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技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饲料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饲料学 课程编号ANM410 课程类型 实验学时 分 动物营装动物生 的地位与作用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与体系 厅饲 果程简介 马用时注音面饲制由用子消险马消险和 饲料的组成、分类及要念】 我因饲料资源现状及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我国现行饲料标准和法规以及无公害饲料 绿色饲料等概念.本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各种方法间的关系,掌握常见评定方法和饲料营养价值 表的 用 了解我国目前配合饲料的发现状 ,为饲料配方技术打好良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章节内容 讲课实验实践合计 绪论 饲料学与动物营养学联系,饲料与奋牧生产经济效 益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第一章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体系 第二章饲料养分化学含量和总能的评定 3 第三章饲料养分的消化代谢性与消化能和代谢能的评定 6 第四章饲料养分的生物学效价和净能的评定 2 第五章 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指标体系 2 2 第六章 何料的结构与化学 2 2 第七查 饲料分类 第八度 细饲料 第九意 吉绿饲到 第十章 吉贮饲料 一音 能品到 范斗一音 蛋白而妇 敬斗二音 的物压细 草斗四奢 维生寄妇制 配合饲 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134
动物科技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34 《饲料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饲料学 课程编号 ANIM4103 英文名称 Feed science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54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学 分 3 预修课程 动物营养学、动物生化 适用对象 动科、金善宝实验班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介绍了饲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系统介绍饲料化学组成,各种营养物 质的作用;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与体系; 国际饲料分类方法和我国饲料分类方法异 同;重点分述了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 生素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概念,各饲料中主要原料的营养特性、加工调制方法,饲用价值 及使用时注意事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消除及消除方法。配合饲料的组成、分类及要概念。 我国饲料资源现状及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我国现行饲料标准和法规以及无公害饲料、 绿色饲料等概念。本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各种方法间的关系,掌握常见评定方法和饲料营养价值 表的使用;了解各类饲料的营养价值特点,熟悉每类饲料中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加工调制方法以、饲用价 值和利用注意事项;了解我国目前配合饲料的发展现状、产品形式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为饲料配方技术打好良好 的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 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实践 合计 绪 论 饲料学与动物营养学联系,饲料与畜牧生产经济效 益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1 1 第一章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体系 2 2 第二章 饲料养分化学含量和总能的评定 3 3 第三章 饲料养分的消化代谢性与消化能和代谢能的评定 6 6 第四章 饲料养分的生物学效价和净能的评定 2 2 第五章 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指标体系 2 2 第六章 饲料的结构与化学 2 2 第七章 饲料分类 2 2 第八章 粗饲料 3 3 第九章 青绿饲料 3 3 第十章 青贮饲料 4 4 第十一章 能量饲料 6 6 第十二章 蛋白质饲料 6 6 第十三章 矿物质饲料 1 1 第十四章 维生素饲料 1 1 第十五章 饲料添加剂 1 1 第十六章 配合饲料 2 2 第十七章 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3 3 第十八章 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法规 4 4 合 计 54 54
