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文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崇高/作祟殷红/赝品调适/调和 B.傍晚/滂沱赈灾/诤言湖泊/停泊 C.韬略/滔天砧板/嗔怪如法炮制/炮火连天 D.瞥见/蹩脚悚然/耸立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参考答案:B。B: bang pang;zhen, zheng;po,bo;A、cong,sui;yan-四 声;tiao;C:tao; zhen chen;pao,二四声;D:pie,bie;song, al, yI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 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 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 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 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阳春白雪 通常C.迥异D.高高在上 参考答案:D,形容领导者脱离群众,不深入实际。也指所处高、地位高。在这题中其实也不 能算错,与后面的知心朋友对比。“通常”用在此题中,欠妥,它表示的是人的认识的普遍性 和一般情况,而这里指的是数量(“陈列”),应该用副词“大多”为好!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 列新车上线运营 B.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 为已有明确规定。 c.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 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D.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 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 参考答案:B。A缓解…短期,一时。D关于的禁令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 过度的欲望 ,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但对自然界造 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 ,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 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 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 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是人类的观念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 文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崇.高/作祟. 殷.红/赝.品 调.适/调.和 B.傍.晚/滂.沱 赈.灾/诤.言 湖泊./停泊. C.韬.略/滔.天 砧.板/嗔.怪 如法炮.制/炮.火连天 D.瞥.见/蹩.脚 悚.然/耸.立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高考试题库 ..... 参 考 答 案 : B 。 B:bang,pang;zhen,zheng;po,bo; A 、 cong,sui;yan 一 四 声;tiao;C:tao;zhen,chen;pao,二四声;D:pie,bie;song,ai,yi.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 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 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 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 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A.阳春白雪 B.通常 C.迥异 D.高高在上 参考答案:D, 形容领导者脱离群众,不深入实际。 也指所处高、地位高。在这题中其实也不 能算错,与后面的知心朋友对比。“通常”用在此题中,欠妥,它表示的是人的认识的普遍性 和一般情况,而这里指的是数量(“陈列”),应该用副词“大多”为好!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 列新车上线运营。 B.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 为已有明确规定。 c.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 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D.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 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 参考答案:B。A,缓解……C 短期,一时。D,关于……的禁令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 过度的欲望, 。 ,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 。但对自然界造 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 , 。 ,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 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 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 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是人类的观念 高考试题库 .....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
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⑤以至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 A.④①⑤②⑥③B.④③⑤⑥②①C.⑤①④⑥②③D.⑤③④②⑥① 参考答案:D,注意“生产能力的增强”对应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 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 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 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 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 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 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λ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 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 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岀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 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 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 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吏白 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推:追究 C.