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百校大联考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1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相对于六朝小说而言,唐代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唐代小说作家的主体意识增强。 六朝作家对鬼神怪异往往信以为真,因此在小说中采取“实录”法记载鬼神之 事,干宝在《搜神记序》中曾经公开声称写作的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也” 唐人对鬼神之事普遍表示怀疑。他们在小说中记载神鬼怪异,并非把它们当成真 人真事,而是假托鬼物,以増强小说情节的曲折性。《任氏传》作者沈既济自称 “志异”,李公佐在《南柯太守传》中也说“稽神语怪,事涉非经”。他们明知 鬼神是怪异离奇的,却有意识地对此进行描写,这些做法体现了唐人小说创作的 自觉性。明代谢肇淛《五杂俎》指出:“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 方为游戏三昧之笔。”在情节的处理上,唐代小说创作基本上做到了虚与实的有 机结合。唐代小说作家并没有建立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创 作实践,使小说摆脱了长期以来作为子、史附庸的地位,艺术上逐渐走向成熟。 唐代小说强调情节的传奇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中国古典诗文自《诗经》开始, 便建立了“寄托”的传统。古典小说在其发生、发展的起初阶段,这种“寄托” 的特点不太明显,到了唐代小说才充分体现出来,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 经指出唐人小说“鬼物假托”的特点,《李娃传》《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 《虬髯客传》等唐代小说作品都清晰地传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抒写个人情怀 反映时代背景。这些小说构筑人仙相恋、梦入蚁穴、弱女报仇等等离奇怪异的情 节,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看法。 唐代小说将情节的虚构、想象与作品的艺术性融为一体。史传作品“实录”的方 法要求做到事件真实、用词凝练、语气平缓,这样必然限制了作品艺术的发挥 唐代小说创作突破了“实录”的束缚,在作品的艺术性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唐 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倾注着大量的感情色彩,使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成 功。如《霍小玉传》成功塑造小玉美丽而痴情的形象,《莺莺传》中的崔莺莺、 《柳氏传》中的柳氏等女性形象也像霍小玉一样多情、善良,感人至深 唐人小说作家还注重细节描写和场面刻画。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作品的细节描 写,如《任氏传》刻画狐女所特有的细节,体现了任氏作为狐女的羞怯与谨慎。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唐代小说中是很多的,而没有成功的细节描写、合理的艺术想 象,一味追求情节的传奇性,很容易陷入荒诞。场面描写也是唐代小说创作走向 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运用夸张、白描等艺术手法,烘托小说氛围,如《柳毅传》 中钱塘君出场一节,有声音,有色彩,还有动作,构成一幅气势磅礴的场面,有 力地衬托出钱塘君威猛的形象。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曾经将“唐人以前”与“宋人以后”的小 说创作进行比较:“小说,唐人以前,纪述多虚,而藻绘可观;宋人以后,论次 多实,而彩艳殊乏。”可见,在情节的虚实关系上,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 作品的艺术性也会带来迴然不同的影响 (摘编自《光明日报》《“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对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 2017 届高三上学期百校大联考 语 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1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相对于六朝小说而言,唐代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唐代小说作家的主体意识增强。 六朝作家对鬼神怪异往往信以为真,因此在小说中采取“实录”法记载鬼神之 事,干宝在《搜神记序》中曾经公开声称写作的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也”。 唐人对鬼神之事普遍表示怀疑。他们在小说中记载神鬼怪异,并非把它们当成真 人真事,而是假托鬼物,以增强小说情节的曲折性。《任氏传》作者沈既济自称 “志异”,李公佐在《南柯太守传》中也说“稽神语怪,事涉非经”。他们明知 鬼神是怪异离奇的,却有意识地对此进行描写,这些做法体现了唐人小说创作的 自觉性。明代谢肇淛《五杂俎》指出:“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 方为游戏三昧之笔。”在情节的处理上,唐代小说创作基本上做到了虚与实的有 机结合。唐代小说作家并没有建立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创 作实践,使小说摆脱了长期以来作为子、史附庸的地位,艺术上逐渐走向成熟。 唐代小说强调情节的传奇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中国古典诗文自《诗经》开始, 便建立了“寄托”的传统。古典小说在其发生、发展的起初阶段,这种“寄托” 的特点不太明显,到了唐代小说才充分体现出来,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 经指出唐人小说“鬼物假托”的特点,《李娃传》《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 《虬髯客传》等唐代小说作品都清晰地传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抒写个人情怀, 反映时代背景。这些小说构筑人仙相恋、梦入蚁穴、弱女报仇等等离奇怪异的情 节,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看法。 唐代小说将情节的虚构、想象与作品的艺术性融为一体。史传作品“实录”的方 法要求做到事件真实、用词凝练、语气平缓,这样必然限制了作品艺术的发挥; 唐代小说创作突破了“实录”的束缚,在作品的艺术性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唐 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倾注着大量的感情色彩,使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成 功。