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1)-答案 1、钥匙和锁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现有4把钥匙4把锁,但不知道哪把钥匙开哪把锁,最多要试多少次就 能配好全部的钥匙和锁? 【分析与解答】:这里的“最多”,意思是“最不凑巧”,因为在最不凑巧的情况下试 的次数才最多。开第一把锁,最多要试3次,如果3把钥匙都试过了,第4把就不必再试了 定能打开这把锁。同样道理,可知开第二把、第三把、第四把锁分别试2次、1次、0次。 【解】3+2+1=6(次) 2.男孩和女孩 某楼住着4个女孩和两个男孩,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最大的10岁,最小的4岁。最大的男 孩比最小的女孩大4岁,最大的女孩比最小的男孩也大4岁。最大的男孩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最大的孩子(10岁的)不是男孩,就是女孩。如果10岁的孩子是男孩, 那么,根据题意,最小的女孩是6岁(6=10-4),从而,最小的男孩是4岁,再根据题意, 最大的女孩是8岁(8=4+4)。这就是说,4个女孩最小的6岁,最大的8岁,其中必有两 个女孩同岁,但这与已知条件“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矛盾。所以10岁的孩子不是男孩,而 是女孩。最小(4岁)的孩子也是女孩。 【解】最大的男孩是4+4=8(岁) 3、父亲和女儿 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年前,父亲和女儿年龄的和是49岁。父亲、女儿今年各 是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从3年前到今年,父亲、女儿都长了3岁,他们今年的年龄之和为 49+3×2=55(岁) 由“55÷(4+1)”可算出女儿今年11岁,从而,父亲今年44岁 4、四边形的面积 右图中,有四条线段的长度已经知道,还有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四边形ABCD(阴影部分)的 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把A和C连成线段,四边形ABCD就分成了两个,三角形ABC和三角形 对三角形ABC来说,AB是底边,高是10,因此 面积=4×10÷2=20 对三角形ADC来说,DC是底边,高是8,因此 面积=7×8:2=28 四边形ABCD面积=20+28=48 5、一串数 下面是一串有规律的数 5,9,13,17,21,25,29 从小到大排到,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都是4,求这串数的平均数 【分析与解答】:上面共有7个数,第2个数比第1个数多4,而第6个数比第7个数少 4.因此,第1个和第7个的平均数(5+29)÷2=17,与第2个和第6个的平均数(9+25)÷2=17 是相等的.同样道理,第3个和第5个的平均数也是17.由此,可以得出这串数的平均数,就 是头、尾两数的平均值17 当把一些数排列好前后次序,相邻的两个数,后一个减前一个的差都相等,这列数,就 称为等差数列例7中的这串数就是一个等差数列.等差数列可长可短,不论它有多少数,总 有一个基本性质:它的所有数的平均数,就是头、尾两数的平均数很明显,当等差数列有奇 数个数时,这一平均数恰好是最中间的这个数.当等差数列有偶数个数时,这一平均数也就是 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1)------答案 1、钥匙和锁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现有 4 把钥匙 4 把锁,但不知道哪把钥匙开哪把锁,最多要试多少次就 能配好全部的钥匙和锁? 【分析与解答】:这里的“最多”,意思是“最不凑巧”,因为在最不凑巧的情况下试 的次数才最多。开第一把锁,最多要试 3 次,如果 3 把钥匙都试过了,第 4 把就不必再试了, 一定能打开这把锁。同样道理,可知开第二把、第三把、第四把锁分别试 2 次、1 次、0 次。 【解】3+2+1=6(次) 2. 男孩和女孩 某楼住着 4 个女孩和两个男孩,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最大的 10 岁,最小的 4 岁。最大的男 孩比最小的女孩大 4 岁,最大的女孩比最小的男孩也大 4 岁。最大的男孩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最大的孩子(10 岁的)不是男孩,就是女孩。如果 10 岁的孩子是男孩, 那么,根据题意,最小的女孩是 6 岁(6=10-4),从而,最小的男孩是 4 岁,再根据题意, 最大的女孩是 8 岁(8=4+4)。这就是说,4 个女孩最小的 6 岁,最大的 8 岁,其中必有两 个女孩同岁,但这与已知条件“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矛盾。所以 10 岁的孩子不是男孩,而 是女孩。最小(4 岁)的孩子也是女孩。 【解】最大的男孩是 4+4=8(岁)。 