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第一中学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世博会,倾听人类文明进步的足音 每届世博会都留给我们非凡的惊喜。翻阅150多年的世博史,犹如品读本经济史、文 化史、科技史,人类文明进步的足音清晰传来 150多年来,美国曾先后3次举办世博会。“举办世博会的过程,几乎就是美国实现工 业化并成为世界强国的过程。”上海世博美国馆副总代表俞天睦表示,1893年芝加哥世博 会被认为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强国路。而1933年的芝加哥 世博会对于世界经济来说,也具有历史意义,它被称为一届“希望的盛会”。从福特、克莱斯 勒等灵活的筹资参展方式,到中国、捷克斯洛伐克众多国家争设独立展馆,无一不显示出越 是艰难时刻,越显合作珍贵”。回望历史,俞天睦感慨地说: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正是 美国建国00周年,那是世博会第一次在欧洲之外举办。当时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今, 世博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无疑对未来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作为世博会的发源地,英国用一朵盛开的蒲公英,向世界诉说一个老工业国对未来、自 然、城市的探寻。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曾给世界带来太多震撼,人们在水晶宫ˆ里目瞪口 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和工业品:高效的农业机械、印刷机械、自动链式精纺机、大功率蒸汽 机……决定举办这一盛事的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按捺不住骄傲和自豪:每个人会热爱这
鸡西市第一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总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世博会,倾听人类文明进步的足音 每届世博会都留给我们非凡的惊喜。翻阅 l50 多年的世博史,犹如品读一本经济史、文 化史、科技史,人类文明进步的足音清晰传来…… 150 多年来,美国曾先后 l3 次举办世博会。“举办世博会的过程,几乎就是美国实现工 业化并成为世界强国的过程。”上海世博美国馆副总代表俞天睦表示,“l893 年芝加哥世博 会被认为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强国路。”而 1933 年的芝加哥 世博会对于世界经济来说,也具有历史意义,它被称为一届“希望的盛会”。从福特、克莱斯 勒等灵活的筹资参展方式,到中国、捷克斯洛伐克众多国家争设独立展馆,无一不显示出“越 是艰难时刻,越显合作珍贵”。回望历史,俞天睦感慨地说:“l876 年的费城世博会,正是 美国建国 l00 周年,那是世博会第一次在欧洲之外举办。当时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今, 世博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无疑对未来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作为世博会的发源地,英国用一朵盛开的蒲公英,向世界诉说一个老工业国对未来、自 然、城市的探寻。 1851 年的伦敦世博会曾给世界带来太多震撼,人们在“水晶宫”里目瞪口 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和工业品:高效的农业机械、印刷机械、自动链式精纺机、大功率蒸汽 机……决定举办这一盛事的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按捺不住骄傲和自豪:“每个人会热爱这
切.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确实让人感动,永远值得纪念。”然而,陶 醉于第一次世博会的人还远远不能想象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另一面。严重污染的河流、日 渐减少的绿色让人们从对机器的狂热中清醒,开始反思工业化的弊病。“从对物的崇拜转向 对人的关怀、从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从追求增长转向推崇可持续发展",世博带给英国 的不仅是工业的突飞猛进,更是一场思想与理念的变革。 1970年3月15日,世博会第一次来到亚洲,并且在日本大阪取得了空前成功。欧美 尖端技术以及时髦的生活方式的披露,让进入“小康时代的日本国民大开眼界,其中展出的 便携式传呼机、无线电话、视像电话、电动轿车、磁悬浮列车以及罐头饮料、快速食品,迅 速商业化和普及化,风靡日本。大阪世博会成功的举办成为日本国家现代化到来的标志 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它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报名参加的国家和国际组 织为历届之最,志愿者人数最多,世博会园区面积最大 回望159年的世博史,中国从“参与者”到成为“东道主”,从一个侧面叙述了一个国家与 世界的故事。894年春,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办世博会的主张;1910年,出版 家张元济在参观同年的布鲁塞尔世博会后对中国简陋的展厅陈设、偏僻的展位深表痛心。回 国后,他掌舵ˆ的商务印书馆岀版了大量有关世博会的书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世博梦想一步步走进现实:2002年,中国郑重申办世博会;经 过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世博东道主之梦终于成真。