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 第1页 课程:《网络技术与应用实务》学年第一一学期第 教学内容 备注 课次 授课日期第1周第1次课学时数■ 2 教学目标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理解 2、网络的分类 教学难点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理解 1、教学思路:通过互动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得出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定义:通过 对身边事物的感知,结合定义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 教学方法:以互动提问的方式以及引导的方式引入基本定义和概念 教学设计 讨论问题1:你认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什么样? 讨论问题2:你觉得校园网的覆盖范围大概是多大? 采用集体讨论方式。 3、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进行讲授。 教学内容 问题引入: 1、问题1:你认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什么样? 2、问题2:你觉得校园网的覆盖范围大概是多大? S1.1计算机网络的基木概念 (参考教程P1-5)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计算机集合,计算机间可以借助通信 线路传递信总,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 1、叙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2、定义关健字:独立功能、通信线路、资源 二、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1、计算机网络建立在通信网络的基础之上 2、资源共享、在线通信 三、计算机网络应用举例 1、共享打印机等各种硬件设备 2、共享数据资源 3、共享应用程序 四、计算机网络分类 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通常利用公用网络进行组建 2、城域网(MAN 覆盖的地理范围:几十千米之内。 3、局域网(LAN) 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范围(如实验室内、大楼内、校园内):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 第1页 课程:《网络技术与应用实务》 学年 第 _ _ 学期 第 周 月 日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课 次 1 授课日期 第 1 周第 1 次课 学时数 2 教学目标 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理解 2、网络的分类 教学难点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理解 教学设计 1、 教学思路:通过互动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得出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定义;通过 对身边事物的感知,结合定义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 教学方法:以互动提问的方式以及引导的方式引入基本定义和概念 讨论问题 1:你认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什么样? 讨论问题 2:你觉得校园网的覆盖范围大概是多大? 采用集体讨论方式。 3、 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进行讲授。 教 学 内 容 问题引入: 1、问题 1:你认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什么样? 2、问题 2:你觉得校园网的覆盖范围大概是多大?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参考教程 P1-5) 一、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计算机集合,计算机间可以借助通信 线路传递信息,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 1、叙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2、定义关键字:独立功能、通信线路、资源 二、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1、计算机网络建立在通信网络的基础之上 2、资源共享、在线通信 三、计算机网络应用举例 1、共享打印机等各种硬件设备 2、共享数据资源 3、共享应用程序 四、计算机网络分类 1、 广域网(WAN) 覆盖的地理范围: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通常利用公用网络进行组建。 2、 城域网(MAN) 覆盖的地理范围:几十千米之内。 3、局域网(LAN) 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范围(如实验室内、大楼内、校园内);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 第2页 课程:《网络技术与应用实务》学年第学期第周 教学内 容 备注 域网。 小结 1、计算机网铬的构成要件:资源共享、信息通信。 2、计算机网络按覆盖范用分成三种类别。 思考题及作业 思考题:1、计算机网络的其它分类标准和内容? 作业题:P15_1(1):P16_1(3) 1、对于某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细节不能很快理解,应结合实际更细化分析: 教学反馈 2、对于一些计算机网络英文简称难于记忆。 解决办法:应在后续的教学中强化讲解相关内容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 第2页 课程:《网络技术与应用实务》 学年 第 _ _ 学期 第 周 月 日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域网。 小 结 1、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要件:资源共享、信息通信。 2、计算机网络按覆盖范围分成三种类别。 思考题及作业 思考题:1、计算机网络的其它分类标准和内容? 作业题:P15_1_(1); P16_1_(3) 教学反馈 1、 对于某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细节不能很快理解,应结合实际更细化分析; 2、 对于一些计算机网络英文简称难于记忆。 解决办法:应在后续的教学中强化讲解相关内容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 第3页 课程:_《网络技术与应用实务》学年第一学期第 教学内容 备注 课次 2 授课日期第1周第2次课学时数工 2 1、1S0/0SI参考模型的结构 教学目标 2、0SI各层主要功能 3 数据的封装与传递 4、TCP/IP体系结构 教学重点 1、IS0/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和各层功能 ).Tp/Tp体系结物 1 教学难点 IS0/0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和各层功能 4、教学思路:结合“图1.5”分析IS0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和数据传输单位,继而深入分 教学设计 析各层的功能特点:并以对比方式引入TCP/IP体系结构的层次和特点。 5、 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例,分析讲解基本结构特点。 6、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室进行演示讲授。 教学内容 知识回顾: 1、网络分层的主要意义? 2、为什么要把网络进行分层? 