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中 2011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2) 靡有朝矣。(《诗经·氓》) (3)我闻琵琶已叹息, (白居易《琵琶行》) (4)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 (6)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华山别记 袁宏道 少时,偕中弟读书长安之杜庄,伯修出王安道《华山记》相示,三人起舞松影下,念 何日当作三峰客?无何,家君同侍御龚公惟长从蒲坂回,云登华至青柯坪,险不可止,逾 此则昌黎投书处。余私语中弟,近日于鳞诸公,皆造其幽,彼独非趾臂乎?然心知望崖者 十九矣。余既登天目,与陶周望商略山水胜处。周望曰:“闻三峰最胜,此生那得至?”后余 从家君游參上,有数衲自华来,道其险甚具。指余体曰:“如公决不可登。”余愤其言,然 不能夺 今年以典试入秦,见人辄问三峰险处。而登者绝少,唯汪右辖以虚、曹司理远生、杨
福州一中 2011 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1)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2) ,靡有朝矣。(《诗经·氓》) (3)我闻琵琶已叹息, 。(白居易《琵琶行》) (4)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 (6)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华山别记 袁宏道 少时,偕中弟①读书长安之杜庄,伯修②出王安道《华山记》相示,三人起舞松影下,念 何日当作三峰③客?无何,家君同侍御龚公惟长从蒲坂回,云登华至青柯坪,险不可止,逾 此则昌黎投书处④。余私语中弟,近日于鳞诸公,皆造其幽,彼独非趾臂乎?然心知望崖者 十九矣。余既登天目,与陶周望商略山水胜.处。周望曰:“闻三峰最胜,此生那得至?”后余 从家君游嵾上⑤,有数衲自华来,道其险甚具。指余体曰:“如公决不可登。”余愤其言,然 不能夺.。 今年以典试入秦,见人辄问三峰险处。而登者绝少,唯汪右辖以虚、曹司理远生、杨
长安修龄,曾一至其颠。然面矜而口呋,似未尝以造极见许也。余至华阴,与朱武选非二 约,索犯死往。既宿青柯坪,导者引至干尺峰,见细枝柴其上,顶如覆铛,天际一隙,不 觉心怖。因思少年学骑马,有教余攀鬣蹙镫者,心益怯,后有善驰者谓余曰:子意在马先 常恨霜蹄之不速,则驰聚如意矣。”余大悟,试之良验。今之教余拾级勿下视者,皆助余怯 者也。余手有繙,足有衔,何虞?吾三十年置而不去怀者,慕其崄耳。若平莫如地上矣 安所用之?扪级而登,唯恐崄之不至,或坐或立,与非二道山中旧事,若都不经意者。顷之 越绝崖,逾沟,度苍龙岭,岭尽至峰足,地稍平衍。余意倦,百步一休,从者相谓:何前 捷而后涩也?余日:“蹈危者以气,善而怖十,绝在险也;怖一而喜十,绝在奇也。吾忘 吾足矣,去危即夷,以力相角,此舆卒之长,何有于我哉?下舂乃跻南峰之颠,与非二席 峰头待月 是日也,天无纤翳,青崖红树,夕阳佳月,各毕其能,以娱游客。夜深就枕,月光荡隙 如雪,余彷徨不能寐,呼同游樗道人复与至颠。松影扫石,余意忽动,念吾伯修下世已十年, 而惟长亦逝,前日苏潜夫书来,道周望亦物故。山侣几何人,何见夺之速也?樗道人识余意, 乃朗诵《金刚》六如偈,余亦倚松和之 (选自《袁中郎随笔》) 【注释】 ①中弟:袁中道,袁宏道的弟弟。②伯修:袁宗道,袁宏道的哥哥。③三峰 指华山之莲花、毛女、松桧三山峰。④昌黎投书处:韩愈被贬谪到潮州,途经华阴,竟 然上了华山。当他返至苍龙岭时,竟畏险大哭,写了一封书信,投到岭旁谷中,欲和家人诀 别。后被华阴县令知悉,连忙用锦被把韩愈包裹起来,用绳索缒到岭下。如今龙口逸神崖留 有韩退之投书处ˆ胜迹。⑤參上:武当山。⑥朱武选:即朱非二,袁宏道之友。⑦攀 鬣蹙镫:抓紧马颈上的毛,收紧马镫。⑧鐍:绳索。⑨衔:这里指台阶。⑩崄:同睑
长安修龄,曾一至其颠。然面矜而口呿,似未尝以造极见许也。余至华阴,与朱武选⑥非二 约,索犯死一往。既宿青柯坪,导者引至千尺㠉,见细枝柴其上,顶如覆铛,天际一隙,不 觉心怖。因思少年学骑马,有教余攀鬣蹙镫⑦者,心益怯,后有善驰者谓余曰:“子意在马先, 常恨霜蹄之不速,则驰聚如意矣。”余大悟,试之良验。今之教余拾级勿下视者,皆助余怯 者也。余手有繘⑧,足有衔⑨,何虞.?吾三十年置而不去怀者,慕其崄⑩耳。若平莫如地上矣, 安所用之?扪级而登,唯恐崄之不至,或坐或立,与非二道山中旧事,若都不经意者。顷之 越绝崖,逾沟,度苍龙岭,岭尽至峰足,地稍平衍。余意倦,百步一休,从者相谓:“何前 捷而后涩也?”余曰:“蹈危.者以气,善一而怖十,绝在险也;怖一而喜十,绝在奇也。吾忘 吾足矣,去危即夷,以力相角,此舆卒之长,何有于我哉?”下舂乃跻南峰之颠,与非二席 峰头待月。 是日也,天无纤翳,青崖红树,夕阳佳月,各毕其能,以娱游客。