当充满中国元素的东方之冠’中国馆拔地 而起时,也将一个中国的富强梦嵌入了世博会新纪元的扉页。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这 个古老而焕发生机的国度,我们坚信:中国在世博历史上将续写新的传奇! (摘自《光明日报》2010年4月21日,有删改) 1.关于世博会的解说,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世博会起源于英国,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从世博会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感 受到人类文明的进步 B.世博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它既展现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也 包含着人类对思想与理念的变革
一切……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确实让人感动,永远值得纪念。”然而,陶 醉于第一次世博会的人还远远不能想象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另一面。严重污染的河流、日 渐减少的绿色让人们从对机器的狂热中清醒,开始反思工业化的弊病。“从对物的崇拜转向 对人的关怀、从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从追求增长转向推崇可持续发展",世博带给英国 的不仅是工业的突飞猛进,更是一场思想与理念的变革。 1970 年 3 月 15 日,世博会第一次来到亚洲,并且在日本大阪取得了空前成功。欧美 尖端技术以及时髦的生活方式的披露,让进入“小康”时代的日本国民大开眼界,其中展出的 便携式传呼机、无线电话、视像电话、电动轿车、磁悬浮列车以及罐头饮料、快速食品,迅 速商业化和普及化,风靡日本。大阪世博会成功的举办成为日本国家现代化到来的标志。 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它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报名参加的国家和国际组 织为历届之最,志愿者人数最多,世博会园区面积最大…… 回望 l59 年的世博史,中国从“参与者”到成为“东道主”,从一个侧面叙述了一个国家与 世界的故事。 l894 年春,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办世博会的主张;1910 年,出版 家张元济在参观同年的布鲁塞尔世博会后对中国简陋的展厅陈设、偏僻的展位深表痛心。回 国后,他“掌舵”的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有关世博会的书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世博梦想一步步走进现实:2002 年,中国郑重申办世博会;经 过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世博东道主之梦终于成真。当充满中国元素的“东方之冠”中国馆拔地 而起时,也将一个中国的富强梦嵌入了世博会新纪元的扉页。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这 个古老而焕发生机的国度,我们坚信:中国在世博历史上将续写新的传奇! (摘自《光明日报》2010 年 4 月 21 日,有删改) 1.关于世博会的解说,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世博会起源于英国,至今已有 150 多年的历史,从世博会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感 受到人类文明的进步。 B.世博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它既展现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也 包含着人类对思想与理念的变革
C.世博会对每一个举办国来讲,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举办国可以借此机会增强 本国的实力 D.世博会移至中国举办,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报名参加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志 愿者人数最多,园区面积最大,中国首次参加 2.关于世博会对世界各国发展的影响,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13次世博会在美国的成功举办,对美国由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强国迈进具有重要历史 作用 B.伦敦世博会带给英国的不仅是工业的突飞猛进,更是一场思想与理念的变革,它让 人们从对机器的狂热中清醒,开始反思工业化的弊病。 C.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日本国民进入了“小康”时代,它成为日本国家现 代化到来的标志 ).通过举办上海世博会,古老的中国将焕发出生机,并将逐步实现自己的富强之梦。 3.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1876的美国费城世博会启示我们,世博会在中国举办,无疑将对中国的发展起到重 要作用 B.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称为一届“希望的盛会”,它彰显了各国在艰难时刻合作精神 的珍贵。 C.