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三中 2013届高三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12分)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互相) 善万物之得时(喜好,羡慕) B.愿以十五城请易壁(交换) 形影相吊(凭吊) C.自分已死久矣(料想,断定) 妙尽璇玑之正(道理) D.始速祸焉(迅速) 殆有神护者(大概)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拜送书于庭 召有司案图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请毕今日之驩 C.云销雨霁 夙遭闵凶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遥襟甫畅 3.下列各项中包含古今异义词最少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B.武等实在 幼稚盈室 C.悦亲戚之情话 臣之辛苦 D.感吾生之行休 赵王以为贤大 4.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臣请完璧归赵(2)舍相如广成传(3)且庸人尚羞之(4)王必欲降武(5)故令 人持璧归,间至赵矣(6)得夜见汉使(7)乃使其从者衣褐(8)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 仇也(9)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10)当敛裳宵逝(11)左右欲刃相如(12)眄 庭柯以怡颜 A.(1)(4)(12)/(2)(7)(9)(1)/(5)(6)(10)/(3)(8) B.(1)(2)(4)/(7)(9)(11)/(5)(6)(10)/(3)(8)(12) C.(1)(9)(12)/(2)(6)(7)(11/(5)(|0)/(3)(4)(8) D.(1)(4)(11)/(2)(5)(7)(9)/(6)10)/(3)(8)(12) 5.下列各颈中“以”字的意义与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泊牧以谗诛 B.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C.不赂者以赂者丧 D.空以身膏草野 6.下列各项中句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④以勇气闻于诸侯
福建省福州三中 2013 届高三 12 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12 分)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互相) 善.万物之得时(喜好,羡慕)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交换) 形影相吊.(凭吊) C.自分.已死久矣(料想,断定) 妙尽璇玑之正.(道理) D.始速.祸焉(迅速) 殆.有神护者(大概)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拜送书于庭 召有司案图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请毕今日之驩 C.云销雨霁 夙遭闵凶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遥襟甫畅 3.下列各项中包含古今异义词最少的一项是 ( ) A.思厥先祖父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B.武等实在 幼稚盈室 C.悦亲戚之情话 臣之辛苦 D.感吾生之行休 赵王以为贤大夫 4.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1)臣请完.璧归赵(2)舍.相如广成传(3)且庸人尚羞.之(4)王必欲降.武(5)故令 人持璧归,间.至赵矣(6)得夜.见汉使(7)乃使其从者衣.褐(8)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 仇也(9)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10)当敛裳宵.逝 (11)左右欲刃.相如(12)眄 庭柯以怡.颜 A.(1)(4)(12)/(2)(7)(9)(1l)/(5)(6)(10)/(3)(8) B.(1)(2)(4)/(7)(9)(1l)/(5)(6)(10)/(3)(8)(12) C.(1)(9)(12)/(2)(6)(7)(11/(5)(l0)/(3)(4)(8) D.(1)(4)(11)/(2)(5)(7)(9)/(6)10)/(3)(8)(12) 5.下列各颈中“以”字的意义与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 ) A.洎牧以.谗诛 B.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C.不赂者以.赂者丧 D.空以.身膏草野 , 6.下列各项中句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④以勇气闻于诸侯
(4)而君幸于赵王(5)君何以知燕王?(6)验之以事(7)子卿尚复谁为乎?(8苟 以天下之大 A.(1)(4)/(2)(3)/(5)(6)(8)/(7) B.(1)(4)/(2)(8)/(3)(6)/(5)(7) (1)(2)/(3)(4)/(5)(6)(7)(8) 二、(13分)必修文言知识 第题: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第2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人生如梦 2. 风飘飘而吹衣。 3.景翳翳以将入 4.山原旷其盈视 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6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⑨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④之。稍 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 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 古方山冠⑤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⑥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日:“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暨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⑦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⑧,余在歧 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⑨ 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土。