如《霍小玉传》成功塑造小玉美丽而痴情的形象,《莺莺传》中的崔莺莺、 《柳氏传》中的柳氏等女性形象也像霍小玉一样多情、善良,感人至深。 唐人小说作家还注重细节描写和场面刻画。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作品的细节描 写,如《任氏传》刻画狐女所特有的细节,体现了任氏作为狐女的羞怯与谨慎。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唐代小说中是很多的,而没有成功的细节描写、合理的艺术想 象,一味追求情节的传奇性,很容易陷入荒诞。场面描写也是唐代小说创作走向 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运用夸张、白描等艺术手法,烘托小说氛围,如《柳毅传》 中钱塘君出场一节,有声音,有色彩,还有动作,构成一幅气势磅礴的场面,有 力地衬托出钱塘君威猛的形象。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曾经将“唐人以前”与“宋人以后”的小 说创作进行比较:“小说,唐人以前,纪述多虚,而藻绘可观;宋人以后,论次 多实,而彩艳殊乏。”可见,在情节的虚实关系上,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 作品的艺术性也会带来迥然不同的影响。 (摘编自《光明日报》《“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对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朝作家对鬼怪之事常信以为真,干宝在《搜神记》中记载鬼神怪异之事, 其创作动机就是要证明神鬼的真实存在 B.沈既济和李公佐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有意识地描写一些怪异离奇的事情,增强 了小说情节的曲折性,体现了创作的自觉性。 C.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认为,小说和戏曲一样,皆有虚构之辞,情节虚构与 真实必须各占一半才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D.《李娃传》《虬髯客传》都具有“寄托”的特点,这种特点虽然从我国古典 小说起源时就有,但直到唐代小说才得以充分体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采用“实录”的方法必然会限制作品艺术的发挥,所以唐代小说创作不 再使用“实录”的方法 B.作家在创作《霍小玉传》时倾注了大量的感情色彩,成功塑造了霍小玉美丽、 多情、善良的形象,深深感动了读者。 C.唐代小说如果只追求情节的传奇性,没有成功的细节描写和合理的艺术想象, 就塑造不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D.唐代小说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段、艺术手法,场面描写颇有特色,这是唐代 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小说作家自觉地采取虚构、想象等文学手段进行创作,这说明他们在创 作实践中主体意识在增强,艺术上也趋于成熟。 B.唐代小说虚构离奇怪异的情节,来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可见,唐 代小说作家十分注重情节的传奇性和现实性 C.史传作品之所以无法与唐代小说比拟,是因为它们不能虚构,没有跌宕起伏 的情节,不能直接进入人的内心世界,打动读者。 D.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从·九流绪论下》中评论,宋代小说过分偏爱于人物、 事件的真实,所以缺少文采,艺术性与唐代小说迥然不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镇之,字伯重,琅邪临沂人,征士弘之兄也。曾祖廙,晋骠骑将军。祖耆之 中书郎。父随之,上虞令。 镇之初为琅邪王卫军行参军,出补剡、上虞令,并有能名。内史谢请为山阴令, 复有殊绩。迁卫军参军,本国郎中令,加宁朔将军。桓玄辅晋,以为大将军录事 参军。时三吴饥荒,遣镇之衔命赈恤,而会稽内史王愉不奉符旨,镇之依事纠奏。 愉子绥,玄之外甥,当时贵盛,镇之为所排抑,以母老求补安成太守。及玄败, 玄将苻宏寇乱郡境,镇之拒战弥年,子弟五人,并临阵见杀。母忧去职,在官清 洁,妻子无以自给,乃弃家致丧还上虞旧墓。葬毕,为子标之求安复令,随子之 官。服阕,为征西道规司马、南平太守。徐道覆逼江陵,加镇之建威将军,统檀 道济、到彦之等讨道覆,以不经将帅,固辞,不见听。既而前军失利,白衣领职 寻复本官。以讨道覆功,封华容县五等男,征廷尉。晋穆帝何皇后山陵,领将作 大匠。迁御史中丞,秉正不挠,百僚惮之。 出为使持节、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建威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高祖谓 人曰:“王镇之少著清绩,必将继美吴隐之。岭南之弊,非此不康也。”在镇不 受俸禄,萧然无所营。去官之日,不异始至。高祖初建相国府,以为谘议参军
A.六朝作家对鬼怪之事常信以为真,干宝在《搜神记》中记载鬼神怪异之事, 其创作动机就是要证明神鬼的真实存在。 B.沈既济和李公佐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有意识地描写一些怪异离奇的事情,增强 了小说情节的曲折性,体现了创作的自觉性。 C.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认为,小说和戏曲一样,皆有虚构之辞,情节虚构与 真实必须各占一半才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D.《李娃传》《虬髯客传》都具有“寄托”的特点,这种特点虽然从我国古典 小说起源时就有,但直到唐代小说才得以充分体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采用“实录”的方法必然会限制作品艺术的发挥,所以唐代小说创作不 再使用“实录”的方法。 B.作家在创作《霍小玉传》时倾注了大量的感情色彩,成功塑造了霍小玉美丽、 多情、善良的形象,深深感动了读者。 C.唐代小说如果只追求情节的传奇性,没有成功的细节描写和合理的艺术想象, 就塑造不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D.唐代小说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段、艺术手法,场面描写颇有特色,这是唐代 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小说作家自觉地采取虚构、想象等文学手段进行创作,这说明他们在创 作实践中主体意识在增强,艺术上也趋于成熟。 B.唐代小说虚构离奇怪异的情节,来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可见,唐 代小说作家十分注重情节的传奇性和现实性。 C.