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得清香寄酒杯 《红楼梦》之酒令文化观 酒在中国的历史中源远流长,中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关于酒 之源,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仪狄造酒说,一是杜康造酒说。酒在流传过程中,围 绕酒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酒令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酒令是在饮酒时助兴娱乐的 种方式。当初人们发明酒令的初衷是为了节制饮酒,但是后人行酒令的意图却和 这种想法背道而驰。古人饮酒设有酒官,行监督之责,不准饮酒过度,不准有失礼 仪,违者将被施以重罚 酒令虽然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但是所包括的内涵甚多,其中不乏博弈诗词之 物。关于酒令的专门记载,最早可以上溯到东汉。硕儒贾逵撰有《酒令》一书,可 惜至今已经失传。酒令的形式多种多样,清俞敦培在《酒令丛钞》中将酒令分为四 个类别,即古令、雅令、通令、筹令。酒令起源于儒家”礼",大约汉代开始酒令便 在社会上盛行,此后经过唐、宋、元、明、清几朝得以长足发展。《红楼梦》是一 本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里面对各种酒令文化都有涉略,现分别举例说 酒令之射覆类 下则宝钗和探春对了点子。探春便覆了一个"人"字。宝钗笑道:"这个人字 泛的很。"探春笑道:"添一个字,两覆一射也不泛了。"说着,便又说了一个窗 字。宝钗一想,因见席上有鸡,便射着他是用鸡窗^鸡人″二典了,因射了 字。探春知他射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二人一笑,各饮一口门杯。 一引自《红楼梦脂本汇校本》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铟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引文的酒令为两射一覆令,两射一覆的行令方法,覆者举出两个字,两字 里隐藏有物或者典故,让射者猜,射者规则是用一字来射中此物,如若不中则要罚 酒。宝钗射此覆不用鸡字,而用一”埘〃字。埘为鸡窝的意思,用埘不用鸡,此举甚 射覆令由藏钩而来,藏钩,开始只是一种游戏,行于妇人之间。该戏与汉代
且得清香寄酒杯 ——《红楼梦》之酒令文化观 酒在中国的历史中源远流长,中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关于酒 之源,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仪狄造酒说,一是杜康造酒说。酒在流传过程中,围 绕酒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酒令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酒令是在饮酒时助兴娱乐的 一种方式。当初人们发明酒令的初衷是为了节制饮酒,但是后人行酒令的意图却和 这种想法背道而驰。古人饮酒设有酒官,行监督之责,不准饮酒过度,不准有失礼 仪,违者将被施以重罚。 酒令虽然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但是所包括的内涵甚多,其中不乏博弈诗词之 物。关于酒令的专门记载,最早可以上溯到东汉。硕儒贾逵撰有《酒令》一书,可 惜至今已经失传。酒令的形式多种多样,清俞敦培在《酒令丛钞》中将酒令分为四 个类别,即古令、雅令、通令、筹令。酒令起源于儒家“礼“,大约汉代开始酒令便 在社会上盛行,此后经过唐、宋、元、明、清几朝得以长足发展。《红楼梦》是一 本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里面对各种酒令文化都有涉略,现分别举例说 明。 酒令之射覆类 下则宝钗和探春对了点子。探春便覆了一个“人”字。宝钗笑道:“这个‘人’字 泛的很。”探春笑道:“添一个字,两覆一射也不泛了。”说着,便又说了一个“窗” 字。宝钗一想,因见席上有鸡,便射着他是用“鸡窗”“鸡人”二典了,因射了一个“埘” 字。探春知他射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二人一笑,各饮一口门杯。 ——引自《红楼梦脂本汇校本》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引文的酒令为“两射一覆令”,两射一覆的行令方法,覆者举出两个字,两字 里隐藏有物或者典故,让射者猜,射者规则是用一字来射中此物,如若不中则要罚 酒。宝钗射此覆不用鸡字,而用一“埘”字。埘为鸡窝的意思,用埘不用鸡,此举甚 妙。 射覆令由藏钩而来,藏钩,开始只是一种游戏,行于妇人之间。该戏与汉代
昭帝母钩弋夫人的传说有关。当年汉武帝巡视河间,发现了一名绝色女子,便将她 带回宫中,封为婕妤″。入宫之后,汉武帝发现婕妤什么都好,就是玉手总是握着 拳状。展开其手,发现手中握有一钩。后人从这件事得到启示,摹仿而作藏钩之戏。 宋无名氏《采兰杂志》记载:九为阳数,古人以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 十九日为下九。每月下九置酒为妇女之欢,名曰阳会,盖女子阴也,待阳以成。故 女子于是夜为藏钩诸戏,以待月明,至有忘寐而达曙者。 藏钩戏发展到后来,便演绎成了射覆,并被移入酒席之中,兴盛于唐朝。射 覆者,射所覆也。基本的方法即隐藏某物,让对方猜射。另外一种是一方说出一字, 该字隐含某物。对方须用一字射中此物 酒令之口头文字类 众人都拍手道妙!薛蟠听说,无法可治,只得坐下,听宝玉先说,宝玉便道: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众人听了都道:"说得有理。〃…于是拿琵琶,听宝玉唱道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 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是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唱完,大家齐声喝彩,独薛蟠说无板。宝玉饮了门杯,便拈起一片梨来, 说道:"雨打梨花深闭门。"完了令 一一引自《红楼梦脂本汇校本》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引文里的酒令为”女儿令”。这种令的特色是令辞中都有"女儿”二字,故以此 名,行令的方法有诸种,宝玉等行的女儿令”有些复杂,因为此令还与其它酒令夹 杂而成一大型酒令。前面半句于女儿之后,要求用悲、愁、喜、苦四字,后半句跟 一句律诗。这个唱完,再说一段时兴的曲子,这整个还只是称为酒面″。酒底则要
