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怡”的 “荼”许多人便认为是“茶”。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随葬品中即有茶叶。不过 两汉以前,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晋代郭璞为《尔雅》 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煮作羹饮”。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 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现在,在某些地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 “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是介于饮料与菜 肴之间的 茶的“文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这是世界 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 茶人们奉为经典。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 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碾碎,在釜中煮沸而饮。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 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陆羽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 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带方便。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 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极富诗意的艺术品。从 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在这种情态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是,便产生 了著名的卢全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习 习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风遨游蓬莱仙境。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 的散茶。宋代的饼茶则是特别贵族化的饮料了。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 严格,其价格超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 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平民饮的散茶,宋代称之为“草茶” 冲泡散茶,虽然自古就有,但正式风行于元末明初。当时战争消耗大量的生产力, 那些过度奢侈、徒耗民力的龙团凤饼,显然为民众负担不起。明初洪武间,正式 停止了让民间供奉饼茶,改为散茶,日久便成为风气。散茶的兴盛也与文人士大 夫审美趣味有关系。他们人生的价值取向是“清”。《尚书·尧典》上就有“夙 夜惟寅,直哉惟清”的教诲。其后清介、清心、清白、清名、清廉等等,许许多 多带有“清”字的价值判断为他们所向往。那么日夜相伴的茶水怎么能是浑浊不 堪的呢?从宋代开始,文人饮茶如无特殊的目的,便很少加其他佐料了。宋代的 饼茶也努力向清澈无色靠拢,而散茶只要茶叶的品质好、采摘及时、加工得法, “清”是完全有保障的。 到了明代,以“清”为特征的茶的风格已经形成。有人说它是“清虚之物”,把 品饮茶的嗜好称之为“清尚”,人们把它看作纯洁的象征。它宜于和人世间摆脱 了名缰利锁的“清髙”者相匹配。因为茶是至洁之物,所以要求采摘者、烘焙者 以及茶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饮过程中也强调环境氛围的清雅、清幽。明代罗察 说:“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清芬满怀,云光浇激,此 时幽气,故难于俗人言矣。”明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有些文人雅士以“茶人”自 称,在园林之内建立茶室。文震亨说:“构一斗室,相旁山斋,内设茶具,教
云南省 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怡”的 “荼”许多人便认为是“茶”。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随葬品中即有茶叶。不过 两汉以前,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晋代郭璞为《尔雅》 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煮作羹饮”。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 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现在,在某些地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 “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是介于饮料与菜 肴之间的。 茶的“文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这是世界 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 茶人们奉为经典。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 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碾碎,在釜中煮沸而饮。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 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陆羽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 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带方便。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 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极富诗意的艺术品。从 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在这种情态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是,便产生 了著名的卢全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习 习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风遨游蓬莱仙境。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 的散茶。宋代的饼茶则是特别贵族化的饮料了。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 严格,其价格超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 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平民饮的散茶,宋代称之为“草茶”。 冲泡散茶,虽然自古就有,但正式风行于元末明初。当时战争消耗大量的生产力, 那些过度奢侈、徒耗民力的龙团凤饼,显然为民众负担不起。