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七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解析版) 第I卷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方大旱与体制型缺水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北方尤其如此。此次北方大旱虽然主要是由 天灾引起,但也有人祸的原因 在受灾严重的河南汝阳县内埠村的主要灌溉工程的陆浑水库干渠,多座 提灌站和一段已经堆满垃圾的毁坏水渠是当年花巨资修建的灌溉设备,现在都废 弃了。像这样花巨资修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被废弃,关键时刻不 能派上用场的情况,在这次北方大旱中,肯定不止一例。与此相关的是,目前全 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但我国农业仍大部分采用大 排大灌的方式,实际上让大气将十分宝贵的水资源给蒸发了。 上述情况是造成北方大旱的重要因素。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引起的缺水。体制型 缺水有别于因水本身很少而引起的资源型缺水和因水质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 水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 置措施不仅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调整,更带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由此出现 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也不仅仅在于水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更在于我们自身在水的 利用与分配方式上存在一定缺陷。体制型缺水是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 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公地悲剧”(在免费使用公共 资源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使资源因被滥用而枯竭)特性的 商品,当水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后,在现行的水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下,人们就会过 度使用、侵占和浪费,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后果。 对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我们可以采取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工程、开 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加强水污染治理等措施来解决,但是解决体制型缺水的问 题,还得从水的分配和管理入手。像南水北调这样的大型工程建设,如果在水的 分配上没有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引水后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很难说 要解决水资源“公地悲剧”,有两种选择,一是政府管制,即计划方式, 二是将公共资源变成私有资源,即市场方式。但就中国转型时期的实际来看,比 较可行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 微观定额体系 甘肃张掖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生产区,但是通过水资源管理体制的重 构,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很低程度。关键在于确立了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 易制度。农民有了水资源商品观念后,会考虑改进技术来提高灌溉效率,或者选 择需水量更少的作物进行播种,进而刺激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1.(3分)下列对文中水资源的“公地悲剧”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因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带来的水资源供需 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难以调和。 B.因水资源稀缺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 水乃至产生纠纷
江西省新余市七校 2016 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 文 试 题(解析版) 第 I 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北方大旱与体制型缺水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北方尤其如此。此次北方大旱虽然主要是由 天灾引起,但也有人祸的原因。 在受灾严重的河南汝阳县内埠村的主要灌溉工程的陆浑水库干渠,多座 提灌站和一段已经堆满垃圾的毁坏水渠是当年花巨资修建的灌溉设备,现在都废 弃了。像这样花巨资修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被废弃,关键时刻不 能派上用场的情况,在这次北方大旱中,肯定不止一例。与此相关的是,目前全 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但我国农业仍大部分采用大 排大灌的方式,实际上让大气将十分宝贵的水资源给蒸发了。 上述情况是造成北方大旱的重要因素。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引起的缺水。体制型 缺水有别于因水本身很少而引起的资源型缺水和因水质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 水。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 置措施不仅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调整,更带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由此出现 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也不仅仅在于水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更在于我们自身在水的 利用与分配方式上存在一定缺陷。体制型缺水是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 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公地悲剧”(在免费使用公共 资源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使资源因被滥用而枯竭)特性的 商品,当水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后,在现行的水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下,人们就会过 度使用、侵占和浪费,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后果。 对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我们可以采取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工程、开 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加强水污染治理等措施来解决,但是解决体制型缺水的问 题,还得从水的分配和管理入手。像南水北调这样的大型工程建设,如果在水的 分配上没有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引水后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很难说。 要解决水资源“公地悲剧”,有两种选择,一是政府管制,即计划方式, 二是将公共资源变成私有资源,即市场方式。但就中国转型时期的实际来看,比 较可行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 微观定额体系。 甘肃张掖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生产区,但是通过水资源管理体制的重 构,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很低程度。关键在于确立了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 易制度。农民有了水资源商品观念后,会考虑改进技术来提高灌溉效率,或者选 择需水量更少的作物进行播种,进而刺激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1.(3 分)下列对文中水资源的“公地悲剧”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因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带来的水资源供需 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难以调和。 B.因水资源稀缺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 水乃至产生纠纷
