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三质量检查 语文科(参考答案) 2009-2 、古代诗文积累与阅读(27分) (一)1.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末悔。 (屈原《高骚》 (2)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4)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筷引》) (5)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B(娶(公主)为妻)3.(C)(3分)4.(A)答案:(由第一、二段可知,吴起被任命为西河 太守是因为他廉洁公平,夺秦五座城池是在他为将时而不是做西河太守时) 5.(1)(3分)译文: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 灭掉它。(2)(3分)译文:(他)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土。 (参考译文)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文侯问李克说:“吴 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 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土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 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吴起事奉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 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 于地理形势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徳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灭掉 它。夏桀的领土,左临黄河、济水,右靠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边,羊肠坂在它的北面。因为他不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参考答案-1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参考答案—1 福州一中 2008-2009 学年高三质量检查 语 文 科(参考答案) 2009-2 一、古代诗文积累与阅读(27 分) (一)1.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6 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屈原《离骚》) (2)重湖叠山献 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4)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李贺《李凭箜篌引》) (5)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 (杜甫《阁夜》) (6)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2. B( 娶(公主)为妻 ) 3.( C )(3 分)4.( A )答案: (由第一、二段可知,吴起被任命为西河 太守是因为他廉洁公平,夺秦五座城池是在他为将时而不是做西河太守时) 5.(1)(3 分)译文: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 灭掉它。(2)(3 分)译文:(他)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士。 (参考译文)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文侯问李克说:“吴 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 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 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吴起事奉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 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 于地理形势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灭掉 它。夏桀的领土,左临黄河、济水,右靠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边,羊肠坂在它的北面。因为他不
施仁政,所以商汤放逐了他。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 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 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回答说:“讲得好。” 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昊起。公叔的仆人说:“吴起是不难赶走的。”公 叔问:“怎么办?”那个仆人说:“吴起为人有骨气而又喜好名誉、声望。您可找机会先对武侯说:“吴起 是个贤能的人,而您的国土太小了,又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 武侯就会说:那可怎么办呢?′您就趁机对武侯说:请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如果吴起有长期留在 魏国的心意,就一定会答应婜公主,如果没有长期留下来的心意,就一定会推辞。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 心志。′您找个机会请吴起一道回家,故意让公主发怒而当面鄙视您,吴起见公主这样蔑视您,那就一定 不会娶公主了。”当时,吴起见到公主如此地蔑视国相,果然婉言谢绝了魏武侯。武侯怀疑吴起,也就不 再信任他。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仼命他为国相。他使法明确,依法办事,令岀必行,淘汰并 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土。致力于加强军事力量,揭穿往来奔走的游 说之客。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 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悼公-死,王室大臣 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昊 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 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1)(3分)答:颔联写景于料峭春寒中现盎然春意颇富生机在抒情方面于寂寞愁闷里怀着向上的 希望。 2)(3分)答本诗先描写了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但 诗人并没有因此消沉尾联落到“待春”的自我宽慰的主题 了诗人向上的希望之心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参考答案-2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参考答案—2 施仁政,所以商汤放逐了他。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 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 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回答说:“讲得好。” 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公叔的仆人说:“吴起是不难赶走的。”公 叔问:“怎么办?”那个仆人说:“吴起为人有骨气而又喜好名誉、声望。您可找机会先对武侯说:‘吴起 是个贤能的人,而您的国土太小了,又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 武侯就会说:‘那可怎么办呢?’您就趁机对武侯说:‘请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如果吴起有长期留在 魏国的心意,就一定会答应娶公主,如果没有长期留下来的心意,就一定会推辞。