明初洪武间,正式 停止了让民间供奉饼茶,改为散茶,日久便成为风气。散茶的兴盛也与文人士大 夫审美趣味有关系。他们人生的价值取向是“清”。《尚书•尧典》上就有“夙 夜惟寅,直哉惟清”的教诲。其后清介、清心、清白、清名、清廉等等,许许多 多带有“清”字的价值判断为他们所向往。那么日夜相伴的茶水怎么能是浑浊不 堪的呢?从宋代开始,文人饮茶如无特殊的目的,便很少加其他佐料了。宋代的 饼茶也努力向清澈无色靠拢,而散茶只要茶叶的品质好、采摘及时、加工得法, “清”是完全有保障的。 到了明代,以“清”为特征的茶的风格已经形成。有人说它是“清虚之物”,把 品饮茶的嗜好称之为“清尚”,人们把它看作纯洁的象征。它宜于和人世间摆脱 了名缰利锁的“清高”者相匹配。因为茶是至洁之物,所以要求采摘者、烘焙者 以及茶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饮过程中也强调环境氛围的清雅、清幽。明代罗察 说:“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清芬满怀,云光浇激,此 时幽气,故难于俗人言矣。”明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有些文人雅士以“茶人”自 称,在园林之内建立茶室。文震亨说:“构一斗室,相旁山斋,内设茶具,教一
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这是在与少 数几个知心朋友品饮时所需要的氛围,它充满了清趣。有人甚至提出具有清德之 人才配品饮清茶。从这里本来可以进一步迈进“茶道”之门,但此论终是电光石 火,稍纵即逝,没有人认真执行过 (节选自《茶的演变与风格》,作者王学泰,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茶最早不是作为饮料而是作为菜肴存在,里面会加其他佐料。直到宋代开始 文人饮茶才在非特殊情况下,很少填加其他东西 B.散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流行的时间比饼茶晚:;饼茶原本是大众化的茶,到 了宋代才变得很昂贵 C.元末明初风行散茶的原因,一是饼茶过度奢侈、徒耗民力,成为民众的负担; 二是文人士大夫开始有了“清”的审美价值取向 D.要求采摘者、烘焙者以及茶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饮过程中也强调环境氛围的 清雅、清幽是为了和至洁的茶匹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饮茶经历过“俗”到“雅”阶段,直至现今,有些地方普通老百姓饮茶仍然没 有完全摆脱这种俗的状态 B.文人士大夫视茶为“清虚之物”,是纯洁的象征。所以品饮茶的嗜好被称之为 “清尚”之举,和士大夫追求摆脱人世间名缰利锁的“清髙”相一致 C.器具和环境都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陆羽研制的像艺术品一样的茶 具、“相旁山斋”的茶室等。 D.宋代的一般平民百姓多饮用称之为“草茶”的散茶,而贵族官员则以饮官家监 制的饼茶为主,饼茶往往因其选料严格而价格昂贵,往往被皇家垄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茶的“雅化”体现为茶的制作方法、烹煮和品饮 过程中的器具的细致考究,这使得饮茶就多了一重艺术的意义 B.宋代土大夫所饮的茶饼和散茶都能做到向清澈无色靠拢,这种以“清”为特征 的茶的风格到明代已经形成 C.茶并不是一早就作为“至清之物”出现的。茶的种类、饮茶的方式、饮茶的风 格在历史中都经过了一些变化 D.茶道在中国没有出现,和要求过高有关。有人提出具有清德之人才配品饮清茶, 而这些要求不易于实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树画画:求之不得,不求自得 老树不是画画的,他是个教书匠。1983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中央财经大 学任教至今。老树本来不叫老树,叫刘树勇。也许像他说的,因为很小就长成了 很苍茫的样子,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学生们就“树哥”“树叔”地叫他,要叫到 “树爷”的时候成了“老树”,既然自己的本名叫起来有点不大顺口,他就找个 大家都叫得顺的名字用起来。“我的长相太凄凉了,上下五千年提前都长好了。” 他自嘲地呵呵一笑,大家跟着乐了,初见的拘谨和陌生就渐淡渐散了。 老树书教得好,学生知道。学生描画他教授公文写作课的状态:“铃声响过,晃 着进门,低头看一眼课本,抬眼扫一下我们,然后滔滔江水般流泻出真知灼见、 性情心声。他讲西南联大里中国文化界的翘楚、讲风华绝代的林徽因,讲钱钟书
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这是在与少 数几个知心朋友品饮时所需要的氛围,它充满了清趣。有人甚至提出具有清德之 人才配品饮清茶。从这里本来可以进一步迈进“茶道”之门,但此论终是电光石 火,稍纵即逝,没有人认真执行过。 (节选自《茶的演变与风格》,作者王学泰,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 分) A.茶最早不是作为饮料而是作为菜肴存在,里面会加其他佐料。直到宋代开始, 文人饮茶才在非特殊情况下,很少填加其他东西。 B.散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流行的时间比饼茶晚;饼茶原本是大众化的茶,到 了宋代才变得很昂贵。 C.元末明初风行散茶的原因,一是饼茶过度奢侈、徒耗民力,成为民众的负担; 二是文人士大夫开始有了“清”的审美价值取向。 D.要求采摘者、烘焙者以及茶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饮过程中也强调环境氛围的 清雅、清幽是为了和至洁的茶匹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饮茶经历过“俗”到“雅”阶段,直至现今,有些地方普通老百姓饮茶仍然没 有完全摆脱这种俗的状态。 B.文人士大夫视茶为“清虚之物”,是纯洁的象征。所以品饮茶的嗜好被称之为 “清尚”之举,和士大夫追求摆脱人世间名缰利锁的“清高”相一致。 C.器具和环境都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陆羽研制的像艺术品一样的茶 具、“相旁山斋”的茶室等。 D.宋代的一般平民百姓多饮用称之为“草茶”的散茶,而贵族官员则以饮官家监 制的饼茶为主,饼茶往往因其选料严格而价格昂贵,往往被皇家垄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茶的“雅化”体现为茶的制作方法、烹煮和品饮 过程中的器具的细致考究,这使得饮茶就多了一重艺术的意义。 B.宋代士大夫所饮的茶饼和散茶都能做到向清澈无色靠拢,这种以“清”为特征 的茶的风格到明代已经形成。 C.茶并不是一早就作为“至清之物”出现的。茶的种类、饮茶的方式、饮茶的风 格在历史中都经过了一些变化。 D.茶道在中国没有出现,和要求过高有关。有人提出具有清德之人才配品饮清茶, 而这些要求不易于实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老树画画:求之不得,不求自得 老树不是画画的,他是个教书匠。1983 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中央财经大 学任教至今。老树本来不叫老树,叫刘树勇。也许像他说的,因为很小就长成了 很苍茫的样子,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学生们就“树哥”“树叔”地叫他,要叫到 “树爷”的时候成了“老树”,既然自己的本名叫起来有点不大顺口,他就找个 大家都叫得顺的名字用起来。“我的长相太凄凉了,上下五千年提前都长好了。” 他自嘲地呵呵一笑,大家跟着乐了,初见的拘谨和陌生就渐淡渐散了。 老树书教得好,学生知道。学生描画他教授公文写作课的状态:“铃声响过,晃 着进门,低头看一眼课本,抬眼扫一下我们,然后滔滔江水般流泻出真知灼见、 性情心声。他讲西南联大里中国文化界的翘楚、讲风华绝代的林徽因,讲钱钟书