C.因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存在缺陷,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产生水资源供需矛盾 造成开春我国北方大旱。 D.由于水资源稀缺和开发管理体制不合理,人们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水资源 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后果 2.(3分)以下不属于体制型缺水的表现的一项是: A.耗费巨资修建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关键时刻不能排上用场。 B.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靠天吃饭,一旦遭遇旱情,便很难解决 C.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十分宝贵的水资源被大气蒸发,浪费严重。 D.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没有使农民建立起水资源商品观念,灌溉效率低下 3.(3分)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和加强水污染治理可以解决资源型 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问题。 B.如果在水的分配上能够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后定 能收到预期效果。 C.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形成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体系,是解决水资源 “公地悲剧”最易推广的办法。 D.甘肃张掖虽然严重缺水,但通过确立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消除了 缺水带来的危害 答案 D (A项“水资源供需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难以调和”不是水资 源“悲剧”,B,C理解片面) 2.B(“没有水利设施,主要靠天吃饭”是资源性缺水 3.A(B.逻辑推理错误。C.原文为“比较可行”,与“最易推广”意思不同 D.“消除了缺水带来的危害”错误,原文为“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 度”。) 二、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 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起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 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 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 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①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 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 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 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C.因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存在缺陷,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产生水资源供需矛盾, 造成开春我国北方大旱。 D.由于水资源稀缺和开发管理体制不合理,人们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水资源、 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后果。 2.(3 分)以下不属于体制型缺水的表现的一项是:( ) A.耗费巨资修建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关键时刻不能排上用场。 B.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靠天吃饭,一旦遭遇旱情,便很难解决。 C.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十分宝贵的水资源被大气蒸发,浪费严重。 D.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没有使农民建立起水资源商品观念,灌溉效率低下。 3.(3 分)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和加强水污染治理可以解决资源型 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问题。 B.如果在水的分配上能够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后定 能收到预期效果。 C.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形成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体系,是解决水资源 “公地悲剧”最易推广的办法。 D.甘肃张掖虽然严重缺水,但通过确立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消除了 缺水带来的危害。 答案: 1.D (A 项“水资源供需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难以调和”不是水资 源“悲剧”,B,C 理解片面) 2.B (“没有水利设施,主要靠天吃饭”是资源性缺水。) 3.A (B.逻辑推理错误。C.原文为“比较可行”,与“最易推广”意思不同。 D.“消除了缺水带来的危害”错误,原文为“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 度”。)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 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起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 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 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 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①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 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 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 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 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 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②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 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 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 奈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 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 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 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 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害吴起。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暴卒,吴起终遭杀害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司马穰苴:春秋时齐国名将②尚:娶公主为妻。 4.(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人或恶吴起曰 恶:说人坏话。 B.以明不与齐也 与:结交、亲附。 C.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害:陷害。 D.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却:打退,打败 5.(3分)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 B.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 C.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 D.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 6.(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做将军,又因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猜疑 他。吴起为谋取将军职位,就杀掉自己的妻子,以表明他不依附齐国的立场。 B.魏文侯听说吴起贤明,通过李克了解到吴起的军事才能在司马穰苴之上,于 是重用吴起为将军,让他率兵进攻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C.魏文侯病逝后,吴起又辅佐魏武侯。