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I卷试题解析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 余雯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 整合文中信息及其推断的能力。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 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 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 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 《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 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 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 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 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 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 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 本纪》中所记录的夏主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 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 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 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 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 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 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 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 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 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 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 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 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 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 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 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6 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试题解析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 余雯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 整合文中信息及其推断的能力。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一 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 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 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 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 《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 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 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 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_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 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 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 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 本纪》中所记录的夏主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 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 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 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 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 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 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 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 年 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 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 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 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 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 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 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 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 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 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 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 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 《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査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D。D项表述的 是:“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 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 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可知,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中商王朝及其 殷王世系的真实存在,而并非证明了《史记·殷本纪》中所有内容的真实性。因 此D项的表述有误,它是正确选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 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 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 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 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其推断的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 B。B项来源于第四段: 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 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 乏”。可以发现,古史辨派批判的对象是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而并非是对全部 的旧史学进行批判。而且B项“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 乏科学的考古资料”的表述,也过于绝对。因此B项的表述有误,它是正确选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 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 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 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 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参考答案】D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 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 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 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 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 《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 D。D 项表述的 是:“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 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 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可知,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中商王朝及其 殷王世系的真实存在,而并非证明了《史记·殷本纪》中所有内容的真实性。因 此 D 项的表述有误,它是正确选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 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 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 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 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其推断的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 B。B 项来源于第四段:“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 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 乏”。可以发现,古史辨派批判的对象是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而并非是对全部 的旧史学进行批判。而且 B 项“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 乏科学的考古资料”的表述,也过于绝对。因此 B 项的表述有误,它是正确选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 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 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 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 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其推断的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D。其实 在殷墟甲骨文被发现之前,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也是有所凭依的,如《说 文》利用小篆来研究古文字,北宋时期的学者利用金文进行研究等等。因此D 项的表述“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是 不正确的。D项是正确选项 第二大题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 写”三个部分。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包括4道小题。关于曾公亮的这段文字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原文稍长,有1000余字,删节后留下600字的篇幅,适合作为高考文言文考查 的阅读材料。从整体看,这段人物传记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有较强的故事性, 文字又较为浅易,适合对于高中毕业生的考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土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 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盜殆从之者度耳 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 强。公亮日:“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 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 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 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 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 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 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 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 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 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 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盜/公 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廈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 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廈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 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廈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 亮报/吾境不藏盜/殆从者之廈耳/索之/果然/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其推断的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 D。其实 在殷墟甲骨文被发现之前,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也是有所凭依的,如《说 文》利用小篆来研究古文字,北宋时期的学者利用金文进行研究等等。因此 D 项的表述“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是 不正确的。D 项是正确选项。 第二大题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 写”三个部分。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包括 4 道小题。关于曾公亮的这段文字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原文稍长,有 1000 余字,删节后留下 600 字的篇幅,适合作为高考文言文考查 的阅读材料。从整体看,这段人物传记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有较强的故事性, 文字又较为浅易,适合对于高中毕业生的考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 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度耳 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 强。公亮日:“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 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 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 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 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 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 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 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 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 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 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 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 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 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 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 力 【试题分析】这种考査方式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考生选择断句正确的 项。