不痛绳之绳:捆绑 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 参考答案:G约束制裁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议以咏首荐若以一部校故 B.咏引前事为言为乡里所称 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D.饥者八九求霖者三十年 参考答案:0。A把;因为。B,的,宾语前置词;被0,顺承D的人;停顿或判断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参考答案:A
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⑤以至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 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③⑤⑥②① 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③④②⑥① 参考答案:D,注意“生产能力的增强”对应⑤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 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 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 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 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 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 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 田里。高考试题库 .....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 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 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 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 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 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 第: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 推:追究 C.不痛绳之 绳:捆绑 D.复命知益州 知:掌管 参考答案:C 约束 制裁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议以.咏首荐 若以.一部校故 B.咏引前事为.言 为.乡里所称 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D.饥者.八九 求霖者.三十年 参考答案:C。A 把;因为。B,的,宾语前置词;被 C,顺承 D……的人;停顿或判断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参考答案:A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参考答案:G“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盜,则为患深矣。(4分) ②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 参考答案:①这些人如果不能用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集起来成 为盗寇,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息。②傅先生是天下很有才德的人,我尚且没有机会和他成 为朋友,你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敢直呼他的名。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参考谷案: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罩为官;咏以言激上官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 般);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遂敦勉就举;求傅幂。题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干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舂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 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参考答案:①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用典、对偶的手法委婉储蓄的 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 ②修禊热闹场景,清明时节的祭祀,都因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异地而不能参加,增添愁绪 夜不能寐,江畔独步折柳,更又回想亲人苏堤“折柳”送别之场景,更添思乡之愁苦,也就 令人愁眉不展了。 (1)子曰:“知者不惑, 。”(《论语》)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李密《陈情表》) 江月年年望相似。_,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1、仁者不忧,勇者不惧2、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3、人生代代无穷己,不知江 月待何人,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逻辑的方法、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读书要能应用思想方 法,才不会做书本的奴隶。以下讨论怎样用思想的方法来读书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参考答案:C “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4 分) ②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 分) 参考答案:①这些人如果不能用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集起来成 为盗寇,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患。②傅先生是天下很有才德的人,我尚且没有机会和他成 为朋友,你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敢直呼他的名。