早期的中国人曾有过举办世博会的梦想,但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梦想才一步步走进 现 D.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给世界带来了工业革命,1933年在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对当时 的世界经济也具有历史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帆山子传(清袁枚 真州有逸人日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宕不羁。读经书 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日: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令 曰:途遇彼姝,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何 也?—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其持论快彻,大率 类是。余每至邗江,必招与俱。帆山知余之好之也,扼腕而谈,汨汨如倾河。尤长于说往事 叙先贤遗迹。凡可喜可愕,可囁噱绝倒者,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尽态极妍
C.世博会对每一个举办国来讲,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举办国可以借此机会增强 本国的实力。 D.世博会移至中国举办,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报名参加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志 愿者人数最多,园区面积最大,中国首次参加。 2.关于世博会对世界各国发展的影响,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13 次世博会在美国的成功举办,对美国由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强国迈进具有重要历史 作用。 B.伦敦世博会带给英国的不仅是工业的突飞猛进,更是一场思想与理念的变革,它让 人们从对机器的狂热中清醒,开始反思工业化的弊病。 C.1970 年大阪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日本国民进入了“小康”时代,它成为日本国家现 代化到来的标志。 D.通过举办上海世博会,古老的中国将焕发出生机,并将逐步实现自己的富强之梦。 3.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1876 的美国费城世博会启示我们,世博会在中国举办,无疑将对中国的发展起到重 要作用。 B.1933 年芝加哥世博会被称为一届“希望的盛会”,它彰显了各国在艰难时刻合作精神 的珍贵。 C.早期的中国人曾有过举办世博会的梦想,但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梦想才一步步走进 现实。 D.1851 年的伦敦世博会给世界带来了工业革命,l933 年在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对当时 的世界经济也具有历史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帆山子传 (清)袁枚 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宕不羁。读经书 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一令 曰:途遇彼姝,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何 也?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其持论快彻.,大率 类是。余每至邗江,必招与俱。帆山知余之好之也,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尤长于说往事, 叙先贤遗迹..。凡可喜可愕,可嗢噱①绝倒者,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尽态极妍
身短而髯,圆面。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逡巡有耻,遇人无机 心。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土冠,挂尘尾。几上罗列 图书、珮环。椭狭零星,手自摹拭。见美男子则偞然意下,目往而足欲随,或尤之,笑曰 吾何与哉?《易》称见金夫,不有躬,圣人诏我矣。”其风趣如此 论日: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年七十四而终。闻临 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而逝。自称无方之民。 其信然矣。其挚友江吟香素敦风义,有友五人,哀其无后,每逢寒食,辄貝鸡黍纸钱。设位, 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帆山,其一也。盖即宋玉“招魂”、圣人于我殡”之义。呜呼,仁 (选自《袁枚全集》,有删改) 注:①囁噱( Wa jue):笑谈,笑话。②金夫:有钱有势的男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持论快彻 彻:透彻 B.叙先贤遗迹 遗迹:留下踪迹 C.圣人诏我矣 诏:教导 D.自称无方之民无方:不行礼义 5.