史传作品之所以无法与唐代小说比拟,是因为它们不能虚构,没有跌宕起伏 的情节,不能直接进入人的内心世界,打动读者。 D.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中评论,宋代小说过分偏爱于人物、 事件的真实,所以缺少文采,艺术性与唐代小说迥然不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王镇之,字伯重,琅邪临沂人,征士弘之兄也。曾祖廙,晋骠骑将军。祖耆之, 中书郎。父随之,上虞令。 镇之初为琅邪王卫军行参军,出补剡、上虞令,并有能名。内史谢輶请为山阴令, 复有殊绩。迁卫军参军,本国郎中令,加宁朔将军。桓玄辅晋,以为大将军录事 参军。时三吴饥荒,遣镇之衔命赈恤,而会稽内史王愉不奉符旨,镇之依事纠奏。 愉子绥,玄之外甥,当时贵盛,镇之为所排抑,以母老求补安成太守。及玄败, 玄将苻宏寇乱郡境,镇之拒战弥年,子弟五人,并临阵见杀。母忧去职,在官清 洁,妻子无以自给,乃弃家致丧还上虞旧墓。葬毕,为子标之求安复令,随子之 官。服阕,为征西道规司马、南平太守。徐道覆逼江陵,加镇之建威将军,统檀 道济、到彦之等讨道覆,以不经将帅,固辞,不见听。既而前军失利,白衣领职, 寻复本官。以讨道覆功,封华容县五等男,征廷尉。晋穆帝何皇后山陵,领将作 大匠。迁御史中丞,秉正不挠,百僚惮之。 出为使持节、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建威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高祖谓 人曰:“王镇之少著清绩,必将继美吴隐之。岭南之弊,非此不康也。”在镇不 受俸禄,萧然无所营。去官之日,不异始至。高祖初建相国府,以为谘议参军
领录事。善于吏职,严而不残。迁宋台祠部尚书。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 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 (选自《宋书·王镇之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 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 B.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 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 C.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州 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 D.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州 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成年所取,与名在意义上一般是有关联的,同辈人直呼其字不礼貌。 B.母忧意思是母亲的丧事,中国古代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须辞 官回家守孝 C.男,指男爵,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高祖是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镇之初进仕途,成绩显著。他担任琅邪王卫军行参军和出外任剡县、上虞 县令时,都获得很好的名声;他任山阴县令时,也特别能干。 B.王镇之经验不足,作战失利。朝廷让他统率军队讨伐徐道覆,他以自己没有 担任过将帅为由,坚决辞让,但没被允许;不久就被打败,削职为平民。 C.王镇之刚正不阿,不惧权贵。他到三吴去赈济灾民,弹劾了不执行命令的会 稽内史王愉,因此遭到王愉的排挤压制;他任御史中丞,朝中百官都畏惧他。 D.王镇之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生活清贫,有时连妻子儿女的基本生活都难 以维持;在镇守交、广二州的官位上,他不领俸禄,两袖清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玄将苻宏寇乱郡境,镇之拒战弥年,子弟五人,并临阵见杀。(5分) 2)王镇之少著清绩,必将继美吴隐之。岭南之弊,非此不康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红梅 韩元吉 不随群艳竞年芳,独自施朱对雪霜。 越女漫夸天下白,寿阳还作醉时妆①。 半依修竹余真态,错认夭桃有暗香。 月底瑶台清梦到,霓裳新换舞衣长②。 【注】①南朝孝武帝的一个女儿寿阳公主,一日卧于含章殿檐下,风吹梅花落于 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时人谓之“梅花妆”。②这两句运用入襄王梦的 瑶姬和善为霓裳羽衣舞的杨玉环的典故。 8.诗的首联与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相比,两 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
领录事。善于吏职,严而不残。迁宋台祠部尚书。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 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 (选自《宋书·王镇之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 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 B.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 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 C.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州 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 D.高祖践阼/镇之以脚患自陈出/为辅国将军/琅邪太守迁宣训卫尉/领本州 大中正/永初三年/卒官/时年六十六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字,古人成年所取,与名在意义上一般是有关联的,同辈人直呼其字不礼貌。 B.母忧意思是母亲的丧事,中国古代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须辞 官回家守孝。 C.男,指男爵,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高祖是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镇之初进仕途,成绩显著。他担任琅邪王卫军行参军和出外任剡县、上虞 县令时,都获得很好的名声;他任山阴县令时,也特别能干。 B.王镇之经验不足,作战失利。朝廷让他统率军队讨伐徐道覆,他以自己没有 担任过将帅为由,坚决辞让,但没被允许;不久就被打败,削职为平民。 C.王镇之刚正不阿,不惧权贵。他到三吴去赈济灾民,弹劾了不执行命令的会 稽内史王愉,因此遭到王愉的排挤压制;他任御史中丞,朝中百官都畏惧他。 D.