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校训塑造着现代中国的大学精神 袁济喜 大学被比喻为“象牙塔”,被看做是思想学术的殿堂。莘莘学子跨入校 门第一眼所见,往往是这所大学的校训,或遒劲有力,或大气磅礴。中国大学的 校训多数源自中国的古典典籍,其中“学”字和“德”字出现的频率最高。统 计数据显示,中国112所“211”大学校训中,出现“学”字41次,占37%;“德” 字紧随其后,为30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学明德尚学的价值取向,“德” 与“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精神联系。细究其中缘由,中国主流的大学精神主 要是儒家奠定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是明德尚学,进德修业。《礼记●中庸》中 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体现出的就是“博学明 德,知行合一”的理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 里的“大学”与现在作为学府的大学,意义是不同的,它是指最高的学术或者 学问境界。大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而达到道德人格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 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先秦孔子提出的六艺之教到现代的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均体现出其内在的精神脉络。“自强、弘毅、求是、拓新”,“诚朴雄 伟励学敦行”,“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些 大学的校训句式工整、质朴雅正,无一例外地包蕴着传统精神,体现着东方智 慧和中国气派 孔子曾坦陈自己的忧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 吾忧也。”(《述而》)孔子对当时道德的沦落和学习的废弃忧患重重,认为这 是礼乐文明毁弃的结果。在孔子看来,只要唤醒在当时物欲横流、道德失落的社 会中的人们久被泯灭的孝悌之心,犯上作乱的事也就自然减少了,社会的礼义与 秩序可望恢复与张大,他所憧憬的三代之治也就实现了。 可以说,中国的文化主要是一种经典文化。《文心雕龙·宗经》有一句话:“经 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这话是什么意思呢?用现代话来讲,也就 是认为经典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相对真理,指它有时代性;绝对真理 指它是永恒的,贯彻始终。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古代的一些经典,同样陶冶着 我们今天按照西方的模式兴办的大学。清华大学是庚子赔款之后由美国人投资办 的,是一所西式大学,但是,梁启超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概括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来;而中国人 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来自《汉书》,追求的理论联系实际、忧国忧民、学 以致用的中国传统 然而,自“五四”之后,随着人们对于当时的国势以及文化选择的重新思考,于 是中国固有之传统再度被人们审视与反思,有人提出要照搬西方的办学模式。其 实,从文化发展历史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历经磨难,它是生生不息的,不可能在 改革的大潮中被消弭,或者自生自灭。此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吸纳外
江西省新余市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校训塑造着现代中国的大学精神 袁济喜 大学被比喻为“象牙塔”,被看做是思想学术的殿堂。莘莘学子跨入校 门第一眼所见,往往是这所大学的校训,或遒劲有力,或大气磅礴。中国大学的 校训多数源自中国的古典典籍,其中“学”字和“德”字出现的频率最高。统 计数据显示,中国 112 所“211”大学校训中,出现“学”字 41 次,占 37%;“德” 字紧随其后,为 30 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学明德尚学的价值取向,“德” 与“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精神联系。细究其中缘由,中国主流的大学精神主 要是儒家奠定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是明德尚学,进德修业。《礼记•中庸》中 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体现出的就是“博学明 德,知行合一”的理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 里的“大学”与现在作为学府的大学,意义是不同的,它是指最高的学术或者 学问境界。大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而达到道德人格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 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先秦孔子提出的六艺之教到现代的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均体现出其内在的精神脉络。“自强、弘毅、求是、拓新”,“诚朴雄 伟励学敦行”,“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些 大学的校训句式工整、质朴雅正,无一例外地包蕴着传统精神,体现着东方智 慧和中国气派。 孔子曾坦陈自己的忧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 吾忧也。”(《述而》)孔子对当时道德的沦落和学习的废弃忧患重重,认为这 是礼乐文明毁弃的结果。在孔子看来,只要唤醒在当时物欲横流、道德失落的社 会中的人们久被泯灭的孝悌之心,犯上作乱的事也就自然减少了,社会的礼义与 秩序可望恢复与张大,他所憧憬的三代之治也就实现了。 可以说,中国的文化主要是一种经典文化。《文心雕龙•宗经》有一句话:“经 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这话是什么意思呢?用现代话来讲,也就 是认为经典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相对真理,指它有时代性;绝对真理 指它是永恒的,贯彻始终。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古代的一些经典,同样陶冶着 我们今天按照西方的模式兴办的大学。清华大学是庚子赔款之后由美国人投资办 的,是一所西式大学,但是,梁启超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概括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来;而中国人 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来自《汉书》,追求的理论联系实际、忧国忧民、学 以致用的中国传统。 然而,自“五四”之后,随着人们对于当时的国势以及文化选择的重新思考,于 是中国固有之传统再度被人们审视与反思,有人提出要照搬西方的办学模式。其 实,从文化发展历史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历经磨难,它是生生不息的,不可能在 改革的大潮中被消弭,或者自生自灭。此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吸纳外