命题时的具体作法是,先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整段文字中的两处句错误, 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另一个选项无错误。本题 在A、D两项各有一处错误,分别为“移书”属上以及“他境”属下,C项则兼 有这两处错误。B项没有错误,是正确选项。A项的“移书”属上,使“移书诘 盗”两个有顺承关系的连续动作人为割裂,从而使语义不通。D项的“他境”属 下,使“道悉窜”的方向不明,同时又使“夜户不闭”成了“他境”即曾公亮所 治郑州以外州县的政绩,明显不符合文意,也是不正确的。C项则兼有这两处错 误。用客观题的方式考查断句,可以避免主观题断句中的混乱以及阅卷场上评分 时的困扰,对考生来说也有降低难度的意味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 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涵义的词语,对其 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具有的文化意义,要求选择出不正确的一项。A项 是关于古代的官制。古代的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如唐宋时期的三省长官都属于宰 相,首相则是指宰相中居于首位者。而现代政治意义上的首相指君主国家内阁首 脑,某些非君主国家的中央政府首脑有时也沿用此称,职权相当于内阁总理。B 项的“建储”的字面含义是确立皇位继承人,“储”即“储君”。古代一般实行 嫡长子继承制,通常嫡长子会被立为太子。所以“建储”的含义在大多数情况下 等同于确立太子。《谷梁传·隐公四年》范宁注:“雍曰:正,谓嫡长也……建 储非以私亲,所以定名分。”D项“契丹”考查的是古代历史知识,契丹是中古 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 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 中国北方,辽朝先与北宋交战,“澶渊之盟”后,双方长期维持了100多年的和 平。辽末,女真族起事,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1125年为金所灭,其余部建立 了西辽王国,延续了93年。以上三项表述并无不当之处,都是正确的。只有C 项“有司”,说到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这话是对的;但说用“有司” 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是不准确的,决策中枢就不能称为“有司”。所以,C 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是正确选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 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 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 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 力。 【试题分析】这种考查方式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考生选择断句正确的 一项。命题时的具体作法是,先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整段文字中的两处句错误, 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另一个选项无错误。本题 在 A、D 两项各有一处错误,分别为“移书”属上以及“他境”属下,C 项则兼 有这两处错误。B 项没有错误,是正确选项。A 项的“移书”属上,使“移书诘 盗”两个有顺承关系的连续动作人为割裂,从而使语义不通。D 项的“他境”属 下,使“道悉窜”的方向不明,同时又使“夜户不闭”成了“他境”即曾公亮所 治郑州以外州县的政绩,明显不符合文意,也是不正确的。C 项则兼有这两处错 误。用客观题的方式考查断句,可以避免主观题断句中的混乱以及阅卷场上评分 时的困扰,对考生来说也有降低难度的意味。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 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涵义的词语,对其 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具有的文化意义,要求选择出不正确的一项。A 项 是关于古代的官制。古代的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如唐宋时期的三省长官都属于宰 相,首相则是指宰相中居于首位者。而现代政治意义上的首相指君主国家内阁首 脑,某些非君主国家的中央政府首脑有时也沿用此称,职权相当于内阁总理。B 项的“建储”的字面含义是确立皇位继承人,“储”即“储君”。古代一般实行 嫡长子继承制,通常嫡长子会被立为太子。所以“建储”的含义在大多数情况下 等同于确立太子。《谷梁传·隐公四年》范宁注:“雍曰:正,谓嫡长也……建 储非以私亲,所以定名分。”D 项“契丹”考查的是古代历史知识,契丹是中古 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 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 907 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 中国北方,辽朝先与北宋交战,“澶渊之盟”后,双方长期维持了 100 多年的和 平。辽末,女真族起事,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1125 年为金所灭,其余部建立 了西辽王国,延续了 93 年。以上三项表述并无不当之处,都是正确的。只有 C 项“有司”,说到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这话是对的;但说用“有司” 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是不准确的,决策中枢就不能称为“有司”。所以,C 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是正确选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 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 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 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 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分析综合的考査,重点在于筛选文中的 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试题分析】本题在拟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然后选择 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选项来对原文进行分析和 概括。ABD这三个选项的概括和分析均符合原文的意思,没有不当之处。C项的 分析概括说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 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行文至此,也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但下文又说,派使 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这不符合原文意思。因为原文“使谕以指意”要表达 的意思是派赵滋前往边境地区调解纠纷,而不是另派一个使者与赵滋一同前往。 C项所述有误,是正确选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参考答案】 (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 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试题分析】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关键词 语的理解。第(1)小题的关键词语有“虔”“处之”两处。“虔”的含义为诚 敬、诚心,现代汉语中的许多相关词汇也都有类似的意思,如虔敬、虔诚等。《左 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粟枣 修,以告虔也。”“处之”实际是一个动宾词组,“处”在这里有处理、对待的 意思,“之”指代前文必使人主亲临这件事,联系起来可翻译成“做这样的事”。 