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帆山子性格“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②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 ③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 ④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 ⑤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⑥椭狭零星,手自摹拭 A.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帆山子看来,命令人在路上不直视美貌女子,或者回到家里殴打自己的兄妹,都 是不合人的性情的。 B.帆山子见到美男子就心慌意乱,眼睛盯着而脚像要跟着,他却风趣幽默地解释说自 己合乎圣人之道。 C.文章结尾说帆山子有仁爱之心,故而在他死后,他的好朋友江吟香每逢寒食节就会 在寺庙中设灵位祭祀他。 D.帆山子是一位隐士,为人豪放不羁而又自尊自爱,谈吐、举止都显示出他是一个“真 气盎然”的人。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
身短而髯,圆面。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逡巡有耻,遇人无机 心。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几上罗列 图书、珮环。椭狭零星,手自摹拭。见美男子则惵然意下,目往而足欲随,或尤之,笑曰: “吾何与哉?《易》称‘见金夫②,不有躬’,圣人诏.我矣。”其风趣如此。 论曰: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年七十四而终。闻临 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而逝。自称无方..之民。 其信然矣。其挚友江吟香素敦风义,有友五人,哀其无后,每逢寒食,辄具鸡黍纸钱。设位, 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帆山,其一也。盖即宋玉“招魂”、圣人“于我殡”之义。呜呼,仁 哉! (选自《袁枚全集》,有删改) 注:①嗢噱(Wà jué):笑谈,笑话。 ②金夫:有钱有势的男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其持论快彻. 彻:透彻 B.叙先贤遗迹.. 遗迹:留下踪迹 C.圣人诏.我矣 诏:教导 D.自称无方..之民 无方:不行礼义 5.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帆山子性格“不羁”的一组是(3 分) ( ) ①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 ②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 ③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 ④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 ⑤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 ⑥椭狭零星,手自摹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在帆山子看来,命令人在路上不直视美貌女子,或者回到家里殴打自己的兄妹,都 是不合人的性情的。 B.帆山子见到美男子就心慌意乱,眼睛盯着而脚像要跟着,他却风趣幽默地解释说自 己合乎圣人之道。 C.文章结尾说帆山子有仁爱之心,故而在他死后,他的好朋友江吟香每逢寒食节就会 在寺庙中设灵位祭祀他。 D.帆山子是一位隐士,为人豪放不羁而又自尊自爱,谈吐、举止都显示出他是—个“真 气盎然”的人。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
(2)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 (3)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宿府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1)风尘荏苒:喻战乱不绝,辗转流离。(2)怜俜:飘零之意。 8.诗中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经历?请结合全诗描述。(6分) 9.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诗歌一二两联。(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 (1)坐潭上,四面竹木环合, ,凄神寒骨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满目萧然 (3)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珠宝 莫泊桑 朗丹先生在副科长家里的一次晚会上,遇到了这个年轻姑娘,从此就堕入了情网 她的父亲是外省的一个收税官,已经死了好几年。后来她跟着母亲来到了巴黎。她们家 虽穷,可是为人正派,稳重而且和蔼。这个年轻姑娘仿佛是规矩女人的完美无缺的典型,她 的纯朴美里有一种天使般的贞洁的魅力。凡是认识她的人都再三夸奖说:娶她的人肯定会 幸福。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了 朗丹先生那时在内政部里当主任科员,毎年的薪水是三千五百法郎。他向她求婚,娶了 她做妻子 跟她在一起,他的幸福简直是难以用笔墨形容。她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因而他们的日 子好像过得很阔绰。她对丈夫无比的关心、体贴、温存。而且她本人的诱惑力又是那么大, 虽然他们相遇已经有六年了,可是他比开头那些日子还要爱她。 他责备她的,只有两个嗜好∶爱看戏,爱假珠宝 她的朋友们(她认识几个小官吏的妻子)经常能够替她搞到包厢,请她去看当时风行的 戏。她不管她丈夫愿意不愿意,总是拖着他-块去;不过一天工作下来,这种消遣反而增加 他的疲劳。因此,他恳求她别再拖他同去。她开始不肯答应,直到最后才为了讨好他,勉强 让了步。他对她说不出的感激