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 分) 高考.. 参考答案: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官;咏以言激上官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一 般);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遂敦勉就举;求傅霖。题库.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 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 分)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参考答案:①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用典、对偶的手法委婉储蓄的 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 ②修禊热闹场景,清明时节的祭祀,都因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异地而不能参加,增添愁绪, 夜不能寐,江畔独步折柳,更又回想亲人苏堤“折柳”送别之场景,更添思乡之愁苦,也就 令人愁眉不展了。 (1)子曰:“知者不惑, , 。”(《论语》)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李密《陈情表》) (3) ,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 ,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1、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3、人生代代无穷己,不知江 月待何人,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逻辑的方法、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读书要能应用思想方 法,才不会做书本的奴隶。以下讨论怎样用思想的方法来读书
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硏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 人生的事实。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法要 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必定要这种知识才够得上称为科学知识。逻辑方法与数 学方法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 譬如,有一个三角形于此,数学不问此三角形有何用处,不问此三角形是谁画的,更不问画 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数学只求证明三角之和必等于两直角,这是三角形的本性或 本质,是一条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扫 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应用逻辑方法来读 书,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如是就可以判断书的学术价值的高下。同时 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握一书的本质或精义,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了解此书的内容。 体验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体验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要虚 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 或概括。此种方法,用来体察人生,欣赏艺术,硏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创造,特别适用。朱子 所说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沉潜玩索”,都是体验的方法。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使 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欣赏艺术的态度去 读书,从中感觉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读同代人的书当成与作者交流思想、沟通学 术文化的途径。把读古书当作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古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 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 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 所谓玄思的方法,最简易地讲来,可以称为“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只 知全体,不知部分,则陷于空洞。只知部分,不知全体,则陷于支窝琐碎。必由全体以观部 分,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起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才可以见得 部分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而不致执著一偏。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物,而达到 豁然贯通的境界。他又能由太极之理、宇宙之全,而观一事一物之理,而发现本末精粗,条 理井然,“枝枝相对,叶叶相当″。用此方法读书,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譬如:读篇 文字,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就是由部分观全体之法;由全篇文字的主旨,以解释 字一句应有的含义,便是由全体观部分之法。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 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 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此种玄思的方法,认为著作、思想、世界都是一有机体,有如常山之 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故读书,了解思想,把握世界,须用以全体观部分、以部分 观全体的方法。 总之,要从读书里求得真实学问,须有严格的方法,以逐渐养成硏读伟大著作的勇气与 能力 (改编自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 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特点 B.体验法要虚心忘我,观察事物的外表,以理解其意义与价值