第(2)小题中的关键词语有“救正”“固宠”两处。“救正”的含义是匡正 纠正。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时当治平,则当陈润色之略:时值丧乱, 则当先救正之方。”“固宠”即巩固受宠的地位。《子华子·晏子问党》:“至 於君之前,固宠而恃便。”唐王翰《飞燕篇》诗:“采女不得见,专荣固宠昭阳 殿。”明李贽《答邓明府书》:“窃取圣人之名以自盖其贪位固宠之私。” (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试题选用李白的五言古诗《金陵望汉江》为鉴赏材料。 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全诗情景合一,寓比兴之意于写 景之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 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分析综合的考查,重点在于筛选文中的 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试题分析】本题在拟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然后选择 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选项来对原文进行分析和 概括。ABD 这三个选项的概括和分析均符合原文的意思,没有不当之处。C 项的 分析概括说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 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行文至此,也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但下文又说,派使 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这不符合原文意思。因为原文“使谕以指意”要表达 的意思是派赵滋前往边境地区调解纠纷,而不是另派一个使者与赵滋一同前往。 C 项所述有误,是正确选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参考答案】 (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 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试题分析】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关键词 语的理解。第(1)小题的关键词语有“虔”“处之”两处。“虔”的含义为诚 敬、诚心,现代汉语中的许多相关词汇也都有类似的意思,如虔敬、虔诚等。《左 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粟枣 修,以告虔也。”“处之”实际是一个动宾词组,“处”在这里有处理、对待的 意思,“之”指代前文必使人主亲临这件事,联系起来可翻译成“做这样的事”。 第(2)小题中的关键词语有“救正”“固宠”两处。“救正”的含义是匡正; 纠正。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时当治平,则当陈润色之略;时值丧乱, 则当先救正之方。”“固宠”即巩固受宠的地位。《子华子·晏子问党》:“至 於君之前,固宠而恃便。”唐王翰《飞燕篇》诗:“采女不得见,专荣固宠昭阳 殿。”明李贽《答邓明府书》:“窃取圣人之名以自盖其贪位固宠之私。” (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试题选用李白的五言古诗《金陵望汉江》为鉴赏材料。 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全诗情景合一,寓比兴之意于写 景之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 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 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 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第二问: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 的主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时归纳内容要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试题分析】诗的前两联“汉水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意为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 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都写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 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写出了远去的长江气势浩大,切中题旨,铺垫出一派雄壮 气象。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 盛世蓄好气势。在此诗中李白已对万里长江的风光作了一个全面的描绘:上游之 秀丽,三峡之急险,中游之宏阔,下游之浩瀚,都有极生动之描写,可以说李白 用他的生花妙笔,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极其宏伟的万里长江风光图卷。这是其它任 何诗人所作不到的。而其他诗人,由于局于经历所限,对长江的描绘也只能是 时一处、一鳞一爪的个别描写,虽然他们可能写得很精彩,而不可能对万里长江 绘出全图。即使是有人像李白那样有游万里长江的经历,但也未必像李白对长江 那样的钟情,或虽钟情而不善于诗。诗的感情深沉而表达稳妥,比喻以江水壮阔 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贴切得体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参考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 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 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试题分析】“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大辖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 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餡,没而下骛,扬而奋髫,白波若山, 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 已北,莫不厌若鱼者。”这是《庄子·外物》中的一个恢诡语言,任公子从此常 常被用来比喻有大作为和才能的人。诗人称任公子大可收起他的钓竿,不必在垂 钓了,是对这个典故的反用。清代的王琦阐释说:“因众派安流,水无巨鱼,故 任公子钓竿可罢,喻江汉宁静,地无巨寇,则王者之征伐可除也。”水无巨鱼, 也就是地无巨寇,李白觉得英豪才智之士不必希望有所作为,那是因为天下太平, 江河安堵,在归于一统的大唐盛世之下,不会有任何的祸乱发生,那么,即使豪 杰之士怀有平定寇盗、重致太平的手段,又哪里有机会去供你施展呢?这样的说 法主要表现出的,当然还是对盛世的热情歌颂,但如果结合李白的平生抱负与自 我期许, 也能感觉到这样的歌颂并不单纯,在这一派祥和安宁之中,隐隐透露出了英雄无 用武之地的淡淡失落。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 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 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 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 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第二问: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 的主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时归纳内容要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试题分析】诗的前两联“汉水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意为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 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都写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 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写出了远去的长江气势浩大,切中题旨,铺垫出一派雄壮 气象。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 盛世蓄好气势。在此诗中李白已对万里长江的风光作了一个全面的描绘:上游之 秀丽,三峡之急险,中游之宏阔,下游之浩瀚,都有极生动之描写,可以说李白 用他的生花妙笔,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极其宏伟的万里长江风光图卷。这是其它任 何诗人所作不到的。