的《围城》,讲张艺谋的《红髙粱》,讲卢梭的《忏悔录》,讲诗经,讲髙更、 塞尚,讲波普艺术、解构主义,还有好些我们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这些完全无 法用‘公文写作’涵盖的东西听得大家如痴如醉。要下课的五到十分钟,他才会 懊恼地讲一会儿课本,期间还夹杂‘公文写作,神马东西’之类的抱怨,直到下 课铃响,仿佛扔掉了课本的郁闷,说声‘去也’,踹门而出……” 老树的画中人,悠闲简静明朗。却并不是那些所谓的隐士形象,是街头巷尾市井 喧哗滋味饱满的世俗常人,他们性情、生动、自然,关切现实又洞明人生。 老树喜欢民国的趣味,而这民国又非确然的民国,只是他心里想象和希望的趣味 “女子温婉良顺,男子温文尔雅,世俗活泼生动,自由自在,一切都是慢慢 的、闲闲的。人们的脸上看不到急切的欲望,一切都是无可无不可的那么一种意 思。”画中那个长衫男子一会儿树下独坐,一会儿花旁独立,一会儿山间独行, 会儿屋中独酌,独来又独往,却怡然自得。 “他是我,又不是我”。老树说。画中的长衫先生,闲适、率性,肆无忌惮 如过去的老树,会戏谑地表达情绪。 有读者提出,画中的闲适与现实的忙碌嘈杂完全不一样,你能接近画中的生活状 态吗?老树回答说:“画里那么悠闲,生活却忙忙碌碌,怎么可能达到?!因为 没达到,所以才缺什么补什么。焦虑是常态,谁都一样,我也一样。我不可能像 画里那么悠闲,但身体做不到,心境或者能做到。” 于是他画,画一种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的空间情境,他的画成了另一个老树在无 人知晓的世界里的梦呓。 对他,画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画画的过程。他那些别人一掷千金想求的画 在地上桌上椅子上箱子里随意堆放着。“把内心关注放在怎么做好一件事上,解 决这个具体问题就可以了,最终东西拿出去别人说好,不重要。是让自己的内心 丰富起来,而不是去炫耀,不是表演给人看,你要相信这一切东西都是解决你自 己的问题,让你自己通达、精细,对自己日常生活起居坐卧有要求,你这个人慢 慢才像个样子了 作家杨葵曾著文评说老树:“如果纯凭个人喜好,我甚至想说,老树文字第 书法第二,画排其三。”又说:“老树文字有股特殊的稳,并非四平八稳那种寡 淡之稳,亦非精巧设计那种做作之稳,更非所谓风轻云淡的鸡汤之稳;他是左冲 右突,纵横捭阖,却又胸中有丘壑,可点百万兵的动态之稳。快人快语,口无遮 拦,得意处长篇大论,愤怒时脱口骂娘,论人事也常有论据不足便下大结论之 嫌……按说这么个写法非常危险,容易跌入莽撞汉子夸夸其谈的恶境,但是没有 得力于几点一一力量、心智、修养 老树的微博,粉丝近百万。他也曾开过博客,其思想其语言其风格吸引了大批簇 拥者,2006年,他以一篇《走了》叫停了自己的博客。有粉丝留言,用“阿甘 不跑了,我们怎么办”来形容心中的迷茫和困惑。其实阿甘跑或者不跑都不为什 老树也是,博客想开的时候就开了,想停就停下,没有,也不想为什么 (选自《北京日报》2015年09月,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他拥有山东大汉与生俱来的粗犷,内心却敏感细腻,情感也十分丰富”,老 树的研究生曾泽鲲说。与课堂上诙谐豪放的树老师不同,私下里的老树很期待享 受这个属于自己的孤独空间
的《围城》,讲张艺谋的《红高粱》,讲卢梭的《忏悔录》,讲诗经,讲高更、 塞尚,讲波普艺术、解构主义,还有好些我们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这些完全无 法用‘公文写作’涵盖的东西听得大家如痴如醉。要下课的五到十分钟,他才会 懊恼地讲一会儿课本,期间还夹杂‘公文写作,神马东西’之类的抱怨,直到下 课铃响,仿佛扔掉了课本的郁闷,说声‘去也’,踹门而出……” 老树的画中人,悠闲简静明朗。却并不是那些所谓的隐士形象,是街头巷尾市井 喧哗滋味饱满的世俗常人,他们性情、生动、自然,关切现实又洞明人生。 老树喜欢民国的趣味,而这民国又非确然的民国,只是他心里想象和希望的趣味 ——“女子温婉良顺,男子温文尔雅,世俗活泼生动,自由自在,一切都是慢慢 的、闲闲的。人们的脸上看不到急切的欲望,一切都是无可无不可的那么一种意 思。”画中那个长衫男子一会儿树下独坐,一会儿花旁独立,一会儿山间独行, 一会儿屋中独酌,独来又独往,却怡然自得。 “他是我,又不是我”。老树说。画中的长衫先生,闲适、率性,肆无忌惮。一 如过去的老树,会戏谑地表达情绪。 有读者提出,画中的闲适与现实的忙碌嘈杂完全不一样,你能接近画中的生活状 态吗?老树回答说:“画里那么悠闲,生活却忙忙碌碌,怎么可能达到?!因为 没达到,所以才缺什么补什么。焦虑是常态,谁都一样,我也一样。我不可能像 画里那么悠闲,但身体做不到,心境或者能做到。” 于是他画,画一种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的空间情境,他的画成了另一个老树在无 人知晓的世界里的梦呓。 对他,画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画画的过程。他那些别人一掷千金想求的画, 在地上桌上椅子上箱子里随意堆放着。“把内心关注放在怎么做好一件事上,解 决这个具体问题就可以了,最终东西拿出去别人说好,不重要。是让自己的内心 丰富起来,而不是去炫耀,不是表演给人看,你要相信这一切东西都是解决你自 己的问题,让你自己通达、精细,对自己日常生活起居坐卧有要求,你这个人慢 慢才像个样子了。” 作家杨葵曾著文评说老树:“如果纯凭个人喜好,我甚至想说,老树文字第一, 书法第二,画排其三。”又说:“老树文字有股特殊的稳,并非四平八稳那种寡 淡之稳,亦非精巧设计那种做作之稳,更非所谓风轻云淡的鸡汤之稳;他是左冲 右突,纵横捭阖,却又胸中有丘壑,可点百万兵的动态之稳。快人快语,口无遮 拦,得意处长篇大论,愤怒时脱口骂娘,论人事也常有论据不足便下大结论之 嫌……按说这么个写法非常危险,容易跌入莽撞汉子夸夸其谈的恶境,但是没有, 得力于几点——力量、心智、修养。” 老树的微博,粉丝近百万。他也曾开过博客,其思想其语言其风格吸引了大批簇 拥者,2006 年,他以一篇《走了》叫停了自己的博客。有粉丝留言,用“阿甘 不跑了,我们怎么办”来形容心中的迷茫和困惑。其实阿甘跑或者不跑都不为什 么,老树也是,博客想开的时候就开了,想停就停下,没有,也不想为什么。 (选自《北京日报》2015 年 09 月,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他拥有山东大汉与生俱来的粗犷,内心却敏感细腻,情感也十分丰富”,老 树的研究生曾泽鲲说。与课堂上诙谐豪放的树老师不同,私下里的老树很期待享 受这个属于自己的孤独空间
②老树博闻强记,他的研究广泛涉及文学、绘画、电影、书法等领域。上世纪 90年代中期,他转而关注当代中国摄影发展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有 大量批评文章行世,著作数十种,策划诸多影像展览,摄影圈里,提到刘树勇, 是响当当的名字。只是,他不把自己的博学当个什么了不起的事,这些不过是“看 过些杂书,想过些事,码过些字”罢了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生喜欢老树的课,老树教授公文写作内容时滔滔不绝,流泻出真知灼见、 性情心声,所以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B.作者认为对于老树而言,画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画画的过程,把内心关 注放在怎么做好一件事上,是让自己的内心丰富起来,而不是去炫耀,不是表演 给人看 C.老树画作中的身穿民国长衫、戴着斗笠的长衫先生,闲适、率性,就是现实 中的老树的真实写照。 D.老树喜欢民国的趣味,因为这民国又非确然的民国,是他心里想象和希望的 趣味,一切都是慢慢的、闲闲的。 5.文章在介绍老树的同时,多处引用了老树的学生、作家杨葵等人的话语,简要 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4分) 6.老树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教父 赵冬 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 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无不诱惑着我对神 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 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 礼拜和做弥撒。他与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谦恭、和善,小孩们都喜 欢围着他蹦呀跳呀,或听他讲圣经故事 神父是外公的挚友,也是两个舅舅的教父。