并且建议国君“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 修养德行,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魏武侯对此很赞同。 D.吴起在楚国担任相职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东征西讨,加强了楚国的 军事力量。然而也给楚国带来了隐患,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 7.(10分)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嬴粮,与士 卒分劳苦 (2)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答案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 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 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②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 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 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 ‘奈何? ’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 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 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 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 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害吴起。 公元前 381 年,楚悼王暴卒,吴起终遭杀害。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司马穰苴:春秋时齐国名将 ②尚:娶公主为妻。 4.(3 分)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人或恶吴起曰 恶:说人坏话。 B.以明不与齐也 与:结交、亲附。 C.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害:陷害。 D.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却:打退,打败。 5.(3 分)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 B.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 C.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 D.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 6.(3 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做将军,又因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猜疑 他。吴起为谋取将军职位,就杀掉自己的妻子,以表明他不依附齐国的立场。 B.魏文侯听说吴起贤明,通过李克了解到吴起的军事才能在司马穰苴之上,于 是重用吴起为将军,让他率兵进攻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C.魏文侯病逝后,吴起又辅佐魏武侯。并且建议国君“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 修养德行,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魏武侯对此很赞同。 D.吴起在楚国担任相职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东征西讨,加强了楚国的 军事力量。然而也给楚国带来了隐患,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 7.(10 分)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 卒分劳苦 (2)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答案:
46:CB B 7.(1)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 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2)他使法明确,依法办事,令出必行,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 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土。 【解析】 4.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 理解。C害:忌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 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 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 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 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 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 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5.这里可根据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 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果是叙述性的文章,就要 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 说理性文章,则要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现代汉语语法 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 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 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 6.B“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是吴起听说魏侯贤明。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 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 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 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 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 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 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7.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 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 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 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 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 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 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 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 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 (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 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二)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4~6:C B B 7.(1)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 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2)他使法明确,依法办事,令出必行,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 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土。 【解析】 4.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 理解。C 害:忌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 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 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 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 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 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 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5.