(3)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宿 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1)风尘荏苒:喻战乱不绝,辗转流离。(2)怜俜:飘零之意。 8.诗中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经历?请结合全诗描述。(6 分) 9.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诗歌一二两联。(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 分) (1)坐潭上,四面竹木环合,________________,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______,满目萧然,________________。 (3)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珠 宝 莫泊桑 朗丹先生在副科长家里的一次晚会上,遇到了这个年轻姑娘,从此就堕入了情网。 她的父亲是外省的一个收税官,已经死了好几年。后来她跟着母亲来到了巴黎。她们家 虽穷,可是为人正派,稳重而且和蔼。这个年轻姑娘仿佛是规矩女人的完美无缺的典型,她 的纯朴美里有一种天使般的贞洁的魅力。凡是认识她的人都再三夸奖说:“娶她的人肯定会 幸福。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了。” 朗丹先生那时在内政部里当主任科员,每年的薪水是三千五百法郎。他向她求婚,娶了 她做妻子。 跟她在一起,他的幸福简直是难以用笔墨形容。她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因而他们的日 子好像过得很阔绰。她对丈夫无比的关心、体贴、温存。而且她本人的诱惑力又是那么大, 虽然他们相遇已经有六年了,可是他比开头那些日子还要爱她。 他责备她的,只有两个嗜好:爱看戏,爱假珠宝。 她的朋友们(她认识几个小官吏的妻子)经常能够替她搞到包厢,请她去看当时风行的 戏。她不管她丈夫愿意不愿意,总是拖着他一块去;不过一天工作下来,这种消遣反而增加 他的疲劳。因此,他恳求她别再拖他同去。她开始不肯答应,直到最后才为了讨好他,勉强 让了步。他对她说不出的感激
然而,这种爱看戏的嗜好,很快地引起了她爱打扮的需要。她溮渐地养成了一种习惯 爱在耳朵上戴两粒冒充钻石的大莱茵石。她还戴假珍珠的项链、赛金的镯子。 她的丈夫有点不满意这种对假货的爱好,每次劝他,她总是露出温柔的笑容,“有什么 办法呢?我爱好这个。我当然更喜欢有真的珠宝!” 到了晩上,只有他们俩待在炉火旁边,她就开始热情地细细观看那些假珠宝,好像其中 有一种无穷的、秘密的乐趣似的。她一边用手指转动着珍珠项链,或者让宝石的切面放出夺 目的光彩,一边不停地说:“你倒是瞧瞧呀,做得多么好。简直跟真的一样。” 一个冬天的夜里,她从歌剧院回来,冻得全身直打哆嗦,第二天不停地咳嗽,一个星期 以后就害肺炎死了 朗丹差一点也跟她进了坟墓。他是那么失望,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头发都变白了。他从早 哭到晚,难以忍受的痛苦撕碎了他的心灵。 但是生活对他来说越来越困难了。他的薪水在他妻子的手里,足够家里的切开支,现 在剩下他一个人,反而不够用了。他奇怪她哪儿来的那么大的本领,居然能够让他天天喝上 等的酒,吃精美的食物 终于有一天早上,离着月底还有整整一个星期,手上却连一个子儿也没有了。于是他打 主意变卖东西。他立刻想到了他妻孑的那些便宜货。他在她留下的那一堆假货中找来找去, 他决定卖掉她好像特别喜欢的那串大项链,因为虽是假货,可是做工考究,想来还可以值个 七八法郎 他把它放在衣袋里,打算找一家可靠的珠宝店。他终于看到一家,走了进去。“先生,” 他对商人说,“我想请您估估这件东西。 老板见了这件首饰,就立刻叫了起来:“哎呀!我可认识这串项链,它是从我们这儿卖 出去的 朗丹先生感到很惊慌,问:“值多少钱?” 先生,我是两万五千法郎售出的。我准备出一万八干法郎收回来,不过按照法律规定 您得先把这件东西弄到手的经过告诉我。” 朗丹先生惊奇得两腿发软,坐了下来。他说:“不过…不过,您再好好看看,先生 我一直以为它是.假的呢。” 首饰商人又问:“您愿意告诉我,您姓什么吗,先生? 当然愿意。我姓朗丹,住在殉道者街十六号。” 商人打开帐簿,查了查,说:“这串项链的确是在一八七六年七月二十日送到朗丹太太 的住址,殉道者街十六号去的 他从首饰店岀来,穿过大街,继续朝前走,走着走着发现走错了路,又转过身来往回走 走到了杜依勒里宫,过了塞纳河,一看又走错了,于是又回到香榭丽舍大街,脑子里乱得没 有一点儿主意。他想好好地考虑考虑,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妻子没有力量买一件这 样贵重的东西,——当然没有。那么,这是别人送的一件礼物了!礼物!谁送的?为什么送 呢? 他停下来,呆呆地立在大街中间。可怕的疑窦掠过他的脑海。莫非她?这么说,其余的 珠宝也都是礼物了!他觉得地上摇晃,觉得面前的一棵树倒下来;他伸岀双臂,倒在地上, 失去了知觉 他顺利地从珠宝商那里拿到了一万八干法郎,此后,他的贪欲膨胀起来,卖掉了妻子的 所有珠宝,成了有钱人,开始到处炫耀,与妓女鬼混,才半年就又结了婚 (有删改) 1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郎丹太太的“假项链”竟然是真的,这一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 说已在前面做了多处暗示。这一点与作者的另一篇小说《项链》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这种爱看戏的嗜好,很快地引起了她爱打扮的需要。她渐渐地养成了一种习惯, 爱在耳朵上戴两粒冒充钻石的大莱茵石。她还戴假珍珠的项链、赛金的镯子。 她的丈夫有点不满意这种对假货的爱好,每次劝他,她总是露出温柔的笑容,“有什么 办法呢?