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开放专科”现代文员专业阅读与写作基础(1)期末试题(半开卷)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177.19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2206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阅读与写作基础(1)试题 2012年1月 题 % 二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本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你认为正 确的一项,多选、不选、选错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 1.《诗经》最初为《诗》,正式被称为诗经的年代是( )。 A.汉代 B.魏晋 C.唐代 D.宋代 2.烛之武说服秦伯的四层理由,其作为已经发生的事实是()。 A.越国以鄙远 B.舍郑以为东道主 C.朝济而夕设版 D.欲肆其西封 3.孟尝君是齐国的( A.国君 B.太子 C.大夫 D.国相 4.孔子用“朽木不可雕”这样的话批评( ). A.子路 B.冉有 C.公西华 D.¥予 5.语言灵活多变,汪洋恣肆,有很强的独创性和丰富性的是()。 A.《论语》 B.《礼记》 C.《庄子》 D.《荀子》 1283

试卷代号 2 2 座位号仁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0 11 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阅读与写作基础( I) 2012 年1 一、单项选择{本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你认为正 确的一项,多选、不选、选错均不得分,每题 1分,共 0分) 1.«诗经》最初为《诗»,正式被称为诗经的年代是( )。 A.汉代 .魏晋 C. 代D.宋代 2. 服秦 )。 A.越国以鄙远B.舍郑以为东道主 C. 版D.欲肆 3. )。 A. B. 太子 C. 夫D. 4. )。 A.子路 C. 华D. 5. 汪洋 独创 )。 A.«论语» B. «札记》 C.« U« |题号 i一|二|三|四|总分| |分数 I I I I I |得分|评卷人| I I I 1283

6.下列属诸子散文的是()。 A.《尚书》 B.《战国策》 C.《论语》 D.《史记》 7.“将之荆”中“之”的解释为()。 A.的 B.代词 C.到…去 D.无义 8.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 A.《尚书》 B.《春秋》 C.《左传》 D.《史记 9.作者写《闲情赋》的原意是( A.抒情 B.止情 C.惜情 D.忘情 10.被称为语言的“碎片”一书的编操者是( A.曹操 B.刘义庆 C.嵇康 D.陶渊明 11.《钴姆潭西小丘记》中,以牛马和熊黑形容的对象是( )。 A.钴錙潭 B.小丘 C.小丘之土 D.小丘之石 12.北宋文坛的前期领袖人物是( A.欧阳修 B.苏轼 C.苏辙 D.曾巩 13.在《后赤壁赋》中,作者记其重游赤壁的日子是()。 A.农历七月十五 B.农历七月十六 C.农历十月十五 D.农历十月十六 14.《春末闲谈》抨击的对象是( A.细腰蜂 B.小青虫 C.麻痹反抗神经的主张 D.夷人 1284

B. 代词 D. B.«春秋》 0.« B. 小青虫 D. B.« 0.«史记》 6. 下列 诸子散文 )。 A.« c.«论语》 7. "将之荆"中"之"的解释为( )。 人的 C. … … 8. 中 国 纪传 )。 A. «尚书》 C.« 左传 9. 作者写 情赋 )。 A.抒情 .止情 c.惜情 .忘情 10. 被称 书 的 )。 A. 操B. :X1 义庆 C. 康D. 11.«钻姆潭西小丘记》中,以牛马和熊果形容的对象是( )。 A. 潭B.小丘 C. 小丘 土D.小丘 12. 宋文坛 前期领 )。 A. 修B. c.苏辙 .曾巩 13. 壁赋 游赤 子是 )。 A.农历七月十五B.农历七月十六 C. 五D. 14. «春末闲谈》抨击的对象是( )。 A. c.麻痹反抗神经的主张 1284

15.《南京》一文的历史线索结构,起笔为( )。 A.六朝 B.隋唐 C.明朝 D.现代 16.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市民诗人”的作家是()。 A.鲁迅 B.丰子恺 C.舒庆春 D.朱自清 17.在《老伴》中,作者提及的女孩子小翠所在的铺子是( A.绒线铺 B.香烟铺 C.白糖铺 D.猪肉铺 18.《老人》一文的主体部分,作者采用的视角是()。 A.老年 B.少年 C.中年 D.梦幻 19.《读(伊索寓言)》一文说,卢梭反对小孩子读寓言,是因为()。 A.寓言的寓意太深刻,小孩理解不了 B.寓言会把孩子教坏 C.寓言太简单,社会太复杂,寓言会把孩子教傻了 D.读了寓言会使人变得骄傲 20.张爱玲《谈音乐》中谈到最喜欢的古典音乐家是()。 A.肖邦 B.贝多芬 C.莫扎特 D.巴赫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本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选出 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不选、选错均不得分,每题2分, 共10分) 1.下列作品为先秦历史散文的有( )。 A.《尚书》 B.《春秋》 C.《论语》 D.《国语》 E.《战国策》 1285