夜深就枕,月光荡隙 如雪,余彷徨不能寐,呼同游樗道人复与至颠。松影扫石,余意忽动,念吾伯修下世已十年, 而惟长亦逝,前日苏潜夫书来,道周望亦物故。山侣几何人,何见夺之速也?樗道人识余意, 乃朗诵《金刚》六如偈,余亦倚松和之。 (选自《袁中郎随笔》) 【注释】 ①中弟:袁中道,袁宏道的弟弟。 ②伯修:袁宗道,袁宏道的哥哥。 ③三峰: 指华山之莲花、毛女、松桧三山峰。 ④昌黎投书处:韩愈被贬谪到潮州,途经华阴,竟 然上了华山。当他返至苍龙岭时,竟畏险大哭,写了一封书信,投到岭旁谷中,欲和家人诀 别。后被华阴县令知悉,连忙用锦被把韩愈包裹起来,用绳索缒到岭下。如今龙口逸神崖留 有“韩退之投书处”胜迹。 ⑤嵾上:武当山。 ⑥朱武选:即朱非二,袁宏道之友。 ⑦攀 鬣蹙镫:抓紧马颈上的毛,收紧马镫。 ⑧繘:绳索。 ⑨衔:这里指台阶。 ⑩ 崄:同“险
2.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陶周望商略山水胜处 优美 B.然不能夺 耽误 C.余手有,足有衔,何虞 忧虑 D.蹈危者以气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明作者对华山向往之情的一组是()(3分) ①念何日当作三峰客 ②闻三峰最胜,此生那得至 ③见人辄问三峰险处 ④与朱武选非二约,索犯死一往 ⑤余大悟,试之良验 ⑥吾三十年置而不去怀者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④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作者少年时代开始写起,当时兄弟三人在月夜的松树下看王安道的《华山记》, 萌生了对华山向往之情。作者的父亲从华山回来后谈及华山的险峻,但这并没有打消作者登 华山的想法。 B.作者一直到他典试陕西后,才实现了登华山的心愿,而在他之前,汪以虚、曹远生 和杨修龄曾经登上华山之巅 C.文章写作者到华山千尺峰时,他面对险境产生了畏惧之意,转而联想到以前学骑马 时的经验,并借此经验一口气登上了南峰之巅,最后一行人夜宿山顶。 D.文章围绕作者对华山的情结展开,最后以作者对那些喜爱华山的朋友与亲人生死的 感叹作结。 5.把文中的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之教余拾级勿下视者,皆助余怯者也。(3分) 译(译 (2)青崖红树,夕阳佳月,各毕其能,以娱游客。(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0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释】
2.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与陶周望商略山水胜.处 优美 B.然不能夺. 耽误 C.余手有繘,足有衔,何虞. 忧虑 D.蹈危.者以气 高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明作者对华山向往之情的一组是( )(3 分) ① 念何日当作三峰客 ② 闻三峰最胜,此生那得至 ③ 见人辄问三峰险处 ④ 与朱武选非二约,索犯死一往 ⑤ 余大悟,试之良验 ⑥ 吾三十年置而不去怀者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④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从作者少年时代开始写起,当时兄弟三人在月夜的松树下看王安道的《华山记》, 萌生了对华山向往之情。作者的父亲从华山回来后谈及华山的险峻,但这并没有打消作者登 华山的想法。 B.作者一直到他典试陕西后,才实现了登华山的心愿,而在他之前,汪以虚、曹远生 和杨修龄曾经登上华山之巅。 C.文章写作者到华山千尺㠉时,他面对险境产生了畏惧之意,转而联想到以前学骑马 时的经验,并借此经验一口气登上了南峰之巅,最后一行人夜宿山顶。 D.文章围绕作者对华山的情结展开,最后以作者对那些喜爱华山的朋友与亲人生死的 感叹作结。 5.把文中的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今之教余拾级勿下视者,皆助余怯者也。(3 分) 译文: (2)青崖红树,夕阳佳月,各毕其能,以娱游客。(3 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 分)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①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③,三谢不能餐。 【注释】