闲暇时常来家里与外公聊天,对饮 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谈得投机便与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两个舅舅 才十八、九岁,对教父更是顶礼膜拜,言听计从 外公兴趣很广泛,爬山、钓鱼、打猎、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没有他不好的。 有一次去雪山打猎,一熬就是半个月,结果还真打死一头黑熊,一个人把熊用爬 犁拉了回来。他在人前最得意炫耀的是那件火狐狸皮大衣,据说是件宝物。外公 说穿上它就是在雪地里睡上三天三夜也冻不死。这件大衣是用好几百只红狐狸皮 缝制的,我猜,皮大衣一定是很值钱的。 秋去冬来,北方的大地又覆盖了一层白皑皑的冰雪。天气冷得能冻掉行人的下巴 颌,松花江被冰雪封了顶。外公是个不甘寂寞的老人,他不听家人劝阻,拿着鱼 具到江面上戳出一个冰窟窿,下网捞起鱼来。从清晨到黄昏,家人见这么久未归 便去寻找。江面的冰上摆着鱼具,却不见了老人 全家人慌慌张张地奔到江边,望着冰窟窿里蒸腾岀的寒气哭号不停。人们都说, 定是老头子捞鱼不慎跌进冰窟窿里了。 由于未捞到尸首,外公的丧事也只好草草举行。尽管这样,还是赶来了许多人, 都是他各界的朋友,人们大都受过外公的恩惠,希望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忙前
②老树博闻强记,他的研究广泛涉及文学、绘画、电影、书法等领域。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他转而关注当代中国摄影发展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有 大量批评文章行世,著作数十种,策划诸多影像展览,摄影圈里,提到刘树勇, 是响当当的名字。只是,他不把自己的博学当个什么了不起的事,这些不过是“看 过些杂书,想过些事,码过些字”罢了。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学生喜欢老树的课,老树教授公文写作内容时滔滔不绝,流泻出真知灼见、 性情心声,所以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B.作者认为对于老树而言,画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画画的过程,把内心关 注放在怎么做好一件事上,是让自己的内心丰富起来,而不是去炫耀,不是表演 给人看。 C.老树画作中的身穿民国长衫、戴着斗笠的长衫先生,闲适、率性,就是现实 中的老树的真实写照。 D.老树喜欢民国的趣味,因为这民国又非确然的民国,是他心里想象和希望的 趣味,一切都是慢慢的、闲闲的。 5.文章在介绍老树的同时,多处引用了老树的学生、作家杨葵等人的话语,简要 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4 分) 6.老树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教 父 赵冬 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 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无不诱惑着我对神 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 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 礼拜和做弥撒。他与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谦恭、和善,小孩们都喜 欢围着他蹦呀跳呀,或听他讲圣经故事。 神父是外公的挚友,也是两个舅舅的教父。闲暇时常来家里与外公聊天,对饮, 一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谈得投机便与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两个舅舅 才十八、九岁,对教父更是顶礼膜拜,言听计从。 外公兴趣很广泛,爬山、钓鱼、打猎、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没有他不好的。 有一次去雪山打猎,一熬就是半个月,结果还真打死一头黑熊,一个人把熊用爬 犁拉了回来。他在人前最得意炫耀的是那件火狐狸皮大衣,据说是件宝物。外公 说穿上它就是在雪地里睡上三天三夜也冻不死。这件大衣是用好几百只红狐狸皮 缝制的,我猜,皮大衣一定是很值钱的。 秋去冬来,北方的大地又覆盖了一层白皑皑的冰雪。天气冷得能冻掉行人的下巴 颌,松花江被冰雪封了顶。外公是个不甘寂寞的老人,他不听家人劝阻,拿着鱼 具到江面上戳出一个冰窟窿,下网捞起鱼来。从清晨到黄昏,家人见这么久未归, 便去寻找。江面的冰上摆着鱼具,却不见了老人。 全家人慌慌张张地奔到江边,望着冰窟窿里蒸腾出的寒气哭号不停。人们都说, 一定是老头子捞鱼不慎跌进冰窟窿里了。 由于未捞到尸首,外公的丧事也只好草草举行。尽管这样,还是赶来了许多人, 都是他各界的朋友,人们大都受过外公的恩惠,希望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忙前
忙后,里外张罗得最欢的要属老神父了。分家的时候,他把我大舅拉到一旁,对 他说:“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爹在那边呢……”他用手指了指天空 “他蹲在雪地里,一丝也不挂呀!我看见他身体直打颤,好可怜呢!” 第二天,教父伏在二舅耳朵上,神秘地说:“孩啊,昨夜你爹又托梦给我,他说 那边天冷,他快被冻死了……” 两个舅舅像两只傻鹅,呆呆地望着教父,不知如何是好。 翌日,教父又来到我家,告诉舅舅说外公梦中委托他把那件狐皮大衣给捎过去 舅舅不敢怠慢,急忙取来大衣,让教父拿走了 做礼拜的时候,教父满脸慈祥地拍了拍大舅的肩,眨着眼睛说:“你爹接到大衣 穿上了,还夸你是个大孝子呢……”几句话说得大舅轻飘飘的 可是,没过几天,外公突然活着回来了。四邻震惊不小,家人欢天喜地。 原来,那日外公在江面网鱼,几网下去,不见半个鱼星,来了脾气。旁边正好有 位老渔翁经过,便赌气扔下鱼具,随老渔翁到江下游用大网捞鱼去了 从此,教父再也没到家里来过。外公到教堂几次,教父均以病相避。一连好几年, 外公怕教父难为情,也就换了一个教堂做礼拜。 记得外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这件事。他躺在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对大家说: “……唉,真没想到,一件破大衣,竟伤了一位……老朋友。罪过呀!……”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开篇描写了北方城市里的教堂、钟楼和修女,营造了浓浓的宗教氛围,属于 小说自然环境的描写。 B.“我”生活在这座北方城市里,小说以“我”的见闻串联情节,内容更加紧 凑,更具有真实感。 C.神父待人谦恭、和善,虽然觊觎外公的大衣,但事后又幡然悔悟,所以得到 了外公的原谅 D.两个舅舅一直对教父言听计从,外公“遇难”后,舅舅们不知所措,这是神 父阴谋得逞的原因 E.小说以外公的叹息结尾,临终微弱的声音却展现了人性的至善至美,给读者 心灵以巨大的震撼 8.小说中外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9.小说结尾外公突然活着回来,出人意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匠心?请结合全文 简要分析。(6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授湖州司士曹事,俄除太学博 士。建炎初,乘舆南渡。调抚州宜黄县丞。时四境傲扰,溃卒相挺为变,令大恐, 不知所为,执羔谕以祸福,皆敛手听命。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 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往岁奉使官得自辟其属,赏典既厚,愿行者多纳 金以请,执羔始拒绝之。知贡举。旧例,进士试礼部下,历十八年得免举。秦桧 既以科第私其子,士论喧哗,为减三年以悦众。执羔言祖宗法不可乱,繇此忤桧, 御史劾罢之