昭帝母钩弋夫人的传说有关。当年汉武帝巡视河间,发现了一名绝色女子,便将她 带回宫中,封为“婕妤”。入宫之后,汉武帝发现婕妤什么都好,就是玉手总是握着 拳状。展开其手,发现手中握有一钩。后人从这件事得到启示,摹仿而作藏钩之戏。 宋无名氏《采兰杂志》记载:“九为阳数,古人以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 十九日为下九。每月下九置酒为妇女之欢,名曰阳会,盖女子阴也,待阳以成。故 女子于是夜为藏钩诸戏,以待月明,至有忘寐而达曙者。” 藏钩戏发展到后来,便演绎成了射覆,并被移入酒席之中,兴盛于唐朝。射 覆者,射所覆也。基本的方法即隐藏某物,让对方猜射。另外一种是一方说出一字, 该字隐含某物。对方须用一字射中此物。 酒令之口头文字类 众人都拍手道妙!薛蟠听说,无法可治,只得坐下,听宝玉先说,宝玉便道: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众人听了都道:“说得有理。”……于是拿琵琶,听宝玉唱道: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 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是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唱完,大家齐声喝彩,独薛蟠说无板。宝玉饮了门杯,便拈起一片梨来, 说道:“雨打梨花深闭门。”完了令。 ——引自《红楼梦脂本汇校本》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引文里的酒令为“女儿令”。这种令的特色是令辞中都有“女儿”二字,故以此 名,行令的方法有诸种,宝玉等行的“女儿令”有些复杂,因为此令还与其它酒令夹 杂而成一大型酒令。前面半句于女儿之后,要求用悲、愁、喜、苦四字,后半句跟 一句律诗。这个唱完,再说一段时兴的曲子,这整个还只是称为“酒面”。酒底则要
用古诗、旧对、《四书》、《五经》里面的任意一句来席上生风,生风即是指所对 的酒底要含有酒席上的一物,行此酒令要有一定的学问涵养,像薛蟠所行酒令则非 常流俗,而且还犯令。 女儿令”属于口头文字令的一种。口头文字令是因为身边没有其它行令器具 而只能用口头作诗、作对、唱曲、猜迷来行令,故以得名。口头文字令的起源甚早, 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酒风俗为当筵歌诗","陷席作歌",这些 是口头文字令发展的雏形。 宋朝时口头文字令逐渐盛行,此令经下层文人的推广,在形式和技巧上都有 了很大的发展,且文字令实现了由俗至雅的转换,使得俗与雅两者各有千秋。宋人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记载,宣和年间,林摅奉命出使契丹,契丹国新造一碧室 如中国之明堂。宴席间,伴使举令曰 白玉石,天子建碧室。 林对曰:口耳王,聖(圣)人坐明堂。 另外一则则是陶彀出使吴越,席间,越王举酒令曰: 白玉石,碧波亭上迎仙客。 陶对曰:口耳王,聖(圣)明天子要钱塘。 酒令之骰子类 贾母道:"那文的怪闷的慌,武的又不好,你倒是想个新鲜玩意儿才好。 薛姨妈便掷了一下,却是四个幺。鸳鸯道:"这是有名的,叫做`商山四皓′。有年纪 的喝一杯。〃于是贾母、李婶娘、邢、王两夫人都该喝。……贾母道:"不说到底寂 寞,还是说一句的好,下家儿就是我了,若说不出来,我陪姨太太喝一钟就是了 薛姨妈便道:"我说个`临老入花丛′。"贾母点点头儿道:"将谓偷闲学少年。 引自《红楼梦》程甲本第二十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引文里的酒令为朱窝令",朱窝令相传为元末杨廉夫所拟制,名为《除红谱》 但是也有人传为宋代朱河所拟制。因为河”与窝音相近,本来应该为朱河令,但
用古诗、旧对、《四书》、《五经》里面的任意一句来席上生风,生风即是指所对 的酒底要含有酒席上的一物,行此酒令要有一定的学问涵养,像薛蟠所行酒令则非 常流俗,而且还犯令。 “女儿令”属于口头文字令的一种。口头文字令是因为身边没有其它行令器具, 而只能用口头作诗、作对、唱曲、猜迷来行令,故以得名。口头文字令的起源甚早, 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酒风俗为“当筵歌诗”,“陷席作歌”,这些 是口头文字令发展的雏形。 宋朝时口头文字令逐渐盛行,此令经下层文人的推广,在形式和技巧上都有 了很大的发展,且文字令实现了由俗至雅的转换,使得俗与雅两者各有千秋。宋人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记载,宣和年间,林摅奉命出使契丹,契丹国新造一碧室, 如中国之明堂。宴席间,伴使举令曰: 白玉石,天子建碧室。 林对曰:口耳王,聖(圣)人坐明堂。 另外一则则是陶彀出使吴越,席间,越王举酒令曰: 白玉石,碧波亭上迎仙客。 陶对曰:口耳王,聖(圣)明天子要钱塘。 酒令之骰子类 贾母道:“那文的怪闷的慌,武的又不好,你倒是想个新鲜玩意儿才好。…… 薛姨妈便掷了一下,却是四个幺。鸳鸯道:“这是有名的,叫做‘商山四皓’。有年纪 的喝一杯。”于是贾母、李婶娘、邢、王两夫人都该喝。……贾母道:“不说到底寂 寞,还是说一句的好,下家儿就是我了,若说不出来, 我陪姨太太喝一钟就是了。” 薛姨妈便道:“我说个‘临老入花丛’。”贾母点点头儿道:“将谓偷闲学少年。” ——引自《红楼梦》程甲本第二十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引文里的酒令为“朱窝令”,朱窝令相传为元末杨廉夫所拟制,名为《除红谱》, 但是也有人传为宋代朱河所拟制。因为“河”与“窝”音相近,本来应该为朱河令,但
被讹传为朱窝令了。 朱窝令的特点是用四枚骰子递遥,出现四点名为红点。摇法有两种,其一是 除摇两个黑对,像两个幺点两个三点或两个五点,四骰中一定要出现红点,否则就 要重摇。其二是在摇有一对红点四的情况下,另外两只骰子除一个是五点,一个是 六点称为强红外,其他两枚骰子必须要成对,否则要重摇 从薛姨妈行令中可以窥得此种朱窝令的一些端倪。该是先由行令者掷骰,然 后令官根据行令者掷出的点数说出一个名目及酒约,接着行令者再根据掷出来的色 子说出一个骨牌名,最后由另一玩家附会说出《千家诗》中的一句诗,当然,在此 过程行令者若是答不出来就要依约罚酒。 朱窝令属于骰子令中的一种,骰子问世于魏晋时期。骰子是由古代的樗蒲演 变而成。《演繁露》记载:"古人斫木为子,一共五子,又称为五木。每子各有两 面,一面漆黑,一面漆白。“杜甫诗《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言: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诗中的五白即是掷得五子全为白色。 唐朝皇甫松《醉乡日月》里有记载骰子令的玩法,但说得不够详细。聚十只 骰子齐掷,自出手六人,依采饮焉。