①此诗作于李白晚年参加永王璘的起兵失败之后。 ②雕胡:菰米,秋季结实,色白而滑,古人当作美食 ③漂母: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指馈赠食物。韩信贫贱时,有一位在江边漂洗 衣物的老妇人给他饭吃。他富贵后,重重地报答了漂母。 (1)颔联中哪个字最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2分) (2)结合全诗说说诗人为什么“三谢不能餐”。(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吴荪甫急匆匆跑进益中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看见孙吉人和王和甫在促膝密谈。他们 告诉吴荪甫,杜竹斋抽走了元大庄的十万银子,造成了公司资金短缺。吴荪甫并不觉得十分 意外,努力镇静,暂时搁下心里的公债问题,先来和他们商量怎样应付这件事。(《子夜》) B.秋分时节,黛玉又犯咳嗽,宝玉前来探病,劝她每天早起喝燕窝粥,黛玉十分感激 约他晚上再来跟自己说句话。黄昏时分,黛玉看着窗外秋雨淅淅沥沥,心下觉得凄凉,于是 写下了《秋窗风雨夕》:“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吟罢搁笔,此时宝钗前来 探望她。(《红楼梦》) C.克洛德·弗罗洛从小就生性忧郁,庄重,勤奋,酷爱神学,不顾父母的反对,坚决 要从事神职。父母没有办法,只好顺着他的性子。他博闻强识,才华横溢,20岁就成为了 巴黎圣母院最年轻的神甫。复活节后一个礼拜天的早晨,一个“活生生的小东西”被放在圣母 院外的木床上,没有被任何人看见,却被独自一人经过的克洛德发现并收养。这个孩子就是 后来的加西莫多。(《巴黎圣母院》) D.聂赫留朵夫第二次去探访玛斯洛娃,把状子拿给她签字。此时他下定决心要把打算 跟她结婚的话说岀来,但他刚要说的时候,玛斯洛娃却抢先提出了请他帮助受冤枉的狱友的 要求。随后,聂赫留朵夫还是把想说的话说了出来,却遭到了严词拒绝。在这个过程中,他 闻到她嘴里的强烈酒气,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复活》) E.我不走那条路。我要做一个人…我不走那条路,我要走新的路。” 琴向母亲提出,想学同学倩如那样把头发剪掉。但是她遭到了母亲的阻止,母亲的 话给了她很大的打击,终于使她的希望完全破灭,捧着脸哭起来。母亲看到她的样子很惊愕, 过来安慰她。她挣脱了母亲的手,喃喃自语着。(《家》)
① 此诗作于李白晚年参加永王璘的起兵失败之后。 ② 雕胡:菰米,秋季结实,色白而滑,古人当作美食。 ③ 漂母: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指馈赠食物。韩信贫贱时,有一位在江边漂洗 衣物的老妇人给他饭吃。他富贵后,重重地报答了漂母。 (1)颔联中哪个字最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2 分) (2)结合全诗说说诗人为什么“三谢不能餐”。(4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吴荪甫急匆匆跑进益中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看见孙吉人和王和甫在促膝密谈。他们 告诉吴荪甫,杜竹斋抽走了元大庄的十万银子,造成了公司资金短缺。吴荪甫并不觉得十分 意外,努力镇静,暂时搁下心里的公债问题,先来和他们商量怎样应付这件事。(《子夜》) B.秋分时节,黛玉又犯咳嗽,宝玉前来探病,劝她每天早起喝燕窝粥,黛玉十分感激, 约他晚上再来跟自己说句话。黄昏时分,黛玉看着窗外秋雨淅淅沥沥,心下觉得凄凉,于是 写下了《秋窗风雨夕》:“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吟罢搁笔,此时宝钗前来 探望她。(《红楼梦》) C.克洛德·弗罗洛从小就生性忧郁,庄重,勤奋,酷爱神学,不顾父母的反对,坚决 要从事神职。父母没有办法,只好顺着他的性子。他博闻强识,才华横溢,20 岁就成为了 巴黎圣母院最年轻的神甫。复活节后一个礼拜天的早晨,一个“活生生的小东西”被放在圣母 院外的木床上,没有被任何人看见,却被独自一人经过的克洛德发现并收养。这个孩子就是 后来的加西莫多。(《巴黎圣母院》) D.聂赫留朵夫第二次去探访玛斯洛娃,把状子拿给她签字。此时他下定决心要把打算 跟她结婚的话说出来,但他刚要说的时候,玛斯洛娃却抢先提出了请他帮助受冤枉的狱友的 要求。随后,聂赫留朵夫还是把想说的话说了出来,却遭到了严词拒绝。在这个过程中,他 闻到她嘴里的强烈酒气,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复活》) E.“我不走那条路。我要做一个人……我不走那条路,我要走新的路。” ——琴向母亲提出,想学同学倩如那样把头发剪掉。但是她遭到了母亲的阻止,母亲的 话给了她很大的打击,终于使她的希望完全破灭,捧着脸哭起来。母亲看到她的样子很惊愕, 过来安慰她。她挣脱了母亲的手,喃喃自语着。(《家》)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五丈原诸葛禳星”的情节。