忙后,里外张罗得最欢的要属老神父了。分家的时候,他把我大舅拉到一旁,对 他说:“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爹在那边呢……”他用手指了指天空: “他蹲在雪地里,一丝也不挂呀!我看见他身体直打颤,好可怜呢!” 第二天,教父伏在二舅耳朵上,神秘地说:“孩啊,昨夜你爹又托梦给我,他说 那边天冷,他快被冻死了……” 两个舅舅像两只傻鹅,呆呆地望着教父,不知如何是好。 翌日,教父又来到我家,告诉舅舅说外公梦中委托他把那件狐皮大衣给捎过去。 舅舅不敢怠慢,急忙取来大衣,让教父拿走了。 做礼拜的时候,教父满脸慈祥地拍了拍大舅的肩,眨着眼睛说:“你爹接到大衣 穿上了,还夸你是个大孝子呢……”几句话说得大舅轻飘飘的。 可是,没过几天,外公突然活着回来了。四邻震惊不小,家人欢天喜地。 原来,那日外公在江面网鱼,几网下去,不见半个鱼星,来了脾气。旁边正好有 位老渔翁经过,便赌气扔下鱼具,随老渔翁到江下游用大网捞鱼去了…… 从此,教父再也没到家里来过。外公到教堂几次,教父均以病相避。一连好几年, 外公怕教父难为情,也就换了一个教堂做礼拜。 记得外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这件事。他躺在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对大家说: “……唉,真没想到,一件破大衣,竟伤了一位……老朋友。罪过呀!……”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 A.开篇描写了北方城市里的教堂、钟楼和修女,营造了浓浓的宗教氛围,属于 小说自然环境的描写。 B.“我”生活在这座北方城市里,小说以“我”的见闻串联情节,内容更加紧 凑,更具有真实感。 C.神父待人谦恭、和善,虽然觊觎外公的大衣,但事后又幡然悔悟,所以得到 了外公的原谅。 D.两个舅舅一直对教父言听计从,外公“遇难”后,舅舅们不知所措,这是神 父阴谋得逞的原因。 E.小说以外公的叹息结尾,临终微弱的声音却展现了人性的至善至美,给读者 心灵以巨大的震撼。 8.小说中外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 分) 9.小说结尾外公突然活着回来,出人意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匠心?请结合全文 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授湖州司士曹事,俄除太学博 士。建炎初,乘舆南渡。调抚州宜黄县丞。时四境傲扰,溃卒相挺为变,令大恐, 不知所为,执羔谕以祸福,皆敛手听命。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 祠。 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往岁奉使官得自辟其属,赏典既厚,愿行者多纳 金以请,执羔始拒绝之。知贡举。旧例,进士试礼部下,历十八年得免举。秦桧 既以科第私其子,士论喧哗,为减三年以悦众。执羔言祖宗法不可乱,繇此忤桧, 御史劾罢之
起知眉州,改夔州,兼夔路安抚使。夔部地接蛮獠,易以生事。或告溱、播夷叛 其豪帅请遣兵致讨,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 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召还,复为礼部侍郎。孝宗患人才难知,执羔曰:“今一介干进,亦蒙赐召,口 舌相高,殆成风俗,岂可使之得志哉!”上曰:“卿言是也。”一日侍经筵,自 言“学《易》知数,臣事陛下之日短”,已乃垂涕,上恻然。即拜本部尚书,固 辞,不许。告老,上谕曰:“祖宗时,近臣有年逾八十尚留者,卿之齿未也。 命却其章。复申前请。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时 闽、粤、江西岁饥盗起,执羔陛辞以为言,诏遺太府丞马希言使诸路振救之。卒, 年七十七 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风。手不释卷,尤通于《易》 (选自《宋史·周执羔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 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B.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 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C.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 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D.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 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执羔铁腕治乱。他在宜黄任职,社会动荡不安,他指明利害关系,控制了局 面:有少数民族作乱,他严责相关人员,使局势稳定下来。 B.周执羔反对官场不良风气。周执羔回朝廷任职,皇帝感觉人才难以了解,周 执羔批评当前的用人风气,并提出建议,皇帝表示赞同。 C.周执羔铁面无私。他担任生辰使,这个职位是个肥差,愿意跟随的大多要交钱 他却拒绝请托;他因事得罪了秦桧,被秦桧弹劾罢免。 D.周执羔不恋权位,心系朝廷。他两次请求退休,第一次被皇帝挽留,第二次才 得以实现愿望;他临走时还关心福建、广东等地的饥荒问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5分) (2)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唐崇徽公主手痕① 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起知眉州,改夔州,兼夔路安抚使。夔部地接蛮獠,易以生事。或告溱、播夷叛, 其豪帅请遣兵致讨,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 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召还,复为礼部侍郎。孝宗患人才难知,执羔曰:“今一介干进,亦蒙赐召,口 舌相高,殆成风俗,岂可使之得志哉!”上曰:“卿言是也。”一日侍经筵,自 言“学《易》知数,臣事陛下之日短”,已乃垂涕,上恻然。即拜本部尚书,固 辞,不许。告老,上谕曰:“祖宗时,近臣有年逾八十尚留者,卿之齿未也。” 命却其章。复申前请。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时 闽、粤、江西岁饥盗起,执羔陛辞以为言,诏遣太府丞马希言使诸路振救之。卒, 年七十七。 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风。手不释卷,尤通于《易》。 (选自《宋史•周执羔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 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B. 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 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C.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 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D. 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 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周执羔铁腕治乱。他在宜黄任职,社会动荡不安,他指明利害关系,控制了局 面;有少数民族作乱,他严责相关人员,使局势稳定下来。 B. 周执羔反对官场不良风气。周执羔回朝廷任职,皇帝感觉人才难以了解,周 执羔批评当前的用人风气,并提出建议,皇帝表示赞同。 C.周执羔铁面无私。他担任生辰使,这个职位是个肥差,愿意跟随的大多要交钱, 他却拒绝请托;他因事得罪了秦桧,被秦桧弹劾罢免。 D.周执羔不恋权位,心系朝廷。他两次请求退休,第一次被皇帝挽留,第二次才 得以实现愿望;他临走时还关心福建、广东等地的饥荒问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5 分) (2)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唐崇徽公主手痕① 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 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 注:①崇徽公主,唐代宗时与回鹘和亲,以崇徽公主嫁其可汗。