堂印本采人劝合席,碧油劝掷外,三人骰子聚 于一处,谓之酒星。"如果十只骰子有三枚都是四点,那么就称为堂印”,举座之 人皆饮酒一杯。如果十枚骰子三枚都是六点,那么就称为ν碧油″,如果三人所掷骰 子各有一枚聚在一起,那么就称为酒星”,虽然各有名号,但是具体怎样饮酒法不 骰子令在唐人诗句中各有体现。元稹《赠崔元儒》诗云:"今日头盘三两掷, 翠娥潜笑白髭须。"杜牧诗《骰子赌酒》云:"骰子逡巡里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 骰子令,至唐时开始盛行 三国时,陈思王曹植对骰子改进,面数上有所增加。唐时,骰子在窑内烧制 而得,唐人开始在骰子表面涂上各种色彩,并雕成镂空状,在里面放置相思豆。骰 子在外观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甚至还被人寄寓了情感,晚唐温庭筠作有《南歌子词》 云:"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酒令之牌类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长三′。〃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鸳鸯道: 右边是三长′。"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 道:"三山半落青天外。"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 说完饮毕
被讹传为朱窝令了。 朱窝令的特点是用四枚骰子递遥,出现四点名为红点。摇法有两种,其一是 除摇两个黑对,像两个幺点两个三点或两个五点,四骰中一定要出现红点,否则就 要重摇。其二是在摇有一对红点四的情况下,另外两只骰子除一个是五点,一个是 六点称为强红外,其他两枚骰子必须要成对,否则要重摇。 从薛姨妈行令中可以窥得此种朱窝令的一些端倪。该是先由行令者掷骰,然 后令官根据行令者掷出的点数说出一个名目及酒约,接着行令者再根据掷出来的色 子说出一个骨牌名,最后由另一玩家附会说出《千家诗》中的一句诗,当然,在此 过程行令者若是答不出来就要依约罚酒。 朱窝令属于骰子令中的一种,骰子问世于魏晋时期。骰子是由古代的樗蒲演 变而成。《演繁露》记载:“古人斫木为子,一共五子,又称为五木。每子各有两 面,一面漆黑,一面漆白。”杜甫诗《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言: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诗中的五白即是掷得五子全为白色。 唐朝皇甫松《醉乡日月》里有记载骰子令的玩法,但说得不够详细。“聚十只 骰子齐掷,自出手六人,依采饮焉。堂印本采人劝合席,碧油劝掷外,三人骰子聚 于一处,谓之酒星。”如果十只骰子有三枚都是四点,那么就称为“堂印”,举座之 人皆饮酒一杯。如果十枚骰子三枚都是六点,那么就称为“碧油”,如果三人所掷骰 子各有一枚聚在一起,那么就称为“酒星”,虽然各有名号,但是具体怎样饮酒法不 详。 骰子令在唐人诗句中各有体现。元稹《赠崔元儒》诗云:“今日头盘三两掷, 翠娥潜笑白髭须。”杜牧诗《骰子赌酒》云:“骰子逡巡里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 骰子令,至唐时开始盛行。 三国时,陈思王曹植对骰子改进,面数上有所增加。唐时,骰子在窑内烧制 而得,唐人开始在骰子表面涂上各种色彩,并雕成镂空状,在里面放置相思豆。骰 子在外观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甚至还被人寄寓了情感,晚唐温庭筠作有《南歌子词》 云:“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酒令之牌类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长三’。”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鸳鸯道: “右边是‘三长’。”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 道:“三山半落青天外。”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 说完饮毕
一一引自《红楼梦脂本汇校本》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引文里的酒令为骨牌离合令",又可以称为牙牌令"。从鸳鸯和宝钗的对话 中中可以看出这种牙牌令的一些规则。先置一副骨牌,令官随意揭取三张,念出第 张牌名,行令者讼一句诗。令官念第二张牌名,行令者继续讼一句诗,如此三次。 最后令官念出骨牌副名,行令者再赋诗一句。行令过程的要求是要所赋之诗与骨牌 文意相通并且要押韵。 此类骨牌令,多为女子闺房中的游戏,一些有学识的女子,将骨牌名称、曲 谱、诗词等杂糅在一起,在行令过程中取得由衷的欢乐。 由宋入元,由于民间的巨大影响,以前的骰子发展成了骨牌。一些上层的文 人士大夫在从俗风气的影响下,慢慢接受了这种酒令。骨牌一般以竹子为背,以兽 骨为面,贵族人家也有用象牙为面的,然后将背与面拈合而成。骨牌以三张为一副 具体玩法多种多样。 酒令之筹类 说着,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象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 在当中。又取过骰子来,盛在盒内,摇了一摇,揭开一看,里面是五点,数至宝钗 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 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 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 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 引自《红楼梦脂本汇校本》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引文里的酒令为"占花名令。宝钗抽出一签,上画牡丹,花边题字艳冠群芳”, 又有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探春抽出一签,上画杏花,花边题字"瑶池仙品 又有一句唐诗"日边红杏倚云栽″;湘云抽出一签,上画海棠,花边题字"香梦沉酣"” 又有一句唐诗"只恐夜深花睡去〃。占花名令行令方法,令官掷骰子,依照点数数至
