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实验研究设计 实验研究: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对研究单位设置 预措施,按照对照、重复、随机化的基本原则控 制 非干预措施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评 价 干预措施的效果。 实验设计 根据专业理论和统计学知识,针对每个实验 作出合理的安排,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第二十七章 实验研究设计 实验研究: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对研究单位设置 干 预措施,按照对照、重复、随机化的基本原则控 制 非干预措施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评 价 干预措施的效果。 实验设计: 根据专业理论和统计学知识,针对每个实验 作出合理的安排,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实验研究的特点 1认为设置处理因素; 2受试对象随机化分配; 3较好控制非处理因素的影响; 4因果联系强
实验研究的特点: 1.认为设置处理因素; 2.受试对象随机化分配; 3.较好控制非处理因素的影响; 4.因果联系强
第一节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研究因素 1.研究因素的种类: 包括处理因素和分析因素。 2.研究因素的数量: 单因素、双因素、多因素。 3.研究因素的水平: 因素理解为分组,水平即为组数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 研究因素 1. 研究因素的种类: 包括处理因素和分析因素。 2. 研究因素的数量: 单因素、双因素、多因素。 3. 研究因素的水平: 因素理解为分组,水平即为组数
4.因素的交互作用:双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时, 应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5处理因素的实施方法:例如临床治疗方法 6.分析因素的确定: 例如病人的病情、症型、性别、年龄等均 可作为实验研究中的分析因素
4. 因素的交互作用:双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时, 应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5. 处理因素的实施方法:例如临床治疗方法。 6. 分析因素的确定: 例如病人的病情、症型、性别、年龄等均 可作为实验研究中的分析因素
7混杂因素( confounding factor) 指除研究因素以外所有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的条件或因素,应作为误差来源加以控制。 T→0→→E T+C→E(t+c) 混杂因素的来源:研究人员、受试对象、客观条 件等。 混杂因素的控制:设立对照并在均衡的条件下进 行比较
7.混杂因素(confounding factor ): 指除研究因素以外所有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的条件或因素,应作为误差来源加以控制。 T+C→E(t +c) 混杂因素的来源:研究人员、受试对象、客观条 件等。 混杂因素的控制:设立对照并在均衡的条件下进 行比较。 T → O→E
如空白对照: 甲组T+C1→Et+Ec1 乙组C2→Ec2 C=C2 T→→Et
如空白对照: 甲组 T+C1→Et+Ec1 -乙组 C2→Ec2 C1=C2 T→Et
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的种类: 病人、正常人、动物、药物等。 2研究对象的条件: (1)同质性好; (2)对处理因素敏感; (3)反应必须稳定(4)确诊; (5)动物接近人类;(6)有较好的依从性。 3.研究对象的数量: 即样本的大小
二、 研究对象 1. 研究对象的种类: 病人、正常人、动物、药物等。 2.研究对象的条件 : (1)同质性好; (2) 对处理因素敏感; (3) 反应必须稳定 (4)确诊; (5) 动物接近人类; (6) 有较好的依从性。 3. 研究对象的数量: 即样本的大小
、实验效应 1.效应指标的种类: 定量、定性,主观、客观。 2.效应指标的要求: (1)关联性(2)客观性 (3)定量性(4)灵敏性 (5)精确性(准确度和精密度)
三、 实验效应 1. 效应指标的种类: 定量、定性,主观、客观。 2. 效应指标的要求: (1)关联性 (2)客观性 (3)定量性 (4)灵敏性 (5)精确性(准确度和精密度)
3效应指标的数量: 根据专业和上述要求选择少而精的效 应指标 4指标的测定: 方法统一,测定仪器灵敏、准确,注 意干扰因素对指标测定的影响
3.效应指标的数量: 根据专业和上述要求选择少而精的效 应指标。 4.指标的测定: 方法统一,测定仪器灵敏、准确,注 意干扰因素对指标测定的影响
第二节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原则 1.对照的概念和意义 对照( control)是指在实验对象以外 另设一批对象作另一种处理,并在齐同条 件下进行比较。 由于对照中控制了混杂因素的影响, 使误差得到相应抵消,从而可判断处理因 素的真实效应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 对照原则 1. 对照的概念和意义: 对照(control)是指在实验对象以外 另设一批对象作另一种处理,并在齐同条 件下进行比较。 由于对照中控制了混杂因素的影响, 使误差得到相应抵消,从而可判断处理因 素的真实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