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 人生的事实。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法要 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必定要这种知识才够得上称为科学知识。逻辑方法与数 学方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 譬如,有一个三角形于此,数学不问此三角形有何用处,不问此三角形是谁画的,更不问画 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数学只求证明三角之和必等于两直角,这是三角形的本性或 本质,是一条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扫 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应用逻辑方法来读 书,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如是就可以判断书的学术价值的高下。同时, 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握一书的本质或精义,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了解此书的内容。 体验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体验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要虚 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 或概括。此种方法,用来体察人生,欣赏艺术,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创造,特别适用。朱子 所说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沉潜玩索”,都是体验的方法。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使 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欣赏艺术的态度去 读书,从中感觉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读同代人的书当成与作者交流思想、沟通学 术文化的途径。把读古书当作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古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 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 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 所谓玄思的方法,最简易地讲来,可以称为“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只 知全体,不知部分,则陷于空洞。只知部分,不知全体,则陷于支离琐碎。必由全体以观部 分,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起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才可以见得 部分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而不致执著一偏。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达到 豁然贯通的境界。他又能由太极之理、宇宙之全,而观一事一物之理,而发现本末精粗,条 理井然,“枝枝相对,叶叶相当”。用此方法读书,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譬如:读一篇 文字,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就是由部分观全体之法;由全篇文字的主旨,以解释 一字一句应有的含义,便是由全体观部分之法。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 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 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此种玄思的方法,认为著作、思想、世界都是一有机体,有如常山之 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故读书,了解思想,把握世界,须用以全体观部分、以部分 观全体的方法。高考试题库 ..... 总之,要从读书里求得真实学问,须有严格的方法,以逐渐养成研读伟大著作的勇气与 能力。 (改编自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 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 分) A.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特点。 B.体验法要虚心忘我,观察事物的外表,以理解其意义与价值
C.审美、欣赏艺术要放弃主观成见,站在作者的立场,赞同作者的观点。 D.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 E.朱子既观察事物的部分,也观察事物的整体,避免了学问上的空洞与琐碎。 参考答案:DE 13.关于应用思想方法来读书,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读书不会应用思想的方法,就会让自己成为书本的奴隶,所以思想的方法很重要。 B.应用逻辑的方法来读书,要充分运用理智,把握书的精髓,确定其学术价值的高低 C.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要求静心诚意,把书的作者当作朋友,把握作者的真意。 D.应用玄思的方法来读书,必须先把握全书要旨,然后再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节 参考答案:D 14.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参考答案:1、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 2、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相同点,扫除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 必然的本质。(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追求一种有普 遍性、必然性的真理。)用种种理智的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精义。 15.国学大师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同时,他又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 考察唐代“宫市”弊政。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 参考答案:1、体验方法: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 心得 2、玄思的方法:“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休”之法。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 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 一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 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过岭 师陀 我不曾骑过马,对于“马性”是不大了解的。现在巧得很,一匹马立在暮色苍茫的道上 只等我骑上去。它不停地摆耳蹬蹄,想是已经饿得发慌。然而要骑上去,便觉得欠一点勇气, —就是说“欠一点”吧。虽然不晓得“马上威风”,但关于马的传说是知道一点的。我生长 的地方有一句话,道是:“一马三分龙。”马似乎又有几分神性了,但只说有“三分”,可见并 不是龙。我既不憎马也不敬马。 据说马的脾气很大,性子也很暴烈。而望望前面的山,也颇有几分神秘意味。要走上去 的一面,正背着阳光,显得非常晦暗。上到山顶约有五六里路的样子。山路颇险,倘一个不 留神,岂但“翻身落马”,且要“落山”,将有性命之虞。所以作起“一鞭残照里”的诗句并 不难,难的倒是骑上去,又如何来那么一鞭,何况从没有骑过马的呢?这时凭空想起不如骑 马阅兵了,那定然有一名“马童”将马带牢,绝不听其发脾气:这气派倒是在画报上看见过。 来接的朋友同随从都已到齐,在马上扬鞭催促了。不便再磨延,即耸身跨上鞍桥。还好, 它并不如我曾料想的那般凶刁,在人将骑与未骑稳之际猛地向前一撞。我一面暗自感谢马, 面感谢马的主人。 这马几时也清高起来了?”我说