——引自《红楼梦脂本汇校本》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引文里的酒令为“骨牌离合令”,又可以称为“牙牌令”。从鸳鸯和宝钗的对话 中中可以看出这种牙牌令的一些规则。先置一副骨牌,令官随意揭取三张,念出第 一张牌名,行令者讼一句诗。令官念第二张牌名,行令者继续讼一句诗,如此三次。 最后令官念出骨牌副名,行令者再赋诗一句。行令过程的要求是要所赋之诗与骨牌 文意相通并且要押韵。 此类骨牌令,多为女子闺房中的游戏,一些有学识的女子,将骨牌名称、曲 谱、诗词等杂糅在一起,在行令过程中取得由衷的欢乐。 由宋入元,由于民间的巨大影响,以前的骰子发展成了骨牌。一些上层的文 人士大夫在从俗风气的影响下,慢慢接受了这种酒令。骨牌一般以竹子为背,以兽 骨为面,贵族人家也有用象牙为面的,然后将背与面拈合而成。骨牌以三张为一副, 具体玩法多种多样。 酒令之筹类 说着,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象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 在当中。又取过骰子来,盛在盒内,摇了一摇,揭开一看,里面是五点,数至宝钗。 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 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 唐诗,道是: 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 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 ——引自《红楼梦脂本汇校本》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引文里的酒令为“占花名令”。宝钗抽出一签,上画牡丹,花边题字“艳冠群芳”, 又有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探春抽出一签,上画杏花,花边题字“瑶池仙品”, 又有一句唐诗“日边红杏倚云栽”;湘云抽出一签,上画海棠,花边题字“香梦沉酣”, 又有一句唐诗“只恐夜深花睡去”。占花名令行令方法,令官掷骰子,依照点数数至
相对应之人,再由此人从筹筒中抽出一筹,根据筹上记载的令辞及令约饮酒。 占花名令属于筹类酒令。筹本来是用作记数之用。《汉书•王戎传》 言:"戎性好兴利……积实聚钱,不知记极。每日执牙筹,尽夜算计,恒若不足。″ 筹入唐后,渐渐成为行酒令的工具。 筹一般用象牙、骨、木、竹等材料制作而成。通常以竹筹多见。筹长约四五 寸,宽约五六分。上面刻写古人诗词、曲赋,人名、画作及行令和饮酒法。通常筹 都插在专门的器皿中,行令时摇筒取筹,再按照上面令约行令饮酒。白居易有诗《同 李十一醉忆元九》云:"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会,计 程今日到粱州。"元九即白居易好友元稹,诗中花枝“原应为记数之筹,但白居易醉 折花枝"将此误作为记令之筹了。 《红楼梦》中酒令文化纷繁复杂,包括甚广,实在可以单一列出来作为一门 学问。酒令文化是我们国家历史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我 们中华儿女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转帖红楼里的酒令 红楼里的酒令 酒令之大,可以与军令相比,而酒令之多,也可以与军令相比。故金鸳鸯曾经说过:“酒 令大于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红楼中的酒令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时至今日,酒令已经少得可怜,一则因为现代人文化的退步和匮乏,二则因为现代人时 间越来越宝贵,生活节奏越来越高,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消耗在酒局上。当然,还有一点也至 关重要,那就是玩的地方和方式多了,酒局不再是漫漫长夜中几乎唯一的、雅俗共有的打发 时光的方式了 红楼的酒令,有很多特别高雅的,例如寿怡红那一回中,史湘云提议索所行的酒令,占 花名和射覆。而宝玉也曾和冯紫英、蒋玉菡、薛蟠以及妓女云儿一起行过,那时候是宝玉提 议的。酒令都很复杂,非有点水平行不出来 其他的也有些特别复杂的,如酒令的“老祖宗”(宝玉语)—一射覆。这个令可以说是 文人墨客们行的酒令,一射一覆,都有意在言外的意味。如果能切人、切地、切时,那就更 加可观。射覆这个词可以见于唐朝李商隐的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 钓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诚如宝玉所言,这种酒令其实早已失传。到乾隆时期所行 的酒令,也是后人附会,已不是最先的原貌了。 飞花,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酒令。现代人的“击鼓传花”,是指手中拿着一束花,不断的 往下传,到谁手里,就该他饮酒。红楼中也曾行过,结果贾政和凤姐都曾被抓住,只得讲笑 话给大家听。但文人们的所谓“飞花”,却并非如此,他们是通过诗句,来让某个人饮酒。 其他如牙牌令、斗草、拇战、过七、骰子抢红、占花名等等,都可以在红楼里看到影子
相对应之人,再由此人从筹筒中抽出一筹,根据筹上记载的令辞及令约饮酒。 占花名令属于筹类酒令。筹本来是用作记数之用。《汉书•王戎传》 言:“戎性好兴利……积实聚钱,不知记极。每日执牙筹,尽夜算计,恒若不足。” 筹入唐后,渐渐成为行酒令的工具。 筹一般用象牙、骨、木、竹等材料制作而成。通常以竹筹多见。筹长约四五 寸,宽约五六分。上面刻写古人诗词、曲赋,人名、画作及行令和饮酒法。通常筹 都插在专门的器皿中,行令时摇筒取筹,再按照上面令约行令饮酒。白居易有诗《同 李十一醉忆元九》云:“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会,计 程今日到粱州。”元九即白居易好友元稹,诗中“花枝”原应为记数之筹,但白居易“醉 折花枝”将此误作为记令之筹了。 《红楼梦》中酒令文化纷繁复杂,包括甚广,实在可以单一列出来作为一门 学问。酒令文化是我们国家历史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我 们中华儿女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转帖]红楼里的酒令 红楼里的酒令 酒令之大,可以与军令相比,而酒令之多,也可以与军令相比。故金鸳鸯曾经说过:“酒 令大于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红楼中的酒令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时至今日,酒令已经少得可怜,一则因为现代人文化的退步和匮乏,二则因为现代人时 间越来越宝贵,生活节奏越来越高,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消耗在酒局上。