15. «南京》一文的历史线索结构,起笔为( )。 A. B. c.明朝 .现代 16. 现代 诗人 作家 )。 A.鲁迅 .丰子饱 C. 舒庆春D. 17. 作者 女孩子小翠所 子是 )。 A. 铺B. c.白糖铺 .猪肉铺 18. «老人》一文的主体部分,作者采用的视角是( )。 A.老年 .少年 C. 年D. 19. «读(伊索寓言))一文说,卢梭反对小孩子读寓言,是因为( )。 A.寓言的寓意太深刻,小孩理解不了 B. 寓言会把孩子 C. 言太 会太复杂 寓 言会把孩子教 D. 会使人 20. 最喜政 古典音 )。 A. 邦B. C. 莫扎特D. B.{{春秋》 D.{{ 二、多项选择{本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选出 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不选、选错均不得分,每题 2分, 1.下列作品为先秦历史散文的有( A. «尚书》 C. ({论语》 E.{{ |得分 l评卷人| I I I 1285

2.下列作家属于魏晋时期的有( )。 A.陶渊明 B.刘义庆 C.嵇康 D.左丘明 E.曹操 3.宋代文坛的领袖人物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苏东坡 E.曾巩 4.以下关于《春末闲谈》一文写作背景,理解正确的是( )。 A.写于1925年 B.“五四”运动高潮之后 C.针对知识阶层的思想分化 D.写于北京 E.表现闲适趣味的氛围 5.丰子恺喜欢杨柳的主要原因是( )。 A.“贱” B.下垂 C.向上 D.高而能下 E.高而不忘本 得 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与分析(共30分】 1.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 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椎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 —一《前赤壁赋》 1)解释下列选段中的词语。(每词2分,共10分) 尝: 卒: 1286

B. Xt 义庆 D.左丘明 B. D. 2. A.陶渊明 C. 秸康 E. 3. 宋代文坛 A. 韩愈 C. E. 4. 一文 作背 理解 )。 A. 于1925 年B."五四"运动高潮之后 C. 思想 化D. 北京 E. 表现 适趣 5. 喜欢杨柳 A." C. E. 高而不忘本 B. D. |得分|评卷人 I I I 三、阅读与分析{共 0分} 1.苏子日 z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 自其变者而现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现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 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 一一-«前赤壁赋》 1)解释下列选段中的词语。(每词 2分,共 0分〉 '" :

自: 是: 适: 2)划线句子翻译。(5分) 3)苏轼的这段话表现了他怎样的人生哲学?(5分) 2.气味总是暂时的,偶尔的;长久嗅着,即使可能,也受不了。所以气味到底是小趣味。而 颜色,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使人安心。颜色和气昧的愉快性也许和这有关系。不像音 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 了,跟者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一《谈音乐》 1)此段有关颜色和气味的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张爱玲既然不喜欢音乐,为什么又津津乐道于音乐?喜欢谈她不喜欢的东西,是否很矛 盾?(6分) 得分 评卷人 四、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40分) 2008年8月9日,雅典奥运会卫冕冠军杜丽在北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失利, 不但没能卫冕,甚至没有得到奖牌,比赛结束后,杜丽流下了泪水,人们没有责备她,而是送上 了温暖的安慰和鼓励,媒体也以理解和安慰的语气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刘翔因伤退出了比赛, 但他已经尽了全力。有人说,关怀、理解也是一种奥运精神,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1287