C.审美、欣赏艺术要放弃主观成见,站在作者的立场,赞同作者的观点。 D.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 E.朱子既观察事物的部分,也观察事物的整体,避免了学问上的空洞与琐碎。 参考答案:DE 13.关于应用思想方法来读书,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读书不会应用思想的方法,就会让自己成为书本的奴隶,所以思想的方法很重要。 B.应用逻辑的方法来读书,要充分运用理智,把握书的精髓,确定其学术价值的高低。 c.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要求静心诚意,把书的作者当作朋友,把握作者的真意。 D.应用玄思的方法来读书,必须先把握全书要旨,然后再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节。 参考答案:D 14.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4 分) 参考答案:1、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 2、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相同点,扫除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 必然的本质。(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追求一种有普 遍性、必然性的真理。)用种种理智的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精义。 15.国学大师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同时,他又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 考察唐代“宫市”弊政。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4 分) 参考答案:1、体验方法: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 心得。 2、玄思的方法:“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休”之法。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 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 一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l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 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小题。 过岭 师陀 我不曾骑过马,对于“马性”是不大了解的。现在巧得很,一匹马立在暮色苍茫的道上, 只等我骑上去。它不停地摆耳蹬蹄,想是已经饿得发慌。然而要骑上去,便觉得欠一点勇气, ——就是说“欠一点”吧。虽然不晓得“马上威风”,但关于马的传说是知道一点的。我生长 的地方有一句话,道是:“一马三分龙。”马似乎又有几分神性了,但只说有“三分”,可见并 不是龙。我既不憎马也不敬马。 据说马的脾气很大,性子也很暴烈。而望望前面的山,也颇有几分神秘意味。要走上去 的一面,正背着阳光,显得非常晦暗。上到山顶约有五六里路的样子。山路颇险,倘一个不 留神,岂但“翻身落马”,且要“落山”,将有性命之虞。所以作起“一鞭残照里”的诗句并 不难,难的倒是骑上去,又如何来那么一鞭,何况从没有骑过马的呢?这时凭空想起不如骑 马阅兵了,那定然有一名“马童”将马带牢,绝不听其发脾气:这气派倒是在画报上看见过。 来接的朋友同随从都已到齐,在马上扬鞭催促了。不便再磨延,即耸身跨上鞍桥。还好, 它并不如我曾料想的那般凶刁,在人将骑与未骑稳之际猛地向前一撞。我一面暗自感谢马, 一面感谢马的主人。高考试题库 ..... “这马几时也清高起来了?”我说
马摆了摆头,很斯文,又像对我抗议。 人马一直升上去,是种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路折转而上,兼之刚下过雨,脚下那些 被磨得秃光秃光的石块,异常湑溜。马像溜冰似的-面打着滑跌,为防备一失足落向深谷, 一面还得跳着“狐步舞"。蹄声吟吟响着,其雄壮是只有“马赛进行曲”可以比拟的吧 晩霞发出彩绢般的光,一缕一缕橫斜在头顶。人同马打着滑跌,跳着舞,踏着进行曲渐 渐接近彩霞,似乎马跃身,就可以钻进去。回望上下,溪谷间腾起茫茫浓雾,此身飘飘然, 就如在云端里,觉得当真要万念俱空似的。骑马登山竟是这样充满诗意,真是想也不曾想到。 但是,这诗境中的人物也不能一直做下去。当将要一脚踏进云端时,马却停下来了。它 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竞又是这样不通人意。呜呼!」 在这短短的行程中,我知道马与驴不同。倘是驴(不仅刁赖,而且愚蠢),要决意怠工下 来,就—个干脆,将人摔下脊背,算是给责打者的一点惩罚。而马不然,比驴聪明,它懂得 责打是为着要它前进,并非逼它投崖自尽,所以任怎样处罚,它只是给一个不理。它很斯文 地站着,在鞭下还观赏山景,大“可以充吾师”的。不得已我只好请它上去。来到山顶,已 是暮色垂垂,四周昏暗 一颗星像水银珠,在西南方光亮得灼灼闪耀。四山绝了飞鸟。最远处,一座崇峦后面, 尚残留着稀微的白光,照耀着积雪的山巅。谷上弥漫着雾,有黑影在摇动。隐约中树丛下面 送来吠声。经年的枯草瑟瑟作响,山景益见荒凉。风吹得马的鬃鬣翻转来,尾巴顺风飘摆, 一缕缕似要飞去。马四蹄打颤,迷茫地望着远处,悲抑地摇摇头,又继续啮食枯草。问了 同行者,说是还有十五里的山路要走 现在回想,题目应作“荒山乘马图”,自己便做做“图”中的主角,充充“风尘三侠”中 的人物,在时下定会受欢迎的吧 (选白《师陀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16.文中说“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竞又是这样不通人意”,你如何理解?(4分) 参考答案:“云端只是悬崖深谷中腾起的云雾,“诗意”只是一种幻想,马脚踏实地,绝不忘 乎所以飘飘然,它把自己的主人带回到了“人间”现实 17.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5分) 参考答案:善于配合、清高斯文—稳重聪明善解人意—坚忍 18.“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参考答案:犹疑害怕担心(对马的隔膜)一快意飘飘然(对马的喜欢)一沉郁迷茫(对 马的崇敬同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山水画中的地质学 赵野木 ①我国很早就岀现了专门描绘自然山川之美的风景画,我们习惯叫“山水画"。山水画滥 觞于六朝,独立于隋朝,发展于唐代,至五代进入高峰阶段,经两宋至元朝,成为居统治地 位的画种 ②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盛唐画家张垛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师造化”就是向大自然学习,研究表现自然的技法。由于各位画家所居地域不同,山石结