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 心志。’您找个机会请吴起一道回家,故意让公主发怒而当面鄙视您,吴起见公主这样蔑视您,那就一定 不会娶公主了。”当时,吴起见到公主如此地蔑视国相,果然婉言谢绝了魏武侯。武侯怀疑吴起,也就不 再信任他。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他使法明确,依法办事,令出必行,淘汰并 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土。致力于加强军事力量,揭穿往来奔走的游 说之客。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 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 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 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 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1)(3 分)答: 颔联写景,于料峭春寒中现盎然春意,颇富生机;在抒情方面,于寂寞愁闷里怀着向上的 希望。 (2)(3 分)答:本诗先描写了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但 诗人并没有因此消沉,尾联落到“待春”的自我宽慰的主题上,表达了诗人向上的希望之心。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蓍阅读(10分) 7.(4分)CE(A觉新始终被两扇小小的门给阻挡着;B项张飞并没有立刻起兵,两位末将是因为不 能按时备办白甲白衣而受鞭打。D项冯云卿让女儿刺探机密,内心经历了剧烈的斗争) 8.(6分) (1)聂赫留朵夫知道现在的土地经营方式是不公平的、残酷的,准备赴西伯利亚也促使他放弃庄园;可 是,他又觉得有责任把士地留后代,还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担忧,甚至怀疑自己的行为动机只是炫耀品德 (2)吕布希望刘备替自己向曹操求情。当初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刘备向吕布求助。吕布请双方一同赴 宴,提出通过射箭方式决定两家战或和的方案,双方都同意。最终,吕布一箭射中辕门外画戟小枝,使得 双方罢兵,替刘备解围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答案:C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事物必定有法则规律,民众把握了常 规,故而崇尚那美好的德行。”此话并不能说明他也认为“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10.答:示例一: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主张人要向自身探寻这些美德,并 且坚持不舍,就会成就“懿德”;而如果舍弃了,就可能沉沦为不善之人。 示例二:孟子说过“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仁义礼智”是人本身具有的,而不是外部 给予的,对它的探求,如果寻求就能得到,舍弃就会失去,那么对“仁义礼智”的探求就属于有益 于得到的探求。 [原文及参考译文 孟子日:“乃着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著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 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 耳矣。故日,“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日:‘天 生蒸民②,有物有则。民之秉彝③,好是懿德。’孔子日:“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 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 [译文]孟子说:“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成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善。至于成为不善,不是资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参考答案一3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参考答案—3 (一)文学名著阅读 (10 分) 7.(4 分)C E (A 觉新始终被两扇小小的门给阻挡着;B 项张飞并没有立刻起兵,两位末将是因为不 能按时备办白甲白衣而受鞭打。D 项冯云卿让女儿刺探机密,内心经历了剧烈的斗争) 8.(6 分) (1)聂赫留朵夫知道现在的土地经营方式是不公平的、残酷的,准备赴西伯利亚也促使他放弃庄园;可 是,他又觉得有责任把土地留后代,还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担忧,甚至怀疑自己的行为动机只是炫耀品德。 (2)吕布希望刘备替自己向曹操求情。当初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刘备向吕布求助。吕布请双方一同赴 宴,提出通过射箭方式决定两家战或和的方案,双方都同意。最终,吕布一箭射中辕门外画戟小枝,使得 双方罢兵,替刘备解围。 (二)文化经典阅读 ( 6 分) 9.答案:C 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事物必定有法则规律,民众把握了常 规,故而崇尚那美好的德行。”此话并不能说明他也认为“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10.答:示例一: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主张人要向自身探寻这些美德,并 且坚持不舍,就会成就“懿德”;而如果舍弃了,就可能沉沦为不善之人。 示例二:孟子说过“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仁义礼智”是人本身具有的,而不是外部 给予的,对它的探求,如果寻求就能得到,舍弃就会失去,那么对“仁义礼智”的探求就属于有益 于得到的探求。 [原文及参考译文]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 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 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①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 生蒸民②,有物有则。民之秉彝③,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 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 [译文]孟子说:“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成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善。至于成为不善,不是资
质的罪过。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 之心属仁,羞耻之心属义,恭敬之心属礼,是非之心属智。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面注入的,是 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未曾去领悟罢了。所以说,求索就得到,放弃就失去,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 甚至无数倍的,就是没能充分发挥他们资质的缘故,《诗》说:上天生育万民,事物都有法则。民 众把握常规,崇尚美好品德。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有事物必定有法则, 民众把握了常规,故而崇尚那美好的德行 《孟子·告子上》 孟子日: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 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 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 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孟子·尽心上》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11.