当然,还有一点也至 关重要,那就是玩的地方和方式多了,酒局不再是漫漫长夜中几乎唯一的、雅俗共有的打发 时光的方式了。 红楼的酒令,有很多特别高雅的,例如寿怡红那一回中,史湘云提议索所行的酒令,占 花名和射覆。而宝玉也曾和冯紫英、蒋玉菡、薛蟠以及妓女云儿一起行过,那时候是宝玉提 议的。酒令都很复杂,非有点水平行不出来。 其他的也有些特别复杂的,如酒令的“老祖宗”(宝玉语)——射覆。这个令可以说是 文人墨客们行的酒令,一射一覆,都有意在言外的意味。如果能切人、切地、切时,那就更 加可观。射覆这个词可以见于唐朝李商隐的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 钓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诚如宝玉所言,这种酒令其实早已失传。到乾隆时期所行 的酒令,也是后人附会,已不是最先的原貌了。 飞花,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酒令。现代人的“击鼓传花”,是指手中拿着一束花,不断的 往下传,到谁手里,就该他饮酒。红楼中也曾行过,结果贾政和凤姐都曾被抓住,只得讲笑 话给大家听。但文人们的所谓“飞花”,却并非如此,他们是通过诗句,来让某个人饮酒。 其他如牙牌令、斗草、拇战、过七、骰子抢红、占花名等等,都可以在红楼里看到影子
就拇战而言,各地也不同,或者“压指”(只比指头大小,拇指压食指压中指……),或者划 拳(二者所伸指头总数之和,谁猜得对,另外一个喝酒。名堂也很好听,四喜发财、五经魁 首、六六大顺、八仙过海等等),或者剪刀石头布的玩法,都屡见不鲜。 林黛玉和史湘云中秋联句中,居然也有这么几句:“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骰彩红 成点,传花鼓滥喧。”如果再加上前面的“蜡烛辉琼宴,觥筹乱绮园”,岂不正合了李商隐的 “分曹射覆蜡灯红”吗?可见酒令本身就完全可以入诗。 我尝试着把这些酒令简单一总,重点提提在红楼中展开写的酒令,看看玩中的名堂,是 不是也很多呢? 牙牌令(上) 星海之君 要研究牙牌令,必须先熟悉骨牌,其玩法简称牌九。 副骨牌好比是中国象棋,有32张,为了能让大家便于记忆,我们同中国象棋做一个 类比。在象棋中,車馬炮是三员大将,而且都是成双成对的,其他是象(相)士(仕)将(帅), 每边有五个小卒(兵),共32个象棋子。 骨牌成长方形,长基本上是宽的二倍,因而一张牌也是由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牌面 点数,都是一个骰子的点数拼成的!而且其颜色也和骰子相同的。也就是说,一张骨牌,其 点数是由两个骰子的点数构成的。因此骨牌中,点数最少的是地牌2点,最多的是天牌12 点 牌九是骨牌的一种玩法,比点数大小,因此必须规定谁大谁小,有个口诀,可以记 住:“天地人鹅四大将,三长四短五杂牌。”只要记住了这个口诀就好办了。 骨牌都是成对出现,有些对看上去完全相同,有些则不然。天地人鹅三长四短都是成对出现 的。他们分别是 天地人鹅四大将 天牌:两个六点称为天牌。上面和下面的两个六点的排列法如同骰子,颜色则为绿色。 地牌:两个一点,一头一个,大红点 人牌:两个四点即为人牌,形状如同 麻将牌中的八饼:对襟马褂两开交。全红颜色。注意,骨牌中只有地牌和人牌以及一张杂五 是全红点。其他的牌,要么全绿,要么红绿结合。记得鸳鸯那句词吗?“中间三四绿配红”, 而刘姥姥跟着“大火烧了毛毛虫 鹅牌:上面一点,下面三点 长 梅花:称为梅花,上面下面分别是五点,如同麻将的五饼。 板凳:上下都是两个二点。形状很像一个板凳,故名。还记得《鹿鼎记》吗?韦小 宝的宝贝女儿韦双双的名字就差点被命名为韦板凳。 四短 虎头:六点和五点 屏风:就是四和六:下面是绿色的六点,上面是红色的四点,很像一架屏风 幺六:六点和一点,其形状类似于麻将牌中的七条。俗称短七 灯笼:五点和一点,幺五。一点是红的 以上所有牌成对出现,共22张牌 五杂牌:杂牌好像杂牌军,连外表都不一样,初学牌九的人也许会把一对牌当成两 种。其实在牌九中,他们还是一对 杂九:三点和六点称为黑九(中间三六九点在),五点和四点称为红九,这就是杂九 杂八:五点和三点称为黑八,六点和二点称为平八,此即杂八
就拇战而言,各地也不同,或者“压指”(只比指头大小,拇指压食指压中指……),或者划 拳(二者所伸指头总数之和,谁猜得对,另外一个喝酒。名堂也很好听,四喜发财、五经魁 首、六六大顺、八仙过海等等),或者剪刀石头布的玩法,都屡见不鲜。 林黛玉和史湘云中秋联句中,居然也有这么几句:“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骰彩红 成点,传花鼓滥喧。”如果再加上前面的“蜡烛辉琼宴,觥筹乱绮园”,岂不正合了李商隐的 “分曹射覆蜡灯红”吗?可见酒令本身就完全可以入诗。 我尝试着把这些酒令简单一总,重点提提在红楼中展开写的酒令,看看玩中的名堂,是 不是也很多呢? 一、牙牌令(上) 星海之君 要研究牙牌令,必须先熟悉骨牌,其玩法简称牌九。 一副骨牌好比是中国象棋,有 32 张,为了能让大家便于记忆,我们同中国象棋做一个 类比。在象棋中,車馬炮是三员大将,而且都是成双成对的,其他是象(相)士(仕)将(帅), 每边有五个小卒(兵),共 32 个象棋子。 骨牌成长方形,长基本上是宽的二倍,因而一张牌也是由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牌面 点数,都是一个骰子的点数拼成的!而且其颜色也和骰子相同的。也就是说,一张骨牌,其 点数是由两个骰子的点数构成的。因此骨牌中,点数最少的是地牌 2 点,最多的是天牌 12 点! 牌九是骨牌的一种玩法,比点数大小,因此必须规定谁大谁小,有个口诀,可以记 住:“天地人鹅四大将,三长四短五杂牌。”只要记住了这个口诀就好办了。 骨牌都是成对出现,有些对看上去完全相同,有些则不然。天地人鹅三长四短都是成对出现 的。他们分别是: 天地人鹅四大将: 天牌:两个六点称为天牌。上面和下面的两个六点的排列法如同骰子,颜色则为绿色。 地牌:两个一点,一头一个,大红点。 人牌:两个四点即为人牌,形状如同 麻将牌中的八饼:对襟马褂两开交。全红颜色。注意,骨牌中只有地牌和人牌以及一张杂五 是全红点。其他的牌,要么全绿,要么红绿结合。记得鸳鸯那句词吗?“中间三四绿配红”, 而刘姥姥跟着“大火烧了毛毛虫”。 鹅牌:上面一点,下面三点。 三长: 梅花:称为梅花,上面下面分别是五点,如同麻将的五饼。 板凳:上下都是两个二点。形状很像一个板凳,故名。还记得《鹿鼎记》吗?韦小 宝的宝贝女儿韦双双的名字就差点被命名为韦板凳。 四短: 虎头:六点和五点; 屏风:就是四和六;下面是绿色的六点,上面是红色的四点,很像一架屏风。 幺六:六点和一点,其形状类似于麻将牌中的七条。俗称短七。 灯笼:五点和一点,幺五。一点是红的, 以上所有牌成对出现,共 22 张牌。 五杂牌: 杂牌好像杂牌军,连外表都不一样,初学牌九的人也许会把一对牌当成两 种。其实在牌九中,他们还是一对。 杂九:三点和六点称为黑九(中间三六九点在),五点和四点称为红九,这就是杂九; 杂八:五点和三点称为黑八,六点和二点称为平八,此即杂八;