马摆了摆头,很斯文,又像对我抗议。 人马一直升上去,是一种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路折转而上,兼之刚下过雨,脚下那些 被磨得秃光秃光的石块,异常滑溜。马像溜冰似的一面打着滑跌,为防备一失足落向深谷, 一面还得跳着“狐步舞”。蹄声咵咵响着,其雄壮是只有“马赛进行曲”可以比拟的吧。 晚霞发出彩绢般的光,一缕一缕横斜在头顶。人同马打着滑跌,跳着舞,踏着进行曲渐 渐接近彩霞,似乎马一跃身,就可以钻进去。回望上下,溪谷间腾起茫茫浓雾,此身飘飘然, 就如在云端里,觉得当真要万念俱空似的。骑马登山竟是这样充满诗意,真是想也不曾想到。 但是,这诗境中的人物也不能一直做下去。当将要一脚踏进云端时,马却停下来了。它 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竞又是这样不通人意。呜呼! 在这短短的行程中,我知道马与驴不同。倘是驴(不仅刁赖,而且愚蠢),要决意怠工下 来,就一个干脆,将人摔下脊背,算是给责打者的一点惩罚。而马不然,比驴聪明,它懂得 责打是为着要它前进,并非逼它投崖自尽,所以任怎样处罚,它只是给一个不理。它很斯文 地站着,在鞭下还观赏山景,大“可以充吾师”的。不得已我只好请它上去。来到山顶,已 是暮色垂垂,四周昏暗。 一颗星像水银珠,在西南方光亮得灼灼闪耀。四山绝了飞鸟。最远处,一座崇峦后面, 尚残留着稀微的白光,照耀着积雪的山巅。谷上弥漫着雾,有黑影在摇动。隐约中树丛下面 送来吠声。经年的枯草瑟瑟作响,山景益见荒凉。风吹得马的鬃鬣翻转来,尾巴顺风飘摆, 一缕一缕似要飞去。马四蹄打颤,迷茫地望着远处,悲抑地摇摇头,又继续啮食枯草。问了 同行者,说是还有十五里的山路要走。 现在回想,题目应作“荒山乘马图”,自己便做做“图”中的主角,充充“风尘三侠”中 的人物,在时下定会受欢迎的吧! (选白《师陀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16.文中说“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竞又是这样不通人意”,你如何理解?(4 分) 参考答案:“云端只是悬崖深谷中腾起的云雾,“诗意”只是一种幻想,马脚踏实地,绝不忘 乎所以飘飘然,它把自己的主人带回到了“人间”现实。 17.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5 分) 参考答案:善于配合、清高斯文——稳重聪明善解人意——坚忍 18.“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参考答案:犹疑害怕担心(对马的隔膜)——快意飘飘然(对马的喜欢)——沉郁迷茫(对 马的崇敬同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小题。 山水画中的地质学 赵野木 ①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描绘自然山川之美的风景画,我们习惯叫“山水画”。山水画滥 觞于六朝,独立于隋朝,发展于唐代,至五代进入高峰阶段,经两宋至元朝,成为居统治地 位的画种。 ②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盛唐画家张垛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师造化”就是向大自然学习,研究表现自然的技法。由于各位画家所居地域不同,山石结
构不同,因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其中主要是皴法。在我国古代著名的绘画技法书《芥 子园画传》中列举前人的皴法就有近二十种:披麻皴、乱麻皴、大斧劈、小斧劈、雨点皴、 荷叶皴、解索皴、乱柴皴等等。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 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 ③相传唐朝的李思训创立了小斧劈皴。宋代李唐“扩思训之皴而尽笔力以驰之,又变小 斧劈为大斧劈"。范宽常用解索皴,他画的是终南山风光。元四大家之一倪云林首创折带皴 这位无锡人画的是太湖边上的石头。他的画横皴如迭糕,和太湖边石头上的层理相符。清代 大画家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槁″,创造岀拖泥带水皴,山水画又岀现-番新的天地。 ④这种种的山石皴法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是否反映了一些地质规律呢?我们的地质学 家看到古代的山水画和《芥子园画传》中的图,能大致指出画的是 哪种岩石:折带皴画的是水平层理的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板岩;大 斧劈皴画的山石可能是坚硬的花岗岩;解索皴画的是玄武岩山体; 云头皴画的是风化的片岩;鬼皮皴画的是剥蚀特别厉害的沙岩。 ⑤画家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画法。对象有变动,画法也会 不同。火山的爆发、地震的发生往往会使地壳发生巨大的变动。一 般地说,比较韧性的岩石如薄页岩或泥质岩石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 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地质学上称为“褶皱”。比较脆性的岩石或厚 层块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受力较大时容易断裂变形,倾斜甚至 直立,再经风化剥蚀作用,就会出现杂乱无章的奇形怪状。面对这 解索皴法 样的山石再用表现垂直节理的披麻皴和表现水平层理的折带皴就不行了,而运用乱柴皴和乱 麻皴等画法就比较合适。那些风化后的砂岩、砾岩、石灰岩等情况就更复杂些。 ⑥这些皴法只是表现自然山石手法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的山岩,干番模样,万种风姿, 光用这二十来种皴法是不能表现完全的,必须不断地丰富、创新。山水画的成熟过程就是画 家用笔从简单到复杂的丰富过程。因此可以说,山水画的历史就是皴法不断发展的技法史。 历史上凡有成就的画家,必定是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的人。现代画 家傅抱石画华山偏不用前人的荷叶皴,而创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抱石皴,把华山的“雄伟”表 现得更为理想。另一位画家石鲁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也创岀了一种表现黄土高原的新的皴法。 ⑦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法国画家塞尚曾说过:“为了画好一张风景画,应先明了地 质学上的地层。”中国古代画家并不一定懂得地质学,但他们凭着自己精确的观察,发现了山 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探求出新的画法去表现自然。如果今天的山水画家能够多学习 些地质知识,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 (选自《中国现代科学小品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有删改) 19.第②段说“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 过艺术加工的山水”,你如何理解?(4分) 参考答案:1、这是对前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进一步解释,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 的成分。2、山水画中的皴法画表现了一定的地质岁月,但又不等于地质原貌。 简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参考答案:1、在结构内容上承上启下,是对上文《芥子园画传》皴法种类的进一步解说,同 时又为下文中地质学中的不同区域的地层进行铺垫,顺理成章的引出地质规律的话题。2、运 用举例子的方法,从侧面证明下文的岩石地层的复杂性。又使得语言不枯燥。3、说明认识事