(3分)D(解答本题需要进行如下分析,“最有深度”当然是指音乐作品的内容而言,而不可能指乐 式”,这是在简述贝多芬对后世影响时运用的语句,答案还要到论述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内容”方面去寻找。 第2段中有“…他给它们注入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激情亠句,不过题目 要求解释的是最有深度的音乐,因此只能截取`最高的激情这一层意思作为答案的依据。) 12.(3分)当时某些只追求乐式的有名的音乐家。(详解:原文第2段的第2句说,“也正是这一点 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作-个疯人¨倒数第2句又说,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 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人了。”这样看来,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ˆ是答案的依据。但这还只能看作是对伟 人ˆ的理解,准确的答案还应补上当时某些”,以便说出题干中要求的意思。) 13.(6分)答案要点:巴赫只讲究乐式;莫扎特的音乐“既表达感情,又讲究乐式设计”;而贝多芬音乐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参考答案-4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参考答案—4 质的罪过。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 之心属仁,羞耻之心属义,恭敬之心属礼,是非之心属智。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面注入的,是 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未曾去领悟罢了。所以说,求索就得到,放弃就失去,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 甚至无数倍的,就是没能充分发挥他们资质的缘故,《诗》说:‘上天生育万民,事物都有法则。民 众把握常规,崇尚美好品德。’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有事物必定有法则, 民众把握了常规,故而崇尚那美好的德行。’” ——《 孟 子·告子 上》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 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 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 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 —《孟子 ·尽心上 》 三、现代文阅读(12 分) 11.(3 分) D ( 解答本题需要进行如下分析,“最有深度”当然是指音乐作品的内容而言,而不可能指乐 式”,这是在简述贝多芬对后世影响时运用的语句,答案还要到论述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内容”方面去寻找。 第 2 段中有“……他给它们注入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激情”一句,不过题目 要求解释的是“最有深度”的音乐,因此只能截取“最高的激情”这一层意思作为答案的依据。) 12.(3 分) 当时某些只追求乐式的有名的音乐家。 (详解:原文第 2 段的第 2 句说,“也正是这一点, 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作一个疯人”,倒数第 2 句又说,“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 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人了。”这样看来,“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是答案的依据。但这还只能看作是对“伟 人”的理解,准确的答案还应补上“当时某些”,以便说出题干中要求的意思。) 13.(6 分)答案要点: 巴赫只讲究乐式;莫扎特的音乐“既表达感情,又讲究乐式设计”;而贝多芬音乐
创作是“感情冲破了乐式”。(详解:依据文意,题干所说的音乐创作”是指处理乐式和表达感情之间的 关系。这是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文章第1段简要评说了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创作,说明巴赫只讲究乐式。 而第3到5句论述莫扎特是重视感情表达的,第6句说莫扎特的乐章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即讲究乐 式的设计。因此,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可以概括为“既表达感情,又讲究乐式设计¨。原文第2、3两段评述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第2段先说他使用旧乐式时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 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感凊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又以《英雄乐章》为例,说明他在使用 乐式时赋予它巨大的内在力量,到了乐章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依据文意可以认定 贝多芬音乐创作是“感情冲破了乐式”。)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G选做(15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汪曾祺《珠子灯》 14.(4分)B(孙小姐并没有表现出对封建伦理的怨恨,小说开头对风俗的描写与小说是有机融合的 并不是没有关系。) 15.(5分)答:对屋外动物活动的描写,写出麻雀、斑鸠等动物的充满生机的生命活动。动物们的热闹与 屋中死寂的氛围、孙小姐枯寂的内心世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形象。 16.(6分)答:因为珠子灯是小说线索,在小说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珠子灯表现了风俗人情传 统文化,为小说营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社会环境;因为珠子灯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它的华与衰与小说人物 的兴与亡是同步的;因为珠子灯表现了主题,通过珠子灯这一形象,作者表现了对孙小姐悲剧命运的同情 与深度思考 乙、实用文阅读:徐百柯《“鸟巢一代”在成长》 14.(4分)AE(解析:本题题干要求中“表现”是一个关键词,A项是“鸟巢一代”成长的背景 E项“人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平衡增长”在第8段,是我们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均不属于“与 前辈运动员迥异的气质”的表现。) 15.(5分)通过李宁由英雄变成“罪人”的遭遇,表现(二十年前)当时中国人偏狭的竞技体育意 识(1分);用以反衬当今中国体育日益追求“人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平衡增长”(2分),说明了“鸟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参考答案-5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参考答案—5 创作是“感情冲破了乐式”。 (详解:依据文意,题干所说的“音乐创作”是指处理乐式和表达感情之间的 关系。这是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文章第 1 段简要评说了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创作,说明巴赫只讲究乐式。 而第 3 到 5 句论述莫扎特是重视感情表达的,第 6 句说莫扎特的乐章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即讲究乐 式的设计。因此,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可以概括为“既表达感情,又讲究乐式设计”。