我爱好这个。我当然更喜欢有真的珠宝!” 到了晚上,只有他们俩待在炉火旁边,她就开始热情地细细观看那些假珠宝,好像其中 有一种无穷的、秘密的乐趣似的。她一边用手指转动着珍珠项链,或者让宝石的切面放出夺 目的光彩,一边不停地说:“你倒是瞧瞧呀,做得多么好。简直跟真的一样。” 一个冬天的夜里,她从歌剧院回来,冻得全身直打哆嗦,第二天不停地咳嗽,一个星期 以后就害肺炎死了。 朗丹差一点也跟她进了坟墓。他是那么失望,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头发都变白了。他从早 哭到晚,难以忍受的痛苦撕碎了他的心灵。 但是生活对他来说越来越困难了。他的薪水在他妻子的手里,足够家里的一切开支,现 在剩下他一个人,反而不够用了。他奇怪她哪儿来的那么大的本领,居然能够让他天天喝上 等的酒,吃精美的食物。 终于有一天早上,离着月底还有整整一个星期,手上却连一个子儿也没有了。于是他打 主意变卖东西。他立刻想到了他妻子的那些“便宜货”。他在她留下的那一堆假货中找来找去, 他决定卖掉她好像特别喜欢的那串大项链,因为虽是假货,可是做工考究,想来还可以值个 七八法郎。 他把它放在衣袋里,打算找一家可靠的珠宝店。 他终于看到一家,走了进去。 “先生,” 他对商人说,“我想请您估估这件东西。” 老板见了这件首饰,就立刻叫了起来:“哎呀!我可认识这串项链,它是从我们这儿卖 出去的。” 朗丹先生感到很惊慌,问:“值多少钱?” “先生,我是两万五千法郎售出的。我准备出一万八千法郎收回来,不过按照法律规定, 您得先把这件东西弄到手的经过告诉我。” 朗丹先生惊奇得两腿发软,坐了下来。他说:“不过……不过,您再好好看看,先生, 我一直以为它是……假的呢。” 首饰商人又问:“您愿意告诉我,您姓什么吗,先生?” “当然愿意。我姓朗丹,住在殉道者街十六号。” 商人打开帐簿,查了查,说:“这串项链的确是在一八七六年七月二十日送到朗丹太太 的住址,殉道者街十六号去的。” 他从首饰店出来,穿过大街,继续朝前走,走着走着发现走错了路,又转过身来往回走, 走到了杜依勒里宫,过了塞纳河,一看又走错了,于是又回到香榭丽舍大街,脑子里乱得没 有一点儿主意。他想好好地考虑考虑,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妻子没有力量买一件这 样贵重的东西,——当然没有。那么,这是别人送的一件礼物了!礼物!谁送的?为什么送 呢? 他停下来,呆呆地立在大街中间。可怕的疑窦掠过他的脑海。莫非她?这么说,其余的 珠宝也都是礼物了!他觉得地上摇晃,觉得面前的一棵树倒下来;他伸出双臂,倒在地上, 失去了知觉…… 他顺利地从珠宝商那里拿到了一万八千法郎,此后,他的贪欲膨胀起来,卖掉了妻子的 所有珠宝,成了有钱人,开始到处炫耀,与妓女鬼混,才半年就又结了婚。 (有删改) 1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郎丹太太的“假项链”竟然是真的,这一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 说已在前面做了多处暗示。这一点与作者的另一篇小说《项链》有异曲同工之妙
B.小说开头用“为人正派稳重天使般的贞洁”“规矩女人的完美无缺的典型”来形容 郎丹太太,读完全文,我们分明感到这些词语都充满讽刺意味 小说在倒数第二段写郎丹先生一再走错路,这一情节意在表现他内心的恐慌,而造 成他内心恐慌的原因是,他觉得对不起妻子,不该在妻子刚去世不久就变卖她生前 所喜爱的项链 D.郎丹太太对丈夫的不忠,其实是郎丹先生一手造成的,他不该纵容妻子的两个嗜好 爱看戏、爱假珠宝 E.小说在塑造郎丹先生时,运用了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而对郎丹太太虽着墨不多 但也写得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郎丹太太患肺炎并很快死去,这一情节在小说中具有重要作用,请做简要分析。(6 分) (3)请分析郎丹太太的形象。(6分) (4)有人说,郎丹夫妇虽然都未经受住物质的诱惑而走向了堕落,但在情感方面,他们 夫妻还是彼此相爱的,也有人认为,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爱情可言。你认为呢?请说 说你的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杜维明:中国文化的课堂有多大 陈祖芬 美国学生从小接受个人主义教育,强调人的独立。如今他们有兴趣聆听杜维明不那样思 考问题,说人是一个个同心圆。中国传统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就这 样设定。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不是孤立的,是一个个互为影响的同心圆。 杜维明运送的中国儒家文化,吸引了许多最有独立思想、最不受束缚的哈佛学生!偌大 一个哈佛,杜维明讲的中国文化的课堂最大。 几百双蓝眼睛的追光跟着杜维明移动,身孑是不动的。几百个人就是几百座雕像。直到 听他说可以提问了”,台下那几百人的群雕才好像经仙人指点,全都活了过来
B.小说开头用“为人正派”“稳重”“天使般的贞洁”“ 规矩女人的完美无缺的典型”来形容 郎丹太太,读完全文,我们分明感到这些词语都充满讽刺意味。 C.小说在倒数第二段写郎丹先生一再走错路,这一情节意在表现他内心的恐慌,而造 成他内心恐慌的原因是,他觉得对不起妻子,不该在妻子刚去世不久就变卖她生前 所喜爱的项链。 D.郎丹太太对丈夫的不忠,其实是郎丹先生一手造成的,他不该纵容妻子的两个嗜好 ——爱看戏、爱假珠宝。 E.小说在塑造郎丹先生时,运用了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而对郎丹太太虽着墨不多, 但也写得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郎丹太太患肺炎并很快死去,这一情节在小说中具有重要作用,请做简要分析。(6 分) (3)请分析郎丹太太的形象。(6 分) (4)有人说,郎丹夫妇虽然都未经受住物质的诱惑而走向了堕落,但在情感方面,他们 夫妻还是彼此相爱的,也有人认为,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爱情可言。