而其他诗人,由于局于经历所限,对长江的描绘也只能是一 时一处、一鳞一爪的个别描写,虽然他们可能写得很精彩,而不可能对万里长江 绘出全图。即使是有人像李白那样有游万里长江的经历,但也未必像李白对长江 那样的钟情,或虽钟情而不善于诗。诗的感情深沉而表达稳妥,比喻以江水壮阔 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贴切得体。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 分) 【参考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 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 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试题分析】“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大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 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 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 已北,莫不厌若鱼者。”这是《庄子·外物》中的一个恢诡语言,任公子从此常 常被用来比喻有大作为和才能的人。诗人称任公子大可收起他的钓竿,不必在垂 钓了,是对这个典故的反用。清代的王琦阐释说:“因众派安流,水无巨鱼,故 任公子钓竿可罢,喻江汉宁静,地无巨寇,则王者之征伐可除也。”水无巨鱼, 也就是地无巨寇,李白觉得英豪才智之士不必希望有所作为,那是因为天下太平, 江河安堵,在归于一统的大唐盛世之下,不会有任何的祸乱发生,那么,即使豪 杰之士怀有平定寇盗、重致太平的手段,又哪里有机会去供你施展呢?这样的说 法主要表现出的,当然还是对盛世的热情歌颂,但如果结合李白的平生抱负与自 我期许, 也能感觉到这样的歌颂并不单纯,在这一派祥和安宁之中,隐隐透露出了英雄无 用武之地的淡淡失落。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 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参考答案】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中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内容分别出自《荀子·劝学》、诸葛亮《出师表》和辛弃疾《永 遇乐(千古江山)》,其中《荀子·劝学》和《永遇乐(千古江山)》为《普通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出师表》为《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今年的默写与前两年相同,题目延续为“补写出下 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不再是简单地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考生去填写,而是给 出了一定的语境,考生须根据语境的要求进行补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考生能 更好地理解要背诵的篇目,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背诵。 第三大题 第三大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李锐的短篇小说《锄》。李锐 曾当过数年下乡知青,他对吕梁山地区的农民及其生活一直抱有浓厚的感情,并 因此致力于乡土文学的思考与写作。出于命题需要,对原文进行了一定删改,其 “题记”部分,也都予以删除。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锄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 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 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 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 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 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 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 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 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 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 ,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 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 【参考答案】 (1)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2)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中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内容分别出自《荀子·劝学》、诸葛亮《出师表》和辛弃疾《永 遇乐(千古江山)》,其中《荀子·劝学》和《永遇乐(千古江山)》为《普通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出师表》为《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今年的默写与前两年相同,题目延续为“补写出下 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不再是简单地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考生去填写,而是给 出了一定的语境,考生须根据语境的要求进行补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考生能 更好地理解要背诵的篇目,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背诵。 第三大题 第三大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李锐的短篇小说《锄》。李锐 曾当过数年下乡知青,他对吕梁山地区的农民及其生活一直抱有浓厚的感情,并 因此致力于乡土文学的思考与写作。出于命题需要,对原文进行了一定删改,其 “题记”部分,也都予以删除。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锄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 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 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 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 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 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 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 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 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 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
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 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 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 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 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 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 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 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 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 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 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 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 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 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 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 