这里可根据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 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果是叙述性的文章,就要 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 说理性文章,则要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现代汉语语法一 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 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 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 6.B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是吴起听说魏侯贤明。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 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 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 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 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 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 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7.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 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 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 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 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 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 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 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 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 (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 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二)诗歌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①。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背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刘琨,晋代人,当时北方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 大至,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 8.(6分)这首诗首联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9.(5分)诗的颈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8.(6分)“锁”字。(1分)锁:束缚,封住,笼罩的意思。(1分)一个“锁” 字写出了阴云笼罩,暮雨将临,孤舟受阻的情形;(2分)流露出诗人被迫困于 此地的无奈和怅惘的心情。(2分) 9.诗的颈联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仕途不遇之悲。(2分)“乡思”一词直 接抒情,(1分)“王孙”一词巧用典故、反诘,(1分)在壮烈情怀中寄寓着 愤慨与忧伤。(1分) 【解析】 8.试题分析:这类题涉及的常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可推知这里涉及的是动词 “锁”,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 分析。步骤是:(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 述景象。(③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9.试题分析:①明手法。颈联由写景转入抒情。其中“乡思不堪悲橘柚”一句, 主要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和生不逢时之悲。“王孙”语出淮南小山《楚辞·招隐 士》,意为隐居的贤士,后来也用来称呼游子,此处则二意并存,借指诗人自己 诗人怀抱经世之才和救世之志,然而却始终不被重视,只能到处漂泊,这其中的 苦楚却无人明白。②析感情。 (三)古诗词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 ③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雨巷》) ④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再别康桥》) ⑤ ,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⑥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答案:10 ①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 ③丁香般的惆怅 ④沉淀着彩虹似的梦⑤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⑥风萧萧兮易水寒 乙选做题(25分)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①。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背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刘琨,晋代人,当时北方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一 大至,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 8.(6 分)这首诗首联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9.(5 分)诗的颈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8.(6 分)“锁”字。(1 分)锁:束缚,封住,笼罩的意思。(1 分)一个“锁” 字写出了阴云笼罩,暮雨将临,孤舟受阻的情形;(2 分)流露出诗人被迫困于 此地的无奈和怅惘的心情。(2 分) 9.诗的颈联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仕途不遇之悲。(2 分)“乡思”一词直 接抒情,(1 分)“王孙”一词巧用典故、反诘,(1 分)在壮烈情怀中寄寓着 愤慨与忧伤。(1 分) 【解析】 8.试题分析:这类题涉及的常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可推知这里涉及的是动词 “锁”,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 分析。步骤是: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 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9.试题分析:①明手法。颈联由写景转入抒情。其中“乡思不堪悲橘柚”一句, 主要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和生不逢时之悲。“王孙”语出淮南小山《楚辞·招隐 士》,意为隐居的贤士,后来也用来称呼游子,此处则二意并存,借指诗人自己。 诗人怀抱经世之才和救世之志,然而却始终不被重视,只能到处漂泊,这其中的 苦楚却无人明白。②析感情。 (三)古诗词默写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① 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② ____________,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 ③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____________________。(《雨巷》) ④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⑤_____________,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 ⑥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答案:10. ①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 ③丁香般的惆怅 ④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⑤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⑥风萧萧兮易水寒 乙 选做题(25 分)