王镇之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生活清贫,有时连妻子儿女的基本生活都难 以维持;在镇守交、广二州的官位上,他不领俸禄,两袖清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玄将苻宏寇乱郡境,镇之拒战弥年,子弟五人,并临阵见杀。(5 分) (2)王镇之少著清绩,必将继美吴隐之。岭南之弊,非此不康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红 梅 韩元吉 不随群艳竞年芳,独自施朱对雪霜。 越女漫夸天下白,寿阳还作醉时妆①。 半依修竹余真态,错认夭桃有暗香。 月底瑶台清梦到,霓裳新换舞衣长②。 【注】①南朝孝武帝的一个女儿寿阳公主,一日卧于含章殿檐下,风吹梅花落于 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时人谓之“梅花妆”。②这两句运用入襄王梦的 瑶姬和善为霓裳羽衣舞的杨玉环的典故。 8.诗的首联与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相比,两 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 分)
9.明末清初学者冯舒认为诗中屡将红梅比作女子,格调低。请结合诗词内容谈 谈你对此的看法。(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饮酒·其五》中陶渊明虽然“ ”,却听不到车 马的喧闹,他为什么能做到呢?因为“ 啊。 (2)杜牧《阿房宫赋》中,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被秦王 般地挥霍,可见当时秦王生活的奢靡程 度 (3)在《蜀道难》中,李白说自古以来由秦入蜀,太白峰挡住去路,只有髙飞 的鸟儿能从蜿蜒曲折处飞过,真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 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抓药 老舍 日本兵又上齐化门外去打靶。照例门脸上的警察又开始检查来往的中国人,因为 警察们也是中国人,中国人对防备奸细要比防备敌人更周到更勇敢些 牛家二头一手提着药包,一手攥着个书卷,走得猛。父亲病得不轻,家离齐化门 还有小十里子呢。齐化门就在眼前了,出了城,抄小道走,也许在太阳压山之前 能把“头煎”吃下去 门脸上挤着好多人,巡警们在四外圈着。二头顾不得看热闹,照直朝城门洞走。 “什么?”巡警拦住二头,指着他的手问 药 那个卷,我说的是 “一本书,在茅厕里捡的。” “拿来。 巡警看了看书皮,红的;把书交给了巡长。巡长看了看书皮,红的:翻了几页内 容,看了看二头:“把他带进去!”一个巡警走过来。 当天晚上,二头被押解到公安局 创作家“汝殷”和批评家“青燕”是仇人,虽然二人没见过面。汝殷以写小说什 么的挣饭吃,青燕拿批评作职业。在杂志上报纸上老是汝殷前面走,青燕后面紧 跟。无论汝殷写什么,青燕老给他当头一炮一一意识不正确。 意识怎么就正确了呢?他从青燕的批评文字中找不到答案。他细细把自己的与那 些所谓正宗的作品比较了一下,然后照猫画虎的,也编些“意识正确”的故事, 寄给一些刊物。 奇怪的是,这些编的东西不久就都退回来了;有一篇附着编辑人的很客气的信: “在言论不自由的时期,红黄蓝白黑这些字中总有着会使我们见不着明天的,你 这次所用的字差不多都是这类的
9.明末清初学者冯舒认为诗中屡将红梅比作女子,格调低。请结合诗词内容谈 谈你对此的看法。(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饮酒·其五》中陶渊明虽然“ ”,却听不到车 马的喧闹,他为什么能做到呢?因为“ ”啊。 (2)杜牧《阿房宫赋》中,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被秦王 “ , ”般地挥霍,可见当时秦王生活的奢靡程 度。 (3)在《蜀道难》中,李白说自古以来由秦入蜀,太白峰挡住去路,只有高飞 的鸟儿能从蜿蜒曲折处飞过,真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 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抓药 老舍 日本兵又上齐化门外去打靶。照例门脸上的警察又开始检查来往的中国人,因为 警察们也是中国人,中国人对防备奸细要比防备敌人更周到更勇敢些。 牛家二头一手提着药包,一手攥着个书卷,走得猛。父亲病得不轻,家离齐化门 还有小十里子呢。齐化门就在眼前了,出了城,抄小道走,也许在太阳压山之前 能把“头煎”吃下去。 门脸上挤着好多人,巡警们在四外圈着。二头顾不得看热闹,照直朝城门洞走。 “什么?”巡警拦住二头,指着他的手问。 “药。”“那个卷,我说的是。” “一本书,在茅厕里捡的。” “拿来。” 巡警看了看书皮,红的;把书交给了巡长。巡长看了看书皮,红的;翻了几页内 容,看了看二头:“把他带进去!”一个巡警走过来。 当天晚上,二头被押解到公安局。 创作家“汝殷”和批评家“青燕”是仇人,虽然二人没见过面。汝殷以写小说什 么的挣饭吃,青燕拿批评作职业。在杂志上报纸上老是汝殷前面走,青燕后面紧 跟。无论汝殷写什么,青燕老给他当头一炮——意识不正确。 意识怎么就正确了呢?他从青燕的批评文字中找不到答案。他细细把自己的与那 些所谓正宗的作品比较了一下,然后照猫画虎的,也编些“意识正确”的故事, 寄给一些刊物。 奇怪的是,这些编的东西不久就都退回来了;有一篇附着编辑人的很客气的信: “在言论不自由的时期,红黄蓝白黑这些字中总有着会使我们见不着明天的,你 这次所用的字差不多都是这类的……
汝殷笑得连嘴都闭不上了。原来如此!为什么青燕只放意识不正确的炮,而不说 别的,原来他是“怕”。他要戏弄青燕了。他自己花钱印了一小本集子,把曾经 被拒绝的东西都收在里面。他送给青燕一本,知道由某刊物的编辑部转投,青燕 是一定可以接到的。 青燕到杂志社编辑部去,看看有什么“话”没有。他的桌上有三封信,一个纸包 把信看完,打开了纸包,一本红皮的书一一汝殷著。他把书卷起来,拿在手中, 离开了编辑部。 走到东四牌楼南边,他要出恭。把书放在土台上,好便于搂起棉袍。他正堵住厕 所的门立着,外面又来了个人。他急于让位,撩着衣服,闭着气,就往外走。 走出老远,他才想起那本书。但是不愿再回去找寻。没有书,他也能批评,好在 他记住了书名与作家 二头已经被监了两天。他莫名其妙,那本书里到底有什么呢?又过了一天!来了 个人一一年纪轻轻的,衣服很整齐,可是上着脚镣。 后来的先说了话:“什么案子,老乡亲?” “捡了一本书!”二头愤愤道。“什么书?”青年的眼珠黑了些。 红皮的!”二头只记得这个,“我不认识字!”“哦!”青年点了点头。 都不言语了。待了好久,二头为了表示友善,小声地问:“你,你什么一一案子?” “我写了一本书,”青年笑了笑 “啊,你写的那本浪书,你?”二头的心中不记得一个刚会写书的人,这个人既 会写书,当然便是写那本红皮书的人了。“没事儿,手闲得很痒痒,写个什么浪 书!”他瞪着那个人,咬着牙, “那是为你们写的呢。”青年淘气的一笑 二头真压不住火了:“揍你个狗东西!”他可是还没肯动手。他不知道为什么有 点怕这个青年。 青年自己微笑了半天,才看了二头一眼。“你不认识字?” 二头愣了会儿,本想不回答,可是到底哼了一声。“在哪里捡的那本书?” “茅厕里,怎着?” “他们问你什么来着?” “他们问,谁给我的,我说不上来。” “好比说,我告诉他们,那是我汝殷落在茅房里的,岂不是没了你的事?”青年 的笑又有些无聊了 那敢情好了!”二头三天没笑过了,头一次抿了嘴。 青燕回到自己的屋中,只写了一小段批评:“假如红色的书皮可以代表故事的内 容,汝殷君这次的戏法又是使人失望的。他只会用了张红纸,厚而光滑的红纸 而内容,内容,还是没有什么正确的意识!”他写了下去。没想到会凑了七八百 字,而且每句,在修辞上,都有些表现权威的力量。批评也得成为文艺呀。 过了两天,他的稿子登出来了。又过了两天,他听到汝殷被捕的消息。 又过了几天,二头才和汝殷说了“再见”。 二头回到家中,爸爸已然在两天前下葬了。二头起了誓,从此再不进城去抓药! (选自《现代》一九三四年五月第五卷,有删节 【注】30年代初的文坛被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笼罩着。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中国人对防备奸细要比防备敌人更周到更勇敢些”,这句话运用了反语手 法,讽刺了警察恃强凌弱和崇洋媚外的丑恶行径