杂七:五点和二点称为黑七,三点和四点称为红七(这张牌就是中间三四绿配红), 合称一对杂七; 杂五:二点和三点称为黑五,四点和一点称为红五,合称杂五; 对猴:二点和四点称为大杂六,或称猴脸,一点和二点称为丁三,又称猴头,两者合 称大小杂,同时还有个名字叫“至尊宝”!也就是这一对的威力无穷,连老天爷也要靠后站! 所以在牌九的玩法中,这一对最大,但是拆开来,不过一个三点,一个六点而已。 弄明白了骨牌的构成,就可以研究金鸳鸯的牙牌令了。 、牙牌令(中) 星海之君 牌九的玩法是两张牌或者四张牌,每两张为一副,比点数大小。超过10的点数减去 10,就是这副牌的点数。例如,一个板凳(4点)配一个鹅(4点),那就是8点:而一个老 天(12点)配一个灯笼(6点),共18点,其实也是8点。只不过因为天比鹅大,所以后者 比前者大。而假如一个天配一个杂五,只有7点,那就不如板凳加鹅的8点大了。) 牙牌令如同六粒骰子,在一起玩可以玩出各种花色,通过点数、颜色、形状的拼凑,形 成各种美妙的组合。下面我们来看看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一回中,各人的酒令都是什么。 贾母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 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 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 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 贾母共三张牌,分别是老天、虎头、短七。总点数为30点,如果用骰子来看,就是四 个六、一个幺,一个五。最后的名称取幺和五的组合,叫做“蓬头鬼”。注意,贾母这副牌 中,只有一个红点!也就是那乍出云霄的一轮红日! 而贾母的话里,也蕴藏着很深的意味。“头上有青天”隐隐然直指当朝统治者,如同徐 策跑城中的老徐策唱的那句词:湛湛青天不可欺!第二句话提到梅花,而且是“香彻骨” 能让贾母感觉“香彻骨”这样刻骨铭心的记住的事情,应该是贾家的大事。第三句也许正是 因为有这件香彻骨的事情存在,才会导致贾家终于拨云见日,否极泰来。第四句很可玩味, 钟馗本是捉鬼的,却被鬼抱住了腿。那么如果贾家此时再度遇到鬼的话,会怎么样呢? 2、薛姨妈 鸳鸯道:“有了一副。左边是个‘大长五’。”薛姨妈道:“梅花朵朵风前舞。” 鸳鸯道:“右边还是个‘大五长’。”薛姨妈道:“十月梅花岭上香 鸳鸯道:“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道:“织女牛郎会七夕。” 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薛姨妈的牌共三张,两张梅花,一张杂七,共27点,由5个5点和一个二点组成,是 好牌,属于“豹子”。最后的名字,五岳用5多梅花组成,二郎就是那个两点,很形象! 注意,薛姨妈三张牌中一个红点也没有!满堂绿色,看上去别也凄凉,如果再看看下文 宝钗的那副牌,这种感觉就更加突出! 史太君说梅花,到了薛姨妈更是说梅花。说来也巧,护官符中就把薛家谐音为雪:“丰
杂七:五点和二点称为黑七,三点和四点称为红七(这张牌就是中间三四绿配红), 合称一对杂七; 杂五:二点和三点称为黑五,四点和一点称为红五,合称杂五; 对猴:二点和四点称为大杂六,或称猴脸,一点和二点称为丁三,又称猴头,两者合 称大小杂,同时还有个名字叫 “至尊宝”!也就是这一对的威力无穷,连老天爷也要靠后站! 所以在牌九的玩法中,这一对最大,但是拆开来,不过一个三点,一个六点而已。 弄明白了骨牌的构成,就可以研究金鸳鸯的牙牌令了。 二、牙牌令(中) 星海之君 牌九的玩法是两张牌或者四张牌,每两张为一副,比点数大小。超过 10 的点数减去 10,就是这副牌的点数。例如,一个板凳(4 点)配一个鹅(4 点),那就是 8 点;而一个老 天(12 点)配一个灯笼(6 点),共 18 点,其实也是 8 点。只不过因为天比鹅大,所以后者 比前者大。而假如一个天配一个杂五,只有 7 点,那就不如板凳加鹅的 8 点大了。) 牙牌令如同六粒骰子,在一起玩可以玩出各种花色,通过点数、颜色、形状的拼凑,形 成各种美妙的组合。下面我们来看看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一回中,各人的酒令都是什么。 1、贾母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 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 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 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 贾母共三张牌,分别是老天、虎头、短七。总点数为 30 点,如果用骰子来看,就是四 个六、一个幺,一个五。最后的名称取幺和五的组合,叫做“蓬头鬼”。注意,贾母这副牌 中,只有一个红点!也就是那乍出云霄的一轮红日! 而贾母的话里,也蕴藏着很深的意味。“头上有青天”隐隐然直指当朝统治者,如同徐 策跑城中的老徐策唱的那句词:湛湛青天不可欺!第二句话提到梅花,而且是“香彻骨”, 能让贾母感觉“香彻骨”这样刻骨铭心的记住的事情,应该是贾家的大事。第三句也许正是 因为有这件香彻骨的事情存在,才会导致贾家终于拨云见日,否极泰来。第四句很可玩味, 钟馗本是捉鬼的,却被鬼抱住了腿。那么如果贾家此时再度遇到鬼的话,会怎么样呢? 2、薛姨妈: 鸳鸯道:“有了一副。左边是个‘大长五’。”薛姨妈道:“梅花朵朵风前舞。” 鸳鸯道:“右边还是个‘大五长’。”薛姨妈道:“十月梅花岭上香。 “ 鸳鸯道:“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道:“织女牛郎会七夕。” 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薛姨妈的牌共三张,两张梅花,一张杂七,共 27 点,由 5 个 5 点和一个二点组成,是 好牌,属于“豹子”。最后的名字,五岳用 5 多梅花组成,二郎就是那个两点,很形象! 注意,薛姨妈三张牌中一个红点也没有!满堂绿色,看上去别也凄凉,如果再看看下文 宝钗的那副牌,这种感觉就更加突出! 史太君说梅花,到了薛姨妈更是说梅花。说来也巧,护官符中就把薛家谐音为雪:“丰