是: 适: 2) 划线 。(5 3) 段话表 (5 2. 气 味总 可能 味到底是小 颜色,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使人安心。颜色和气昧的愉快性也许和这有关系。不像音 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 了,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一《谈音乐》 1)此段有关颜色和气味的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4 2) 乐道 欢谈 不喜 东西 很矛 盾? (6 得分|评卷人 四、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8 0 0字, 4 0 2008 年8 月9 会卫 冠军杜丽在北京奥 子10 气步 不但没能卫冕,甚至没有得到奖牌,比赛结束后,杜丽流下了泪水,人们没有责备她,而是送上 了温暖的安慰和鼓励,媒体也以理解和安慰的语气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刘翔因伤退出了比赛, 但他已经尽了全力。有人说,关怀、理解也是一种奥运精神,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1287

试卷代号:220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阅读与写作基础(1)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年1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A 2.C 3.D 4.D 5.C 6.C 7.C 8.D 9.B 10.B 11.D 12.A 13.D 14.C 15.A 16.C 17.A 18.B 19.B 20.D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ABDE 2.ABCE 3.CD 4.ABCD 5.ABDE 三、阅读与分析(共30分)】 1.1)解释下列选段中的词语。(每词2分,共10分) 尝:曾 卒:终于 自:从 是:这 适:享受 2)划线句子翻译。(5分) 如果从变化的角度来看,那么天地不能说没有一瞬不在变,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那么 万物与我等都是无穷尽的。 3)苏轼的人生哲学充满着矛盾,这段话中既有人生短暂若蜉蝣的消极思想,又有万物无 尽,遗世独立的达观思想,这一段也可看出苏轼所受老庄佛禅的影响,常常透过无限的字宙空 间来体验人生,观照自然。(5分) 2.1)此段有关颜色和气味的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文章开头先谈的颜色与气味是下文所谈音乐的铺垫,并由此引出张的审美基调,即喜欢世 俗、踏实的人生态度。 2)张爱玲既不喜欢音乐,又津津乐道于音乐,是作者借题发挥,借音乐这个媒介来谈她与 音乐发生关系的经历,写的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可感的熟悉的生活场景,从而表达出她的审美情 趣和人生感受,所以不矛盾。(6分) 1288

试卷代号 2 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11 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阅读与写作基础。)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 年1 一、单项选择{每题 1分,共 0分) LA 6.C 11. D 16. C 2. C 7. C 12. A 17. A 3. D 8.D 13. D 18. B 4. D 9. B 14. C 19. B 5.C 10. B 15. A 20.D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 0分} 1. ABDE 2.ABCE 3.CD 4. ABCD 5. ABDE 三、阅读与分析(共 0分} 1. 1)解释下列选段中的词语。(每词 2分,共 0分) 享受 2) 划线 。(5 如果从变化的角度来看,那么天地不能说没有一瞬不在变,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那么 万物与我等都是无穷尽的。 3) 哲学充 着矛盾 短暂 尽,遗世独立的达观思想,这一段也可看出苏轼所受老庄佛禅的影响,常常透过元限的宇宙空 间来体验人生,现照自然。 5分) 2. 1)此段有关颜色和气味的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4 文章开头先谈的颜色与气味是下文所谈音乐的铺垫,并由此引出张的审美基调,即喜欢世 俗、踏实的人生态度。 2) 张爱 不喜欢音乐 是作者 发 挥 这个媒介来谈 音乐发生关系的经历,写的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可感的熟悉的生活场景,从而表达出她的审美情 趣和人生感受,所以不矛盾。 6分) 1288

四、作文(40分)】 作文评分标准: (38一40分):主题(观点)鲜明,文面规范,内容充实、具体,见解独特,结构严谨,文笔优 美。基本上无错别字。 (32一37分):主题(观点)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文笔通顺。文面规范。错别字控制 在五个字以内。 (24一31分):主题(观点)尚明确,有一定内容,结构较匀称,表达清楚。文面尚规范,偶有 语病。 (15一23分)主题不明确,内容空洞,结构松懈。语病较多。 (15分以下):主题严重错误,文理不通,结构混乱,词不达意。 1289

四、作文 0分) 作文评分标准: (38-40 :主题(观点〉鲜明,文面规范,内容充实、具体,见解独特,结构严谨,文笔优 (32-37 :主题(观点)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文笔通 l顶。文面规菇。错别字控制 在五个字以内。 (24-31 :主题(观点〉尚明确,有一定内容,结构较匀称,表达清楚。文面尚规范,偶有 语病。 (1 语病 (15 :主题严重错误,文理不通,结构提乱,词不达意。 1289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