姓仆固氏,唐朝 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生卒年不详。手痕:在今山西灵台。传说公主出嫁回 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 悲剧唱出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挽歌。 B.诗从对比开始,不离故乡的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 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 C.颔联中“青冢”代指崇徽公主的埋身之地。诗人在这里沿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 “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一个“魂”字,使诗情变得更为深 婉 D.颈联诗人寓于两对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议论深切痛快,而 又对仗工整,朱熹推崇此联道:“以诗言之,第一等诗;以议论言之,第一等议 论也 E.在时间上,这首诗两度由古及今作大幅度的跳跃,使诗情波澜起伏,把读者的 感情之流导入诗人以激情冲击而成的曲折回荡的河道中。 15.这首诗的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2)在《师说》中韩愈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无论对方年长年少,只要懂得道理, 都值得向他学习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 两 句,写出了长期以来秦蜀不通往来的现状,极言出行之难 卷Ⅱ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中国最强音》节目一推出,就受到各方诟病。有人认为简单地模仿电视台同 类节目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邯郸学步只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②参加《我是歌手》节目的选手们风格各异,演唱的歌曲也各有特色,曲尽其妙 整个现场激情澎湃,让歌迷们完全沉浸其中 ③整节课几乎是学生的天下。每一位发言的同学都侃侃而谈,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或对别人的看法提出异议,或补充说明,显示出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④着眼当下,土地仍然是很多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新一轮城镇化浪 潮中,我们从制度上保留承包权就相当于保障了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⑤已经路人皆知的品牌为何还要铺天盖地地投放广告?因为不管一个品牌知名 度多大,品牌的轻度消费者是非常重要的,此为提醒和转换品牌的轻度消费者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 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 注:①崇徽公主,唐代宗时与回鹘和亲,以崇徽公主嫁其可汗。姓仆固氏,唐朝 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生卒年不详。手痕:在今山西灵台。传说公主出嫁回 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 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 悲剧唱出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挽歌。 B.诗从对比开始,不离故乡的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 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 C.颔联中“青冢”代指崇徽公主的埋身之地。诗人在这里沿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 “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一个“魂”字,使诗情变得更为深 婉。 D.颈联诗人寓于两对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议论深切痛快,而 又对仗工整,朱熹推崇此联道:“以诗言之,第一等诗;以议论言之,第一等议 论也。” E.在时间上,这首诗两度由古及今作大幅度的跳跃,使诗情波澜起伏,把读者的 感情之流导入诗人以激情冲击而成的曲折回荡的河道中。 15.这首诗的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 ”。 (2)在《师说》中韩愈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无论对方年长年少,只要懂得道理, 都值得向他学习的句子是: “ , ?” (3)《蜀道难》中“ , ”两 句,写出了长期以来秦蜀不通往来的现状,极言出行之难。 卷Ⅱ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中国最强音》节目一推出,就受到各方诟病。有人认为简单地模仿电视台同 类节目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邯郸学步只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②参加《我是歌手》节目的选手们风格各异,演唱的歌曲也各有特色,曲尽其妙, 整个现场激情澎湃,让歌迷们完全沉浸其中。 ③整节课几乎是学生的天下。每一位发言的同学都侃侃而谈,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或对别人的看法提出异议,或补充说明,显示出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④着眼当下,土地仍然是很多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新一轮城镇化浪 潮中,我们从制度上保留承包权就相当于保障了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⑤已经路人皆知的品牌为何还要铺天盖地地投放广告?因为不管一个品牌知名 度多大,品牌的轻度消费者是非常重要的,此为提醒和转换品牌的轻度消费者