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 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4)而君幸于赵王(5)君何以知燕王?(6)验之以事(7)子卿尚复谁为乎?(8 苟 以天下之大 A.(1)(4)/(2)(3)/(5)(6)(8)/(7) B.(1)(4)/(2)(8)/(3)(6)/(5)(7) C.(1)(2)/(3)(8)/(4)(6)/(5)(7) D.(1)(2)/(3)(4)/(5)(6)(7)(8) 二、(13 分)必修文言知识 第 l 题: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第 2 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人生如梦, 。 2. ,风飘飘而吹衣。 3.景翳翳以将入, 。 4.山原旷其盈视, 。 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6.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1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l-4 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④之。稍 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 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 古方山冠⑤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⑥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⑦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⑧,余在歧 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⑨ 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 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 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干匹,亦足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苏轼选 ①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宋时同属淮南西路。②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 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 者常喜戴之。④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第3题: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节、行为 方山子怒马独出 怒:使.怒 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 第4题: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 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2分)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士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 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予光、黄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⑥ 第5题: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 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 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间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 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 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上种形象的 折射 第6题: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环堵萧然,而妻予奴婢皆有自得之意。(2分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2分)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 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一一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苏轼选 集》 ①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宋时同属淮南西路。②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 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 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 者常喜戴之。④ 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第 3 题: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节、行为 C.方山子怒.马独出 怒:使…怒 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 第 4 题: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 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 (2 分)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 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予光、黄 间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第 5 题: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 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 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间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 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 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上种形象的 折射。 第 6 题: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环堵萧然,而妻予奴婢皆有自得之意。(2 分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2 分)