(《三国演义》) (2)欧也妮23岁生日那天,查理到来之前,在葛朗台家的客厅里发生了什么事?葛 朗台又是怎样对待这件事的?请简述这个情节。(《欧也妮葛朗台》) 答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日: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六》) 孟子日:“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 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四十》) (二)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 【注释】 ①达财:就着学生本有的才质加以指点,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才能。财,同材 ②私淑艾:淑,抬也。艾,同"刈”,取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提倡教育方式应多样,他所说的教育方式考虑到了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 B.孟子认为人只有接受了“时雨化之”、“成德”、“达财”、“答问”、“私淑艾”等教育方式 才能成为君子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 (1) 请简述“五丈原诸葛禳星”的情节。(《三国演义》) (2) 欧也妮 23 岁生日那天,查理到来之前,在葛朗台家的客厅里发生了什么事?葛 朗台又是怎样对待这件事的?请简述这个情节。(《欧也妮·葛朗台》)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一)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 告子下· 一 六》)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 有私淑艾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 尽心上·四十》) (二)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 【注释】 ①达财:就着学生本有的才质加以指点,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才能。财,同“材”。 ②私淑艾:淑,拾也。艾,同“刈”,取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孟子提倡教育方式应多样,他所说的教育方式考虑到了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 B.孟子认为人只有接受了“时雨化之”、“成德”、“达财”、“答问”、“私淑艾”等教育方式, 才能成为君子
C.“有成德者”这种教育方式,是指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D.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孺悲,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瑟弹唱,有意让孺悲听 (2)材料(二)中孔子对孺悲的教育方式与材料(一)中孟子所阐述的哪一种教育方式 相似?请说说这种教育方式的合理性。(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在漫长的区域历史演进过程中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承上的多元性及 随之而来的宽容性特征,福建文化的进程已铸就了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 福建文化在源流上是多元性的,在现状布局上则呈碎状割据的状态。从源流上看,正如 何绵山对闽文化的研究:福建文化的形成与闽越文化的遗风、中原文化的传入、宗教文化的 传播、海外文化的冲击、台湾文化的交融、邻域文化的渗透等诸因素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从而使得福建文化在和外来异质文化的交往中,表现出更大的融摄力和兼容性。从现状上, 福建文化在布局上呈碎状割据的状态,如闽中三山文化、莆仙文化、闽西客家文化、闽南海 洋文化等等,它们彼此之间呈相对独立和平行并存的状态,尽管在相互交融上有逐渐加强的 现象,但彼此的地域文化距离仍是十分明显的,谁都无法占据绝对优势的主导地位。