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异想》课程教学资源(论文资料)飞天三部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文件大小:32.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飞天三部曲 小时候,我常常望着窗外的天空发呆,我幻想自己是一只自由的小鸟,在天空中无拘无 束的飞翔。相信大多数人都曾经做过这样的幻想吧。人类是如此的好奇,如此的想挣脱束缚 自己的大地,去天空看一看那美妙的景色。无数代人,几千年的努力,终于让这个梦想化为 了现实… 一、 飞天的梦想 鸟儿为什么会飞?在高空之中可以看到什么?天上是不是住着神仙?这些疑问困扰了 古人数千年。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得道的仙人可以白日飞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又 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可以说,飞翔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梦想。 李白曾有诗名为《飞龙引》,其中有几句“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彩 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表达出他对神仙腾云驾雾的羡慕之情。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为了飞翔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古书记载,春秋时期的墨 子和他的弟子们曾研究飞行的原理,花了三年时间制作出了会飞的“木鸢”。而唐朝有一位 天才工匠韩志,他制作出的飞鸟可以在100尺的高空飞行出四五百尺远。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利用了类似今天热气球的原理制作了孔明灯,让灯飞入高空来传递信息。中国古代民间一直 流传着一种竹蜻蜓,一根木杆上装有两三个小叶片,像螺旋桨一样,双手一搓木杆,就能飞 上天,这与现代的直升机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明朝,出现了一位非常富有实践精神的人,他的名字叫万户。他很希望自己有一天能 够飞上天去。后来,他发现火箭(当时的“火箭”与现在的不一样,常用作烟花,也可作为 战争武器使用。我们过春节放的“窜天猴”在当时也可以算作火箭)有很强的推力,便用 47枚当时最大的火箭绑在椅子后背,自己绑紧坐在椅子上,手持两个风筝。他叫人同时点 燃47枚火箭,借助火箭的推力飞向空中。当然了,进行如此危险的活动的代价是他献出了 自己的生命。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用火箭飞行的人。为了纪念他在20世纪70年代的 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 二、 空中飞人 那么人类第一次成功的在蓝天中翱翔是什么时候呢?1783年6月4日,法国蒙戈菲尔 兄弟在里昂安诺内广场做公开表演,一个圆周为110英尺的模拟气球升起,这个气球用糊纸 的布制成,布的接缝用扣子扣住。兄弟俩用稻草和木材在气球下面点火,气球慢慢升了起来, 飘然飞行了1.5英里。乘坐蒙戈菲尔兄弟制造的气球的第一批乘客是一只公鸡、一只山羊还 有一只丑小鸭。同年11月21日下午,蒙戈菲尔兄弟又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 载人空中航行,热气球飞行了二十五分钟。这次飞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早了120年。 为什么热气球可以长时间地飞行呢?关键在一个“热”字。当气球中的空气被点火加热 之后,空气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受到了外界空气给它的向上的浮力,便飞了起来。就和密 度比水小的物体在水里会浮起来是一个道理。 尽管有了热气球,人类已经实现了飞行的梦想,但是人们依然不满足。人类希望有一天 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的飞在空中,可是热气球的拘束实在太大了。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别的飞 行器。可是,在那个年代,曾有物理学家预言:比空气密度大的物体都不能在空中飞,只有 像热气球那样的东西才能上天。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显然,那位物理学家语言失败了。现在三岁孩童都知道飞机可以在天上飞。那飞机,可 是个笨重的铁家伙,却能在极高的空中飞翔,速度比鸟儿还要快。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726年,伯努利通过无数次实验,发现了“边界层表面效应”: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 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反之压力会增加。为纪念这位科学家的贡献,这一发现