汝殷笑得连嘴都闭不上了。原来如此!为什么青燕只放意识不正确的炮,而不说 别的,原来他是“怕”。他要戏弄青燕了。他自己花钱印了一小本集子,把曾经 被拒绝的东西都收在里面。他送给青燕一本,知道由某刊物的编辑部转投,青燕 是一定可以接到的。 青燕到杂志社编辑部去,看看有什么“话”没有。他的桌上有三封信,一个纸包。 把信看完,打开了纸包,一本红皮的书——汝殷著。他把书卷起来,拿在手中, 离开了编辑部。 走到东四牌楼南边,他要出恭。把书放在土台上,好便于搂起棉袍。他正堵住厕 所的门立着,外面又来了个人。他急于让位,撩着衣服,闭着气,就往外走。 走出老远,他才想起那本书。但是不愿再回去找寻。没有书,他也能批评,好在 他记住了书名与作家。 二头已经被监了两天。他莫名其妙,那本书里到底有什么呢?又过了一天!来了 个人——年纪轻轻的,衣服很整齐,可是上着脚镣。 后来的先说了话:“什么案子,老乡亲?” “捡了一本书!”二头愤愤道。“什么书?”青年的眼珠黑了些。 “红皮的!”二头只记得这个,“我不认识字!”“哦!”青年点了点头。 都不言语了。待了好久,二头为了表示友善,小声地问:“你,你什么——案子?” “我写了一本书,”青年笑了笑。 “啊,你写的那本浪书,你?”二头的心中不记得一个刚会写书的人,这个人既 会写书,当然便是写那本红皮书的人了。“没事儿,手闲得很痒痒,写个什么浪 书!”他瞪着那个人,咬着牙。 “那是为你们写的呢。”青年淘气的一笑。 二头真压不住火了:“揍你个狗东西!”他可是还没肯动手。他不知道为什么有 点怕这个青年。 青年自己微笑了半天,才看了二头一眼。“你不认识字?” 二头愣了会儿,本想不回答,可是到底哼了一声。“在哪里捡的那本书?” “茅厕里,怎着?” “他们问你什么来着?” “他们问,谁给我的,我说不上来。” “好比说,我告诉他们,那是我汝殷落在茅房里的,岂不是没了你的事?”青年 的笑又有些无聊了。 “那敢情好了!”二头三天没笑过了,头一次抿了嘴。 青燕回到自己的屋中,只写了一小段批评:“假如红色的书皮可以代表故事的内 容,汝殷君这次的戏法又是使人失望的。他只会用了张红纸,厚而光滑的红纸, 而内容,内容,还是没有什么正确的意识!”他写了下去。没想到会凑了七八百 字,而且每句,在修辞上,都有些表现权威的力量。批评也得成为文艺呀。 过了两天,他的稿子登出来了。又过了两天,他听到汝殷被捕的消息。 又过了几天,二头才和汝殷说了“再见”。 二头回到家中,爸爸已然在两天前下葬了。二头起了誓,从此再不进城去抓药! (选自《现代》一九三四年五月第五卷,有删节) 【注】30 年代初的文坛被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笼罩着。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中国人对防备奸细要比防备敌人更周到更勇敢些”,这句话运用了反语手 法,讽刺了警察恃强凌弱和崇洋媚外的丑恶行径
B.尽管二头一再否认书是他的,但警察根据红色的书皮和书中的内容,认定二 头是革命青年,把他关押起来,二头父亲因此悲愤而死。 C.所谓“文学批评家”青燕,并不把职业道德放在心上,他甚至连作品都不读, 就给人扣上一顶“意识不正确”的帽子。 D.汝殷说“那是为你们写的呢”,二头就破口大骂,这表现了小说家为劳动人 民写了书,但劳动人民并不理解,对小说家有很深的隔膜 E.小说的时代印痕比较明显,起首便提到日本兵,后又写到国民党政府的“恐 红”症,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坛上的风风雨雨 (2)小说有并行的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中的汝殷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二头,也有人认为是汝殷,你的看法呢?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庞朴:解读中华文化的密码 法帅 1939年,日本人打到庞朴的家乡,办了“新民小学”,实行奴化教育,要他们 去读书。庞朴不去,他到爷爷朋友办的私塾读经。庞朴说,小时候读经,“对于 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对于长大后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立身行道,有很大的好 处。”1952年,庞朴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哲学。两年后,庞朴毕业回到山东大 学教马克思主义哲学,后转到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熟知庞朴的人都知道,他是 个能够为了真理而无所畏惧的人。1949年,年仅20出头的庞朴,就做了一件 置生死于度外的事情:从蒋管区投奔到解放区。到了解放区,庞朴就留在了华东 大学。对于这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庞朴说道:“从蒋管区到解放区,虽然只是 换了个地方,但却像换了一种空气,换了一个时代。” 1971年,庞朴被下放到了曲阜,庞朴的书都被贴上了封条,这时庞朴干什么呢? “地上没有书可念,我就念这个天书。”于是,夏天的晚上,庞朴就搬把椅子, 在操场上看星空。花了两年的时间,把漫天的星空都搞清楚了。没想到,庞朴看 星星,却直接引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发现一一火历。到了“文革”后期,庞朴可 以读书了。有一天,他在研读《左传》时,发现昭公17年有过一段将正月朔与 四月朔搞混的讨论,他追问道,这提出了一个有关中国古代历法的大问题:正月, 何以也在周六月或夏四月?以前从没有人认真对待过这个问题。经过思考,庞补 发现,这是有两套历法的缘故。于是,庞朴顺着这个线索开始梳理,结果发现在 中国上古曾有一个关于火历的问题,获得天文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出现,与庞朴对文化研究的重视和推动有莫大关系 1981年,庞朴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聘,担任《人类文化与科学发展史》国际 编委会中国代表,他开始在学界呼吁文化研究的重要性。面对全盘西化的社会思 潮,庞朴率先发出重视文化史研究的时代呼声,在他看来,“文化的首要属性是 民族性,其次才是时代性;中国的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也绝不能西方化”。在 整个20世纪80年代,庞朴曾就文化学、文化史、文化传统与现代化诸问题,数 十次发表演说、撰写文章,阐述其对文化的各种思想认识,从而推动了文化研究 热潮的前进