三.实用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年前的李鸿章 王树增 1852年,29岁的李鸿章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名列第二。太平军起义后,李 鸿章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京城,回安徽组织地方武装与太平军作战。 当太平军直逼上海时,无人愿意置身事中,因为此举等于要孤军深入到 拥有百万之众的太平军后方。但李鸿章愿意去。这一去便让上海人目瞪口呆,这 去便让他组建的淮军名声鹊起,李鸿章也因此被封为一等肃毅伯爵,戴双眼花 翎。淮军需要武器,1863年李鸿章买下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 代军工企业—一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帐: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 上卖到30两银子,一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l9两银子。他说,大清国凭什么要把 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 大清中叶以后,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运输,李鸿章抓住时 机督办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一直运营 到1949年。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李鸿章不允许洋人从香港 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 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作为大清国唯一出访过工业革命后的欧洲的重臣,李鸿 章深知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由于他的支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 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座矿务局、第 一所电报局、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李鸿章曾对美国人说,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 会产生财富。清政府必须邀请欧关资本进入大清国,以建立现代的工业企业,帮 助大清国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政府手 中。大清国欢迎欧美来华投资,提供资金和技工。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 要由大清国自己控制。他说:“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在中国还处在男人梳 长辫、女人裹小脚的时代,李鸿章的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的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 益。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他的命运也 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 小不足平,故全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 之诟言和。朝臣争劾鸿章误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1895年, 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廷令李鸿章前去日本议和。李鸿章知道如果采取强硬的立 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以大清国实际的军力状况而言,结果只能是中 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可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主权和财产的损失也是巨 大的,李鸿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带着《马关条约》回国时,李鸿章却成了 举国的“公敌”。 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与逼迫下在丧权辱国的《议 和大纲》《辛丑条约》上签字。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一个巨大的帝国屡战屡败,却每一次都要讨伐李鸿章不能维护国家权益。李鸿章 吐血了。一辈子与蛮横的洋人周旋得身心俱憔的李鸿章死前留有遗折一封。他说 大清国如果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不但可以富强自己,而且因为贸
三.实用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年前的李鸿章 王树增 1852 年,29 岁的李鸿章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名列第二。太平军起义后,李 鸿章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京城,回安徽组织地方武装与太平军作战。 当太平军直逼上海时,无人愿意置身事中,因为此举等于要孤军深入到 拥有百万之众的太平军后方。但李鸿章愿意去。这一去便让上海人目瞪口呆,这 一去便让他组建的淮军名声鹊起,李鸿章也因此被封为一等肃毅伯爵,戴双眼花 翎。淮军需要武器,1863 年李鸿章买下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 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帐: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 上卖到 30 两银子,一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 19 两银子。他说,大清国凭什么要把 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 大清中叶以后,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运输,李鸿章抓住时 机督办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一直运营 到 1949 年。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李鸿章不允许洋人从香港 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 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作为大清国唯一出访过工业革命后的欧洲的重臣,李鸿 章深知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由于他的支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 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座矿务局、第 一所电报局、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李鸿章曾对美国人说,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 会产生财富。清政府必须邀请欧关资本进入大清国,以建立现代的工业企业,帮 助大清国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政府手 中。大清国欢迎欧美来华投资,提供资金和技工。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 要由大清国自己控制。他说:“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在中国还处在男人梳 长辫、女人裹小脚的时代,李鸿章的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的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 益。 1894 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他的命运也 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 小不足平,故全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 之诟言和。朝臣争劾鸿章误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1895 年, 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廷令李鸿章前去日本议和。李鸿章知道如果采取强硬的立 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以大清国实际的军力状况而言,结果只能是中 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可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主权和财产的损失也是巨 大的,李鸿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带着《马关条约》回国时,李鸿章却成了 举国的“公敌”。 1901 年 1 月 15 日,李鸿章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与逼迫下在丧权辱国的《议 和大纲》《辛丑条约》上签字。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一个巨大的帝国屡战屡败,却每一次都要讨伐李鸿章不能维护国家权益。李鸿章 吐血了。一辈子与蛮横的洋人周旋得身心俱憔的李鸿章死前留有遗折一封。他说, 大清国如果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不但可以富强自己,而且因为贸