这些不 同层次的文化成份在福建文化这个动态系统中共同构造了多向度的文化力 福建文化在态势上呈既封闭又开放的状态这种状态折射为陆地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 化二者并存且相互交融。这两种文化具有不同的思维和视野,前者更具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 神,而后者更富有拼搏开拓的意识。福建山海相随的地理环境迫使人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传统农业文化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形成的内向、保守、封闭的文化体系,它的一个基本特点 是固守家园与土地结下不解之缘,它往往保持着某种独立的、一以贯之的发展系统,比较封 闭、偏狭,而这在福建浓厚的家族观念中又得到强化和巩固。 与此相对应,海洋商业文化则往往以动态和开放为特征。自宋以后,福建人口迅速增长
C.“有成德者”这种教育方式,是指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D.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孺悲,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瑟弹唱,有意让孺悲听 见。 (2)材料(二)中孔子对孺悲的教育方式与材料(一)中孟子所阐述的哪一种教育方式 相似?请说说这种教育方式的合理性。(3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在漫长的区域历史演进过程中,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承上的多元性及 随之而来的宽容性特征,福建文化的进程已铸就了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 福建文化在源流上是多元性的,在现状布局上则呈碎状割据的状态。从源流上看,正如 何绵山对闽文化的研究:福建文化的形成与闽越文化的遗风、中原文化的传入、宗教文化的 传播、海外文化的冲击、台湾文化的交融、邻域文化的渗透等诸因素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从而使得福建文化在和外来异质文化的交往中,表现出更大的融摄力和兼容性。从现状上, 福建文化在布局上呈碎状割据的状态,如闽中三山文化、莆仙文化、闽西客家文化、闽南海 洋文化等等,它们彼此之间呈相对独立和平行并存的状态,尽管在相互交融上有逐渐加强的 现象,但彼此的地域文化距离仍是十分明显的,谁都无法占据绝对优势的主导地位。这些不 同层次的文化成份在福建文化这个动态系统中共同构造了多向度的文化力。 福建文化在态势上呈既封闭又开放的状态,这种状态折射为陆地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 化二者并存且相互交融。这两种文化具有不同的思维和视野,前者更具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 神,而后者更富有拼搏开拓的意识。福建山海相随的地理环境迫使人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传统农业文化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形成的内向、保守、封闭的文化体系,它的一个基本特点 是固守家园与土地结下不解之缘,它往往保持着某种独立的、一以贯之的发展系统,比较封 闭、偏狭,而这在福建浓厚的家族观念中又得到强化和巩固。 与此相对应,海洋商业文化则往往以动态和开放为特征。自宋以后,福建人口迅速增长
在“八山—水一分田ˆ的地理环境中冋向内陆延伸困难人稠地狭的矛盾使许多人无可耕之田 只能转向大海谋求发展。在沿海带,人们继承闽越人善舟楫的技术,发展捕捞渔业和造船 航运,并日益形成了开放的商业文化意识和坚韧的冒险拼搏精神。在漫长的历史洗礼中,逐 渐形成了以商业经济意识为核心的海洋文化。同重义轻利、礼教森严、内向保守的传统农业 文化相比,海洋商业文化具有迥然不同的文化特征,例如重利的价值观、冒险进取的拼搏精 神和宽容的开放意识等使福建文化既有深厚的本土文化又有外来人移植的东西方文化 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这种颇为强烈的海洋性格,在相当多领域已突破了传 统文化的束缚,适应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福建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重要策源地之 正与其开拓求新的海洋文化气息有着密切关系。 (摘自《福建文化生态与历史文化传承》,有删改) 10.