动物科技学院本科误程教学大纲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主要内容: 1.饲料学的基本内容、学习目的和意义 2.饲料学与动物营养学的联系 3。饲料与声牧生产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题:饲料学的概念、饲料在备牧业生产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重点:饲料 与动物营养学的联系,饲料与牧生产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数学要求:闸述饲料学的基本内容、地位与作用。饲料学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饲科营养价值评定体 【饲料营养价位评定的 念和意义 2 值评定方 间的 方法体系的组成 种评定方法的关系」 系。能 乃重要性: 第二章饲料养分化学含量和总能的评定 第一节饲料常规成分分析 ,愿路兼公的内空知则定方注 2.牧草洗涤剂体系的内容与测定方法 ?饲总饰的测定方法 第二节饲料纯养分含量的测定 第三节养分含量分析结果的综合评价 1,粗蛋白食量与氨基酸总含量的比较 2。粗纤维含量与非淀粉多糖含量的比钱 3.必需氨基酸指数和蛋白质的化学评分 习题:饲料的概略养分、NDF、ADF、总能概念。不同基础条件下养分的换算方法.纯养分测定的意义。 本章重点:概略养分测定和洗涤剂体系测定的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和在生产实中的应用 数学要求,基本养分测定方法的内容、作用与意义。区分CF测定与NDF与ADF之间的内在含义。纯养分与概 略养分之同的关系与联系。 第三章饲料养分的消化代谢性与消化能和代谢能的评定 第一节饲料消化代谢性评价的内容 与可代谢性的区别 与代 用方法 示剂法和回肠末端瘘管法 各种方法铁点比较 子种表达方式和计算法 三 A ,代谢试验与消化试验的区别 2。饲料代谢能和代谢率的各种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 习恩:常用养分清化率的测定方法?全收粪法和指示剂法技术要求?消化率与代谢率的含义。 本童置点:全收粪法和指示剂法的技术要点,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表观代谢率和真代谢率的区别,代谢性类 氮能、内源性尿氮/能和氨校正的概念. 本章教学要求:讲解各种养分消化率的方法,重点闸述全收粪法与指示法的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比较表观消化 135
动物科技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35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主要内容: 1.饲料学的基本内容、学习目的和意义 2.饲料学与动物营养学的联系 3.饲料与畜牧生产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习题:饲料学的概念、饲料在畜牧业生产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重点:饲料学与动物营养学的联系,饲料与畜牧生产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教学要求:阐述饲料学的基本内容、地位与作用。饲料学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体系 1.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概念和意义 2.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发展史 3.各种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间的关系 4.我国当前采用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体系的组成 习题: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概念和意义,各种评定方法的关系。 本章重点:突出各种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建立起总体的印象。 教学要求:阐述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概念及重要性;评定体系的组成及评定方法间的关系。 第二章 饲料养分化学含量和总能的评定 第一节 饲料常规成分分析 1.概略养分的内容和测定方法 2.牧草洗涤剂体系的内容与测定方法 3.饲料总能的测定方法 第二节 饲料纯养分含量的测定 第三节 养分含量分析结果的综合评价 1.粗蛋白含量与氨基酸总含量的比较 2.粗纤维含量与非淀粉多糖含量的比较 3.必需氨基酸指数和蛋白质的化学评分 习题:饲料的概略养分、NDF、ADF、总能概念。不同基础条件下养分的换算方法。纯养分测定的意义。 本章重点:概略养分测定和洗涤剂体系测定的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和在生产实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基本养分测定方法的内容、作用与意义。区分 CF 测定与 NDF 与 ADF 之间的内在含义。纯养分与概 略养分之间的关系与联系。 第三章 饲料养分的消化代谢性与消化能和代谢能的评定 第一节 饲料消化代谢性评价的内容 1.消化率与代谢率的概念 2.饲料料养分可消化性与可代谢性的区别 3.消化能与代谢能 第二节 测定饲料消化率的常用方法 1.体内消化试验: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瘘管法 2.体外消化试验:小肠液冻干粉法、人工瘤胃法和产气法 3.饲料消化率和消化能的各种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 4.各种方法间优缺点比较 第三节 代谢试验 1.代谢试验与消化试验的区别 2.饲料代谢能和代谢率的各种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 习题:常用养分消化率的测定方法?全收粪法和指示剂法技术要求?消化率与代谢率的含义。 本章重点:全收粪法和指示剂法的技术要点,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表观代谢率和真代谢率的区别,代谢性粪 氮/能、内源性尿氮/能和氮校正的概念。 本章教学要求:讲解各种养分消化率的方法,重点阐述全收粪法与指示法的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比较表观消化