构不同,因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其中主要是皴法。在我国古代著名的绘画技法书《芥 子园画传》中列举前人的皴法就有近二十种:披麻皴、乱麻皴、大斧劈、小斧劈、雨点皴、 荷叶皴、解索皴、乱柴皴等等。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 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 ③相传唐朝的李思训创立了小斧劈皴。宋代李唐“扩思训之皴而尽笔力以驰之,又变小 斧劈为大斧劈”。范宽常用解索皴,他画的是终南山风光。元四大家之一倪云林首创折带皴, 这位无锡人画的是太湖边上的石头。他的画横皴如迭糕,和太湖边石头上的层理相符。清代 大画家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出拖泥带水皴,山水画又出现一番新的天地。 ④这种种的山石皴法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是否反映了一些地质规律呢?我们的地质学 家看到古代的山水画和《芥子园画传》中的图,能大致指出画的是 哪种岩石:折带皴画的是水平层理的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板岩;大 斧劈皴画的山石可能是坚硬的花岗岩;解索皴画的是玄武岩山体; 云头皴画的是风化的片岩;鬼皮皴画的是剥蚀特别厉害的沙岩。 ⑤画家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画法。对象有变动,画法也会 不同。火山的爆发、地震的发生往往会使地壳发生巨大的变动。一 般地说,比较韧性的岩石如薄页岩或泥质岩石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 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地质学上称为“褶皱”。比较脆性的岩石或厚 层块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受力较大时容易断裂变形,倾斜甚至 直立,再经风化剥蚀作用,就会出现杂乱无章的奇形怪状。面对这 样的山石再用表现垂直节理的披麻皴和表现水平层理的折带皴就不行了,而运用乱柴皴和乱 麻皴等画法就比较合适。那些风化后的砂岩、砾岩、石灰岩等情况就更复杂些。 ⑥这些皴法只是表现自然山石手法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的山岩,千番模样,万种风姿, 光用这二十来种皴法是不能表现完全的,必须不断地丰富、创新。山水画的成熟过程就是画 家用笔从简单到复杂的丰富过程。因此可以说,山水画的历史就是皴法不断发展的技法史。 历史上凡有成就的画家,必定是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的人。现代画 家傅抱石画华山偏不用前人的荷叶皴,而创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抱石皴,把华山的“雄伟”表 现得更为理想。另一位画家石鲁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也创出了一种表现黄土高原的新的皴法。 ⑦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法国画家塞尚曾说过:“为了画好一张风景画,应先明了地 质学上的地层。”中国古代画家并不一定懂得地质学,但他们凭着自己精确的观察,发现了山 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探求出新的画法去表现自然。如果今天的山水画家能够多学习一 些地质知识,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 (选自《中国现代科学小品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有删改) 19.第②段说“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 过艺术加工的山水”,你如何理解?(4 分) 参考答案:1、这是对前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进一步解释,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 的成分。2、山水画中的皴法画表现了一定的地质岁月,但又不等于地质原貌。 20.简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 分) 参考答案:1、在结构内容上承上启下,是对上文《芥子园画传》皴法种类的进一步解说,同 时又为下文中地质学中的不同区域的地层进行铺垫,顺理成章的引出地质规律的话题。2、运 用举例子的方法,从侧面证明下文的岩石地层的复杂性。又使得语言不枯燥。3、说明认识事
物要不断的创新,今天的山水画家要学习一些地质知识的必要性。 21.古今山水画家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请结合文意分析。(6分 参考答案:1、中国古代山水画一开始就有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的传统。不同画家居于不同 区域,必须要有所创新。2、大自然是千番模样万种风姿的,已有的山水画法还远远不能表现 出大自然山石的多种风貌,必须不断丰富创新。3、要成为有成就的画家,必定要不落前人窠 白,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4、今天的山水画家如果能够多学习一些地质知识,发现 更多的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对绘画一家大有裨益。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选项 ~年龄段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82%69% 某些技能 72%23%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74%65% 得以充分发挥 35%61% 时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 社会关系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参考答案:同:大多数志愿者都认识到志愿服务对自身职业履历有帮助以及能提高自己 的才干。 异:小年龄段志愿者侧重于从志愿服务中获得一些技能而大年龄段志愿者更多地倾向于 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 3.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照要求续写。要求:①点明主题;②语意连贯:③不少于50个字 (含标点符号) 磨盘围绕着磨心不停地转动着,一圈,又一圈. 终于有一天,磨盘忍耐不住了,冲着磨心大发脾气:“我受够了围我这么大个儿,凭什么要 以你为中心,一天到晚围着你团团转?别在这里碍事,没有你,我会做得更好! 磨心无法再呆下去了,只好走开。 磨盘心想,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它铆足劲地转,但转不了几圈,就-骨碌滚到 地上去了。 这时候,磨心平静地对磨盘说:“ 参考答案:你做事有干劲,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件好事,但这个世界上人与人是相 互联系的整体,每个人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如果没有你磨盘,我这个磨心又有 什么用呢?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物要不断的创新,今天的山水画家要学习一些地质知识的必要性。 21.古今山水画家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请结合文意分析。(6 分) 参考答案:1、中国古代山水画一开始就有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的传统。不同画家居于不同 区域,必须要有所创新。