下列对“福建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福建文化的进程铸就了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与其宽容性特征密不可分。 B.正是由于在源流上的多元性,福建文化表现出更大的融摄力和兼容性。 C.闽中三山文化、莆仙文化、闽西客家文化、闽南海洋文化等,是福建文化动态系统 的有机组成部分。 D.福建文化一直处于和外来异质文化的交往中,从而构造了多向度的文化力。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福建文化在现状布局上呈碎状割据的状态,这是何绵山在对闽文化的研究中得出的 结论 B.传统农业文化在福建浓厚的家族观念中又得到强化和巩固 C.“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促使福建人转向大海谋求发展,逐渐形成了海洋文 化 D.福建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与福建文化中的颇为强烈的海洋性格 有关。 12.根据文意,分别概括福建文化中“陆地农业文明”和“海洋商业文明”的特征。(3分) 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男孩与蛇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中,向内陆延伸困难,人稠地狭的矛盾使许多人无可耕之田, 只能转向大海谋求发展。在沿海一带,人们继承闽越人善舟楫的技术,发展捕捞渔业和造船 航运,并日益形成了开放的商业文化意识和坚韧的冒险拼搏精神。在漫长的历史洗礼中,逐 渐形成了以商业经济意识为核心的海洋文化。同重义轻利、礼教森严、内向保守的传统农业 文化相比,海洋商业文化具有迥然不同的文化特征,例如重利的价值观、冒险进取的拼搏精 神和宽容的开放意识等,它使福建文化既有深厚的本土文化,又有外来人移植的东西方文化, 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这种颇为强烈的海洋性格,在相当多领域已突破了传 统文化的束缚,适应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福建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正与其开拓求新的海洋文化气息有着密切关系。 (摘自《福建文化生态与历史文化传承》,有删改) 10.下列对“福建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福建文化的进程铸就了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与其宽容性特征密不可分。 B.正是由于在源流上的多元性,福建文化表现出更大的融摄力和兼容性。 C.闽中三山文化、莆仙文化、闽西客家文化、闽南海洋文化等,是福建文化动态系统 的有机组成部分。 D.福建文化一直处于和外来异质文化的交往中,从而构造了多向度的文化力。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福建文化在现状布局上呈碎状割据的状态,这是何绵山在对闽文化的研究中得出的 结论。 B.传统农业文化在福建浓厚的家族观念中又得到强化和巩固。 C.“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促使福建人转向大海谋求发展,逐渐形成了海洋文 化。 D.福建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与福建文化中的颇为强烈的海洋性格 有关。 12.根据文意,分别概括福建文化中“陆地农业文明”和“海洋商业文明”的特征。(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男孩与蛇
一个苍白瘦弱而且木讷的男孩,养了一条毒蛇。 这条蛇是在一个闷热、潮湿的下午被男孩发现的。当时,男孩急匆匆往家里赶,经过 个老院子,他突然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他停住了脚步,转身,回头,瞥见院孑角落 闪动着一对幽幽的亮光———条蛇,下身盘坐,上身直起,抬着头,正盯着他。 不知为何,男孩定住了脚步,挑战似的迈向蛇。蛇上身一晃,也定住了,吐着信子,嘴 里嘶嘶作响。 男孩心里已经下了决定 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男孩一个箭步上去,闪电般出手,按住蛇的头部。面对这突如其 来的攻击,蛇来不及防备。蛇被按在地上,龇牙咧嘴,蛇头变形,蛇身扭曲,在地上胡乱拍 打,有几下还重重地抽打在男孩裸露的手臂上。 男孩忍住疼痛,手上加大了力量 蛇停止拍打,用蛇身缠绕男孩的手臂。 男孩的手臂上青筋越来越暴出。 男孩继续加大力量,直至使出全部力量。 疼痛。麻木 终于,在最后一刻,蛇身松动了 男孩把蛇往地上一甩,带了回家 那蛇有着五花斑斓的色彩,一颗略呈三角形的头。和任何的毒蛇一样,这条蛇有着令人 心悸的绚丽和一股说不出的邪味,任何人只要一触及那有如金属般的目光,不由得胃部-阵 紧缩,立即掉头他顾。 这条蛇是男孩唯一的玩伴,每天早上,男孩在外出前,就把蛇放在铁丝笼中锁上。蛇也 似乎安然受命,蜷缩着身子,一整天都静静地呆着甚至还流露岀温顺的神情。男孩回到家