动物科技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第四 和净能的评定 第一节 黄生物学价值、净蛋白比、总蛋白利用率、净蛋白利用率和饲养试验 2相对生物学价值:斜率比法 第二节净能的评定(3学时) 1,饲料净能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 休技的别测定方法 3,净能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优缺点 习恩:生物学价值定义,生物学利用率概念:净能的测定方法与技术。有关饲养试验的设计与要求。 本章重点:净能的概念与测定方法,绝对生物学效价和相对生物学利用常的概念、区别和测定方法及其对试验条 件的要求。 本章数学要求:讲解生物学效价等测定方法及有关基本概念:列举有关测定结果并进行分析。净能测定及其影响 因素等 第五章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指标体系 第一节反刍动物饲料评价新体系 1,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在饲料利用过程中的比较 2。传统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对反刍动物的局限性 3.反当动物新评定体系的基本内容:瘤胃降解率和痘胃稀释率、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小肠可消化蛋白 第二节反动物饲料评价体系的应用 1,新体系的优越性 2.新体芽 用价 习:反乌动物新评定体系的基本内容:瘤胃降解率及稀释率的概念: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与小肠可消化蛋 对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与饲料整体营养价值的关系 式料意胃降解半的定方症写。比较新用方法评价新体系的优搭性与型 知种子的结物与化些组成的关至 结构与性质 含氨化合物的分类:储藏和加工过程对饲科物理化学的变化影响作用。 第七章饲料的分类 1饲料分米的目的 2,我国和国际饲料分类体系,分类判别标准和编码方法 习夏,我国与国际饲料分类方法,分类的基本依据:饲料编码的识别 重点:我国和国际饲料分类体系 本章数学要求:饲料分类的意义,我国与国际饲料分类的方法不同点与相同点:饲料编码识别。 第八章粗饲料 1.粗饲料的种类和营养特性 2.干草的调制方法、营养价值及影响因素 3.秸杆、秕壳和糠麸类农副产品的特点和利用方法 4.提高租科营养价值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加工调制方社 习恩:粗饲料的基本营养特性: 干草制作方法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秸秆等农副产品特点及利用注 意事项:提高粗饲料利用的方法与技术 本章重点:粗饲料的种类和营养特性,提高粗饲料利用率的方法 本章数学要求:粗饲料的基本昔养特性:相饲料利用注意事项:优质干草调制方法,提高相饲料利用率的方法与技
动物科技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36 率与真消化率、表观代谢率与真代谢率的区别。 第四章 饲料养分的生物学效价和净能的评定 第一节 饲料养分的生物学效价 1.绝对生物学价值: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白比、总蛋白利用率、净蛋白利用率和饲养试验 2.相对生物学价值:斜率比法 第二节 净能的评定(3 学时) 1.饲料净能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2.体增热的测定方法 3.净能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优缺点 习题:生物学价值定义,生物学利用率概念; 净能的测定方法与技术。有关饲养试验的设计与要求。 本章重点:净能的概念与测定方法,绝对生物学效价和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的概念、区别和测定方法及其对试验条 件的要求。 本章教学要求:讲解生物学效价等测定方法及有关基本概念;列举有关测定结果并进行分析。净能测定及其影响 因素等。 第五章 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指标体系 第一节 反刍动物饲料评价新体系 1.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在饲料利用过程中的比较 2.传统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对反刍动物的局限性 3.反刍动物新评定体系的基本内容:瘤胃降解率和瘤胃稀释率、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小肠可消化蛋白 第二节 反刍动物饲料评价体系的应用 1.新体系的优越性 2.新体系的应用价值 习题:反刍动物新评定体系的基本内容;瘤胃降解率及稀释率的概念;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与小肠可消化蛋 白。 本章重点:饲料瘤胃降解率的测定、瘤胃氮能平衡对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与饲料整体营养价值的关系。 本章教学要求:详述新体系的评定方法与应用;比较新旧方法;评价新体系的优越性与应用价值。 第六章 饲料的结构与化学 1.植物细胞、组织和种子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2.饲料糖类、脂肪和含氮化合物的分类、结构与性质 3.饲料储藏和加工过程中常见的物理化学变化 习题:植物种子结构,糖类、脂肪、含氮化合物的分类;储藏和加工过程对饲料物理化学的变化影响作用。 本章重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分布规律和饲料理化变化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本章教学要求:饲料的化学组成与分类;储藏与加工过程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变化影响。 第七章 饲料的分类 1.饲料分类的目的 2.我国和国际饲料分类体系,分类判别标准和编码方法 习题:我国与国际饲料分类方法,分类的基本依据; 饲料编码的识别。 重点:我国和国际饲料分类体系 本章教学要求:饲料分类的意义,我国与国际饲料分类的方法不同点与相同点;饲料编码识别。 第八章 粗饲料 1.粗饲料的种类和营养特性 2.干草的调制方法、营养价值及影响因素 3.秸秆、秕壳和糠麸类农副产品的特点和利用方法 4.提高粗饲料营养价值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加工调制方法 习题:粗饲料的基本营养特性;干草制作方法;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秸秆等农副产品特点及利用注 意事项;提高粗饲料利用的方法与技术。 本章重点:粗饲料的种类和营养特性,提高粗饲料利用率的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粗饲料的基本营养特性;粗饲料利用注意事项; 优质干草调制方法; 提高粗饲料利用率的方法与技 术