易是双边的,等于也就制约了别人,这样的制约甚至强过武力。持有这样的认识, 在百年前的中国可谓风毛麟角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 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正如梁启 超所言,国人在对其咒骂痛斥之时,万“不可不深自反也”,万“不可放弃国民 之责任”。梁启超还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 之遇”。(选自王树增《1901》,有删改) 1.(5分)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李鸿章早年便大有作为,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崭露头角,也因此受到朝廷的嘉 奖与器重,被派往安徽组织地方武装镇压太平军 B.李鸿章购买洋人机器设备并创办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以此维护了国家的 经济利益,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大清国的近代化进程 C.当国人自上而下固步自封做着天朝美梦时,李鸿章就清醒地看到了外国列强 的叵测用心,进而坚决抵制其对大清国主权的干涉。 D.作者一反以往对李鸿章卖国的常论,客观评价他的才智、远见及其贡献,还 李鸿章以公道,李鸿章的是非功过就此盖棺定论。 E.作者撷取了李鸿章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再现了这位晚清重臣的悲 剧人生,其不幸命运实乃所处时代悲剧的真实写照, 2.(6分)百年前的李鸿章对大清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请 简要概括。 3.(6分)为什么说中日甲午之战使李鸿章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请 简要分析 4.(8分)在评价国人眼中的“误国者”李鸿章的时候,梁启超曾说,他“敬 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你是否认同梁启超的观 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IBE 2.其贡献具体表现在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和具体而有实效的作为。见解:引进外 资以发展本国实业;保护大清国国家主权;打开国门开展双边贸易等。(答出其 中两点即可。)作为:①平定战乱,使国家恢复安定。②亲自独立创办军工、运 输、通信等实业。③支持并参与洋务派创办铁路及各种工厂、学校。(答出其中 两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 3.①朝野不知外事及国力之详情却极力主战,李鸿章不得已应战导致战败 奉清廷之令前去日本议和,李鸿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③朝廷的腐败无能导致 疆土被分割,在慈禧的授意与逼迫下,李鸿章做了替罪羊。(意思答对即可。) 4.看法一:同意梁启超的观点。①李鸿章29岁便显露才识,后又组建淮军并取 得平叛的胜利,创办实业并取得一定实效,故“敬李鸿章之才”。②李鸿章很 早就认识到必须保护国家主权,要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却少有人 共鸣,故“惜李鸿章之识”。③大清国每当存亡危急时,均要李鸿章承担最难
易是双边的,等于也就制约了别人,这样的制约甚至强过武力。持有这样的认识, 在百年前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 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正如梁启 超所言,国人在对其咒骂痛斥之时,万“不可不深自反也”,万“不可放弃国民 之责任”。梁启超还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 之遇”。(选自王树增《1901》,有删改) 1.(5 分)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李鸿章早年便大有作为,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崭露头角,也因此受到朝廷的嘉 奖与器重,被派往安徽组织地方武装镇压太平军。 B.李鸿章购买洋人机器设备并创办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以此维护了国家的 经济利益,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大清国的近代化进程。 C.当国人自上而下固步自封做着天朝美梦时,李鸿章就清醒地看到了外国列强 的叵测用心,进而坚决抵制其对大清国主权的干涉。 D.作者一反以往对李鸿章卖国的常论,客观评价他的才智、远见及其贡献,还 李鸿章以公道,李鸿章的是非功过就此盖棺定论。 E.作者撷取了李鸿章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再现了这位晚清重臣的悲 剧人生,其不幸命运实乃所处时代悲剧的真实写照。 2.(6 分)百年前的李鸿章对大清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请 简要概括。 3.(6 分)为什么说中日甲午之战使李鸿章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请 简要分析。 4.(8 分)在评价国人眼中的“误国者”李鸿章的时候,梁启超曾说,他“敬 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你是否认同梁启超的观 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BE 2.其贡献具体表现在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和具体而有实效的作为。见解:引进外 资以发展本国实业;保护大清国国家主权;打开国门开展双边贸易等。(答出其 中两点即可。)作为:①平定战乱,使国家恢复安定。②亲自独立创办军工、运 输、通信等实业。③支持并参与洋务派创办铁路及各种工厂、学校。(答出其中 两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 3.①朝野不知外事及国力之详情却极力主战,李鸿章不得已应战导致战败。② 奉清廷之令前去日本议和,李鸿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③朝廷的腐败无能导致 疆土被分割,在慈禧的授意与逼迫下,李鸿章做了替罪羊。(意思答对即可。) 4.看法一:同意梁启超的观点。①李鸿章 29 岁便显露才识,后又组建淮军并取 得平叛的胜利,创办实业并取得一定实效,故“敬李鸿章之才”。 ②李鸿章很 早就认识到必须保护国家主权,要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却少有人 共鸣,故“惜李鸿章之识”。 ③大清国每当存亡危急时,均要李鸿章承担最难
堪之事,屡战屡败又全由李鸿章承担一切罪责,无人体谅李鸿章的处境,理解其 良苦用心,故“悲李鸿章之遇”。看法二:不同意梁启超的观点。①李鸿章以 及洋务派的主张并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没有起到强国的作用,故“才不 真”。②李鸿章没有认清中国帝王统治的弊端,被朝廷支使,故“识不透” ③李鸿章的遭遇,除了朝廷的腐败统治之外,也有其自身屈从朝廷这重要的原因 故“遇不值得悲”。看法三:要辩证地分析。①李鸿章有才识,但是没能冲破 时代的束缚,其才识仅服务于朝廷,故可认同不值得敬仰。②李鸿章有关于国 家主权等的远见卓识,但这是纸上谈兵,难以实行,故可钦佩不值得惋惜。③ 李鸿章不是“误国者”,但又不是卫国者,故其遭遇可同情不值得悲伤。(必须 围绕梁启超的三方面评价概括分析,搬用第二题答案不给分。) 【解析】 1.这是对文本内容、手法的综合考查。D“盖棺定论”表述绝对化;A李鸿章早 年并未得到朝廷的嘉奖与器重,去安徽组织地方武装也不是朝廷的委派:C甲午 之战以后,李鸿章没有坚决抵制列强对大清国主权的干涉。 2.题干问的是“百年前的李鸿章对大清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 面?请简要概括。”,本题考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目要求概括“李鸿章 对大清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对大清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是这篇文章 的写作线索,因此答题区间为整篇文章,主要涉及到了他的见解和实际行动。只 需要筛选出信息并进行归类即可。见解方面考生可以筛选到如下信息:李鸿章曾 说“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政府必须 邀请欧关资本进入大清国”“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政府手中”“我们必 须保护国家主权”。作为方面,文中可以找到以下信息,他平定太平军,使国家 恢复安定;买下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督办创立了 “招商局轮船公司”;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支持和参与,洋务 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座矿务 局、第一所电报局、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舰队……从这些信息中考生可以很容易归纳整理出所需答案 3.题干问的是“为什么说中日甲午之战使李鸿章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 变?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本题重点理解“命运从此 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的意思。这句话从结构上来说,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因此,联系上下文,可知,李鸿章之前在镇压太平军事组建的淮军名声鹊起,而 甲午中日战争不得已应战导致战败。再者,李鸿章的实业使国内一直受益,而甲 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成了替罪羊。 4.题干问的是为什么说“在评价国人眼中的‘误国者‘李鸿章的时候,梁启超 曾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 ‘悲李鸿章之遇’。你是否 认同梁启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同意题中观点, 也可以不同意题中观点,还可以辩证看待题中观点。但是无论是那种观点,但必 须围绕梁启超的三方面评价概括分析,搬用第二题答案不可以。无论怎么回答, 都要有根有据,以文本为基础,不能无中生有。在回答这道题之前,首先要弄明 白“才”“识”“遇”的真正含义(才,即才华;识,即思想见识;遇,即是遭 遇,际遇),然后才可以展开论述。注意,考生在论述过程中必须有论点有论据, 自圆其说 四、小说文本阅读(25分)