一个苍白瘦弱而且木讷的男孩,养了一条毒蛇。 这条蛇是在一个闷热、潮湿的下午被男孩发现的。当时,男孩急匆匆往家里赶,经过一 个老院子,他突然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他停住了脚步,转身,回头,瞥见院子角落 闪动着一对幽幽的亮光——一条蛇,下身盘坐,上身直起,抬着头,正盯着他。 不知为何,男孩定住了脚步,挑战似的迈向蛇。蛇上身一晃,也定住了,吐着信子,嘴 里嘶嘶作响。 男孩心里已经下了决定。 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男孩一个箭步上去,闪电般出手,按住蛇的头部。面对这突如其 来的攻击,蛇来不及防备。蛇被按在地上,龇牙咧嘴,蛇头变形,蛇身扭曲,在地上胡乱拍 打,有几下还重重地抽打在男孩裸露的手臂上。 男孩忍住疼痛,手上加大了力量。 蛇停止拍打,用蛇身缠绕男孩的手臂。 男孩的手臂上青筋越来越暴出。 男孩继续加大力量,直至使出全部力量。 疼痛。麻木。 终于,在最后一刻,蛇身松动了。 男孩把蛇往地上一甩,带了回家。 那蛇有着五花斑斓的色彩,一颗略呈三角形的头。和任何的毒蛇一样,这条蛇有着令人 心悸的绚丽和一股说不出的邪味,任何人只要一触及那有如金属般的目光,不由得胃部一阵 紧缩,立即掉头他顾。 这条蛇是男孩唯一的玩伴,每天早上,男孩在外出前,就把蛇放在铁丝笼中锁上。蛇也 似乎安然受命,蜷缩着身子,一整天都静静地呆着,甚至还流露出温顺的神情。男孩回到家
中,蛇也不大搭理,偶尔睁开双眼看了主人一眼,又闭目养神了。但男孩看出,蛇也并非全 然淡漠死沉,在它那浑圆的蛇身、冷漠的外表之内,似乎隐藏着股深沉的渴望和即将爆发 的力量。男孩被这神奇的力量吸引了。除了吃饭之外,男孩都在房间里逗弄着那条蛇。 男孩也了解饲养这样的动物是危险的,但是,实在忍不住心中对这种软滑腻凉的动物的 喜爱。毎当他用手指轻轻触抚着冰冷的蛇身之时,从指尖上传来的那一阵颤栗,立刻就激起 了男孩心中的激情,使得他那苍白的脸因充血而发红。眼光也变得迷醉和疯狂。那可以向任 何方向弯曲的蛇身,别具有一种奇异的吸引力,使人忍不住地将目光投注在上面。 男孩对待蛇有如情人般地温柔。他甚至用小刀割开右手的手指,左手捏住蛇颈,使蛇口 张开,然后将鲜血滴入蛇口中。眼看着殷红的血顺着指尖滴下,加上左手蠕动的蛇传来的感 觉,组成一阵阵令人晕眩的波浪冲击着身体。体内仿佛也有千百支小铃铛齐声狂鸣。男孩沉 迷在这样的感受中。 在沐浴时,男孩总是让蛇盘在他赤裸的躯体上。从冰冷的蛇上,他意识到自我躯体的温 暖和肌肉感。这种爱恋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某天晩上,男孩怀着渴望获得安慰的心情,盘弄着那条蛇。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引起像 往常—般的感受。终于,男孩心中下了最大的决心。当他注视着蛇目,缓缓地将蛇首往口中 送去之时,一种更强烈的晕眩感冲击着他,也促使他加快了动作。 不久,男孩瞑上了双眼,表情是痛苦混合了满足。口角上残留着不知是蛇抑或是他自己 的鮮血 听了男孩的故事之后,我开始在心中反思属于我的那条蛇 (由李昌治小说《蛇》改编) 1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那个苍白瘦弱而且木讷的男孩征服了那条蛇之后,因为没有别的玩伴,只好与蛇为 伴
中,蛇也不大搭理,偶尔睁开双眼看了主人一眼,又闭目养神了。但男孩看出,蛇也并非全 然淡漠死沉,在它那浑圆的蛇身、冷漠的外表之内,似乎隐藏着一股深沉的渴望和即将爆发 的力量。男孩被这神奇的力量吸引了。除了吃饭之外,男孩都在房间里逗弄着那条蛇。 男孩也了解饲养这样的动物是危险的,但是,实在忍不住心中对这种软滑腻凉的动物的 喜爱。每当他用手指轻轻触抚着冰冷的蛇身之时,从指尖上传来的那一阵颤栗,立刻就激起 了男孩心中的激情,使得他那苍白的脸因充血而发红。眼光也变得迷醉和疯狂。那可以向任 何方向弯曲的蛇身,别具有一种奇异的吸引力,使人忍不住地将目光投注在上面。 男孩对待蛇有如情人般地温柔。他甚至用小刀割开右手的手指,左手捏住蛇颈,使蛇口 张开,然后将鲜血滴入蛇口中。眼看着殷红的血顺着指尖滴下,加上左手蠕动的蛇传来的感 觉,组成一阵阵令人晕眩的波浪冲击着身体。体内仿佛也有千百支小铃铛齐声狂鸣。男孩沉 迷在这样的感受中。 在沐浴时,男孩总是让蛇盘在他赤裸的躯体上。从冰冷的蛇上,他意识到自我躯体的温 暖和肌肉感。