3、父亲和女儿 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的 4 倍,3 年前,父亲和女儿年龄的和是 49 岁。父亲、女儿今年各 是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从 3 年前到今年,父亲、女儿都长了 3 岁,他们今年的年龄之和为 49+3×2=55(岁) 由“55 ÷(4+1)”可算出女儿今年 11 岁,从而,父亲今年 44 岁。 4、四边形的面积 右图中,有四条线段的长度已经知道,还有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四边形 ABCD(阴影部分)的 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把 A 和 C 连成线段,四边形 ABCD 就分成了两个,三角形 ABC 和三角形 ADC. 对三角形 ABC 来说,AB 是底边,高是 10,因此 面积=4×10÷2= 20. 对三角形 ADC 来说, DC 是底边,高是 8,因此 面积=7×8÷2=28. 四边形 ABCD 面积= 20+ 28= 48. 5、一串数 下面是一串有规律的数 5,9,13,17,21,25,29. 从小到大排到,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都是 4,求这串数的平均数. 【分析与解答】:上面共有 7 个数,第 2 个数比第 1 个数多 4,而第 6 个数比第 7 个数少 4.因此,第 1 个和第 7 个的平均数(5+29)÷2=17,与第 2 个和第 6 个的平均数(9+25)÷2=17 是相等的.同样道理,第 3 个和第 5 个的平均数也是 17.由此,可以得出这串数的平均数,就 是头、尾两数的平均值 17. 当把一些数排列好前后次序,相邻的两个数,后一个减前一个的差都相等,这列数,就 称为等差数列.例 7 中的这串数就是一个等差数列.等差数列可长可短,不论它有多少数,总 有一个基本性质:它的所有数的平均数,就是头、尾两数的平均数.很明显,当等差数列有奇 数个数时,这一平均数恰好是最中间的这个数.当等差数列有偶数个数时,这一平均数也就是 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利用这一性质,我们很容易求一个等差数列的所有数之和,它等于平均数乘以数的个数 例7中7个数之和是 (5+29)÷2×7=119 6、三种杯子 大、中、小三种杯子,2大杯相当于5中杯,3中杯相当于4小杯.如果记号表示2大杯、3 中杯、4小杯容量之和,求与之比 【分析与解答】:大杯与中杯容量之比是5:2=10:4, 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4:3, 大杯、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10:4:3. (10×2+4×3+3×4):(10×5+4×4+3×3) =44:75 答:两者容量之比是44:75 7、甲数和乙数 甲数有9个约数,乙数有10个约数,甲、乙两数最小公倍数是2800,那么甲数和乙数分别 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一个整数被它的约数除后,所得的商也是它的约数,这样的两个约数可 以配成一对.只有配成对的两个约数相同时,也就是这个数是完全平方数时,它的约数的个数 才会是奇数.因此,甲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2800=24×52×7 在它含有的约数中是完全平方数,只有 1,22,24,52,22×52,24×52. 在这6个数中只有22×52=100,它的约数是(2+1)×(2+1)=9(个) 2800是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上面已算出甲数是100=22×52,因此乙数至少要含 有24和7,而24×7=112恰好有(4+1)×(1+1)=10(个)约数,从而乙数就是112 综合起来,甲数是100,乙数是112 8、公元哪一年 今年是1998年,父母年龄(整数)和是78岁,兄弟的年龄和是17岁.四年后(2002年)父 的年龄是弟的年龄的4倍,母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那么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 是公元哪一年? 【分析与解答】:4年后,两人年龄和都要加8.此时兄弟年龄之和是17+8=25,父母年龄之 和是78+8=86.我们可以把兄的年龄看作“鸡”头数,弟的年龄看作“兔”头数.25是“总头 数”.86是“总脚数”.根据公式,兄的年龄是 (25×4-86)÷(4-3)=14(岁) 1998年,兄年龄是 14-4=10(岁) 父年龄是 (25-14)×4-4=40(岁) 因此,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兄的年龄是 (40-10)÷(3-1)=15(岁) 这是2003年 答:公元2003年时,父年龄是兄年龄的3倍 9、三人合作 一项工程,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13天完成.如果丙休息2天,乙就要多做4天,或者由 甲、乙两人合作1天问这项工程由甲独做需要多少天?