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 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 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 ˉ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 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 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 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 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 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 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 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 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 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 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 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 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 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 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 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 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 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 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 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 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 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 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 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 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 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 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 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 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 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 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 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 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 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 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 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 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 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 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 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 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 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 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 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 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E.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 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D、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査考生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 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两项。 第一题所要考査的是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A项从小说重要而精彩的开头部分设题。寥寥几句对话,不仅点明了人物、时间、 地点、事由,而且也写出了人物的态度,以及事由的背景。由此,六安爷勤劳质 朴的老农形象已经展现出来,而他与村民对锄地一事的不同态度也传达了出来。 选项对这个开头的解读,有三个点是不准确的,其一为“孤僻”,六安爷与村人 态度不同,但他是以温和的口气来回应村人善意的劝阻,并不“孤僻”;其二为 “分歧”,这个词语用来描述二者的不同,有些夸大;其三是“埋下伏笔”,下 文的写作围绕六安爷的锄地展开,并未纠缠于他与村人的不同,“伏笔”也就无 从谈起。所以A项是错误的。 B项考査的是对小说文本细致而深切的理解。西湾村与煤炭公司的谈判,是小说 情节发生的背景,离开这一背景而写六安爷的“锄地过瘾”,这一行为也就变成 了一个农民的自娱自乐,小说内蕴的悲剧性与时代感就会完全丧失。作为叙事背 景,关于谈判的表述是轻描淡写、隐约可见的,而作为时代与社会背景,谈判的 表述是深刻而不可或缺的。B项得2分。 C项的设题点是一个重要的细节,百亩园被煤炭公司收购,农业生产被工业生产 取代,这篇土地上的景象自然也就发生巨大改变,将会出现“炉火熊熊、浓烟滚 滚”的场景。这里虽然只有区区一句话,但由此可以推知,作者对工业化社会的 急遽推进是敏感的,他也更对当下的田园将芜忧心忡忡,因此其中势必也隐含着 对乡村生态问题的思考,C项貌似有一定道理。但就本小说的主题来讲,其重心 乃在于对“人与土地”这一关系的摹写,不能因为推论的合理性就将对小说主题 的解读简单地“跨越”到“环保主题”上去。题干特意使用了“深化”一词,就 是为了让考生领会这一层意思。C项是错误的 D项考査对作品语言风格的领会能力,这种能力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最为看重的 对六安爷锄地的描写占了两个段落,是小说最核心的部分。这两个段落的语言表 达突出了真切的身体体验,文字颇见功力,劳动的酣畅愉悦感被充分传达出来。 然而,行文中那种人锄合一式的境界越是高妙,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也就越是 浓郁。只要考生具备基本的文学感受力,判断这一选项是正确的并不难;由于这 选项属于正面考察文学文本的文字表述,赋分比B项更高,得分为3分 E项考査对文学人物的理解。小说最后一句写到,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平静固执”可以视为对六安爷性格特征的整体概 括。所谓“平静”,指的是六安爷接受了失地、失明的现实,作为一个老人,他 似乎并不抗拒这样的“命运”,或者说他最大的“抗拒”也就是不求收获只要耕 耘地“过瘾”,这种态度说明了他饱经沧桑;而所谓“固执”,则是指他不听从 别人的劝告,不愿像别人那样坐享清福。从这一点来说,也可以认为六安爷是“保 守”的,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E选项有合理性。但是,对文学人物的理解,最 重要的理解方式,还是要看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其实是含有情感与价值评判意味的,是肯定所谓“先进”并站在这个“先进”的