四、(16分)经典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第7题: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瑞珏知道了觉新和梅过去的关系以及觉新为什么特别喜欢梅花的原因,她主动找梅 交谈,梅坦率地向她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瑞珏回去后内心非常痛苦, 好多天不理觉新 B.冯云卿是有名的“笑面虎”,有名的“长线放远鹞”的盘剥者,“高利贷网”布置得非常 严密,恰像一只张网捕捉飞虫的蜘蛛。 靠放高利贷盘剥农民起家的“笑面虎″冯云卿,为了躲避农民的反抗,带着全家搬到 上海。在上海盲目投资公债市场,亏损八万多元,到了破产的境地。(《子夜》) C.在晴雯被撵出大观园后,宝玉终究放心不下,便偷偷去看了她。晴雯把自己的发簪 交与宝玉留作纪念,她哭道,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就说是我的,即担了虚名,越 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当晚,宝玉守着晴雯直到她去世。(《红楼梦》) D.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 倚住黛玉,腾也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命紫鹃找出旧日题诗的绢子,撕扯 不动,就撂在火盐上烧了。紫鹃悲愤交加,却见不到贾母、宝玉等人的踪影。(《红 楼梦》) E.聂赫留朵夫决定陪玛丝洛娃…起去西伯利亚服役,他回家乡处理田产,看到农村 副破败景象,农民都在挨饿,他知道这是农民们的土地被夺走的结果。于是,他决 定放弃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只收取租金,而且租金由农民自己支配,用 于公共事业,(《复活》) 第8题:简答题(5分)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时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 而不僵′,必须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在什么场合说的这番话?请简述 事情的始末。 经典阅读 第9题;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孟子、)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 者也。王请大之 人横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 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孟子。梁惠王下》) 1.在交谈中,孟子为侍么要对齐宣王提及周武王有什么用意?(3分) 2.在这一文段中,孟子谈及两种勇,各有什么特点?(3分)
四、(16 分)经典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第 7 题: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瑞珏知道了觉新和梅过去的关系以及觉新为什么特别喜欢梅花的原因,她主动找梅 交谈,梅坦率地向她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瑞珏回去后内心非常痛苦, 好多天不理觉新。 B. 冯云卿是有名的“笑面虎”,有名的“长线放远鹞”的盘剥者,“高利贷网”布置得非常 严密,恰像一只张网捕捉飞虫的蜘蛛。 靠放高利贷盘剥农民起家的“笑面虎”冯云卿,为了躲避农民的反抗,带着全家搬到 上海。在上海盲目投资公债市场,亏损八万多元,到了破产的境地。(《子夜》) C.在晴雯被撵出大观园后,宝玉终究放心不下,便偷偷去看了她。晴雯把自己的发簪 交与宝玉留作纪念,她哭道,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就说是我的,即担了虚名,越 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当晚,宝玉守着晴雯,直到她去世。(《红楼梦》) D.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 倚住黛玉,腾也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命紫鹃找出旧日题诗的绢子,撕扯 不动,就撂在火盐上烧了。紫鹃悲愤交加,却见不到贾母、宝玉等人的踪影。(《红 楼梦》) E.聂赫留朵夫决定陪玛丝洛娃…起去西伯利亚服役,他回家乡处理田产,看到农村一 副破败景象,农民都在挨饿,他知道这是农民们的土地被夺走的结果。于是,他决 定放弃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只收取租金,而且租金由农民自己支配,用 于公共事业,(《复活》) 第 8 题:简答题(5 分)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时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 而不僵’,必须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在什么场合说的这番话?请简述 事情的始末。 经典阅读 第 9 题;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 分)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孟子、)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 者也。王请大之!.…一人横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怒而安天下之 民 。 今 王 亦 一 怒 而 安 天 下 之 民 , 民 惟 恐 王 之 不 好 勇 也 。 (《孟子。梁惠王下》) 1.在交谈中,孟子为侍么要对齐宣王提及周武王,有什么用意?(3 分) 2.在这一文段中,孟子谈及两种勇,各有什么特点?(3 分)