动物科技学院本科误程教学大纲 第九章青饲术 的种类和营养特性 工及提取叶蛋白的方 性:青饲料使用注意事项 有新型及使用过程中注事项。防止亚酸盐等中香。 第十章青贮饲料 1,者贮的原理、种类、青贮发酵的过程 )制作吉必饲制的注音电时 3,青贮饲料的营养特点和利用方法 4提高者的划马质的持术携的 习题:青贮饲料概念与青贮的原理:一般青贮与半干青贮方法。青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及营养物质变 化:青贮饲料的营养特性;优质青贮饲料制作条件与制作方法:青贮饲料的质量评定与提高青贮饲料品质的技术 措施。 本章重点:常规青贮饲料的制作和利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本章数学要求:青贮原理与概念:青贮过程的一次发酵与二次发酵过程:优质青贮饲料的制作条件与要求:提高 青贮饲料的品顺的方法与技术。 第十一章能量饲料 第一节谷物籽实类饲料 1,玉米及其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利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 2.小麦 和稻谷及其加工哥 产物的营养特点、利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 第二节块根块茎和糖查饲料 1.甘蓉千,马铃蓉干的 营养特点以及利用阳时的注意事项 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 的理化性质和营 诗性比 量饲料及谷实原料加工副产品的利用特点及使用时注意事 项。储藏与加工对营养价值的影响。黄毒素对营养价值的影响与动物生产的影响」 第十一蛋白质饲料 重点:大豆、大豆粕和鱼粉的营养特点与质量鉴别 第一节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1.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和一般特性 2大豆和大可排的营养特点及其西量标准 3,菜籽和棉籽饼粕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 4.植物性蛋白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第二节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1,常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 2.鱼粉的加工过程和营养特点 3.鱼粉的质量鉴别 4,肉骨粉等畜产品加工刷产物的营养特点和利用 第三节其它蛋白饲料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生产与利用 2, 非蛋白含氯化合物的种类和利用 习趣:蛋白质饲科料分类与概念: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营养特性:非蛋白质 137
动物科技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37 第九章 青饲料 1.青饲料的种类和营养特性 2.常用青饲料及其利用 3.青饲料的加工及提取叶蛋白的方法 习题:青饲料概念,青饲料的营养特性; 青饲料使用注意事项。 本章重点:青饲料的种类和营养特性。常用青饲料的利用及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防止亚硝酸盐等中毒。 本章教学要求:青饲料的营养特性;青饲料使用时注意事项。 第十章 青贮饲料 1.青贮的原理、种类、青贮发酵的过程 2.制作青贮饲料的注意事项 3.青贮饲料的营养特点和利用方法 4.提高青贮料品质的技术措施 习题:青贮饲料概念与青贮的原理;一般青贮与半干青贮方法。青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及营养物质变 化;青贮饲料的营养特性; 优质青贮饲料制作条件与制作方法;青贮饲料的质量评定与提高青贮饲料品质的技术 措施。 本章重点:常规青贮饲料的制作和利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本章教学要求:青贮原理与概念;青贮过程的一次发酵与二次发酵过程;优质青贮饲料的制作条件与要求;提高 青贮饲料的品质的方法与技术。 第十一章 能量饲料 第一节 谷物籽实类饲料 1.玉米及其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利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 2.小麦和稻谷及其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利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标准 第二节 块根块茎和糖蜜饲料 1.甘薯干、马铃薯干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 2.糖蜜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油脂 1.各种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特性比较 2.饲料中添加油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习题:能量饲料的概念; 谷实类能量特性;麦类饲料使用时注意事项;农副产品营养特性与使用时注意事项; 饲料油脂营养特性与使用注意事项。