来文化和新陈代谢的机制。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王国维一直强调,不懂西学也就 不能真正懂得中学,反过来说,不懂国学,也不能真正了解西学,所以,学贯中 西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基本的思路。中国古代经典《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是说,中华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容纳外来文化, 或者是拥抱外来文化。北大办得好,并不是全盘接受西方的结果,也不是墨守传 统,而真是融合的产物。清华大学校长于1925年提出办国学院,作为一所西方 化程度比较高的学校,尚且要“寻出中国之魂”,我们更没有理由办学“去中国 化 了 (摘自《光明网》2014.12.29.) 1.关于“学”与“德”之间内在的精神联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训中突出“学”与“德”不是偶然的,它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密不可分,从 先秦孔子提出的“六艺”到现代社会的“德智体美”,一脉相承,都表现了二者 的结合。 B.“大学”,其教育学生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学习而达到道德人格与专 业知识的有机结合,事实上中国传统教育的确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C.《大学》中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 中的“大学”不是指学府,而是指最高的学术或者学问境界,意在既要“博学” 又要“明德”。 D.中国大学都存在明德尚学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要通过博学与修学达到 明德进学的目标。这一点从“学”字和“德”字出现的频率最高就可以看出 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些大学的 校训或直接取自典籍,或化用典故,包蕴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体现了东方智 慧和中国气派。 B.孔子时代,社会道德沦落,人们普遍不愿学习,孔子认为只要唤醒了 在当时物欲横流、道德失落的社会中人们久被泯灭的孝悌之心,社会的礼义与秩 序就可以恢复与张大了 C.传统的经典既是具有时代性的相对真理,又是能贯彻始终的永恒的绝 对真理,因此,古代的一些经典,同样可以影响着我们今天按照西方的模式兴办 的大学 D.从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陶冶着现代大 学精神,这也证明我们传统文化的经典,在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四以后,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不适用于现代化大学的建设,应该引进 西方的教育思想,这是对当时的国势以及文化选择的重新审视和反思。 B.中华五千年文明虽历经磨难,但始终薪火相传,未曾中断过,再加上 我们文化所具备的吸纳外来文化而推陈出新的能力,可以说,我们不用担心被西 方同化。 C.要想懂西学,就应该懂国学;反过来说,不懂国学,也不能真正了解 西学。所以,中华文化只要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就能真正做到学贯中西,这也是 中华文明的一个基本的思路
来文化和新陈代谢的机制。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王国维一直强调,不懂西学也就 不能真正懂得中学,反过来说,不懂国学,也不能真正了解西学,所以,学贯中 西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基本的思路。中国古代经典《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是说,中华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容纳外来文化, 或者是拥抱外来文化。北大办得好,并不是全盘接受西方的结果,也不是墨守传 统,而真是融合的产物。清华大学校长于 1925 年提出办国学院,作为一所西方 化程度比较高的学校,尚且要“寻出中国之魂”,我们更没有理由办学“去中国 化” 了。 (摘自《光明网》2014.12.29.) 1.关于“学”与“德”之间内在的精神联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校训中突出“学”与“德”不是偶然的,它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密不可分,从 先秦孔子提出的“六艺”到现代社会的“德智体美”,一脉相承,都表现了二者 的结合。 B.“大学”,其教育学生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学习而达到道德人格与专 业知识的有机结合,事实上中国传统教育的确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C.《大学》中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 中的“大学”不是指学府,而是指最高的学术或者学问境界,意在既要“博学”, 又要“明德”。 D.中国大学都存在明德尚学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要通过博学与修学达到 明德进学的目标。这一点从“学”字和“德”字出现的频率最高就可以看出。 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些大学的 校训或直接取自典籍,或化用典故,包蕴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体现了东方智 慧和中国气派。 B.孔子时代,社会道德沦落,人们普遍不愿学习,孔子认为只要唤醒了 在当时物欲横流、道德失落的社会中人们久被泯灭的孝悌之心,社会的礼义与秩 序就可以恢复与张大了。 C.传统的经典既是具有时代性的相对真理,又是能贯彻始终的永恒的绝 对真理,因此,古代的一些经典,同样可以影响着我们今天按照西方的模式兴办 的大学。 D.从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陶冶着现代大 学精神,这也证明我们传统文化的经典,在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四以后,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不适用于现代化大学的建设,应该引进 西方的教育思想,这是对当时的国势以及文化选择的重新审视和反思。 B. 中华五千年文明虽历经磨难,但始终薪火相传,未曾中断过,再加上 我们文化所具备的吸纳外来文化而推陈出新的能力,可以说,我们不用担心被西 方同化。 C.要想懂西学,就应该懂国学;反过来说,不懂国学,也不能真正了解 西学。所以,中华文化只要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就能真正做到学贯中西,这也是 中华文明的一个基本的思路
