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学院 2007年春季 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班级0305 主讲教师梅延玲辅导教师梅延玲 课内课内总学时48(不含复习考试)每周4学时 学时课内讲授 48 学时实验实训)学时 课外总学时 课外 讨论学时讲座学时社会调查 学时 见参观学时影视学时其它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7年3月3日 系主任签字 2007年3月3日 单位(盖章) 2007年3月3日
湖 北 民 族 学 院 2007 年 春 季 授 课 计 划 课程名称 电磁场与电磁波 班 级 0305 主讲教师 梅 延 玲 辅导教师 梅 延 玲 课内 学时 课内总学时 48 (不含复习考试) 每周 4 学时 课内讲授 48 学时 实验(实训) 学时 课外 学时 课外总学时 讨论 学时 讲座 学时 社会调查 学时 见习、参观 学时 影视 学时 其 它 学时 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 2007 年 3 月 3 日 系 主 任 签 字___________ 2007 年 3 月 3 日 单 位(盖章)___________ 2007 年 3 月 3 日
授课计划说明 教学大纲:名称、编写者《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工程学院 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电磁场与电磁波》,谢处方,1980年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宏观电磁场的基本属性和运动规律 2、掌握宏观电磁场问题的基本求解方法 3、了解宏观电磁场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其原理 4、训练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科学方法 5、培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为后继课程打下基础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措施: 注重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到 教学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电子信息新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方法和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有效促进学 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数学要求髙、公式多、物理概念抽象、理论难 以掌握、学习时易畏难等特点,该课程拟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运 用,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难懂的公式物理化,知识的掌握系统化,理论基础与实 际应用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素养,启迪学生创新思 想,促进学生知识拓展应用能力的提高。拟采取“一页纸开卷”考试方式,通过考 试形式的改革,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公式而淡化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目的,促进学 生在课程集中学习的最后考前复习阶段,强化建立系统化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学习 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提炼、总结和归纳能力 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1、《电动力学》,郭硕鸿,(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磁场理论基础》,王蔷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备注: 1、授课计划一式3份,一份教师自存,一份交院、部教学科存档,一份交教务处备案 2、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同一门课程,有多个班,由教研室组织讨论后一位主讲教师 主笔形成该门课程的授课计划 3、同一门课程,同一份授课计划有多位教师分章节讲授者,在授课计划中要注明各自
授课计划说明 教学大纲:名称、编写者 《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工程学院 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电磁场与电磁波》,谢处方,1980 年 1 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1、 掌握宏观电磁场的基本属性和运动规律 2、掌握宏观电磁场问题的基本求解方法 3、了解宏观电磁场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其原理 4、训练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科学方法 5、培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为后继课程打下基础。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措施: 注重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到 教学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电子信息新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方法和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有效促进学 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数学要求高、公式多、物理概念抽象、理论难 以掌握、学习时易畏难等特点,该课程拟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运 用,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难懂的公式物理化,知识的掌握系统化,理论基础与实 际应用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素养,启迪学生创新思 想,促进学生知识拓展应用能力的提高。拟采取“一页纸开卷”考试方式,通过考 试形式的改革,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公式而淡化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目的,促进学 生在课程集中学习的最后考前复习阶段,强化建立系统化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学习 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提炼、总结和归纳能力。 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1、《电动力学》,郭硕鸿,(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磁场理论基础》,王蔷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备注: 1、授课计划一式 3 份,一份教师自存,一份交院、部教学科存档,一份交教务处备案; 2、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同一门课程,有多个班,由教研室组织讨论后一位主讲教师 主笔形成该门课程的授课计划; 3、同一门课程,同一份授课计划有多位教师分章节讲授者,在授课计划中要注明各自
所讲授的章节、学时 周 讲实 授课内容 授验作业数量 次 (以课时单元填写) 学学|玻含实 章节绪论 名称|第一章矢量分析 主要1、电磁场的应用与发展2、学习目标及要求 内容3、矢量代数 重点矢量的表示 2 难点 章节第一章矢量分析 名称 主要1、正交坐标系 内容2、标量场的梯度 重点|标量的梯度 难点方向导数的定义 章节第一章矢量分析 名称1、矢量的环流旋度2、矢量的通量散度 主要3、亥姆霍兹定理 内容 重点高斯定理矢量的旋度 难点 散度的定义 第二章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名称 主要1、电磁场的源量2、电荷守恒定律3、库仑定律 内容 重点电流连续性方程 难点 各种带电体的电场分布 章节第二章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名称1、电场强度 主要2、安培力定理3、磁感应强度 内容 重点电磁场的性质 难点 电流间的作用力 章节第二章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名称 主要1、电介质的极化2、电位移矢量3、介质中的高 内容斯定理4、边界条件 重点 电位移矢量本构方程电位移矢量的物理含义 难点介质的极化特性
所讲授的章节、学时。 周 次 授 课 内 容 (以课时单元填写) 讲 授 学 时 实 验 学 时 作业数量 (或含实 验报告) 1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绪论 第一章 矢量分析 1、电磁场的应用与发展2、学习目标及要求 3、矢量代数 矢量的表示 2 4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一章 矢量分析 1、正交坐标系 2、标量场的梯度 标量的梯度 方向导数的定义 2 2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一章 矢量分析 1、矢量的环流 旋度 2、矢量的通量 散度 3、亥姆霍兹定理 高斯定理 矢量的旋度 散度的定义 2 4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二章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1、 电磁场的源量 2、电荷守恒定律 3、库仑定律 电流连续性方程 各种带电体的电场分布 2 3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二章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1、电场强度 2、 安培力定理 3、磁感应强度 电磁场的性质 电流间的作用力 2 4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二章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1、电介质的极化 2、电位移矢量 3、 介质中的高 斯定理 4、边界条件 电位移矢量 本构方程电位移矢量的物理含义 介质的极化特性 2