飞天三部曲 小时候,我常常望着窗外的天空发呆,我幻想自己是一只自由的小鸟,在天空中无拘无 束的飞翔。相信大多数人都曾经做过这样的幻想吧。人类是如此的好奇,如此的想挣脱束缚 自己的大地,去天空看一看那美妙的景色。无数代人,几千年的努力,终于让这个梦想化为 了现实…… 一、 飞天的梦想 鸟儿为什么会飞?在高空之中可以看到什么?天上是不是住着神仙?这些疑问困扰了 古人数千年。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得道的仙人可以白日飞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又 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可以说,飞翔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梦想。 李白曾有诗名为《飞龙引》,其中有几句“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彩 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表达出他对神仙腾云驾雾的羡慕之情。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为了飞翔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古书记载,春秋时期的墨 子和他的弟子们曾研究飞行的原理,花了三年时间制作出了会飞的“木鸢”。而唐朝有一位 天才工匠韩志,他制作出的飞鸟可以在 100 尺的高空飞行出四五百尺远。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利用了类似今天热气球的原理制作了孔明灯,让灯飞入高空来传递信息。中国古代民间一直 流传着一种竹蜻蜓,一根木杆上装有两三个小叶片,像螺旋桨一样,双手一搓木杆,就能飞 上天,这与现代的直升机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明朝,出现了一位非常富有实践精神的人,他的名字叫万户。他很希望自己有一天能 够飞上天去。后来,他发现火箭(当时的“火箭”与现在的不一样,常用作烟花,也可作为 战争武器使用。我们过春节放的“窜天猴”在当时也可以算作火箭)有很强的推力,便用 47 枚当时最大的火箭绑在椅子后背,自己绑紧坐在椅子上,手持两个风筝。他叫人同时点 燃 47 枚火箭,借助火箭的推力飞向空中。当然了,进行如此危险的活动的代价是他献出了 自己的生命。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用火箭飞行的人。为了纪念他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 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 二、 空中飞人 那么人类第一次成功的在蓝天中翱翔是什么时候呢?1783 年 6 月 4 日,法国蒙戈菲尔 兄弟在里昂安诺内广场做公开表演,一个圆周为 110 英尺的模拟气球升起,这个气球用糊纸 的布制成,布的接缝用扣子扣住。兄弟俩用稻草和木材在气球下面点火,气球慢慢升了起来, 飘然飞行了 1.5 英里。乘坐蒙戈菲尔兄弟制造的气球的第一批乘客是一只公鸡、一只山羊还 有一只丑小鸭。同年 11 月 21 日下午,蒙戈菲尔兄弟又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 载人空中航行,热气球飞行了二十五分钟。这次飞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早了 120 年。 为什么热气球可以长时间地飞行呢?关键在一个“热”字。当气球中的空气被点火加热 之后,空气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受到了外界空气给它的向上的浮力,便飞了起来。就和密 度比水小的物体在水里会浮起来是一个道理。 尽管有了热气球,人类已经实现了飞行的梦想,但是人们依然不满足。人类希望有一天 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的飞在空中,可是热气球的拘束实在太大了。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别的飞 行器。可是,在那个年代,曾有物理学家预言:比空气密度大的物体都不能在空中飞,只有 像热气球那样的东西才能上天。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显然,那位物理学家语言失败了。现在三岁孩童都知道飞机可以在天上飞。那飞机,可 是个笨重的铁家伙,却能在极高的空中飞翔,速度比鸟儿还要快。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726 年,伯努利通过无数次实验,发现了“边界层表面效应”: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 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反之压力会增加。为纪念这位科学家的贡献,这一发现

被称为“伯努利效应”。伯努利效应的一个简单的应用便是足球中的弧线球,又称“香蕉球”。 若空中前进进的足球有顺时针旋转,旋转的足球就会带动左边空气向前流动,右边的空气向 后流动。这样一来右边的空气相对于足球流速更快,足球就会受到向右的力,从而走出一个 向右行的弧线。 现代的飞机也是基于伯努利效应飞行的。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飞机的翅膀上下 两面不是平行的,而是向上的一面略微凸起,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半圆。当机翼向前飞行 时,气流平均的划过机翼上下两面,由于上部机翼凸起,路程更长,气流必须以更快的速度 才能通过机翼上部。于是,根据伯努利效应,气流速度越快压强越小,机翼就受到了向上的 升力。飞机速度越快,受到的升力越大,当速度足够大时,这股升力就足以托起飞机上天。 这也是飞机升空前需要很长的一段跑道来加速的原因。 飞机自从1903年莱特兄弟研制成功后,己经有了百余年的历史。到现在为止,己经更 新了无数代,成为了极为普遍的快速、安全的交通工具。 三、 太空之路 我们现在使用手机,预测天气,都离不开人造卫星的服务。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想出把卫 星送上天的,但是这个主意是在是太妙了!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标 志着太空时代的来临。四年之后,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红1号进入太空,人 类第一次得以从外太空俯视整个地球。从此以后,不断地有宇航员进入太空,进行各种科学 实验。 嫦娥奔月是中国的美丽传说,中国古人也一直想去月亮上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冷清的广寒 宫,吴刚,玉兔,以及嫦娥。