五、(18分)文学鉴赏 (一),(6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第10题: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的景物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第11题: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3分) (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王烈:甘做乡野一画贤 文/罗先哲 王烈学画之初,就对竹兰情有独钟。四十余年来,他对宋代文同至清郑燮、蒲华等一百 五十余位兰竹大家的作品,逐一反复研究,探索其神韵,得其精髓,力创新意,建造着属于 自己的艺术殿堂。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烈得知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于希 宁教授家中有一部日文版的《支那书画大成兰竹集》。这部书在山东已是孤本,于先生视为 家宝,从不外借。一个深秋飘雨的季节,王烈从淄博赴济南于先生家登门求借。他首先做了 自我介绍,又当场作画。于先生被王烈的真诚和执著所感动,破例将画集借给王烈,但与其 约法三章:一是只能自己看;二是必须亲自送还,不准邮寄,不准托人捎送;三是限期七天。 王烈抱起画集,如获至宝地急速赶回淄博。他买了几大包饼干,提了几暖瓶开水,把自己反 锁在屋里。整整五天六夜,他未走出房门,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看,又临摹了二百八十六张兰 竹画。第七天中午,王烈赶往济南,推开于先生的家门。当于老得知他在五六天内竟然临摹 了那么多兰竹画时,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王烈异常疲惫地赶回淄博,回到宿舍怎么也脱 不下鞋子一一脚背肿得撑破了皮,小腿肿得像牛腿。正是凭着这种执著精神,他的绘画技法 越来越精。 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是王烈从事国画创作以来坚定不移的信念。20世纪70
五、(18 分)文学鉴赏 (一),(6 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第 10 题: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的景物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3 分) 第 11 题: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3 分) (二)(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王烈:甘做乡野一画贤 文/罗先哲 王烈学画之初,就对竹兰情有独钟。四十余年来,他对宋代文同至清郑燮、蒲华等一百 五十余位兰竹大家的作品,逐一反复研究,探索其神韵,得其精髓,力创新意,建造着属于 自己的艺术殿堂。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烈得知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于希 宁教授家中有一部日文版的《支那书画大成兰竹集》。这部书在山东已是孤本,于先生视为 家宝,从不外借。一个深秋飘雨的季节,王烈从淄博赴济南于先生家登门求借。他首先做了 自我介绍,又当场作画。于先生被王烈的真诚和执著所感动,破例将画集借给王烈,但与其 约法三章:一是只能自己看;二是必须亲自送还,不准邮寄,不准托人捎送;三是限期七天。 王烈抱起画集,如获至宝地急速赶回淄博。他买了几大包饼干,提了几暖瓶开水,把自己反 锁在屋里。整整五天六夜,他未走出房门,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看,又临摹了二百八十六张兰 竹画。第七天中午,王烈赶往济南,推开于先生的家门。当于老得知他在五六天内竟然临摹 了那么多兰竹画时,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王烈异常疲惫地赶回淄博,回到宿舍怎么也脱 不下鞋子——脚背肿得撑破了皮,小腿肿得像牛腿。正是凭着这种执著精神,他的绘画技法 越来越精。 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是王烈从事国画创作以来坚定不移的信念。20 世纪 70
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王烈九下江南写生。其间,同去的画友都忙里偷闲逛城市,买东西 他则一头扎进竹林里,细细观察体会,找素材、写生,一画就是几个小时。风雨雾露、春夏 秋冬,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季节竹子的变化,历历在目,颇有心得。每次从江南返回淄博 后,几百张写生素材摆满了床上地下,王烈一张张地回想着翠竹的长势与变化。一时兴起, 挥毫即作,江南幽篁,亭亭立于纸上。每一张画中,都融入了他的心血和才智,韵味无穷。 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经过多年的思索,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坚定不移地 实践着。一是探索画竹的构图,大胆创新,不拘泥于古人,亦不蹈今人,精、简、奇、崛 二是在题款上,善于用简洁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词语,使题款与画作和谐-体,珠联璧合 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在一篇散文里写道:“王烈先生的兰竹,按其功力来说,已经可以进入 大师之境界,但先生的闲云野鹤孤傲不群却影响了作品的传播。 闲云野鹤,孤傲不群″。王烈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传统文化人的这种品格。20世纪8 年代中期,已届不惑之年的王烈,远离闹市,在颜山城南山顶间小屋里住了下来一一那原 是看林人的山房,这座小山房,不足二十平方米,四周无路,全是碎石,路滑难行。他在这 里一住就是三年。除非有紧急的事情他才下山到单位去,平常就在此专心致志地创作,生活 非常艰苦,他却十分舒心。 1993年内退后,王烈毅然离开城市,回到老家利津县台子庄的老宅子里。干干净净的 农家院落,低矮的院墙,简陋的木门,门上方镶着竺竹苑"的牌匾,院里栽种着翠竹和兰草, 满院滴翠。屋前有供来访朋友喝茶、聊天、下棋用的石桌石鼓。堂屋门口贴着他书写的副 对联,上联是:泥舍久居心自乐,下联为:篱院长守身更舒。横批:老屋隐土。 有媒体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何避居乡间,王烈坦诚地说:“我作为一个画家,在什么情 况下才觉得遗憾和愧疚?决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是作品缺少激情和灵感 没有把内在的感情倾泻出来。艺术需要孤独,艺术家需要静心