D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要想办好现代化大学,既需要继承好固有的 文化传统,利用好本土的资源,同时,也要吸收、借鉴西方优秀的办学经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颜杲卿字昕,以文儒世家。性刚正,莅事明济。尝为刺史诘让,正色别白,不为 屈。开元中,与兄春卿、弟曜卿并以书判超等,吏部侍郎席豫咨嗟推伏。再以最 迁范阳户曹参军。安禄山闻其名,表为营田判官,假常山太守 禄山反,杲卿及长史袁履谦谒于道,赐杲卿紫袍,履谦绯袍,令与假子李钦凑以 兵七千屯土门。杲卿指所赐衣谓履谦曰:“与公何为著此?”履谦悟,乃与真定 令贾深、内丘令张通幽定谋图贼。杲唧称疾不视事,使子泉明往返计议,阴结太 原尹王承业为应,使平卢节度副使贾循取幽州。谋泄,禄山杀循。杲卿阳不事事 委政履谦,潜召处士权涣、郭仲邕定策。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十为拒 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乃矫 贼命召钦凑计事,钦凑夜还,杲卿辞城门不可夜开,舍之外邮;使履谦及参军冯 虔、郡豪翟万德等数人饮劳,既醉,斩之,并杀其将潘惟慎,贼党歼,投尸滹沱 水。履谦以示杲卿,则首喜且泣。 先是,禄山遣将髙邈召兵范阳未还,杲卿使藁城尉崔安石图之。已而事显,乃拜 杲卿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履谦为常山太守,深司马。即传檄河北,言王师二十万 入土门,遣郭仲邕领百骑为先锋,驰而南,曳柴扬尘,望者谓大军至。日中,传 数百里。贼张献诚方围饶阳,弃甲走。于是杲卿兄弟兵大振。 史思明等率平卢兵度河攻常山。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 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贼胁使降,不应。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降我 当活而子。”杲卿不答。遂并卢逖杀之。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 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 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 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 含胡而绝,年六十五。履谦既断手足,何千年弟适在傍,咀血喷其面,贼脔之 见者垂泣。杲卿宗子近属皆被害。杲卿已虏,诸郡复为贼守。(《新唐书·卷 百一十七》有删改) 4、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为营田判官,假常山太守 假:代理 B、杲卿阳不事事 阳:表面 C、舍之外邮 舍 住宿 D、降我,当活而子 而:你 5、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 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 B、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 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 C、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 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
D.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要想办好现代化大学,既需要继承好固有的 文化传统,利用好本土的资源,同时,也要吸收、借鉴西方优秀的办学经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颜杲卿字昕,以文儒世家。性刚正,莅事明济。尝为刺史诘让,正色别白,不为 屈。开元中,与兄春卿、弟曜卿并以书判超等,吏部侍郎席豫咨嗟推伏。再以最 迁范阳户曹参军。安禄山闻其名,表为营田判官,假常山太守。 禄山反,杲卿及长史袁履谦谒于道,赐杲卿紫袍,履谦绯袍,令与假子李钦凑以 兵七千屯土门。杲卿指所赐衣谓履谦曰:“与公何为著此?”履谦悟,乃与真定 令贾深、内丘令张通幽定谋图贼。杲卿称疾不视事,使子泉明往返计议,阴结太 原尹王承业为应,使平卢节度副使贾循取幽州。谋泄,禄山杀循。杲卿阳不事事, 委政履谦,潜召处士权涣、郭仲邕定策。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 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乃矫 贼命召钦凑计事,钦凑夜还,杲卿辞城门不可夜开,舍之外邮;使履谦及参军冯 虔、郡豪翟万德等数人饮劳,既醉,斩之,并杀其将潘惟慎,贼党歼,投尸滹沱 水。履谦以示杲卿,则首喜且泣。 先是,禄山遣将高邈召兵范阳未还,杲卿使藁城尉崔安石图之。已而事显,乃拜 杲卿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履谦为常山太守,深司马。即传檄河北,言王师二十万 入土门,遣郭仲邕领百骑为先锋,驰而南,曳柴扬尘,望者谓大军至。日中,传 数百里。贼张献诚方围饶阳,弃甲走。于是杲卿兄弟兵大振。 史思明等率平卢兵度河攻常山。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 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贼胁使降,不应。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降我, 当活而子。”杲卿不答。遂并卢逖杀之。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 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 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 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 含胡而绝,年六十五。履谦既断手足,何千年弟适在傍,咀血喷其面,贼脔之, 见者垂泣。杲卿宗子近属皆被害。杲卿已虏,诸郡复为贼守。(《新唐书•卷一 百一十七》有删改) 4、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表为营田判官,假常山太守 假:代理 B、杲卿阳不事事 阳:表面 C、舍之外邮 舍: 住宿 D、降我,当活而子 而:你 5、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 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 B、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 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 C、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 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