2、大自然是千番模样万种风姿的,已有的山水画法还远远不能表现 出大自然山石的多种风貌,必须不断丰富创新。3、要成为有成就的画家,必定要不落前人窠 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4、今天的山水画家如果能够多学习一些地质知识,发现 更多的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对绘画一家大有裨益。 五、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高考试题库 ..... 22.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选项———~年龄段 18—25 岁 26—40 岁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 上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 某些技能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 得以充分发挥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 社会关系 82% 72% 74% 35% 69% 23% 65% 6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参考答案:同:大多数志愿者都认识到志愿服务对自身职业履历有帮助以及能提高自己 的才干。 异:小年龄段志愿者侧重于从志愿服务中获得一些技能而大年龄段志愿者更多地倾向于 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 23.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照要求续写。要求:①点明主题;②语意连贯;③不少于 50 个字 (含标点符号)。 磨盘围绕着磨心不停地转动着,一圈,又一圈…… 终于有一天,磨盘忍耐不住了,冲着磨心大发脾气:“我受够了!我这么大个儿,凭什么要 以你为中心,一天到晚围着你团团转?别在这里碍事,没有你,我会做得更好!” 磨心无法再呆下去了,只好走开。 磨盘心想,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它铆足劲地转,但转不了几圈,就一骨碌滚到 地上去了。 这时候,磨心平静地对磨盘说:“ ” 参考答案:你做事有干劲,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件好事,但这个世界上人与人是相 互联系的整体,每个人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如果没有你磨盘,我这个磨心又有 什么用呢? 六、本大题 1 小题。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 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分析: 第一家:惑激恩赐 第二家:懂得回报 第三家:敢于自立 富翁:推己及人 耕耘慈善,坚实行动,不必计较别人的看法。 附译文: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980),濮州推举进士,舆论以张咏为首位被 推荐人。当地有个叫张覃的老儒生还没考中进士,张咏便与寇准写信给本州守将,推荐张覃 做首选,众人赞许张咏能够谦让。正好遇上李沆、宋.、寇准连续推荐他的才干,张咏因此做 了荆湖北路转运使,上奏建议撤去归、峡二州的送水夫,被就地转为太常博士 宋太宗听说他的强干,召他回朝。张永德任并代二州部署,有个小校官犯了法,被他鞭 打至死。皇帝下诏审治他的罪。张咏将诏书封起退还,并说:“陛下正委派张永德担任边疆守 护大职,若因为一个小校官,使主帅受辱,臣恐怕下级会有轻视上级心理。”太宗不听从。不 久,果然有士兵联合控告军校的事发生,张咏引用前次的事来议论,太宗改变态度慰抚他, 出任益州刺史,当时李顺叛乱,王继恩、上官正统兵攻讨,但停兵不进。张咏用话激励 上官正,劝勉他亲自出击,然后盛情地陈设帷帐为他饯行。上官正从此决意出兵深入,终于 大获全胜。当叛军攻城略地之际,民众有很多被胁迫跟随参加叛军,张咏下达公文将朝廷的 恩德和信义告谕民众,使他们各自回到田里 当初,蜀地士子知道读书向学,但不喜欢做官入仕。张咏考察益州人张及、李畋、张逵 等人都有学问品行,受当地人称赞:于是敦促鼓励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这三个人果然全都考 取了进士,士子们从此懂得了进取。 咸平二年(999,这年夏天,以工部侍郎身份出任杭州知州。因当年歉收,民众有很多人 私自卖盐来自给,捕获犯法的人数百个,张咏全都减轻刑罚然后遣散他们。部下属官请求说 “不严厉用法律制裁他们,恐怕无法禁止此事。”张咏说“:钱塘一带十万家民众,受饥饿的 人九万,如果不靠盐来救活,一旦蜂拥而起做强盗,那就会酿成大患了。等秋天收获了,当 会依旧按原来的法律办事。” 咸平五年,真宗因张咏以前在蜀郡政绩优异,又命他再次出任益州知州,恰好朝廷派遣 谢涛巡视西蜀,皇上因此令他转告张咏说:“有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了。” 张咏与青州人傅霖少年同学。傅霖不做官。张咏显贵之后,请傅霖出来做官,请了三十 次也没请动,到这时他却来谒见。守门人来报告说傅霖求见。张咏责骂说:“傅先生是天下贤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 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高考试题库 .....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 800 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分析: 第一家:感激恩赐 第二家:懂得回报 第三家:敢于自立 富翁:推己及人 耕耘慈善,坚实行动,不必计较别人的看法。 附译文: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980),濮州推举进士,舆论以张咏为首位被 推荐人。当地有个叫张覃的老儒生还没考中进士,张咏便与寇准写信给本州守将,推荐张覃 做首选,众人赞许张咏能够谦让。正好遇上李沆、宋..、寇准连续推荐他的才干,张咏因此做 了荆湖北路转运使,上奏建议撤去归、峡二州的送水夫,被就地转为太常博士。 宋太宗听说他的强干,召他回朝。张永德任并代二州部署,有个小校官犯了法,被他鞭 打至死。皇帝下诏审治他的罪。张咏将诏书封起退还,并说:“陛下正委派张永德担任边疆守 护大职,若因为一个小校官,使主帅受辱,臣恐怕下级会有轻视上级心理。”太宗不听从。不 久,果然有士兵联合控告军校的事发生,张咏引用前次的事来议论,太宗改变态度慰抚他。 出任益州刺史,当时李顺叛乱,王继恩、上官正统兵攻讨,但停兵不进。张咏用话激励 上官正,劝勉他亲自出击,然后盛情地陈设帷帐为他饯行。上官正从此决意出兵深入,终于 大获全胜。当叛军攻城略地之际,民众有很多被胁迫跟随参加叛军,张咏下达公文将朝廷的 恩德和信义告谕民众,使他们各自回到田里。 当初,蜀地士子知道读书向学,但不喜欢做官入仕。张咏考察益州人张及、李畋、张逵 等人都有学问品行,受当地人称赞;于是敦促鼓励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这三个人果然全都考 取了进士,士子们从此懂得了进取。 咸平二年(999),这年夏天,以工部侍郎身份出任杭州知州。因当年歉收,民众有很多人 私自卖盐来自给,捕获犯法的人数百个,张咏全都减轻刑罚然后遣散他们。部下属官请求说: “不严厉用法律制裁他们,恐怕无法禁止此事。”张咏说“:钱塘一带十万家民众,受饥饿的 人九万,如果不靠盐来救活,一旦蜂拥而起做强盗,那就会酿成大患了。等秋天收获了,当 会依旧按原来的法律办事。” 咸平五年,真宗因张咏以前在蜀郡政绩优异,又命他再次出任益州知州,恰好朝廷派遣 谢涛巡视西蜀,皇上因此令他转告张咏说:“有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了。” 张咏与青州人傅霖少年同学。傅霖不做官。张咏显贵之后,请傅霖出来做官,请了三十 次也没请动,到这时他却来谒见。守门人来报告说傅霖求见。张咏责骂说:“傅先生是天下贤
士,我尚还不能跟他做朋友,你是何人,竟敢直呼其名!
士,我尚还不能跟他做朋友,你是何人,竟敢直呼其名!