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那么作者曾多次写过雪里红梅,而梅和雪的关系是如此的紧 密,几乎互为依存。可见梅和雪之间,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后文薛小妹就是要嫁给梅翰林,却被自己的诗一语成谶:“不在梅边在柳边”。七夕过后 一别西风又一年”,这个十月梅花,也许是指一件针对薛家的大 薛家也算是名门望族,不得已来贾府投亲靠友,殊为可怜。而宝钗自己居然也善于做针 线,书中每有记载。这个“世人不及神仙乐”,可以说是薛家自己的写照!当然,尤其是在 薛蟠娶妻之后,婆媳之间,媳妇和小姑之间,这种口舌上的争斗自是不免。日子过的哪里还 有多少快乐? 3、史湘云 鸳鸯道:“有了一副。左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双悬日月照乾坤。 鸳鸯道:“右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闲花落地听无声。” 鸳鸯道:“中间还得幺四来。”湘云道:“日边红杏倚云栽。 鸳鸯道:“凑成'樱桃九熟'。”湘云道:“御园却被鸟衔出。” 史湘云的点数不多—一樱桃九熟,但竟然颗颗都是熟透的樱桃!她的三张牌是两张地牌 一张幺四,也就是杂五的其中之一,而且是红五!两张地牌共四个大红点,再加上红五,整 整九个红点子。凑在一起,真是漂亮! 中国人历来重视红色,四红四喜,满堂红,红花绿叶,披红挂绿,大红袍都是喜事的象 征。中国古代的娶妻要穿红,而娶妾却要着绿,这种规矩,绝对不可以违反!小妾如果穿红 就可以治罪。除非“两头大”或者“内外分明”(也就是男人偷着治外室),可能无人追究。 真的到了除夕这种日子,参拜高堂父母或者祭祖时,那是绝对不允许乱的 但是史湘云却是全红!而下文薛宝钗却全绿!要知道,是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史湘云 只不过在宝钗死后,使得与宝玉相逢,遂结合在一起。这个大红,触目惊心 “双悬日月照乾坤”,乃是唐人李白的诗句。意思是天上日月同辉,也就是有两个皇上 或者一个太上皇一个皇上。刘心武最近的研究认为,史湘云这四句诗,都与宫廷争斗有关, 并非没有道理。“双悬日月”是不能用在普通人身上的。后面的几句,如闲花落地听无声 其实是表面的悠闲,实则预示着更大的冲突。“日边红杏”一句后文也曾出现过,指得是各 党派之间党同伐异,“御园却被鸟衔出”一句则明确指明是皇宫的动乱。 从时间上看,应该和乾隆三年到四年的弘皙事件有关。这一宗宫廷争斗,动用了皇室大 部分的成员,连康熙的小儿子也都牵涉进来,最终,乾隆胜出,将弘皙下狱。所谓胜者为王 败者贼是也。假如史湘云这四句词真的指这件事,那曹雪芹的胆子真是够大的了! 如此一来,史湘云的樱桃九熟是否并非喜事,而是指血流遍地,也未可知! 三、牙牌令(下) 4、薛宝钗 鸳鸯道:“有了一副。左边是‘长三’。”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 鸳鸯道:“右边是‘三长’。“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 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 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 请认真看看宝姑娘的这副牌。红楼梦中,每个人的说话、做事、行令、诗文往往会预示 着自己的命运。这副牌也不例外
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那么作者曾多次写过雪里红梅,而梅和雪的关系是如此的紧 密,几乎互为依存。可见梅和雪之间,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后文薛小妹就是要嫁给梅翰林,却被自己的诗一语成谶:“不在梅边在柳边”。七夕过后, “一别西风又一年”,这个十月梅花,也许是指一件针对薛家的大事! 薛家也算是名门望族,不得已来贾府投亲靠友,殊为可怜。而宝钗自己居然也善于做针 线,书中每有记载。这个“世人不及神仙乐”,可以说是薛家自己的写照!当然,尤其是在 薛蟠娶妻之后,婆媳之间,媳妇和小姑之间,这种口舌上的争斗自是不免。日子过的哪里还 有多少快乐? 3、史湘云 鸳鸯道:“有了一副。 左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双悬日月照乾坤。” 鸳鸯道:“右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闲花落地听无声。” 鸳鸯道:“中间还得`幺四'来。”湘云道:“日边红杏倚云栽。 鸳鸯道:“凑成`樱桃九熟'。”湘云道:“御园却被鸟衔出。” 史湘云的点数不多——樱桃九熟,但竟然颗颗都是熟透的樱桃!她的三张牌是两张地牌, 一张幺四,也就是杂五的其中之一,而且是红五!两张地牌共四个大红点,再加上红五,整 整九个红点子。凑在一起,真是漂亮! 中国人历来重视红色,四红四喜,满堂红,红花绿叶,披红挂绿,大红袍都是喜事的象 征。中国古代的娶妻要穿红,而娶妾却要着绿,这种规矩,绝对不可以违反!小妾如果穿红, 就可以治罪。除非“两头大”或者“内外分明”(也就是男人偷着治外室),可能无人追究。 真的到了除夕这种日子,参拜高堂父母或者祭祖时,那是绝对不允许乱的。 但是史湘云却是全红!而下文薛宝钗却全绿!要知道,是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史湘云 只不过在宝钗死后,使得与宝玉相逢,遂结合在一起。这个大红,触目惊心。 “双悬日月照乾坤”,乃是唐人李白的诗句。意思是天上日月同辉,也就是有两个皇上 或者一个太上皇一个皇上。刘心武最近的研究认为,史湘云这四句诗,都与宫廷争斗有关, 并非没有道理。“双悬日月”是不能用在普通人身上的。后面的几句,如闲花落地听无声, 其实是表面的悠闲,实则预示着更大的冲突。“日边红杏”一句后文也曾出现过,指得是各 党派之间党同伐异,“御园却被鸟衔出”一句则明确指明是皇宫的动乱。, 从时间上看,应该和乾隆三年到四年的弘皙事件有关。这一宗宫廷争斗,动用了皇室大 部分的成员,连康熙的小儿子也都牵涉进来,最终,乾隆胜出,将弘皙下狱。所谓胜者为王 败者贼是也。假如史湘云这四句词真的指这件事,那曹雪芹的胆子真是够大的了! 如此一来,史湘云的樱桃九熟是否并非喜事,而是指血流遍地,也未可知! 三、牙牌令(下) 4、薛宝钗 鸳鸯道:“有了一副。左边是‘长三’。”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 鸳鸯道:“右边是‘三长’。 “ 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 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 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 请认真看看宝姑娘的这副牌。红楼梦中,每个人的说话、做事、行令、诗文往往会预示 着自己的命运。这副牌也不例外
