复杂性,增加样品前处理 的难度,使仪器分析实验内容更接近实际。教学中,为满足不同个性需求,实施因材施 教,对能力强、潜力大的学生增加拓展实验和研究型实验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 教育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物理化学实验部分着重于实验基本原理(包括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的传授和实验技术 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优良的素质。教学中以经典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技术 为主,辅以现代测量技术和方法,剖析实验设计思路和变量转换技巧,加强学生的基础 训练,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现象进而分析判断、逻辑推理、作出结论的能力,以及正确设 计实验(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既 要求学生制备一些常用的小仪器设备、使用了自制仪器,还在教学中配置了较为先进的 仪器,使学生能了解现代物理化学测量仪器的发展。同时在教学中坚持双语教学,要求 学生在教学期间至少完成二次“科技论文”格式的实验报告,以训练学生科技论文的撰 写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开放式教学,鼓励个性化发展。 我们在完成正常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秩序的前提下,“见 缝插针”地寻找机会开展开放实验,鼓励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在必修内容 之外选做拓展实验内容。如在“仪器分析实验”课中的气相色谱实验可以 加做载气流速对色谱峰的影响:在髙效液相色谱法实验中,学生可以在标 准曲线法的基础上再选做标准加入法的内容;还可以自行带来食品样品如 饮料、牛奶等进行防腐剂和甜味剂的测定。以此增加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及 做好实验的自信心,并从拓宽实验内容中进一步思考问题,加深对实验的 理解。又如在“合成化学实验”中的“文献型开放实验一一麻醉药苯唑卡 因的合成路线探讨”实验中,我们给学生规定了几个可用的起始化合物, 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自己确定几种合成目标分子的方法(多步骤)。在 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对实验进行了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课内外实验时 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潜能和对化学实验 的兴趣。 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实验课主讲教师的作用,注意改 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和提问式实 验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己“领悟”,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思 考,既动手、又动脑,从实践中求知。如教师在讲解中不搞教师“一言 堂”,经常问学生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参与讨论,留给他们 一定的空间。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勤于观察,在发现学生出现问题时不 只是简单地纠正了事,而是先让学生思考,启发他们找到问题所在,以培 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训练了实验技能,更 能使他们经常思考为什么,从寻常实验中学到了不寻常知识,提高了他们 的综合能力。如在仪器分析实验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奶粉中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开放式教学,鼓励个性化发展。 我们在完成正常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秩序的前提下, “见 缝插针”地寻找机会开展开放实验,鼓励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在必修内容 之外选做拓展实验内容。如在“仪器分析实验”课中的气相色谱实验可以 加做载气流速对色谱峰的影响;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中,学生可以在标 准曲线法的基础上再选做标准加入法的内容;还可以自行带来食品样品如 饮料、牛奶等进行防腐剂和甜味剂的测定。以此增加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及 做好实验的自信心,并从拓宽实验内容中进一步思考问题,加深对实验的 理解。又如在“合成化学实验”中的“文献型开放实验——麻醉药苯唑卡 因的合成路线探讨”实验中,我们给学生规定了几个可用的起始化合物, 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自己确定几种合成目标分子的方法(多步骤)。在 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对实验进行了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课内外实验时 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潜能和对化学实验 的兴趣。 2.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实验课主讲教师的作用,注意改 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和提问式实 验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己“领悟”,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思 考,既动手、又动脑,从实践中求知。如教师在讲解中不搞教师“一言 堂”,经常问学生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参与讨论,留给他们 一定的空间。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勤于观察,在发现学生出现问题时不 只是简单地纠正了事,而是先让学生思考,启发他们找到问题所在,以培 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训练了实验技能,更 能使他们经常思考为什么,从寻常实验中学到了不寻常知识,提高了他们 的综合能力。如在仪器分析实验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奶粉中的

钙”实验教学中,当学生进行共存元素影响实验时,试样中加入钾离子的 影响在理论上是消除电离干扰,导致吸光度増大,但是学生的实验结果却 与理论预测相反,学生们提出了多种可能的影响因素,此时教师鼓励学生 当场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一做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等,使 学生能从中体味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 3.强化实验报告环节,培养科学素养。 我们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对学生的实验报告作出了 不同要求,低年级提供规范的各类实验报告形式,以统一方式记录实验数 据和现象,重点在于建立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与方式。化学类学生在进入 专业实验后,要求学生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目的要求、原理、实验 步骤、数据及其处理、重要结论及讨论等。专业课程后阶段则要求实验报 告逐步向研究论文形式靠近,为其后的科学研究作准备。要求教师必须认 真批改报告,细致到报告中的错别字的修改,并要求教师在发还报告时与 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中心目前已建设了实验中心网站,学生可以在网页 上方便的查阅各类实验相关信息,利用已上传的多媒体课件和标准化操作 视频在实验前进行预习,保证在进入教学实验室之前已对实验有了较为全 面的了解。实验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实验预习 的问题,同时也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助教带教提供了统一的教学规范, 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师资水平不齐带来的矛盾 在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的同时,根据化学实验的特点,我们坚持在教 学中对基本操作进行面对面的示范,细心讲解每一个规范操作的要点,在 实验过程中加强巡视和具体指导。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在短 时间内掌握规范安全的实验操作要领,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 5.重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引入先进实验技术