⑥在西方英美法系国家,著名法官其实就是法理功底深厚的学者,法官的判决书 往往连篇累牍,一篇精彩的判决书甚至堪称出色的法学, A.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③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采用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采集、数字 展示和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可共享的数字形态并加以保存。 B.运营商自从宣布实施流量不清零政策以来,不少网友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 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相关报道不属实,手机流量不会“跑得快”。 C.12306网站提醒登录网站或使用手机客户端购票的旅客,不要将个人信息提 供给第三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以免给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 D.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 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 益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他们从你 身边走过, ②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 你还不 引人注目。而 当你长成一株大树时,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 人 会看到你, 欣赏你。 ③ ④⑤⑥ A虽然或者因为| 并且 B虽然| 除非。1 并且 C即使。 除非也并且 D即使甚至因为也并且 20.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该大学的生物学家在长年的野外科硏活动中发现,蚂蚁常常会冒着生命危险救援 同伴,不过,他们也发现,_①这种态度的差异可能与蚁群的生存环境有 一定的关系.最热心的救援者通常是那些生活在松软的沙土中、习惯单独外出觅 食的蚂蚁。由于_②,所以遇到其他蚂蚁受困,更乐于相助。与之相反,那 些生活环境相对安全、天敌较少的蚂蚁,比如以坚硬紧实土壤为栖息地的蚂蚁, 因为自身不容易陷入险境,所以③。但它们的冷漠也仅限于袖手旁观而 已,并不会对家门口受困的外来蚂蚁进行攻击 21.以下是某公司货物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请以配送中心为陈述主体,把 该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含 标点)。(5分)
⑥在西方英美法系国家,著名法官其实就是法理功底深厚的学者,法官的判决书 往往连篇累牍,一篇精彩的判决书甚至堪称出色的法学。 A.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③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采用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采集、数字 展示和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可共享的数字形态并加以保存。 B.运营商自从宣布实施流量不清零政策以来,不少网友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 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相关报道不属实,手机流量不会“跑得快”。 C.12306 网站提醒登录网站或使用手机客户端购票的旅客,不要将个人信息提 供给第三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以免给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 D.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 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 益。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① 他们从你 身边走过, ② 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 ③ 你还不 引人注目。而 ④ 当你长成一株大树时,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 人 ⑤ 会看到你, ⑥ 欣赏你。 20.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该大学的生物学家在长年的野外科研活动中发现,蚂蚁常常会冒着生命危险救援 同伴,不过,他们也发现, ① 这种态度的差异可能与蚁群的生存环境有 一定的关系.最热心的救援者通常是那些生活在松软的沙土中、习惯单独外出觅 食的蚂蚁。由于 ② ,所以遇到其他蚂蚁受困,更乐于相助。与之相反,那 些生活环境相对安全、天敌较少的蚂蚁,比如以坚硬紧实土壤为栖息地的蚂蚁, 因为自身不容易陷入险境,所以 ③ 。但它们的冷漠也仅限于袖手旁观而 已,并不会对家门口受困的外来蚂蚁进行攻击。 21.以下是某公司货物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请以配送中心为陈述主体,把 该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字(含 标点)。(5 分)
订单 供货商 配送中心 仓库 拣货 客户 盘点 补货 @正确教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 《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 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 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 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 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 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届高二(下)期中考 语文参考答案 (3分)C(宋代开始就有了“清”的审美趣味。) 2.(3分)B(因果关系错误 3.(3分)D(B茶道没出现的原因,原文并未说是和要求过高有关。) 4.(3分)B(解析:A.不是讲公文写作课内容。C.“就是现实中的老树的真实 写照”错,原文是“他是我,又不是我”“我不可能像画里那么悠闲”。D.“老 树喜欢民国的趣味,因为这民国又非确然的民国”强加因果。) 5.(4分)①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全面。②侧面烘托,突出传主的精神和性格特点,表 达对他的钦佩。学生的话看出老树的博学与个性:研究生的话体现出老树的内心 丰富闲适沉静的品格;杨葵的话表现了老树良好的文艺修养。(每点2分) 6.(5分)①诙谐幽默,平易近人:自嘲长相太凄凉了;初见的拘谨和陌生就渐 淡渐散了。②率性而为,性格真实:懊恼地讲一会儿课本,期间还夹杂‘公 文写作,神马东西’之类的抱怨。③外表粗犷,内心敏感细腻:与课堂上诙 谐豪放的树老师不同,私下里的老树很享受自己的孤独空间。④淡泊名利 豁达洒脱:他那些别人一掷千金想求的画,在地上桌上椅子上箱子里随意堆放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 《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 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 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 方认为男孩只有 12 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 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 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 届高二(下)期中考 语文参考答案 1.(3 分)C(宋代开始就有了“清”的审美趣味。) 2.(3 分)B(因果关系错误。) 3.(3 分)D(B 茶道没出现的原因,原文并未说是和要求过高有关。) 4.(3 分)B(解析:A.不是讲公文写作课内容。C. “就是现实中的老树的真实 写照”错,原文是“他是我,又不是我”“我不可能像画里那么悠闲”。D .“老 树喜欢民国的趣味,因为这民国又非确然的民国”强加因果。) 5. (4 分)①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全面。②侧面烘托,突出传主的精神和性格特点,表 达对他的钦佩。学生的话看出老树的博学与个性;研究生的话体现出老树的内心 丰富闲适沉静的品格;杨葵的话表现了老树良好的文艺修养。(每点 2 分) 6. (5 分)①诙谐幽默,平易近人:自嘲长相太凄凉了;初见的拘谨和陌生就渐 淡渐散了。 ②率性而为,性格真实:懊恼地讲一会儿课本,期间还夹杂‘公 文写作,神马东西’之类的抱怨。 ③外表粗犷,内心敏感细腻:与课堂上诙 谐豪放的树老师不同,私下里的老树很享受自己的孤独空间。 ④淡泊名利, 豁达洒脱:他那些别人一掷千金想求的画,在地上桌上椅子上箱子里随意堆放