利用这一性质,我们很容易求一个等差数列的所有数之和,它等于平均数乘以数的个数. 例 7 中 7 个数之和是 (5+29)÷2×7=119. 6、三种杯子 大、中、小三种杯子,2 大杯相当于 5 中杯,3 中杯相当于 4 小杯.如果记号表示 2 大杯、3 中杯、4 小杯容量之和,求与之比. 【分析与解答】:大杯与中杯容量之比是 5∶2=10∶4, 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 4∶3, 大杯、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 10∶4∶3. ∶ =(10×2+4×3+3×4)∶(10×5+4×4+3×3) =44∶75. 答:两者容量之比是 44∶75. 7、甲数和乙数 甲数有 9 个约数,乙数有 10 个约数,甲、乙两数最小公倍数是 2800,那么甲数和乙数分别 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一个整数被它的约数除后,所得的商也是它的约数,这样的两个约数可 以配成一对.只有配成对的两个约数相同时,也就是这个数是完全平方数时,它的约数的个数 才会是奇数.因此,甲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2800=24×52×7. 在它含有的约数中是完全平方数,只有 1,22,24,52,22×52,24×52. 在这 6 个数中只有 22×52=100,它的约数是(2+1)×(2+1)=9(个). 2800 是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上面已算出甲数是 100=22×52,因此乙数至少要含 有 24 和 7,而 24×7=112 恰好有(4+1)×(1+1)=10(个)约数,从而乙数就是 112. 综合起来,甲数是 100,乙数是 112. 8、公元哪一年 今年是 1998 年,父母年龄(整数)和是 78 岁,兄弟的年龄和是 17 岁.四年后(2002 年)父 的年龄是弟的年龄的 4 倍,母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 3 倍.那么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 3 倍时, 是公元哪一年? 【分析与解答】:4 年后,两人年龄和都要加 8.此时兄弟年龄之和是 17+8=25,父母年龄之 和是 78+8=86.我们可以把兄的年龄看作“鸡”头数,弟的年龄看作“兔”头数.25 是“总头 数”.86 是“总脚数”.根据公式,兄的年龄是 (25×4-86)÷(4-3)=14(岁). 1998 年,兄年龄是 14-4=10(岁). 父年龄是 (25-14)×4-4=40(岁). 因此,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 3 倍时,兄的年龄是 (40-10)÷(3-1)=15(岁). 这是 2003 年. 答:公元 2003 年时,父年龄是兄年龄的 3 倍. 9、三人合作 一项工程,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 13 天完成.如果丙休息 2 天,乙就要多做 4 天,或者由 甲、乙两人合作 1 天.问这项工程由甲独做需要多少天?
【分析与解答】:丙2天的工作量,相当乙4天的工作量.丙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 4÷2=2(倍),甲、乙合作1天,与乙做4天一样.也就是甲做1天,相当于乙做3天,甲的 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3倍 他们共同做13天的工作量,由甲单独完成,甲需要 答:甲独做需要26天 事实上,当我们算出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之比是3:2:1,就知甲做1天,相当于 乙、丙合作1天.三人合作需13天,其中乙、丙两人完成的工作量,可转化为甲再做13天来 完成 10、学校到城门 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 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 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先计算,从学校开出,到面包车到达城门用了多少时间 此时,小轿车比面包车多走了9千米,而小轿车与面包车的速度差是6千米/小时,因此 所用时间=9÷6=1.5(小时) 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面包车到达时,小轿车离城门9千米,说明小轿车 的速度是 面包车速度是54-6=48(千米/小时) 城门离学校的距离是 48×1.5=72(千米). 答: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72千米