堪之事,屡战屡败又全由李鸿章承担一切罪责,无人体谅李鸿章的处境,理解其 良苦用心,故“悲李鸿章之遇”。看法二:不同意梁启超的观点。 ①李鸿章以 及洋务派的主张并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没有起到强国的作用,故“才不 真”。 ②李鸿章没有认清中国帝王统治的弊端,被朝廷支使,故“识不透”。 ③李鸿章的遭遇,除了朝廷的腐败统治之外,也有其自身屈从朝廷这重要的原因, 故“遇不值得悲”。看法三:要辩证地分析。 ①李鸿章有才识,但是没能冲破 时代的束缚,其才识仅服务于朝廷,故可认同不值得敬仰。 ②李鸿章有关于国 家主权等的远见卓识,但这是纸上谈兵,难以实行,故可钦佩不值得惋惜。 ③ 李鸿章不是“误国者”,但又不是卫国者,故其遭遇可同情不值得悲伤。(必须 围绕梁启超的三方面评价概括分析,搬用第二题答案不给分。) 【解析】 1.这是对文本内容、手法的综合考查。D“盖棺定论”表述绝对化;A 李鸿章早 年并未得到朝廷的嘉奖与器重,去安徽组织地方武装也不是朝廷的委派;C 甲午 之战以后,李鸿章没有坚决抵制列强对大清国主权的干涉。 2.题干问的是“百年前的李鸿章对大清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 面?请简要概括。”,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目要求概括“李鸿章 对大清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对大清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是这篇文章 的写作线索,因此答题区间为整篇文章,主要涉及到了他的见解和实际行动。只 需要筛选出信息并进行归类即可。见解方面考生可以筛选到如下信息:李鸿章曾 说“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政府必须 邀请欧关资本进入大清国”“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政府手中” “我们必 须保护国家主权”。作为方面,文中可以找到以下信息,他平定太平军,使国家 恢复安定;买下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督办创立了 “招商局轮船公司” ;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支持和参与,洋务 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座矿务 局、第一所电报局、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舰队……从这些信息中考生可以很容易归纳整理出所需答案。 3.题干问的是“为什么说中日甲午之战使李鸿章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 变?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本题重点理解“命运从此 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的意思。这句话从结构上来说,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因此,联系上下文,可知,李鸿章之前在镇压太平军事组建的淮军名声鹊起,而 甲午中日战争不得已应战导致战败。再者,李鸿章的实业使国内一直受益,而甲 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成了替罪羊。 4.题干问的是为什么说“在评价国人眼中的‘误国者‘李鸿章的时候,梁启超 曾说,他 ‘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 ‘悲李鸿章之遇’。你是否 认同梁启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同意题中观点, 也可以不同意题中观点,还可以辩证看待题中观点。但是无论是那种观点,但必 须围绕梁启超的三方面评价概括分析,搬用第二题答案不可以。无论怎么回答, 都要有根有据,以文本为基础,不能无中生有。在回答这道题之前,首先要弄明 白“才”“识”“遇”的真正含义(才,即才华;识,即思想见识;遇,即是遭 遇,际遇),然后才可以展开论述。注意,考生在论述过程中必须有论点有论据, 自圆其说。 四、小说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寒色 龙应台 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 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这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 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 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问者的态度诚诚恳恳的,我却只能语焉不详蒙混过去。这么难的题啊。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 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挎 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 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能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 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的时间。兄弟姊妺的笑闹踢打和被 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 候,窗外丝绸般的栀子花香,就悠悠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 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 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 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 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 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 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 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 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 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 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 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 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 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很多人,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 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 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 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 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很多人,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 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 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 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机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寒 色 龙应台 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 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这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 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 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问者的态度诚诚恳恳的,我却只能语焉不详蒙混过去。