D、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 /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禄山愤怒了,把颜杲卿绑在天津桥的柱子之上,但是出于招降的目 的,就把肢解好的肉来让颜杲卿吃,他还是不停口地骂,忍无可忍的叛贼就斩断 他的舌头 B、开元年间,与其哥哥颜春卿、弟弟颜曜卿一起因书判成绩优异,使吏 部侍郎席豫赞叹佩服。此句侧面表现了颜杲卿出众的才能。 C、颜杲卿随即传檄文到黄河以北,声称二十万官军已经进入土门,派郭 仲邑率领一百骑兵做先锋,奔驰向南,拖着柴草扬起灰尘,望见的人都说大军来 了 D、袁履谦被砍断手足后,适逢何千年的弟弟在身旁,就含血吐到他脸上, 叛贼又把袁履谦剁碎了,看见的人都落泪而泣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杲卿称疾不视事,使子泉明往返计议,阴结太原尹王承业为应(5分) (2)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 执。(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荆州道怀古① 刘禹锡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树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②,咸阳终日苦思归 【注】①这首诗作于中唐诗人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赴连州(今属广 州)刺史之任时。②庾开府:即庾信,一开始在梁朝为官,后奉命出使西魏,被 强留在北方,历仕西魏、北周二朝,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所以世称 “庾开府” 8.这首诗描绘了南国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5分) 9.本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 析。(6分)
D、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 /约起兵断贼/北道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安禄山愤怒了,把颜杲卿绑在天津桥的柱子之上,但是出于招降的目 的,就把肢解好的肉来让颜杲卿吃,他还是不停口地骂,忍无可忍的叛贼就斩断 他的舌头。 B、开元年间,与其哥哥颜春卿、弟弟颜曜卿一起因书判成绩优异,使吏 部侍郎席豫赞叹佩服。此句侧面表现了颜杲卿出众的才能。 C、颜杲卿随即传檄文到黄河以北,声称二十万官军已经进入土门,派郭 仲邑率领一百骑兵做先锋,奔驰向南,拖着柴草扬起灰尘,望见的人都说大军来 了。 D、袁履谦被砍断手足后,适逢何千年的弟弟在身旁,就含血吐到他脸上, 叛贼又把袁履谦剁碎了,看见的人都落泪而泣。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杲卿称疾不视事,使子泉明往返计议,阴结太原尹王承业为应(5 分) (2)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 执。(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荆州道怀古① 刘禹锡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树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②,咸阳终日苦思归。 【注】①这首诗作于中唐诗人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赴连州(今属广 州)刺史之任时。②庾开府:即庾信,一开始在梁朝为官,后奉命出使西魏,被 强留在北方,历仕西魏、北周二朝,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所以世称 “庾开府”。 8.这首诗描绘了南国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5 分) 9.本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 析。(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6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 道难》) (2)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来暗喻人 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句子 是 (3)《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寄钱 白旭初 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成刚要母亲随他去长沙生活。母亲执意不肯,说 乡下清静,城里太吵住不惯。成刚明白,母亲是舍不得丢下长眠在地下的父亲, 成刚临走时对母亲说:过去您总是不让我寄钱回来,今后我每个月给您寄200 元生活费。母亲说乡下开销不大,寄100元就够用了。 母亲住的村子十分偏僻,乡邮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如今村子里外出打 工的人多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们时时盼望着远方的亲人的信息,因此乡邮员在村 子里出现的日子是留守村民的节日。每回乡邮员一进村就被一群大妈、大婶和老 奶奶围住了,争先恐后地问有没有自家的邮件,然后又三五人聚在一起或传递自 己的喜悦或分享他人的快乐。这天,乡邮员又来了,母亲正在屋后的菜园里割菜, 邻居大妈一连喊了几声,母亲才明白是叫自己,慌忙出门从乡邮员手里接过一张 纸片,是汇款单。母亲脸上洋溢着喜悦,说是儿子成刚寄来的。邻居张大妈夺过 母亲手里的汇款单看了又看,羡慕得不得了,说,乖乖,2400元哩!人们闻声 都聚拢来,这张高额汇款单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的,每个 人都是一脸的钦羡。 母亲第一次收到儿子这么多钱,高兴得睡不着觉,半夜爬起来给儿子写 信。母亲虽没上过学堂,但当过村小教师的父亲教她识得些字写得些字。母亲的 信只有几行字,问成刚怎么寄这么多钱回来?说好一个月只寄100元。成刚回信 说,乡邮员一个月才去村里一两次,怕母亲不能及时收到生活费着急。成刚还说 他工资不低,说好每个月寄200元的,用不完娘放在手里也好应付急用呀。看完 了成刚的信,母亲甜甜地笑了 过了几个月,成刚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只短短几句,说成刚不该把 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要按月寄,一个月寄一次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6 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 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 道难》) (2)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来暗喻人 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句子 是: , 。 (3) 《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寄钱 白旭初 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成刚要母亲随他去长沙生活。母亲执意不肯,说 乡下清静,城里太吵住不惯。