B.尽管二头一再否认书是他的,但警察根据红色的书皮和书中的内容,认定二 头是革命青年,把他关押起来,二头父亲因此悲愤而死。 C.所谓“文学批评家”青燕,并不把职业道德放在心上,他甚至连作品都不读, 就给人扣上一顶“意识不正确”的帽子。 D.汝殷说“那是为你们写的呢”,二头就破口大骂,这表现了小说家为劳动人 民写了书,但劳动人民并不理解,对小说家有很深的隔膜。 E.小说的时代印痕比较明显,起首便提到日本兵,后又写到国民党政府的“恐 红”症,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坛上的风风雨雨。 (2)小说有并行的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 分) (3)小说中的汝殷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二头,也有人认为是汝殷,你的看法呢?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庞朴:解读中华文化的密码 法帅 1939 年,日本人打到庞朴的家乡,办了“新民小学”,实行奴化教育,要他们 去读书。庞朴不去,他到爷爷朋友办的私塾读经。庞朴说,小时候读经,“对于 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对于长大后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立身行道,有很大的好 处。”1952 年,庞朴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哲学。两年后,庞朴毕业回到山东大 学教马克思主义哲学,后转到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熟知庞朴的人都知道,他是 一个能够为了真理而无所畏惧的人。1949 年,年仅 20 出头的庞朴,就做了一件 置生死于度外的事情:从蒋管区投奔到解放区。到了解放区,庞朴就留在了华东 大学。对于这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庞朴说道:“从蒋管区到解放区,虽然只是 换了个地方,但却像换了一种空气,换了一个时代。” 1971 年,庞朴被下放到了曲阜,庞朴的书都被贴上了封条,这时庞朴干什么呢? “地上没有书可念,我就念这个天书。”于是,夏天的晚上,庞朴就搬把椅子, 在操场上看星空。花了两年的时间,把漫天的星空都搞清楚了。没想到,庞朴看 星星,却直接引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发现——火历。到了“文革”后期,庞朴可 以读书了。有一天,他在研读《左传》时,发现昭公 17 年有过一段将正月朔与 四月朔搞混的讨论,他追问道,这提出了一个有关中国古代历法的大问题:正月, 何以也在周六月或夏四月?以前从没有人认真对待过这个问题。经过思考,庞补 发现,这是有两套历法的缘故。于是,庞朴顺着这个线索开始梳理,结果发现在 中国上古曾有一个关于火历的问题,获得天文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20 世纪 80 年代“文化热”的出现,与庞朴对文化研究的重视和推动有莫大关系。 1981 年,庞朴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聘,担任《人类文化与科学发展史》国际 编委会中国代表,他开始在学界呼吁文化研究的重要性。面对全盘西化的社会思 潮,庞朴率先发出重视文化史研究的时代呼声,在他看来,“文化的首要属性是 民族性,其次才是时代性;中国的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也绝不能西方化”。在 整个 20 世纪 80 年代,庞朴曾就文化学、文化史、文化传统与现代化诸问题,数 十次发表演说、撰写文章,阐述其对文化的各种思想认识,从而推动了文化研究 热潮的前进
庞朴知识渊博,见解深刻,富有创新精神。而在诸多创见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 对中华文化密码“一分为三”的探究,这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密码和精髓。长沙马 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给我们送来了打开思孟五行之谜的第一把秘钥,而庞 朴先生便是这把神奇秘钥的发现者。《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古谜》一文 使沉寂了两千多年的思孟五行古谜,因之得以迎刃而解,随着1993年郭店楚简 的出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巩固 进入21世纪,庞朴先生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弘扬,主持《儒学小丛书100 种》的撰写工作,以求学问的上学而下达,让人们从中获得安身立命的真谛 庞朴的生活似乎很简朴,生活中的饭菜也是朴素得很,吃的都是市场上最普通的 蔬菜水果、鸡鸭鱼肉什么的。老年人整天担心惧怕的“三高”问题,从来没有发 生在庞朴的身上。可以说简朴的后面却不简单。庞朴在生活中是一位和蔼可亲的 普通老先生。有一次,庞朴在医院打吊瓶的时候,突然对来看望的学生讲起古文, 学生们围在旁边认真地听讲起来,一时成为病房里的一景。庞朴曾因身体乏力等 问题住过几次医院。同医院打交道多了,庞补发现中西医在治疗方法上有着根本 的不同,于是,他给医院也下了个诊断:“中医是治病的人,西医是治人的病。” 用简单的一句话,将中西医的本质区别指了出来。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为表彰庞朴先生在孔子儒学研究及复兴传统文化中取得的巨大成就,2010年9 月,在山东曲阜召开的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授予了庞朴先生当前儒学研究领域 的最高奖项“孔子文化奖”,庞先生被“孔子文化奖”推选委员会评价为:能够 用本民族的思想研究本民族文化的学者 (《庞朴:儒学文化的守望者》) ②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学典说:“庞朴先生有着强烈的文化自 觉,他一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温情和敬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S分) A.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为了能对以后立身行道方面有所帮助,所以庞朴没 有去日本人办的“新民小学”上学,而是到他爷爷朋友办的私塾读经 B.庞朴是一个杰出的学者,他不仅知识渊博,见解深刻,还富有创新精神,他 对中华文化密码“一分为三”的探究就是在诸多创见中影响最大的 C.庞朴是打开思孟五行之谜第一把秘钥的发现者,他著写的《马王堆帛书解开 了思孟五行说古谜》一文解决了这个沉寂两千多年的古谜所有问题。 D.庞朴身体不适躺在病床上挂吊瓶的时候,还不忘给前来看望他的学生现场开 讲古文课,学生们也被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都围在旁边认真听讲。 E.庞朴学术领域十分广泛,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古代 天文历法以及出土文献等方面都有研究,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2)从火历的发现过程来看,庞朴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3)除了治学精神外,庞朴先生身上还有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4)链接②中说“庞朴先生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他一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 温情和敬意”,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就“文化自觉”方面淡淡你的理解与看 法。(8分)