你认为呢?请说 说你的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杜维明:中国文化的课堂有多大 陈祖芬 美国学生从小接受个人主义教育,强调人的独立。如今他们有兴趣聆听杜维明不那样思 考问题,说人是一个个同心圆。中国传统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就这 样设定。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不是孤立的,是一个个互为影响的同心圆。 杜维明运送的中国儒家文化,吸引了许多最有独立思想、最不受束缚的哈佛学生!偌大 一个哈佛,杜维明讲的中国文化的课堂最大。 几百双蓝眼睛的追光跟着杜维明移动,身子是不动的。几百个人就是几百座雕像。直到 听他说“可以提问了”,台下那几百人的群雕才好像经仙人指点,全都活了过来
前边的金发女生举起手,她披的外衣滑落下来,瘦削的身材穿着一件黑色背心。她高高 举起裸露的洁白手臂,好像要把手伸进东方文化的神秘云雾里。 杜维明的助教拿来麦克风走到举手学生前我感觉那助教拿的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接 力棒。课结束时,全场掌声哗哗,好像中国鞭炮,在西方世界震响。 -次,他在教堂演讲儒学和基督教的对话问题。台下的牧师问身边的人:杜维明有没有 加入教会?杜先生要给我们布道,效果一定好极了。英文世界里,传道土意味着代表上帝布 道,意味着使命感。很多西方学者也称赞杜维明是儒学的传道士 杜维明在大讲堂里上课,常有些女学生占前排座位,超越儒家伦理地观察这位儒学权威 的形貌衣着。她们会说出杜维明有怎样的几条领带,在什么场合系哪一条领带。她们很惋惜 地觉得老师太不顾及自己了。老师的裤子上有一个小洞。当然,这个洞只有这些非儒家的女 学生能看到。杜维明自己是不知道的。 我想,这个洞就是著名一洞了。 次杜维明先生主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资金一时没到。杜维明和他的助手只好拿出信 用卡先支付会议费用。助手用自己的卡取出3万美元。再用杜维明给她的卡取,卡上没钱 在杜维明的生活中,一定有不少的洞。他五年没在家过圣诞节了。因为圣诞长假,是 他最可以飞行演讲的时间。唯去年圣诞他在哈佛病了。要不,圣诞他又要一路演讲过去 台湾、香港、新加坡、北京。 在哈佛,在英语世界,杜维明首创用汉语作为讨论语言—哈佛儒学硏讨会。我想,这 决不仅仅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人类—在21世纪的世界,中国文化对人类可能有的贡献
前边的金发女生举起手,她披的外衣滑落下来,瘦削的身材穿着一件黑色背心。她高高 举起裸露的洁白手臂,好像要把手伸进东方文化的神秘云雾里。 杜维明的助教拿来麦克风走到举手学生前,我感觉那助教拿的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接 力棒。课结束时,全场掌声哗哗,好像中国鞭炮,在西方世界震响。 一次,他在教堂演讲儒学和基督教的对话问题。台下的牧师问身边的人:杜维明有没有 加入教会?杜先生要给我们布道,效果一定好极了。英文世界里,传道士意味着代表上帝布 道,意味着使命感。很多西方学者也称赞杜维明是儒学的传道士。 杜维明在大讲堂里上课,常有些女学生占前排座位,超越儒家伦理地观察这位儒学权威 的形貌衣着。她们会说出杜维明有怎样的几条领带,在什么场合系哪一条领带。她们很惋惜 地觉得老师太不顾及自己了。老师的裤子上有一个小洞。当然,这个洞只有这些非儒家的女 学生能看到。杜维明自己是不知道的。 我想,这个洞就是著名一洞了。 一次杜维明先生主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资金一时没到。杜维明和他的助手只好拿出信 用卡先支付会议费用。助手用自己的卡取出 3 万美元。再用杜维明给她的卡取,卡上没钱 了。 在杜维明的生活中,一定有不少的“洞”。他五年没在家过圣诞节了。因为圣诞长假,是 他最可以飞行演讲的时间。唯去年圣诞他在哈佛病了。要不,圣诞他又要一路演讲过去—— 台湾、香港、新加坡、北京。 在哈佛,在英语世界,杜维明首创用汉语作为讨论语言——哈佛儒学研讨会。我想,这 决不仅仅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人类——在 21 世纪的世界,中国文化对人类可能有的贡献
杜维明的儒学研究,总和社会变迁、世界进步有关。中国文化和现代性碰撞激发的活力 使他注意传统资源和现代化的相关性,使他的儒学硏究总具有开辟创新的能力,而他对中国 文化精神血脉的坚守与弘扬,又使他多了几分传统土大夫的精神 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来,这种土大夫精神失传,学子 回到书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杜维明要来大陆从事儒学活动了。那时大陆刚刚开放,一些 大学对他要讲儒学还不大敢应承。 他说:有些事情你不做没有人做。如今儒学和西方各种学术思潮的对话越来越活跃了 如果有好事者把杜维明乘坐飞机的航线一道道记录下来大体可看出儒学在今日世界上传布 发展的轨 杜维明的学问是动态的学问,是知行合一的学问。他的儒学能面对当代世界,与各种思 潮建立沟通,接受现代性新模式的挑战,激活了许多黑眼睛蓝眼睛黄头发臼头发。 一天晚上七点钟,来到杜维明家里探讨儒学问题。和一屋子饱学之士在一起,我第一次 觉得,中文比英文难懂。 他们在讨论什么呢?学术和学术生命的活性一—中华民族的再生一—两岸三地的互动 东西方价值取向重叠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错过十年,我们就变成西方文明的消费国 儒家伦理和在世界范围的普世价值——中国经济的强大和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可能发岀 的声音—儒学重在身体力行的——知识群体的独立和尊严—中学西学的微妙混合- 儒家的带有宗教性的情怀—公众知识分子的角色——一美国国会请杜维明讲《论语》—一世 界给你发言的机会,你发什么言? 我想起哈佛校徽上的拉丁文:真理。 这场壁炉前的讨论一直到午夜。我想起杜维明的话:“哈佛已经成为在英语世界中经常 用普通话谈论国学”(中国学问)的道场。”壁炉里的火,杜维明加了又加。思想的火,生