成刚明白,母亲是舍不得丢下长眠在地下的父亲, 成刚临走时对母亲说:过去您总是不让我寄钱回来,今后我每个月给您寄 200 元生活费。母亲说乡下开销不大,寄 100 元就够用了。 母亲住的村子十分偏僻,乡邮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如今村子里外出打 工的人多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们时时盼望着远方的亲人的信息,因此乡邮员在村 子里出现的日子是留守村民的节日。每回乡邮员一进村就被一群大妈、大婶和老 奶奶围住了,争先恐后地问有没有自家的邮件,然后又三五人聚在一起或传递自 己的喜悦或分享他人的快乐。这天,乡邮员又来了,母亲正在屋后的菜园里割菜, 邻居大妈一连喊了几声,母亲才明白是叫自己,慌忙出门从乡邮员手里接过一张 纸片,是汇款单。母亲脸上洋溢着喜悦,说是儿子成刚寄来的。邻居张大妈夺过 母亲手里的汇款单看了又看,羡慕得不得了,说,乖乖,2400 元哩!人们闻声 都聚拢来,这张高额汇款单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的,每个 人都是一脸的钦羡。 母亲第一次收到儿子这么多钱,高兴得睡不着觉,半夜爬起来给儿子写 信。母亲虽没上过学堂,但当过村小教师的父亲教她识得些字写得些字。母亲的 信只有几行字,问成刚怎么寄这么多钱回来?说好一个月只寄 100 元。成刚回信 说,乡邮员一个月才去村里一两次,怕母亲不能及时收到生活费着急。成刚还说 他工资不低,说好每个月寄 200 元的,用不完娘放在手里也好应付急用呀。看完 了成刚的信,母亲甜甜地笑了。 过了几个月,成刚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只短短几句,说成刚不该把一 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要按月寄,一个月寄一次
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成刚因单位一项工程工期紧脱不开身,回老家看 望母亲的想法不能实现了。他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月给母亲寄一次生活费,又 担心忙忘了误事,只好又到邮局一次给母亲汇去2400元。二十多天后,成刚收 到一张2200元的汇款单,是母亲汇来的。成刚先是十分吃惊,后百思不得其解 正要写信问问母亲,却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又一次在信上嘱咐说,要寄就按 月给我寄,要不我一分也不要 天,成刚遇到了一个从家乡来长沙打工的老乡,成刚在招待老乡吃饭 时,顺便问起了母亲的情况。老乡说,你母亲虽然孤单一人生活,但很快乐。尤 其是乡邮员进村的日子,你母亲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收到你的汇款,她要高兴 好几天哩。成刚听着听着已泪流满面,他明白了,母亲坚持要他每个月给她寄 次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乐。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作品以平淡朴素的语言叙述了母亲丧夫后孤单一人的生活及其内心的情感寄 托,刻画了一个母慈子孝的温馨生活片段,凸显了深沉的母爱对主人公的强烈震 撼 B.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们时时盼望着远方亲人的信息, 于是乡邮员在村子里出现的日子是留守村民的节日,而许多留守老人们的生活因 此有了保障。 C.母亲第一次收到儿子寄来的2400元钱,高兴得睡不着觉,是因为她看这张高 额汇款单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的,每个人都是一脸的钦 羡,觉得儿子能力强、本事大,让她在村里长了脸。 D.母亲过去总是不让儿子寄钱回去,父亲去世后儿子要每个月寄200元生活费, 母亲却说乡下开销不大,只要求寄100元,充分体现了在母亲那博大、宽广的心 怀中记挂的总是儿子,唯一没有容纳的,常常就是她自己。 E.老乡说,你母亲虽然孤单一人生活,但很快乐。可是,丈夫去世,儿子远在 他乡,孤身一人,又生活在十分偏僻的乡下,成刚的母亲是不可能真的十分快乐 的 (2)作品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作品安排了母亲三次给儿子写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4)“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梅贻琦 永远的校长
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成刚因单位一项工程工期紧脱不开身,回老家看 望母亲的想法不能实现了。他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月给母亲寄一次生活费,又 担心忙忘了误事,只好又到邮局一次给母亲汇去 2400 元。二十多天后,成刚收 到一张 2200 元的汇款单,是母亲汇来的。成刚先是十分吃惊,后百思不得其解, 正要写信问问母亲,却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又一次在信上嘱咐说,要寄就按 月给我寄,要不我一分也不要。 一天,成刚遇到了一个从家乡来长沙打工的老乡,成刚在招待老乡吃饭 时,顺便问起了母亲的情况。老乡说,你母亲虽然孤单一人生活,但很快乐。尤 其是乡邮员进村的日子,你母亲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收到你的汇款,她要高兴 好几天哩。成刚听着听着已泪流满面,他明白了,母亲坚持要他每个月给她寄一 次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 12 次快乐。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作品以平淡朴素的语言叙述了母亲丧夫后孤单一人的生活及其内心的情感寄 托,刻画了一个母慈子孝的温馨生活片段,凸显了深沉的母爱对主人公的强烈震 撼。 B.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们时时盼望着远方亲人的信息, 于是乡邮员在村子里出现的日子是留守村民的节日,而许多留守老人们的生活因 此有了保障。 C.母亲第一次收到儿子寄来的 2400 元钱,高兴得睡不着觉,是因为她看这张高 额汇款单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的,每个人都是一脸的钦 羡,觉得儿子能力强、本事大,让她在村里长了脸。 D.母亲过去总是不让儿子寄钱回去,父亲去世后儿子要每个月寄 200 元生活费, 母亲却说乡下开销不大,只要求寄 100 元,充分体现了在母亲那博大、宽广的心 怀中记挂的总是儿子,唯一没有容纳的,常常就是她自己。 E.老乡说,你母亲虽然孤单一人生活,但很快乐。可是,丈夫去世,儿子远在 他乡,孤身一人,又生活在十分偏僻的乡下,成刚的母亲是不可能真的十分快乐 的。 (2)作品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3)作品安排了母亲三次给儿子写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4)“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梅贻琦 ——永远的校长