【分析与解答】:丙 2 天的工作量,相当乙 4 天的工作量.丙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 4÷2=2(倍),甲、乙合作 1 天,与乙做 4 天一样.也就是甲做 1 天,相当于乙做 3 天,甲的 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 3 倍. 他们共同做 13 天的工作量,由甲单独完成,甲需要 答:甲独做需要 26 天. 事实上,当我们算出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之比是 3∶2∶1,就知甲做 1 天,相当于 乙、丙合作 1 天.三人合作需 13 天,其中乙、丙两人完成的工作量,可转化为甲再做 13 天来 完成. 10、学校到城门 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 6 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 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 10 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 9 千米, 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先计算,从学校开出,到面包车到达城门用了多少时间. 此时,小轿车比面包车多走了 9 千米,而小轿车与面包车的速度差是 6 千米/小时,因此 所用时间=9÷6=1.5(小时). 小轿车比面包车早 10 分钟到达城门,面包车到达时,小轿车离城门 9 千米,说明小轿车 的速度是 面包车速度是 54-6=48(千米/小时). 城门离学校的距离是 48×1.5=72(千米). 答: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 72 千米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2)-答案 1、篱笆长度 有一农户利用一堵墙用篱笆围一个长方形的鸭圈,篱笆长度只有24米,怎样围面积最大? 【分析】不妨假想在墙的另一侧也围出了一个长方形的鸭圈A’B’CD,它与长方形ABCD 关于墙对称(如图)。如果大长方形A’B'’BA面积最大,它的一半面积也最大 分析与解答】当AB=2BC时,面积最大,这时AB=12米,AD=BC=6米 2、楼层 有一座四层楼(图25-1),每层楼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有4块玻璃,分别是白色和蓝 色,每个窗户代表一个数字,从左到右表示一个三位数,四个楼层所表示的三位数分别是791 275,362,612。那么,第二层楼代表哪个三位数? 國 國罾 【分析与解答】仔细观察图25-1和组成四个三位数的12个数字,“2”出现3次,两次在个 位,一次在百位。容易看出图2(a)代表“2”,再从“6”、“7”都出现两次,并根据它 们所在的数位以及与“2”的关系,可推知:图25-2中(b)、(c)分别代表“6”和“7” 「雷 (c) 【解】第二层楼代表612 3、辣椒、黄瓜、茄子 菜场上有三种蔬莱,其中茄子、辣椒共重50千克,辣椒、黄瓜共重70千克,茄子、黄瓜共 重60千克。这三种蔬菜各多少千克? 【分析】把“茄子、辣椒共重50千克”、“辣椒、黄瓜共重70千克”这两个一比较,容易 知道:由辣椒的重量没有变化,所以70千克比50千克多的部分(20千克),正是黄瓜比茄 子多的20千克(它们的差)。由于这两种蔬菜重量的和是60千克(已知),因此可以根据 上面介绍的两个公式来解了。 【分析与解答】70-50=20(千克) (60+20)÷2=40(千克)…黄瓜 60-40=20(千克)……茄子 70-40=30(千克)……………辣椒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2)------答案 1、篱笆长度 有一农户利用一堵墙用篱笆围一个长方形的鸭圈,篱笆长度只有 24 米,怎样围面积最大? 【分析】不妨假想在墙的另一侧也围出了一个长方形的鸭圈 A’B’CD,它与长方形 ABCD 关于墙对称(如图)。如果大长方形 A’B’BA 面积最大,它的一半面积也最大。 【分析与解答】当 AB=2BC 时,面积最大,这时 AB=12 米,AD=BC=6 米。 2、楼层 有一座四层楼(图 25-1),每层楼有 3 个窗户,每个窗户有 4 块玻璃,分别是白色和蓝 色,每个窗户代表一个数字,从左到右表示一个三位数,四个楼层所表示的三位数分别是 791, 275,362,612。那么,第二层楼代表哪个三位数? 【分析与解答】仔细观察图 25-1 和组成四个三位数的 12 个数字,“2”出现 3 次,两次在个 位,一次在百位。容易看出图 2(a)代表“2”,再从“6”、“7”都出现两次,并根据它 们所在的数位以及与“2”的关系,可推知:图 25-2 中(b)、(c)分别代表“6”和“7”。 【解】第二层楼代表 612。 3、辣椒、黄瓜、茄子 菜场上有三种蔬菜,其中茄子、辣椒共重 50 千克,辣椒、黄瓜共重 70 千克,茄子、黄瓜共 重 60 千克。这三种蔬菜各多少千克? 【分析】把“茄子、辣椒共重 50 干克”、“辣椒、黄瓜共重 70 千克”这两个一比较,容易 知道:由辣椒的重量没有变化,所以 70 千克比 50 千克多的部分(20 千克),正是黄瓜比茄 子多的 20 千克(它们的差)。由于这两种蔬菜重量的和是 60 千克(已知),因此可以根据 上面介绍的两个公式来解了。 【分析与解答】70-50=20(千克) (60+20)÷2=40(千克)………………黄瓜 60-40=20(千克)…………………………茄子 70-40=30(千克) …………………………辣椒
