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圣泉中学研究课教学设计 课题:范进中举 授课人:李艳辉 地点:九(13)班 时间:2009年10月30日上午第四节 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是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范进中举》通过对比描写范 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 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真实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会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力,并且已经学过了几个小说单元,已经 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同时,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对本文节选故事的 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有个大体的把握,所以要求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 通过梳理情节,概括内容,归纳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这是小说阅读的一种基本模式。 这节课也将采用这一方法。这既是对前面所学小说阅读方法的巩固,也是对今后小说阅读 教学的延伸。 教学过程: 学生自学事宜 教师引导事宜 备注 明确自 1、板书课题 1、生聆听,进入情景 1、随谈导入 学重点 2、小黑板出 2、齐读自学重点 2、出示自学重点 示自学重点 教师要加大巡视的 围绕重 默读,梳理情节: 力度,力求关注每个 1、简要复述故事内容,说清时,学生,引导学生紧扣 点自学 教师板书 地,人,起因,经过,结果。重点自学。同时,根 2、读完后你有何感受? 据学生自学情况合 理调控时间
肥东圣泉中学研究课教学设计 课 题:范进中举 授课人:李艳辉 地 点:九(13)班 时 间:2009 年 10 月 30 日上午第四节 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是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范进中举》通过对比描写范 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 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真实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会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力,并且已经学过了几个小说单元,已经 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同时,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对本文节选故事的 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有个大体的把握,所以要求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 通过梳理情节,概括内容,归纳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这是小说阅读的一种基本模式。 这节课也将采用这一方法。这既是对前面所学小说阅读方法的巩固,也是对今后小说阅读 教学的延伸。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自学事宜 教师引导事宜 备注 明确自 学重点 1、生聆听,进入情景 2、齐读自学重点 1、随谈导入 2、出示自学重点。 1、板书课题 2、小黑板出 示自学重点 围绕重 点自学 (一) 默读,梳理情节: 1、简要复述故事内容,说清时, 地,人,起因,经过,结果。 2、读完后你有何感受? 教师要加大巡视的 力度,力求关注每个 学生,引导学生紧扣 重点自学。同时,根 据学生自学情况合 理调控时间。 教师板书
品读,范进“发疯”一段: 教师也要加大巡视 1多种方式朗读该段。 的力度,指导学生和 围绕重 2品析作者对范进的语言,动作,神发现他们交流时的结合文本 点自学 态的描写。 亮点以及问题。代表思考讨论 3范进为什么会对科举如此痴迷?中汇报时教师要给予 举后为什么又疯了? 及时的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的问 讨论自 题力求灵活面对,机 学未解 处 点拨自 教师根据本节课学生自学、讨论、汇报等学习情况作简单总结。 学得失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看到了这样一个白发苍苍的 巩固自 了解学生的 老者考了三十几年的科举,终于一日成名,尽喜极 学成果 巩固情况。 而疯,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范进 中举 吴 敬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围绕重 点自学 (二) 品读,范进“发疯”一段: 1 多种方式朗读该段。 2 品析作者对范进的语言,动作,神 态的描写。 3 范进为什么会对科举如此痴迷?中 举后为什么又疯了? 教师也要加大巡视 的力度,指导学生和 发现他们交流时的 亮点以及问题。代表 汇报时教师要给予 及时的点拨。 结合文本 思考讨论 讨论自 学未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问 题力求灵活面对,机 智处理。 点拨自 学得失 教师根据本节课学生自学、讨论、汇报等学习情况作简单总结。 巩固自 学成果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看到了这样一个白发苍苍的 老者考了三十几年的科举,终于一日成名,尽喜极 而疯,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了解学生的 巩固情况。 板书设计 范进 中举 吴敬梓 悲 疯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