庞朴知识渊博,见解深刻,富有创新精神。而在诸多创见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 对中华文化密码“一分为三”的探究,这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密码和精髓。长沙马 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给我们送来了打开思孟五行之谜的第一把秘钥,而庞 朴先生便是这把神奇秘钥的发现者。《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古谜》一文, 使沉寂了两千多年的思孟五行古谜,因之得以迎刃而解,随着 1993 年郭店楚简 的出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巩固。 进入 21 世纪,庞朴先生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弘扬,主持《儒学小丛书 100 种》的撰写工作,以求学问的上学而下达,让人们从中获得安身立命的真谛。 庞朴的生活似乎很简朴,生活中的饭菜也是朴素得很,吃的都是市场上最普通的 蔬菜水果、鸡鸭鱼肉什么的。老年人整天担心惧怕的“三高”问题,从来没有发 生在庞朴的身上。可以说简朴的后面却不简单。庞朴在生活中是一位和蔼可亲的 普通老先生。有一次,庞朴在医院打吊瓶的时候,突然对来看望的学生讲起古文, 学生们围在旁边认真地听讲起来,一时成为病房里的一景。庞朴曾因身体乏力等 问题住过几次医院。同医院打交道多了,庞补发现中西医在治疗方法上有着根本 的不同,于是,他给医院也下了个诊断:“中医是治病的人,西医是治人的病。” 用简单的一句话,将中西医的本质区别指了出来。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为表彰庞朴先生在孔子儒学研究及复兴传统文化中取得的巨大成就,2010 年 9 月,在山东曲阜召开的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授予了庞朴先生当前儒学研究领域 的最高奖项“孔子文化奖”,庞先生被“孔子文化奖”推选委员会评价为:能够 用本民族的思想研究本民族文化的学者。 (《庞朴:儒学文化的守望者》) ②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学典说:“庞朴先生有着强烈的文化自 觉,他一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温情和敬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S 分) A.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为了能对以后立身行道方面有所帮助,所以庞朴没 有去日本人办的“新民小学”上学,而是到他爷爷朋友办的私塾读经。 B.庞朴是一个杰出的学者,他不仅知识渊博,见解深刻,还富有创新精神,他 对中华文化密码“一分为三”的探究就是在诸多创见中影响最大的。 C.庞朴是打开思孟五行之谜第一把秘钥的发现者,他著写的《马王堆帛书解开 了思孟五行说古谜》一文解决了这个沉寂两千多年的古谜所有问题。 D.庞朴身体不适躺在病床上挂吊瓶的时候,还不忘给前来看望他的学生现场开 讲古文课,学生们也被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都围在旁边认真听讲。 E.庞朴学术领域十分广泛,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古代 天文历法以及出土文献等方面都有研究,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2)从火历的发现过程来看,庞朴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3)除了治学精神外,庞朴先生身上还有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 分) (4)链接②中说“庞朴先生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他一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 温情和敬意”,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就“文化自觉”方面淡淡你的理解与看 法。(8 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中国人传统上是安土重迁的,因为长期的封建自然经济使人们对故土产生了 种依赖和爱恋的情感,到哪里都不忘落叶归根。 ②调査显示,有192所学校的校训都是“四词八字”的口号式,高校校训同质化、 标语化现象严重,没有灵魂的校训不足为训。 ③普通员工看重工资的高低,在身无长物的前提下,没有想过学习工作经验和提 高职业技能;优秀员工更看重的是宝贵的工作经验和业务技能 ④武汉一大四女学生1年发200万元微信红包,女子因此欠下高利贷,而女子父 亲为帮其还高利贷卖掉了爱车,可依旧杯水车薪。 ⑤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一些企业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在自身专业 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争先恐后地去做海绵城市建设的项目 ⑥靠以往的生活经验、靠翻阅资料、靠在网络上搜索,用闭门造车的方式去进行 创作,这样写出的作品必然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 A.①②④ B.②③⑥C.①④⑥D.①③⑤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新一代运载火箭6月25日的成功首飞表明,在载人航天工程和新一代运载火 箭研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B.虽然香港生活成本高昂,但与全球大部分城市比较,香港的薪酬水平相对较 高,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生活成本高昂的影响 C.2015年11月,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对两千年前 在海昏侯墓主椁室新出土的文物集中提取研究时,发现了大量金器。 D.7月5日晚到6日,武汉全城百余处被淹,交通瘫痪,部分地区电力、通讯 中断的原因是城区再遭强降雨袭击造成的。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6月12日上午发布。