长三和三长实际是一回事,都是上下各三点的“长三”。中间这张牌却是个九点,杂九 中的一张,上六下三。所以这副牌中共有五个三点,一个六点,总点数21点。由于有五个 点数相同(都是3),故为“爆子”。 牙牌令中五个点数相同时,即为“爆子”;当有四个点数相同,另外两个点数之和和这 四个中的任一个相同时,即为“巧”。贾母的那副牌就是“巧” 个六点,另外一个五 点和一个一点,合起来也是个六点! 宝钗的这副牌,叫做“铁索链孤舟”,五个三点斜斜的环绕着一个六点,如同别铁索链 住的孤舟,形容可怖,最关键的是,看不到希望 宝钗所说的四句话,同样是一种由喜到悲的过程。“双双燕子语梁间”,本是喜谶,灯花 并结,燕子双双,象征着宝玉宝钗双栖双飞。可借好景不长,水荇牵风,诗出杜甫《曲江对 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晩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这是一首写曲江雨中景物抒发兴衰之叹的诗。表现了诗人的意绪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徘徊, 思绪出入于旧梦重现的幻觉和身处其中的现实两者之间,既体验到回忆往昔繁华的瞬间陶 醉,更感到回到现实的寂寥和沉重。林花和水荇是眼前景,燕支和宫女们身着的翠带是旧时 人,由景想到人,那么眼前纵然是美景如斯,这个地方却也是旧日繁华热闹的宫廷。淡淡的 愁绪已经开始若隐若现。三山半落青天外,终于落到处处风波处处愁。极为合理。李白诗: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可见三山半落青天 外已经点明一个“愁”字了,却还没有最后一句那么全面。薛宝钗到底是在为自己慨叹还是 在为薛家慨叹,不是很清楚,但以薛家的势力,居然能够处处风波,步步荆棘,足见已是四 面楚歌了。 薛宝钗和薛姨妈的所有牌全绿,一个红点也没有,真是“水荇牵风”!而翠带也够长! 但作者曹雪芹究竞要表达什么意思,却还不得而知! 5、林黛玉 鸳鸯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 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 鸳鸯道:“凑成 ‘篮子’好采花。”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 林黛玉拿到的这副牌,同样是个“巧”。天是两个六点,锦屏是上四下六,二六杂八 是上二下六,共4个六点,一个四点一个二点,凑起来也是六点!所以是个巧。 同贾母的那副牌相比,可以看出这两副牌的相似性:都是四个六,都是巧,都有一张天 牌。不同的是,黛玉由2+4构成6,而贾母由1+5构成6!而且她们都有红点:黛玉的是 4点,屏风上的四点,贾母的是一点,六与幺上面的那一个幺! 良辰美景奈何天,伤心乐事谁家院?曹雪芹说: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廖时,试遣 愚衷。而林黛玉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奈何天”。她不可能象老祖宗那样说出来“头上有青 天”,这个“天”就变成了“每天”,而不再是头顶上那片天了。 所以终归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凑成篮子好采花,采了花何用?只能去葬!林黛玉有葬花 吟:但愿锦囊收艳骨,一抔浄土掩风流。她最后那句“仙杖香挑芍药花”,总让我觉得是挑
长三和三长实际是一回事,都是上下各三点的“长三”。中间这张牌却是个九点,杂九 中的一张,上六下三。所以这副牌中共有五个三点,一个六点,总点数 21 点。由于有五个 点数相同(都是 3),故为“爆子”。 牙牌令中五个点数相同时,即为“爆子”;当有四个点数相同,另外两个点数之和和这 四个中的任一个相同时,即为“巧”。贾母的那副牌就是“巧”——4 个六点,另外一个五 点和一个一点,合起来也是个六点! 宝钗的这副牌,叫做“铁索链孤舟”,五个三点斜斜的环绕着一个六点,如同别铁索链 住的孤舟,形容可怖,最关键的是,看不到希望! 宝钗所说的四句话,同样是一种由喜到悲的过程。“双双燕子语梁间”,本是喜谶,灯花 并结,燕子双双,象征着宝玉宝钗双栖双飞。可惜好景不长,水荇牵风,诗出杜甫《曲江对 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这是一首写曲江雨中景物抒发兴衰之叹的诗。表现了诗人的意绪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徘徊, 思绪出入于旧梦重现的幻觉和身处其中的现实两者之间,既体验到回忆往昔繁华的瞬间陶 醉,更感到回到现实的寂寥和沉重。林花和水荇是眼前景,燕支和宫女们身着的翠带是旧时 人,由景想到人,那么眼前纵然是美景如斯,这个地方却也是旧日繁华热闹的宫廷。淡淡的 愁绪已经开始若隐若现。三山半落青天外,终于落到处处风波处处愁。极为合理。李白诗: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可见三山半落青天 外已经点明一个“愁”字了,却还没有最后一句那么全面。薛宝钗到底是在为自己慨叹还是 在为薛家慨叹,不是很清楚,但以薛家的势力,居然能够处处风波,步步荆棘,足见已是四 面楚歌了。 薛宝钗和薛姨妈的所有牌全绿,一个红点也没有,真是“水荇牵风”!而翠带也够长! 但作者曹雪芹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却还不得而知!" 5、林黛玉 鸳鸯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 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 鸳鸯道:“凑成 ‘篮子’好采花。”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 林黛玉拿到的这副牌,同样是个“巧”。天是两个六点,锦屏是上四下六,二六杂八 是上二下六,共 4 个六点,一个四点一个二点,凑起来也是六点!所以是个巧。 同贾母的那副牌相比,可以看出这两副牌的相似性:都是四个六,都是巧,都有一张天 牌。不同的是,黛玉由 2+4 构成 6,而贾母由 1+5 构成 6!而且她们都有红点:黛玉的是 4 点,屏风上的四点,贾母的是一点,六与幺上面的那一个幺! 良辰美景奈何天,伤心乐事谁家院?曹雪芹说: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廖时,试遣 愚衷。而林黛玉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奈何天”。她不可能象老祖宗那样说出来“头上有青 天”,这个“天”就变成了“每天”,而不再是头顶上那片天了。 所以终归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凑成篮子好采花,采了花何用?只能去葬!林黛玉有葬花 吟:但愿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她最后那句“仙杖香挑芍药花”,总让我觉得是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