章节 名称第二章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主要|1、物质的磁化现象2、磁介质中的磁场 重点磁化强度 难点 章节第二章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名称 主要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位移电流 重点感应电场位移电流 难点位移电流的本质 章节第二章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2 名称|1、麦克斯韦方程2、时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主要 内容 重点方程的形式边界条件 难点 第三章静态电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 章节1.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方程2、电位函数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场方程的微分形式 难点电位参考点的选取 名称 第三章静态电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 主要 内容|1、泊松方程,拉普拉斯方程 重点基本方程能量密度 难点 章节第三章静态电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 2 名称|1、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2、矢量磁位 主要 内容 重点场方程的建立 难点利用矢量磁位计算场分布 章节 名称第三章静态电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 8主要1、磁场的边界条件2、电感3、磁场能量 内容 重点边界条件能量密度 难点
4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二章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1、物质的磁化现象2、磁介质中的磁场 磁化强度 2 4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二章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位移电流 感应电场 位移电流 位移电流的本质 2 6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二章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1、麦克斯韦方程2、时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方程的形式 边界条件 2 4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三章 静态电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 1.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方程 2、电位函数 场方程的微分形式 电位参考点的选取 2 7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三章 静态电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 1、泊松方程2、拉普拉斯方程 基本方程 能量密度 2 4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三章 静态电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 1、 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 2、、矢量磁位 场方程的建立 利用矢量磁位计算场分布 2 8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三章 静态电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 1、、磁场的边界条件2、电感3、磁场能量 边界条件 能量密度 2
章节第三章静态电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 名称|1、边值问题唯一性 主要 内容2、分离变量法 重点分离变量法 难点不同坐标系中的分离变量 章节|第三章静态电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 名称|1、镜像法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镜像电荷的选取 章节第四章时变电磁场 名称 主要1、波动方程2、电磁场的位函数、3坡印廷定理和 4 内容坡印廷矢量 重点能流密度的定义 难点|能流密度性质 章节第四章时变电磁场 名称 主要|1、亥姆霍兹方程2、平均坡印廷矢量 重点平均能流密度的含义 难点方程的复数形式 10 章节第五章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中的传播 名称 内容1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 重点波的传输特性 难点 章节第五章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中的传插 2 名称 主要1、波的极化 重点波的极化特性 难点波的不同极化方式 章节第五章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中的传播 名称 主要/1、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相速与群速 内容 重点不同导电媒质中波的传输特性 难点色散现象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三章 静态电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 1、边值问题唯一性 2、分离变量法 分离变量法 不同坐标系中的分离变量 2 4 9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三章 静态电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 1、镜像法 镜像电荷的选取 2 4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四章 时变电磁场 1、波动方程 2、电磁场的位函数、 3坡印廷定理和 坡印廷矢量 能流密度的定义 能流密度性质 2 10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四章 时变电磁场 1、亥姆霍兹方程2、 平均坡印廷矢量 平均能流密度的含义 方程的复数形式 2 章节 4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五章 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中的传播 1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 波的传输特性 2 11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五章 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中的传播 1、波的极化 波的极化特性 波的不同极化方式 2 章节 4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五章 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中的传播 1、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相速与群速 不同导电媒质中波的传输特性 色散现象 2
章节第六章均匀平面波的反射 名称 主要 内容1、均匀平面波分界平面的垂直入射 重点 难点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合成 12 章节第七章导行电磁波 名称|1、沿均匀导波装置传播的波2、矩形波导 主要 内容 重点TEM波的特性矩形波导中各种模式的截止波长 难点矩形波导中场量分布 章节第八章导行电磁波 2 名称 主要 内容|1、矩形波导中的T0波2、谐振腔 重点TE10波的传输特性 难点波导壁上电荷与电流的分布 13节第八章导行电磁波 名称 主要1、传输线方程极其解2、传输线上波的传输特性参 内容 数3、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重点传输特性参数工作状态 难点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章节 名称 主要 14内容 复习考试 重点 难点
12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六章 均匀平面波的反射 1、 均匀平面波分界平面的垂直入射 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合成 2 4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七章导行电磁波 1、沿均匀导波装置传播的波2、矩形波导 TEM波的特性 矩形波导中各种模式的截止波长 矩形波导中场量分布 2 13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八章 导行电磁波 1、矩形波导中的TE10波 2、谐振腔 TE10波的传输特性 波导壁上电荷与电流的分布 2 章节 4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第八章 导行电磁波 1、 传输线方程极其解 2、传输线上波的传输特性参 数 3、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传输特性参数 工作状态 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2 14 章节 名称 主要 内容 重点 难点 复 习 考 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