4、妈妈和女儿 妈妈今年43岁,女儿今年11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几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女 儿的5倍? 【分析与解答】无论在哪一年,妈妈和女儿的年龄总是相差 43-11=32(岁) 当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时,女儿的年龄为 (43-11)÷(3-1)=16(岁) 16-11=5(岁) 说明那时是在5年后。 同样道理,由 11-(43-11)÷(5-1)=3(年) 可知,妈妈年龄是女儿的5倍是在3年前 5、阴影的面积 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内有一个三角形BEF,线段AE=3,DF=2,求三角形BEF的面积 【分析与解答】要直接求出三角形BEF的面积是困难的,但容易求出下面列的三个直角三角 形的面积 三角形ABE面积=3×6×2=9 三角形BCF面积=6×(6-2)÷2=12 三角形DEF面积=2×(6-3)÷2=3 我们只要用正方形面积减去这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就能算出: 三角形BEF面积=6×69-12-3=12 6、读《西游记》 寒假中,小明兴致勃勃地读《西游记》,第一天读83页,第二天读74页,第三天读71页, 第四天读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五天中平均读的页数还多3.2页,问小明在第五天读了 多少页? 【分析与解答】前四天,每天平均读的页数是 (83+74+71+64)÷4=73(页) 很明显,第五天读的页数比73页多,由此平均数就增加了.为了便于思考,画出下面的 示意图 5天的平均数
4、妈妈和女儿 妈妈今年 43 岁,女儿今年 11 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 3 倍?几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女 儿的 5 倍? 【分析与解答】无论在哪一年,妈妈和女儿的年龄总是相差 43-11=32(岁) 当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 3 倍时,女儿的年龄为 (43-11)÷(3-1)=16(岁) 16-11=5(岁) 说明那时是在 5 年后。 同样道理,由 11-(43-11)÷(5-1)=3(年) 可知,妈妈年龄是女儿的 5 倍是在 3 年前。 5、阴影的面积 在边长为 6 的正方形内有一个三角形 BEF,线段 AE=3,DF=2,求三角形 BEF 的面积. 【分析与解答】要直接求出三角形 BEF 的面积是困难的,但容易求出下面列的三个直角三角 形的面积 三角形 ABE 面积=3×6×2= 9. 三角形 BCF 面积= 6×(6-2)÷2= 12. 三角形 DEF 面积=2×(6-3)÷2= 3. 我们只要用正方形面积减去这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就能算出: 三角形 BEF 面积=6×6-9-12-3=12. 6、读《西游记》 寒假中,小明兴致勃勃地读《西游记》,第一天读 83 页,第二天读 74 页,第三天读 71 页, 第四天读 64 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五天中平均读的页数还多 3.2 页,问小明在第五天读了 多少页? 【分析与解答】前四天,每天平均读的页数是 (83+74+71+64)÷4=73(页). 很明显,第五天读的页数比 73 页多,由此平均数就增加了.为了便于思考,画出下面的 示意图:
图上“73”后面的虚线,表示第五天后增加的平均数,现在要用3.2去补足这些增加的平均 数值,3,2共要补足四份,每份是 3.5÷4=0.8 由此就知道,第五天读的页数是 73+08+32=77(页) 7、面积之比 甲、乙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甲的长与宽之比是3:2,乙的长与宽之比是7:5.求甲 与乙的面积之比 【分析与解答】设甲的周长是2 甲的长与宽分别是2与2 乙的长与宽分别是,与 甲与乙的面积之比是 864:875 答:甲与乙的面积之比是864:875. 8、红笔、蓝笔 小明买红蓝两种笔各1支共用了17元.两种笔的单价都是整元,并且红笔比蓝笔贵.小强打算 用35元来买这两种笔(也允许只买其中一种),可是他无论怎么买都不能把35元恰好用完, 问红笔、蓝笔每支各多少元? 【分析与解答】:35=5×7红、蓝的单价不能是5元或7元(否则能把35元恰好用完), 也不能是17-5=12(元)和17-7=10(元),否则另一种笔1支是5元或7元 记住:对笔价来说,已排除了5,7,10,12这四个数 笔价不能是35-17=18(元)的约数如果笔价是18的约数,就能把18元恰好都买成笔, 再把17元买两种笔各一支,这样就把35元恰好用完了因此笔价不能是18的约数:1,2,3, 6,9 当然也不能是17-1=16,172=15,173=14,17-6=11,17-9=8现在笔价又排除了 1,2,3,6,8,9,11,14,15,16 综合两次排除,只有4与13未被排除,而4+13=17,就知道红笔每支13元,蓝笔每 支 9、一份稿件 份稿件,甲单独打字需6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需10小时完成,现在甲单独打若干小时后, 因有事由乙接着打完,共用了7小时.甲打字用了多少小时? 【分析与解答】:我们把这份稿件平均分成30份(30是6和10的最小公倍数),甲每小时 打30÷6=5(份),乙每小时打30÷10=3(份) 现在把甲打字的时间看成“兔”头数,乙打字的时间看成“鸡”头数,总头数是7.“兔 的脚数是5,“鸡”的脚数是3,总脚数是30,就把问题转化成“鸡兔同笼”问题了 根据前面的公式 兔”数=(30-3×7)÷(5-3) “鸡”数=74.5 =2.5, 也就是甲打字用了45小时,乙打字用了25小时 答:甲打字用了4小时30分