自1914年由美国吴士脱大学学成归国,梅贻琦即到清华担任教学和教务长等职 务。1931年,出任清华校长,自此后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 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 梅贻琦是首批清华招考的留美公费生。其同学徐君陶回忆,自己在看榜时,见一 位不慌不忙、不喜不忧的学生也在那儿看榜,看他那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觉察不 出他是否考取。后来在船上碰见了,经彼此介绍,才知道是梅贻琦。当时人们留 美都选的是中国人熟知的学校,梅贻琦却单独去到了东部的伍斯特理工学院。徐 君陶后来才听说那是一个有名的工业大学,认为梅贻琦的选择确和一般人不同 梅贻琦儒雅、谦和。他虽工科出身,但喜爱音乐、书画和诗词,又通晓四书五经、 史地和社会科学,洞悉人性的隐微。人称他是“寡言君子”,望之岸然,即之也 温,对人和颜悦色。 梅贻琦于1931年10月至1948年12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到职后积极延聘 国内国际著名学者来校执教。他认为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 造就人才”。 1955年梅贻琦由美去台湾,创办新竹清华大学,担任校长直到1962年逝世于台 北。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终身校长”。其夫人韩咏华,1977年由美国回到 北京定居,受到邓颖超的热情接待。 清华前身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回 忆,1929年他到清华教书时,学校录取150名学生,报名不过400人左右。而 梅贻琦任校长,不到10年时间,清华就得以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他的 生仅仅做成了一件事,就是成功地出任清华校长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了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也表 达了他对清华的挚爱。梅贻琦在清华有两句名言,一句是:“大学者非谓有大楼 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另一句是:“学生没有坏的,坏学生都是教坏的。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不拘一格揽人才,做教务长时,曾亲自到火车站接赵元任先生。他和国学研究 院四大导师,即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一直保持着诚挚的友谊” 王国维1927年夏在颐和园自杀,也是梅贻琦亲自去园内收殓并料理后事的。 延揽人才的诚意在华罗庚身上得到极好的体现。华罗庚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小 学教员、店员,被破格召进清华大学加以培养:又破格从一位资料员转升为助教 破格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去“访问研究”;最后又破格未经讲师、副教授阶段而 被聘为教授。上述过程大多是在梅贻琦的亲自过问下实现的 冯友兰在西南联大教书,留有长髯,身穿长袍,颇有道家气象。一次他去授课 路遇金岳霖,金岳霖问:“芝生,到什么境界了?”冯答:“到了天地境界了。 两人大笑,擦身而过,各自去上课了。学术自由与独立思考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 蔚然成风,且大大滋养了学生。 “对知识分子心态了解之深,当时少有如他的人。”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回忆 梅贻琦在礼聘教师方面,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对于学生,梅贻琦一律采取爱护的态度。抗战爆发前夕,当时学生情绪非常溦昂。 冀察政委会委员长宋晢元派军队到清华清査,竟被同学缴了械,运输车辆亦被掀 翻,领队的团长也被扣留。当晚,有一个师的部队荷枪实弹进入校园,当时有 20名左右的同学被捕。 第二天梅贻琦召集全校同学讲话,以极沉痛而低沉幽默的口气,告诫同学:“青 年人做事要有正确的判断和考虑,盲从是可悲的。徒凭血气之勇,是不能担当大
自 1914 年由美国吴士脱大学学成归国,梅贻琦即到清华担任教学和教务长等职 务。1931 年,出任清华校长,自此后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 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 梅贻琦是首批清华招考的留美公费生。其同学徐君陶回忆,自己在看榜时,见一 位不慌不忙、不喜不忧的学生也在那儿看榜,看他那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觉察不 出他是否考取。后来在船上碰见了,经彼此介绍,才知道是梅贻琦。当时人们留 美都选的是中国人熟知的学校,梅贻琦却单独去到了东部的伍斯特理工学院。徐 君陶后来才听说那是一个有名的工业大学,认为梅贻琦的选择确和一般人不同。 梅贻琦儒雅、谦和。他虽工科出身,但喜爱音乐、书画和诗词,又通晓四书五经、 史地和社会科学,洞悉人性的隐微。人称他是“寡言君子”,望之岸然,即之也 温,对人和颜悦色。 梅贻琦于 1931 年 10 月至 1948 年 12 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到职后积极延聘 国内国际著名学者来校执教。他认为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 造就人才”。 1955 年梅贻琦由美去台湾,创办新竹清华大学,担任校长直到 1962 年逝世于台 北。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终身校长”。其夫人韩咏华,1977 年由美国回到 北京定居,受到邓颖超的热情接待。 清华前身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回 忆,1929 年他到清华教书时,学校录取 150 名学生,报名不过 400 人左右。而 梅贻琦任校长,不到 10 年时间,清华就得以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他的一 生仅仅做成了一件事,就是成功地出任清华校长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了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也表 达了他对清华的挚爱。梅贻琦在清华有两句名言,一句是:“大学者非谓有大楼 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另一句是:“学生没有坏的,坏学生都是教坏的。”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不拘一格揽人才,做教务长时,曾亲自到火车站接赵元任先生。他和国学研究 院四大导师,即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一直保持着诚挚的友谊”。 王国维 1927 年夏在颐和园自杀,也是梅贻琦亲自去园内收殓并料理后事的。 延揽人才的诚意在华罗庚身上得到极好的体现。华罗庚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小 学教员、店员,被破格召进清华大学加以培养;又破格从一位资料员转升为助教; 破格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去“访问研究”;最后又破格未经讲师、副教授阶段而 被聘为教授。上述过程大多是在梅贻琦的亲自过问下实现的。 冯友兰在西南联大教书,留有长髯,身穿长袍,颇有道家气象。一次他去授课, 路遇金岳霖,金岳霖问:“芝生,到什么境界了?”冯答:“到了天地境界了。” 两人大笑,擦身而过,各自去上课了。学术自由与独立思考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 蔚然成风,且大大滋养了学生。 “对知识分子心态了解之深,当时少有如他的人。”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回忆。 梅贻琦在礼聘教师方面,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对于学生,梅贻琦一律采取爱护的态度。抗战爆发前夕,当时学生情绪非常激昂。 冀察政委会委员长宋哲元派军队到清华清查,竟被同学缴了械,运输车辆亦被掀 翻,领队的团长也被扣留。当晚,有一个师的部队荷枪实弹进入校园,当时有 20 名左右的同学被捕。 第二天梅贻琦召集全校同学讲话,以极沉痛而低沉幽默的口气,告诫同学:“青 年人做事要有正确的判断和考虑,盲从是可悲的。徒凭血气之勇,是不能担当大
