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上饶县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科目:语文命题人:纪飞鹏 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D、这场球赛,我们班就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注:请将所有试的答家填写在答卡和答愿纸上,否则不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孙老师是我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他勤奋努力,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无时不刻都在关心下一 代的成长 选题,共43分 B.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疾苦、问题和愿望,对情况作科学分析,切实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 15分,每小3分) 决的问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C.这种根据我国中医传统理论研制出来的口服液,能改善学生因过重的课业负担造成的“考试综 A.贿赂(u)愈期(q通n)帷裳( shang)蕙茝(chai 合症” B.咽喉(yIn)垣(gu)风靡(m)踵武( zhong) D.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方式加以明确的措施,对于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无疑是一种基 C.慧褒(ba)渐车(jn)赛謇(jdn)邶风(bei 二、(20分,每小题2分) D.燕测()踟躇(nh1)污秽(hu)孟陬(zou) 6逸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愉删字的一组是 A.中国有句古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都想不断地有所进步。 A、隰则有畔信誓旦旦陨身不恤踯踢 B.我不知道我这段话通顺不通顺?有不有逻辑性?你是写文章的高手,请你帮我看看 C.工人走进夜校,学习现代科技:农民跨出家门,发展商品经济:工农都在为”四化”作贡献。 B、青青子衿鼓瑟吹笙桀骜锋利羁鸟恋旧林 D.如果想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可以自学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C、钟馨盛蓑之理逸豫 深思慎取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D、弊在赂秦日削月割示天断发祸患集于忽微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后被儒家列为经典,才称为《诗经》《诗 经》从艺术手法来看,可分为风、雅、颂:以音乐上的特色分,分为赋、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 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全、都 C、《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刘勰《 ②岂独伶人也哉 独:只是、唯独 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③空中而多 窍:空隙 操,字孟德,即魏武帝,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三国诗人 ④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亲身经历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充满了对这一动乱社会的反思,对建立礻 ⑤尔卜尔筮,体无告言 行》同样表现这样的风格 ⑥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耿介:正直、不同于流俗 8.下列句子没有运用起兴手法的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落 B.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⑦与蠃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亲近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D.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⑧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观:观赏 9.下列对《归园田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羁鸟”和“池鱼”比喻做官就像笼中的鸟、池中的鱼,没有自由。 A.①③回⑧ B.②⑤⑥⑦ B.鸡鸣犬吠,袅袅炊烟的动态,反衬了农村环境的幽静,充满了生活气息 D.①②④⑦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厌恶官场的心情,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这首诗把田园景态与厌恶官场、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有机结合起来,内容深厚 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执己见,二三其德 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006-2007学年上饶目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5 2006-2007 学年上饶县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1 2006-2007 学年上饶县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科目:语文 命题人:纪飞鹏 (时间 150 分钟 总分 150 分) 注: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否则不计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 43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 贿赂.(luò)愆.期(qiān) 帷裳.(shang)蕙茝.(chǎi) B. 咽.喉(yīn)垝.垣(guǐ) 风靡.(mí) 踵.武(zhǒng) C. 慧褒.(bāo)渐.车(jiān) 謇.謇(jiǎn) 邶.风(bèi) D. 蠡.测(lǐ) 踟.躇(zhí) 污秽.(huì) 孟陬.(zō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隰则有畔 信誓旦旦 陨身不恤 踯躅 B、青青子衿 鼓瑟吹笙 桀骜锋利 羁鸟恋旧林 C、钟馨 盛蓑之理 逸豫 深思慎取 D、弊在赂秦 日削月割 示天断发 祸患集于忽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全、都 ② 岂独.伶人也哉 独:只是、唯独 ③ 空中而多窍. 窍:空隙 ④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愿、请 ⑤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咎:责怪 ⑥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耿介:正直、不同于流俗 ⑦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亲近 ⑧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观:观赏 A. ① ③ ⑥ ⑧ B. ② ⑤ ⑥ ⑦ C. ③ ④ ⑦ ⑧ D. ① ② ④ ⑦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执己见,二三其德 ....。 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 ....,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 D、这场球赛,我们班就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孙老师是我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他勤奋努力,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无时不刻都在关心下一 代的成长。 B.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疾苦、问题和愿望,对情况作科学分析,切实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 决的问题。 C.这种根据我国中医传统理论研制出来的口服液,能改善学生因过重的课业负担造成的“考试综 合症”。 D.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方式加以明确的措施,对于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无疑是一种基 本保障。 二、(20 分,每小题 2 分) 6.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有句古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都想不断地有所进步。 B.我不知道我这段话通顺不通顺?有不有逻辑性?你是写文章的高手,请你帮我看看。 C.工人走进夜校,学习现代科技;农民跨出家门,发展商品经济:工农都在为“四化”作贡献。 D.如果想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可以自学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后被儒家列为经典,才称为《诗经》。《诗 经》从艺术手法来看,可分为风、雅、颂;以音乐上的特色分,分为赋、比、兴。 B.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 的地方色彩。 