图上“73”后面的虚线,表示第五天后增加的平均数,现在要用 3.2 去补足这些增加的平均 数值,3.2 共要补足四份,每份是 3.5÷4=0.8. 由此就知道,第五天读的页数是 73+0.8+3.2=77(页). 7、面积之比 甲、乙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甲的长与宽之比是 3∶2,乙的长与宽之比是 7∶5.求甲 与乙的面积之比. 8、红笔、蓝笔 小明买红蓝两种笔各 1 支共用了 17 元.两种笔的单价都是整元,并且红笔比蓝笔贵.小强打算 用 35 元来买这两种笔(也允许只买其中一种),可是他无论怎么买都不能把 35 元恰好用完, 问红笔、蓝笔每支各多少元? 【分析与解答】:35=5×7.红、蓝的单价不能是 5 元或 7 元(否则能把 35 元恰好用完), 也不能是 17-5=12(元)和 17-7=10(元),否则另一种笔 1 支是 5 元或 7 元. 记住:对笔价来说,已排除了 5,7,10,12 这四个数. 笔价不能是 35-17=18(元)的约数.如果笔价是 18 的约数,就能把 18 元恰好都买成笔, 再把 17 元买两种笔各一支,这样就把 35 元恰好用完了.因此笔价不能是 18 的约数:1,2,3, 6,9. 当然也不能是 17-1=16,17-2=15,17-3=14,17-6=11, 17-9=8.现在笔价又排除了: 1,2,3,6,8,9,11,14,15,16. 综合两次排除,只有 4 与 13 未被排除,而 4+13=17,就知道红笔每支 13 元,蓝笔每 支 4 元. 9、一份稿件 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字需 6 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需 10 小时完成,现在甲单独打若干小时后, 因有事由乙接着打完,共用了 7 小时.甲打字用了多少小时? 【分析与解答】:我们把这份稿件平均分成 30 份(30 是 6 和 10 的最小公倍数),甲每小时 打 30÷6=5(份),乙每小时打 30÷10=3(份). 现在把甲打字的时间看成“兔”头数,乙打字的时间看成“鸡”头数,总头数是 7.“兔” 的脚数是 5,“鸡”的脚数是 3,总脚数是 30,就把问题转化成“鸡兔同笼”问题了. 根据前面的公式 “兔”数=(30-3×7)÷(5-3) =4.5, “鸡”数=7-4.5 =2.5, 也就是甲打字用了 4.5 小时,乙打字用了 2.5 小时. 答:甲打字用了 4 小时 30 分
10、需要多少天 有甲、乙两项工作,张单独完成甲工作要10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5天;李单独完成甲工 作要8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20天.如果每项工作都可以由两人合作,那么这两项工作都完 成最少需要多少天? 【分析与解答】:很明显,李做甲工作的工作效率高,张做乙工作的工作效率高因此让李先 做甲,张先做乙 设乙的工作量为60份(15与20的最小公倍数),张每天完成4份,李每天完成3份 8天,李就能完成甲工作此时张还余下乙工作(60-4×8)份由张、李合作需要 (60-4×8)÷(4+3)=4(天) 8+4=12(天) 答:这两项工作都完成最少需要12天
10、需要多少天 有甲、乙两项工作,张单独完成甲工作要 10 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 15 天;李单独完成甲工 作要 8 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 20 天.如果每项工作都可以由两人合作,那么这两项工作都完 成最少需要多少天? 【分析与解答】:很明显,李做甲工作的工作效率高,张做乙工作的工作效率高.因此让李先 做甲,张先做乙. 设乙的工作量为 60 份(15 与 20 的最小公倍数),张每天完成 4 份,李每天完成 3 份. 8 天,李就能完成甲工作.此时张还余下乙工作(60-4×8)份.由张、李合作需要 (60-4×8)÷(4+3)=4(天). 8+4=12(天). 答:这两项工作都完成最少需要 12 天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3)-答案 1、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2008,如果分子、分母都减去29,得到的分数约简后 是12。那么原来的分数是 179/1829 2、一个瓶子里装有一些水(如图1所示),请根据数据计算,瓶子的容积为 毫升。(x取3.14) (单位:cm) 100.18 3、某校抽样调査了六年级1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其中最高的只有一名,是1.80米 由于这个数据在输入时输错了,所以计算显示的这100名学生的平均身高比实际身高的数值 高出了0.162米,则实际输入计算机的那个错误数据是」 18 4、有一捆铁丝,第一次用去的是余下的3,第二次用去40米,这时还剩全长的2,这 捆铁丝原来共长 米 160 5、甲、乙、丙三人共吃5个面包,其中甲付3个面包钱,乙付2个面包的钱,丙没有付 钱,吃完后丙拿出4元钱,则丙应付给甲 元,付给乙 0.8 6、甲、乙、丙、丁四人共同购买了一台液晶电视。