报告指出,①近两年经 济下行,②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基本稳定,③大学毕业 生的创作和深造比例上升,减少了需就业的基数;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从2013 届的2.3%上升到2015届的3.0%。④,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 产业近年来增长较快,⑤大学毕业生在经济结构变化中的就业适应性更 好,⑥就业受传统经济的影响较其他人群更小。 尽 管 /实际上是不过而 所 以 即 B使然而 /的确因而 C然但这是因为此外 从 D确可是可能是还因为 导 实 致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项是(3 分) ①中国人传统上是安土重迁的,因为长期的封建自然经济使人们对故土产生了一 种依赖和爱恋的情感,到哪里都不忘落叶归根。 ②调查显示,有 192 所学校的校训都是“四词八字”的口号式,高校校训同质化、 标语化现象严重,没有灵魂的校训不足为训。 ③普通员工看重工资的高低,在身无长物的前提下,没有想过学习工作经验和提 高职业技能;优秀员工更看重的是宝贵的工作经验和业务技能。 ④武汉一大四女学生 1 年发 200 万元微信红包,女子因此欠下高利贷,而女子父 亲为帮其还高利贷卖掉了爱车,可依旧杯水车薪。 ⑤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一些企业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在自身专业 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争先恐后地去做海绵城市建设的项目。 ⑥靠以往的生活经验、靠翻阅资料、靠在网络上搜索,用闭门造车的方式去进行 创作,这样写出的作品必然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新一代运载火箭 6 月 25 日的成功首飞表明,在载人航天工程和新一代运载火 箭研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B.虽然香港生活成本高昂,但与全球大部分城市比较,香港的薪酬水平相对较 高,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生活成本高昂的影响。 C.2015 年 11 月,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对两千年前 在海昏侯墓主椁室新出土的文物集中提取研究时,发现了大量金器。 D.7 月 5 日晚到 6 日,武汉全城百余处被淹,交通瘫痪,部分地区电力、通讯 中断的原因是城区再遭强降雨袭击造成的。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2016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6 月 12 日上午发布。报告指出, ① 近两年经 济下行, ② 2015 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基本稳定, ③ 大学毕业 生的创作和深造比例上升,减少了需就业的基数;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从 2013 届的 2.3%上升到 2015 届的 3.0%。 ④ ,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 产业近年来增长较快, ⑤ 大学毕业生在经济结构变化中的就业适应性更 好, ⑥ 就业受传统经济的影响较其他人群更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尽 管 / 实际上是 不过 而 所 以 B 即 使 然而 / 的确 因 此 而 C 虽 然 但 这是因为 此外 / 从 而 D 确 实 可是 可能是 还因为 导 致 /
①②③④⑤⑥ 尽管 实际上是 不过 而 所以 即使 然而 的确 因此 而 C 虽然 这是因为 此外 从而 D 确实 可是 可能是 还因为 导致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水是生命的源泉,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只有地球拥有水源。假如地球上没 有水,①。那么,②?这一直是个有争论的学术问题。比较典型的 说法是,地球诞生之初就有水,那时大气或地表中的氢与氧化合成水分子,逐步 积累形成现在的海洋。其他八个行星即使有“天水”降落,但由于其自身物理环 境不匹配,要么太热要么引力场太弱,因此③ 17.下图是某酒店举办店庆晚会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尽管 / 实际上是 不过 而 所以 B 即使 然而 / 的确 因此 而 C 虽然 但 这是因为 此外 / 从而 D 确实 可是 可能是 还因为 导致 /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水是生命的源泉,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只有地球拥有水源。假如地球上没 有水, ① 。那么, ② ?这一直是个有争论的学术问题。比较典型的 说法是,地球诞生之初就有水,那时大气或地表中的氢与氧化合成水分子,逐步 积累形成现在的海洋。其他八个行星即使有“天水”降落,但由于其自身物理环 境不匹配,要么太热要么引力场太弱,因此 ③ 。 17.下图是某酒店举办店庆晚会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6 分)
事幕,广告 店晚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北有一位建筑商叫林正家,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但多年来事业 不仅没有起色,最后还以破产告终。述茫之际,他看到一篇采访李泽楷的文章 记者问李泽楷:“你的父亲李嘉诚究竟教会了你怎样的赚钱秘诀?”李泽楷说: “父亲从没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李泽楷又说: “父亲叮嘱过,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们李家拿 六分就可以了。”这段话如电光石火般击中林正家的心灵,后来,他以一万元为 本金,再战商场,最终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台北有一位建筑商叫林正家,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但多年来事业 不仅没有起色,最后还以破产告终。述茫之际,他看到一篇采访李泽楷的文章, 记者问李泽楷:“你的父亲李嘉诚究竟教会了你怎样的赚钱秘诀?”李泽楷说: “父亲从没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李泽楷又说: “父亲叮嘱过,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们李家拿 六分就可以了。”这段话如电光石火般击中林正家的心灵,后来,他以一万元为 本金,再战商场,最终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