问题提出: 讨论问题1:如何分层,以什么标准进行? S1.3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一、协议的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中存在有多种协议 2、协议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避免重复工作,每个协议应该处理没有被其他协议处理过的通信问题:协议之间可以共享数据 和信 、协议的组成 I)语义(Semantics):“讲什么”控制信息的内容,需要做出的动作及响应 数据编码等: 网络的是 结拔 次烈分的、复杂的向愿划分成若干牧小的、简单的问医, 层次划分的原则 层内功能女 层间耦合松散 、层次结构的优越性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 第3页 课程:《网络技术与应用实务》 学年 第 _ _ 学期 第 周 月 日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课 次 2 授课日期 第 1 周第 2 次课 学时数 2 教学目标 1、 ISO/OSI 参考模型的结构 2、 OSI 各层主要功能 3、 数据的封装与传递 4、 TCP/IP 体系结构 教学重点 1、ISO/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和各层功能 2、TCP/IP 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 1、ISO/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和各层功能 教学设计 4、 教学思路:结合“图 1.5”分析 ISO 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和数据传输单位,继而深入分 析各层的功能特点;并以对比方式引入 TCP/IP 体系结构的层次和特点。 5、 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例,分析讲解基本结构特点。 6、 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室进行演示讲授。 教 学 内 容 知识回顾: 1、 网络分层的主要意义? 2、 为什么要把网络进行分层? 问题提出: 讨论问题 1:如何分层,以什么标准进行? §1.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一、协议的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中存在有多种协议 2、协议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避免重复工作,每个协议应该处理没有被其他协议处理过的通信问题;协议之间可以共享数据 和信息. 3、协议的组成 (1)语义(Semantics):“讲什么”;控制信息的内容,需要做出的动作及响应; (2)语法(Syntax): “怎么讲”;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数据编码等; (3)时序(Timing): “序速控”;事件先后顺序和速度匹配。 4、常见的几种协议 (1)IPX/SPX (2)NetBEUI 二、网络的层次结构 1、 层次划分的目的 将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 2、 层次划分的原则 层内功能内聚 层间耦合松散 3、 层次结构的优越性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 第4页 课程:_《网络技术与应用实务》学年第 学期第 周 教学内 容 备注 一、IS0/0SI参考棋型 10S老横刑结杓 3、1S0/05I的7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 风络应用 表示层 ,数据表示 会话层 、互连主机通信 传输层 。州到端莲接 网络层 。早止与路由 链路层 →楼入介质 物理层 二进制传输 40S1参考模型的基本思想 二、0SI各层的主要功能(作用、信息单位等) 1、物理层:实现机械、电器、接口等性能: 进制数据流 组或 拉:数据 4传输层 到端 1日 生及沂 控:报文 实现信进 应用原 ,直接通信 信 完器 数据传递与流动过程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 第4页 课程:《网络技术与应用实务》 学年 第 _ _ 学期 第 周 月 日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 (2)灵活性好 (3)每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实现技术 (4)易于实现和维护 (5)有利于网络标准化 4、网络分层实施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将网络分为七层,即物理层( Phisical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网络层 (Network) 、 传 送 层 (Transport) 、 对 话 层 (Session) 、 表 示 层 (Presentation) 和 应 用 层 (Application)。 一、ISO/OSI 参考模型 1、OSI 参考模型结构 2、OSI 参考模型定义的主要内容 (1)信息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 (2)各层的功能和架构 3、ISO/OSI 的 7 层参考模型 4、OSI 参考模型的基本思想 二、OSI 各层的主要功能(作用、信息单位等) 1、物理层:实现机械、电器、接口等性能;二进制数据流 2、数据链路层:实现数据的无差错传输和流控;数据帧 3、网络层:实现路由选择和流控;分组或分包 4、传输层:实现端到端通信的可靠性及流控;报文 5、会话层:主机通信进程之间的建立;报文 6、表示层:实现不同数据格式的互访;报文 7、应用层:实现不同网络服务;报文 三、直接通信与虚通信 1、 完整的 OSI 数据传递与流动过程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 第5页 课程:_《网络技术与应用实务》学年第一学期第 周 教学内容 备注 节点A 节点B 应用 应用层 表示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会话层 传输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层 链路层 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传价质 四、TCP/IP体系结构 1、主要特点 2、TCP/IP分层体系结构 3、TCP/IP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4、TCP/IP体系结构中各层的功能 5、TCP/IP协议栈 6、0SI与TCP的简单比较: (1)层数不一样 (2)服务、接口区分? (5)流行程度? 1、IS0/0SI参考模型的结构、功能、特点 小结 2、TCP/IP参考模型的结构、功能、特点 3、两种参考模型对比 思考愿及作业作业题:P151(②):P162 对于IS0参考模型各层功能的理解较难: 教学反馈 4、对于参考模型各层对应的网络设备和信息单元较难掌掘,易混淆: 5、对于两种参考模型的区别难于记忆。 解决办法:应在后续的教学中将有计划的强化记忆,并安排适当练习强化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 第5页 课程:《网络技术与应用实务》 学年 第 _ _ 学期 第 周 月 日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四、TCP/IP 体系结构 1、主要特点 2、TCP/IP 分层体系结构 3、TCP/IP 体系结构与 OSI 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4、TCP/IP 体系结构中各层的功能 5、TCP/IP 协议栈 6、OSI 与 TCP 的简单比较: (1)层数不一样 (2)服务、接口区分? (3)协议、模型的先后顺序? (4)服务类型? (5)流行程度? 小 结 1、ISO/OSI 参考模型的结构、功能、特点 2、TCP/IP 参考模型的结构、功能、特点 3、两种参考模型对比 思考题及作业 作业题:P15_1_(2);P16_2 教学反馈 3、 对于 ISO 参考模型各层功能的理解较难; 4、 对于参考模型各层对应的网络设备和信息单元较难掌握,易混淆; 5、 对于两种参考模型的区别难于记忆。 解决办法:应在后续的教学中将有计划的强化记忆,并安排适当练习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