任的。尤其做事要有责任心。你们领头的人不听学校的劝告,出了事情可以规避, 我做校长的不能退避的。”最后梅贻琦表示:“你们还要逞强称英雄的话,我很 难了。不过今后如果你们能信任学校的措施与领导,我当然负责保释所有被捕的 同学,维持学术上的独立 西南联大(梅贻琦仍是清华大学校长,任联大常委并主持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务) 在办学8年的岁月里,没有因政治原因开除过一个师生员工,校中既有闻一多、 吴晗等进步人士,也有国民党直属区党部,有三青团直属西南联大分部,此外还 有地下党组织,有中国民主同盟的组织。 身为校长的梅贻琦,对清华的一草一木寄有深情,对“清华基金”,他更视为命 根子。1949年后他在美负责管理这笔基金,不愿用这笔钱拿到台湾盖大楼、装 潢门面,他想用在科学研究上。因此,台湾有人骂他“守财奴”,他也不在乎 1955年他回到台湾后,把这笔款子用在筹建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和新竹清华大 学上 晚年的梅贻琦患病住院,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在他病桌旁始终有只从不离身的手 提包。在梅贻琦去世后,夫人韩咏华打开包一看,竟是清华基金的历年账目, 笔一笔,清清楚楚,在场者无不动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同学徐君陶回忆,梅贻琦看榜时,不慌不忙、不喜不忧、从容不迫,与众不 同。当时人们留美都选的是中国人熟知的学校,梅贻琦却单独去到了东部的伍斯 特理工学院,大家认为梅贻琦的选择确和一般人不同。 B.梅贻琦工科出身,但儒雅、谦和,望之岸然,即之也温,喜爱音乐、书画和 诗词,通晓四书五经、史地和社会科学,洞悉人性的隐微。人称他是“寡言君子” C.早期的清华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而梅贻琦任校长,不到10年时间,清华 就得以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不过梅贻琦成就有限,因为他的一生仅仅做成 了一件事,就是担任清华校长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 D.不拘一格揽人才,在礼聘教师方面,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梅贻琦曾亲自到 火车站接赵元任先生,他和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一直保持着诚挚的友谊”,破 格培养、任用华罗庚,营造学术自由与独立思考的环境。 E.梅贻琦重视学术自由中立的使命,这是他办学的重要理念。因此,在政治上 他兼容并包,没有因政治原因开除过一个师生员工。 (2)为什么梅贻琦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3)文中的梅贻琦有哪些性格特质?请简要分析。(6分) (4)梅贻琦任清华校长期间,为什么能做到学术自由与独立思考蔚然成风?请 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任的。尤其做事要有责任心。你们领头的人不听学校的劝告,出了事情可以规避, 我做校长的不能退避的。”最后梅贻琦表示:“你们还要逞强称英雄的话,我很 难了。不过今后如果你们能信任学校的措施与领导,我当然负责保释所有被捕的 同学,维持学术上的独立。” 西南联大(梅贻琦仍是清华大学校长,任联大常委并主持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务) 在办学 8 年的岁月里,没有因政治原因开除过一个师生员工,校中既有闻一多、 吴晗等进步人士,也有国民党直属区党部,有三青团直属西南联大分部,此外还 有地下党组织,有中国民主同盟的组织。 身为校长的梅贻琦,对清华的一草一木寄有深情,对“清华基金”,他更视为命 根子。1949 年后他在美负责管理这笔基金,不愿用这笔钱拿到台湾盖大楼、装 潢门面,他想用在科学研究上。因此,台湾有人骂他“守财奴”,他也不在乎。 1955 年他回到台湾后,把这笔款子用在筹建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和新竹清华大 学上。 晚年的梅贻琦患病住院,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在他病桌旁始终有只从不离身的手 提包。在梅贻琦去世后,夫人韩咏华打开包一看,竟是清华基金的历年账目,一 笔一笔,清清楚楚,在场者无不动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同学徐君陶回忆,梅贻琦看榜时,不慌不忙、不喜不忧、从容不迫,与众不 同。当时人们留美都选的是中国人熟知的学校,梅贻琦却单独去到了东部的伍斯 特理工学院,大家认为梅贻琦的选择确和一般人不同。 B.梅贻琦工科出身,但儒雅、谦和,望之岸然,即之也温,喜爱音乐、书画和 诗词,通晓四书五经、史地和社会科学,洞悉人性的隐微。人称他是“寡言君子”。 C.早期的清华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而梅贻琦任校长,不到 10 年时间,清华 就得以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不过梅贻琦成就有限,因为他的一生仅仅做成 了一件事,就是担任清华校长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 D.不拘一格揽人才,在礼聘教师方面,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梅贻琦曾亲自到 火车站接赵元任先生,他和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一直保持着诚挚的友谊”,破 格培养、任用华罗庚,营造学术自由与独立思考的环境。 E.梅贻琦重视学术自由中立的使命,这是他办学的重要理念。因此,在政治上 他兼容并包,没有因政治原因开除过一个师生员工。 (2)为什么梅贻琦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 分) (3)文中的梅贻琦有哪些性格特质?请简要分析。(6 分) (4)梅贻琦任清华校长期间,为什么能做到学术自由与独立思考蔚然成风?请 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 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1)大雪中的清晨,没有想象中的日出,白云笼罩的世界,大山也只 是 (2)中国股市发展20年,上市公司的总数3000多家,这个数量对比中国的1000 多万家大中小型企业完全是 ,完全无法解决这些企业对中长 期资本、股本金的需求 (3)虽然人体对某些元素的需要量 ,但如果缺少了它们,同样会影响 健康。 A.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微乎其微 B.沧海 粟九牛一毛微乎其微 C.