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与应用实务》实训任务书 一、实训任务 1.建立一个简单的100Base-TX计算机网络。 (1)用交换机与各工作站的网卡通过双绞线进行连接。 (②)检查你的微机上是否安装了网络通信协议并进行协议配置, (3)用Ping命令做连通性实训。 (④)通过使用网络标识和网上邻居查阅网络连接和配置情况。 (⑤)进行网络资源共享的设置, 2.实现跨交换机(二层)VLAN互访。 (I)将二台交换机上的端口分别设置成两个独立的LAN (②)将两台交换机分别连接计算机。 (③)测试同一台交换机上连接的计算机是否能互访,能则正确。 (4)测试不同交换机上连接的计算机是否能互访,否则正确。 (⑤)把两台交换机的ethernet0/24口互连,并把两个端口的工作模式设 置为Trunk,实现跨交换机的VLAN互访。 3.网络高级应用——NAT。 (I)以Administrator管理员身份进入服务器,打开路由设置。 (②)进入“路由和远程访问”控制台,选择“配置并启用路由和远程访问”。 (3)让服务器作为共享上网服务器,在配置向导界面选择“Internet连 接服务器”,再选择NAT路由服务器。 (④)在控制台看到“网络地址转换(NT)”,里面定义了内部连接和外部 连接的接口,查看属性看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接口。 (⑤)根据给出的网络拓扑图,通过配置静态路由表来实现路由器的互连。 4.路由器配置。 (I)将PC机的COwM1口通过控制台电缆与路由器的Console端口相连。 (2)配置enable口令和主机名 (3)配置路由器以太网接口
《网络技术与应用实务》实训任务书 一、实训任务 1. 建立一个简单的 100Base-TX 计算机网络。 (1) 用交换机与各工作站的网卡通过双绞线进行连接。 (2) 检查你的微机上是否安装了网络通信协议并进行协议配置。 (3) 用 Ping 命令做连通性实训。 (4) 通过使用网络标识和网上邻居查阅网络连接和配置情况。 (5) 进行网络资源共享的设置。 2. 实现跨交换机(二层) VLAN 互访。 (1) 将二台交换机上的端口分别设置成两个独立的 VLAN。 (2) 将两台交换机分别连接计算机。 (3) 测试同一台交换机上连接的计算机是否能互访,能则正确。 (4) 测试不同交换机上连接的计算机是否能互访,否则正确。 (5) 把两台交换机的 ethernet0/24 口互连,并把两个端口的工作模式设 置为 Trunk,实现跨交换机的 VLAN 互访。 3. 网络高级应用——NAT 。 (1) 以 Administrator 管理员身份进入服务器,打开路由设置。 (2) 进入“路由和远程访问”控制台,选择“配置并启用路由和远程访问”。 (3) 让服务器作为共享上网服务器,在配置向导界面选择 “Internet 连 接服务器 ”,再选择 NAT 路由服务器。 (4) 在控制台看到“网络地址转换 (NAT)”,里面定义了内部连接和外部 连接的接口,查看属性看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接口。 (5) 根据给出的网络拓扑图,通过配置静态路由表来实现路由器的互连。 4. 路由器配置。 (1) 将 PC 机的 COM1 口通过控制台电缆与路由器的 Console 端口相连。 (2) 配置 enable 口令和主机名。 (3) 配置路由器以太网接口
(4)配置静态路由。 (⑤)实现多台计算机通过NAT路由服务器共享上网。 5.绘制学校总体网络拓扑简图。 (①)根据教师的提示并结合课间及课余时间对学校网络分布作好调研。 (2)搜索相关的绘图软件并下载安装。 (③)上网查找网络设备的型号及功能。 (④)先用手绘画出草图,再用软件绘图。 二、实训要求: 对实训中的任务,同学们应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训结束,每位学生都 应交软盘一张和实训报告(总结)一份。其中软盘保存绘制的学校网络拓扑图。 学生上交的实训报告,须用学校专用的实训报告纸,实训报告内容要求 如下: (1)实训名称、目的、器材: (2)实训的内容,要求写清楚过程: (3)实训所达成的结果 (4)硬件连接原理图: (5)实训总结体会。 3.实训每完成一题后,必须经实训指导教师检查、考核(答辩)、登记 后方有效
(4) 配置静态路由。 (5) 实现多台计算机通过 NAT 路由服务器共享上网。 5. 绘制学校总体网络拓扑简图。 (1) 根据教师的提示并结合课间及课余时间对学校网络分布作好调研。 (2) 搜索相关的绘图软件并下载安装。 (3) 上网查找网络设备的型号及功能。 (4) 先用手绘画出草图,再用软件绘图。 二、实训要求: 对实训中的任务,同学们应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训结束,每位学生都 应交软盘一张和实训报告(总结)一份。其中软盘保存绘制的学校网络拓扑图。 学生上交的实训报告,须用学校专用的实训报告纸,实训报告内容要求 如下: (1)实训名称、目的、器材; (2)实训的内容,要求写清楚过程; (3)实训所达成的结果; (4)硬件连接原理图; (5)实训总结体会。 3.实训每完成一题后,必须经实训指导教师检查、考核(答辩)、登记 后方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