杜维明的儒学研究,总和社会变迁、世界进步有关。中国文化和现代性碰撞激发的活力, 使他注意传统资源和现代化的相关性,使他的儒学研究总具有开辟创新的能力,而他对中国 文化精神血脉的坚守与弘扬,又使他多了几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 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来,这种士大夫精神失传,学子 回到书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杜维明要来大陆从事儒学活动了。那时大陆刚刚开放,一些 大学对他要讲儒学还不大敢应承。 他说:有些事情你不做没有人做。如今儒学和西方各种学术思潮的对话越来越活跃了。 如果有好事者把杜维明乘坐飞机的航线一道道记录下来,大体可看出儒学在今日世界上传布 发展的轨迹。 杜维明的学问是动态的学问,是知行合一的学问。他的儒学能面对当代世界,与各种思 潮建立沟通,接受现代性新模式的挑战,激活了许多黑眼睛蓝眼睛黄头发白头发。 一天晚上七点钟,来到杜维明家里探讨儒学问题。和一屋子饱学之士在一起,我第一次 觉得,中文比英文难懂。 他们在讨论什么呢?学术和学术生命的活性——中华民族的再生——两岸三地的互动 ——东西方价值取向重叠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错过十年,我们就变成西方文明的消费国 ——儒家伦理和在世界范围的普世价值——中国经济的强大和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可能发出 的声音——儒学重在身体力行的——知识群体的独立和尊严——中学西学的微妙混合—— 儒家的带有宗教性的情怀——公众知识分子的角色——美国国会请杜维明讲《论语》——世 界给你发言的机会,你发什么言? 我想起哈佛校徽上的拉丁文:真理。 这场壁炉前的讨论一直到午夜。我想起杜维明的话:“哈佛已经成为在英语世界中经常 用普通话谈论‘国学’(中国学问)的道场。”壁炉里的火,杜维明加了又加。思想的火,生
生不息。—个夜晚对一个世纪来讲,自然短暂;在杜维明家壁炉前发出的声音,有如世纪般 地深沉 1928年以来,杜维明是哈佛东亚系第一个华人系主任。不久前,北京大学成立高等人 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2010年1月4日《文汇报》报道,美国留学中国的人数10年増 长6倍,2008年世界各国到中国留学的人数达20万 12.(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语言平实生动,文字富有表现力,通过记叙杜维明在世界各地传播中国儒家文 化的典型事迹,真实具体的再现了传主的光辉形象,塑造了杜维明中国文化传播者 的形象,读来令人振奋。 B.“偌大一个哈佛,杜维明讲的中国文化的课堂最大”,这说明杜维明运送的中国儒家 文化,吸引了许多最有独立思想、最不受束缚的哈佛学生! C.中国儒学文化,杜维明传播初期在大陆遭到冷遇:而在倡导独立自由的西方世界, 却很快得到传播,产生广泛影响。很重要的原因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事 物的认知也不同。 D.杜维明在大讲堂里上课,常有些女学生占前排座位,超越儒家伦理地观察这位儒学 权威的形貌衣着。这一方面表明了杜维明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也写出这 些学生学习不够专注 E.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具 体形象的表现了杜维明的卓越精神。 (2)杜维明生活中的“洞”具体指什么?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精神?(6分) (3)请赏析理解下面的句子。(6分) ①几百个人就是几百座雕像。直到听他说“可以提问了”,台下那几百人的群雕才好 像经仙人指点,全都活了过来
生不息。一个夜晚对一个世纪来讲,自然短暂;在杜维明家壁炉前发出的声音,有如世纪般 地深沉。 1928 年以来,杜维明是哈佛东亚系第一个华人系主任。不久前,北京大学成立高等人 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2010 年 1 月 4 日《文汇报》报道,美国留学中国的人数 10 年増 长 6 倍,2008 年世界各国到中国留学的人数达 20 万…… 12.(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本文语言平实生动,文字富有表现力,通过记叙杜维明在世界各地传播中国儒家文 化的典型事迹,真实具体的再现了传主的光辉形象,塑造了杜维明中国文化传播者 的形象,读来令人振奋。 B.“偌大一个哈佛,杜维明讲的中国文化的课堂最大”,这说明杜维明运送的中国儒家 文化,吸引了许多最有独立思想、最不受束缚的哈佛学生! C.中国儒学文化,杜维明传播初期在大陆遭到冷遇;而在倡导独立自由的西方世界, 却很快得到传播,产生广泛影响。很重要的原因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事 物的认知也不同。 D.杜维明在大讲堂里上课,常有些女学生占前排座位,超越儒家伦理地观察这位儒学 权威的形貌衣着。这一方面表明了杜维明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也写出这 些学生学习不够专注。 E.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具 体形象的表现了杜维明的卓越精神。 (2)杜维明生活中的“洞”具体指什么?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精神?(6 分) (3)请赏析理解下面的句子。(6 分) ①几百个人就是几百座雕像。直到听他说“可以提问了”,台下那几百人的群雕才好 像经仙人指点,全都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