C、《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刘勰《文 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曹操,字孟德,即魏武帝,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三国诗人, 亲身经历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充满了对这一动乱社会的反思,对建立社 会的憧憬和热情,形成“慷慨而多气”的风格,后世文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他的《短歌 行》同样表现这样的风格。 8.下列句子没有运用起兴手法的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落 B.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D.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9.下列对《归园田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羁鸟”和“池鱼”比喻做官就像笼中的鸟、池中的鱼,没有自由。 B.鸡鸣犬吠,袅袅炊烟的动态,反衬了农村环境的幽静,充满了生活气息。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厌恶官场的心情。 D.这首诗把田园景态与厌恶官场、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有机结合起来,内容深厚。 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17、对下面两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11、下列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孰能讥之乎 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 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今若遗此妇,终老不复取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来吾道夫先路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1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18、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B、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D、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B.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C.赵尝五战于秦 B、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4、下列诗句的诵读,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草木/僇落兮,恐美人之咫暮 B、于嗟兮,无食/桑葚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乘鶀骥以驰鸦兮,来道夫/先路也D、久在樊笼/里,复得自然 C.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D.自以为得其实 A、静言思之 言既遂矣 B、徒留无所施留待作遗施 C、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 D、终老不复取 还必相迎取 (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20题。 第二喾〔共105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四.(19分) 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 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线!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镇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素善留侯张良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火尚足以明也 2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06-2007学年上饶目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5 2006-2007 学年上饶县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2 例句: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C、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11、下列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来吾道夫先路也 1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B、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C、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D、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B、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14、下列诗句的诵读,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静言.思之 言.既遂矣 B、徒留无所施. 留待作遗施. C、始适.还家门 处分适.兄意 D、终老不复取. 还必相迎取. 三、(8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7-20 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 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 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 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 取之也。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 A、素善.留侯张良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火尚足以明.也 D、至于幽暗昏惑 ....而无物以相之 17、对下面两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其.孰能讥之乎 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④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18、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C. 赵尝五战于秦 D.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 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D. 自以为得其实.. 第二卷(共 105 分) 四.(19 分)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2)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3)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 2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二泉”从前只是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萌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 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 杨荫浏与阿炳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说,琴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 岂日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 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付了片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刻说,就叫做《二泉映月》吧 分别分析”同袍~同泽“同裳””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同仇”偕作~偕行”所听表达可以想象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 的思想内容。 ②分析这首诗使用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来,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戳动了他的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心泉之门。是啊是啊,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 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恋∥,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 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揉碎了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 林青草地。