常见真菌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本章重点:玉米、小麦和稻谷及其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 本章教学要求:能量饲料的概念及营养特性;谷实类能量饲料及谷实原料加工副产品的利用特点及使用时注意事 项。储藏与加工对营养价值的影响。霉菌毒素对营养价值的影响与动物生产的影响。 第十二章 蛋白质饲料 重点:大豆、大豆粕和鱼粉的营养特点与质量鉴别。 第一节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1.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和一般特性 2.大豆和大豆饼粕的营养特点及其质量标准 3.菜籽和棉籽饼粕的营养特点以及利用时的注意事项 4.植物性蛋白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第二节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1.常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 2.鱼粉的加工过程和营养特点 3.鱼粉的质量鉴别 4.肉骨粉等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营养特点和利用 第三节 其它蛋白饲料 1.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生产与利用 2.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种类和利用 习题:蛋白质饲料分类与概念;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营养特性;非蛋白质
动物科技学院本科误程教学大纲 的合理使用:大豆、豆箱、鱼粉营养特点与质量的评 定与鉴别。饲料抗营养因子。非常规蛋白原样的合理利用 养特点与质年 要求:蛋白质饲料分类与 了客兵欧在及透生以及加会 代豆及豆相 :非常规原料的利用及注意事项。 料的主要抗营养因 及消除方法。 蛋白的合理利用以及新型蛋白质原料开发与利用】 第十三矿物质饲料 1,石粉和贝壳粉等钙源矿物饲料 2.磷酸氢钙和骨粉等钙砖平衡饲料 3,食盐和碳酸氢钠等电解质原料 4.沸石粉、凹凸棒土和膨润土等天然惰性矿物质在饲料中的应用 习思:矿物质饲料概念:常用矿物质饲料使用与注意事项:天然矿物质饲料原料的特性与在饲料中应用价值。 本意量点:钙源矿物饲料和钙锁平有饲料的质量和利用 本童数学要求:矿物质饲料概念,矿物质饲料使用时注意事项:天然矿物质原料的合理使用。 第十四章维生素饲料 1,国际国内饲用维生素生产现状 2。配合饲料中各种维生素单体的常见产品形式和有效含量 3,潍生素饲料使用的注意事可 ]题:维生素分类,维生素的有效成分含量:维生素饲料在加工与储藏过程的损失与使用时注意事项。 重点:各种维生素单体的常见 “品形式、有效含量和稳定性 本童教学要求:维生素的产品有效性要求:饲料加工与储藏过程中对维生素效价的影响。 第十五章饲料添加剂 剂预混合饲料的概念 答养性 的作用和使用方 与作用:饲料漆加剂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料添加剂使用方法与使用时注意事项, ,国内外配合饲料的生产现状和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历程 2,配合饲料的产品种类及原料组成 3。配合向料的代占 4.各类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话用对象 习题:饲料产品分类与类型:配合饲料的优点: 本章重点:各类配合饲料的原料组成和适用对象 本建教学要求:饲料产品分类,各种饲料产品实际应用的优势与存在问愿。 第十七章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我国料资酒理状 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国外饲料资源的补充 习圈:饲料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重点:饲料资源的现状与开发的必要性。 本事数学要点:我国饲料资源的现状与存在问愿。开发饲料资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第十七章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法规 第一节饲料厂的质量控制(2学时) 1.配合饲料质量的定义 2.影响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 3。配合饲料质量控制的关提 4,配合饲料质量检测的内容和作用 138
动物科技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38 的合理使用;大豆、豆粕、鱼粉营养特点与质量的评定与鉴别。饲料抗营养因子。非常规蛋白原料的合理利用。 本章重点:大豆、大豆粕和鱼粉的营养特点与质量鉴别。非常规蛋白原料的使用。 本章教学要求:蛋白质饲料分类与概念,大豆及豆粕的营养价值及质量评定方法;非常规原料的利用及注意事项。 植物性蛋白质原料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及消除方法。动物性蛋白质原料的特性以及加工方法。真假鱼粉的鉴别。非 蛋白的合理利用以及新型蛋白质原料开发与利用。 第十三章 矿物质饲料 1.石粉和贝壳粉等钙源矿物饲料 2.磷酸氢钙和骨粉等钙磷平衡饲料 3.食盐和碳酸氢钠等电解质原料 4.沸石粉、凹凸棒土和膨润土等天然惰性矿物质在饲料中的应用 习题:矿物质饲料概念;常用矿物质饲料使用与注意事项;天然矿物质饲料原料的特性与在饲料中应用价值。 本章重点:钙源矿物饲料和钙磷平衡饲料的质量和利用 本章教学要求:矿物质饲料概念,矿物质饲料使用时注意事项;天然矿物质原料的合理使用。 第十四章 维生素饲料 1.国际国内饲用维生素生产现状 2.配合饲料中各种维生素单体的常见产品形式和有效含量 3.维生素饲料使用的注意事项 习题:维生素分类,维生素的有效成分含量;维生素饲料在加工与储藏过程的损失与使用时注意事项。 重点:各种维生素单体的常见产品形式、有效含量和稳定性 本章教学要求:维生素的产品有效性要求;饲料加工与储藏过程中对维生素效价的影响。 第十五章 饲料添加剂 1.