这么难的题啊。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 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挎 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 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能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 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的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 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 候,窗外丝绸般的栀子花香,就悠悠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 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 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 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 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 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 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 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 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 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 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 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 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 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很多人,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 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 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 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 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很多人,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 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 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 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机
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 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 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 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 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你告诉我,什么是家,我就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永恒。 (选自《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12年第7期) 1.(5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寒色》开头引用读者的问题,既是引入话题,也是启发读者思考,让我们 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形成一种心的互动。 B.本文注重细节描写,而且每一处细节都注满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如三次出现 在文中的“栀子花香”,象征着父母与子女之间浓浓的亲情。 C.文章第五段与第十二段,作者选择的细节和情境虽然相同,但人物的角色身 份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含蓄地表达出流年似水、人生易老的惆怅和悲凉。 D.本文善用对比手法。如父母健在子女绕膝的温馨与父母垂暮儿女离巢时的凄 清、夫妻相亲相爱时家的温暖与相离相弃时家的寂寞这两组对比,表现出家的美 好而易碎的特点 E.本文以《寒色》为题,使得全文笼罩上一层浓郁的伤感况味,让读者沉浸在 深深的悲凉之中,对“家”的认识因此也充满悲剧色彩。 2.(6分)结合全文,概括作者所揭示的“家”的内涵。 3.(6分)文章三次出现“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请简述这句话在文中的作 4.(8分)文章最后一段发人深省,意蕴十分丰富,请结合文意并联系实际加以 探究。 答案: 1. CE 2.“家”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 就是家。②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③一有儿女,家, 就是儿女在的地方。 3.内容上:文中这三次追问,传达出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对家、亲情、人 生的深沉感悟,使文章显得含蓄深沉,引人遐思。结构上:照应文章题目,使文 章首尾照应,前后勾连,结构匀称,同时一唱三叹,富有一种音乐的韵律美。 4.①这段文字揭示文章主题,指出亲情是生生不息恒远流长的。文章第五段 和第十二段,作者有意选择相同的细节和情境,前后照应,但人物的角色身份却 悄然发生变化,由获得父母之爱的子女,变成给予子女爱的父母,身份变了,但 亲情没变,一以贯之,强调亲情的永恒。②这段文字含蓄地指出家的内涵与永
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 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 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 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 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你告诉我,什么是家,我就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永恒。 (选自《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12 年第 7 期) 1.(5 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寒色》开头引用读者的问题,既是引入话题,也是启发读者思考,让我们 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形成一种心的互动。 B.本文注重细节描写,而且每一处细节都注满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如三次出现 在文中的“栀子花香”,象征着父母与子女之间浓浓的亲情。 C.文章第五段与第十二段,作者选择的细节和情境虽然相同,但人物的角色身 份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含蓄地表达出流年似水、人生易老的惆怅和悲凉。 D.本文善用对比手法。如父母健在子女绕膝的温馨与父母垂暮儿女离巢时的凄 清、夫妻相亲相爱时家的温暖与相离相弃时家的寂寞这两组对比,表现出家的美 好而易碎的特点。 E.本文以《寒色》为题,使得全文笼罩上一层浓郁的伤感况味,让读者沉浸在 深深的悲凉之中,对“家”的认识因此也充满悲剧色彩。 2.(6 分)结合全文,概括作者所揭示的“家”的内涵。 3.(6 分)文章三次出现“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请简述这句话在文中的作 用。 4.(8 分)文章最后一段发人深省,意蕴十分丰富,请结合文意并联系实际加以 探究。 答案: 1.CE 2. “家”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①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 就是家。②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③一有儿女,家, 就是儿女在的地方。 3.内容上:文中这三次追问,传达出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对家、亲情、人 生的深沉感悟,使文章显得含蓄深沉,引人遐思。结构上:照应文章题目,使文 章首尾照应,前后勾连,结构匀称,同时一唱三叹,富有一种音乐的韵律美。 4. ① 这段文字揭示文章主题,指出亲情是生生不息恒远流长的。文章第五段 和第十二段,作者有意选择相同的细节和情境,前后照应,但人物的角色身份却 悄然发生变化,由获得父母之爱的子女,变成给予子女爱的父母,身份变了,但 亲情没变,一以贯之,强调亲情的永恒。 ② 这段文字含蓄地指出家的内涵与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