原文第 2、3 两段评述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第 2 段先说他使用旧乐式时“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 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又以《英雄乐章》为例,说明他在使用 乐式时赋予它巨大的内在力量,到了乐章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依据文意可以认定, 贝多芬音乐创作是“感情冲破了乐式”。)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15 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汪曾祺《珠子灯》 14.(4 分)BD(孙小姐并没有表现出对封建伦理的怨恨,小说开头对风俗的描写与小说是有机融合的, 并不是没有关系。) 15.(5 分)答:对屋外动物活动的描写,写出麻雀、斑鸠等动物的充满生机的生命活动。动物们的热闹与 屋中死寂的氛围、孙小姐枯寂的内心世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形象。 16.(6 分)答: 因为珠子灯是小说线索,在小说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珠子灯表现了风俗人情、传 统文化,为小说营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社会环境;因为珠子灯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它的华与衰与小说人物 的兴与亡是同步的;因为珠子灯表现了主题,通过珠子灯这一形象,作者表现了对孙小姐悲剧命运的同情 与深度思考。 乙、实用文阅读:徐百柯《“鸟巢一代”在成长》 14.(4 分)A E(解析:本题题干要求中“表现”是一个关键词,A 项是“鸟巢一代”成长的背景, E 项“人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平衡增长”在第 8 段,是我们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均不属于“与 前辈运动员迥异的气质”的表现。) 15.(5 分)通过李宁由英雄变成“罪人”的遭遇,表现(二十年前)当时中国人偏狭的竞技体育意 识(1 分);用以反衬当今中国体育日益追求“人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平衡增长”(2 分),说明了“鸟
巢代”成长的土壤(1分)从侧面揭示主题(1分 16.(6分)因为“鸟巢”是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和象征物,而这批新生代运动员是在北京奥运会上 初展风采、表现出与前辈运动员迥异的气质的,因而将之冠名为“鸟巢一代"。(2分) 在邹凯的言语之中所表现出的对四川家乡父老的感恩之情,表现出了年轻一代中国运动员的真性 情,他愿与父者乡亲分担危难、分享荣誉的精神,表现出了优秀的当代新的公民形象,(2分) (感受示例∷)同为新世纪的中国新青年,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到精神力量,与祖国同呼吸,与时代 共进步,去摘取我们人生路上的一枚枚“金牌"。(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7.(3分)改正意见:格式:“华大街道”应顶格,应注明日期 内容:应注明相关人员的身份、姓名、具体人数等,“务必”语气生硬,不够得体。 18.(7分)答案要点: ①关于整齐:此诗在格律上是颇能看岀徐志摩的功力与匠意的。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每一节 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壳; 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音步的安排 处理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②关于柔丽清爽:可就诗歌的意象入手,“云”“波心”“海上”等意象的使用,使得抽象的“偶然 变得可以触摸感受。 ③关于灵魂的秘密:“偶然”是个完全抽象化的时间副词,在这个标题下写什么内容,应当说是自 由随意的,而作者在这抽象的标题下,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 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在“偶然”这样一个可以化生众多具象的标题下,“云——水”,“你—一我”、“黑夜的海”、“互放的 光亮”等意象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构成,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个别喻一般。或人世遭际挫折,或 情感阴差阳错,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无奈苦笑,怅然若失……·切均融合在诗歌的意象中,这微妙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参考答案-6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参考答案—6 巢一代”成长的土壤(1 分),从侧面揭示主题(1 分)。 16.(6 分)因为“鸟巢”是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和象征物,而这批新生代运动员是在北京奥运会上 初展风采、表现出与前辈运动员迥异的气质的,因而将之冠名为“鸟巢一代”。(2 分) 在邹凯的言语之中所表现出的对四川家乡父老的感恩之情,表现出了年轻一代中国运动员的真性 情,他愿与父老乡亲分担危难、分享荣誉的精神,表现出了优秀的当代新的公民形象。(2 分) (感受示例:)同为新世纪的中国新青年,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到精神力量,与祖国同呼吸,与时代 共进步,去摘取我们人生路上的一枚枚“金牌”。(2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 分) 17.(3 分)改正意见:格式:“华大街道”应顶格,应注明日期。 内容:应注明相关人员的身份、姓名、具体人数等,“务必”语气生硬,不够得体。 18.(7 分)答案要点: ①关于整齐:此诗在格律上是颇能看出徐志摩的功力与匠意的。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每一节 的第一句, 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壳,” 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音步的安排 处理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 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②关于柔丽清爽:可就诗歌的意象入手,“云”“波心”“海上”等意象的使用,使得抽象的“偶然” 变得可以触摸感受。 ③关于灵魂的秘密:“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时间副词,在这个标题下写什么内容,应当说是自 由随意的,而作者在这抽象的标题下,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 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在“偶然”这样一个可以化生众多具象的标题下,“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 光亮”等意象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构成,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个别喻一般。或人世遭际挫折,或 情感阴差阳错,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无奈苦笑,怅然若失……一切均融合在诗歌的意象中,这微妙
的灵魂的秘密似乎就突然变得具体而清晰了 六、写作(70分) 略)按200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参考答案一7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参考答案—7 的灵魂的秘密似乎就突然变得具体而清晰了。 六、写作(70 分) (略)按 2008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