着。⑤博闻强记,研究广泛:他的研究广泛涉及文学、绘画、电影、书法等 领域。(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答对三点5分) 7.B(2分)E(2分) 解析:A项表述错误,属于社会环境描写。C选项对神父幡然悔悟的表达不准确, 文中没有提及。D选项神父阴谋得逞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神父因贪婪编造了一个 “外公受冻”的谎言,这是主要原因:另外舅舅们对他的言听计从和遇事的慌乱, 也是他阴谋得逞的一个原因。 8.(4分)①信仰虔诚。外公自己信教,还带着家人去教堂做礼拜和弥撒 热爱生活。外公兴趣广泛,不甘于生活的寂寞。③宽容大度。外公一生施人恩惠, 不求回报,对待神父,宽容大度,堪为楷模。(4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 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小说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呈现外公的形象特点,分别是对待信仰、对待生 活和对待他人。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不能只贴标签,要联系文章内容解说,结合 小说的情节作答。 9.(6分)①从故事情节安排的角度来看,故事的结尾与前文相呼应,增加了 小说情节的曲折和波澜,出人意料,引人人胜。(2分)②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 度来看,故事的结尾粉碎了神父的谎言,让我们认清了他的本来面目;外公的临 终忏悔则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内涵,凸显其形象的高大。(2分)③从小说主题表 达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结尾歌颂了宽容大度的人格魅力,深化主题,发人深省。 (2分) 解析:本题考査的是小说故事情节安排的匠心,可以从情节、人物和主题三个角 度来思考。作者对小说结局的设计不仅完成了故事的叙述,而且增加了情节的曲 折和波澜,对表现人物形象的特征和作品主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3分)B(原文标点:执羔谓日:“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 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白是皆惕息。) 11(3分).A(“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博士,在文中是官名) 12.(3分)C(“被秦桧弹劾罢免”错,应是被御史弹劾) 13.(1)(5分)抓住为首策划的人斩首示众。县里人感激他,甚至为他画像建 立祠庙。(得分点:执、谋、德各1分,句意2分) (2)(5分)皇帝估计不能改变周执羔的想法,赐给他茶叶、药品、御书,恩遇 特别丰厚,士大夫以他为荣。(得分点:度、夺、荣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考中进士。授任湖州司士曹事,不久授 任太学博士。建炎初年,皇帝南迁。调任抚州宜黄县丞。当时四方边境动荡不宁, 散乱的士兵互相聚集造反,县令很害怕,不知怎么办,周执羔把祸福利害告诉他 们,都停手听从命令。抓住为首策划的人斩首示众。县里人感激他,甚至为他画 像建立祠庙。 提升代理礼部侍郎,充当贺金国君主生辰使。往年奉命出使的官员可以自己征召 部属,赏赐也很丰厚,愿意去的人大多要交钱作为请求,周执羔才开始就拒绝这 样做。掌管贡举考试。以前的惯例,进士参加礼部考试落第,经过十八年才能免 试举人。秦桧因为把科举考试名次私自给他的儿子,学子议论纷纷,秦桧给减去 三年来取悦大众。周执羔上言祖宗的法规不能乱改,因此得罪了秦桧,御史弹劾 罢免了周执羔
着。 ⑤博闻强记,研究广泛:他的研究广泛涉及文学、绘画、电影、书法等 领域。(答对一点 1 分,答对两点 3 分,答对三点 5 分) 7. B(2 分)E(2 分) 解析:A 项表述错误,属于社会环境描写。C 选项对神父幡然悔悟的表达不准确, 文中没有提及。D 选项神父阴谋得逞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神父因贪婪编造了一个 “外公受冻”的谎言,这是主要原因;另外舅舅们对他的言听计从和遇事的慌乱, 也是他阴谋得逞的一个原因。 8. (4 分)①信仰虔诚。外公自己信教,还带着家人去教堂做礼拜和弥撒。② 热爱生活。外公兴趣广泛,不甘于生活的寂寞。③宽容大度。外公一生施人恩惠, 不求回报,对待神父,宽容大度,堪为楷模。(4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 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小说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呈现外公的形象特点,分别是对待信仰、对待生 活和对待他人。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不能只贴标签,要联系文章内容解说,结合 小说的情节作答。 9. (6 分)①从故事情节安排的角度来看,故事的结尾与前文相呼应,增加了 小说情节的曲折和波澜,出人意料,引人人胜。(2 分)②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 度来看,故事的结尾粉碎了神父的谎言,让我们认清了他的本来面目;外公的临 终忏悔则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内涵,凸显其形象的高大。(2 分)③从小说主题表 达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结尾歌颂了宽容大度的人格魅力,深化主题,发人深省。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故事情节安排的匠心,可以从情节、人物和主题三个角 度来思考。作者对小说结局的设计不仅完成了故事的叙述,而且增加了情节的曲 折和波澜,对表现人物形象的特征和作品主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0.(3 分)B(原文标点:执羔谓日:“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 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白是皆惕息。) 11(3 分).A(“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博士,在文中是官名) 12.(3 分)C(“被秦桧弹劾罢免”错,应是被御史弹劾) 13. (1) (5 分)抓住为首策划的人斩首示众。县里人感激他,甚至为他画像建 立祠庙。(得分点:执、谋、德各 1 分,句意 2 分) (2) (5 分)皇帝估计不能改变周执羔的想法,赐给他茶叶、药品、御书,恩遇 特别丰厚,士大夫以他为荣。(得分点:度、夺、荣各 1 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考中进士。授任湖州司士曹事,不久授 任太学博士。建炎初年,皇帝南迁。调任抚州宜黄县丞。当时四方边境动荡不宁, 散乱的士兵互相聚集造反,县令很害怕,不知怎么办,周执羔把祸福利害告诉他 们,都停手听从命令。抓住为首策划的人斩首示众。县里人感激他,甚至为他画 像建立祠庙。 提升代理礼部侍郎,充当贺金国君主生辰使。往年奉命出使的官员可以自己征召 部属,赏赐也很丰厚,愿意去的人大多要交钱作为请求,周执羔才开始就拒绝这 样做。掌管贡举考试。以前的惯例,进士参加礼部考试落第,经过十八年才能免 试举人。秦桧因为把科举考试名次私自给他的儿子,学子议论纷纷,秦桧给减去 三年来取悦大众。周执羔上言祖宗的法规不能乱改,因此得罪了秦桧,御史弹劾 罢免了周执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