微乎其微沧海一粟九牛一毛 D.沧海一 粟微乎其微九牛一毛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卫生组织12月24日公布数据显示,埃博拉疫情致死人数已达 7500人,感染者超过19497人左右。2015年1月6日,西安唐都医院17名医护 人员组成医疗队赶赴非洲,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 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 的学术价值 C.2014年“双十一”,淘宝天猫24小时便创造出571亿的成交额。在 电子商务的强大攻势下,每年的“双十一”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全民 狂欢购物。 D.徐克既擅长拍摄武侠片,又深谙好莱坞视觉奇观之道,《林海雪原》 这样的红色经典改编成商业类型片,不能不说是传统民间叙事经验与当下文化消 费市场的一次因缘际会。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 以 ①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 祭先人等 ②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 ③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 ④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 ⑤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⑥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A.⑥①②④③⑤ B.②④⑥①③⑤C.①③②④⑥⑤ ⑤①③②④⑥ 16.认真观察漫画,用简明的语言说明其内容和寓意。(5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1)大雪中的清晨,没有想象中的日出,白云笼罩的世界,大山也只 是 。 (2)中国股市发展 20 年,上市公司的总数 3000 多家,这个数量对比中国的 1000 多万家大中小型企业完全是 ,完全无法解决这些企业对中长 期资本、股本金的需求。 (3)虽然人体对某些元素的需要量____ ____,但如果缺少了它们,同样会影响 健康。 A. 九牛一毛 沧海一粟 微乎其微 B.沧海一 粟 九牛一毛 微乎其微 C.微乎其微 沧海一粟 九牛一毛 D.沧海一 粟 微乎其微 九牛一毛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世界卫生组织 12 月 24 日公布数据显示,埃博拉疫情致死人数已达 7500 人,感染者超过 19497 人左右。2015 年 1 月 6 日,西安唐都医院 17 名医护 人员组成医疗队赶赴非洲,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 200 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 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 的学术价值。 C.2014 年“双十一”,淘宝天猫 24 小时便创造出 571 亿的成交额。在 电子商务的强大攻势下,每年的“双十一”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全民 狂欢购物。 D.徐克既擅长拍摄武侠片,又深谙好莱坞视觉奇观之道,《林海雪原》 这样的红色经典改编成商业类型片,不能不说是传统民间叙事经验与当下文化消 费市场的一次因缘际会。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 以, , , , , , 。 ①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 三生、敬鬼神、拜 祭先人等 ②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 ③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 ④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 ⑤到了现代,元旦的庆 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⑥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 统节日 A.⑥①②④③⑤ B.②④⑥①③⑤ C.①③②④⑥⑤ D.⑤①③②④⑥ 16.认真观察漫画,用简明的语言说明其内容和寓意。(5 分)
孩子,素来竟争激烈 妈妈也是迫不得已呀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漫画内容。(不超过50字)(3分) (2)这则漫画意在提醒人 (不超过20字)(2分) 1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6分) 20l4年12月31日晩,跨年之时,在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了踩踏事故。亲 历者回忆起那场可怕的事故时,几乎都提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声音:“后 退!”“后退!”正是这个简单的词汇扭转了局面,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事后 网友给这个群体取名为“后退哥”,多方信息显示,事发时现场“后退!”“后 退!”的声音由弱到强,最后大约有上百人齐声高喊 对事故中的这一场景你有何看法?请加以简述。要求:观点鲜明,表达清晰连贯, 有理有据。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次,香港大才子蔡澜到印度深山拍外景,杀青那天剧组破例大肆庆祝, 蔡澜忽然极想吃鱼,哪知道厨子一生住山上,不知鱼为何物。蔡澜摇摇头说,如 此美味,不懂真可惜。厨子耸耸肩:“蔡先生,不知道的东西,有什么值得可惜?” 蔡澜俯首称是。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漫画内容。(不超过 50 字)(3 分) (2)这则漫画意在提醒人 们: (不超过 20 字)(2 分) 17.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6 分) 2014 年 12 月 31 日晚,跨年之时,在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了踩踏事故。亲 历者回忆起那场可怕的事故时,几乎都提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声音:“后 退!”“后退!”正是这个简单的词汇扭转了局面,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事后, 网友给这个群体取名为“后退哥”,多方信息显示,事发时现场“后退!”“后 退!”的声音由弱到强,最后大约有上百人齐声高喊。 对事故中的这一场景你有何看法?请加以简述。要求:观点鲜明,表达清晰连贯, 有理有据。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次,香港大才子蔡澜到印度深山拍外景,杀青那天剧组破例大肆庆祝, 蔡澜忽然极想吃鱼,哪知道厨子一生住山上,不知鱼为何物。蔡澜摇摇头说,如 此美味,不懂真可惜。厨子耸耸肩:“蔡先生,不知道的东西,有什么值得可惜?” 蔡澜俯首称是。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