年代初到 80 年代中期,王烈九下江南写生。其间,同去的画友都忙里偷闲逛城市,买东西, 他则一头扎进竹林里,细细观察体会,找素材、写生,一画就是几个小时。风雨雾露、春夏 秋冬,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季节竹子的变化,历历在目,颇有心得。每次从江南返回淄博 后,几百张写生素材摆满了床上地下,王烈一张一张地回想着翠竹的长势与变化。一时兴起, 挥毫即作,江南幽篁,亭亭立于纸上。每一张画中,都融入了他的心血和才智,韵味无穷。 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经过多年的思索,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坚定不移地 实践着。一是探索画竹的构图,大胆创新,不拘泥于古人,亦不蹈今人,精、简、奇、崛; 二是在题款上,善于用简洁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词语,使题款与画作和谐一体,珠联璧合。 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在一篇散文里写道:“王烈先生的兰竹,按其功力来说,已经可以进入 大师之境界,但先生的闲云野鹤孤傲不群却影响了作品的传播。” “闲云野鹤,孤傲不群”。王烈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传统文化人的这种品格。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已届不惑之年的王烈,远离闹市,在颜山城南山顶一间小屋里住了下来——那原 是看林人的山房,这座小山房,不足二十平方米,四周无路,全是碎石,路滑难行。他在这 里一住就是三年。除非有紧急的事情他才下山到单位去,平常就在此专心致志地创作,生活 非常艰苦,他却十分舒心。 1993 年内退后,王烈毅然离开城市,回到老家利津县台子庄的老宅子里。干干净净的 农家院落,低矮的院墙,简陋的木门,门上方镶着“兰竹苑”的牌匾,院里栽种着翠竹和兰草, 满院滴翠。屋前有供来访朋友喝茶、聊天、下棋用的石桌石鼓。堂屋门口贴着他书写的一副 对联,上联是:泥舍久居心自乐,下联为:篱院长守身更舒。横批:老屋隐士。 有媒体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何避居乡间,王烈坦诚地说:“我作为一个画家,在什么情 况下才觉得遗憾和愧疚?决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是作品缺少激情和灵感, 没有把内在的感情倾泻出来。艺术需要孤独,艺术家需要静心
王烈对自己的绘画要求非常严格。每次画好一幅画,总是要挂在画室的墙上自己先看。 看上几天后觉得不足,心中萌生出新的章法和构思,就铺纸挥墨另画。就这样,一而再,再 而三,每作一幅画他都认为不完美。画,愈画愈难。"这是王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 时常对人们说:“我画画永远从零开始,永远在起跑线上。” 王烈在艺术创造上一贯主张求真,鄙视哗众取宠,不愿包装与炒作,始终以一种平和的 心态进行国画艺术的探索。不逐名利,务实自励,默默耕耘。“退掉官方协会茧,甘做乡野 画贤。写兰写竹写自我,自由自在天地间。 (选自《名人传记》,有 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传记开头详细记述王烈向于希宁教授真诚求借孤本的情形突出了王烈对绘画艺术的 真诚热爱和执着追求 B.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认为艺术家应更多地师从古人,但不能拘泥于古人, 更不必借鉴今人 C.王烈远离闹市、避居乡间的主要原因是要避开官场俗务,获得自由的创作空间,找 到创作激情和灵感。 D.“画,愈画愈难”在文中的意思是当画艺达到极高境界后,再想有所突破、提升十分 困难的 王烈认为画家不应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遗憾和愧疚,而应因作品缺少 激情和灵感而感到遗憾和愧疚 第13题:王烈“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的具体表现分别有哪些?(6分) 第14题文章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展现王烈的大师风范?结合文本任选两种简要赏析。(6分) 六、(11分)语言应用 第15题: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 分) 微博是一种篇幅限制在140字以内,主要靠网民主动访问传播,作者所发的毎条信息都 能及时送到用户的首页,无须对方主动访问,且与QQ有明显不同一-QQ的信息只能个人 查看,微博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属于典型的一对多传播的信息发布平台 第16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尚的一组是()(2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王烈对自己的绘画要求非常严格。每次画好一幅画,总是要挂在画室的墙上自己先看。 看上几天后觉得不足,心中萌生出新的章法和构思,就铺纸挥墨另画。就这样,一而再,再 而三,每作一幅画他都认为不完美。“画,愈画愈难。”这是王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 时常对人们说:“我画画永远从零开始,永远在起跑线上。” 王烈在艺术创造上一贯主张求真,鄙视哗众取宠,不愿包装与炒作,始终以一种平和的 心态进行国画艺术的探索。不逐名利,务实自励,默默耕耘。“退掉官方协会茧,甘做乡野 一画贤。写兰写竹写自我,自由自在天地间。” (选自《名人传记》,有 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传记开头详细记述王烈向于希宁教授真诚求借孤本的情形突出了王烈对绘画艺术的 真诚热爱和执着追求。 B.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认为艺术家应更多地师从古人,但不能拘泥于古人, 更不必借鉴今人。 C.王烈远离闹市、避居乡间的主要原因是要避开官场俗务,获得自由的创作空间,找 到创作激情和灵感。 D.“画,愈画愈难”在文中的意思是当画艺达到极高境界后,再想有所突破、提升十分 困难的。 E.王烈认为画家不应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遗憾和愧疚,而应因作品缺少 激情和灵感而感到遗憾和愧疚。 第 13 题:王烈“ 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 的具体表现分别有哪些? (6 分) 第 14 题文章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展现王烈的大师风范?结合文本任选两种简要赏析。(6 分) 六、(11 分)语言应用 第 15 题: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 4 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 分) 微博是一种篇幅限制在 140 字以内,主要靠网民主动访问传播,作者所发的每条信息都 能及时送到用户的首页,无须对方主动访问,且与 QQ 有明显不同——QQ 的信息只能个人 查看,微博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属于典型的一对多传播的信息发布平台 第 16 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尚的一组是( )(2 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①④ 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⑤⑥④⑥①② 第17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江南stye》来自韩国俚语,即为“高富帅”之意,所谓的“江南”是指韩国首都 首尔一个富裕和时尚的地区,住着政界、商界以及娱乐界顶尖的明星们 “哥就是江南范儿!