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 节律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内容1.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内容2.心肌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第二节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 节律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内容1.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内容2. 心肌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心肌组织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 自律性电生理特性 ■传导性 ■收缩性——机械特性
心肌组织的生理特性 ◼ 兴奋性 ◼ 自律性 ◼ 传导性 ◼ 收缩性——机械特性 电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的类型 无自律性(心房肌和心室肌) 无收缩性(特殊传导系统)
心 肌 细 胞 的 类 型 ❖ 工作细胞: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 无自律性(心房肌和心室肌) ❖ 自律细胞: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无收缩性(特殊传导系统)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 电位值:-90mV 形成机理:K+的向外扩散(Ik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 • 电位值:- 90mV • 形成机理:K+的向外扩散( Ik1 )
SAN 一(00 心脏各部分心 肌细胞的跨膜 AM 电位和兴奋传 AvN (002) 导速度 02)SAN:房结 AM:心房肌 PF 20) AVN:结区 TPF (40) BH:希氏区 PF:浦肯野纤维 VM (0 M:心室肌 0300600 传导速度单位m/s 时间(ms
心脏各部分心 肌细胞的跨膜 电位和兴奋传 导速度 SAN:窦房结 AM:心房肌 AVN:结区 BH:希氏区 PF:浦肯野纤维 VM:心室肌 传导速度单位m/s
电 20 2 -20 400 3 -60 80 -100 050100150200250 毫秒 单个心肌纤维的动作电位模式图(细胞内微电极记录) 0相,快速除极期;1相,早期快速复极期;2相,缓慢复极期; 3相,末期快速复极期;4相,静息期
(二)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除极过程(0期) 膜去极化,Ap上升支 复极过程 1期—快速复极初期 2期—平台期(主要特征) 3期一快速复极末期 息期(4期)—膜电位稳定于Rp水平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构成 除极过程(0期) 膜去极化,Ap上升支 复极过程 1期——快速复极初期 2期——平台期(主要特征) 3期——快速复极末期 静息期(4期)——膜电位稳定于Rp水平
20 零电位 0 20 去 -40 极\3 化 60E 化 阔电位 80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 100 动作电位 4 Na Ca2K·泵离子转运 细胞膜 a泵 ATP 代谢 囝3-3心宣肌动作电位,通性变化及离子运动
(三)动作电位形成机制
:心室肌细胞在窦房结传来的动作电 位刺激下,心肌细胞膜上Na+通道部分激活 开放 少量Na+内流◆膜部分去极化 去极他达阈电位膜上Na遥道大量开 放 出现再生性Na+内流膜完全 去极化、反极化。 Na+通道:Na+通道激活快、失活也快, 开放时间短,电压依赖性通 道 断剂:河豚毒( tetrodotoxin,TTX)
0 期: 心室肌细胞在窦房结传来的动作电 位刺激下,心肌细胞膜上Na+通道部分激活 开放 少量Na+内流 膜部分去极化 去极化达阈电位 膜上Na+通道大量开 放 出现再生性Na+内流 膜完全 去极化、反极化。 快Na+通道:Na+通道激活快、失活也快, 开放时间短,电压依赖性通 道 阻断剂:河豚毒(tetrodotoxin,TTX) 快反应细胞:以Na+通道为0期去极的心肌
月:Na+通道失活关闭,同时K+通道 Ito 激活,K+外流,导致膜快速复极化 :平台期,是心肌动作电位时程较长的主 要原因,也区别于骨骼肌细胞的主要特 征。这一期的离子:K+外流(I1)和 Ca2+内流。Ca2+内流,抵消K+外流。 2+通道:激活慢,失活也慢,开放时间长 称慢钙通道。呈电压依赖性,其阈电 位高于Na+通道,可被Mn2+和钙通道 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阻断
1 期:Na+ 通道失活关闭, 同时K+通道( Ito) 激活,K+外流,导致膜快速复极化 2期:平台期,是心肌动作电位时程较长的主 要原因,也区别于骨骼肌细胞的主要特 征。这一期的离子:K+外流(Ik1)和 Ca2+内流。Ca2+内流,抵消K+外流。 Ca2+通道:激活慢,失活也慢,开放时间长 称慢钙通道。呈电压依赖性,其阈电 位高于Na+通道,可被Mn2+和钙通道 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