钙”实验教学中,当学生进行共存元素影响实验时,试样中加入钾离子的 影响在理论上是消除电离干扰,导致吸光度增大,但是学生的实验结果却 与理论预测相反,学生们提出了多种可能的影响因素,此时教师鼓励学生 当场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一做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等,使 学生能从中体味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 3. 强化实验报告环节,培养科学素养。 我们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对学生的实验报告作出了 不同要求,低年级提供规范的各类实验报告形式,以统一方式记录实验数 据和现象,重点在于建立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与方式。化学类学生在进入 专业实验后,要求学生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目的要求、原理、实验 步骤、数据及其处理、重要结论及讨论等。专业课程后阶段则要求实验报 告逐步向研究论文形式靠近,为其后的科学研究作准备。要求教师必须认 真批改报告,细致到报告中的错别字的修改,并要求教师在发还报告时与 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4.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中心目前已建设了实验中心网站,学生可以在网页 上方便的查阅各类实验相关信息,利用已上传的多媒体课件和标准化操作 视频在实验前进行预习,保证在进入教学实验室之前已对实验有了较为全 面的了解。实验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实验预习 的问题,同时也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助教带教提供了统一的教学规范,一 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师资水平不齐带来的矛盾。 在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的同时,根据化学实验的特点,我们坚持在教 学中对基本操作进行面对面的示范,细心讲解每一个规范操作的要点,在 实验过程中加强巡视和具体指导。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在短 时间内掌握规范安全的实验操作要领,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 5. 重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引入先进实验技术

基础实验中以经典实验居多,如何将现代的实验方法引 入到传统基础实验的教学中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将先进 的实验技术有机地融合到传统的实验中去,让学生在受到应有的基础实验 训练上,还能了解到现代的实验技术。如在“合成化学实验”中,我们在 一些实验中加入薄层层析方法跟踪反应,用谱学方法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纯 度,还在研究型实验中尝试将有机化学研究方法学的研究手段用于实验教 学中,让学生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 6.重视素质培养,改进实验考核方法 根据实验课的年级及课程特点不同,我们在期末或采用 实验操作方式进行考核,或使用实验操作结合笔试考核方式,目的是为了 检査学生对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考核注重平时 实验的全过程,强调学生手脑并用,强调实验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 在基础实验中,学生的实验成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实验考核、实验预 习、操作规范程度、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的质量,同时还考虑学生在开放 实验中的表现;在综合实验阶段中,实验考核注重学生对资料的收集、实 验方案的制定、团体的合作态度、实验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实验报告中对数 据的分析、解释以及讨论。在科学研究训练实验阶段中,则从学生在课题 研究阶段的开题、研究过程以及论文报告等多方面考核学生的科学研究素 质和能力

基础实验中以经典实验居多,如何将现代的实验方法引 入到传统基础实验的教学中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将先进 的实验技术有机地融合到传统的实验中去,让学生在受到应有的基础实验 训练上,还能了解到现代的实验技术。如在“合成化学实验”中,我们在 一些实验中加入薄层层析方法跟踪反应,用谱学方法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纯 度,还在研究型实验中尝试将有机化学研究方法学的研究手段用于实验教 学中,让学生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 6. 重视素质培养,改进实验考核方法 根据实验课的年级及课程特点不同,我们在期末或采用 实验操作方式进行考核,或使用实验操作结合笔试考核方式,目的是为了 检查学生对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考核注重平时 实验的全过程,强调学生手脑并用,强调实验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 在基础实验中,学生的实验成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实验考核、实验预 习、操作规范程度、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的质量,同时还考虑学生在开放 实验中的表现;在综合实验阶段中,实验考核注重学生对资料的收集、实 验方案的制定、团体的合作态度、实验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实验报告中对数 据的分析、解释以及讨论。在科学研究训练实验阶段中,则从学生在课题 研究阶段的开题、研究过程以及论文报告等多方面考核学生的科学研究素 质和能力

课程特色和创新点 本课程具有以下创新点: 1.先进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努力贯通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 学科的实验内容,以新的思路整合实验课程,减少了重复性内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 2.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将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实验教学的核心, 在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开展拓展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 型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高素质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实验教学队伍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传帮带优良传 统,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多来自科研一线,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水平

课程特色和创新点 本课程具有以下创新点: 1.先进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努力贯通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 学科的实验内容,以新的思路整合实验课程,减少了重复性内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 率。 2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将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实验教学的核心, 在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开展拓展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 型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高素质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实验教学队伍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传帮带优良传 统,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多来自科研一线,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水平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X)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