可惜,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并不是中国人。1969年美国的阿 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了月球。这是历史性的一刻,阿波罗工程 师人类登月的千年梦想变成了现实。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空间站。它像人造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旋转,但是空间站要 比人造卫星大得多,宇航员可以住在里面,地面不断地向空间站发射火箭运送食物和水。为 了进行科学研究,曾经有宇航员在空间站住了好几个月呢! 现在人们向太空中发射物体,不论是人造卫星还是宇宙飞船,通常都是使用分级火箭技 术。燃烧火箭中的燃料,向火箭的尾部喷射气体,产生强大的推力使得火箭上升。当一级火 箭的燃料用尽后,为了不成为累赘,就会与本体脱离,掉向地面。这样火箭就会变得越来越 轻,既能节省燃料,也使得火箭可以承载更多的东西进入太空。这是不是有点眼熟?哈!没 错!我们的万户就是这么做的。不然怎么说万户是“第一个试图用火箭飞行”的人呢?作为 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先的智慧感到自豪。 人类的飞的概念,早已经超出了古人的“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的范围。为了探索 外太空,人类不断地向太空中发射飞行器,以了解更加广阔的宇宙。目前,人类最远的飞行 器己经达到了太阳系的边缘。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才使得我们人类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们必 须把这份精神传承下去,才能在飞天之路上越走越远,才能促进人类不断地进步! 朱亚含 5110309563

被称为“伯努利效应”。 伯努利效应的一个简单的应用便是足球中的弧线球,又称“香蕉球”。 若空中前进进的足球有顺时针旋转,旋转的足球就会带动左边空气向前流动,右边的空气向 后流动。这样一来右边的空气相对于足球流速更快,足球就会受到向右的力,从而走出一个 向右行的弧线。 现代的飞机也是基于伯努利效应飞行的。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飞机的翅膀上下 两面不是平行的,而是向上的一面略微凸起,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半圆。当机翼向前飞行 时,气流平均的划过机翼上下两面,由于上部机翼凸起,路程更长,气流必须以更快的速度 才能通过机翼上部。于是,根据伯努利效应,气流速度越快压强越小,机翼就受到了向上的 升力。飞机速度越快,受到的升力越大,当速度足够大时,这股升力就足以托起飞机上天。 这也是飞机升空前需要很长的一段跑道来加速的原因。 飞机自从 1903 年莱特兄弟研制成功后,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历史。到现在为止,已经更 新了无数代,成为了极为普遍的快速、安全的交通工具。 三、 太空之路 我们现在使用手机,预测天气,都离不开人造卫星的服务。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想出把卫 星送上天的,但是这个主意是在是太妙了!1957 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标 志着太空时代的来临。四年之后,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红 1 号进入太空,人 类第一次得以从外太空俯视整个地球。从此以后,不断地有宇航员进入太空,进行各种科学 实验。 嫦娥奔月是中国的美丽传说,中国古人也一直想去月亮上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冷清的广寒 宫,吴刚,玉兔,以及嫦娥。可惜,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并不是中国人。1969 年美国的阿 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 11 号飞船登上了月球。这是历史性的一刻,阿波罗工程 师人类登月的千年梦想变成了现实。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空间站。它像人造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旋转,但是空间站要 比人造卫星大得多,宇航员可以住在里面,地面不断地向空间站发射火箭运送食物和水。为 了进行科学研究,曾经有宇航员在空间站住了好几个月呢! 现在人们向太空中发射物体,不论是人造卫星还是宇宙飞船,通常都是使用分级火箭技 术。燃烧火箭中的燃料,向火箭的尾部喷射气体,产生强大的推力使得火箭上升。当一级火 箭的燃料用尽后,为了不成为累赘,就会与本体脱离,掉向地面。这样火箭就会变得越来越 轻,既能节省燃料,也使得火箭可以承载更多的东西进入太空。这是不是有点眼熟?哈!没 错!我们的万户就是这么做的。不然怎么说万户是“第一个试图用火箭飞行”的人呢?作为 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先的智慧感到自豪。 人类的飞的概念,早已经超出了古人的“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的范围。为了探索 外太空,人类不断地向太空中发射飞行器,以了解更加广阔的宇宙。目前,人类最远的飞行 器已经达到了太阳系的边缘。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才使得我们人类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们必 须把这份精神传承下去,才能在飞天之路上越走越远,才能促进人类不断地进步! 朱亚含 5110309563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