这种爱恋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某一天晚上,男孩怀着渴望获得安慰的心情,盘弄着那条蛇。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引起像 往常一般的感受。终于,男孩心中下了最大的决心。当他注视着蛇目,缓缓地将蛇首往口中 送去之时,一种更强烈的晕眩感冲击着他,也促使他加快了动作。 不久,男孩瞑上了双眼,表情是痛苦混合了满足。口角上残留着不知是蛇抑或是他自己 的鲜血。 听了男孩的故事之后,我开始在心中反思属于我的那条蛇。 (由李昌治小说《蛇》改编) 1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那个苍白瘦弱而且木讷的男孩征服了那条蛇之后,因为没有别的玩伴,只好与蛇为 伴
B.男孩没有说一句话,而文中多次提到他“心中”的感受,而本文作者也在最后一段“在 心中反思属于我的那条蛇”,可见,男孩的悲剧是“心”的悲剧。 C.文章倒数第二段中“口角上残留着不知是蛇抑或是他自己的鲜血”一句,暗示了在生 命的最后一刻,男孩终于觉醒了,并和蛇进行生死的搏斗,但为时已晚。 .本文语言简练,感情内隐,作者的观点隐藏在冷静的故事叙述之中,体现出外冷内 勺审美特点 E.文末“当我听到男孩的故事之后”一句,点出该悲剧只是“我听到的一个虚构的故事, 不具有现实意义,读者不必耿耿于怀。 14.男孩对蛇的迷恋是逐渐加深的,请归纳男孩对蛇迷恋的层次。(4分) 15.文章末尾说“听了男孩的故事之后,我开始在心中反思属于我的那条蛇”。你认为“那 条蛇”指什么?为什么“我”会“反思”?(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油腻的大海中地狱般的45分钟 拉里艾伦(美联社) 【埃及亚历山大电】1942年12月15日午夜刚过,英国轻巡洋舰“加拉提亚”号连中 枚轴心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它像一只被刺中的乌龟,肚皮朝上翻转过来,不到3分钟,便在 漆黑的夜幕中沉没在埃及地中海海岸附近的波涛下。鱼雷是近距离快速连续发射的,击中了 加拉提亚¨号的左后舷、中部和前部,撕碎了她的腑脏,炸声如雷,火光冲天。我在浑浊的 油污中挣扎了45分钟后获救 12月14日,当我们随同一个巡洋舰、驱逐舰中队巡航在利比亚海岸外时,遭到俯冲轰 炸机7个多小时的攻击,但是加拉提亚”号成功地挫败了空袭,向东航行 12月15日午夜,加拉提亚”号播音器发出警报:“级战备,各就各位!”炮手们依令 严阵以待。 我当时正在舰长室小睡是被一名海军陆战队哨兵叫醒的慌乱起身踏上漆黑的后甲板, 奔向舰桥。没跑几步,第一枚鱼雷就撞上了左后舷,此刻是0时2分。鱼雷似乎是在沿甲板 追逐我们。随着道炫目的闪光,第二枚穿透了战舰中部,第三枚打中了前部,命中点就在
B.男孩没有说一句话,而文中多次提到他“心中”的感受,而本文作者也在最后一段“在 心中反思属于我的那条蛇”,可见,男孩的悲剧是“心”的悲剧。 C.文章倒数第二段中“口角上残留着不知是蛇抑或是他自己的鲜血”一句,暗示了在生 命的最后一刻,男孩终于觉醒了,并和蛇进行生死的搏斗,但为时已晚。 D.本文语言简练,感情内隐,作者的观点隐藏在冷静的故事叙述之中,体现出外冷内 热的审美特点。 E.文末“当我听到男孩的故事之后”一句,点出该悲剧只是“我”听到的一个虚构的故事, 不具有现实意义,读者不必耿耿于怀。 14.男孩对蛇的迷恋是逐渐加深的,请归纳男孩对蛇迷恋的层次。(4 分) 15.文章末尾说“听了男孩的故事之后,我开始在心中反思属于我的那条蛇”。你认为“那 条蛇”指什么?为什么“我”会“反思”?(6 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油腻的大海中地狱般的 45 分钟 拉里·艾伦 (美联社) 【埃及亚历山大电】1942 年 12 月 15 日午夜刚过,英国轻巡洋舰“加拉提亚”号连中 3 枚轴心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它像一只被刺中的乌龟,肚皮朝上翻转过来,不到 3 分钟,便在 漆黑的夜幕中沉没在埃及地中海海岸附近的波涛下。鱼雷是近距离快速连续发射的,击中了 “加拉提亚”号的左后舷、中部和前部,撕碎了她的腑脏,炸声如雷,火光冲天。我在浑浊的 油污中挣扎了 45 分钟后获救。 12 月 14 日,当我们随同一个巡洋舰、驱逐舰中队巡航在利比亚海岸外时,遭到俯冲轰 炸机 7 个多小时的攻击,但是“加拉提亚”号成功地挫败了空袭,向东航行。 12 月 15 日午夜,“加拉提亚”号播音器发出警报:“一级战备,各就各位!”炮手们依令 严阵以待。 我当时正在舰长室小睡,是被一名海军陆战队哨兵叫醒的,慌乱起身踏上漆黑的后甲板, 奔向舰桥。没跑几步,第一枚鱼雷就撞上了左后舷,此刻是 0 时 2 分。鱼雷似乎是在沿甲板 追逐我们。随着一道炫目的闪光,第二枚穿透了战舰中部,第三枚打中了前部,命中点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