已知甲出的钱是其他三人总钱数的3, 乙出的钱是其余三人总钱数的4,丙出的钱是其余三人总钱数的5,丁出了2070元,则这台 电视的价格是 5400 7、一片牧场,每天生长草的速度相同。这片牧场可供14头牛吃30天,或者可供70只 羊吃16天。如果4只羊的吃草量相当于1头牛的吃草量。那么17头牛和20只羊一起吃这片 牧场的草,可以吃天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3)------答案 1、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 2008,如果分子、分母都减去 29,得到的分数约简后 是 。那么原来的分数是__________。 179/1829 2、一个瓶子里装有一些水(如图 1 所示),请根据数据计算,瓶子的容积为__________ 毫升。( π 取 3.14) 100.18 3、某校抽样调查了六年级 100 名学生的身高情况,其中最高的只有一名,是 1.80 米; 由于这个数据在输入时输错了,所以计算显示的这 100 名学生的平均身高比实际身高的数值 高出了 0.162 米,则实际输入计算机的那个错误数据是______________。 18 4、有一捆铁丝,第一次用去的是余下的 ,第二次用去 40 米,这时还剩全长的 ,这 捆铁丝原来共长____________米。 160 5、甲、乙、丙三人共吃 5 个面包,其中甲付 3 个面包钱,乙付 2 个面包的钱,丙没有付 钱,吃完后丙拿出 4 元钱,则丙应付给甲_________元,付给乙________元。 0.8 6、甲、乙、丙、丁四人共同购买了一台液晶电视。已知甲出的钱是其他三人总钱数的 , 乙出的钱是其余三人总钱数的 ,丙出的钱是其余三人总钱数的 ,丁出了 2070 元,则这台 电视的价格是__________元。 5400 7、一片牧场,每天生长草的速度相同。这片牧场可供 14 头牛吃 30 天,或者可供 70 只 羊吃 16 天。如果 4 只羊的吃草量相当于 1 头牛的吃草量。那么 17 头牛和 20 只羊一起吃这片 牧场的草,可以吃_________天
10 8、如图,AB=7cm,CD=2cm,∠ABC=∠ADC=90°,∠BAD=45°,那么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cm a D 22.5 9、如图,∠AOB=90°,C为AB弧的中主,已知阴影甲的面积为28cm2,则阴影乙的面 积为 B 10、如图,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三个相同的长方形,如果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则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10 8、如图,AB=7cm,CD=2cm,∠ABC=∠ADC=90°,∠BAD=45°,那么四边形 ABCD 的面积是___ ___cm 2。 22.5 9、如图,∠AOB=90°,C 为 AB 弧的中主,已知阴影甲的面积为 28 cm2,则阴影乙的面 积为__________ cm 2。 28 10、如图,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三个相同的长方形,如果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16 厘米, 则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厘米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4)-答案 1、平平和芳芳都集邮。平平给了芳芳3枚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原来平平的邮票比芳芳的多几枚? 分析与解答]}:平平给了芳芳3张邮票后,两的邮票数同样多,说明原来平平比芳芳的邮票多,通过线段 图的分析,可以得知平平只能把比芳芳多的邮票中的一半给芳芳,而题目告诉我们平平拿了3张邮票给芳 芳,说明平平比芳芳多了3×2=6(张)。 2、用3、4、5、6、7、8六个数字组成两个三位数,使这两个三位数的乘积最大,应怎样排列 [分析与解答]:要想使乘积最大,排出的两个三位数应该是最大的。即8和7分别作百位,6和5分别作 十位,4和3分别作个位。可得出如下组合:(1)864×753;(2)863×754:(3)854×763:(4)853×764。 通过计算发现,每组中两个三位数的和都是1517,这使我们联想到“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长方形的长与 宽越接近,所得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这一规律。由于(4)式两个三位数相差89为最小,故853×764所 得乘积最大 3、张师傅因工作忙,六天没回家,回家后一次撕下这六天的日历,这六天日的数字相加的和是63,问张 师傅回家这天是几号 分析与解答]:题目告诉我们,张师傅撕下的六张日历的日期数字之和是63,而日历上的连续6天在数学 上就是六个连续的自然数,因此,原题目换一种表达方式就是:已知六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63,问比这六 个自然数中最大的一个数多1的数是几 六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63,则中间两个数相加的和是63÷3=21,中间两个数为连续自然数,则小的那个 数是(21-1)÷2=10,大的那个数就是21-10=11,那么这六个数分别为8,9,10,11,12,13,最大 的那个数为13,可知张师傅回家那天是14号。 