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概念 2.饲料添加剂的分类 3.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习题:饲料添加剂概念,饲料添加剂分类与作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本章重点: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饲料添加剂的分类与作用;饲料添加剂使用方法与使用时注意事项。 第十六章 配合饲料 1.国内外配合饲料的生产现状和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历程 2.配合饲料的产品种类及原料组成 3.配合饲料的优点 4.各类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和产品适用对象 习题:饲料产品分类与类型;配合饲料的优点; 本章重点:各类配合饲料的原料组成和适用对象。 本章教学要求:饲料产品分类,各种饲料产品实际应用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第十七章 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我国饲料资源现状 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国外饲料资源的补充 习题:饲料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重点:饲料资源的现状与开发的必要性。 本章教学要点:我国饲料资源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开发饲料资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第十七章 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法规 第一节 饲料厂的质量控制(2 学时) 1.配合饲料质量的定义 2.影响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 3.配合饲料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4.配合饲料质量检测的内容和作用
动物科技学院本科误程教学大纲 第二节宏观饲料质量管理(2学时) 要性 我饲料 生化休 通用名 最近领有的料法独法却 饲料质量的因索与关键点 合饲料质量检测的基本内容:我国有关饲料业的管理法规与条 例:饲料强制因家标准内室 本章重点:配合饲料的质量评定体系:影响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国家对饲料管理的有关法规与条例:饲料强制 闲家标准的内容:饲料工业通用术语 本章教学要求:饲料质量译定体系:我田有关饲料的法规与条例:国家与地方饲料标准等。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核与考试方式 平时考核与 相结合方式进行 2时 学生的温习情况与知识点掌 情况 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与解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饲料学》,王成章/压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1SBN7-109-08292 参考书: 《饲料学》,陈喜减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1SBN7-03-010988-0 《动物营养学》,杨风主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标准书号:1SBN7-109-066615-0, 人:庄苏刘 39
动物科技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39 第二节 宏观饲料质量管理(2 学时) 1.宏观饲料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化体系和组成 3.饲料工业通用名词术语及其含义 4.饲料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制度,最近颁布的饲料法律法规 习题:影响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与关键点;配合饲料质量检测的基本内容;我国有关饲料业的管理法规与条 例;饲料强制国家标准内容。 本章重点:配合饲料的质量评定体系;影响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国家对饲料管理的有关法规与条例;饲料强制 国家标准的内容;饲料工业通用术语。 本章教学要求:饲料质量评定体系;我国有关饲料的法规与条例;国家与地方饲料标准等。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考核与考试方式以平时考核与学期结束考试相结合方式进行。平时检查学生的温习情况与知识点掌握 情况,实时记分评定。学期结束考试全面考查学生对全课程的掌握情况,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与解决 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题。综合题占 50%以上。考试时间为 2 小时。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 《饲料学》,王成章/王恬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年,标准书号:ISBN 7-109-08292。 参考书: 《饲料学》,陈喜斌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年,标准书号:ISBN 7-03-010988-0。 《动物营养学》,杨凤主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年,标准书号:ISBN 7-109-066615-0。 大纲修订人:庄 苏 刘 强 大纲审定人:周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