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间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松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 (5)汩余若将不及兮 (《离骚》) 23.文学常识填空 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似鱼戏水草。斗弓细碎流畅 (1)《书愤》中陆游用哪一联来表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2)“古今第一长诗”是 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醴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 (3)请写出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 里,有一点淡淡的哀伤 五.〔18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这首美 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过,《二泉映月》应该跪下来听。是的,此曲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许,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与感激。我们感激创 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流出来,跌扑回环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 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泉,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 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说来真的感谢出了山 盲人音乐家阿炳(华彦钧),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 【注】华彦钧(1893-1950)现代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出身贫寒,做过道士 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和吹鼓手,后沦为流浪艺人传谱有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琵琶曲《昭君出塞》《大浪淘 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器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 沙》等 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24,作者为什么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4分) 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 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了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消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 杨荫浏先生把阿炳弹奏这支曲子取名为《二泉映月》的原因是什么?分三点说明。(6分) 的清泉一—《二泉映月》 答:(1) 2006-2007学年上饶目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5 2006-2007 学年上饶县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3 秦风 无衣 《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① 分别分析“同袍”“同泽”“同裳”,“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同仇”“偕作”“偕行”所表达 的思想内容。 ② 分析这首诗使用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 ,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2) ,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 (3)羁鸟恋旧林, (《归园田居》) (4)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5)汩余若将不及兮, 。 (《离骚》) 23.文学常识填空 (1)《书愤》中陆游用哪一联来表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 (2)“古今第一长诗”是: 。 (3)请写出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 五.(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1 题。 听 泉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 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流出来,跌扑回环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 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的感谢 盲人音乐家阿炳(华彦钧),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 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 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器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 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 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 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了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 的清泉——《二泉映月》。 “二泉”从前只是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 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 杨荫浏与阿炳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说,琴 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 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 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 刻说,就叫做《二泉映月》吧。 可以想象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 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来,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戳动了他的 心泉之门。是啊是啊,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 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揉碎了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 林青草地。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间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 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松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 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似鱼戏水草。斗弓细碎流畅, 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醴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 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 里,有一点淡淡的哀伤。 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这首美 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过,《二泉映月》应该跪下来听。是的,此曲 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许,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与感激。我们感激创 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泉,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 出了山。 【注】华彦钧(1893—1950)现代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出身贫寒,做过道士 和吹鼓手,后沦为流浪艺人。传谱有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琵琶曲《昭君出塞》、《大浪淘 沙》等。 24.作者为什么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4 分) 答 : 25.杨荫浏先生把阿炳弹奏这支曲子取名为《二泉映月》的原因是什么?分三点说明。(6 分) 答:(1)