4、有一个18×18×18的集装箱,里面要装1×4×9的纸箱,问可以装多少只?(单位相同) 分析与解答]:因为18是1的倍数,是9的倍数,而不是4的倍数,所以不能理解成“包含除”来解这个题 目!因此不能列式为:(18×18×18)÷(1×4×9)先把高去掉2,把纸箱看成长1宽9高4的位置去放置 则可以放的只数:(18×18×16)÷(1×4×9)=144(只)集装箱还有长18宽18高2的空间还可以放置,把 长(或宽)去掉2,把纸箱看成长是4(或宽是4),宽是成9(长是9),高是1的位置放置,则可以放的 只数:(16×18×2)÷(1×4×9)=16(只)还有空间2×2×18不能装了!所以一共装纸箱:14416=160(只)。 5、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比其中最大的偶数大18,这三个连续偶数分别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比其中最大的偶数大18的含义实际就是较小的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8 而连续偶数之间相差2,因此:较小的两个连续偶数为18÷2-1=818÷2+1=10所以这三个连续偶数为810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44)------答案 1、平平和芳芳都集邮。平平给了芳芳 3 枚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原来平平的邮票比芳芳的多几枚? [分析与解答]:平平给了芳芳 3 张邮票后,两的邮票数同样多,说明原来平平比芳芳的邮票多,通过线段 图的分析,可以得知平平只能把比芳芳多的邮票中的一半给芳芳,而题目告诉我们平平拿了 3 张邮票给芳 芳,说明平平比芳芳多了 3×2=6(张)。 2、用 3、4、5、6、7、8 六个数字组成两个三位数,使这两个三位数的乘积最大,应怎样排列? [分析与解答]:要想使乘积最大,排出的两个三位数应该是最大的。即 8 和 7 分别作百位,6 和 5 分别作 十位,4 和 3 分别作个位。可得出如下组合:(1) 864×753;(2)863×754;(3)854×763;(4)853×764。 通过计算发现,每组中两个三位数的和都是 1517,这使我们联想到“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长方形的长与 宽越接近,所得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这一规律。由于(4)式两个三位数相差 89 为最小,故 853×764 所 得乘积最大。 3、张师傅因工作忙,六天没回家,回家后一次撕下这六天的日历,这六天日的数字相加的和是 63,问张 师傅回家这天是几号。 [分析与解答]:题目告诉我们,张师傅撕下的六张日历的日期数字之和是 63,而日历上的连续 6 天在数学 上就是六个连续的自然数,因此,原题目换一种表达方式就是:已知六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 63,问比这六 个自然数中最大的一个数多 1 的数是几。 六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 63,则中间两个数相加的和是 63÷3=21,中间两个数为连续自然数,则小的那个 数是(21-1)÷2=10,大的那个数就是 21-10=11,那么这六个数分别为 8,9,10,11,12,13,最大 的那个数为 13,可知张师傅回家那天是 14 号。 4、有一个 18×18×18 的集装箱,里面要装 1×4×9 的纸箱,问可以装多少只?(单位相同) [分析与解答]:因为 18 是 1 的倍数,是 9 的倍数,而不是 4 的倍数,所以不能理解成“包含除”来解这个题 目!因此不能列式为:(18×18×18)÷(1×4×9)先把高去掉 2,把纸箱看成长 1 宽 9 高 4 的位置去放置, 则可以放的只数:(18×18×16)÷(1×4×9)=144(只)集装箱还有长 18 宽 18 高 2 的空间还可以放置,把 长(或宽)去掉 2,把纸箱看成长是 4(或宽是 4),宽是成 9(长是 9),高是 1 的位置放置,则可以放的 只数:(16×18×2)÷(1×4×9)=16(只)还有空间 2×2×18 不能装了!所以一共装纸箱:144+16=160(只)。 5、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比其中最大的偶数大 18,这三个连续偶数分别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比其中最大的偶数大18”的含义实际就是较小的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8。 而连续偶数之间相差 2,因此:较小的两个连续偶数为 18÷2-1=8 18÷2+1=10 所以这三个连续偶数为 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