〃一个体型发福的大叔哼唱着,不断重复着扬鞭套马、策马 狂奔的动作。他正做着成为江南富豪、左拥右抱的黄粱美梦:在小区沙地上装 作晒沙滩、尘土飞扬中装酷、装作大佬蒸桑拿、洗澡堂里玩潜水, 材料二:北京晨报报道,从今年7月16日至12月31日,韩国歌手“鸟叔的《江南Stye》 M在 You tube网站的总点击量达到6.027亿次,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 录。在《江南 Style》走红后,“鸟叔”获得了十多个,广告的邀请,净赚约合8 千万元人民币,此外还有来自下载、唱片、演唱会等各种收入。《江南stye》 在商业上的成功显然毋庸置疑,但它在艺术上是否同样成功,却并没有得到统 答案 华诺乐坛著名的音乐人姚谦给出了正面的评价,盛赞《江南 Style:》:实力派 唱将陶喆则认为点击率不能判定音乐的好坏:中国摇滚教父崔健更是直言它不 是音乐上的成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你的理由。(150字左右) 七、作文(70分)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约翰,多恩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海峡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敲响 请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 。 , 。 。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①④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⑤⑥④⑥①② 第 17 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7 分) 材料一:《江南 Style》来自韩国俚语,即为“高富帅”之意,所谓的“江南”是指韩国首都 首尔一个富裕和时尚的地区,住着政界、商界以及娱乐界顶尖的明星们。 “哥就是江南范儿!”一个体型发福的大叔哼唱着,不断重复着扬鞭套马、策马 狂奔的动作。他正做着成为江南富豪、左拥右抱的黄粱美梦:在小区沙地上装 作晒沙滩、尘土飞扬中装酷、装作大佬蒸桑拿、洗澡堂里玩潜水,… 材料二:北京晨报报道,从今年 7 月 16 日至 12 月 31 日,韩国歌手“鸟叔”的《江南 Style》 MV 在 YouTube 网站的总点击量达到 6.027 亿次,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 录。在《江南 Style》走红后,“鸟叔”获得了十多个,广告的邀请,净赚约合 8 千万元人民币,此外还有来自下载、唱片、演唱会等各种收入。《江南 Style》 在商业上的成功显然毋庸置疑,但它在艺术上是否同样成功,却并没有得到统 一答案。 华诺乐坛著名的音乐人姚谦给出了正面的评价,盛赞《江南 Style:》;实力派 唱将陶喆则认为点击率不能判定音乐的好坏;中国摇滚教父崔健更是直言它不 是音乐上的成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你的理由。(150 字左右) 七、作文(70 分)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约翰,多恩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海峡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敲响 请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体特征鲜明
福州三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2月月考语文答案 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1,选C。A相与(一齐、共同)B吊(安慰)D速(招致) 2.选D。A庭、案、B熟、驪、C销、闵 3.选D。A祖父(祖辈父辈)约束(约定、契约)B实在(确实在)幼稚(孩子)C情话 (知心话)辛苦(辛酸悲苦) 4.选A。使动1)402:名作动(2)7(9)0D:名作状(6)(6)00:意动(3)(8) 5.选D。ABC因为,D把 6.选B。被动(1)(4):定后(2)8);状后(3)6);宾前(57)。 二、(13分)必修文言知识 第1题: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1、权衡这两个策略,宁可答应(给秦国壁),来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贵任)。 2、祖母刘氏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汤药,从来不曾停止离开 第2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一尊还酹江月2.舟遥遥以轻飏3.抚弧松而盘桓4,.川泽纡其骇瞩5.外无期功强近之 亲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三,(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第3题:D(“驰骋”在文句中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的意思) 第4题:C(①③是描述他的“侠”) 第5题:D(A句陈述“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B句陈述“传主少年、壮年时 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 驰骋当世”:C句理解有误,方山子自己就是一个“异人”,当然会同类相 求。) 第6题: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1)(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注 意“而”和“妻子”的对译)(2分) (2)因而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注意“因” 和“马上”的对译)(2分) 四,(16分)经典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第7题:AC(A瑞珏主动找梅交谈,表示对他们两个当初感情的理解,梅为她的大度与 善良感动,坦率地向她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两个女人成了亲如手足的姐妹。C 晴雯用剪刀将指甲齐根铰下,脱下贴身穿的小袄一齐送给宝玉:宝玉没有守着,而是当夜梦 见晴雯去世了。)(5分,答对1项得3分,答对2项得5分) 第8题:(5分)抄检大观园(1分)。在探春房里,探春顶撞风姐,不让搜查丫鬟的东西 (1分),要搜就搜她的,并为贾府自行抄家伤心流泪(1分)。王善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 房,大胆掀探春的衣服,探春大怒,打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1分),并解衣卸裙要凤姐搜 身(1分),凤姐赶紧帮她整理衣服。 经典阅读 第9题:(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