(2) 26.说明下面两句话的意思(4分) (1)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2)泉水是灵感的婴儿。 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从《听泉》一文中,我们听出了《二泉映月》清丽、柔婉、摇人心旌的美妙旋律,更听到了 一支完全用心去感受的乐章,那是创造与发现的合奏,是两颗音乐的心灵相遇之后产生的恒久 的共鸣 B.小泽征尔说《二泉映月》应该跪下来听,这是对净化人们心灵音乐创造者的虔敬和感激,也 是对这首“只应天上有”的中国名曲的极大赞誉 C.文章用寻访、谈心、谈艺、谈琴、录音、取题等来详细地描述杨荫浏抢救并传播濒临灭绝的 文化遗产的过程 D.《二泉映月》表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旋律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伤”是他对 自己身世的诉说。 E.文章除了运用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外还运用了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仁二 泉映月》的旋律之美,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诗扩写成不少于30字的一段话。(5分) 搔首凯蹰 支蜡烛,虽然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 2006-2007学年上饶县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①这句话对“他”的行为是否赞赏? 语文答案 ②不增删这句话的文字,将这句改成与之意思不同的一句话。(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1.C2、B(A中的畔”,陨C中”蓑”,D中的”示”、集”都是错别字。)3.D 请以“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B5、D(A“无时无刻都……”意思反了B关联词语搭配不完整C“改善”“考 2.800字以上 试综合症”搭配不当) 2006-2007学年上饶目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5 2006-2007 学年上饶县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4 (2) (3) 26.说明下面两句话的意思(4 分) (1)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答: (2) 泉水是灵感的婴儿。 答: 2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从《听泉》一文中,我们听出了《二泉映月》清丽、柔婉、摇人心旌的美妙旋律,更听到了 一支完全用心去感受的乐章,那是创造与发现的合奏,是两颗音乐的心灵相遇之后产生的恒久 的共鸣。 B.小泽征尔说《二泉映月》应该跪下来听,这是对净化人们心灵音乐创造者的虔敬和感激,也 是对这首“只应天上有”的中国名曲的极大赞誉。 C.文章用寻访、谈心、谈艺、谈琴、录音、取题等来详细地描述杨荫浏抢救并传播濒临灭绝的 文化遗产的过程。 D.《二泉映月》表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旋律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伤”,是他对 自己身世的诉说。 E.文章除了运用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外还运用了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二 泉映月》的旋律之美,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六.(8 分) 28.把下句诗扩写成不少于 30 字的一段话。(5 分)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9.他像一支蜡烛,虽然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 ①这句话对“他”的行为是否赞赏? (1 分) ②不增删这句话的文字,将这句改成与之意思不同的一句话。(2 分)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请以“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800 字以上 。 2006-2007 学年上饶县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语文答案 1.C 2、B (A 中的“畔”,陨 C 中“蓑”,D 中的“示”、“集”都是错别字。) 3. D 4. B 5、D(A“无时无刻都……”意思反了 B 关联词语搭配不完整 C“改善”“考 试综合症”搭配不当)
6.D7、C(A中要去掉冒号、引号后应是逗号:B中两个问号改为句号:D27C、D(C项中“详细地描述”一说不恰当,因为文中对这一过程写得较简略。D 中”古代汉语应用书名号、括号内的句号应放在括号外面 项中“是他对自己身世的诉说”过于坐实。) 颂三部分是从内容(或者说是从音乐特色)来分的,而赋、比、兴是从艺术表 30.按照2006年高考评分标准评定 现手法来说的9、D10、C ll12C13.B14.D15.A16A17、D18、B19、B20、C 21.(1)所以燕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是用武力的功效啊。到燕太子丹把荆柯作 为计谋,才招致了祸患啊 (2)已经出来了,于是有人责怪那些想要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却不 能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3)推究庄宗得天下和失掉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了 22、,(1)每章第一 分别写同袍灬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 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 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 大无畏精神 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 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23.见课本 24.因为我们多数人没有用心灵去抚摸自然,感受自然。(这里的“盲人”应该是特 指心灵缺少敏感,感受能力不强的人,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双目失明的人。) 25.(1)这支曲子用的是回旋曲式(曲子如泉水回环悠扬,让人回味品咂)。(2)能 感受到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和对生命自然的热爱。(3)曲中淡淡的哀伤如泉水 轻咽。(注意按照题目要求去筛选相关的语句,然后再分点概括陈述。) 26.(1)杨荫浏记录了《二泉映月》的曲子并将其推荐(传播、介绍)给社会。(2) 从泉水中悟出了音乐的旋律(这个曲子的诞生是泉水给了他启发、灵感)。(这 j句分别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来叙写,所以要说明白它们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把 形象语言中包含的本意分析出来。) 2006-2007学年上饶目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5 2006-2007 学年上饶县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5 6. D 7、C (A 中要去掉冒号、引号后应是逗号;B 中两个问号改为句号;D 中“古代汉语”应用书名号、括号内的句号应放在括号外面。 8、A 风、雅、 颂三部分是从内容(或者说是从音乐特色)来分的,而赋、比、兴是从艺术表 现手法来说的.9、D 10、C 11C 12C 13.B 14.D 15.A 16A 17、D 18、B 19、B 20、C 21.(1)所以燕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是用武力的功效啊。到燕太子丹把荆柯作 为计谋,才招致了祸患啊。 (2)已经出来了,于是有人责怪那些想要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却不 能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3)推究庄宗得天下和失掉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了。 22、,(1)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 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 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 大无畏精神。 (2)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 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23.见课本 24. 因为我们多数人没有用心灵去抚摸自然,感受自然。(这里的“盲人”应该是特 指心灵缺少敏感,感受能力不强的人,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双目失明的人。) 25.(1)这支曲子用的是回旋曲式(曲子如泉水回环悠扬,让人回味品咂)。(2)能 感受到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和对生命自然的热爱。(3)曲中淡淡的哀伤如泉水 轻咽。(注意按照题目要求去筛选相关的语句,然后再分点概括陈述。) 26. (1)杨荫浏记录了《二泉映月》的曲子并将其推荐(传播、介绍)给社会。(2) 从泉水中悟出了音乐的旋律(这个曲子的诞生是泉水给了他启发、灵 感)。(这 两句分别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来叙写,所以要说明白它们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把 形象语言中包含的本意分析出来。) 27. C、D (C 项中“详细地描述”一说不恰当,因为文中对这一过程写得较简略。D 项中“是他对自己身世的诉说”过于坐实。) 28.略 29.略 30.按照 2006 年高考评分标准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