E.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 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D、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 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两项。 第一题所要考查的是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A 项从小说重要而精彩的开头部分设题。寥寥几句对话,不仅点明了人物、时间、 地点、事由,而且也写出了人物的态度,以及事由的背景。由此,六安爷勤劳质 朴的老农形象已经展现出来,而他与村民对锄地一事的不同态度也传达了出来。 选项对这个开头的解读,有三个点是不准确的,其一为“孤僻”,六安爷与村人 态度不同,但他是以温和的口气来回应村人善意的劝阻,并不“孤僻”;其二为 “分歧”,这个词语用来描述二者的不同,有些夸大;其三是“埋下伏笔”,下 文的写作围绕六安爷的锄地展开,并未纠缠于他与村人的不同,“伏笔”也就无 从谈起。所以 A 项是错误的。 B 项考查的是对小说文本细致而深切的理解。西湾村与煤炭公司的谈判,是小说 情节发生的背景,离开这一背景而写六安爷的“锄地过瘾”,这一行为也就变成 了一个农民的自娱自乐,小说内蕴的悲剧性与时代感就会完全丧失。作为叙事背 景,关于谈判的表述是轻描淡写、隐约可见的,而作为时代与社会背景,谈判的 表述是深刻而不可或缺的。B 项得 2 分。 C 项的设题点是一个重要的细节,百亩园被煤炭公司收购,农业生产被工业生产 取代,这篇土地上的景象自然也就发生巨大改变,将会出现“炉火熊熊、浓烟滚 滚”的场景。这里虽然只有区区一句话,但由此可以推知,作者对工业化社会的 急遽推进是敏感的,他也更对当下的田园将芜忧心忡忡,因此其中势必也隐含着 对乡村生态问题的思考,C 项貌似有一定道理。但就本小说的主题来讲,其重心 乃在于对“人与土地”这一关系的摹写,不能因为推论的合理性就将对小说主题 的解读简单地“跨越”到“环保主题”上去。题干特意使用了“深化”一词,就 是为了让考生领会这一层意思。C 项是错误的。 D 项考查对作品语言风格的领会能力,这种能力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最为看重的。 对六安爷锄地的描写占了两个段落,是小说最核心的部分。这两个段落的语言表 达突出了真切的身体体验,文字颇见功力,劳动的酣畅愉悦感被充分传达出来。 然而,行文中那种人锄合一式的境界越是高妙,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也就越是 浓郁。只要考生具备基本的文学感受力,判断这一选项是正确的并不难;由于这 一选项属于正面考察文学文本的文字表述,赋分比 B 项更高,得分为 3 分。 E 项考查对文学人物的理解。小说最后一句写到,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平静固执”可以视为对六安爷性格特征的整体概 括。所谓“平静”,指的是六安爷接受了失地、失明的现实,作为一个老人,他 似乎并不抗拒这样的“命运”,或者说他最大的“抗拒”也就是不求收获只要耕 耘地“过瘾”,这种态度说明了他饱经沧桑;而所谓“固执”,则是指他不听从 别人的劝告,不愿像别人那样坐享清福。从这一点来说,也可以认为六安爷是“保 守”的,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E 选项有合理性。但是,对文学人物的理解,最 重要的理解方式,还是要看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其实是含有情感与价值评判意味的,是肯定所谓“先进”并站在这个“先进”的
价值立场上做出的否定式评价,这与小说的情感及价值取向有所偏离。如果以E 项来解读六安爷,不算错误,但无疑是读偏了,因此本项赋分为1分。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 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 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命题立意】本题考査考生综合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 【试题分析】这篇小说塑造了六安爷这样一位既遭遇大的时代变动又恰逢个人不 幸遭际(即将失明)的农民形象,但标题却使用了他手中的农具“锄”,显然是 有寓意的。从李锐的写作初衷来说,这是他的“农具小说”系列之一,他本来就 是要以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农具为中心,来展示传统“风物”在当下社会现实生 活中的“落败”,从而表现传统与当代之间的文化撞击;因此从小说的构思来看, 以同时作为“物质”与“精神”的“农具”来命名,其实就是立意所在,具有 定的“主题先行”的意味,人物与情节是围绕“农具”来设置的,这篇小说以 “锄”为题再自然不过。不过,题目命制的前提当然是考生不具备这一“前理 解”的背景知识,考査的是考生对小说文本深层意蕴的体察能力。因此,参考答 案中的①②③点,是“锄”的寓意的不同层次,也是递进的层次,考生回答出这 三点,就可以获得满分6分。参考答案④,是考虑到由于文本的删改,原小说标 题的明确性打了折扣,考生可能会尽量面面俱到地考虑“锄”这一字面信息,包 括其词性。如果将锄理解为动词,即锄地,那么对小说的理解重心可能就从人物 而转换到行为,即六安爷锄地这一举动背后的意义,“锄的寓意”也就转换为 锄地何为”,那么就是六安爷所说的“过瘾”,他以这种方式对土地、也对他 生的劳作生涯做了一个告别。这个得分点与第(4)题有一定重合,但如上考 虑,考生有可能对此题做出类似回答,也应予以鼓励。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 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②将百亩园抽象为 种生活方式的象征;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査考生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着重考查考生体会作品重 要语句、文段的丰富含意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考生对文段的感知及辨析能力,以及对文学风格的认知能 力。这篇小说的文字整体比较质朴平实,与六安爷形象塑造是一致的。但在阅读 过程中,读到有关百亩园历史的段落时,读者可以感到,此时的文风似乎略有变 化,用辞略显夸饰,连续使用“几千年几百代”、“几千斤几万斤”、“几百万 斤几千万斤”等数量大词,且以类似顶针方式将句子连贯起来,形成夸张铺排的 文字风格,里面似乎涌动着一种情不自禁的感情力量。这就是叙述方法的“微 调”。参考答案正是以由具体到抽象、由历史到现实这样的线索来拟定的,考生 只要能够从文学感受出发、理出大致的思路就可以回答出来。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 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 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 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价值立场上做出的否定式评价,这与小说的情感及价值取向有所偏离。如果以 E 项来解读六安爷,不算错误,但无疑是读偏了,因此本项赋分为 1 分。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 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 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综合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 【试题分析】这篇小说塑造了六安爷这样一位既遭遇大的时代变动又恰逢个人不 幸遭际(即将失明)的农民形象,但标题却使用了他手中的农具“锄”,显然是 有寓意的。从李锐的写作初衷来说,这是他的“农具小说”系列之一,他本来就 是要以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农具为中心,来展示传统“风物”在当下社会现实生 活中的“落败”,从而表现传统与当代之间的文化撞击;因此从小说的构思来看, 以同时作为“物质”与“精神”的“农具”来命名,其实就是立意所在,具有一 定的“主题先行”的意味,人物与情节是围绕“农具”来设置的,这篇小说以 “锄”为题再自然不过。不过,题目命制的前提当然是考生不具备这一“前理 解”的背景知识,考查的是考生对小说文本深层意蕴的体察能力。因此,参考答 案中的①②③点,是“锄”的寓意的不同层次,也是递进的层次,考生回答出这 三点,就可以获得满分 6 分。参考答案④,是考虑到由于文本的删改,原小说标 题的明确性打了折扣,考生可能会尽量面面俱到地考虑“锄”这一字面信息,包 括其词性。如果将锄理解为动词,即锄地,那么对小说的理解重心可能就从人物 而转换到行为,即六安爷锄地这一举动背后的意义,“锄的寓意”也就转换为 “锄地何为”,那么就是六安爷所说的“过瘾”,他以这种方式对土地、也对他 一生的劳作生涯做了一个告别。这个得分点与第(4)题有一定重合,但如上考 虑,考生有可能对此题做出类似回答,也应予以鼓励。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 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②将百亩园抽象为 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着重考查考生体会作品重 要语句、文段的丰富含意。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的感知及辨析能力,以及对文学风格的认知能 力。这篇小说的文字整体比较质朴平实,与六安爷形象塑造是一致的。但在阅读 过程中,读到有关百亩园历史的段落时,读者可以感到,此时的文风似乎略有变 化,用辞略显夸饰,连续使用“几千年几百代”、“几千斤几万斤”、“几百万 斤几千万斤”等数量大词,且以类似顶针方式将句子连贯起来,形成夸张铺排的 文字风格,里面似乎涌动着一种情不自禁的感情力量。这就是叙述方法的“微 调”。参考答案正是以由具体到抽象、由历史到现实这样的线索来拟定的,考生 只要能够从文学感受出发、理出大致的思路就可以回答出来。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 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 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 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